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十国春秋卷十二

检讨吴任臣撰

吴十二

列传

糁潭渔者 张军师

钱亮 董绍顔

李攻 柳翁

黄冠道人防州少年

刘通微

糁潭渔者不知所从来太祖初起庐州称八营都知兵马使廵警至糁潭憩于江岸有渔父鼓舟直至前馈鱼数头曰此犹公子孙鳞次而霸也因四指曰是皆公之山川太祖异之将遗以物不顾而去

张军师者史失其名雅善占筭景福元年六月孙儒围太祖于宣州前一日军师语太祖曰明日当大水亭午儒授首矣时烈日曦赫儒兵方张甚军中颇嗤其言及诘旦西北有云大如箕渐渐弥漫俄而澍雨大水暴作儒谓众曰城中大水将及我诸营自顾无相救也顷之水深丈余城内径出兵邀击儒营因获儒斩之军师言遂騐

钱亮江淮布衣也人皆称为钱处士天祐中寓居升州宿杨姓家中夜忽起曰地下兵马相哄云接令公聒我不得眠人莫之测明日徐温至金陵时无有豫知者【江淮异人録又云处士止于金陵杨某家初吴以金陵为州筑城西临江东至潮沟处士指城西荒芜之地劝杨市之及建为都邑所市地正值繁会之处遂制层楼为酒肆焉又常见一人谓之曰尔天罚将及其人告以昨弃食沟中处士曰尔亟取秽者涤之而食可免罪俄而雷电大震其人如其言雷电遂息】又语人曰金陵王气复兴当有申生子应运于此及徐知诰为升州刺史亮谒之退谓左右曰建业之地复兴帝都即郡侯是也后温徙知诰于润因广修廨署濶布城隍期已当之亮曰此故修道主也至南唐禅代先主实生于戊申与亮言合封亮为霸国先生时有图亮之貌者亮见曰吾反不若此常对圣人未几一僧取图置志公塔中已而南唐先主复取入宫陈于内寝其言遂騐亮又善为防语说将来事末年言李氏之祚曰髣髴之间倍盖杨氏有淮南四十六年而李氏三十九年髣髴不逺也或谓杨氏自改元至易姓止二十年故云倍之耳董绍顔善能知人常诣鄂州节度使李简简出诸子视之时平头小儿何敬洙侍侧绍顔曰诸子皆有功名然不若平头极贵也后敬洙累授节镇为时名将徐温镇润州令绍顔徧阅牙内将校有蓝彦思者遥谓曰若多言或中也绍顔曰君勿言郎君非善终者彦思曰军校死于锋刃吾事也绍顔曰汝宁能好锋刃死乎未几州有火灾牙兵盛造木桶以贮水军人因持桶刀作乱彦思遂死于难

李攻天祐时为舒州仓官自言少时因病遂见鬼为人言祸福多中高祖初袭位大将张颢操废立之权威震中外攻时宿于鬵山司命真君庙翼日与道士崔绰然軰偕行方数武忽止同行于道侧自蔽大树窥之曰向见一人桎梏甚严吏卒数十人卫之是必为真君所考召也问为谁良久乃言曰张颢也不匝月而颢果诛死左雄武统军李宗造开元寺成大会文武僧道于寺中既罢攻复谓绰然曰向二吏系坐中客而去其人当不永矣言其容貌衣服则团练廵官陈绛也未几绛暴卒其神騐皆斯

柳翁饶州人常乘小舟钓鄱阳江中妻子亦不见其饮食凡山川深逺与水族之无不周知鄱人有渔钓者咸谘访后行天祐中吕师造为饶州刺史修城掘壕至城北则雨止役则晴或问翁翁曰此下龙穴也震动其土则龙出穴而雨矣掘之不已霖雨行将为患已而畚锸及数丈其下雾气冲人不可入果霖雨连旬不止吕氏诸子将网鱼于鄱阳江召问翁翁指南岸一处今日惟此有鱼然有一小龙在焉是日果大获舟中以瓦器贮之中有鱓鱼长二尺许双目精明绕器而行羣鱼皆翼从之将至北岸遂失所在

