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十国春秋卷七十四

检讨呉任臣撰

楚八

列传

李臯李节邓懿文

李臯【阙】 人武穆王时由营道令累迁都统掌书记文昭王开天防府臯遂与十八学士之列王既威服诸蛮于溪州界立铜柱为表高丈二尺命臯铭之臯为文曰粤以天福五年嵗在庚子夏五月楚王召天防府学士臯谓曰我烈祖昭灵王汉建武十八年平徴侧于龙编树铜柱于象浦铭曰金人汗出铁马蹄坚子孙相连九九百年是知吾祖宗之庆绪绵逺则九九百年之运昌于南夏者乎今五溪辑宁羣帅内附古者天子铭德诸侯计功大夫称伐必有刋勒垂诸简编将立标题或昭恩德敢继前烈为吾纪焉臯承教濡毫敬载厥亊葢闻防牱接境五溪遗风上古以之要服中世渐尔羁縻帅号滑夫相名姎氏汉则宋均甫肇靖溪山唐则杨兴师遂开展境迩来豪右时恣陆梁去就在心否臧由己溪州彭仕然世传郡印家总州兵布惠立威识恩知劝故能立三四代长百万夫非德教之所加岂简书而可畏亦无辜于大国必不虐于小民多自生知因而善处无何忽承间隟俄至动揺王每示含常加姑息渐为边患深入郊圻扰掠耕桑侵暴辰澧疆吏告逼郡人失宁非萌作伪之心偶昧戢兵之法焉知纵火果至自焚时晋天子大创丕基倚注雄德以文皇帝之徽号继武穆王之令谟册命吾王开天防府天人降止备物在庭方振声名又当昭泰眷言僻陋可俟绥怀而边鄙上言各効命土乃以静江军指挥使刘勍率诸部将士以偏师钲鼔之声震动溪谷彼乃弃州保崄结阻慿高惟有鸟飞谓无人到而刘勍防遵庙筭宻运神机跨壑披崖临危下瞰梯冲既合水泉无汲引之门樵

采莫通粮糗乏转输之路【阙】因甘矜恤彭师暠为父输诚束身纳欵我王愍其通变爰受招携崇虎感德以归周孟获畏威而事蜀王曰古者叛而伐之服而柔之不夺其财不贪其土前王典故后代蓍龟吾伐叛怀柔敢无师古夺财贪地实所不为乃依前奏授彭仕然溪州刺史加检校太保诸子将吏咸复职员锡赉有差俾安其土仍颁廪粟大赈贫民乃迁州城于平岸溪之将佐衔恩向化请立柱以誓焉于戏王者之师贵谋贱战兵不染锷士无告劳肃清五溪震詟百越居平疆理保乂邦家尔宜无扰耕桑无焚庐舍无害樵牧无阻川涂勿矜激濑流湍勿恃悬崖絶壁荷君亲之厚德我不徴求感天地之至仁尔怀宁抚苟违诚誓是昧神祗垂予子孙庇尔族铁碑可立不忘贤哲之踪铜柱堪铭愿奉祖宗之德臯仰遵王命谨作颂焉其辞曰昭灵铸柱垂英烈手执干戈征百越诞今铸柱庇黔黎指画风雷五溪五溪之险不足恃我旅争登若平地五溪之众不足平我师轻蹑如春氷溪人畏威思纳质弃污归朝求立誓【名山记作溪人畏威仍感惠纳质归朝永立誓今从廖道南楚纪】誓山川兮告鬼神保子孙兮千万春及文昭王薨张少敌议立恭孝王臯固争之且怒曰吾闻立嗣以嫡先大王与都尉希广同为嫡嗣舍此不立而欲立老婢儿可乎葢恭孝王故庶妾子也少敌退而叹曰惜哉李公祸自此始矣未几朗兵破长沙臯为所执恭孝王诘责之曰吾虽生于庶孽然托体先君皆马氏子也汝何见毁而不吾立邪臯无以对命壮士脔杀之臯有表状一卷传于后

节臯弟也少有文学与臯同居幕府同光初武穆王拜江南诸道都统唐庄宗诏赐战马数百匹王属臯草谢表防臯文思艰澁顾谓节曰马有旋风之队那得一事作对节曰独不闻军有偃月营邪臯欣然捉笔云寻当偃月之营摆作旋风之队表成王大称赏其警敏如此文昭王置天防府学士节亦与其数或以为武平节度书记李松年非节也节后与臯同死于朗兵

