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十国春秋卷七十

检讨呉任臣撰

楚四

列传

刘言 王逵 周行逢【子保权】

刘言庐陵人也初事吉州刺史彭玕从玕奔楚事文昭王为辰州刺史会恭孝王与弟争国以土木功虐用静江兵士静江指挥使王逵等因众怨囘武陵黜留后王子光赞已又逐节度使王孙光惠以言骁勇得蛮人心欲迎立为帅【一云迎为副使】言知逵等难制曰不往将攻我乃单骑赴之旣至推言权武平留后俄而潭州将徐威作乱南唐中主命边镐经畧朗州迁马氏于金陵因并召言言不行遣逵与行军司马何敬真等攻镐大败之言遂尽取湖南故地惟郴连入于南汉奉表周朝以邀封爵凡贡献卖茶悉如马氏故事又言长沙不可居请移治所于武陵时周广顺二年也太祖皆许之乃升武平军在武安军上除言节度使同平章事因以武安授逵逵自以言己所迎立不肯为折节二人始稍稍不相能逵谋曰言将可用者不过何敬真朱全琇尔召而杀之言可取也是时南汉常扰梧桂宜防等州逵因绐言召敬真等防兵攻敌言信之以敬真为南面行营招讨使全琇为先锋使往防潭州兵至则陷逵计中见杀逵乃举兵袭朗州幽言别馆寻杀之【欧阳五代史楚世家云王进逵乃举兵袭武陵执言杀之不云幽言今从通鉴】言镇湖南凡三年先是朗人谓言为刘齩牙【一作齩乐】马氏将乱湘中童謡曰马去不用鞭齩牙过今年及边镐俘马氏镐为言所逐而言亦被害

