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十一 十国一

全唐诗续补遗卷十一 十国一

杨溥 【后主】  以下吴

渡江 【《十国春秋》三。前四句引《江表志》,后四句引《五国故事》。吴任臣按:《南唐书》此李后主诗也,后人误以为吴睿帝作】

【《全唐诗》八作南唐后主李煜诗,题下注云:《江表志》作吴让皇杨溥诗,题作《泰州永宁宫》。第四句「殿」,《十国春秋》作「榭」,第五、六二句为「烟凝楚岫愁千点,雨滴吴江泪万行。」末句「闲坐」作「端坐」。】

殷文圭

楼上看九华 【三首】

九朵连云势欲腾,鸟飞难到最高层。谁家写在屏风上,岩下松间尽九僧。

九条寒玉罩云中,雨外霞分海日红。疑是巧人新画出,与他天柱作屏风。

四顾峦峰峭莫群,翠峰长与晓光分。尽分明处要清白,独倚青天绝片云。 【《嘉靖池州府志》八。又《九华山志》八有一三两首】

黄冠道人

道人不知其名,自云锺离人。

歌 【二章】

【高祖行密改元开国时,广陵殷盛,士庶骈阗。道人状如病狂,手持一竿,竿头悬一木,刻为鲤鱼形,行歌于市云云。其类此意者,凡数十章,时人莫能晓。后徐知诰禅代,复姓李氏,其言始应。】