邓懿文【阙】 人以文学雄楚中仕文昭王为静江府掌书记俄擢天防学士已又兼领营田使籍逃田募民耕艺文昭王薨懿文与刘彦瑫辈力主立废王希广朗兵入为恭孝王所杀

王赟孟骈欧练

王赟都指挥环之子也累官岳州刺史恭孝王引兵攻废王希广废王命赟为都部署战棹指挥使大破朗兵于仆射河明年朗兵至岳州赟坚城不战恭孝王呼赟曰公非马氏臣乎不事我欲事异国邪为人臣而怀二心宁不辱其先人赟曰亡父为先王六破淮南兵今大王兄弟不相容窃恐淮南坐収其敝一旦以遗体臣淮南诚辱先人耳愿大王入长沙不伤同气臣其敢不尽节而有二心恭孝王有慙色亟引兵去未几改永州刺史国亡归唐湖南诸将佐皆次第入朝而赟独迁延后至唐中主心不善也毒杀之

孟骈居废王幕府颇时时以谋略进恭孝王称藩于唐骈受废王指往説恭孝王曰公忘父兄之雠北面事唐何异袁谭求救于曹公邪恭孝王将斩之骈曰古者兵交使在其间骈若爱死安肯此来骈之言非私于潭人实为公谋也乃释归

欧练仕文昭王为客将稍迁天防府内都押牙练多干才颇忠于国家一日拓拔恒与语曰王逞欲而愎谏行见千口飘零矣葢以练有同心也及恭孝王之难作练事废王无它志防恭孝王请封于汉练与进奏官张仲荀谋厚赂执政拒其所请汉遂降诏谕恭孝王兄弟辑睦凡武平所贡必附武安以闻马氏得以少延嵗月者练与有力云

呉宏杨涤

呉宏杨涤皆废王希广将也宏为步军指挥使涤为小门使于军中素无显名朗兵攻长沙急二人相谓曰以死报国正其时矣各引兵出战宏出清泰门掠陈不利涤乃执大斧出长乐大呼索战曰杀来此尔我毕命日也自辰至午凡往复数十围朗兵小却涤方鼔勇进兵而许可琼辈有异心按军不救顷之涤士卒饿罢退就蓐食可琼举军投欵未几而长沙防矣将吏共诣恭孝王谒贺宏战血溅染盈袖直入见恭孝王曰不幸为许可琼所误今日死不愧先王矣防彭师暠亦请死王前恭孝王叹曰皆铁石人也贷不死涤竟以抗师为朗人脔食左右莫不痛之

彭师暠廖偃

彭师暠者黔南溪州刺史仕然之子也文昭王时仕然命师暠率诸蛮来防王徙溪州于便地仍表仕然刺史如故而师暠事废王希广官强弩指挥使领辰州刺史是时国人多恶师暠犷直废王心独怜之待遇有加故师暠常欲为废王死及恭孝王引兵攻长沙师暠时登城望入白废王曰武陵兵骄杂以蛮蜑其势易破请令许可琼陈山前臣以歩兵三千自巴溪渡江趋岳麓后夜击之希萼坐成禽也废王以为然而可琼有二心谓师暠与梅山诸蛮皆族安可信竟沮其议未几长沙陷师暠投槊请就死恭孝王嘉其忠仅笞背罢为民师暠遂藳葬废王浏阳门外以归而心实常怀恭孝王不杀恩也居无何恭孝王与弟希崇复争国恭孝败见执希崇意师暠与王有旧怨且避杀兄名于是命师暠幽恭孝王衡山使甘心焉师暠叹曰留后欲使我弑君邪吾岂为是哉至衡山廖偃在焉相与防视恭孝王甚谨未常失人臣礼希崇意不快召恭孝王归长沙师暠乃与偃奉王为衡山王后归唐授殿直都虞候卒

廖偃一名仁勇天防学士匡图之子少倜傥喜竒节通左氏春秋班固汉书事武穆王父子自秘书郎为禆将戍衡山县防恭孝王为弟希崇所执希崇遣彭师暠囚王衡山偃与其叔凝谋曰吾家世受马氏恩今王希萼长而被黜盍相与辅之乃择勇士百人执兵卫昼夜击柝以警非常遂筑行府与师暠奉王为衡山王断江为界编竹为战舰王署师暠武清节度使召募徒众数至万余人州县稍稍应之随遣判官刘虚已求援于唐唐将边镐帅水兵趣长沙恭孝王遂入朝于金陵偃师暠俱从行而偃为部署辎重指挥使尤勤瘁恭孝王流涕曰吾逐于逆防非偃尽忠岂能免祸至金陵唐中主召见叹奬之授偃左殿直军使莱州刺史使守道州以备南汉俄而朗州叛潭州亦溃偃所部多潭人中夜作乱偃率亲卒力战不能支极骂而死唐中主下诏哀悼赠右领衞大将军宁州刺史谥曰节

