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一

续拾

全唐诗续拾卷一

庾抱

咏史得韩非

说难徒有美,孤愤竟无申。定是名伤命,非关犯逆鳞。 【见《十万卷楼丛书》本唐释皎然《诗式》卷三。】

陈子良

学小庾体

拂簟承花落,开帘待燕归。 【见《四部丛刊》本《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七七《诗话续集》引唐李康成《玉台后集》。】

陈叔达

入阙咏空镜台诗

即今装饰废,雕零衢路间。姮娥与明月,相共落关山。 【见中华书局排印本唐徐坚等纂《初学记》卷二十五。】

法琳

法琳,姓陈,颍川人,寓居襄阳。少出家,住荆州青溪山玉泉寺。游猎儒释,博通内外词旨。隋季入关,舍僧服归俗。武德初复为僧,住京师济法寺。贞观初移住龙田寺。十三年冬,因谤讪罪下狱,陈书自诉,诏不加罪,敕移于益郡僧舍。次年六月,行至百牢关因疾而卒,年六十九。著作甚多,传世有《破邪论》、《辨正论》等。诗五首。 【(《全唐诗》无法琳诗。事迹据《续高僧传》卷二四本传、《开元释教录》卷八本传及《法琳别传》。)】

别毛明素

叔夜嗟幽愤,陈思苦责躬。在余今失候,枉与古人同。草深难见日,松迥易来风。因言得意者,谁复免穷通? 【《大正新修大藏经》第五十册唐释彦悰撰《唐护法沙门法琳别传》卷中。】

敕放迁益部临行赋诗 【题拟】

仆秉屈原操,不探渔父篇。问言蓬转者,答言直如弦。

辞诀友人诗 【题拟】

非意延非罪,离友复离亲。山川万里隔,方劳七尺身。游魂长去楚,分念独留秦。自匪相知者,谁怜死别人。

言志

草命如悬露,轻生类转蓬。所嗟明夜月,难与古人同。 【均见同前书卷下。】

青溪野老诗 【题从《续古文苑》卷四】

元淑世位卑,长卿宦情寡。二顷且营田,三钱聊饮马。悬峰白云上,挂月青山下。中心欲有言,未得忘言者。 【见法琳《辨正论》卷七,《大正藏》本。】

朱子奢

五言早秋侍宴应诏

殿阁炎光尽,池台爽气归。荷香风里歇,树影日中衰。蝉声出林散,鸟路入云飞。承恩方未极,无由驻落晖。 【见贵阳陈田影刻本日本尾张国真福寺藏唐卷子本《翰林学士集》。】

魏征

宿沃洲山寺

崆峒山叟到江东,荷杖来寻支遁踪。马迹几经青草没,仙坛依旧白云封。一声清磬海边月,十里香风涧底松。何代沃洲今夜兴,倚杖来听赤城钟。 【见《会稽掇英总集》卷四。】

缺题五古诗

大道夷且长,窘路狭且促。修翼无卑栖,远趾不步局。舒吾凌霄羽,奋此千里足。超迈绝尘驱,倏忽谁能逐?贤愚岂常类,禀性在清浊。富贵有人籍,贫贱无天录。通塞苟由己,志士不相卜。陈平敖里社,韩信钓河曲。终居天下宰,食此万锺禄。德音流千载,功名重山岳。

灵芝生河洲,动摇因洪波。兰荣一何晚,严霜瘁其柯。哀哉二芳草,不植泰山阿。文质道所贵,遭时用有嘉。绛灌临衡宰,谓谊崇浮华。贤才抑不用,远投荆南沙。抱玉乘龙骥,不逢乐与和。安得孔仲尼,为世陈四科。 【见上海大众书局《古今碑帖集成》。】

王绩

元正赋附歌

献岁风光早,芳春节会多。径潘三月内,恣意饱相 【五卷本作「经」】 过。 【伯二八一九卷,又五卷本《王无功文集》卷一。】

灵龟并序

灵龟,君子有悔也。言明不若昧,进不若退。

彼灵龟兮,潜伏平坻。文列八卦,色合四时。出游芳莲,入负神蓍。吐故吸新,何虑何思?赫赫王会,峨峨天府,谋猷所资,吉凶所聚。尔有前鉴,尔既余 【李抄本作「余」】 将,尔有嘉识,尔既余 【李抄本作「余」】 辅。爰施长网,载沈密罗,于沼于沚,于江于沱。既剔既剥,是钻是灼,姑取供用,焉知其佗。呜呼灵龟,孰谓尔哲?本缘末丧,命为才绝。山木自寇,膏火自灭,敢陈明辞,以告来裔。