盟津鲤鱼肉为角,濠梁鲤鱼金刻鳞。盟津鲤鱼死欲尽,濠梁鲤鱼始惊人。

横排三十六条鳞,个个圆如紫磨真。为甚竿头挑着定,世间难遇识鱼人。 【《十国春秋吴》十二。又《全五代诗》二十三转引】

李璟 【中主。嗣主。】 以下南唐

应天长 【后主云:「先皇御制歌词。」墨迹在晁公留家○王国维辑《南唐二主词》。今按:《全唐诗》八八九作李煜词】

李煜 【后主】

金铜蟾蜍砚滴铭

舍月窟,伏棐几,为我用,贮清泚。端溪石,澄心纸,陈玄氏,毛锥子。微我润泽乌用汝,同列无哗听驱使。 【《五代诗话》一】

子夜歌 【《全唐诗》八九九词句只存首二句,题作《菩萨蛮》】

寻春须是先春早,看花莫待花枝老。缥色玉柔擎,醅浮盏面清。 何妨频笑粲,禁苑春归晚。同醉与闲平 【一作「评」】 ,诗随羯鼓成。 【南词本注。参《历代诗余》】

谢新恩 【六首】

秦楼不见吹箫女,空余上苑风光。粉英含蕊自低昂。东风恼我,纔发一襟香。 琼窗梦□留残日,当年得恨何长。碧阑干外映垂杨。暂时相见,如梦懒思量。

樱花落尽阶前月,象床愁倚熏笼。远似去年今日恨还同。 双鬟不整云憔悴,泪沾红抹胸。何处相思苦?纱窗醉梦中。

樱花落尽春将困,秋千架下归时。漏暗 【疑作「满阶」】 斜月迟迟,花在枝。(缺二十字)彻晓纱窗下,待来君不知。

冉冉秋光色留不住,满阶红叶暮。又是过重阳,台榭登临处。 茱萸花坠,紫菊气,飘庭户,晚烟笼细雨细。嗈嗈新雁咽寒声,愁恨年年长相似。 【以上南词本注】

王贞白

娼楼行 【句】

龙脑香调水,教人染退红。 【《老学庵续笔记》】

冯延巳

莫思归 【即《抛球乐》】

花满名园酒满觞,且开笑口对秾芳。秋千风暖鸾钗亸,绮陌春深翠袖香。莫惜黄金贵,日日须教贳酒尝。 【《花草粹编》一】

采春子

樱桃谢了梨花发,红白相催。燕子归来,几处香风绿户开。 人生乐事知多少,且酌金杯。管咽弦哀,慢引萧娘舞袖回。 【《历代诗余》】

玉楼春

雪云乍变春云簇,渐觉年华堪纵目。北枝梅蕊犯寒开,南浦波纹如酒绿。 芳菲次第长相续,自是情多何处足。尊前百计得春归,莫为伤春眉黛蹙。 【《尊前集》】

潘佑

感怀

幽禽唤杜宇,宿蝶梦庄周。席地一尊酒,思与元化浮。但莫孤明月,何必秉烛游。

独坐 【句】

凝神入混茫,万象成空虚 【一作「万有成虚空」。《诗话总龟后集》四三《释氏门》引《法藏碎金》。又《全五代诗》三一引】

李建勋

爱敬寺 【句】

云散经窗湿,山晴石路香。 【《六朝事迹编类》卷下《寺院门大爱敬寺》】

墙阴沙岸静,岛色海山孤。 【《舆地纪胜》七《镇江府》】

江为

观山水障歌

适来一观山水障,万里江山在其上。远近犹如二月春,咫尺分成百般像。一岩嵯峨入云际,七贤镇在青松里。潭水澄泓不见波,孤帆滉漾张风势。钓鱼老翁无伴侣,孑然此地轻寒暑。滩头坐久(上髟下丐)丝垂,手把鱼竿不曾举。树婀娜,山崔嵬,片云似去又不去,双鹤如飞又不飞。良工巧匠多分布,笔头写出江山路头。垂柳风吹不动条,樵人负重难移步。 【《全五代诗》三九】

