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一

  ●卷一·御制门

  王师围金陵,唐使徐铉来朝。铉伐其能,欲以口舌解围,谓太祖不文盛称其主博学多艺,有圣人之能。使诵其诗,曰:《秋月》之篇,天下诵传之。其句云云。太祖大笑曰:“寒士语耳,吾不道也。”铉内不服,谓大言无实可穷也,以请。殿上惊惧相目。太祖曰:“吾微时自秦中归,道华下,醉卧田间,觉而月出,有句曰:‘未离海底千山黑,才到天中万国明。’”铉大惊,殿上称寿。

  〔《后山诗话》,《渔隐丛话》前集卷二五〕

  故事,进士期集,常择榜中最年少者为探花郎。熙宁中始罢之。太平兴国三年,胡秘监旦榜,冯文懿拯为探花,是岁登第七十四人,太宗以诗赐之曰:“二三千客里成事,七十四人中少年。”始,唐以礼部放榜,故座主门生之礼特盛,主司因得窃市私恩。上(本朝)稍欲革其弊,既更廷试,前一岁吕文穆公蒙正为状头,始赐以诗,盖示以优宠之意,至是复赐文懿。然状头诗迄今诗有,探花诗后无继者,惟文懿一人而已,最为科举之盛事也。〔《蔡宽夫诗话》。同上后集卷一九〕

  太平兴国七年十二月十七日大雪,御制《雪诗》并酒赐学士,诗云:“轻轻相亚凝如酥,宫树花妆万万株。今赐酒卿时一盏,玉堂闻话道情无?”又御制五七言诗赐苏易简,五言诗曰:“翰林承旨贵,清净玉堂中。应用咸依式,深岩比更崇。归家思值日,入内集英风。儒措门生盛,高明大化雄。”七言诗曰:“运偶昌时远更深,果然谷在我中心。从风臣偃光朝野,此日清华见翰林。举措乐时周礼法,思贤教古善规箴。少年学士文明世,一寸贤毫数万寻。”〔《金坡遗事》〕

  《石林诗话》:杨文公在翰林,以谗佯狂去职,然真宗眷之不衰,闻疾愈即起为郡,未几,复以判秘书监召。既到阙,以诗赐之,曰:“琐闼往年司制诰,共嘉藻思类相如。蓬山昔日诠坟史,还仰多闻过仲舒。报政列城归觐后,疏恩高阁拜官初。诸生济济弥瞻望,铅椠咨询辨鲁鱼。”祖宗爱惜人才保全忠孝之意如此。〔文公后卒与寇莱公协定大策,功虽不终,其尽力于国亦无愧矣。〕〔《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二五〕

  大中祥符五年,杨亿为学士,季夏被疾,至十月方赴朝参,具状称谢,御笔状尾批七言二韵诗赐之,诗云:“承明迩侍究儒玄,苦学劳心疾已痊。善保兴居调饮食,副予前席待名贤。”〔《金坡遗事》〕

  大中祥符二年春,真宗御制诗赐知贡举晁迥云:“礼闱选士古称难,都为升沉咫尺间。较艺清时公道在,抡才应得惠人寰。”五年二月又制诗赐知贡举晁迥云:“盛时选士贡闱开,殿宇闻风献艺来。心似权衡求实效,勿教蓬荜有遗才。”

  〔同上〕

  天禧三年正月九日,钱惟演、承明殿面奉知举,真宗御制诗并序云:“卜贤能之多士,允协盛猷;资侍从之洪儒,聿兰伸藻鉴。期申职业,用示篇章。”诗云:“寅奉昌图绍庆基,选伦多士叶前规。乡间荐拔期无滥,草泽搜罗讵有遗?

