首页 / 正文

十国春秋卷五十五

检讨吴任臣撰

后蜀八

列传

赵崇韬韩保贞李廷珪伊审徴龙景昭

赵崇韬宋王廷隠子也少骁果有父风后主初嗣位常自置殿直四番取将家暨死事孤子充之乃命崇韬及李继宏赵元振张继昭侯令钦分为都知领焉后累迁至客省使周世宗陷秦凤将深入蜀境为崇韬拒退歴左右卫圣歩军都指挥使广政末选其子文亮尚公主加崇韬领武定军节度山南武定縁边诸砦都指挥副使汉源之战独防马先登及军败犹手击杀十数人为宋师所擒

韩保贞字永吉潞州长子人父昭运从高祖入西川及髙祖称大号署珍州刺史保贞初事高祖为押牙及登极以为丰徳库使兼广义库使后主嗣立累迁眉州刺史枢宻副使已复为汉州刺史拜宣徽北院使后主为方士房中之术多采良家子充后宫保贞切谏后主大悟即日出之赐保贞金数斤未几凤翔侯益归欵命保贞充北路行营都监以图岐阳时晋昌节度使赵匡赞亦谋来归为王景崇所逼弃城东奔防大将李廷珪师败于子午谷保贞兵次陈仓与张防钊厐福诚谋议不恊由是益亦中变保贞遂还成都俄为雄武军节度使领兵出新闗至陇州汉兵固守保贞无功而还复屯雄武广政十四年赴成都有亲吏杨防范者讼保贞不法后主令斩虔范以谢保贞释不问无何改寕江军节度使李昊让度支诏以保贞代之已又加宣徽南院使山南节度左卫圣歩军节度指挥使迁奉銮肃卫马歩军都指挥使又选其子崇遂尚公主未防荆南髙继冲纳土于宋后主闻之诏保贞为峡路都指挥制置使屯州以经画邉事迁检校太尉兼侍中已而闻宋举兵以保贞为山南莭度兴元武定縁表诸砦屯驻都指挥使及王全斌至保贞弃兴元保西县宋师进围之保贞懦惧不敢出遣人依山背城结陈以自固为宋将史延徳所破独以麾下遯延徳追擒之送王全斌驿置汴京宋太祖召升殿劳问赐袍笏金带茵褥鞍勒马仍赐甲第未及命官而卒赠右千牛卫上将军

李廷珪太原人也七嵗髙祖帐下后从入成都髙祖建国补军职后主时累迁奉銮肃卫都虞候赏防阶州之功领眉州刺史防图取鳯翔令廷珪领兵二万出子午谷赴援始出谷闻赵匡赞为王景崇所逼遂退军已而遇景崇军廷珪师败绩后主以廷珪权知兴元俄召归授捧圣控鹤都指挥使领蜀州刺史未几拜永平军节度使改右匡圣都指挥使领山南西道节度使已又改保寕军节度使防圣控鹤都指挥使周师攻秦州廷珪充北路行营都统秦成阶三州竟为周所取廷珪奉章待罪后主释不问仍以为左右卫圣诸军马歩军都指挥使广政十七年分卫圣匡圣歩骑为左右十军以武寕节度使吕彦珂等为之使并廷珪总领之时论以廷珪不能救援阶州不当复总兵柄廷珪亦自陈求觧许之俄加兼侍中充成都廵检使改武信军节度使领本镇及保寕军都廵检使宋王全斌之下剑门也后主遣廷珪与太子喆将兵以拒宋师至绵汉与全斌遇狼狈而还喆与廷珪谋所经州县尽焚其储蓄及全斌等入成都行营都监王仁赡按籍诘所在军须廷珪惧以告马军都监康延泽延泽曰王公志在声色茍得其所欲则置而不问矣廷珪素俭约不畜伎乐遂求于姻戚家得女伎四人复假贷金帛直数百万以遗仁赡由是获免归宋为右千牛卫上将军干徳五年卒先是廷珪及王昭逺韩保贞川中各有田宅后主降宋后奉表工献宋太祖诏赐钱三百万以偿其直

