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一 【残诗集】

补全唐诗拾遗

卷一 【残诗集】

李翔

《涉道诗》二十八首 【(伯三八六六)】

看缙云山图

谓见仙都二十年,忽逢图画顿欣然。云岩不似人间世,物象翻疑洞里天。迥压鳌头当海眼,直侵鹏路倚星躔。顶湖纵去无多地,空见霜流百丈泉。

百步桥

亘险凌虚百步桥,古应从此上千 【干】 霄。不辞宛转峰千仞,且喜分明路一条。银汉攀缘知必到,月宫斟酌去非遥。牵牛漫更劳乌鹊,岁岁填河绿顶燋 【焦】 。

投龙池

虎眼涡盘石窟中,古今俱向此投龙。奫沦不啻深千丈,(月兮)【肸】 蠁皆应到九重。洞穴昔闻通地府,风云今得遇灵踪。无因犯世间雷雨,池面连天拔一峰。

顶湖

万仞峰头凿一湖,更谁来此用功夫。张霞(猎去改鱼)【鬣】 是星河鲤,濯火领多日御乌。往往风波闻下界,时时花雨护仙都。碧莲洞口人偷说,知似车轮许大无?

石鹤

白石孤标逸鹤形,古人随类巧安名。岩花落处见朱顶,夜雨来时闻唳声。辽海未曾重寄语,缑山今更请宽程。若教卫懿如今在,也遣轩车到此迎。

谢公石樽

康乐云楼迹尚存,竹亭犹仰古洼樽。苔封四面迷山象,露滴中心认酒痕。岩月旧来曾伴饮,涧泉今咽共谁论。无因访得逃尧客,求取风瓢挂石门。

童子山

童子山形也不孤,势疑高拱从 【耸】 【僊】 都。云生石肘如擎帔,月到岩心似捧壶。岂可绕坛操凤节,争教侍 【持】 烛秉麟须。桑田若更成东海,始肯随师化此躯。

严尚书重浚横泉井

古甃千寻锁绿苔,老蛟曾遯 【遁】 此中来。厌聆羽客提锋入,喜见将军杖 【仗】 节开。玉液洞通甘似醴,金瓶轮下殷如雷。更闻堪疗生疾,愿倚崇栏饮一杯。

许真君铁柱

恐老蛟重作患深,独埋铁柱至如今。根牢直下蟠江底,势壮长留镇郡心。神鬼每闻趋夜后,风雷不敢犯塘阴。无因更走横泉窟,压断祈精气永沉。

题麻姑山庙

险翠峨霄压上游,大仙曾向此幽求。云埋三级坛空在,月照千寻水自流。偃盖鹤还清露滴,古池龙睡碧莲秋。桑田未必翻为海,香火何人解继修。

军山前马退石

山(上下一中曰)南丰石(上下一中曰)山,石横山路马登难。非论蹇步须回驾,纵使追风亦解鞍。恐是龙宫通洞府,莫应猿岭建星坛。何因不许超骧辈,踏着连云大麓端。

马明生遇王婉罗

