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柳如是别传

诗人评传。今人陈寅恪撰。为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出版的《陈寅恪文集》之七。全三册,八十馀万字。分缘起、清河东君最初姓氏名字之推测及附带问题、河东君与“吴江故相”及“云间孝廉”之关系(附河东君嘉定之游)、河东君过访半野堂及其前后之关系、复明运动(附钱氏家难)五章。此长篇专著为著名历史学家陈寅恪晚年的一部力作,对明清之际传奇式的女诗人柳如是的身世、事迹和作品都有精辟的考论,资料丰富,考辨精详,力辟种种讹传之谬。同时还涉及同她有交往的几位诗人,其中最主要的是幾社爱国诗人陈子龙和东林党领袖人物钱谦益。作者考证柳如是用过的许多名号,有:杨爱、云娟、美人、影怜、杨朝、朝云、柳是、柳隐、柳因、柳如是、蘼芜、河东君等。作者指出:“河东君本末,则不仅散在明清间人著述,以列入乾隆朝违碍书目中之故,多已亡佚不可得见,即诸家诗文笔记之有关河东君,而不在禁毁书籍之内者,亦大抵简略错误,剿袭雷同。纵使出于同时作者,亦多有意讳饰诋诬,更加以后代人无知之虚妄揣测。故世所传河东君之事迹,多非真实,殊有待发之覆。今撰此书,专考河东君之本末,而取牧斋事迹之有关者附之。”又叙其受李存我、陈子龙、钱谦益影响,及参加幾社的活动等,理出了她思想成长的轨迹;尤其考述她支持钱谦益暗中谋划反清复明的组织活动之事迹,从而对饱受贬毁的钱谦益提供了重新评价的依据。

《柳如是别传》全部章节目录

(1)第一章 缘起
(2)第二章 河东君最初姓氏名字之推测及其附带问题
(3)第三章 河东君与“吴江故相”及“云间孝廉”之关系(一)
(4)第三章 河东君与“吴江故相”及“云间孝廉”之关系(二)
(5)第三章 河东君与“吴江故相”及“云间孝廉”之关系(三)
(6)第三章 河东君与“吴江故相”及“云间孝廉”之关系(四)
(7)第三章 河东君与“吴江故相”及“云间孝廉”之关系(五)
(8)第三章 河东君与“吴江故相”及“云间孝廉”之关系(六)
(9)第三章 河东君与“吴江故相”及“云间孝廉”之关系(七)
(10)第三章 河东君与“吴江故相”及“云间孝廉”之关系(八)
(11)第三章 河东君与“吴江故相”及“云间孝廉”之关系(九)
(12)第三章 河东君与“吴江故相”及“云间孝廉”之关系(十)
(13)第三章 河东君与“吴江故相”及“云间孝廉”之关系(十一)
(14)第三章 河东君与“吴江故相”及“云间孝廉”之关系(十二)
(15)第三章 河东君与“吴江故相”及“云间孝廉”之关系(十三)
(16)第四章 河东君过访半野堂及其前后之关系(一)
(17)第四章 河东君过访半野堂及其前后之关系(二)
(18)第四章 河东君过访半野堂及其前后之关系(三)
(19)第四章 河东君过访半野堂及其前后之关系(四)
(20)第四章 河东君过访半野堂及其前后之关系(五)
(21)第四章 河东君过访半野堂及其前后之关系(六)
(22)第四章 河东君过访半野堂及其前后之关系(七)
(23)第四章 河东君过访半野堂及其前后之关系(八)
(24)第四章 河东君过访半野堂及其前后之关系(九)
(25)第四章 河东君过访半野堂及其前后之关系(十)
(26)第四章 河东君过访半野堂及其前后之关系(十一)
(27)第四章 河东君过访半野堂及其前后之关系(十二)
(28)第四章 河东君过访半野堂及其前后之关系(十三)
(29)第四章 河东君过访半野堂及其前后之关系(十四)
(30)第四章 河东君过访半野堂及其前后之关系(十五)
(31)第四章 河东君过访半野堂及其前后之关系(十六)
(32)第四章 河东君过访半野堂及其前后之关系(十七)
(33)第四章 河东君过访半野堂及其前后之关系(十八)
(34)第五章 复明运动(附钱氏家难)(一)
(35)第五章 复明运动(附钱氏家难)(二)
(36)第五章 复明运动(附钱氏家难)(三)
(37)第五章 复明运动(附钱氏家难)(四)
(38)第五章 复明运动(附钱氏家难)(五)
(39)第五章 复明运动(附钱氏家难)(六)
(40)第五章 复明运动(附钱氏家难)(七)
(41)第五章 复明运动(附钱氏家难)(八)
(42)第五章 复明运动(附钱氏家难)(九)
(43)第五章 复明运动(附钱氏家难)(十)
(44)第五章 复明运动(附钱氏家难)(十一)
(45)第五章 复明运动(附钱氏家难)(十二)
(46)第五章 复明运动(附钱氏家难)(十三)
(47)附记

