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六  【中唐三】

全唐诗续补遗卷六  【中唐三】

李德裕

桂花曲

仙女侍,董双成,桂殿夜凉 【一作「寒」】 吹玉笙。曲终却从仙宫去,万户千门空月明。河汉女,玉练颜,云軿往往到人间。九霄有路去无际 【一作「迹」】 ,袅袅大风吹佩环。

寄家书

(王京)与中原隔,自然音信疏。天涯无去雁,船上有回书。一别五年外,相思万里余。开缄更多感,老泪湿霜须。 【《光绪崖州志》二一《艺文》】

谪崖州过北流鬼门关作 【《舆地纪胜》一○四《容州景物》。又《永乐大典》二三三八及二三四○「梧」字韵两见】

【《全唐诗》一二一作杨炎诗,《唐诗纪事》三二同。第三句「何处在」《舆地纪胜》作「在何处」。】

咏吐绶鸡 【句】

【序云:出剡溪。今询之越人,不复有。予尝自峡中携至苏州,人皆不识,则知山川风气所产,古今亦有不同也。】

葳蕤散绶轻风里,若衔 【御】 若垂何可拟。 【《诗话总龟后集》二七《咏物门》引《蔡宽夫诗话》。○今按:《全唐诗》四七五引《事文类聚》,上句缺「散绶」二字,又无序,故重录之。】

南窜途中感愤 【句】

【李卫公历三朝大权,出门下者多矣。及南窜,怨嫌并集,途中感愤,有句云。】

十五余年车马客,无人相送到崖州。 【《唐语林》七《补遗》】

广文诸生

【《唐语林》七《补遗》云:「李卫公颇升寒素。旧府解有等第,卫公既贬,崔少保龟从在省,子殷梦为府解元。广文诸生为诗云云。卢渥司徒以府元为第五人,自此废等第。」又《唐摭言》七云:「李太尉德裕颇为寒畯(《纪事》为素)开路,及谪官南去,或有诗曰:『八百孤寒齐下泪,一时南望李崖州。』「又《云溪友议》云:「后之文场困辱者,若周人之思乡焉。皆曰:『八百孤寒齐下泪,一时回首望崖州』。」《唐诗纪事》及《全唐诗》无名氏诗句同,亦均只存后二句。】

省司府局正绸缪,殷梦元知作解头。三百孤寒齐下泪,一时南望李崖州。 【《唐语林》七《补遗》】

裴通

金庭洞

寂寂金庭洞,清香发桂枝。鱼吞左慈钓,鹅踏右军池。 【《永乐大典》一三○七四「洞」字韵】

罗万象

白云亭 【《全唐诗》八六○作许宣平《见李白诗又吟》,出入较多,故重录。】

一池荷叶衣无尽,数树松花食有余。刚被世人知住处,不如依旧再移居。 【《严陵集》二】

李绅

泰伯井

至德今何在,平墟井有泉。梁鸿重浚后,又历几千年。 【《梅里志》三《诗》】

莺莺歌 【逸句】

【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征引公垂《莺莺歌》凡四处。卷一有「伯劳飞迟燕飞疾」八句,已见《全唐诗》。】

河桥上将亡官军,虎骑长戟战交垒门。凤凰诏书犹未到,满城戈甲如云雪屯。家家玉帛弃泥土,少女娇妻愁被虏。出门走马皆健儿,红粉潜藏欲何处?呜呜阿母啼向天,窗中抱女投金钿。铅华不顾欲藏艳,玉颜转莹如神仙。 【《董解元西厢记》卷二】

此时潘郎未相识,偶住莲馆对南北。潜叹凄惶阿母心,为求白马将军力。明明飞诏五云下,将选金门兵悉罢。阿母深居鸡犬安,八珍玉食邀郎餐。千言万语对生意,小女初笄为姊妹。 【同上(卷三)】