彻骨金疮分已休,谢神妃护到灵丘。供丞 【承】 洞府知何地,洒扫云房不记秋。金锁玉函虽照耀,宝书真篆敢规 【窥】 求。龙胎未肯传初学,又逐安期万里游。

登临川仙台观南亭

独倚危栏爱景晴,古松坛殿半阴横。东山有路干云险,汝水无波到底清。归洞?龙收雨脚,拂檐行雁起秋声。开襟正是忘机处,不觉疏钟遍郡城。

谢梁尊师见访不遇

晓斸 【斲】 黄精昼未还,岂知仙老降柴关。一声归鹤唳江口,数片白云遗竹间。怅望有惭劳羽驾,差池不得礼冰颜。秋风独倚书斋立,遥想真晖对暮山。

魏夫人归大霍山

受锡南归大霍宫,众真同会绛房中。裘披凤锦千花丽,旆绰龙霞八景红。羽帔俨排三洞客,仙歌凝韵九天风。元君未许人先起,更待云璈一曲终。

冯双礼珠弹云璈以答歌

王母词终荐碧桃,答歌仙子奏云璈。调凌空洞音初起,曲丽钧天韵更高。霞断已翔烟际鹤,风生欲抃海心鳌。瑶池侍女争回首,无隈琅英坠节毛。

魏夫人受大洞真经

太极仙公降上清,为传三十九章经。先教稽首丞 【承】 明诏,次遣斋心向洞冥。妙句只令岩下读,真文不许世间听。宝函钿轴披寻遍,始驾龙车谒帝庭。

卫叔卿不宾汉武帝

銮殿仙卿顿紫云,武皇非意欲相臣。便回太华三峰路,不喜咸阳万乘春。涉险漫劳中禁使,投壶多是上清人。犹教度世依方术,莫恋浮荣误尔身。

献龙虎山张天师

东汉天师直下孙,久依科戒住玄门。寰中有位逢皆拜,世上无人见不尊。三洞吏兵潜稽首,六宫魔幻暗销魂。可能授与长生箓,浩劫铭肌敢忘恩。

小有王君别西域总真

从事明真入洞台,便祛秋骨致仙材。绛宫玄圃皆寻遍,龟岫龙洲尽到来。开启玉皇过九奏,教诏金液语千回。谓言得道轻离别,重感师恩泣更哀。

寄题寻真观

见说寻真地势雄,面临湖北倚高峰。奔涛入夏雷声迅,险嶂凌秋黛色浓。坛上步虚频降鹤,洞中投简数惊龙。何劳更访桃源路,水曲云深千万重。

题金泉山谢自然传后

暂谪归天固有程,虚皇还召赴三清。箫歌近向峰头合,羽驾低临洞口迎。自换玉衣朝上帝,岂关金格注生名。门人未得随师去,云外空闻好住声。

宿西山凌云观

掩映真居不易求,自惊何路到蓬丘。庭心月近石坛古,海面风微山殿秋。控鹤岭高星半隔,伏龙岗转水分流。胡尊纵使如今在,谁继花姑问事由?

秋日过龙兴观墨池

独登仙馆欲从谁?闻者 【有】 王君旧墨池。苔藓已侵行履迹,洼坳犹是古来(失见) 【规】 。竹梢声认 【识】 挥毫日,殿角阴疑洗砚时。(口叹) 【叹】 倚坛边红叶树,霜钟欲尽下山迟。