王逵【周世宗实録及欧阳五代史皆作王进逵今从通鉴】武陵人少为静江军卒事防孝王为静江指挥使恭孝王之攻长沙也以逵为先锋及城陷命逵与副使周行逢帅所部兵千人营缉长沙府舎执役甚劳兵皆愁怨曰囚免死则役作之我辈从大王出万死取湖南何罪而囚役为也且大王终日酣歌宁知我辈作苦乎逵与行逢闻之相谓曰众怨深矣不蚤为计祸且及诘旦昧爽因拥众以长柯巨斧斫闗奔归朗州恭孝王方醉不能省次日始遣将唐师翥追之及于武陵师翥大败而还逵遂黜留后王子光赞而奉王孙光惠为节度使已又废光惠送于唐推辰州刺史刘言为帅而自为其副及邉镐经畧朗州且征刘言朝逵白言曰武陵负江湖之险带甲数万安能拱手受制于人镐抚字无方士民不附可一战擒也言乃以逵与周行逢牙将何敬真张仿满公益朱全琇宇文琼彭万和潘叔嗣张文表十人皆署指挥使部分发兵攻镐于长沙镐败走言奉表臣周周以言为武平节度使亦以逵为武安节度使未几逵恃推立功谓言非我不至此势不为之下由是渐有隙而隂欲相图矣先是逵克潭州以何敬真朱全琇为静江武安副使二人者言骁将也至是敬真与逵不协谋同全琇作乱周行逢谓逵曰刘言素不与吾辈同心敬真全琇又耻为公屈盍早为之所逵曰微君言逵敢忘乎乃阳言南汉见侵檄二将帅兵御之言性椎不知其诳已即遣敬真全琇往及至长沙逵谬为恭敬出郊迎宴饮连日多贻美伎以饵之敬真等因淹留不进逵乘敬真醉使人诈为言使者责以不亟御冦专务荒宴命械归西府全琇随亡去亦遣兵追获皆斩首以狥广顺三年六月逵于是率大兵攻武陵杀其指挥使郑珓囚刘言于别室八月上表于周诬言谋以朗州降唐众共废之且请移使府复治潭州甲戌周太祖遣通事舎人翟光裔来湖南宣抚即授逵武平军节度使兼中书令无何言被杀显德元年四月逵又请使府仍徙朗州三年周世宗征淮南拜逵南面行营都綂命攻唐鄂州逵素雄豪得志之后不复拘礼节车服制度儗于王者时过岳州界团练使潘叔嗣逵故时同列也待逵甚谨逵左右多就叔嗣求赂叔嗣恡不与左右遂谗其短逵信而面詈之叔嗣惭恨语其下曰逵战胜而还吾属无噍矣逵入鄂州方攻下长山执唐将陈泽等二月叔嗣以兵袭朗州逵闻之遽轻舟归与叔嗣战败死【三楚新録曰逵领兵侵南越留周行逢知留后事行逢因谓所亲曰王公必不返然以后事付吾者所谓以云雨资蛟龙也及逵至桂阳果为越兵所破仅以身免竟死于路湖湘故事曰王逵奉诏伐呉有蜜蜂无万数进逵伞盖周行逢内喜潜与潘叔嗣张文表等谋曰我覩王公妖怪入伞他时忽落别人之手我辈处身何地我等若三人同心共保马氏旧基同取富贵岂不是男儿哉周世宗实録云显德三年二月丙寅朗州王进逵言领大军入淮南界庚寅言入鄂州界攻下长山寨癸巳荆南髙保融言进逵自岳州领兵复归本道又云潘叔嗣为先锋行及鄂州叔嗣囘戈袭武陵进逵闻之倍道先入武陵叔嗣攻其城进逵败走为叔嗣所杀通鉴考异云逵命行营副史毛立为袁州营綂军使潘叔嗣张文表为前锋军次醴陵县吏请具牛酒犒军立不许叔嗣文表因士卒之怒缚立送于行逄以兵叛告逵逵大惧乘轻舟奔朗州叔嗣追至朗州杀之丁璹马氏行事记曰五月五日叔嗣杀逵于朗州诸説多不足据今从欧阳史及十国纪年】逵镇湖南亦三年与言同初南唐有术士言南楚气色甚佳将有王氏起焉时除永州刺史王温中主疑即其人遣使拜温征南将军赐以印绶巾带密于巾中寘毒使至温拜命着巾俄脑裂而死未几逵举兵袭长沙据之即其应也

周行逢朗州武陵人少无頼不事家人生产常犯法配发静江军卒以骁勇累迁禆校王逵攻边镐行逢别破益阳杀唐兵二千余人执其将李建期当是时朗州刘言戏下者指挥使十人咸以知兵名行逢能谋张文表善战潘叔嗣果敢三人多相须成功而行逢与王逵则又情欵甚昵焉及逵为武安节度使拜行逢集州刺史为逵行军司马逵与刘言有隙行逢为画谋防遂袭杀言逵据朗州行逢据潭州显德元年拜行逢武清军节度使权知潭州军府事潘叔嗣既杀逵或劝其入朗州叔嗣曰吾杀逵救死而已朗地非吾利也乃还岳州遣其客将李简率朗人迎行逢为帅行逢入城自称武平留后告于周或请以潭州与叔嗣行逢曰叔嗣杀主帅罪当死若与武安是吾使之杀主公也召以为行军司马叔嗣怒称疾不至行逢曰是又欲杀我矣乃阳以武安与之召使至府受命至则遣人执之立庭下责之曰汝为小校无大功王逵用汝为团练使一旦反杀主帅吾未忍斩汝乃敢拒吾命乎遂杀之三年二月行逢自称武平武安留后奉表告周七月世宗授行逢武平军节度使制置武安静江等军事宋初加兼中书令建隆三年十月卒追封汝南郡王行逢故农家子起微贱知民间疾苦励精为治公而无私壻唐德求补吏行逢曰汝才不堪为吏吾今私汝则可矣汝居官无状吾不敢以法贷汝与之农具而遣之辟署僚属皆取亷介之士约束简要吏民便之其自奉甚薄每曰马氏父子穷奢极靡不恤百姓今子孙乞食于人尚足效乎行逢以坐事故面有文或请用药灭之恐为朝廷使者嗤行逢曰吾闻汉有黥布不害为英雄吾何耻焉又性勇果敢于杀戮将士恃功骄慢者一以法绳之大将十余人谋为乱行逢召宴诸将酒半呼壮士曵下斩之一军皆畏服民过无大小俱死妻勋国夫人严氏谏曰人情有善恶安得一槩滥杀行逢怒曰此外事妇人何知严氏不悦绐曰家田佃户以公颇贵不力农请往视之至则营居以老嵗时衣青裙押佃户送租入城行逢行止之不从曰税官物也若主帅自免其家何以率下一日行逢往就之劳曰吾贵矣夫人何自苦严氏曰公思作户长时乎民租后时常苦鞭抶今贵矣柰何忘垅亩间邪行逢命羣妾强拥升肩舆严氏卒无留意因曰公用法太严而失人心所不欲留者仓卒祸起田野间易逃死尔行逢为之少损严氏秦人父广逺仕马氏为评事因以女适行逢【通鉴作邓氏三楚新録及宋史作潘氏皆非今从九国志】行逢死而保权立【案通鉴纲目显德元年湖南大饥行逢开仓赈之全活甚众附记于此】