猜你喜欢
  续资治通鉴·毕沅
  东都事略·王称
  宋史纪事本末[四库本]·陈邦瞻
  西征石城记·马文升
  建文皇帝遗迹·佚名
  吴三桂纪略·佚名
  宦游纪略·高廷瑶
  国宝新编·顾璘
  满宫残照记·秦翰才
  江苏省通志稿经籍志·缪荃孙
  钱塘先贤传赞·袁韶
  德宗请脉记·杜钟骏
  戊戌政变记·梁启超
  夷氛闻记·梁廷枏
  秦献记·章太炎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列传第十三·李延寿

    古弼 张黎 刘洁 丘堆 娥清 伊 乙瑰 周几 豆代田 车伊洛 王洛儿 车路头 卢鲁元 陈建来大干 宿石 万安国 周观 尉拨 陆真 吕洛拔 薛彪子 子琡 尉元 慕容白曜 和其奴 苟颓 宇文福古弼,代人也。少忠谨,善骑射。初为猎郎,门下

  • 卷二十·王夫之

    ◎童、郭、吴、万、程、鲁列传 童天阅,湖广施州卫人。中崇祯庚午乡举。弘光中,以推官请缨,因马士英得陛见,擢兵部职方司主事。归施州,调募楚、黔土、汉兵入卫,未赴,南都陷,遂入闽。上疏自陈,思文皇帝召见之。天阅躯干魁伟,言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四百五十·佚名

    嘉靖三十六年八月辛巳朔○壬午 朝鲜国王李峘差陪臣刑曹参判宋麒等八贺 万寿圣节宴赉如例○甲申 泰宁等卫右都督只儿挨等差头目升合儿等贡马贺 万寿圣节宴赉如例○丁亥 祭先师孔子命太学士徐阶行礼○戊子祭 大社 大稷

  • 卷之一千三百七十·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一千二百二十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九○九 山东巡抚明兴奏汇缴尹嘉铨着应毁书籍情形折(附清单一)·佚名

    九○九 山东巡抚明兴奏汇缴尹嘉铨着应毁书籍情形折(附清单一)乾隆四十七年八月二十四日山东巡抚臣明兴跪奏,为汇缴应毁书籍,恭折奏闻事。窃照搜缴尹嘉铨编纂悖谬书籍一案,前奉谕旨:以尹嘉铨曾任山东藩司,必有刊刻流传之处,并

  • 第九章 清代史家之成就·金毓黻

    撰史之例,详近略远,清代史家之卓有成就者,无虑数十人,兹取其最著者论之。或以章学诚生于浙东,于《文史通义》中著有《浙东学派》一篇,因谓史学为浙东所独擅,此似是而非之论也。考浙东学派起于宋,时有永嘉学派、金华学派之称,永