寄麻姑山喻供奉

羽客乘风下九天,拨云亲自拣林泉。檐吞海魄迎真气,路绕岩根谒古仙。道豚 【遁】 早为三洞伏,诗成曾被六宫传。如今万事皆轻弃,只待还丹驻鹤年。

览炼师张殷儒诗

石井峰高劈曙云,云开山露见张君。心藏定远握中策,袖贮怀沙江上文。巨壑波翻鲸少敌,老松巢迥鹤难群。无端示我青霞句,吟断秋风到日曛。

西林寺与樵 【焦】 炼师赋得阶下泉

回廊折漩 【旋】 绕空阶,暗想翻霜泻峭崖。蕙带客寻经远涧,麻衣僧引到高斋。流分晓月光难驻,响入清琴韵易谐。时有真官访衰病,每同观听荡幽怀。

舞凤石

远见麻姑戏瑞禽,每来教舞此坛心。基离地面三千丈,势倚云根一万寻。烟海日摇双翅影,洞天风散九韶音。自从越叟分明说,便想罗浮直至今。

马云奇

诗十三首 【(伯二五五五)】

怀素师草书歌

怀素才年三十余,不出湖南学草书。大夸羲献将齐德,功比锺繇也不如。畴昔阇梨名盖代,隐秀于今墨池在,贺老遥闻怯后生,张巅 【颠】 不敢称先辈。一昨江南投亚相,尽日花堂书草障,含毫势若斩蛟龙,(木坐) 【握】 管还同断犀象。兴来索笔纵横扫,满坐词人皆道好。一点三峰巨石悬,长画万岁枯松倒。叫噉 【喊】 忙忙礼不拘,万字千行意转殊。紫塞傍窥鸿雁翼,金盘乱撒水精珠。直为功成岁月多,青草湖中起墨波。醉来只爱山翁酒,书了宁论道士鹅?醒前犹自记华章,醉后无论绢与墙。眼看笔掉头还掉,只见文狂心不狂。自倚能书堪入贡,一盏一回捻笔弄,壁上飕飕风雨飞,行间屹屹龙蛇动。在身文翰两相宜,还如明镜对西施。三秋月澹青江水,二月花开绿树枝。闻到怀书西入秦,客中相送转相亲;君王必是收狂客,寄语江潭一路人。

白云歌 【予时落殊俗随蕃军望之感此而作】

遥望白云出海湾,变成万状须臾间。忽散鸟飞趁不及,唯只清风随往还。生复灭兮灭复生,将欲凝兮旋已征;因悟悠悠寄寰宇,何须扰扰徇功名。灭复生兮生复灭,左之盈兮右之缺;从来举事皆尔为,何不含情自怡悦。殊方节物异长安,盛夏云光也自寒。远戍只将烟正起,横峰更似雪犹残。白云片片映青山,白云不尽青山尽。展转霏微度碧空,碧空不见浮云近。渐觉云低驻马看,联绵缥渺拂征鞍。一不一兮几纷纷,散不散兮何漫漫。东西南北□□驰,上下高低恣所宜。影碧池冰萤□底,光浮绿树霰凝枝。欲谓白云必从龙,飞来飞去龙不见;欲谓白云不从龙,乍轻乍重谁能变。一重未过一重摧,一畔萦岩一畔开。栾巴(口孙) 【噀】 酒应随去,子晋吹笙定伴来。披襟引袖遽迎风,欲□吹云置袖中;云飞入袖将为满,袖卷看云依旧空。雷殷殷兮雨曚曚,成阴润下云之功。倏然云晴销四极,所润宁知白云力。大贤济世徒自劳,一朝运否谁相忆。不知白云何所以,年年岁岁从山起;云收未必归石中,石暗翻埋在云里。世人迁变比白云,白云无心但氛氲。白云生灭比世人,世人有心多苦辛。旋生旋灭何穷已,有心无心只如此。当须体道有贞素,不用浮荣说非是。望白云,白云辽乱满空山,高低赋象非情欲,余遂感之心自闲。望白云,白云天外何悠扬,既悲出塞复入塞,应亦有时还帝乡。

送游大德赴甘州口号 【此便代书寄呈将军】

支公张掖去何如?异俗多嫌不寄书。数人四海皆兄弟,为报殷勤好在无。

九日同诸公殊俗之作

一人歌唱数人啼,拭泪相看意转迷。不见书传清 【青】 海北,只知魂断陇山西。登高乍似云霄近,寓目仍惊草树低。菊酒何须频劝酌,自然心醉已如泥。 【(太常妻曰一日不斋醉如泥)】

俯吐蕃禁门观田判官赠向将军真言口号

怪来偏得主君怜,料取分明在眼前。说相未应惊(燕鸟)鸰,看心且爱直如弦。

题周奉御

明王道得腹心臣,百万人中独一人。阶下往来三径迹,门前桃李四时春。

赠邓郎将四弟

把袂相欢意最浓,十年言笑得朋从。怜君节操曾无易,只是青山一树松。

同前已 【以】 诗代书

故 【古】 来同病总相怜,不似今人见眼前。且随浮俗贪趋世,肯料寒灰亦重燃。

途中忆儿女之作

发为思乡白,形因泣泪枯;尔曹应有梦,知我断肠无?

