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历代名臣奏议

明黄淮、杨士奇等辑。三百五十卷,无序。明永乐十四年(1416)内府刊本。黄淮是洪武(1368—1398)末年进士,授中书舍人。永乐(1403—1424)初曾直文渊阁,历翰林编修、侍读、左庶子、右春坊。仁宗即位(1424),擢通政使兼武英殿大学士。次年进少保户部尚书,仍兼大学士。杨士奇,永乐初年历翰林编修、侍读、左中允。仁宗即位擢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进少保、少傅,并兼兵部尚书。宣德三年(1428)进少师。本书辑周至元(前1122年—1367)历代名臣奏议,于宋尤详。内按事类分门,有君德、圣学、孝亲、敬天、郊庙、治道、法祖、储嗣、内治、宗室、经国、守成、都邑、封建、仁民、务农、田制、学校、风俗、礼乐、用人、求贤、知人、建官、选举、考课、去邪、赏罚、勤政、节俭、戒佚欲、慎微、谨名器、求言、听言、法令、慎刑、赦宥、兵制、宿卫、征伐、任将、马政、荒政、水利、赋役、屯田、漕运、理财、崇儒、经籍、图谶、国史、律历、谥号、褒赠、礼臣、巡幸、外戚、宠倖、近习、封禅、灾详、营缮、弭盗、御边、夷狄等门、其中“治道”一门有御史王朗上疏魏文帝育民者刑疏等目;“法令”一门有廷尉张释之与汉文帝奏对、魏征谏止太宗滥罚等目;“慎刑”一门有路温舒上书汉宣帝尚德缓刑等目。