竹影横斜水清浅,桂香浮动月黄昏。 【《紫桃轩杂缀》。】

张泌

岳阳楼 【句】

槛外有天皆在照,望中无物敢潜行。 【《舆地纪胜》六九《岳州》】

浣溪沙 【词《全唐诗》八九一作张曙词,第二句「苦」,《花间集》作「两」。○《花间集》四】

沈彬

送人游南海

白烟和月藏峦洞,明月随潮入瘴村。更想临高见佳景,越王台上酒盈樽。 【《舆地纪胜》八九《广州》】

龙约海船行有气,象隈铜柱卧成痕。 【同上一○六《邕州》】

朱存

金陵览古

【《全五代诗》三二引《十国春秋》:保大时,存尝取吴大帝及六国兴亡成败之迹,作《览古诗》二百章,章四句,地志家多援以为证。又《金陵诗征》引《建康志》略同】

北渠 【历代宫苑殿阁制度】

金殿分来玉砌流,黑龙湖彻凤池头。后庭花落恩波断,翻与南唐作御沟。

秦淮 【以下景物】

一气东南王斗牛,祖龙潜为子孙忧。金陵地脉何曾断,不觉真人已姓刘。

东山

镇物高情济世才,欲随猿鹤老岩隈。山花处处红妆面,髣(上髟下弗)如初拥妓来。

新亭

满目江山异洛阳,昔人何必重悲伤。倘能戮力扶王室,当自新亭复故乡。

天阙山

牛头天际碧凝岚,王导无稽亦妄谈。若指远公为上阙,长安应合指终南。

石头城

五城楼雉各相望,山水英灵宅帝王。此地定由天造险,古来长恃作金汤。

乌衣巷

人物风流往往非,空余陋巷作乌衣。旧时帘幕无从觅,祇有年年社燕归。

段石岗

孙吴纪德旧刊碑,草没蟠螭与伏龟。惆怅岗头三段石,至今犹似鼎分时。

玄武湖 【《全唐诗》七五七及《全五代诗》三一只存此一首,题作《后湖》,第二句「三翼」《全唐诗》作「三异」,第四句「下多时」《全唐诗》作「不多时」。】

阿育王塔

窣堵凝然镇梵宫,举头层级在云中。金棺舍利藏何处?铎绕危檐声撼风。 【以上《舆地纪胜》十七《建康府》。又《金陵诗征》四】

锺蒨

赋山别诸知己

暮景江亭上,云山日望多。只愁辞辇毂,长恨隔嵯峨。有意图功业,无心忆薜萝。亲朋将远别,且共醉笙歌。 【《徐铉集》三。又《全五代诗》二九】

乔舜 【一名匡舜,字亚元。】

小梅 【句】

【徐铉《和亚元长歌》中有句云:「开缄试读相思字,乃是多情乔亚元。短韵三篇皆丽绝,小梅寄意情偏切」。自注:「亚元诗云云。此语尤嘉。」】

借问小梅应得信,春风新自海边来。 【《徐铉集》三】

汤悦

送季大夫牧舒州

却下乌台建隼旟,侯封归去袭龙舒。严霜尚满辞天阙,甘雨看随入境车。 【《舆地纪胜》四六《安庆府》】

成文干 【彦雄】

杨柳枝

欲趁寒梅趁得么,雪中偷眼望阳和。阳和若不先留意,这个柔条争奈何。 【《尊前集》】

徐知证

东林寺天祚二年联句

古殿巍峨镇碧峰,晋朝灵应显神踪。林间野鸟惊朝梵,岭上孤猿听晓钟。蝶恋半岩花灼灼,鹿眠深谷草茸茸。游僧驻锡心皆佛,老树擎烟势似龙。竹荫禅扃青霭合,岚蒸幽径绿苔封。老来欲脱尘寰境,闲访空关不厌重。 【《永乐大典》六六九七江字韵引《九江府志》,又六六九九引《江州志》】

皇甫继勋

继勋,江州节度使晖之子。幼以父荫为军校,累迁池州刺史,勤于吏事,入为诸军都虞候。

韵妙空 【句】

【妙空,名守纳。嗣法于雪峰,卯一,斋住嘉佑禅院,江南李氏三召不起,刺史皇甫继勋赠之诗云:】

白面山南灵庆院,卯斋道者雪峰禅。 【《嘉靖池州府志》九】

危仔昌

仔昌,南城人。干符末黄巢党黄可思起事,仔昌从兄全讽聚众保乡里。历官衢、抚、饶、信四州刺史,有捍御功。

喜贼平谒李将军祠

君向神重谒,天教君亦神。十年香火主,百物雨旸身。忠在偏诛贼,恩多每济人。高歌震霄壑,朝野遍阳春。 【《上饶县志》二三】

卢郢

郢,金陵人。好学有才艺,膂力过人,善吹铁笛。南唐后主时,试赋擢第一。尝代徐铉为文,铉以文进。后主曰:「语势似非卿所作。」铉以实对,郢由是知名。后归宋,累官至南全守,有治绩。

黄鹤楼 【《宋诗纪事》亦未收】

黄鹤何年去杳冥,高城千载倚江城。碧云朝卷四山景,流水夜传三峡声。柳暗西州供骋望,草芳南浦(彳扁)离情。登临一晌须回首,看却乡心万感生。 【《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一一二五《武昌府部》】