  德举况逢全盛日,计偕咸造广场时。春官任职当求善,宗伯抡材务得宜。侍从名儒当委任,艺文公道辩妍媸。伫伸衡鉴裁深念,允协《菁莪》乐育诗。”〔《金坡遗事》〕

  二月十八日将放榜,赐诗并序,序云:“详延造士,允叶于盛猷;乃眷儒臣,式分于重寄。论秀才臻于显效,当官备著于纯诚”诗云:“四海为家宝绪隆,旁求文雅振儒风。命乡随计来多士,较艺抡材有泽宫。簪绂近臣当显任,丝纶深旨渝丹衷。旰宵汲汲予存念,夙夜孜孜尔徇公。名实岂惟衡鉴内,贤能皆萃网罗中。

  伫观翘楚登时用,布政分忧协庶功。”〔同上〕

  真宗赋《御沟柳》诗,令宰相两省和进。陈执中诗曰:“一度春来一度新,翠光长得照龙津。君王自爱天然态,恨杀昭阳学舞人。”其诗最尤者。〔《两朝宝训》〕

  神宗遵太祖遗意,聚积金帛成帑,自制四言诗一章云:“五季失图,猃狁孔炽。艺祖造邦,意有惩艾。爰设内府,基以募士。曾孙保之,敢忘厥志!”每库以一字目之。又别置诗二十字分揭其上曰:“每虔夕惕心,妄意遵遗业。顾予不武资,何以成戎捷?”后来所谓御前封桩库者“是”也。上意用此以为开拓西北境土之资。始命王韶克青唐,然后欲经理银、夏,复取燕云。元丰五年,徐禧水洛衄师之后,帝心弛矣。〔林宓《裕陵遗事》云〔《挥麈录后录》卷一〕

  前辈云诗有夺胎换骨之说,信有之也。杜陵《谒玄元庙》,其一联云:“五圣联龙衮,〔千官列雁行。”盖纪吴道子庙中所画者。徽宗尝制哲庙挽词用此意作一联云:“北极联龙衮〕秋风折雁行。”亦以雁行对龙衮,然语意中的,其亲切过于本诗,兹不谓之夺胎可乎?不然,则徒用前人之语,殊不足贵。且如沈期云“小池残暑退,高树早凉归”,非不佳也;然正用柳恽“太液微波起,长杨早树秋”之句耳。苏子美云“峡束苍渊深贮月,岩排红树巧妆秋”,非不佳也;然正用杜陵“峡束沧江起,岩排石树圆”之句耳,语虽工而无别也。

  〔《艺苑雌黄》、《渔隐丛话》后集卷一九〕

  光尧初幸钱塘,有诗云:“六龙转淮海,万骑临吴津。王者本无外,驾言苏远民。瞻彼草木秀,感此疮痍新。登堂望稽山,怀哉大禹勤。“大哉之言,布于天下,汉祖《大风》之歌,唐宗劲草之句,不足道也。〔《诗说隽永》。同上〕

 

  ●卷一·赓歌门

  东莱《恭和皇帝幸秘书诗》:“麟阁龙旗日月章,中兴再见赭袍光。仰观耀人文盛,始识扶持德意长。功利从今卑管晏,浮华自昔陋卢王。愿求实学酬天造,肯效明河织女襄:”〔《文集》、《吕东莱文集》卷一一〕

 

  ●卷一·御燕门

  嘉七年冬,宴近臣于群玉殿。英宗以皇子预坐,在舍人待制之后。岐公诗云:“翠辇生香容扈跸,黄金涂纸看挥毫。”介甫云:“何不言翠玉装舆?”

  岐公改之以进。〔《复斋漫录》、《渔隐丛话》後集卷二一〕

  神庙时,经月每夕有赤气见西北隅如火,至人定乃灭,人以为皇子生之祥。

  故禹玉作《大燕乐词》云:“未晓清风生殿阁,经旬赤气照乾坤。”未几,皇子生,大燕群臣于集英殿。〔《文正公日录》。同上〕

 

  ●卷一·荣遇门

  苏参政易简取开封府解,时宋尚书白为试官,是岁状头登第。后十年自为翰林学士,易简以(亦)继召入,故易简赠白诗云:“天子昔取士,先后分媸妍。济济俊兼秀,师师鳞与鸾。小子最承知,同辈寻改观。甲等叨荐名,高飞便凌烟。遂使拜坐,果得超神仙。迄今才七岁,相接乘华轩。”庆历二年,欧阳文忠公为别头试官,王文恭公预荐,至嘉初,文忠在北门,文恭亦同院,仍同知贡举。故文恭诗有“十五年前门下客,最荣今日预东堂”之句。座主门生同列,固儒者盛事,而玉堂尤天下文学之极选,国朝以来惟此二人,前此所未有也。

