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之三

全唐诗补逸卷之三

宋之问

宋之问,字延清,虢州弘农人。弱冠知名,尤善五言诗。以附张易之、武三思,配徙钦州,先天元年赐死。补诗五首。

早春泛镜湖

漾舟喜湖广,湖广趣非一。愉目野载芜,清心山更出。孤烟昼藏火,薄暮朝开日。但爱春光迟,不觉舟行疾。归雁空间尽,流莺花际失。远情自此多,景霁风物和。芦人收晚钓,棹女弄春歌。野外寒事少,湖间芳意多。杂花同烂熳,暄柳日逶迤。为客顿逢此,于思柰若何? 【此诗见《永乐大典》卷二二六七「六模」「湖」字「镜湖」条。(二函二十册)】

题谢处士山斋

那有唐年客,青山独闭门。云泉一少事,琴史皆忘喧。在浚人犹絷,迁乔友未言。不知幽谷草,何意老王孙? 【此诗见《永乐大典》卷二五三九「七皆」「斋」字「山斋」条。(三函三十册)】

过中书元舍人山斋

元侯松子宾,寓此掖垣职。移疾多暇豫,孤斋恣闲息。修径接大野,重峦跨南北。具物芬荣时,登攀各可极。林间百鸟变,郊外千花织。秦岭似云横,周原如黛饰。洛中昔游衍,常闻故园忆。清言尽场圃,嘉话数耘植。梦想恒载驰,松篁若旧识。酒情忽无限,琴意忻有得。更阅青溪诗,逾励丹霞食。贵者日已远,幸君惠容色。朅来休颍阳,任予孤且直。 【同前见《大典》卷二五三九。】

嵩南山九里旧鹊村作

弊庐接箕颍,北望嵩山隅。兹岭雄且秀,彩翠横天衢。家世事灵岳,嵒栖安敢渝。从俗因迹化,归静知心愚。上违先人训,下怜菲薄躯。自问何功业,谬与贤俊俱。执羁翊龙羽,秉笔游鸿都。尸禄负诸己,日使田园芜。常恐白云意,溘尽黄埃涂。妙年负恩德,欲去何踟蹰?明主本尚道,黄屋均蓬壶。饮惠可冥分,归事烧金炉。 【此诗见《永乐大典》卷三五八○「九真」「村」字「旧鹊村」条。(五函五十册)】

敬和吏部韦郎中庭前朱槿之作

日给当轮满,星郎伏奏旋。犹纡起草思,更有落花篇。气与香衣杂,光侵画壁然。徒闻赋君子,无以和神仙。 【此诗见《分门纂类唐歌诗》残本第六册《草木虫鱼类》卷五。】

王(面力)

王(面力),勃之长兄。补诗一首。

山名

丽景斜中峤,晴华泛晚春。琴声抽楚雪,歌曲下梁尘。倾盖雕炎远,班荆密契新。方承绮□暮,烟上洛桥□。 【见影印本《新编纂图增类群书类要事林广记》卷七。】

崔融

崔融字安成,齐州全节人。为文以华婉典丽称,神龙二年卒,年五十四。补诗二首。 【(按唐有两崔融。《全唐诗》卷六十八之崔融,武后时人也。卷八百八十七《补遗》六之崔融,则唐末干宁时吴郡人。今兹所补,盖即武后时崔融之作。)】

太平兴龙寺 【题拟】

昨度匡山下,春莺晓弄稀。今来湓盆水曲,秋鴈晚行飞。国有文皇召,人惭谪传归。回行过梵塔,历览遍吴畿。杏树栽时久,莲花刻处微。南溪雨风立风立,东岘日辉辉。瀑溜天童捧,香炉法众围。烟云随道路,莺鹤远骖騑。远上灵仪肃,生公谈柄挥。一兹观佛影,暂欲罢朝衣。 【此诗见《永乐大典》卷六六九九「十八阳」「江」字(七函、六十四册)。】

