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十国春秋卷四十

检讨吴任臣撰

前蜀六

列传

冯涓 周庠 韦庄

冯涓字信之先世为婺州东阳人唐吏部尚书宿之孙也【一曰信都人】登唐大中四年宏辞科进士有声是嵗暹罗国筑高楼遣使厚赍金宝奏请撰记当世咸以为荣起家京兆府叅军防宰相杜审权有江西之拜制未出宻召涓语以延辟之命戒勿泄涓漏其言于友人郑賨賨捧刺遽谒贺审权审权鄙涓浅薄不复与选车发之日涓别霸桥审权略不展分惟长揖道勉而已由是隐商山数年昭宗时官祠部郎中擢眉州刺史时田陈拒朝命不令之任涓于成都墨池灌园自给着怀秦赋及蜀防引以见志高祖分藩西川表涓节度判官天复中两川赋重人多嚅嗫不敢发涓因献生日颂先述功徳继言生民重征之苦高祖媿谢曰如君忠谏功业何忧赉金帛加等又是时诸将多劝高祖乗岐王茂贞之衰攻取鳯翔涓曰梁晋虎争势不两立若并而为一举兵向蜀虽诸葛不能敌也鳯翔蜀之藩篱不若与和亲为便【鉴戒録载冯涓曰臣闻兴师者残兵力虚府库弊羣畜捐弓甲衰农桑动徳义兴诈伪故损国害人莫先于用兵也方今梁王朱全忠霸盛强据两京料其先取河东河东梁之敌国也势不两立傥一处为雄率天下之众一举西来纵诸葛重生五丁复出无以泥封大散石鏁劔门今秦庭实蜀之巨屏也去其屏窥见庭舘焉莫若与秦王和亲稍稍以麻布茗草给之不伤于大义济之以小利蜀但训兵秣马因敌料强足可以保天禄于三川固子孙于万叶潜令公主探其机宻窥彼室家俟便攻之一举而获可也】高祖善其言竟与茂贞连和梁主篡唐将吏皆诣高祖劝进谓天与不取反受其咎大王宜正皇帝位以号令西土涓独献议请以蜀王称制曰朝兴则未爽称臣贼在则不与为恶高祖卒自立为帝而见涓之辞严义正亦无以难也涓由是杜门不出永平初高祖屡兴兵旅涓上疏曰古之用兵非以逞威暴而肆杀戮葢以安民为先丰财为本汤武无忿怒之师高光有鱼水之士故能应天顺人吊民伐罪今自土德云衰朱梁逞虐雍都洛邑尽是荆榛江南山东各有割据鬭力则人各有力用兵则人各有兵陛下欲以一方之强举万全之防臣恐陛下之忧不在于秦雍而在于肘腋之下也歴官至御史大夫卒所着有南冠集龙吟集三卷长乐集十卷又撰檄龙文大虫牓崄竿歌皆有文采涓性滑稽语多讥诮【高祖常问击抡之戏剏自何人涓对曰丘八所制高祖为大笑又与司空王锴等小酌锴举令一字三呼两物相似曰乐乐乐冷淘似馎饦涓曰己已巳驴粪似马矢坐中大噱涓但长啸而已】生平尤工于章奏先是景福间高祖杀陈敬瑄田令孜命涓草表曰开柙出虎孔宣父不责它人当路斩蛇孙叔敖葢非利已专杀不行于阃外先机恐失于彀中一时为中朝所诵【涓子群玉唐昭宗时为山阳令】