丹诚寸心难自比,写在红笺方寸纸。寄与春风伴落花,彷佛随风绿杨里。窗中暗读人不知,剪破红绡裁作诗。还怕香风易飘荡,自令青鸟口衔之。诗中报郎含隐语,郎知暗到花深处。三五月明当户时,与郎相见花间路。 【同上(卷四)】

恍然梦作瑶台客。 【《施注苏诗》十五《见月诗》注引】

皇甫曙

石佛谷

【《全唐诗》三六九作皇甫湜诗,第十五句「鸟迹」《图书集成》作「鸟趾」,十七句「间」作「阔」。】

【《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三六四《泽州部》】

费冠卿

九华山谢雨诗

青嶂庙前纔滴酒,白龙湫上气如蒸。一声霹雳惊风雨,万顷秋田水溢塍。 【《嘉靖池州府志》五】

施肩吾

过桐庐场郑判官

荣阳郑君游说余,偶因榷茗来桐庐。幽奇山水引高步,暐煜风光随使车。算缗百万日不虚,吏人丛里唯簿书。眼前横掣断犀剑,心中暗转灵蛇珠。有时退公兼退食,一尊长在朱轩侧。胡商大鼻左右趍,赵妾细眉前后直。醉来引客上红楼,面前一道桐溪流。登临山色在掌内,指点霞光随杖头。东郭野人慵栉沐,使将破履升华屋。数杯酩酊不得归,楼中便盖江云宿。却被江郎湿我衣,赖君借我貂襜归。

西山即事奉寄故园徐处士

仆作江西少施氏,君为城北老徐翁。诗篇忆昔欢相接,颜貌如今恨不同。世界尽忧蔬上露,时人皆怕烛前风。唯余独慕神仙道,芥子虽穷寿不穷。

夏日过从叔幽居

且将一叶系垂阳,门对清溪夏日长。林下喜逢青竹卷,局边输却紫罗囊。碧蹄骏马衔刍细,红粉佳人挈榼香。伯仲历官年尽少,那知不笑汉冯唐。

赠族叔处士

我家名士已无求,若见翔鸿便举头。紫石岩边吟绣段,青苔纸上落银钩。高人酒席称无醉,细字经书读未休。定是仙山足灵药,年过八十转风流。

桐庐厅睹论事叟

扰扰厅前走羸瘵,中有老人扶杖拜。天公霹雳耳不闻,犹为子孙争地界。

秋日桐江送裴秀才归淮南 【《全唐诗》四九四题为《送裴秀才归淮南》,第二句「枫叶」《严陵集》作「桐树」,「夕」作「叶」。】

题钓台兰若

山僧不钓台下鱼,几年空寄台边坐。有时手把干松枝,沿江乞得沙上火。

归分水留赠王少府

仙吏饮冰多玉声,新诗丽句遗狂生。不愁日暮归山去,故把隋珠入夜行。 【以上《严陵集》一】

刘三复

居清晨 【《全唐诗》三○五作刘复诗,第四句「虚光」《文苑英华》作「灵光」。○《文苑英华》二三六《寺院》】

张祜 【补录新印宋蜀本《张承吉文集》所缺者】

忧旱吟

炎熇肆蒸溽,南熏日飘扬。田畴苦焦烈,龟坼无润壤。嘉禾穟为实,灌注期穰穰。卓午火云炽,虐焰弥穹苍。桔槔置无用,何计盈仓箱。老农力耕耨,扪心热衷肠。公租与私税,焉得俱无伤?今年已憔悴,斗米百钱偿。富豪索高价,闭廪几绝粮。引领望甘雨,倾城祷林桑。匹夫动天地,奚俟暴巫尪。浃旬竟弗验,神明果茫茫。彼苍岂降割,以重吾民殃。 【《古今图书集成庶征典》五九《旱灾部》】