伊审徴字申图太原人父延随髙祖入成都尚崇华公主审徴幼以孝闻母病割股肉啖之以父任歴蜀州刺史云安监使广政十四年髙延昭求觧机务急召为通奏使知枢宻院事乆之秦鳯兴师命检校城砦俄领武泰军节度使后主选其子崇度尚公主又改寕江军节度使同平章事领宣徽南院使与王昭逺俱掌机务审徴故公主所出少与后主相亲狎至是事无大小一以咨之常自以康济经畧为已任及宋师入境审徴首奉降表诣军前时人多窃笑焉无何宋太祖授以静难军节度使干徳六年移镇延安开寳末改右屯卫上将军太平兴国二年判右金吾卫仗雍熈五年卒龙景昭州奉节人少有武勇事后主为义军禆校以功迁战櫂都将乆之擢施州刺史广政末宋师大至分兵由峡路入将压境景昭率官吏以牛酒犒师迎入城宋太祖闻之甚悦景昭朝汴京即授永州刺史秩满改右千牛卫将军开寳三年卒后主降宋时右羽林将军龙处塘等四人随行卒于道宋太祖悯之以其男补供奉官殿直处塘即景昭弟

赵玭 髙讽 罗济 孙降衷李稠 李遵懿曹光实

赵玭澶州人家富于财晋天福中以纳粟助邉用补集贤小史调濮州司户防军刺史白重进以其年少欲试以事因以滞狱授之玭为平决悉能中理重进移刺虢成二州连辟为从事防契丹搆难雄武节度使何重建来献地广政中后主命韩继勲领雄武军节镇而成州则其支郡也因署玭秦成阶等州观察判官周将王景等侵秦鳯继勲师败弃秦州奔还成都是时髙彦俦援兵方溃归秦州玭闭门不纳輙召官属谕之曰今中朝兵甲无敌于天下自用师西征战无不胜蜀中所遣将皆武勇者卒皆骁鋭者然杀戮逃遁之外几无孑遗我軰安忍坐受其祸去危就安当在今日众皆俯首聼命玭遂举城降周周世宗欲命以藩镇宰相范质不可乃授郢州刺史厯汝密泽三州刺史周亡复降宋为宗正卿干徳初出为秦州刺史二年改左监门卫大将军判三司玭狂躁婞直后以诋赵普贩木规利王溥等奏玭诬罔大臣宋太祖大怒命武士挝之黜为汝州牙校太平兴国三年卒年五十八

髙讽者自云太尉骈之后前蜀时即羁旅两川性多忤物每求官不遂輙徧告人曰何不还我罗城来罗城故骈所筑也后歴仕髙祖后主为显官广政末随后主降宋除太府卿

罗济华阳人事后主歴官宁江军都巡检判官宋师陷州帅髙彦俦以符印授济而死济降宋累迁太常丞子处约有才思常作黄老先六经论人多重之孙降眉山人博学慷慨有识量广政时以事至洛阳见宋太祖于未遇之时知其非常人倾心事之及后主降宋宋太祖召见降衷授眉州【阙】 赐田遣归市书万卷而还

李稠京兆人仕髙祖后主为【阙】 孙建中入宋举太平兴国中进士甲科

李遵懿广政时为朝官举止多有妇态及降宋宋太祖曰遵懿乃有此态邪命以氊头箭射之正中其腹遵懿不为之动太祖曰外柔内劲授以供奉官已而握兵江淮人号之曰鐡汉【又昭武军都监李奉防防嘉陵江溢出浸城奉防置堰泄水城池克完或以谓即遵懿族人】

曹光实雅州百丈人父畴事后主为静南军使光实嗣职迁永平军节度管内捕盗游奕使宋将王全斌既入西川俄而盗贼蠭起夷人张忠乐者常羣行攻刼且憾光实杀其徒党中夜奄至环其居鼔噪并进光实负母挥戈突围以出贼杀光实族三百口又发塜墓遂据雅州光实诣全斌具以事白誓雪寃愤图雅州地形要害兼陈攻取之防全斌壮其志令率兵先导果克城获忠乐而甘心焉宋授光实知黎雅二州都巡检使累擢银夏绥麟府丰宥州都巡检使乆之为李继迁所害年五十五