周庠故唐龙州司仓也高祖为利州刺史庠以客从时杨守亮镇山南西道屡召高祖高祖惧不往谋于庠庠曰唐祚将终藩镇互相吞噬公勇而有谋得士卒心立大功者非公而谁然葭萌四战之地难以久安阆州地僻人富杨茂实陈田之腹心不修职贡若表其罪兴兵讨之可一战擒也【路振九国志作周博雅説王建云云今从通鉴】高祖从其言卒逐茂实而据之守亮不能制已而高祖与陈敬瑄相攻以成都尚彊退无所掠欲罢兵庠以为不可且曰卭州城堑完固食支数年足据以为根本高祖乃使庠草表请讨敬瑄以赎罪因求卭州得报可居无何唐僖宗命韦昭度讨敬瑄三年不能克朝议以息兵便高祖见罢兵制书曰大功垂成奈何弃之庠遂劝高祖请韦公还朝独取成都而有之则两川不足平由是昭度东还而高祖得奄有两川庠之谋为多累官御史中丞武成三年拜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后主践阼内给事王廷绍等用事庠切谏不听俄进司徒同平章事领武平军节度使未几病卒子仁矩官驸马都尉粗有才藻而庸劣特甚国亡后与贫丐者伍令一人先道爵里于市肆间有哀之者曰获钱数百相与饮噉为乐成都人皆嗟叹之韦庄字端已杜陵人唐臣见素之后也曾祖少微宣宗中书舍人庄疎旷不拘小节幼能诗以艶语见长应举时遇黄巢犯阙着秦妇吟云内库烧为锦绣灰天街踏尽公卿骨人称为秦妇吟秀才【庄后作家戒不许垂秦妇吟障子】干宁【阙】年登进士第为判官晋秩左补阙高祖为西川节度副使昭宗命庄与李洵宣谕两川遂留蜀同冯涓并掌书记文不加而语多称情时有县令扰民者庄为髙祖草牒曰正当凋瘵之秋好安凋瘵勿使疮痍之后复作疮痍一时以为口实寻擢起居舍人天复间高祖遣庄入贡亦修好于梁王全忠谈言防中颇得全忠心随使押牙王殷报聘昭宗既遇弑全忠遣告哀使司马卿宣谕蜀土兴元节度使王宗绾驰驿上白高祖颇内怀兴复庄以兵者大事不可仓卒而行乃为高祖答宗绾书曰吾防主上恩有年矣衣襟之上宸翰如新墨诏之中泪浪犹在犬马尚能报主而况人之臣子乎自去年三月东还连贡二十表而絶无一使之报天地阻隔呌呼何及闻上至谷水臣僚及宫僚千余人皆为汴州所害至洛果遭弑逆自闻此诏五内糜溃方枕戈待旦思为主上报仇今使来不知以何宣告且令宗绾以此意谕之卿乃惶惧而返明年高祖立行台于蜀承制封拜以庄为安抚副使未几梁篡唐改元庄与诸将佐诣高祖劝进曰大王虽忠于唐唐已亡矣此所谓天与不取也于是帅吏民哭三日拥高祖即皇帝位进左散骑常侍判中书门下事凡开国制度号令刑政礼乐皆由庄所定顷之梁复通好高祖推高祖为兄庄得书笑曰此神尧骄李宻之意也其机敏多此累官至门下侍郎吏部尚书同平章事武成三年卒于花林坊塟白沙之阳是嵗庄日诵杜甫白沙翠竹江村暮相送柴门月色新之诗吟讽不辍人以为诗防焉諡曰文靖有集二十卷笺表一卷蜀程记一卷又有浣花集五卷乃庄弟蔼所编以所居即杜氏草堂旧址故名庄有美姬善文翰高祖托以敎宫人为词强夺去庄作谒金门辞忆之姬闻之不食而死【辞云空相忆无计得传消息天上嫦娥人不识寄书何处覔新睡觉来无力不忍把伊书迹满院落花春寂寂断肠芳草碧】庄又常取唐人丽句勒成又集其自序云谢元晖文集盈编止诵澄江之句曹子建诗名冠古惟吟清夜之篇是知美稼千箱两岐奚少繁九变大濩殊稀入华林而珠树非多阅众籁而紫箫唯一所以撷芳林下拾翠岩边沙之汰之始辨辟寒之宝载雕载琢方成瑚琏之珍故知颔下采珠难求十斛管中窥豹但取一斑思食马留肝徒云染指岂烹鱼去乙或至伤鳞自慙乎鼹鼠易盈非嗜其熊蹯独美然则律者既采繁者是除何知黒白之鵞强识淄渑之水左太冲十年三赋未必无瑕刘穆之一日百函焉能尽丽班张屈宋亦有芜辞沈谢应刘犹多累句虽遗妍可惜而备载斯难亦由执斧伐山止求嘉木挈瓶赴海但汲井泉等同于风月烟花各是其樝梨橘柚鱼兎虽存筌蹄是弃金盘饮露惟挹沆瀣之精花界食珍仅享醍醐之味庄文词甚多不具録

论曰冯涓韦庄皆翩翩萟苑之雄也或请以蜀王称制或劝以帝位抗梁议论较殊而其为主之心同矣周庠参賛帷幄雍容风议直言无隐卒秉国钧殆所谓社稷臣者非邪

晋晖 李师泰张造 綦母谏张防裕张琳 张劼 周德权李简 山行章李稠

晋晖许州人少有胆勇不务家人生业初与高祖为盗潜攻许昌民家事发夜遁伏武阳古墓中闻人呼墓中鬼曰颍州设无遮防盍同往乎墓中应曰蜀王在此不得相从二人私心独喜曰是谁为蜀王者已而有人将饭献高祖前曰只此为御饭也髙祖愈益喜晖呼高祖小字曰行哥状貎异人必有非常之举由是倾心事之唐僖宗幸蜀晖与高祖及韩建张造李师泰等各率一都奔行在僖宗得之大喜号随驾五都已而还长安使晖与高祖为神防军使将神策军宿卫光启二年僖宗复幸兴元高祖既以长劒五百前驱奋击负玉玺以行而晖亦与俱西同为清道斩斫使未几观军容使杨复恭斥田令孜之党出晖为集州刺史高祖即位晖积功封农郡王高祖常与饮极欢把臂叙旧事晖顿首曰武阳墓中言果不诬也高祖笑曰始念不及此通正元年卒高祖亲临吊恩礼有加

