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十国春秋卷九十三

检讨呉任臣撰

闽四

列传

留从效 陈洪进【子文显文颢文顗文顼陈应功陈齐鹘陈仁璧刘

昌言徐熈徐昌嗣附】

留从效【五代史五国故事唐余纪传南唐书皆作从効今从通鉴】泉州桃林人后改永春县遂为永春人父璋蚤死防孤事母兄以孝弟闻略知书好兵法朱文进之僣立也从效时为泉州散指挥使与其党王忠顺董思安及所亲苏光诲相与图议兴复一日谓同列曰朱文进屠灭王氏遣腹心分据诸州吾属世受王氏恩而交臂事贼有如富沙王克复福州吾属死有余媿众以为然顷之从效引军中所善壮士夜饮于家绐之曰富沙王已平福州宻防令吾属讨伪刺史黄绍颇诸君状貌皆非久处贫贱者从吾言富贵可图不然祸且立至于是募敢勇壮士得副兵马使陈绍进等五十二人夜持白梃逾城而入擒绍颇斩焉泉州有继勲者故武肃王诸孙也即持印诣之请主军府从效等三人自署平贼统军使洪进等皆为指挥使是时唐元宗遣将讨王氏之乱围福州会呉越发兵援文进于是唐将但克汀建而归福州遂为呉越所有从效乗机窃其地乃以兵刼继勲送江南自领漳泉二州留后唐元宗即以泉州为清源军授从效节度使漳泉等州观察使闽中五州之分自此始也未防累授同平章事兼侍中中书令封鄂国公进封晋江王从效在郡専以勤俭养民为务常衣布素置公服于中门出视事则服之入则复衣敝布自言我素贫贱不可忘本也民甚爱之天德帝有二女在郡从效事之如故资给甚厚每嵗取进士明经谓之秋堂及唐人淮甸失守从效因呉越奉表于周世宗世宗以割地故不纳宋建隆初唐元宗迁都南昌从效大惧以为见讨乃遣子绍基【一作錤又作防】贡唐又遣使假道呉越入贡于宋宋太祖特命使厚赐以抚之使未至而从效发疽薨【五国故事云建隆壬戌嵗从効病自五月疽至于七月不愈中外音问不通羣校颇有异议一日先锋指挥使王亡名请入省疾而从効危笃乃以印贻之从効死众立张汉思为帅以陈洪进副之使王亡名出守漳州不听又遣戍莆田亦不听因使众击之垂困送同安县覊縻之未防而毙】年五十有七唐赠太尉灵州大都督从效无嗣以兄从愿之子绍基绍镃为子从效寝疾时从愿守漳州绍基入金陵绍镃尚防及其殁也州人立绍镃未几统军陈洪进执绍镃归于唐其将召呉越为叛于是推立副使张汉思事具洪进传中从效再从弟仁譓宋淳化中为泗州长史虽藜藿不充未尝妄干人太宗闻之召赴阙特迁扬州观察使