黄冠道人无名氏自云钟离人也高祖改元开国时广陵殷盛士庶骈阗道人状如病狂手持一竿竿首悬一木刻为鲤鱼形行歌于市曰盟津鲤鱼肉为角濠梁鲤鱼金刻鳞盟津鲤鱼死欲尽濠梁鲤鱼始惊人又云横排三十六条鳞个个圆如紫磨真为甚竿头挑着定世间难遇识鱼人其此意者凡数十章时人莫能晓【后徐知诰禅代复姓李氏其言始应】

防州少年不详其姓氏高祖时防州将钟某之广陵道经太和戍遇少年求同往钟许之会屠肆有豕首欲市之而不擕一钱少年曰小事易易耳及还已出豕首褏中因解囊中钱复偿其直及至广陵有轻侠数人来逆旅少年指青衣者曰此必今夕为盗耳钟未之信中夜闻穴壁声伺其引首过窦急持之即青衣客也居无何忽谓钟曰不可久处趣之归钟如其言逮至白沙而朱瑾被杀广陵果大扰焉

刘通微精术数素为宋齐邱所知干贞初徐知诰执政柄徐温将佐忌之屡请以温子知询为代中外岌岌人无固志齐邱夜召通微同宿而征其事坐久闻鼔声通微投袂起曰子嵩事必中变政事仆射安若泰山不足多虑也彼怀恶志者行当受祸金鼓之声澌澌然殆有大丧与夕未曙防歩至白温死矣

褚雅

褚雅字道钱唐人武义时来隐于茅山乐施轻财拯物无厌营田既获以与贫者与人共居常旦起洒扫取水以给采薪之人夏月移瓜恣人来取当时暑行道无暍者人咸以为难

申渐高

申渐高不知何地人事睿帝为乐工常吹三孔卖药于广陵市干贞时按籍编括而闗司敛率尤繁商人苦之会都城亢旱中书令徐知诰谓左右曰近郊颇得雨都城不雨何也得非刑狱有寃乎渐高作谐语进曰雨畏抽税不敢入京耳知诰大笑明日下敎弛额外税信宿大雨霑洽太和中知诰与弟知询不相能一日手金巵引鸩赐知询曰愿弟寿千岁知询心疑之取它器均酒之半跽进曰与兄分享五百岁知诰色变左右莫知所从渐高舞袖升堂掠二酒并饮之怀金巵趣出知诰密遣人以良药解之已脑溃卒

徐仲宝

徐仲宝长沙人顺义时为舒城令已又改乐平令皆有能名仲宝在舒城日与家人见白气斜飞而去中若有物仲宝妇以手攫之得玉蛱蝶一枚制作精工人莫能测及在乐平家人复于厠灶防穴中得钱甚多仲宝帅人掘其处深数尺有白雀飞出止于庭树其下获钱至百万钱尽白雀乃去当时传为异事

朱延寿妻王氏张训妻某氏

朱延寿妻王氏当太祖以计召延寿诡言欲与以扬州延寿信之将行王曰今若得扬州成宿志是兴衰在时非系家也然此行吉凶未可知愿日发一介慰我一日介不至王曰事可知矣乃部分僮仆授兵器方阖扉而捕骑至遂出私帑施民发百燎焚寿州牙舎曰我誓不以皎然之躯为雠人所辱赴火死

张训妻故劒侠也未详其所由来太祖常在宣州给诸将铠甲训得故敝者不如意妻谓之曰此不足介意第司徒不知耳明日太祖问训曰尔所得甲如何训以告乃易之后太祖移镇扬州常赐诸将马训所得复驽弱不任形于顔色妻复言如前明日太祖又问之训以为言太祖曰尔家事神邪训曰无之太祖曰吾顷在宣州赐诸将甲是夜梦一妇人衣真珠衣告予曰公赐张训甲甚敝当易之今赐诸将马复梦前珠衣妇人告予曰张马非良马其故何哉训亦莫之测训妻有衣簏常自啓闭不为人所见会妻出训窃启之得珠衣一袭异焉及妻归顾谓训君启吾衣簏何也先是妻每食必待训一日训归妻已先食语训曰今日尝异味迟君者数矣俄发甑训见蒸人首一具心恶之欲杀其妻妻逆知训意曰君欲负我邪然君方为数郡刺史我不能杀君因指一女使曰杀我必先杀此婢不尔君必不免训遂杀妻及其婢

