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全唐诗补编

诗总集汇编。陈尚君编订。包括《全唐诗外编》校订和《全唐诗续拾》辑纂两个部分。《外编》曾于1982年由中华书局出版,原收录王重民《补全唐诗》及《敦煌唐人诗集残卷》、孙望《全唐诗补逸》、童养年《全唐诗续补遗》四种专集,现陈氏编为三编,其中《敦煌唐人诗集残卷》改换为刘修业整理的王氏遗稿《补全唐诗拾遗》。陈氏对《外编》所收诗作了全面的校订,不仅删除了误收唐以外人诗及重见互出的篇章,改正了原书材料与文字上的讹误,还补充了大量书证和异文,使原书质量有了相应的提高。《全唐诗续拾》则是陈氏本人对《全唐诗》及其《外编》的续补,共六十卷,录诗四千三百余首,作者逾千人,材料取自经史子集、佛经道藏、金石碑刻、稗乘方志各个方面,且对所录之诗一一追溯其最早出处,详加按断,对所收作者,特别是新增作者,亦尽量钩稽、考辨其生平行迹,务求其实。《续拾》与《外编》合为一集,共收诗六千余首,标志着唐诗辑佚工作的一大飞跃,1992年由中华书局出版,附四角号码“《全唐诗补编》作者索引”。

《全唐诗补编》全部章节目录

(1)目录
(2)第一编 补全唐诗
(3)卷一 【残诗集】
(4)卷二 【佚名的诗】
(5)卷三 【敦煌人作品】
(6)全唐诗补逸卷之一
(7)卷之二
(8)卷之三
(9)卷之四
(10)卷之五
(11)卷之六
(12)卷之七
(13)卷之八
(14)卷之九
(15)卷之十
(16)卷之十一
(17)卷之十二
(18)卷之十三
(19)卷之十四
(20)卷之十五
(21)卷之十六
(22)卷之十七
(23)卷之十八
(24)卷之十九(附录卷)
(25)卷一 初唐一
(26)卷二 初唐二
(27)卷三 盛唐
(28)卷四 中唐一
(29)卷五 中唐二
(30)卷六  【中唐三】
(31)卷七 晚唐一
(32)卷八 晚唐二
(33)卷九 晚唐三
(34)卷十 五代
(35)卷十一 十国一
(36)卷十二 十国二
(37)卷十三 十国三
(38)卷十四 十国四
(39)卷十五 无世次
(40)卷十六 无名氏
(41)卷十七 神仙鬼怪
(42)卷一
(43)卷二
(44)卷三
(45)卷四
(46)卷五
(47)卷六
(48)卷七
(49)卷八
(50)卷九
(51)卷十
(52)卷十一
(53)卷十二
(54)卷十三
(55)卷十四
(56)卷十五
(57)卷十六
(58)卷十七
(59)卷十八
(60)卷十九
(61)卷二十
(62)卷二十一
(63)卷二十二
(64)卷二十三
(65)卷二十四
(66)卷二十五
(67)卷二十六
(68)卷二十七
(69)卷二十八
(70)卷二十九
(71)卷三十
(72)卷三十一
(73)卷三十二
(74)卷三十三
(75)卷三十四
(76)卷三十五
(77)卷三十六
(78)卷三十七
(79)卷三十八
(80)卷三十九
(81)卷四十
(82)卷四十一 五代上
(83)卷四十二 五代下
(84)卷四十三 吴 南唐上
(85)卷四十四 南唐下
(86)卷四十五 吴越上
(87)卷四十六 吴越下
(88)卷四十七 闽
(89)卷四十八 楚上
(90)卷四十九 楚下
(91)卷五十 南汉 荆南
(92)卷五十一 蜀上
(93)卷五十二 蜀下
(94)卷五十三 无世次上
(95)卷五十四 无世次下
(96)卷五十五
(97)卷五十六
(98)卷五十七
(99)卷五十八 歌谣 谶记 嘲嘘 谚语
(100)卷五十九 先宋诗上
(101)卷六十 先宋诗下

猜你喜欢
  陆倕诗集·陆倕
  梅磵诗话·韦居安
  李群玉诗集·李群玉
  慧珠阁诗钞·多隆阿
  常建诗·常建
  庚溪诗话·陈岩肖
  雁门关存孝打虎·佚名
  金台集·迺贤
  学诗百法·刘坡公
  包待制智斩鲁斋郎·关汉卿
  宛陵群英集·汪泽民
  逞风流王焕百花亭·佚名
  子虚赋·司马相如
  陆机集·陆机
  楚辞集注·朱熹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一·阮阅

      ●卷一·御制门  王师围金陵,唐使徐铉来朝。铉伐其能,欲以口舌解围,谓太祖不文盛称其主博学多艺,有圣人之能。使诵其诗,曰:《秋月》之篇,天下诵传之。其句云云。太祖大笑曰:“寒士语耳,吾不道也。”铉内

  • ●卷六·陈衍

    一、曾刚甫有《壬子八九月间所读书题词》十五首,实论诗绝句也。《穆天子传》云:“《黄竹》三章悔可追,周家仁厚有流遗。君王寡乐吾真信,不待归途哭盛姬。(‘我徂黄竹’三章眷念民痪,其词甚哀,又继以自数其过,