全师雄上官进

全师雄成都人也广政末官文州刺史两川既为宋灭宋帅王全斌不恤军务昼夜酣饮且部曲渔夺无厌蜀人不堪其苦防宋太祖檄蜀兵赴汴诏优给廪食全斌不即奉命蜀兵含愤而行道过绵州遂刼属邑作乱众至十余万号兴国军得师雄推以为帅师雄乃率兵攻彭州据之自称兴国大王分守要害两川民争应师雄日络绎不絶全斌方出战为师雄所败退保成都于是师雄势益张分扼绵汉间缘江置砦为持乆计而卭蜀等十六州及成都属县皆稍稍举兵应之两川复乱时宋干徳三年三月也未几宋太祖命客省使丁徳领兵致讨复以康延泽为东川七州招安使而师雄是时方屯新繁刘光义曹彬等已麾兵进击已又走灌口全斌复逆破其军师雄遂走金堂病死师雄自起兵至走死日凡九月有竒两川复平

上官进梓州人故后主军校也国亡啸聚亡命三千人刼村民夜攻梓州城是时宋臣冯瓒知州事谓众曰进乗夜奄至此乌合之众以棰梃相击耳可持重以镇之待旦自溃矣瓒坐城楼密令促更筹未夜分遽击五鼔进部下兵惊遁遂为瓒所擒

猜你喜欢
  卷三十四·本纪第三十四·脱脱
  國朝獻徵錄卷之十四·焦竑
  ●弁言·顾炎武
  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六十一·佚名
  卷之一百九十·佚名
  卷之一千一百六十一·佚名
  卷之一千一百二十七·佚名
  卷之三百二十八·佚名
  ●宦游偶記序·陈惟彦
  涌幢小品卷之十八·朱国祯
  御制通鉴纪事本末题辞·袁枢
  七五 法豪事件·周作人
  吴喜传·李延寿
  弇山堂别集卷三十二·王世贞
  卷八十四·雍正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一折·佚名

    (旦等呵)(正末扮上坟)(末云)从哥哥往直西去早半年,今日同嫂嫂与母亲往祖坟去。 【仙吕】【点绛唇】杨柳晴轩,海棠深院。东风转,花柳争先,忙杀莺啼燕。 【混江龙】莎针柳线,凤城春色满娇园。红馥馥夭桃喷火,绿茸茸芳草堆烟。

  • 王玠·隋树森

    王玠,字道渊,号混然子。南昌修水(今属江西省)人。道士。著有《不真集》。 小令 【南吕】金字经 一更无事坐灵台,塞兑垂帘八面开。开,清风入户来。调真息,冲和气有回。 二更天静玩真空,八极无尘月正中。中

  • 卷十九·乾隆

    卷十九太原白居易诗一二十二首唐人诗篇什最富者无如白居易诗。其源亦出於杜甫。而视甫为更多。史称其每一篇出。士人传诵。鸡林行贾。售其国相。诗名之盛。前右罕俪矣。夫居易岂徒以诗传哉。当其为左拾遗。忠诚謇谔。

  • 卷二十五·本纪第二十五·仁宗二·宋濂

        ◎仁宗二   延祐元年春正月丁亥,授中书右丞刘正平章政事、商议中书省事。丙申,除四川酒禁。兴元、凤翔、泾州、邠州岁荒,禁酒。庚子,敕各省平章为首者及汉人省臣一员,专意访求遗逸,苟得其人,先以名闻,而后致

  • 卷九 晋语三·左丘明

    1惠公入而背外内之赂。舆人诵之曰:“佞之见佞,果丧其田。诈之见诈,果丧其赂。得国而狃,终逢其咎。丧田不惩,祸乱其兴。”既里、丕死,祸,公陨于韩。郭偃曰:“善哉!夫众口祸福之门。是以君子省众而动,监戒而谋,谋度而行,故无不济。

  • 卷之一百四十四·佚名

    成化十一年八月丁丑朔释奠先师孔子遣太子少保吏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商辂行礼○铨注会州卫带俸署都指挥同知李宽锦衣卫带俸都指挥同知刘文大宁前卫带俸都指挥佥事周玉俱于狭西都司管事○戊寅祭 太社 太稷○己卯翰林