《历代名臣奏议》全部章节目录

(1)提要
(2)卷一
(3)卷二
(4)卷三
(5)卷四
(6)卷五
(7)卷六
(8)卷七
(9)卷八
(10)卷九
(11)卷十
(12)卷十一
(13)卷十二
(14)卷十三
(15)卷十四
(16)卷十五
(17)卷十六
(18)卷十七
(19)卷十八
(20)卷十九
(21)卷二十
(22)卷二十一
(23)卷二十二
(24)卷二十三
(25)卷二十四
(26)卷二十五
(27)卷二十六
(28)卷二十七
(29)卷二十八
(30)卷二十九
(31)卷三十
(32)卷三十一
(33)卷三十二
(34)卷三十三
(35)卷三十四
(36)卷三十五
(37)卷三十六
(38)卷三十七
(39)卷三十八
(40)卷三十九
(41)卷四十
(42)卷四十一
(43)卷四十二
(44)卷四十三
(45)卷四十四
(46)卷四十五
(47)卷四十六
(48)卷四十七
(49)卷四十八
(50)卷四十九
(51)卷五十
(52)卷五十一
(53)卷五十二
(54)卷五十三
(55)卷五十四
(56)卷五十五
(57)卷五十六
(58)卷五十七
(59)卷五十八
(60)卷五十九
(61)卷六十
(62)卷六十一
(63)卷六十二
(64)卷六十三
(65)卷六十四
(66)卷六十五
(67)卷六十六
(68)卷六十七
(69)卷六十八
(70)卷六十九
(71)卷七十
(72)卷七十一
(73)卷七十二
(74)卷七十三
(75)卷七十四
(76)卷七十五
(77)卷七十六
(78)卷七十七
(79)卷七十八
(80)卷七十九
(81)卷八十
(82)卷八十一
(83)卷八十二
(84)卷八十三
(85)卷八十四
(86)卷八十五
(87)卷八十六
(88)卷八十七
(89)卷八十八
(90)卷八十九
(91)卷九十
(92)卷九十一
(93)卷九十二
(94)卷九十三
(95)卷九十四
(96)卷九十五
(97)卷九十六
(98)卷九十七
(99)卷九十八
(100)卷九十九
(101)卷一百
(102)卷一百一
(103)卷一百二
(104)卷一百三
(105)卷一百四
(106)卷一百五
(107)卷一百六
(108)卷一百七
(109)卷一百八
(110)卷一百九
(111)卷一百一十
(112)卷一百十一
(113)卷一百十二
(114)卷一百十三
(115)卷一百十四
(116)卷一百十五
(117)卷一百十六
(118)卷一百十七
(119)卷一百十八
(120)卷一百十九
(121)卷一百二十
(122)卷一百二十一
(123)卷一百二十二
(124)卷一百二十三
(125)卷一百二十四
(126)卷一百二十五
(127)卷一百二十六
(128)卷一百二十七
(129)卷一百二十八
(130)卷一百二十九
(131)卷一百三十
(132)卷一百三十一
(133)卷一百三十二
(134)卷一百三十三
(135)卷一百三十四
(136)卷一百三十五
(137)卷一百三十六
(138)卷一百三十七
(139)卷一百三十八
(140)卷一百三十九
(141)卷一百四十
(142)卷一百四十一
(143)卷一百四十二
(144)卷一百四十三
(145)卷一百四十四
(146)卷一百四十五
(147)卷一百四十六
(148)卷一百四十七
(149)卷一百四十八
(150)卷一百四十九
(151)卷一百五十
(152)卷一百五十一
(153)卷一百五十二
(154)卷一百五十三
(155)卷一百五十四
(156)卷一百五十五
(157)卷一百五十六
(158)卷一百五十七
(159)卷一百五十八
(160)卷一百五十九
(161)卷一百六十
(162)卷一百六十一
(163)卷一百六十二
(164)卷一百六十三
(165)卷一百六十四
(166)卷一百六十五
(167)卷一百六十六
(168)卷一百六十七
(169)卷一百六十八
(170)卷一百六十九
(171)卷一百七十
(172)卷一百七十一
(173)卷一百七十二
(174)卷一百七十三
(175)卷一百七十四
(176)卷一百七十五
(177)卷一百七十六
(178)卷一百七十七
(179)卷一百七十八
(180)卷一百七十九
(181)卷一百八十
(182)卷一百八十一
(183)卷一百八十二
(184)卷一百八十三
(185)卷一百八十四
(186)卷一百八十五
(187)卷一百八十六
(188)卷一百八十七
(189)卷一百八十八
(190)卷一百八十九
(191)卷一百九十
(192)卷一百九十一
(193)卷一百九十二
(194)卷一百九十三
(195)卷一百九十四
(196)卷一百九十五
(197)卷一百九十六
(198)卷一百九十七
(199)卷一百九十八
(200)卷一百九十九
(201)卷二百
(202)卷二百一
(203)卷二百二
(204)卷二百三
(205)卷二百四
(206)卷二百五
(207)卷二百六
(208)卷二百七
(209)卷二百八
(210)卷二百九
(211)卷二百十
(212)卷二百十一
(213)卷二百十二
(214)卷二百十三
(215)卷二百十四
(216)卷二百十五
(217)卷二百十六
(218)卷二百十七
(219)卷二百十八
(220)卷二百十九
(221)卷二百二十
(222)卷二百二十一
(223)卷二百二十二
(224)卷二百二十三
(225)卷二百二十四
(226)卷二百二十五
(227)卷二百二十六
(228)卷二百二十七
(229)卷二百二十八
(230)卷二百二十九
(231)卷二百三十
(232)卷二百三十一
(233)卷二百三十二
(234)卷二百三十三
(235)卷二百三十四
(236)卷二百三十五
(237)卷二百三十六
(238)卷二百三十七
(239)卷二百三十八
(240)卷二百三十九
(241)卷二百四十
(242)卷二百四十一
(243)卷二百四十二
(244)卷二百四十三
(245)卷二百四十四
(246)卷二百四十五
(247)卷二百四十六
(248)卷二百四十七
(249)卷二百四十八
(250)卷二百四十九
(251)卷二百五十
(252)卷二百五十一
(253)卷二百五十二
(254)卷二百五十三
(255)卷二百五十四
(256)卷二百五十五
(257)卷二百五十六
(258)卷二百五十七
(259)卷二百五十八
(260)卷二百五十九
(261)卷二百六十
(262)卷二百六十一
(263)卷二百六十二
(264)卷二百六十三
(265)卷二百六十四
(266)卷二百六十五
(267)卷二百六十六
(268)卷二百六十七
(269)卷二百六十八
(270)卷二百六十九
(271)卷二百七十
(272)卷二百七十一
(273)卷二百七十二
(274)卷二百七十三
(275)卷二百七十四
(276)卷二百七十五
(277)卷二百七十六
(278)卷二百七十七
(279)卷二百七十八
(280)卷二百七十九
(281)卷二百八十
(282)卷二百八十一
(283)卷二百八十二
(284)卷二百八十三
(285)卷二百八十四
(286)卷二百八十五
(287)卷二百八十六
(288)卷二百八十七
(289)卷二百八十八
(290)卷二百八十九
(291)卷二百九十
(292)卷二百九十一
(293)卷二百九十二
(294)卷二百九十三
(295)卷二百九十四
(296)卷二百九十五
(297)卷二百九十六
(298)卷二百九十七
(299)卷二百九十八
(300)卷二百九十九
(301)卷三百
(302)卷三百一
(303)卷三百二
(304)卷三百三
(305)卷三百四
(306)卷三百五
(307)卷三百六
(308)卷三百七
(309)卷三百八
(310)卷三百九
(311)卷三百十
(312)卷三百十一
(313)卷三百十二
(314)卷三百十三
(315)卷三百十四
(316)卷三百十五
(317)卷三百十六
(318)卷三百十七
(319)卷三百十八
(320)卷三百十九
(321)卷三百二十
(322)卷三百二十一
(323)卷三百二十二
(324)卷三百二十三
(325)卷三百二十四
(326)卷三百二十五
(327)卷三百二十六
(328)卷三百二十七
(329)卷三百二十八
(330)卷三百二十九
(331)卷三百三十
(332)卷三百三十一
(333)卷三百三十二
(334)卷三百三十三
(335)卷三百三十四
(336)卷三百三十五
(337)卷三百三十六
(338)卷三百三十七
(339)卷三百三十八
(340)卷三百三十九
(341)卷三百四十
(342)卷三百四十一
(343)卷三百四十二
(344)卷三百四十三
(345)卷三百四十四
(346)卷三百四十五
(347)卷三百四十六
(348)卷三百四十七
(349)卷三百四十八
(350)卷三百四十九
(351)卷三百五十