郊园

汾川胜地,姑射名辰。月照山客,风吹俗人。琴声送冷,酒气迎春。闭门常乐,何须四邻。

被征谢病

汉朝征隐士,唐年访逸人。还言北山曲,更坐东河滨。枌榆三晋地,烟火四家邻。白豕祠乡社,青羊祭宅神。拓畦侵院角,蹙水上渠漘。卧病刘公干,躬耕郑子真。横裁桑节杖,竖翦竹皮巾。鹤警琴亭夜,莺啼酒瓮春。颜回惟乐道,原宪岂伤贫?藉草邀新友,班荆接故人。市门逢卖药,山圃值肩薪。相将共无事,何处犯嚣尘!

春日山庄言志

平子试归田,风光溢眼前。野楼全跨迥,山阁半临烟。入屋敧生树,当阶逆涌泉。翦茅通涧底,移柳向河边。崩砂犹有处,卧石不知年。入谷开斜道,横溪渡小船。郑玄唯解义,王烈镇寻仙。去去人间远,谁知心自然。

独坐

托身千载下,聊思 【《韵语阳秋》作「游」】 万物初。欲令无作有,翻觉实成虚。周文方定策,秦帝即焚书。寄语无为者,知君悟有余。

咏怀

桑榆汾水北,烟火浊河东。未必寻归路,居然息转蓬。故乡行处 【《全唐诗》作「云」】 是,虚室坐间同。日落西山暮,方知天下空。

山夜

仲尼初返鲁,藏史欲辞周。脱落四方事,栖遑万里游。影来徒自责,心尽更何求?礼乐存三代,烟霞主一丘。长歌明月在,独坐白云浮。物情劳倚伏,生涯任去留。百年一如此,世事方悠悠。

游山赠仲长先生子光

试出南河曲,还起北山期。连峰无蹔断,绝岭互相疑。结藤标往路,刻树记来时。沙场聊憩路,石壁旋题诗。叶秋红稍下,苔寒绿更滋。幽寻多乐处,勿怪往还迟。

春晚园林

不道嫌朝隐,无情受陆沉。忽逢今旦乐,还遂少时心。卷书藏箧笥,移榻就园林。老妻能劝酒,少子解弹琴。落花随处下,春鸟自须吟。兀然成一醉,谁知怀抱深?

赠薛学士方士

昔岁寻周孔,今春访老庄。途经丹水岸,路出白云乡。窈窕开皇道,深沉指太方。物情争逐鹿,人事各亡羊。月明看桂树,日下觅扶桑。寄语悠悠者,谁知此路长。

春庄走笔

野客元图静,田家本恶諠。枕山通箘阁,临涧创茅轩。约略栽新柳,随宜作小园。草依三径合,花接四邻繁。野妇调中馈,山朋促上樽。晓羹犹未糁,春酒不须温。卖药开东铺,租田向北村。梦中逢栎社,醉里觅桃源。猪肝时入馔,犊鼻即裁裈。自觉勋名薄,方知道义尊。所嗟同志少,无处可忘言。

泛船河上

初晴何以慰?薄暮理轻舟。白云销向尽,黄河曲复流。随风依北岸,逐浪向南洲。波澜浩淼淼,怀抱直悠悠。自觉生如寄,方知世若浮。蓬莱何处在?坐使百年秋。

过程处士饮率尔成咏

莫道山中泉石好,莫畏人间行路难。蜀郡炉家何必闹,宜城酒店旧来宽。杯至定知悬怪晚,饮尽祇应速唱看。但使百年相续醉,何愁万里客衣单。

解六合丞还

我家沧海白云边,还将别业对林泉,不用功名喧一世,直取烟霞送百年。彭泽有田唯种黍,步兵从宦岂论钱?但愿朝朝长得醉 【李抄本此句作「但使百年相续醉」】 ,何辞夜夜瓮间眠。

山中独坐

试逐游山去,聊观避俗情。引流还当井,凭树即为楹。酒中添药气,琴里作松声。石炉煎玉髓,土釜出金精。水碧连年服,云丹计日成。还看市朝路,无处不营营。

题画幛背

云霞图幛子,山水画屏风。不应须对许,坐惯青溪中。

春园兴后

比日寻常醉,经年独未醒。回瞻后园柳,忽值数行青。定是春来意,低头更好听。歌莺辽乱动,莲叶绕池生。散腰追阮籍,招手唤刘伶。隔架窥前空,未余几 【据李抄本补】 小瓶。风光须用却,留此待谁倾。

山园

幽人养性灵,长啸坐山扃。二月兰心紫,三春柳色青。卷帘看水石,开牖望园亭。琴曲唯留古,书名半是经。风烟长入咏,几杖悉为铭。切直平生尽,何为劳是形?