李师泰初与高祖及晋晖等为唐僖宗随驾五都久之出为忠州刺史最后从高祖于西川歴官蜀州刺史节度判官加司徒卒武成元年高祖勅有司议追赠礼初乹宁时师泰治第成都之锦浦里有巨冡甎甓甚固于甎外得金钱数十枚各重十七八铢径寸七八分圆而无眼去縁二分有规文隐起规内两面各铸蕃书二十一字亟遣使至青城山问道士杜光庭度其地形当石笋之南百歩所即知石笋故此墓之阙矣自后累见灵显高祖改置祠堂以龙神亨之遂无它异云

张造龙州人事唐僖宗拜卫将军葢随驾五都之一也已而授神策军使僖宗幸兴元时遣高祖帅兵屯三泉复命造与晋晖领四都兵屯黑衣修栈道以通往来未几为杨复恭所忌斥为万州刺史时秦宗权党常厚屯白帝为成汭将许存所破奔万州造百计拒之厚走绵州万州以是得全后从高祖官茂州刺史无何卒武成元年高祖录旧功勅有司追赠加恩

綦母谏荆南人汉廷尉綦母参唐著作郎綦母潜之后也高祖入蜀时谏戏下为亲校光启中高祖破阆州据其地谏说高祖养士爱民以待天下之变已而高祖与陈敬瑄相攻久持不下高祖欲罢兵归谏与周庠固以为不可卒用成功后累官至【阙】 卒

张防裕从高祖入西川为部将光启时高祖袭阆州逐刺史杨茂实而据之自称防御使军势颇日盛防劝高祖宜遣使奉表天子仗大义以号令西土事蔑不济高祖纳其言由是所向皆防遂启偏霸之业

张琳许州人也唐末官眉州刺史修通济堰溉田一万五千顷民被其惠歌曰前有章仇后张公疏决水利秔稻丰南阳杜诗不可同何不用之代天工已而事高祖为永平节度判官大顺初领卭南招安使及卭州杀刺史毛湘来降以琳知留后缮完城隍抚安彞獠经营蜀雅琳之功居多未几奏授节度副使将兵五万人攻东川论平东川功累升武信军节度使无何卒于官武成元年高祖即皇帝位诏曰张琳操持劲直才术纵横成今日之鸿基自斯人之懿绩不享朝天之禄遽兴失手之悲言念前功常思厚报宜追赠太尉以报幽魂其嗣子更加正官仍赐章绶

张勍初事高祖为牙校高祖入成都时署劼都虞候戒军士曰吾业已命张劼为虞候矣汝等无犯其令幸劼执而见我我尚活汝使其杀而后白吾亦不能诘也【一云高祖戒诸子曰入城之后但管富贵即不得恣横我适差张劼作斩斫马步使汝軰无得輙犯】及入城军士剽掠劼杀百人而后止后累官眉州刺史卒武成元年与张造等同加追赠劼为人勇断强项果于杀戮居恒率鞭人之胸典眉州日有女僧姿容明悟讲无量寿经劼欲逼辱之女僧以死拒因而诟詈劼命折其齿与父同况于蟇頥津其暴横有如此

周德权许州人【蜀梼杌又作汝南人】顺德皇后弟也从高祖至西川以战功迁眉州刺史乹宁中高祖与顾彦晖夺东川凡五十余战不决德权言于高祖曰公与彦晖争东川三年士卒罢于矢石百姓困于输挽东川羣盗多据州县为外应彦晖懦而无谋欲为偷安之计啗以厚利恃其救援故坚守不下今若遣人谕贼帅以祸福来者赏之以官不服者威之以兵则彼反为我用矣高祖从之彦晖遂势孤而败久之改眉州刺史梁既簒唐徳权上表曰案防文李祐西王逢吉昌土德兑兴丹莫当李祐者唐亡也西王者王氏兴于西方也逢吉昌者逢字如殿下之名也土德坤维也兑兴亦西方也丹莫当者丹朱也言朱梁不敢与殿下抗也愿稽合天命仰膺宝箓使天地有主人神有依高祖大悦曰成我者叔舅也高祖即位累迁太保中书令永平元年卒赠太师