唐希雅

希雅,嘉兴人。工金错书,善丹青,与徐熙同时齐名。李璟闻其名,欲召之,人谓其嗜酒,无人臣礼,乃止。

题画

谁泼烟云六尺绡,寒山秋树晚萧萧。十年来往吴淞口,错认溪南旧板桥。 【《全五代诗》三六引《携李诗系》】

许坚

小桃源 【一题《入黟吟》。《舆地纪胜》二十作李白诗】

【未详其所自来,客游于黟,乐之,作诗云云,遂家焉。今桃源洞有许氏,盖其后裔云。或曰:坚即宣平,坚其名,宣平其字,未知是否。】

黟邑桃源小,烟霞百里宽。地多灵草木,人尚古衣冠。市向晡时散,山经夜后寒。吏闲民讼简,秋菊露漙漙。 【康熙《徽州府志》十七《流寓传》。又见《黟县志》十六】

戢兵山

【旧名石鼓山,在黟县北十五里,高百仞,周十里,有石鼓、石人、石驴。相传石鼓鸣即驴鸣,人哭而长官不利。后凿其鼓破之,遂不复鸣。唐天宝六年改今名。】

石鼓高悬蕴大音,白云峰顶始铺金。能来斯地鼓斯鼓,尽达曹溪圣祖心。 【《弘治徽州府志》一《山川》】

谦明

僧谦明,嗜酒,好为诗。独居一室,每日铛中煮肉数斤,醇酒一壶,不俟烂熟,旋割旋饮,以此为常。

中秋咏月

【咏诗后,乘兴遂子夜鸣钟,烈祖闻之,不罪也。召问其所求,唯愿鹅生四脚,鳖着两裙。】

迢迢东海出,渐渐入云衢。此夜一轮满,清光何处无。 【《江南余载》下】

猜你喜欢
  卷三百零五·彭定求
  ◆于处士石(紫岩集)·顾嗣立
  三·郁达夫
  第四十一齣~第五十齣·沈采
  谭曲杂札提要·凌濛初
  第四出 觅赠·叶宪祖
  杜遵礼·隋树森
  ●慶芝堂詩集卷十八·戴亨
  卷五十九·郭元釪
  卷七十二·陈元龙
  卷一百三十·佚名
  御选元诗卷四十·康熙
  御选宋诗卷四十四·康熙
  《清代燕都梨园史料正编 燕台鸿爪集》·张次溪
  李嘉祐诗鉴赏·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六·侯克中

    <集部,别集类,金至元,艮斋诗集> 钦定四库全书 艮斋诗集卷六 元 侯克中 撰 挽史丞相开府 早驱貔虎定封疆晚握枢机坐庙堂名重一时羊叔子功高千古郭汾阳历朝事业麒麟画遗表精诚日月光义胆忠魂何处见太行山色郁苍苍 挽

  • 卷三十二·徐世昌

    费扬古费扬古,满洲旗人。袭封一等公,官至抚远大将军、领侍卫内大臣。谥襄壮。杂诗晋室尚风流,称最惟嵇阮。性僻德无邻,行孤心乃远。犊车自往还,竹林任偃蹇。仰首望飞鸿,举足登绝巘。放浪天地间,久假而不返。

  • 卷二十五 本纪二十五·赵尔巽

      ◎宣统皇帝本纪   宣统皇帝名溥仪,宣宗之曾孙,醇贤亲王奕譞之孙,监国摄政王载沣之子也,于德宗为本生弟子。母摄政王嫡福晋苏完瓜尔佳氏。光绪三十二年春正月十四日,诞于醇邸。   三十四年冬十月壬申,德宗疾大渐,太皇

  • 行幸第三十七·吴兢

    贞观初,太宗谓侍臣曰:“隋炀帝广造宫室,以肆行幸。自西京至东都,离宫别馆,相望道次,乃至并州、涿郡,无不悉然。驰道皆广数百步,种树以饰其傍。人力不堪,相聚为贼。逮至末年,尺土一人,非复己有。以此观之,广宫室,好行幸,竟有何益?此皆

  • 卷五百十五 元符二年(己卯,1999)·李焘

      起哲宗元符二年九月盡其月   九月庚子朔,夏國遣使謝罪,見于崇政殿。其表辭曰:「伏念臣國起禍之基,由祖母之世。蓋大臣專僭竊之事,故中朝興弔伐之師。因曠日以尋戈,致彌年而造隙。尋當冲幼,繼襲弓裘,未任國政之繁難,又恐

  • 邺侯外传 全文·李繁

      李泌,字长源,赵郡中山人也。六代祖弼,唐太师。父承休,唐吴房令,休娶汝南周氏。初,周氏尚幼,有异僧僧伽从泗上来,见而奇之。且曰:&ldquo;此女后当归李氏,而生三子。其最小者,慎勿以紫衣衣之,当起家金紫,为帝王师。&rdquo;及周氏