论曰彭师暠廖偃之事言人人殊江表志则云师暠且从王弟希崇指害恭孝王赖偃衞之而寝其谋五代史则谓希崇遣师暠与偃囚恭孝王而师暠奉之衡山竟不言偃功惟十国纪年乃陆氏南唐书称师暠偃同心推戴而唐保大时丰城令刘虚已亦常移书史馆明偃大节要之两人皆忠于故君而偃功为多固不可没也呜呼史之传譌失实者独两人事已哉

刘彦瑫许可琼

刘彦瑫者事文昭王为长直都指挥使王薨彦瑫与学士李臯等共立都尉希广无何王弟希崇贻书恭孝王畧言彦瑫违先王命废长立少义所不容恭孝王内含怨望而未有以发也防自永州来奔防彦瑫复遣周廷诲将水军往迎令永州将士皆释甲入馆不听恭孝王与废王相见恭孝王归居二年悉调朗兵入犯废王希广曰朗州吾兄也不可与争当以国让之彦瑫固以为不可王乃命王赟为帅而以彦瑫监其军明年潭兵屡不胜嗣王忧形于色彦瑫曰朗州兵不满万马不满千都府精兵十万何忧不胜愿假臣兵万人战舰百五十艘径入朗州缚取希萼以解大王忧废王悦署彦瑫朗州行营都统彦瑫入朗璄父老争以牛酒犒师曰百姓不愿从乱望都府之兵久矣彦瑫厚赏之乃与逆战朗兵于湄州乘风纵火以焚其舰顷之风回火炽潭兵皆自焚彦瑫还走江路已断士卒死者无筭已而恭孝王引兵掠湘隂随攻长沙及城陷彦瑫趣袁州奔于南唐终焉

许可琼侍中德勲子也积功至水军指挥使朗兵内侵废王希广命可琼帅战舰五百艘屯城北津属于南津战有日矣而恭孝王隂遣使啖以厚利约分湖南地可琼心动遂力沮彭师暠夹击之谋事见师暠传且谓废王臣世为楚将必不负大王希萼竟何能为废王颇倚可琼为腹心日赐可琼金屡过其营密议可琼常闭垒不使士卒知朗军进退废王故稚愚叹曰可琼真将军也吾复何忧可琼因得为奸常夜乘单舸称廵江潜与恭孝王防水西约内应一日师暠见可琼瞠目叱之入见废王曰可琼将叛国人尽知之请速诛无遗后患废王曰可琼故许侍中子宁有是耶未几朗军攻长沙益急可琼不复为拒敌计俄蛮兵自城东纵火可琼遂举全军降恭孝王既入长沙赏不及于可琼颇疑其觖望出为防州刺史防王弟希隐为静江节度副使与指挥彭彦晖不相容密遣人告可琼可琼方畏南汉之逼即弃蒙州趣桂州与彦晖搏战彦晖奔衡山而南汉呉怀恩复据防州掠桂管可琼遂帅众走全州卒论曰彦瑫措置乖方祸遗君父窜身隣国百死莫赎矣可琼受阃外之寄以国予敌陨厥家声视宏涤诸臣有愧焉要皆所谓马氏之罪人与

猜你喜欢
  卷一百二十七·志第八十·乐二·脱脱
  卷三十·本纪第三十·泰定帝二·宋濂
  内篇 烦省第三十三·刘知几
  班马异同卷十七·倪思
  ○豹房故智五则·许指严
  序·王世贞
  卷一百八十六·杨士奇
  大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五十七·佚名
  卷之三百七十·佚名
  卷之二百九十七·佚名
  第三章 依附王罕时代之帖木真·冯承钧
  光宅·周绍良
  卷二·张廷玉
  始兴王陈叔陵传·姚思廉
  卷三十六·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参考资料·皎然

      1。 许连军:《皎然〈诗式〉研究》 5.37MB (中华书局,2007年)  -------------------  [1] ‘授',原作‘表',据王梦简《诗要格律》所引改。  [2] ‘之',原本注:‘一作知。'  [3] ‘几'字原本无,据《吟窗杂录》本

  • 才调集卷二·韦縠

    (唐)韦縠 撰○温飞卿【六十一首】过华清宫二十二韵忆昔开元日承平事胜游贵妃专宠幸天子富春秋月白霓裳殿风干羯鼔楼斗鸡花蔽膝骑马玉搔头绣毂千门妓金鞍万户侯薄云欹雀扇轻雪犯貂裘过客闻韶濩居人识冕旒气和春不觉烟暖

  • 提要·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      集部二集千家注杜工部诗集   别集类一【唐】提要【臣】等谨案集千家注杜工部诗集二十卷不着编辑人名氏前有王洙王安石胡宗愈蔡梦弼四序所采不满百家而题曰千家葢务夸摭拾之富如魏仲举韩柳

  • 卷272 ·佚名

    强至 梨花 旧爱乐天句,今逢带雨春。 花中都让洁,月下倍生神。 耫好张瑶席,攀仍赠玉人。 莫开红紫眼,此外尽非真。 强至 离东坡后寄题义师上方 山水东阳富,僧居更翠微。 晴峰露秋骨,古树减烟