陈洪进字济川先世本临淮人已而迁泉州居仙游县之枫亭遂为仙游人防有侠节颇读书习兵家言长以材勇兵籍从攻汀州先登补副兵马使从留从效杀黄绍颇以首送建州天德帝命为本州马步行军都校已又为统军使与副使张汉思同领兵柄累立战功从效既没少子绍镃与留务月余洪进推汉思为留后自为副使【一作四门指挥使】时宋建隆三年也汉思年老不能治事军务皆决于洪进汉思诸子并为牙将内懐不平潜有去洪进意明年夏四月汉思大享将吏伏甲于内将害洪进酒数行地忽大震栋宇将倾坐立者不自持同谋者以告洪进洪进亟去众惊悸而散汉思事不成虑洪进先发常严兵为备洪进子文显文颢皆为指挥使勒所部欲撃汉思洪进不许一日洪进袖银铛从二子常服安步入府中直兵数百人皆叱去之汉思方处内斋洪进即扃其门使人叩门谓汉思曰郡中军吏请洪进知留务众情不可违当以印见授汉思惶惧不知所为即自门间出印与之洪进即日迁汉思别墅遣使请命于江南以洪进为清源军节度泉南等州观察使时宋平泽潞下扬州取荆湖洪进大惧遣牙将魏仁洛间道奉表纳欵贡白金千两乳香茶叶皆万计太祖遣使抚谕且以其事诏江南江南后主听命于是干德二年宋改清源军为平海军授洪进节度泉漳等州观察使检校太傅赐号推诚顺化功臣铸印赐之以文显为平海军节度副使文显为漳州刺史是年夏洪进丁家艰旋起复理军府事洪进以每嵗脩贡朝廷多厚敛于民民赀百万以上者令为试协律奉礼郎蠲其丁役及江南平呉越忠懿王朝宋洪进不自安遣子入贡太祖因下诏召之遂入朝道闻太祖晏驾归镇哀太宗即位加检校太师太平兴国三年四月朝京师礼遇优渥又增食邑加其子文显为团练使文顗文顼并为刺史洪进因上表言臣逺辞海峤入觐天墀获亲咫尺之顔叠被骈蕃之泽六飞游幸每奉属车之尘三殿宴嬉屡挹大罇之味旬浃之内雨露洊臻至于童男亦荷殊奬恩荣若此报効何阶愿以所漳泉两郡献于有司太宗嘉纳之凡为县十四戸十五万一千九百七十八兵万八千七百二十七遂授洪进武宁军节度使同平章事留汴京奉朝请诸子皆授以近郡优赐之后封杞国公进封岐国公洪进年老富贵已极上言求致仕优诏免朝请居无何病卒年七十二赠中书令諡曰忠顺洪进在泉州日方书有苍鹤翔内斋引吭向洪进洪进视之有鱼鯾其喉即以手探取之鱼犹活鹤驯扰斋中数日而后去人多异焉洪进弟铦为泉州都指挥使寳中官漳州刺史

文显字仲逹歴泉州马步军都军使右军押衙宋命为平海节度副使累加检校太保及洪进朝宋授通州团练使知泉州未防代还又为青齐庐夀西京水南北陜州四州都巡检使文显与诸弟不睦咸平初为言者所劾诏戒谕之以疾改通许镇都监卒

文颢初为泉州衙内都指挥使俄权知漳州宋命为漳州刺史数年求还泉州署行军司马洪进朝宋授房州刺史改康州端拱初出知同州咸平初知耀州徙徐州坐用刑失入贬官已而以洪进纳土功复迁康州刺史祥符东封命知濮州驰道所出供亿颇勤至诏褒之改衡州代还以老疾请致仕卒

文顗始为泉州衙内都指挥使知漳州宋初擢滁州刺史俄召归京师奉朝请景德中改光州以久次领和州团练使歴知数州军所至无能称

文顼颇知书工画本文显子也洪进在泉州日有相者言一门受禄当至万石时洪进与三子皆已领州郡而文顼始生洪进欲应其言乃取为己子锡名与诸子齿文顼歴衙内都监使宋命领顺州刺史归朝为通州刺史改舒州卒

陈应功莆田人弱冠忠义自许宋太平兴国初陈洪进尚据漳泉应功诣洪进条陈古今天下分合之由备述天命人心归属之意洪进倾耳听之遂纳土于宋其年游洋镇窃发应功至军前请为先锋竟为所杀

陈齐鹘莆田人事陈洪进为指挥使常劝洪进输诚纳土两全忠孝后洪进卒归于宋齐鹘与有力焉

陈仁璧莆田人也仕陈洪进为泉州别驾洪进既纳土豪猾有负险为乱者仁璧徒步谒转运使杨克巽画防平之宋改仁璧为阳翟主簿

刘昌言字禹谟泉州南安人也七嵗能属文辞藻靡丽陈洪进辟功曹防军洪进遣子文显入贡汴京令昌言偕行宋太祖亲劳之太宗时洪进归朝召谓曰览洪进表委命尽心非卿润色邪洪进改镇徐州又辟昌言推官后举宋进士判审官院未百日为枢宻副使累官工部侍郎咸平二年卒赠尚书有文集三十卷【太宗时有言昌言习闽语恐奏对难会太宗怒曰我自会得其眷注如此昌言尝作下第诗云惟有夜来蝴蝶梦翩翩飞入刺桐花人皆称之】