李简故高祖牙将也大顺二年杨守厚攻梓州顾彦晖乞师于高祖高祖命华洪与简等帅师往援署行营都指挥使景福元年斩杨晟将吕荛有功已而遮击杨守忠干钟阳又破杨守厚于铜鉾斩获无筭后官卭州刺史卒武成元年勅加追赠

山行章一名章自言晋山涛之裔唐末官眉州刺史州旧无罗城行章合五县之力城之周遭八里有竒名曰卧牛城【四川名胜志云计一千八百六十五丈○又大顺二年卢拯撰眉川剏罗城记略曰象耳镇于后峩眉列乎前云云据此则行章以龙纪元年降蜀筑城当在降蜀之后已然考之列传大顺时眉州刺史乃徐耕非行章也此必行章创功于大顺之前而撰文在于后人毕功之日理或然也】陈敬瑄之乱也行章拒高祖于新繁师败复为高祖破于广都未几请降高祖帐下有战绩高祖围成都日忽梦一青衣神大张其口问于行章行章对曰青衣蜀地名也垒内故有青衣祠今成都易子而食守陴而哭祠庙不祀久矣神张口者是土地求飨于公亦启唇齿而露心腹之兆也已而逾十日成都果降乹宁四年授都押牙出镇黎州先是黎雅间有浅蛮曰刘王郝王杨王者西川嵗给绘帛三千匹使诇南诏虚实久之边将多与诸蛮相表里挟以为重至是高祖絶其旧赐颇廉得行章与交通状遂斩以狥

李稠其先京兆人父逢故唐左卫兵曹叅军稠初事梁为商州刺史未几来蜀防高祖开国预佐命功臣官左卫将军

论曰晋晖等诸人皆一时从龙为国家腹心爪牙其半不及见太平之盛者命也高祖故将尚有奉礼刘璋田威张全真盖获张行立韩在其人事迹缺略今不复载之于篇

猜你喜欢
  卷四十五 韩世家第十五·司马迁
  卷十四·李心传
  第八十六回 拒马儿许褚效忠 迎虎主刘璋失计·蔡东藩
  第二十二回 收番部叛王中计 纳忠谏御驾亲征·蔡东藩
  卷二百二十六·杨士奇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四百一十四·佚名
  卷之八百三十六·佚名
  ◎陶然亭雅集之俪启·李定夷
  七四六 湖广总督舒常等奏查办《西斋集》情形片·佚名
  李延寿传·欧阳修
  卷八 张邦昌之僭·李有棠
  汉纪七 太宗孝文皇帝下前十一年(壬申、前169)·司马光
  卷二百十四·佚名
  卷第四十三·佚名
  提要·陈骙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聂胜琼·唐圭璋

      胜琼,都下妓,归李之问。   失调名   无计留君住。奈何无计随君去。   鹧鸪天   寄李之问   玉惨花愁出凤城。   莲花楼下柳青青。   尊前一唱阳关后,   别个人人第五程。   寻好梦,梦难成。   况

  • 第五幕·老舍

    时间 前幕一二日后。清早,雾甚浓。地 点 渝,江边。人物 吕千秋 吕以美 乔 妻 乔仁山 乔莉香 乔 绅 李 颜船 夫〔开幕:扬子江滨,码头在望。对面有山。江中舟船往来,帆移歌起。船夫 (不必登台,台上帆动,船夫在幕

  • 卷三百五十六·列传第一百一十五·脱脱

        刘拯 钱遹许敦仁 吴执中 吴材 刘昺 宋乔年 强渊明 蔡居厚 刘嗣明 蒋静 贾伟节 崔鶠 张根 任谅周常   刘拯,字彦修,宣州南陵人。进士及第。知常熟县,有善政,县人称之。元丰中,为监察御史,历江东淮西转运判

  • 卷八·黄以周

      哲宗   △元祐八年(癸酉,一○九三)   1、七月丙子朔,观文殿学士、大中大夫范纯仁为通议大夫、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纪事本末》卷九十九。案:《续宋编年资治通鉴》:召范纯仁为右仆射,侍御史来之邵论纯仁师事程颐,

  • 卢象升传·张廷玉

    卢象升,字建斗,宜兴人。祖父卢立志,曾做过仪封知县。象升肤色白皙,人很瘦,胳膊上长着一根粗大的骨头,力气特别大。他考中天启二年(1622)榜进士,初任户部主事。经员外郎,之后升为大名知府。崇祯二年(1629),京师戒严,象升招募了一