保权行逢子也初为武平军节度副使行逢卒保权年十一颇英爽有胆气宋太祖授以起复检校太尉朗州大都督武平军节度使先是行逢病革时召将吏以保权属之曰吾起陇亩为团兵同时十人皆以诛死惟衡州张文表独存然常怏怏不得行军司马吾死文表必乱宜以杨师璠讨之诸公善佐吾儿无失土宇必不得已当举族归朝无令陷虎口至是建隆三年十二月文表果作乱保权命师璠率众讨文表别遣使乞师于宋会江陵髙继冲亦先以其事闻明年春宋太祖遣中使赵璲赍诏谕文表而保权之奏继至乃遣山南东道节度使慕容延钊为湖南道行营南面都部署宣徽院使李处耘为都监率淄州刺史尹崇珂申州刺史聂章郢州刺史赵重进判四方馆事武怀节氊毯使张继勲染院副使康延泽内酒坊副使卢怀忠等南征又发安复十州兵会襄阳师及江陵赵璲方至潭州而文表已大败于平津亭为师璠所执脔而食之保权牙校张从富辈以为文表已平而宋师继进不已惧为袭取相与拒守延钊乃令閤门使丁德先路安抚比至城下从富辈拒而不纳尽撤部内桥梁沉舫伐树塞路德以不奉诏退军以须久之延钊奏闻宋太祖遣中使来谕曰本发大军以拯尔难妖孽既殄是我有大造于尔反拒王师何也尔无自取涂炭重扰生民急命延钊进师保权出军于澧州南未及交锋望风而靡复还朗州焚庐舎廪库居人奔窜出谷城郭为之一空宋师因长驱克朗州城获从富于西山下枭首南市先是李处耘择所俘体肥者数十人令左右啗之黥其少徤者纵归武陵武陵人闻被擒者宋师相率脔食俱大恐而溃保权为大将汪端所刧家属亡匿江南岸宋将田守竒获以归【时四年三月壬寅也】于是武怀节分兵克岳州端犹拥众冦畧未几亦就擒磔于市湖南悉平周氏镇湖南凡二世八年是役也宋得州十五【欧阳史作十州宋太祖纪作州十四今从宋地理志】监一县六十六户九万七千三百八十八保权至宋上章待罪太祖优诏释之赐袭衣金带鞍勒马茵褥银器千两帛二千匹钱千贯授千牛衞上将军葺京城旧邸院为第令居焉仍命朗州增筑汝南王行逢之墓干德五年保权累迁右羽林綂军太平兴国元年知并州赐钱三百万雍熙二年卒年三十四初行逢以滛祀为患管内祠庙非前代有功及民者皆拆毁之及保权立酷信释氏毎嵗设大会齐僧者凡四所耗国用不赀又度僧建寺无虚日复召羣僧于府中讲唱自为执炉焚香以听见被缁之辈虽三尺童子必抢地伏拜之君子知其不克永世焉又行逢将死时湖南妇女悉着不缝□名曰散幅或谓福既破散其能久乎已而身殁地亡遂成符防