至淡河同前之作

念尔兼辞国,缄愁欲渡河;到来河更阔,应为涕流多。

被蕃军中拘系之作

何事逐漂蓬,悠悠过凿空!世穷途运荣 【蹇】 ,战苦不成功。泪滴东流水,心遥北翥鸿。可能忠孝节,长遣阃 【困】 西戎。

诸公破落官蕃中制作

别来心事几悠悠;恨续长波晓夜流。欲知起望相思意,看取山云一段愁。

赠乐使君

知君桃李遍成蹊,故托乔林此处栖。虽然灌木凌云秀,会有寒鸦夜夜啼。

猜你喜欢
  萧泰来·唐圭璋
  曾肇·唐圭璋
  第八卷·佚名
  第十场·老舍
  第一场·老舍
  第五十五出 圆驾·汤显祖
  二月·戴望舒
  卷十 今體詩·王士祯
  丁当——清新·徐志摩
  卷十七·朱彝尊
  卷一百十四·陈元龙
  卷五百六十三·佚名
  卷五百十六·佚名
  汪莘词作鉴赏·佚名
  卷四 词论·施蛰存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曾中思·唐圭璋

      水调歌头   有客泛轻舸,迤逦到桐庐。山湾水曲,个中依约是仙区。试唤清江渔父,为问来今往古,兴废事如何。笑指寒烟里,此是子陵居。   汉光武,兴皇运,握乾符。客星侵座,方见不与故人疏。自是先生高尚,无限经纶才略,飘泛寄

  • ◆句曲外史张雨(句曲外史集)·顾嗣立

    雨字伯雨,一名天雨,别号贞居子,钱塘人。宋崇国公九成之后也。年二十,徧游天台、括苍诸名山。弃家为道士,登茅山,授《大洞经箓》。开元宫王真人偕之入京,玺书赐驿传,欲官之,自誓不更出,往来华阳云石间。作黄篾楼,储古图史甚富,世称

  • ◆杨□□允孚(滦京杂咏)·顾嗣立

    允孚,字和吉,吉水人。□□□□□□有《滦京杂咏》传于世,邑人罗大己序之曰:杨君以布衣幞被,岁走万里,穷西北之胜。凡其山川物产,典章风俗,无不以咏歌记之。兵燹所过,莽为丘墟,回视曩游,慨然永叹。郭静思云:「茫茫天壤名常在,赖有滦

  • 第三十七出至第四十八出·柯丹邱

    第三十七出 民戴 (末上)一喝千人诺,单行百吏随。恁般多富贵,端的是男儿。自家乃是本府亲随隶兵。你看时光好疾,日月相催。自从本官到任潮阳勾当,不觉又是五年。真个清廉如水,上下相安。前日忽有上司文书到府,将俺相公升除

  • 七言巻二十八·洪迈

      七言  览镜见白须       权徳舆  秋来皎絜白须光试脱朝簪学舞狂一曲酣歌还自乐儿孙嬉笑挽衣裳  酬李韶州  诏下忽临山水郡不妨从事恣攀登莫言向北千行雁别有图南六月鹏  答韦秀才  中峰云暗雨

  • 28、纳婢·蒲松龄

    江城上云梳头已毕,天早明了,不免去翁婆处问安。连日想来,昨日把公子合春香的奶头铰下,怎么是个人!那春香脚虽不小,倒也不丑。给他交换了皮肉,我有心想把他撮合一处,问安时禀过翁婆才是。 [耍孩儿]想当初最不该,生把奶头换过来

  • 卷十七·施元之

    <集部,别集类,北宋建隆至靖康,施注苏诗>   钦定四库全书 施注苏诗卷十七 宋 苏轼 撰 施元之原注 武进邵长蘅删补 诗四十一首 【起元丰二年巳未守吴兴即以是年八月摄赴台狱十二月謪官黄州洎庚申春自京师赴黄作】