宝名

□城烟雨霁,□苑物华滋。池连金水白,人契玉山时。珠浦荷如盖,铜街树似帷。琴歌待明月,丹石有深期。 【此诗见影印本《新编纂图增类群书类要事林广记》卷七。】

韦元旦

韦元旦字烜,京兆万年人。垂拱中为美原县尉,官终中书舍人。补诗一首。

五言夏日游神泉诗并序

美原县东北隅神泉者,虽无树石森深之致,而有(谷害)险清泠之异。韦子盖尝倦簿领,洗尘冥,爰命丞太原王公、主簿平阳贾公、尉南阳张公,释事以游焉。喟然而叹曰:「陵谷之变虽穷,造化之功何检。有穷则适变,无检则忘功。所以物效其奇,事冥其契。」嗟虖!恨不得列之玉槛,漱以琼浆,胜负无私,流俗所忿。徒观其卬洁,其味美。起自文明首秋,时则垂拱元夏,隤祥应运,非醴泉欤?不然,何明祈杂沓,降福(月兮)蠁,而幽通之若此也。涧形如规,四望若扫,平地可深百许尺,东西延袤七八十尺。下积渊泉,泓渟镜澈,莫测其底,南流出界。虽云汉昭回,而渗漉无竭,则所谓「上善利物,谷神不死」,岂(札去木改虫)龙窟宅、灵僊福佑、怀清伫俊、抱逸寻幽者乎?跻颢气而莹襟情,疏玄流而屏喧浊。忘归淡定,盍赋诗云。

闻有濠梁地,驾言并四美。契冥邀异迹,胜会不延晷。涧响若琴中,泉华疑镜里。形随员月正,制逐规虹起。澡流莹丹心,跂石凉玉趾。近焉将安适?行当润蒙泛。 【此诗见《金石萃编》卷六十一。】

贾言淑

贾言淑,平阳人。武后垂拱间为美原县主簿。诗一首 【(《全唐诗》无贾言淑诗)。】

五言夏日游神泉诗

词人拥高节,狎异寻幽赏。谷害险洞深涧,皦镜疑无象。形随澡魄员,气逐非烟上。徙谷萦新溜,分溪疏旧壤。冥功兆□□,效奇灵既往。共漱□□清,超然□□想。 【见《金石萃编》卷六十一。】

尹元凯

尹元凯字戫,河间人。初为磁州司仓,坐事免,乃栖迟山林,不求仕进垂三十年。与张说、卢藏用善。征拜右补阙。开元十五年卒于并州司马任。诗一首。 【(《全唐诗》无尹元凯诗。尹元凯,《旧唐书文苑传》有传附《阎朝隐传》,《新唐书》入《文艺传》)】

五言同韦子斿神泉诗并序

美原北涧有神泉生焉,裕明子、明台子寻故人韦烜,因斿之。乌戏!泉潭虚融,派流径复,信造化之极、神明之俊也。裕明子乃盥焉,明台子乃漱焉,相视而笑曰:「异哉!岂太平殊感而循化有助耶?则韦子盖文章之雄也。昔持雅兴,谅无言而不酬云。

桐(土反)疏抱瓮,昆丘落县米。岂如中辅邑,迸泉毓为醴。气融灵兆作,润洽冲务启。月潭信玲珑,霞溜几清泚?湝湝上善用,的的烦虑洗。君子怀淡交,相从涧之底。 【见《金石萃编》卷六十一。】

温翁念

温翁念字敬祖,太原祁人,温彦博孙。武后垂拱间为左司郎中,后官至太仆少卿。诗一首。 【(《全唐诗》无温翁念诗)】

五言同韦子斿神泉诗

闻君泉壑幽,俯裂频阳趾。及我性情狎,遥轻武陵涘。欿窞明月制,沮(□挐)凉风起。朋来想辟雝,日去疑蒙汜。列坐殊满腹,扬清非洗耳。髣(髟弗)参石斿,淡焉适真理。 【见《金石萃编》卷六十一。】

李鹏

李鹏字至远,赵州高邑人,李素立之孙。垂拱间为天官员外郎,迁天官侍郎,知选事,为内史李昭德所衔,因事出为壁州刺史,卒,年四十八。诗一首。 【(《全唐诗》无李鹏诗。两《唐书》有《李至远传》)】

五言同韦子斿神泉诗

昔日鸣弦地,今闻生涧水。灵潜敝政余,润发雕文始。滴滴流珠散,渟渟明月止。善利怀若人,淡交挹君子。镜澈无纤翳,天清涤烦滓。虚忝神僊台,何由弄风晷? 【见《金石萃编》卷六十一。】