论曰恭孝王之归唐也湖南半壁已为唐有而将帅失人乖于抚驭长沙衅起武陵挥戈遂使十余年间区区数州更易三姓佹得佹失兴废靡常戡乱保国端在人谋宁不信哉

猜你喜欢
  卷一百三十一·列传第六十九·宦者·脱脱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一百二十五·杨仲良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五百九十六·佚名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五百八十九·佚名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三百八·佚名
  卷之九百五十二·佚名
  卷之九百四·佚名
  一五○一 办理军机处为移送文溯阁《盐铁论》原书事致盛京将军等咨文·佚名
  外集卷十一·宋名臣言行录
  志卷第五 高丽史五十一·郑麟趾
  清季申报台湾纪事辑录二·佚名
  养吉斋丛录卷之十三·吴振棫
  卷一百五十四·雍正
  卷一百四·佚名
  钦定南巡盛典卷十八·高晋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四集卷三十八·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四集卷三十八古今体一百五十三首【丙申六】雨【五月初二日】自朝还至暮不疾亦非徐势沛悠扬矣理含藴藉与谁能较分寸惟喜利耰锄真是依旬泽【自二十二日得雨之後隔数日必逢阵雨而今日则自晨至夕势尚未

  • 御选元诗卷一·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元诗卷一帝制世祖陟翫春山纪兴时膺韶景陟兰峰不惮跻攀谒粹容花色映霞祥彩混罏烟拂雾瑞光重雨霑琼干岩边竹风袭琴声岭际松净刹玉毫瞻礼罢回程仙驾驭苍龙文宗自集庆路入正大统途中偶吟穿了氁衫便着鞭一

  • 第二十八回 大姐绳缚王冲霄 万岁火烧宣武院·蒲松龄

    话说众文武进了大同,封了四门,扯起黄旗为号。各官知道,齐来参见。这外官儿见了几遭皇帝?来到黄旗下跪着张永,口称万岁。张永大笑道:"你是什么人?"各官叩头道:"俺是大同道、府、州、县、总兵等官。"张永道:"万岁来宣武院三个

  • 问礼第六·王肃

    哀公问于孔子曰:“大礼何如?子之言礼,何其尊也。”孔子对曰:“丘也鄙人,不足以知大礼也。”公曰:“吾子言焉。”孔子曰:“丘闻之民之所以生者,礼为大。非礼则无以节事天地之神焉;非礼则无以辩君臣上下长幼之位焉;非礼则无以别男

  •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七·佚名

    正德八年十二月乙未朔升吏部主事阎铎为陕西按察司佥事○荫故吏部尚书马文升孙天祐为中书舍人○南京六科给事中史鲁等劾奏守备太监刘琅先年守备毒害军民今闻复用人心惊怖乞令炤旧闲住南京兵部尚书刘机粗鄙不学垄断无耻

  • 二二八 山东巡抚杨景素奏续解书籍折·佚名

    二二八 山东巡抚杨景素奏续解书籍折乾隆四十年正月十七日山东巡抚臣杨景素跪奏,为奏闻事。窃照东省各属续送书籍,共有一百九十二种。乾隆三十九年九月二十八日,经前抚臣徐绩会同原任学臣李中简,开具书目,恭折具奏。于十月

  • 七、我来台后二十四快事·林语堂

    金圣叹批《西厢》,拷红一折,有三十三个"不亦快哉"。这是他与朋友斫山赌说人生快意之事,二十年后想起这事,写成这段妙文。此三十三"不亦快哉"我曾译成英文,列入《生活的艺术》书中,引起多少西方人士的来信,特别嘉许。也有一位