  〔《蔡宽夫诗话》,《渔隐丛话》后集卷二一〕

  嘉二年,余与端明韩子华、翰长王禹王、侍读范景仁、龙图梅公仪同知礼部贡举,辟梅圣俞为小试官。凡锁院五十日,六人者相与唱和,为古律歌诗一百七十余篇,集为三卷。禹玉,余为校理时武成王庙所解进士也,至此新入翰林,与余同院,又同知贡举,故禹玉赠余云:“十五年前出门下,最荣今日预东堂。”

  余答云“昔时叨出武成宫,曾看挥毫气吐虹。梦寐闲思十年事,笑谈今日一樽同。喜君新赐黄金带,顾我今为白发翁”也。天圣中,余举进士,国学南省皆忝第一人荐名。其后景仁相继亦然。故景仁赠余云“淡墨题名第一人,孤生何幸继前尘”也。圣俞自天圣中与为诗友,余尝赠云:“犹喜共量天下士,亦胜东野亦胜韩。”而子华笔力豪赡,公仪文思温雅而敏捷,皆敌也。前此有南省试官者,多窘束条制,不少放怀。余六人者,欢然相得,群居终日,长篇险韵,众制交作。笔吏疲于写录,僮史奔走往来。间以滑稽嘲谑,加于风刺,更相酬酢,往往哄堂绝倒。自谓一时盛事,此前未之有也。〔《归田录》。

  〔同上〕

猜你喜欢
  卷五百八十六·彭定求
  卷三百六十八·彭定求
  真知柔·唐圭璋
  第四出 寄扇·李渔
  提要·臧懋循
  韵语阳秋序·葛立方
  提要·黄希
  卷三·佚名
  七言巻六十五·洪迈
  卷六十一·冯惟讷
  卷三百三十·曹学佺
  卷七十七·陈邦彦
  卷十七·陈廷敬
  聂夷中诗鉴赏·佚名
  张继诗鉴赏·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山谷词 五·黄庭坚

      又  投荒万里无归路①,雪点鬓繁。度鬼门关。已拚儿童作楚蛮②。  黄云苦竹啼归去③,绕荔枝山。蓬户身闲。歌板谁家教小鬟。  【注释】  ①投荒万里:参见黄庭坚《醉蓬莱》“对朝云叆叇”。  ②&l

  • 魏初·隋树森

    魏初(一二二六--一二八六),字太初,号青崖,弘州顺圣(今河北阳原县)人。从祖父魏璠,金代进士,父思廉,金甄官署令。魏初幼好读书,尤长于《春秋》,为文简而有法,曾从元好问学。中统元年(一二六○),为中书省掾史

  • 曹文贞公诗集卷九·曹伯启

    (元)曹伯启 撰○七言絶句题廉文正公画像正学孤高践履淳虞廷元凯汉星辰咸阳事业荆南传百世中朝有重臣题通通平章画梅卷画出孤山清絶景谁其作者四王孙何当更假和羮手添就西南月一痕饯高显卿参政辞职北归二首邑宰无心见督

  • 卷七十九·杨士奇

    永乐六年五月己酉朔○庚戌肃王楧奏深陈己过且为朱兴等求免赐书谕曰览奏深见谦恭守法之意恳恳之词固皆克己然亦多为下人盖蔽求释夫既自明为小人所惑除恶务本何可复容小人必去之庶不重为所惑○辛亥升府同知王汝相为山东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五百五十七·佚名

    万历四十五年五月甲子朔○丙寅予原任吏部尚书孙丕扬妻田氏祭一场开矿合葬丕扬列名并祭○戊辰以端阳节颁赐二辅臣上尊珍馔○己巳大学士方从哲吴道南言考察后吏部又有推升翰林科道之本虽黜陟有间总之与察典相关更望 皇

  • 涌幢小品卷之二十·朱国祯

    关云长自古忠义雄勇士。不得志。冤死、兵死者何限。独云长之神最灵最久。思之不得其解。姑妄揣之。圣人继天立极。每每神道设教。圣人不生。则神自设教。云长必明神转世。姑托此幻躯。着姓名。结兄弟。驰骋干戈扰攘之

  • 一五○一 办理军机处为移送文溯阁《盐铁论》原书事致盛京将军等咨文·佚名

    一五○一 办理军机处为移送文溯阁《盐铁论》原书事致盛京将军等咨文【真按:纂修四库全书档案所遗漏的档案--如此只提领一书检阅者都有公文存档,可见未经收存者尚复不少!】乾隆五十九年五月初十日办理军机处为知照事。前