猜你喜欢
  卷一百八十八 嘉祐三年(戊戌,1058)·李焘
  御批歴代通鉴辑览卷十一·乾隆
  名山藏卷之九十九·何乔远
  名山藏卷之四十七·何乔远
  卷之三百九十一·佚名
  卷三十一·高士奇
  卷二·吴缜
  卷七·张守节
  十国春秋卷九十二·吴任臣
  崔纵传·脱脱
  李骥传·张廷玉
  晋王朱木冈传·张廷玉
  方域一六·徐松
  諡法卷四·苏洵
  六、俄国友谊之代价·蒋廷黻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四折·吴昌龄

    (正末引从众、华幡、法器上,云)行者,将香盒过来。(行者云)香盒在此。(正末云)南无阿弥陀佛。此一炷香愿吾主万寿,臣串千秋。此一炷香愿黎民乐业,五谷丰登。此一炷香愿法轮常转,佛日增辉。(唱) 【双调】【新水令】爇龙涎一

  • 世袭列传二·薛居正

    高季兴,字贻孙,陕州硖石人也。本名季昌,及后唐庄宗即位,避其庙讳改焉。幼隶于汴之贾人李七郎,梁祖以李七郎为子,赐姓,名友让。梁祖尝见季兴于仆隶中,其耳面稍异,命友让养之为子。梁祖以季兴为牙将,渐能骑射。唐天复中,昭宗在岐下

  • 卷一百十二·列传第五十·脱脱

        完颜合达 移剌蒲阿   完颜合达,名瞻,字景山。少长兵间,习弓马,能得人死力。贞祐初,以亲卫军送岐国公主,充护卫。三年,授临潢府推官,权元帅右监军。时临潢避迁,与全、庆两州之民共壁平州。合达隶其经略使乌林

  • 何法盛晉中興書卷二·汤球

      懸象說一作垂象記。   愍帝建興六年十一月光晦。二日丙子日食。十二月。愍帝崩于虜庭。開元占經九。   元帝渡江。歲、鎮、辰、太白、等四星聚于牛女之閒。御覽七。   武王伐紂。五星聚房。漢祖入秦。亦聚

  • 卷第五·徐鼒

    前翰林院检讨加詹事府赞善衔六合徐鼒譔纪第五永历(中)永历(中)我大清顺治七年(庚寅、一六五○)春正月乙卯朔,上在肇庆,称永历四年。晋李元胤车骑将军,爵南阳伯;固辞,不许。丁巳(初三日),南雄陷,守将武陟伯闫可义

  • 二四八 署理两广总督德保为查缴违碍书籍致军机处咨呈·佚名

    二四八 署理两广总督德保为查缴违碍书籍致军机处咨呈乾隆四十年二月二十六日署理两广总督印务 兵部侍郎 巡抚广东地方 提督军务,兼理粮饷德<保>为札知事。据广东布政使司布政使姚成烈会同按察使司按察使陈用敷、盐运

  • 卷七十六·司马迁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卷七十六 汉   太  史   令司马迁 撰宋中郎外兵?参军裴 駰集解 唐国子博士弘文馆学士司马贞索隐 唐诸王侍读率府长史张守节正义 平原君虞卿列传第十六 平原君赵胜者赵之诸公子也【集解徐

  • 毛鸿宾传·李延寿

    毛鸿宾,长得大鼻子大眼睛,满脸的络腮胡须,又黑又胖,面貌形状十分怪异,氐族和羌族的人看见他都很害怕。他很有胆略,又善于骑马射箭;倜傥洒脱,不拘小节。在兄弟当中,他最为轻财好施。他的哥哥毛遐虽说较早出来做官,但名望却在他之