平望驿寄吴兴徐使君玄之

故人为作郡,百里到吴兴。藻思江湖满,公平道路称。包山方峻直,霅水况澄清。伫听司空第,遥知下诏征。 【《百城烟水》四《吴江》】

伊山

晋代衣冠梦一场,精蓝往是读书堂。桓伊曾弄柯亭笛,吹落梅花万点香。 【《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一二五三《衡州府部》】

即席为诗献徐州节度王智兴 【时于使院会饮赋诗】

古来英杰动寰区,武德文经未有余。王氏柱天勋业外,李陵章句右军书。 【《唐诗纪事》五十四王智兴名下引此诗,前三句作「十年受命镇方隅,孝节忠规两有余。谁信将坛嘉政外(第四句同)。」又《全唐诗》三百十四王智兴《徐州使院赋》,第一句「三十年前老健儿」,《剧谈录》作「平生弓剑自相随」,第四句「独」作「自」。附注于此。○《剧谈录》上】

裴夷直

文学泉

【《全唐诗》一二九作裴迪《西塔寺陆羽茶泉》,共八句,最后二句为此诗所无。题下注《统签》云:「此诗杨慎以为见之石刻,然羽自在大历后,则非迪诗矣。」】

【《舆地纪胜》七六《复州》】

杨发

和李卫公漳浦驿留题

南尽封邮见好山,苍苍桂岭类商颜。谁怜后夜思乡处,白草黄茅旧汉关。 【《舆地纪胜》一三一《漳州》。又《康熙漳浦县志》十九《杂志古迹》】

李合

合,字子玄,延唐人。大和间举贤良方正,擢进士第一,调河南府参军。时刘蕡对事切直,考官畏中官,不敢取。合曰:「刘蕡下第,我辈登科,能不厚颜。」又疏请以所受官让蕡,帝不纳。后历贺州刺史。

贺州思九疑作

我世家九疑,山在宅之阳。林丛倚虚壁,峭拔绝坤方。卓植斗杓南,序列俨成行。烟岚缈相接,午影常中堂。去留如有期,胜览夸新妆。少怀不羁思,那能系空桑?对此疑山高,目悬几成尪。飘风微我荡,此兴颀然长。幸随长者车,身便神亦爽。讵仍手中扶,扶摇上翱翔。云开跻峦顶,万丈诚孤亢。俯瞷总群植,纤纤若毫芒。上与汗漫期,倒景彻罔浪。璇玑盘胸次,灿烂皆文章。清风时掀髯,世虑浑相忘。伸手叩元关,阊阖鸣金琅。九垓若可极,纵身托穹苍。四眺凭空忽,兴尽思弓藏。翩然下其肩,稽首来帝旁。有严淑多士,登造皆贤良。探怀摅忠荩,吾亦倾吾囊。锋铓避英锐,铅椠费挥张。胪传动天阍,颜厚何可当。腾章控多逊,遗珠映奎光。蔽贤吾焉敢,亦将励名芳。维皇怒斯赫,投檄并炎荒。怅望九峰云,母远在莲塘。夜分缉余绪,旦期裨衮裳。美人弗可见,此心中忙忙。朝哦甑巅松,夕把流霞觞。何当解羁绁,量移慰凄怆。媸作卢敖游,愿为曼倩狂。长揖别临贺,策马指延唐。时携二三子,葺彼山阿房。苋苋迹其故,余复奚所望。