  • 唐诗镜卷四十七·陆时雍

    <集部,总集类,古诗镜__唐诗镜> 钦定四库全书 唐诗镜卷四十七 明 陆时雍 编 中唐第十九 李贺【字长吉郑王之後七岁能属文为人纎瘦通眉长指爪能疾书常出骑弱马从小奚奴背破锦囊遇所得书投囊中未先立题然後为诗其辞尚

  • 卷六·纪容舒

    钦定四库全书玉台新咏考异卷六姚安府知府纪容舒撰呉均和萧洗马子显古意六首【春草可揽结一首艺文类聚作闺怨贱妾思不堪一首艺文类聚作采桑案六朝遗集率鲜完书其存于今者大抵抄撮于诸书之中辗转相承文多讹异无由定其孰

  • 國朝獻徵錄卷之三十八·焦竑

      兵部一(尚書一)   ◆尚書一   兵部尚書單安仁(宋濂)   兵部尚書滕德懋傳(宋濂)   兵部尚書樂韶鳳傳(雷禮)   兵部尚書溫祥卿傳   兵部尚書兼太子少保唐鐸傳   兵部尚書齊泰傳   兵部尚書鄧州鐵公鉉傳(宋端

  • 建康实録卷八·许嵩

    晋康皇帝康皇帝讳岳字世同成帝母弟也咸和元年封吴王二年徙封琅琊王咸康五年领司徒八年夏六月庚寅显宗不豫时庾冰以舅氏当朝权侔人主虑易世之后戚属疎逺将为他人所制乃谋説显宗曰国有彊敌宜立长君显宗信而从之遗诏以琅

  • 平台纪事本末·佚名

    乾隆五十一年十一月丁酉(二十七日),台湾彰化奸民林爽文作乱。台湾在福建省东南海外,康熙二十二年始入版图。由厦门大嶝出洋,水程十二更至鹿耳门,进口为台湾府治。府南八十里为凤山县,府北百里为诸罗县。雍正元年,分诸罗县北百

  • 卷之九百九十三·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十六议席取得议长·刘以芬

    少数党在议场上,往往以势单力微,不能起重大作用。然遇两大党对立,其彼此人数又相差不远,少数党以举足轻重,竟获得意外收获者,亦不乏其例。民二国会选举结果,众议院总额为五百九十六名,国民党占二百六十九席,共和党次之,民主党则

  • 第三五○验充名单道光二十二年十二月二十日一二二○三--八·佚名

    吞霄总理刘振德之验充验充名单承税房差朱宽计开新充总理刘振德〔堂谕〕准认充(朱书)。〔道光二十二年〕拾贰月廿日

  • 三国史记卷第四。·金富轼

    输忠定难靖国赞化同德功臣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师守太保门下侍中判尙书吏礼部事集贤殿太学士监修国史上柱国致仕臣[金富轼]奉宣撰。四卷新罗本纪四零零零零新罗本纪第四。[智证]麻立干[法兴王][眞兴王][眞智王][眞平王]

  • 尧雄传·李百药

    尧雄,字休武,上党长子人氏。祖父暄,魏司农卿。父荣,员外侍郎。雄少年时勇猛矫健,长于骑马射箭,轻财重义,被同辈人推崇。永安中,拜宣威将军、给事中、持节慰劳恒燕朔三州大使。仍为都督,跟从叱列延攻打刘灵助,获胜,拜镇东将军、燕

  • 卷一百一十二 平津侯主父列传第五十二·司马迁

    丞相公孙弘者,齐菑川国薛县人也,【索隐】:案:薛县属鲁国,汉置菑川国,後割入齐也。【正义】:表云菑川国,文帝分齐置,都剧。括地志云:“故剧城在青州寿光县南三十一里。故薛城在徐州滕县界。地理志云薛县属鲁国。”按:薛与剧隔兗

  • 请益录目录·佚名

    卷上(一)文殊过夏  (二)卧轮伎俩  (三)百丈上堂  (四)南泉圆相  (五)洞山尊贵  (六)法灯开堂  (七)香严上树  (八)风穴离微  (九)玄沙过患  (十)莲华不住  (十一)雪峰饭罗  (十二)智门莲华  

  • 凶镇·埃勒里·奎因

    推理小说,埃勒里·奎因著。温馨、和谐的小屋里,正在上演一场热闹非凡的圣诞派对,突然,一个女人酒后中毒身亡……这个女人到底是谁?为何遭人暗杀?谁会在酒中下毒?谁能确定喝酒之人就是被杀的目标?几十杯酒,凶手如何知道谁会拿

  • 六壬存验·吴师青

    一、断例 阳宅主吉凶 一,卯为门,酉为户,须妨官讼盗神侵。未为井,巳为灶,宜吉神临。 阴宅主吉凶 一,玄武为风水,若临地盘某支,则知某方。如临地盘子位,则是风水在北矣,余可类推。

  • 道门经法相承次序·佚名

    道门经法相承次序,原不题撰人,书中载唐天皇(唐高宗)问道于中岳潘尊师(潘师正),当系唐代上清派道士所作。南宋《秘目》着录此书一卷。今《正统道藏》本分作三卷,收入太平部。此书内容可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上卷一至八页)概述道

  • 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佚名

    南无阿弥多婆夜哆(多曷切一)他伽哆(都饿切二)夜哆地(途卖切三)夜他阿弥利声四)都婆毗(五)阿弥利哆(六)悉眈婆毗(七)阿弥利哆(八)毗迦兰谛(九)阿弥哆(十)毗迦兰哆(十一)伽弥腻(十二)伽伽那(十三)枳多迦隶(十四)莎婆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