  • 论师范·梁启超

    善矣哉,日人之兴学也。明治八年,国中普设大学校,而三年之前,为师范学校以先之。师范学校与小学校并立,小学校之教习,即师范学校之生徒也。数年以后,小学之生徒,升为中学、大学之生徒,小学之教习,即可升为中学、大学之教习,故师范

  • 卷六十九·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六十九 朱批杨尔德奏摺 雍正五年正月二十五日提督广东学政【臣】杨尔德谨 奏恭请 皇上圣躬万安【臣】仰荷 天恩屡蒙拔擢兹复恭膺 简命视学广东夙夜冰兢自顾何人得邀此 宠渥惟有矢心公慎时刻

  • 通制条格卷第二十九·拜住

     僧道  给据簪剃大德八年正月,钦奉诏书内一款:军站民匠诸色户计,近年以来往往为僧道,影蔽门户,苟避差徭,若不整治,久而靠损贫下人民。今后除色目人外,其愿出家,若本户丁力数多,差役不门卦,及有昆仲侍养父母者,赴元籍官司陈告

  • 卷16·吴缜

    《郭正一传》载,正一永隆中为平章事,永淳中迁官等事次乃云:“刘审礼与吐蕃战青海,大败,髙宗召群臣问所以制戎,正一曰······”云云。〈文多不录〉刘齐贤、皇甫文亮等议,亦与正一合,帝纳之。今案《高宗纪》,仪鳯三年〈岁在

  • 卷一百三十·山井鼎

    <经部,五经总义类,七经孟子考文补遗  钦定四库全书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一百三十日本山井鼎物观 撰礼记注疏第十八存旧礼记正义卷第二十六【宋板】曽子问第七礼记六郑氏注【古本】礼记卷第六曽子问第七礼记郑氏注【

  • 《周颂》·傅斯年

    《周颂》大别分两类:一、无韵的,二、有韵的。无韵的如《清庙》《维天之命》《维清》(此篇之祯字本祺字,故亦非韵),《昊天有成命》《时迈》《武》《赉》《般》皆是,半无韵的如《我将》《桓》是,此外都是有韵的。这些无韵半无韵

  • 大般涅槃经 第三十一卷·佚名

    大般涅槃经 第三十一卷宋代沙门慧严等依泥洹经加之迦叶菩萨品第二十四之一迦叶菩萨白佛言。世尊。如来怜愍一切众生。不调能调不净能净。无归依者能作归依。未解脱者能令解脱得八自在。为大医师作大药王。善星

  • 大乘中观释论 第五卷·安慧

    大乘中观释论 第五卷安慧菩萨造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传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法护等奉 诏译◎观染法染者品第六复次有异宗言。于胜义谛中诸界处等性与无性有所知解。由彼杂染成其有性。如佛所言。染者着染

  • 华盖集续编的续编·鲁迅

    本书收录:厦门通信〔1〕 厦门通信(二)〔1〕 《阿Q正传》的成因〔1〕 关于《三藏取经记》等〔1〕 所谓思想界先驱者鲁迅启事〔1〕 厦门通信(三)〔1〕海上通信

  • 安岳集·冯山

    宋代诗文别集。冯山著。其诗文集全名为《安岳冯公太师文集》,原为30卷。南宋嘉定年间,周锐把冯山及其子冯澥的文集合刊为一书,卷首有刘光祖《太师左丞合集序》和何惠固《二冯先生文集序》。清代修《四库全书》时,两淮盐政

  • 知稼翁集·黄公度

    二卷。宋黄公度撰。黄公度,字师宪,号知稼,莆田 (今福建莆田)人。绍兴八年(1138)进士,除秘书省正字,坐贻书台官言时政,罢为主管台州崇道观。过分水岭时,因题诗中有“谁知不作多时别,依旧相逢沧海中”句,得罪秦桧,令通

  • 金阙帝君三元真一经·佚名

    1卷。作者及撰年未详。主要讲三元真一。上一,为一身之天帝;中一,为绛宫之丹田;下一,为黄庭之元土。阐发气功理论的同时,亦介绍了具体功法,有一定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