过九疑山有怀

晚度疑山道,依然想重华。云飘上苑叶,雪映御沟花。行叹戍麾远,坐令衣带赊。交河通绝徼,弱水浸流沙。旅思徒漂梗,归期未及瓜。两阶干羽绝,夜夜泣胡笳。

咏舜庙古杉

总负亿年质,高临千仞峰。贞心欺晚桂,劲节掩寒松。任彼风飙折,挺然霜雪冲。茎凌霄汉表,根蟠龙窟中。仙客频栖舞,良工何渺逢。枝头连理翠,拥护圣神宫。

游九疑黄庭观 【《全唐诗》七八作骆宾王《游灵公观》,诗中字句多有异同】

灵峰标舜境,神府枕疑川。玉殿斜临汉,金堂迥架烟。断风疏晚竹,流水切寒弦。别有月帔上,寄怀骑鹤仙。 【以上《古今图书集成山川典》一七○《九疑山部》】

江全铭

旌德县江村人。大和间中明经科,官至侍御史。性好鹤。

还故居

路入丰溪上,超然绝世氛。懒寻书作伴,长与鹤为群。千虑凈如水,一身闲似云。梅花领幽赏,疏雪隔帘分。 【嘉庆《旌德县志》七《选举》及十九《艺文》】

猜你喜欢
  刘景翔·唐圭璋
  王柏·唐圭璋
  范端臣·唐圭璋
  李元卓·唐圭璋
  ◆王府判畛·顾嗣立
  ◆许左丞有壬(圭塘小稿 圭塘欸乃集)·顾嗣立
  卷三·沐昂
  卷八·陆游
  卷四十四·冯惟讷
  卷三十七·吴之振
  卷七十四·陈焯
  卷二·王安石
  卷二百七十三·陈廷敬
  卷七十九·陈廷敬
  目录上·康熙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毛文学直方(聊复轩斐集)·顾嗣立

    直方字静可,建安人。与同邑刘边近道、虞韶以成、虞廷硕君辅并勤著述,工诗文。宋咸淳癸酉,以周礼领乡荐。丙子既革命,当路有荐其才者,直方退然曰:使我得贫室如宪,穷巷如颜,是得天之厚者,安敢求于分之外耶?乃优游闾里,授徒讲学。科

  • 卷289 ·佚名

    释道宁 偈六十九首 先贤垂范早涉离,微言无展事句里。 藏机百千诸佛知,黄鹤楼前握手归。 夏雨落绵绵,民歌尧舜天。 千山增翠色,万壑锁青烟。 唯有禅家无一事,饥来吃饭困来眠。 路逢死蛇莫打杀,

  • 卷二百三十一·曹学佺

    <集部,总集类,石仓历代诗选>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二百三十一 明 曹学佺 编 元诗一 元好问 登箕山作 千年箕山祠萝迳深以悄桂树不复见蒙密余秋筱盘盘尽絶顶石冢平木杪长风万里来筋骸觉轻矫侧身望岩窦解衣憇

  • ●革除遗事五·黄佐

    沐春王绅王稌高逊志唐愚士钱芹王艮宋怿○沐春沐春,字景春,凤阳定远人。黔宁王沐英长子也。生未朞,母殁,鞠于外氏,长归就学。年十七即侍英征西番,明年,从征亦集乃,俱擒其渠魁。又明年,从征云南,历功先士卒。癸亥,还京师,遂掌禁旅

  • 一二九二 三通馆为知照拨送供事四名事致典籍厅移会·佚名

    一二九二 三通馆为知照拨送供事四名事致典籍厅移会乾隆五十三年二月初二日三通馆为移会事。前经本馆奏明皇朝三通全书缮写四分归入四库空函,并缮交武英殿刊刻颁行,照例咨取供事十二名到馆,一体上紧赶办。等因,奏准在案。

  • 五○二 谕内阁礼部尚书钟音着充四库全书馆副总裁·佚名

    五○二 谕内阁礼部尚书钟音着充四库全书馆副总裁乾隆四十三年五月二十六日乾隆四十三年五月二十六日内阁奉上谕:礼部尚书钟音着充四库全书馆副总裁。钦此。(军机处上谕档)

  • 卷十五·温达

    钦定四库全书圣祖仁皇帝亲征平定朔漠方略卷十五康熙三十四年正月丙寅黑龙江将军萨卜素请防军索岳尔济山先是上廵行口外谕萨卜素曰近有厄鲁特蠢动声息尔可囘整兵预备设有事进盛京乌喇及尔处兵可防于形胜地相机前进科