光温古

光温古,武后长安年间卫州共城县百门陂父老。诗二句。 【(《全唐诗》无光温古诗)】

锦色陈川后,丝雨降桐乡。

赵不为

赵不为,武后、中宗时人。诗四句。 【(《全唐诗》无赵不为诗)】

调弦敷广惠,济物被深仁。

又句

晴晖疑兆梦,甘液类随车。

王坚

王坚,武后时人。诗二句。 【(《全唐诗》无王坚诗)】

良宰多忧悯,虔诚谒庶神。

王铉

王铉,武后时人。诗二句。 【(《全唐诗》无王铉诗)】

雨似随车至,云疑逐盖飞。

成公简

成公简,武后时人,武圣县尉。诗二句。 【(《全唐诗》无成公简诗)】

随轩感仁惠,应日 【(原作□)】 洒甘滋。

李大宝

李大宝,武后时人,成均进士。诗二句。 【(《全唐诗》无李大宝诗)】

阳耀求便洒,阴霖请复晴。

马友鹿

马友鹿,武后时博城县令。 【(复出一首)】

早春陪敕使麻先生[慈力]祭岳

【久视二年。见《山左金石志》卷十二,亦见《金石萃编》卷五十三。此诗《全唐诗》卷八百八十七补遗卷载之,作者马令,注曰「失名」。今按《山左金石志》署作者曰「行博城县令马友鹿」,则其名固未失也。诗同,不重出,校其异文如下:第三句「鞭挞造神鬼」,「造」,《全唐诗》作「走」。五句「忽下元洲使」,「元洲」,《全唐诗》作「袁州」。六句「来赴紫洞前」,「赴」,《全唐诗》作「游」。八句「白鹤怪时还」,「怪」,《全唐诗》阙;「还」,作「年」。十一句「岩风半山水」,「岩」,《全唐诗》阙。十二句「墟气总云」,「墟」,《全唐诗》阙。十三句「(札去木改虫)抱□中日」,《全唐诗》作「光抱升中日」。十六句「宇临绿萝边」,《全唐诗》作「室在绿潭边」。十七句「侵幕灰初暖」,《全唐诗》作「缇幕灰初(厂彳)」。二十三句「山对小天下」,《全唐诗》「对」作「疑」。二十四句「圣是会神仙」,「圣」,《全唐诗》作「人」。又按石刻本天作●、地作(山水土)、年作(千万万)、日作○乙、初作(百八)、圣作(王),皆武后所造新字。】

猜你喜欢
  卷二百二十·彭定求
  平江妓·唐圭璋
  ◆李推官裕(中行斋稿)·顾嗣立
  ◆谢□□宗可(咏物诗)·顾嗣立
  楔子·佚名
  阿里西瑛·隋树森
  ○凡例·江顺诒
  卷三十五·白居易
  卷五·唐圭璋
  卷三十五·唐圭璋
  卷125 ·佚名
  忆江南·刘半农
  卷十五·佚名
  御选明诗卷一百十六·康熙
  紫岩诗选巻二·于石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提要·王十朋

    钦定四库全书      集部三东坡诗集注        别集类二【宋】提要【臣】等谨案东坡诗集注三十二卷旧本题宋王十朋撰十朋有会稽三赋已着録是集前有赵夔序称分五十类此本实止二十九类盖有所合并十朋序题百

  • 吊玮德·林徽因

    玮德,是不是那样,你觉得乏了,有点儿黯然是这人间雾里狼烟,都让谁来支持?那顶鲜妍的花朵,那些儿馨芳,那些个嘹亮,这远近苍茫,走去,轻轻的,轻轻的谁还看见花开!背向着我们。美丽不常走来玮德你真是聪明;洒落在别人的新枝上。永远的那

  • 卷之二百四十七·佚名

    洪武二十九年九月丙辰朔修广西兴安县灵渠三十六陡其渠可溉田万顷亦可通小舟国初尝修浚之至是兵部尚书致仕唐铎以军务至其地图其状以闻且言修治深广可通官舟给军饷于是命监察御史严正直发旁县民丁修之浚渠五千余丈筑渼

  • 卷之二百·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卷之一千一百八十九·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三百四十一·佚名

    光绪二十年。甲午。五月。壬辰。吏部奏、剿办吉林马贼出力人员。请饬核减。从之。摺包  ○四川总督刘秉璋奏、请加太平县文武学额各一名。下部议行。摺包  ○东三省练兵大臣定安奏、遵拨练营马队赴吉林调遣。得