  • 刘守光传·欧阳修

    刘守光,深州乐寿人。他的父亲仁恭是幽州李可举部下,能挖地道攻城,军中称他“刘窟头”。因小功升为军校。仁恭为人勇敢,喜欢说大话。可举死,儿子匡威讨厌他的为人,不想叫他在军中任职,徙为瀛州景城县令。瀛州军内乱,杀刺史,仁恭

  • 提要·黄佐

    钦定四库全书     史部十二翰林记        职官类一【官制之属】提要【臣】等谨案翰林记二十卷原本不着撰人名氏专载有明一代翰林掌故始自洪武迄於正德嘉靖间每事各有标目凡二百二十六条本末赅具首尾贯穿

  • 三年·佚名

    (丁巳)三年清康熙十六年六月6月3日○戊申,兵曹判書金錫冑以鑴、穆疏語,陳章辭職,略曰:傷財病國,是或臣罪,盛兵重權,此何人言?乞解諸務,退守先人丘墓。上批命安心勿辭。〈史臣曰:「錫冑以綺紈年少,無行能過人,而特以戚畹之故,爲大臣者

  • 安分篇 第六 凡十八条·范立本

    《景行录》云:“知足可乐,多贪则忧。”知足者贫贱亦乐,不知足者富贵亦忧。知足常足,终身不辱。知止常止,终身不耻。将上不足,比下有余。若比向下,生无有不足者。《击壤诗》云:“安分身无辱,知机心自闲。虽居人

  • 卷二·叶梦得

    钦定四库全书叶氏春秋传卷二宋 叶梦得 撰隠公二三月庚戌天王崩天子曰崩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礼也天子记崩不记葬举天下而葬一人不疑也叶子曰周天王见春秋之世者十有二有见崩见葬者有见崩不见葬者有崩葬皆不见者

  • 卷四百六十一·佚名

    △第二分巧便品第六十八之二尔时具寿善现复白佛言:世尊,佛说菩萨摩诃萨应於般若波罗蜜多常勤修学耶。佛告善现,如是如是,我说菩萨摩诃萨应於般若波罗蜜多常勤修学。善现,若菩萨摩诃萨欲於诸法得大自在。当学般若波罗蜜多。

  • 杂阿含经卷第二十五·佚名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六四○)尔时。世尊告尊者阿难。此摩偷罗国。将来世当有商人子。名曰掘多。掘多有子。名优波掘多。我灭度后百岁。当作佛事。于教授师中最为第一。阿难。汝遥见彼青色丛林不。阿难白佛。唯然。已

  • 威尼斯商人·莎士比亚

    英国剧作家、诗人莎士比亚早期的著名喜剧,写于1596年。剧情大意写威尼斯人巴萨尼奥为了向一个富家女儿鲍西娅求婚,需要用一笔钱,因此向好友威尼斯商人安东尼奥借款。只因安东尼奥的钱都用在海外经商上,一时无力相助。

  • 今水经·黄宗羲

    《今水经》是记述清初全国水道源流的专书。清黄宗羲撰。一卷。宗羲有《(康熙)四明山志》已著录。作者以郦道元注《水经》,虽引注广博而无稽于事实,又因时代久远,水道形势变化很大,《水经注》与清初诸图志多不相合,乃

  • 元史续编·胡粹中

    明胡粹中撰。16卷。作者浙江山阴(今绍兴)人,永乐中官楚王府长史,鉴于明初所修《元史》略于成宗以下治平之迹,顺帝时事亦多阙漏,乃仿《通鉴纲目》体例,起世祖至元十三年(1276)终顺帝至正二十八年(1368)八月,编年系月,随事缀载

  • 五阴譬喻经·佚名

    后汉安息国沙门安世高译,沫、泡、焰、蕉、幻,五喻也。出杂阿含第十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