  • 提要·宋敏求

    钦定四库全书     史部六唐大诏令集      诏令奏议类一【诏令之属】提要【臣】等谨案唐大诏令集一百三十卷宋宋敏求编敏求字次道赵州平棘人参知政事绶之子进士及第官至史馆修撰龙图阁直学士事蹟具宋史本传

  • 十六 苏俄的旅行(1933)——最后三年的政论·胡适

    在君的《苏俄旅行记》分作两部分。第一部分是&ldquo;楔子&rdquo;(《独立》一○一号、一○三号、一○四号、一○七号、一○九号),写他民国二十二年(1933)六月二十三日从上海上船,到芝加哥看博览会,到华盛顿赴国际地质学会十六

  • 不以言举人,不因人废言·孔子

    【原文】 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译文】 孔子说:“君子不因为某人的话说得好就推举他,也不因为某人不好就否定他的一切言论。” 【读解】 因为“有言者不必有德。”(《宪问》)话说得好的人不一定品德高尚

  • 卷一·朱鹤龄

    钦定四库全书读左日钞卷一吴江朱鹤龄撰隐公继室以声子生隐公邵宝曰大夫虽七十无无主妇者盖衣服不备粢盛不洁不可以祭故也况国君乎故元妃卒於是有继室虽然国君不再娶礼也其初娶也来媵而娣侄从之进而摄焉固妾也是故隐公

  • 第十一 决篇 3·王诩

    【原文】故夫决情定疑,万事之机①,以正乱治②,决成败,难为者。故先王乃用蓍龟③者,以自决④也。【注释】①决情定疑,万事之机:判断是非,解决疑难,是事物发展的关键。陶弘景注:“治乱以之正,成败之决,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枢机之发,荣

  • 弊魔试目连经全文·佚名

    吴月支国居士支谦译闻如是,一时佛游於焚祇国妙华山恐惧聚鹿苑中。尔时贤者大目乾连。夜於冥中经行。由於平路经行往返。於时弊魔往诣佛所。自化彻景入目连腹中。贤者大目乾连。吾腹何故而作雷鸣,犹如饥人而负重担。吾将

  •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三十二·佚名

    罽賓國三藏般若奉 詔譯  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  爾時善財童子。漸次前行。詣婆怛那城有義聚落。至於賢勝優婆夷所。頂禮其足。遶無數匝。合掌恭敬。於一面立。白言聖者。我已先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而

  • 卷第十六·晦翁悟明

    联灯会要卷第十六 住泉州崇福禅寺嗣祖比丘 悟明 集 南岳下第十四世 南康军云居元佑禅师法嗣 洪州罗汉系南禅师(凡五) 汀州张氏子。示众云。红霞穿碧落。白鹭点沧州。不是寒山子。时临古渡头。骑骏马。骤高楼。万里

  • 名人传·罗兰

    传记。作者罗曼·罗兰。作品叙述贝多芬、米开朗琪罗和托尔斯泰的坎坷一生,赞扬他们的高尚品格和顽强的奋斗精神。真实地描写了他们的外貌以及性格中的缺陷,这样不仅不会损害他们的光辉形象,反而使人们觉得更亲切,更崇

  • 满洲实录·佚名

    清初官修编年体史书。8卷,插图80余幅。用满、蒙、汉3种文字书写。一说成书于后金天聪九年(1635)。内容与《清太祖武皇帝实录》大致相同,流传的汉文本与《皇清开国方略》基本一致,说明乾隆年间改写过。乾隆四十六年(1781)

  • 闽海纪略·佚名

    不分卷。清未著撰人。作者生平不详。是书记事起自顺治元年(1644年),唐王在福州即位,改元隆武,止于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闰六月。此书各篇皆记郑氏史事,对清初禁海政策详述始末,对禁海政策对沿海各地人民造成的危害,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