徐熙字大雅南安人父居让从陈洪进为清溪令洪进竒熙文以弟女妻之署以府职辟不就着楚鴈赋见志寻辟掌牋奏洪进归宋熙应进士举官终越州通判熙好学善谈精笔札后以狷躁罢职愤恚而卒常撰三酌酸文世称精絶略曰渭川凝碧早抛钓月之流髙岭排青不逐眠云之客又曰年年落第春风徒泣于迁莺处处羁游夜雨空悲于断鴈

徐昌嗣莆田人以明经除秘书郎陈洪进辟掌书记首劝纳土洪进欲害之昌嗣潜走汴京江南平洪进始悟其忠乃命其弟昌图与陈仁愿奉表归宋

论曰朱文进诛屠王氏少长无遗已晏然据神器矣而从效以区区牙校削平贼党奄有漳泉比至洪进纳土再两姓虽曰人谋亦运会然哉迄今传永春从效故居其地有名留变者抑其流风犹有未冺者与

猜你喜欢
  卷二十 太平興國四年(己卯,979)·李焘
  卷十三·黄以周
  第五十七回 清文宗嗣统除奸 洪秀全纠众发难·蔡东藩
  提要·胡三省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三百九十五·佚名
  卷之四百四十·佚名
  八五○ 军机大臣奏查明上年十至十二月所进书籍错误次数请将总裁等交部察议片·佚名
  卷十一·吴缜
  三国史记卷第十九。·金富轼
  卷二十三 魏书二十三 和常杨杜赵裴传第二十三·陈寿
  梁纪十三 高祖武皇帝十三大同元年(乙卯、535)·司马光
  卷六十三·佚名
  卷九·佚名
  第六十六章 收拾不了的烂摊子·李宗仁
  172.韩愈反对迎佛骨·林汉达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巻六·刘履

    钦定四库全书风雅翼卷六元 刘履 编选诗补注六宋诗一谢灵运陈郡阳夏人以祖父并葬始宁县遂移籍防稽晋孝武时袭封康乐公安帝元兴初为琅邪王参军累迁黄门侍郎时宋公位相国以为从事中郎迁世子左衞率坐事免及宋受禅降公爵

  • 卷二百十九·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二百十九 明 曹学佺 编 宋诗九十六 刘宰 东阳道旁涵碧亭 四山委苍翠一沼湛清涟云飞松竹碍石堕藤萝牵泉音乱丝竹鸟语赓笑言斯亭作者谁俛仰四百年栋宇有兴废篇章足流传官道纷往来此地旷

  • ●卷一百五十·徐梦莘

      炎兴下帙五十。   起绍兴二年正月,尽四月。   绍兴二年正月车驾驻跸绍兴府。   车驾幸临安府。   是时百避开官府皆草创往往草舍以杭州州治为大内临安府迁於奉国寺基。   十二日甲辰曹成受湖南二广宣抚

  • ●江阴城守纪序·韩菼

    江头片壤,沾国家深仁厚泽,百有余年矣。茅檐耆老,每谈乙酉撄城事,无不痛当时殉义之烈,而议当时梗化之非也。胜国天下亡于逆闯,本朝入关讨贼,率土归仁,乃弹丸下邑、虮虱编氓,偏欲从新朝革命之余,为故国回天之举;识时命者,万万不出此

  • 卷首三·佚名

    ·御制诗(一)命免台湾府本岁正供,诗以志事(本岁,盖岁在丁未)无端孽种聚苻萑,劫掠村庄害及官(福建台湾逆匪林爽文等,创立天地会名目;煽诱匪徒,谋为不轨,劫掠村庄。及知府孙景燧、知县俞峻等往捕,转被戕害。当此光天化日之下,聚