猜你喜欢
  南史·李延寿
  四朝闻见录·叶绍翁
  后汉通俗演义·蔡东藩
  元朝典故编年考·孙承泽
  明孝宗宝训·刘健
  皇明盛事述·王世贞
  明宪宗实录·佚名
  汪记舞台内幕·陶希圣
  平闽纪·杨捷
  台湾对外关系史料·佚名
  台湾私法物权编·佚名
  钦定古今储贰金鉴·佚名
  山西票商成败记·李宏龄
  王文正公遗事·王素
  州县事宜·田文镜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提要·芮挺章

    臣等谨案国秀集三巻唐国子进士芮挺章选前有旧序谓是集编于天寳三载凡九十人诗二百二十首宋元佑间曾彦和跋云名欠一士诗增一篇明毛晋校刋复谓虚列三人今按编内实八十五人诗二百十一首晋未及详检也唐以前编辑总集以已作

  • 卷八十七·陈焯

    钦定四库全书宋元诗会卷八十七兵部主事陈焯编傅若金【字与砺任广州教授顺帝元统三年出使安南其宿天使馆二诗最传於世有玉楼集若金妻孙惠兰亦能诗早卒见闺合中】歌风台黔首厌秦暴龙德奋炎刘英雄乘天诛拔剑起相仇天风堕

  • 第二回 毁故庙感伤故后 挑外衅激怒外夷·蔡东藩

      却说前汉哀帝时候,有个光禄大夫龚胜,年高德劭,经明行修,他因王莽擅权,上书乞休,退归楚地原籍,家食自甘,不问世事。及莽已篡位,意欲罗致老成,特遣五威将帅,赍着羊酒,问候胜家,嗣又召为讲学祭酒,胜一再托疾,不肯应命。莽立夫人王

  • 九守第五十五·管仲

    安徐而静,柔节先定。虚心平意以待须。右主位目贵明,耳贵聪,心贵智,以天下之目视,则无不见也。以天下之耳听,则无不闻也。以天下之心虑,则无不知也。辐凑并进,则明不塞矣。右主明听之术曰:勿望而距,勿望而许,许之则失守,距之则闭塞

  • 孤愤第十一·韩非

    智术之士,必远见而明察,不明察,不能烛私;能法之士,必强毅而劲直,不劲直,不能矫奸。人臣循令而从事,案法而治官,非谓重人也。重人也者,无令而擅为,亏法以利私,耗国以便家,力能得其君,此所为重人也。智术之士明察,听用,且烛重人之阴情;能