  • 卷十二 平帝纪 第十二·班固

    (汉平帝刘衎)【原文】孝平皇帝,元帝庶孙,中山孝王子也。母曰卫姬。年三岁嗣立为王。元寿二年六月,哀帝崩,太皇太后诏曰:“大司马贤年少,不合众心。其上印、绶,罢。”贤即日自杀。新都侯王葬为大司马,领尚书事。秋七月,遣车骑将军

  • 耿九畴传·张廷玉

    耿九畴,字禹范,卢氏人。永乐末年中进士。宣德六年(1431),被授予礼科给事中。他议论持大体,有清正的名望。正统初年,大臣说两淮盐政久坏,应得重名节的人去治理,于是推选九畴为盐运司同知。他痛革宿弊,向朝廷提出了五项建议,皇上

  • 齐纪五 高宗明皇帝上建武元年(甲戌、494)·司马光

    齐纪五 齐明帝建武元年(甲戌,公元494) [1]春,正月,丁未,改元隆昌;大赦。 [1]春季,正月丁未(初一),郁林王萧昭业改年号为隆昌,大赦天下。 [2]雍州刺史晋安王子懋,以主幼时艰,密为自全之计,令作部造仗;征南大将军陈显达屯襄阳,子懋欲胁取

  • 卷第五十四·佚名

    宰相四进拜四章得象兼枢密使制庆历二年七月戊午朕祗绍丕图。勤求至治。永惟皇王之道。爰立辅相之官。镇抚四夷。宰制群类。而兹疆场之事。乃专枢宥之司。非通筦于冢卿。曷统一于机务。推忠协谋同德守正佐理功臣、特进

  • 汾州太子昭禅师·惠洪

    禅师讳善昭。生俞氏。太原人也。器识沉邃。少缘饰。有大智。于一切文字。不由师训。自然通晓。年十四。父母相继而亡。孤苦厌世相。剃发受具。杖策游方。所至少留。不喜观览。或讥其不韵。昭叹之曰。是何言之陋哉。从

  • 入誉论品第七·马鸣

    是时释王,德日夜增,宝仓国境。名称智慧,金宝积聚,种种璎珞。众善来归,如秋海渊,象马车乘。犹天严驾,贤善调良,自然诣■。甘蔗石蜜,酥乳水浆,粳粮穀米。气味力增,殃患普除,怨敌屈附。旧亲增敬,疫馑消亡,凉风和调。时雨细润,空中晃昱,甚

  • 萨婆多部毗尼摩得勒伽卷第二·佚名

    宋元嘉年僧伽跋摩译问十三僧伽婆尸沙初眠中作方便眠中精出不犯。觉时作方便眠中出。偷罗遮。作方便已舍置。偷罗遮。甲坐舍方便。偷罗遮。未受具戒时作方便受具戒竟精出。偷罗遮。受具戒时作方便。受具戒时精出。僧伽

  • 卷第三十七·白岩净符

    宗门拈古汇集卷第三十七 古杭白岩嗣祖沙门 净符 汇集 △青六 抚州金峰从志禅师(青六曹山寂嗣) 上堂。事存函盖合。理应箭锋拄。还有人道得么。若有人道得。金峰分半院与他住。时有僧出礼拜。峰曰。相见易得好。共

  • 陈检讨四六·陈维崧

    二十卷。清陈维崧 (1625—1682)撰。陈维崧字其年,号迦陵,宜兴 (今属江苏)人。清代著名文学家,陈贞慧之子,官至检讨。陈维崧天资颖异,十岁代祖作杨忠烈像赞,后与王士禄、王士祯、宋实颖、计东等唱和,名益大噪,时有“江左三凤凰

  • 天妃娘妈传·吴还初

    小说。明吴还初撰。二卷。原署“南州散人吴还初编,昌江逸士余德学校,潭邑书林熊龙峰梓”,作者身世未详。此书从字体、版式及文字内容看,是明万历时福建建阳书坊编写、刊刻的通俗读物。主人公天妃,是我国沿海居民信仰的

  • 药师如来观行仪轨法·佚名

    一卷,唐金刚智译。说七佛药师之念诵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