  • 卷之九十七·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二百二十三·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卷六·朱轼

    <史部,传记类,总录之属,史传三编  钦定四库全书史传三编卷六大学士朱轼撰名儒传六宋朱子朱子名熹字元晦後改仲晦世婺源人居紫阳山下父松尉尤溪以建炎四年九月十五日午时生朱子於溪南寓舍松旣游宦入闽晚居建州故朱子

  • ●卷五·钱谦益

    ○夏明玉珍玉珍,姓明氏,随州人。至正二十二年,自称皇帝,国号大夏,改元天统,在位五年,丙午二月卒,寿三十六。子升立,改元开熙,在位六年,国亡。至正十一年辛卯(天完治平元年)冬,随州人明玉珍起兵于青山。蜀有明氏,一曰氏,名玉珍,随州玉

  • 扈载传·欧阳修

    扈载字仲熙,北燕人。年少好学,擅长文学。广顺初(951),高中进士名列前茅,授校书郎,主持史馆工作,又升任监察御史。他写文章,以写的内容多自喜。常常到历代王朝废兴治乱的古迹处参观,写成《运源赋》,很详尽。又因为游览相国寺,看

  •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八十七·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八十七 洪武七年春正月丁卯朔,上御奉天殿受朝贺,大宴群臣,命妇朝皇后,于坤宁宫锡宴。 戊辰,召四川按察司佥事茹太素、郑思先入朝。 柳州道村寨蛮寇韦布党等作乱,广西都卫指挥佥事周谊率兵讨平之,禽布

  • 过犹不及·孔子

    【原文】 子贡问:“师①与商②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 【注释】 ①师:颛孙师,即子张。②商:子商,即子夏。 【译文】 子贡问:“子张和子夏哪一个贤一些?”孔子说:“子张过分,子夏

  • 四 义品·佚名

    一 欲经七六六 欲求欲对象 若彼已有成 人得所欲者 确然彼心喜(一)七六七 若人有此欲 生起此欲者 彼诸欲失灭 烦恼如中箭(二)七六八 回避诸欲者 如避蛇头足 世间之爱着 有念正超越(三)七六九 黄金田器具 佣仆

  • 寓意草·喻昌

    医案医论著作。明末清初医家喻嘉言撰。书成于明崇祯癸未(1643年)。书名含义是指该书寄寓了喻氏对医学的某些初步的见解。全书共记有喻氏医论、医案64则(一作66则)。除开首两则为医论之外,余62则为医案,共记所治患者70

  • 于少保萃忠全传·孙高亮

    《于少保萃忠全传》是明代的一部演义小说,又称《大明忠肃于公太保演义传》、《旌功萃忠录》。共十卷四十传。小说以于谦一生的经历为主线,在注重历史真实的大前提下作了一定的虚构和夸张,是当时集纳历史演义、神魔小说和

  • 春秋左传注疏·杜预

    《春秋》学著作。又名《春秋左传正义》、《左传注疏》。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疏,陆德明音义。六十卷。杜预注本名《春秋左氏经传集解》,以往经、传各自单行,至杜预始将二者合并,兼为之注,故名“集解”。杜预能综观全书,

  • 春秋世族谱·陈厚耀

    一卷。清陈厚耀撰。杜预《春秋释例》中有《世族》一篇,载春秋周王室及列国诸侯大夫世系,但此书宋以后即湮没不见。陈厚耀据孔氏《正义》所引,并旁参他书,作此以补杜书。其书体例为表格体。首为《周世次图》,后附周王室之卿

  • 钦定春秋传说汇纂·张廷玉

    三十八卷。王掞、张廷玉等奉敕撰。康熙三十八年(1699),礼部尚书王掞、礼部右侍郎张廷玉等奉敕撰《春秋传说汇纂》,至康熙六十年始成。康熙《御序》云:“朕于《春秋》独服膺朱子之论。朱子曰:‘《春秋》明道正谊,据实事书,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