  • 卷一百·湛若水

    钦定四库全书 格物通卷一百     明 湛若水 撰 赈济下 唐太宗贞观元年闗中饥斗米直绢一疋二年天下大蝗三年大水上勤而抚之民虽东西就食未尝嗟怨四年天下大稔流散者咸归乡里 臣若水通曰古

  • 第十九章 4·辜鸿铭

    子夏曰;“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不为也。”辜讲孔子的一位学生(子夏)说:“即使在一些特别细小而无足轻重的艺术分支或技能上,总是有某些值得思考的东西。但是如果对此太过于关注,很容易形成一种习惯;因此聪明

  • 第十四部分·毛公

    大雅 文王之什《文王》,文王受命作周也。【笺】受命,受天命而王天下,制立周邦。文王文王在上,於昭于天。【传】在上,在民上也。於,叹辞。昭,见也。【笺】文王初为西伯,有功于民,其德著见于天,故天命之以为王,使君天下也。崩,谥曰

  • 卷二十六上·魏了翁

    钦定四库全书仪礼要义卷二十六上宋 魏了翁 撰公食大夫二拜赐于朝谓大门外不入明日宾朝服拜赐于朝拜食与侑币皆再拜稽首讶听之 释曰自此尽讶听之论宾拜谢主君之事云朝谓大门外者以其经云拜赐于朝无宾入之文又聘礼以

  • 论宋明儒学·太虚

    ──十二年冬作──尝论我国自晚唐、五代以入于宋,禅宗实为学者思想之结核,故不惟佛教之天台、贤首、净土等,能畅行于宋、明来者,皆托禅宗为根底,各开应化门户;虽道家、儒家,亦取禅宗为骨,涂附或道、儒之旧业为皮肉,以号为性命

  • 观音玄义卷上·智顗

    隋天台智者大师说 门人灌顶记夫法界圆融像无所像。真如清净化无所化。虽像无所像无所而不像。化无所化无所而不化。故无在无不在化应九道之身。处有不永寂入不二之旨。是以三业致请蒙脱苦涯。四弘为誓使沾上乐。故娑

  • 显扬圣教论 第十七卷·无著

    显扬圣教论 第十七卷无著菩萨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成现观品第八之余论曰。如是已得暖等善根。当知从此入于现观。颂曰从此无加行  解脱智三心一百一十二  烦恼断十摄论曰。从此无间无有加行。解脱见道所

  • 释氏通鉴序·佚名

    吾佛世尊。五时演教。末上拈华。傥非迦叶破颜阿难结集。则五千四十八卷。正法眼藏。涅盘妙心。皆成湮没。俾历劫众生。堕在颠崖苦海中。无由出离。自佛法流通之後。如大海水。随其限量。无不沾足。後世於经论之外。则

  • 泪与翼·王统照

    现代短篇小说集。王统照著。江面一片黄雾,几乎把秋原的夜色与水流泯没了界限。远处——在层雾的稀薄处微微露出三五点白影,似浮动也似静止。

  • 珊瑚网·汪砢玉

    四十八卷。明汪砢玉(生平详见《古今鹾略》) 撰。此书成于崇祯十六年 (1643)。此书分“法书题跋”与“名画题跋”各二十四卷。录汪砢玉自藏、目见和抄集的书画题识、题跋,以及收藏家的收藏目录。其间也有一些汪砢玉自

  • 妇人大全良方·陈自明

    中医妇产科专著。全书24卷。宋·陈自明撰。陈自明(公元1190~1270年),临川(今江西省抚州县)人,世医出身,他认真学习总结了其前代有关妇科,产科方面的成就,结合个人长时间的丰富经验,撰成本书,于1237年写成。全书分成八

  • 康雍乾间文字之狱·佚名

    《康雍乾间文字之狱》,系统记述了“庄廷钅龙之狱”、“戴名世之狱”、“查嗣庭之狱”、“陆生楠之狱”、“曾静、吕留良之狱”、“谢济世之狱”、“胡中藻之狱”等著名文字狱的始末。

  • 中兴战功录·李璧

    《中兴战功录》一卷,南宋李璧撰。李璧或作李壁。是书作于宋开禧年间,记录了南宋建炎至绍兴年间宋军抗击金兵的十三次大捷,但未及岳飞抗金事。马端临《文献通考》、明《文渊阁书目》对此书均曾著录,后失传。今行本系清人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