  • 跋·庞元英

    文昌杂録跋余自壬戊五月入省至乙丑八月罢每有所闻见私用编録岁月寖久不觉滋多官在仪曹粗记故事今杂为六卷名曰文昌杂録或有谬误览者为校正焉南安龎元英题

  • 明宫史卷四·吕毖

    ○饮食好尚正月初一日正旦节自年前腊月二十四日祭灶之后宫眷内臣即穿葫芦景补子及蟒衣各家皆蒸点心储肉将为一二十日之费三十日岁暮即互相拜祝名曰辞旧岁大饮大嚼鼓乐喧阗为庆贺焉傍植桃符板将军炭贴门神室内悬挂福神

  • 资治通鉴后编卷五十五·徐乾学

    宋纪五十五【起阏逢涒滩三月尽七月凡五月】仁宗体天法道极功全徳神文圣武睿哲明孝皇帝庆歴四年三月乙丑以殿中侍御史防稽王丝为荆湖南路体量安抚提举捉贼代张庚也 谏官欧阳修言江淮之民上被天灾下苦盗贼内应省司之重

  • 卷二十一·傅恒

    钦定四库全书平定准噶尔方略前编卷二十一雍正九年春正月戊辰蠲陜西甘肃额赋上谕内阁曰朕思惠养黎元之道莫先于除赋蠲租使万姓均霑渥泽陜西甘肃二省经理军需数年凡米粮刍牧车马牲畜之类皆动支公帑备办一丝一粟不使扰民

  • 樊子盖传·魏徵

    樊子盖字华宗,庐江人。 祖父樊道则,梁国的越州刺史。 父亲樊儒,侯景之乱时投奔北齐,官至仁州刺史。 樊子盖开始当武兴王的行参军,后出京任慎县县令,东汝、北陈二郡的太守,员外散骑常侍,封爵富陽县侯,食邑五百户。 北周武帝平定

  • 卷二、辽籓建国·黄鸿寿

    明神宗万历四十四年,春正月,满洲努尔哈赤称帝。先是努尔哈赤子代善等,以努尔哈赤功德日盛,议上尊号,奉表劝进,至是即位。贝勒大臣等共上尊号曰覆育列国英明皇帝,定国号曰满洲,建元天命。 秋七月,满洲主命大臣扈尔汉等率师侵东

  • 卷四·傅逊

    <经部,春秋类,春秋左传属事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左传属事卷四   明 傅逊 撰伯晋楚鄢陵之战成公七年秋楚子重伐郑师于泛诸侯救郑郑共仲侯羽军楚师囚郧公钟仪献诸晋 晋人以钟仪归囚诸军府【泛郑地共仲侯羽郑大夫

  • 寰游之动机与感想·太虚

    ──十八年五月在世界佛教居士林讲──去年出国,先到欧洲,再到美洲,为时共历九个月。﹝注一﹞此次出国的动机,因为觉到近来这世界上种种的事情,都受了欧美的影响;即如今日中国各事,也随著外国的变化,如变成今日如此的中国。不但中

  • 增壹阿含经卷第五十·佚名

    东晋罽宾三藏瞿昙僧伽提婆译大爱道般涅槃品第五十二(一)闻如是。一时。佛在毗舍离普会讲堂所。与大比丘众五百人俱。尔时。大爱道游于毗舍离城高台寺中。与大比丘尼众五百人俱。皆是罗汉。诸漏已尽。尔时。大爱道闻诸比

  • 雅舍菁华·梁实秋

    梁实秋散文精选,收文71篇。收录的都是梁实秋足已传世的著名小品文。

  • 士翼·崔铣

    四卷。明崔铣(1478—1541)撰,崔铣字子钟,一字仲凫,号后渠,又号洹野,安阳(今属河南)人。弘治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因忤宦官刘瑾,出为南京稽勋主事。瑾败、召还翰林,晋侍读。后任南京国子祭酒,因上疏忤帝,勒令辞官,家居十六年。以

  • 三十五佛名礼忏文·佚名

    唐北天竺沙门大广智不空译,即《佛说决定毗尼经》中译出别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