  • 提要·齐履谦

    【臣】等谨按春秋诸国统纪六卷目録一卷元齐履谦撰履谦字伯恒大名人官至太史院使事迹具元史本传此书乃其延祐丁巳为国子司业时所作前有自序谓今之春秋盖圣人合二十国史记为之自三传専言褒贬于诸国分合与春秋所以为春秋

  • 根本薩婆多部律攝卷第三·欧阳竟无

      尊者勝友造   唐三藏法師義淨奉制譯   斷人命學處第三   爾時薄伽梵在佛栗氏國.時諸苾芻聞佛說不淨觀旣修習已於膿血身深生厭離   便求鹿杖外道沙門令其斷命幷自相殺.凡爲殺者並由於事不忍[一]事及不忍煩

  • 重刊圜悟禅师碧岩集疏·圆悟克勤

      雪窦颂古百则圜悟重下注脚。单示丛林。永垂宗旨经也。学人机锋捷出。大慧密室勘辨。知无实诣。毁梓不传权也。此书诸佛正眼列祖大机。两经钳锤。一无瑕颣。兹欲与大慧长书并驾。同圜悟心要兼行。揭杲日于迷途。指

  • 大唐内典录卷第九·道宣

    京师西明寺释氏撰历代众经举要转读录第四序曰。观夫大圣乘机敷说声教。离恼为本不在曲繁。故半颂八字。号称开空法道。一四句偈。喻以全如意珠。广读多诵。未免于生源。常不说法。乃闻于具足。是以法行比丘。形于大集

  • 牧雲和尚七會餘錄卷之五·牧云通门

    姑蘇西華山秀峰寺門人(行瑋)等編偈(中)送達本老禪之吳門緣幹(本於天童山搬柴聞虎聲有省)生長汾陽,不識獅子;天童山中,卻驚老虎。北方人解南方話,年老行腳不肯罷。六月曾登銅井山,汗流浹背不憚艱。扁舟隨我煙村住,端謹過於後

  • 第十二品 禅定分别·佚名

    一 论母世有比丘,以波罗提木叉防护律仪而住,净行行境具足,见于少量之罪而畏,于学处而受学,于守根门,于啖食而知量,于前夜后夜随警觉而随顺,以常作、总慧而为菩提分法之随修习随顺。彼即于前进、后退而有正知之所作,于前观、左

  • 香莲品藻·佚名

    宋张功父著《梅品》一帙,疏梅花之宜称,憎疾,荣宠,屈辱凡五十八事。闲思莲足纤妍,花堪解语,更无凡卉得与追踪。至有历百折而不回,贯四时而不改,则唯寒梅、翠竹、苍松差堪接武。乃或遇人不淑,有女仳离,空谷幽兰,不知凡几,在女子以缠

  • 太清玉司左院秘要上法·佚名

    太清玉司左院祕要上法,南宋洞真山人霞映撰。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正一部。卷首有作者自序,内称:太清玉司之法主世间疾病、水火、天灾、人事、鬼神,乃太清仙官之法。此法由太清仙伯授太清宝贞,太清宝贞授东华王真人。王真人

  • 本语·高拱

    六卷。明高拱撰 。此书成于万历四年 (1576年),距高拱罢归之日已是十三年了,所以其开卷即以否泰两卦君子小人消长为言。其中论裴度、论刘晏,皆阴以自比。论李林甫、论哈玛尔,皆以阴比徐阶。论卢怀慎,则阴比殷士儋辈,因不满于

  • 所知录·钱澄之

    明末清初钱澄之撰。六卷。记述唐、桂二王史事,编年体。永历十五年(1661)撰成,计《隆武纪年》一卷,《永历纪年》三卷,《南渡三疑案》、《阮大铖本末小纪》二卷。作者曾历仕唐、桂二王,所记系据其闻见,并参阅邸抄野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