  • 十四 曹寅奏谢天恩普惠江南摺·佚名

    康熙三十八年五月二十六日 江宁织造.郎中臣曹寅谨奏:为恭谢天恩事。伏惟皇上巡视东南,轸念下民,凡经过地方,蠲赋宥罪,欢呼载道。真唐虞之盛,再见于今。臣寅生逢盛世,已属庆幸,乃蒙天恩普惠,下及全家。臣寅母子焚顶捐麋,难以上报

  • 一三四三 军机大臣奏本年各省解到应毁书籍数目开单进呈片·佚名

    一三四三 军机大臣奏本年各省解到应毁书籍数目开单进呈片乾隆五十四年十二月十五日本年据各省解到应毁书籍,共八百三十一本。理合开单进呈,并将各书照例交进销毁。谨奏。(军机处上谕档)

  • 三九四 山西巡抚觉罗巴延三奏遵旨筹备领回书籍办法折·佚名

    三九四 山西巡抚觉罗巴延三奏遵旨筹备领回书籍办法折乾隆四十二年六月二十四日山西巡抚臣觉罗巴延三跪奏,为遵旨奏明事。窃臣承准大学士舒赫德、于敏中字寄奉上谕:前经降旨令将各省进到书籍,于每书面页注明年月、姓氏,押

  • 卷七·鄂尔泰

    钦定四库全书八旗满洲氏族通谱目録卷七绥分地方马佳氏瑚石       图海锡哈巴克什    敦柱格克特      达进以上俱有传屯铎       顾鼐图尔巴哈以上俱附载马佳地方马佳氏赫东额      郎

  • ·又·丁曰健

    窃职道于重阳日舟泊淡水所属之沪尾口登岸,翌日驰至艋舺接见官绅,传谕总理、头人添募丁勇,在竹堑听用;一面整理军装器械,续又将大概情形飞禀宪察,先后计可上蒙钧监矣。查嘉、鹿各营,仍然声势阻隔。驻劄彰、淡交

  • 卷五·陈祥道

    欽定四庫全書禮書卷五宋 陳祥道 撰<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卷五><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卷五><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卷五>紘【鄭氏曰屈組為紘垂為飾】纓【二組屬於笄順頤而下結之謂之

  • 卷二十九·陈启源

    钦定四库全书毛诗稽古编卷二十九吴江陈启源撰数典【祀典 乐舞 礼制 土田 梁名门室 器用 旂帜 佩玉 衣裘】祀典郑王肃论郊祀各不同郑谓天有六天嵗有九祭王谓天惟一天嵗止一祭六天者天皇大帝及五精帝也九祭者

  • 春秋经解卷三·孙觉

    宋 孙觉 撰庄公上元年春王正月春秋之法继正则即位继弑则不即位故一十二公之间继弑而不行即位者三焉庄之继威威见弑于齐也闵之继子般般见弑于庆父也僖之继闵闵见弑于庆父也即位礼居丧逾年于正月朔日始就阼阶之位南靣

  • 佛学概论·太虚

    绪言学史 第一章 释尊略传 第一节 释尊出于印度之背景 第二节 未成正觉前之释尊 第三节 成正觉后之释尊 第二章 印度佛学略史 第一节 佛灭后结集诸藏差别 第二节&n

  • 卷第十六·道世

    诸经要集卷第十六西明寺沙门释道世集诈伪部第二十四(此有六缘)堕慢部第二十五  &middot;述意缘  &middot;诈亲缘  &middot;诈毒缘  &middot;诈贵缘  &middot;诈怖缘  &middot;诈畜缘述意缘第一夫至道无隔

  • 太上升玄消灾护命妙经颂·司马承祯

    太上升玄消灾护命妙经颂,唐代上清派宗师司马承祯撰。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赞颂类。卷首有作者自序,称赞《升玄护命经》义理玄深,并撰五言颂诗数首以发挥经义。按原经已袭取大乘佛教中观理论,讲述有无、色空之说。司

  • 历代贡举志·冯梦祯

    梦祯字开之,秀水人。万历丁丑进士,官至国子监祭酒。是书叙历代贡举之制,如叙周官,而於大司徒、乡老、太宰、内史选士之法不详。叙汉制,而误以董仲舒之举贤良在建元之初。魏晋以降,中正九品之法盛行。辽、金、元亦有进士科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