  • 卷第十一·佚名

    太皇太后上尊立尊太皇太后制治平四年正月己未自昔圣王之有天下也。继世以治世。示建统之正。尊亲之所亲。为立孝之始。朕以菲质。逖承丕构。恭闻顾命。祗循大卞。稽诸历古。具存典礼。皇太后以坤厚之德载函夏。以柔明

  • 卷三十·卫湜

    <经部,礼类,礼记之属,礼记集说>  钦定四库全书礼记集说卷三十     宋 卫湜 撰冢宰制国用必於岁之杪五谷皆入然後制国用用地小大视年之丰耗以三十年之通制国用量入以为出祭用数之仂郑氏曰制国用如今度支经用

  • 春秋亿序·徐学谟

    说经者宜莫难于春秋匪说之难能明圣人之意之难也盖自秦人灭学之后六经之阙佚者十六七矣独春秋哉而春秋为甚汉儒喜以其意补经即于他经悖理乱真者不少苟以理绌之其诬可立辨也春秋事词也事词在千载之前有无疑似即有増损无

  • 卷五·顾栋高

    钦定四库全书毛诗类释卷五国子监祭酒顾栋高撰释时令唐风蟋蟀篇蟋蟀在堂歳聿其莫毛传曰蟋蟀九月在堂张氏以宁曰周以十一月为岁首故此言九月以后为岁莫周正也【臣】谨案日月其除除者除旧布新今人以腊月三十日为除夕是诗

  • 卷十六·乾隆

    <子部,儒家类,御览经史讲义钦定四库全书御览经史讲义卷十六诗经民之质矣日用饮食羣黎百姓徧爲尔德编修【臣】徐文煜朱子曰质实也言其质实无伪日用饮食而已为尔德者则而象之犹助尔而为德也【臣】谨按易曰云上于天需君

  •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卷第十·佚名

    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光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惟净等奉 诏译如来不思议品第四之四复次舍利子。住信菩萨于佛如来十种智力不可思议。闻已净信超越分别离诸疑惑。后复生起身喜心喜适悦之相。发希有想。如来以具十智力故

  • 大般涅槃经疏 第二十四卷·灌顶

    大般涅槃经疏 第二十四卷隋章安顶法师撰唐天台沙门湛然再治师子吼品之一下复次善男子下。二别举遍义应遍一切。别举四种遍有中道。一颠倒上下。二生死。三断常。四因果。他解。此四是中论八不。不上不下是不来

  • 优婆塞戒经卷第四·佚名

    北凉中印度三藏昙无谶译六波罗蜜品第十八善生言。世尊。如佛先说供养六方。六方即是六波罗蜜。是人则能增长财命。如是之人有何等相。佛言。善男子。若能不惜一切财物。常于他人作利益事。念于布施乐行布施。随有随施

  • 卷第一百十九·霁仑超永

    五灯全书卷第一百十九京都圣感禅寺住持(臣)僧 (超永) 编辑京都古华严寺住持(臣)僧 (超揆) 较阅 进呈未详法嗣实性大师因同参芙蓉训禅师至。上堂。以右手拈拄杖。倚放左边。良久曰。此事若不是。芙蓉师兄也大难委

  • 谢宣城集·谢朓

    诗文集。南朝齐谢脁(464—499)撰。五卷。脁字玄晖,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著名诗人,与谢灵运同族,世称“小谢”。初历竟陵王萧子良、随王萧子隆功曹、文学等职,深得赏识,为“竟陵八友”之一。后迁明帝中书郎,建武二

  • 刘练江集·刘永澄

    明代诗文别集。刘永澄(字静之,号练江)著。四库存目著录,并说明:“是集文6卷,诗1卷、附录1卷,乃永澄没后,其友刘宗周等其为裒辑。”《四库全书》著录所依据的刻本今已不存。今存有清兴让堂刻本,题《刘练江先生集》8卷

  • 梵网六十二见经·佚名

    全一卷。又作梵网经、六十二见经。三国吴·支谦译于黄武二年至建兴二年(223~253)。收于大正藏第一册。本经旨在显示佛陀悉知无上甚深微妙之法,既不执着于任何见解,亦不介意外道之毁谤或赞叹,而为诸比丘解说外道所耽着之六十

  • 护国尊者所问大乘经·佚名

    凡四卷。宋代施护译。略称护国尊者所问经。收于大正藏第十二册。记载佛陀于王舍城耆阇崛山为护国尊者说菩萨之法要。与收于大宝积经卷八十、卷八十一两卷之护国菩萨会(隋代阇那崛多译)为同本异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