  •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七·佚名

    弘治十八年十一月壬午朔钦天监进正德元年大统历 上御奉天殿受之遂赐文武群臣颁行天下○翰林院检讨刘瑞言求贤首务宜敕内阁吏部访求名望如南京国子监祭酒章懋丁忧吏部侍郎王鏊都察院佥都御史林俊革职都御史雍泰皆其人

  • 上篇·陆圻

    ○三案终始挺击始于万历乙卯五月,红丸始于泰昌庚申八月,移宫始于是年九月,迄于天启丙寅三月。○发奸首发挺击之案者,刑部主事王之寀也;首发红丸之案者,礼部尚书孙慎行也;首发移宫之案者,吏科掌印杨涟也。其余从而和之者,如:高攀

  • 帝系七·徐松

    宗室杂录【经进总类会要】:隆兴元年正月二十一日,崇庆军承宣使、新知大宗正事、安定郡王令 言:「宗子散居州县,皆仰俸廪。累降旨挥,令按月支给,而长吏不切奉行。欲望戒敕,无至拖积。尚或违戾,许经台省陈诉。庶几获沾实惠,不

  • 卷65·陈邦瞻

    ○苗刘之变建炎三年三月庚辰,以朱胜非为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命张浚驻平江。辛巳,叶梦得罢,以王渊同佥书枢密院事,吕颐浩为江东安抚制置使。先是帝渡江,刘光世见帝,泣曰:“王渊专管江上海船,每言缓急不误,今臣所部数万、骑二

  • 号令第七十·墨子

    安国之道,道任地始,地得其任则功成,地不得其任则劳而无功。人亦如此,备不先具者无以安主,吏卒民多心不一者皆在其将长,诸行赏罚及有治者必出于王公。数使人行劳,赐守边城关塞、备蛮夷之劳苦者。举其守率之财用有余、不足,地形

  • 卷二百二·秦蕙田

    <经部,礼类,通礼之属,五礼通考钦定四库全书五礼通考卷二百二刑部尚书秦蕙田撰嘉礼七十五体国经野书禹贡海岱及淮惟徐州锥指传曰东至海北至岱南及淮渭案地理志桐栢大复山在南阳平氏县东南淮水所出东南至淮陵入海【陵当

  • 卷九·佚名

    △海慧菩萨品第五之二善男子,菩萨摩诃萨若欲获得净印三昧。应当修集净於菩提。远离一切滓浊之心。善男子,若不能见诸法性净,则为渴爱烦恼所污。一切诸法不可思惟。不作不行清净寂静。无有尘垢亦无过失。毕竟清净如解脱性

  • 雪窦小志序·太虚

    雪窦山为浙东名山之一,其寺则为天下十禅刹之一,虽与天童太白齐名,而山水之灵秀,岩壑之雄奇,盖远过之。智觉延寿、明觉重显诸大师,既禅高海内;而清初重兴雪窦之石奇云禅师,意尤清远。其时、寺田千三百亩沦失已久,邑尊顾侯欲力为

  • 卷第五·霁仑超永

    五灯全书目录卷第五卷二十六  曹洞宗青原下第四世 云岩晟禅师法嗣  洞山良价禅师青原下第五世 洞山价禅师法嗣  曹山本寂禅师 云居道膺禅师卷二十七青原下第五世 洞山价禅师法嗣  疎山匡仁禅师 青林师虔

  • 小山词·晏几道

    又名《乐府补亡》。词别集。北宋晏几道撰。一卷。几道字叔原,号小山,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人。晏殊第七子。虽生名门,家父显赫,而仕途不坦,仅做过颖昌府许田镇监。《碧鸡漫志》卷二载:晏叔原歌词,初号《乐府补亡》,

  • 罪业应报教化地狱经·佚名

    全一卷。后汉安世高译。又作罪业应报教化地狱经、地狱报应经。收于大正藏第十七册。本经系佛应信相菩萨之请,宣说地狱、饿鬼、畜生、奴婢等受罪众生之前因,并阐说离苦之世善、归依三宝、六度行、四无量等,若众生依之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