  • 二二 蒋观云·周作人

    鲁迅在东京的朋友不很多,据我所知道的大概不过一打之数,有的还是平常不大往来的。现在我便来讲这样的两个人,即是蒋观云与范爱农。观云名蒋智由,是那时的新党,避地东京,在《清议报》什么上面写些文章,年纪比鲁迅总要大上二三

  • 绛侯周勃世家第二十七·司马迁

    支菊生 译注【说明】本篇是汉初名将周勃和周亚夫父子二人的合传。周勃父子都是汉朝初期的有功之臣。周勃是诛吕安刘的主要决策者和组织者,为挽救刘氏政权立了大功,所以司马迁把他作为汉初的主要功臣之

  • 《三国志》简介·陈寿

    《三国志》晋·陈寿 撰 《三国志》是西晋陈寿编写的一部主要记载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的纪传体国别史,详细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220)到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六十年的历史,受到后人推崇。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 卷十四·楼昉

    钦定四库全书两汉诏令卷十四宋 楼昉 编东汉二明帝【二十六】即位赦天下【中元二年四月】予末小子奉承圣业夙夜震畏不敢荒宁先帝受命中兴德侔帝王协和万邦假于上下懐柔百神惠于鳏寡朕承大运继体守文不知稼穑之艰难惧

  • 卷99·陈邦瞻

    ○蒙古诸帝之立(太宗、定宗、宪宗、世祖)理宗宝庆三年七月,蒙古主铁木真卒于六盘山,在位二十二年,庙号太祖。凡六子:长曰术赤,性卞急而善战,早死。二曰察合台。三曰窝阔台。四曰拖雷。至是,拖雷监国。绍定二年八月,蒙古主窝阔台

  • 易经·系辞下传·第九章·佚名

    易之为书也,原始要终,以为质也。 六爻相杂,唯其时物也。 其初难知,其上易知,本末也。 初辞拟之,卒成之终。 若夫杂物撰德,辨是与非,则非其中爻不备。噫! 亦要存亡吉凶,则居可知矣。 知者观其彖辞,则思过半矣。二与四位,同功而异位

  • 内典字义译注·周梦颜

      卷一  三途:即三恶道。  优填王:梵语邬陀衍那,此言出爱。亦云优陀延。即优填王也。(凡言梵语者,皆天竺国之语也,劫初皆梵天遗种,故称梵。)  婆罗门:此云净行,是西天四姓之一,详《长阿含四姓经》。  八关斋:即八戒也。

  • 卷十二·赞宁

    ◎习禅篇第三之五(正传二十人附见四人)○唐杭州大慈山寰中传释寰中,姓卢氏,河东蒲坂人也。禀灵特异,挺质殊伦,身支佣亭,顶骨圆峻,其声若钟响,其色犹脂凝。学通终古,辞实丰赡。年二十五,随计中甲科,然未塞其怀,复思再捷。无何,遭母之

  • 卷第八十七·佚名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八十七五百大阿罗汉等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结蕴第二中十门纳息第四之十七此中随眠于诸随眠。为所缘缚及相应缚。宽狭不等应作四句。或有随眠。于诸随眠为所缘缚非相应缚。谓有漏缘不共无明。

  • 卷第六十七·霁仑超永

    五灯全书卷第六十七京都圣感禅寺住持(臣)僧 (超永) 编辑京都古华严寺住持(臣)僧 (超揆) 较阅 进呈临济宗南岳下三十四世天童悟禅师法嗣嘉兴府古南牧云通门禅师常熟张氏子。丱岁礼兴福洞闻老宿为师。初参博山。次

  • 樵香小记·何琇

    二卷。清何琇撰。何琇字君琢,号厉庵,宛平 (今北京市) 人。雍正进士,官至宗人府主事。全书多为考证之文,共一百二十条,论经义方面内容占大多数,其次是论小学方面内容,另外还涉及字学、韵学等。其中,论六书,颇与旧说异同。如秃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