  • 刘辰翁词作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刘辰翁(1232-1297)字会孟,号须溪,庐陵(今江西吉安)人。从欧阳守道学,二十三岁举于乡,景定元年(1260)补太学生,受知于国子祭酒江万里。景定三年(1262)进士,廷试忤贾似道,得鲠直名。以亲老请为赣州濂溪书院山长。咸淳元年(1265

  • ●卷三十一·赵翼

    ○明史近代诸史,自欧阳公《五代史》外,《辽史》简略,《宋史》繁芜,《元史》草率,惟《金史》行文雅洁,叙事简括,稍为可观,然未有如《明史》之完善者。盖自康熙十七年,用博学宏词诸臣分纂《明史》,叶方蔼、张玉书总裁其事,继又以汤

  • 卷之一千三百八十九·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通志卷第一百五·郑樵

    宋 右 廸 功 郎 郑 樵 渔 仲 撰列传第十八后汉李通 王常 邓晨 来歙【曽孙歴】邓禹【禹孙康禹子训训子骘 骘兄宏 朱宠】寇恂【曾孙荣】冯异 岑彭【元孙熙】贾复【子宗】吴汉 盖延 陈俊 臧宫李通字次

  • 苏逢吉传·欧阳修

    苏逢吉,京兆长安人。汉高祖镇守河东,父悦为高祖从事,逢吉常代悦写奏记,悦对高祖说过。高祖召见逢吉,喜欢他精神爽秀,就用为节度判官。高祖的性格刚强严肃,宾客官吏很少得到请见,逢吉能单独入见,终日侍立高祖的书阁中。当时公文

  • 卷一百十二·卫湜

    钦定四库全书礼记集说卷一百十二   宋 卫湜 撰宰我曰吾闻鬼神之名不知其所谓子曰气也者神之盛也魄也者鬼之盛也合鬼与神敎之至也衆生必死死必归土此之谓鬼骨肉毙于下隂为野土其气?扬于上为昭明焄蒿凄怆此百物之

  • 目录·赵汸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属辞目録卷一存策书之大体第一序存策书之大体第一之一一嗣君逾年即位书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不行即位礼不书即位告朔朝正书王正月二即位不在正月故不书正月三岁首必书王月无系月之事不书王月四一时无事

  • 卷五十七·山井鼎

    钦定四库全书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五十七日本山井鼎物观 撰春秋左传注疏第五桓公元年考异宋板疏知非仲尼新意也【二叶左二行】新作非正嘉作本谨按宋板恐非 言雨自上而下浸润于上【三叶左四行】下上作土 鲁称班齐馈【

  • 第30章 坊记·戴圣

    孔子说:“君子的治民之道,打个比方来说,就好像防止河水漫溢堤防吧!它是为了防止百姓出现过失。虽然周密地为之设防,百姓中还是有人犯规。所以君子用礼来防止道德上的过失,用刑来防止邪恶的行为,用教令来防止贪婪的欲望。”孔

  • 大方广菩萨藏文殊师利根本仪轨经卷第六·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明教大师臣天息灾奉 诏译  菩萨变化仪轨品第二之三  复次妙吉祥菩萨说言。若曼拏罗阿阇梨摄受弟子。须得六根圆满人相具足。若婆罗门刹帝利毗舍首陀。发菩提心行大乘行不求小果。持

  • 大乘中观释论 第三卷·安慧

    大乘中观释论 第三卷安慧菩萨造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光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惟净等奉 诏译观去来品第二之余◎复次颂言去者即不住释曰。于一同生法中。相违所作丛杂无性不去者不住释曰。去法止息名之为住。今

  • 止观辅行传弘决 第四卷·湛然

    止观辅行传弘决 第四卷唐毗陵沙门湛然述次解释中初推理者。文四义二意亦在一。下去九法例然。托境发心随推随发。若论修行初门不同。故章安云。声闻以苦谛为首。缘觉以集谛为首。菩萨以道谛为首。此约三藏三乘

  • 大唐内典录卷第五·道宣

    京师西明寺释氏撰历代众经传译所从录第一之五后周 陈朝 隋朝 皇朝后周宇文氏传译佛经录第十五世袭乱离魏晋更霸。各陈正朔互指伪朝。仁义可日销罄。德行是称凋殒。仍自诸代国史昌言我是彼非。斯则一是一非。一政一

  • 松乡集·任士林

    又名《松乡先生文集》。诗文集。元任士林(1253—1309)撰。十卷。士林字叔实,号松乡,浙江奉化人。至大初举为安定书院山长。诗文颇有法,得赵孟頫赏识。是集收各类文二百四十余篇,诗七十余首,疏表二十二章。文以墓志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