春日还庄

居人姓仲长,端坐悦年光。地形疑谷口,川势似河阳。傍山移草石,横渠种稻粱。滋兰依旧畹,接果着新行。自持茅作屋,无用杏为梁。蓬埋张仲径,藜破管宁床。浴蚕温织室,分蜂暖蜜房。竹密连阶暗,花飞满宅香。坐棠思邵伯,看柳忆嵇康。自得终焉趣,无论怀故乡。

寻苗道士山居

抱琴欲隐去,杖策访幽潜。青溪无限曲,丹障几重帘。水声全绕砌,树影半横檐。甑尘炊暂拂,炉香尽更添。短茅新缚荐,细藋始编檐。写咒桃为板,题经竹作签。紫文千岁蝠,丹书五月蟾。三山今近远,飞路幸相兼。

端坐咏思

张衡赋《四愁》,梁鸿歌《五噫》。慷慨□□□,憔悴将焉如?纷吾独无闷,高卧喜闲居。世途何足数,人事本来虚。三王无定策,五帝有残书。咄嗟建城市,倏忽观丘墟。明治若不足,昏暴常有余。寄言忘怀者,归来任卷舒。

山中采药

采药北岩阴,乘兴独幽寻。涧尾泉恒细,山腰溪转深。石横疑路断,云暗觉峰沉。薄暮归来去,松丘横夜琴。

晚秋夜坐

园亭物候奇,舒啸乐无为。芰荷高出岸,杨柳下敧池。蝉噪黏远举,鱼惊钩暂移。萧萧怀抱足,何藉世人知?

在边三首

客行秋未归,萧索意多违。雁门霜雪苦,龙城冠盖稀。穹庐还作室,短褐更为衣。自怜书信断,空瞻鸿雁飞。

羁旅滞胡中,思归道路穷。犹擎苏武节,尚抱李陵弓。漠北平无树,关南迥有风。长安知远近,徒想灞池东。

昔岁衔王命,今秋独未旋。节毛风落尽,衣袖雪沾鲜。瀚海平连地,狼山峻入天。何当携侍子,相逐拜甘泉。

冬夜载酒于乡馆寻崔使君善为

思君夜渐阑,载酒一相看。野馆含烟冷,山衣犯雪寒。停车聊捧袂,倒屣共临盘。今夕山阴赏,谁知逢道安。

读《真隐传》见披裘公及汉滨老父因题四韵

被褐延陵径,耕田汉水阴。由来驩击壤,何处视遗金?季子停骖谢,张温下道寻。世人无所识,谁知方寸心?

性不好治产兴后言怀

自有人间分,何须郭外田?和光游聚落,独兴入山泉。河曲编萧坐,灵台结絮眠。还应多藏客,辛苦没残年。

山家夏日九首

寂寞坐山家,萧条翫物华。树奇 【李抄本作「倚」】 全拥石,蒲长半侵砂。池光连壁动,日影对窗斜。石榴兼布叶,金(□登)唯作花。落藤斜引蔓,伏笋暗抽芽。高卧长无客,方知人事赊。

隐士长松壑,先生孤竹丘。溪深常抱冻,涧冷镇含秋。九春宁解褐,五月自披裘。谁信汤年旱,山燋金石流?

山中旧可安,无处不盘桓。岭涩攀藤易,岩崎策杖难。药供无限食,石起自然坛。树密檐偏冷,泉深阶镇寒。松根聊入酿,竹实试调丹。孔淳书数帙,朝朝还自看。

岩居何啻好,野性本规闲。青松生户侧,奔泉涌砌间。老父循浑沌,稚子服斒斓。自得为巢许,无劳买却山。

追凉剩不归,高卧隐松闱。野竹栏阶种,岩花入户飞。涧幽人路断,山旷鸟啼稀。不特嫌周粟,时时须采薇。

山人 【李抄本作「中」】 有敝庐,竹树近扶疏。傍岩开灶井,横涧引庭除。障子游仙画,屏风章草书。谁言非面俗,更欲赋《闲居》。

幽居枕广川,长望郁芊芊。北岩采樵路,东坡种药田。涧泉通院井,山气杂厨烟。向夕林庭旷,萧条鸣一弦。

山居自可安,乐道不为难。甲乙题书卷,梧桐数药丸。树阴连户静,泉影度窗寒。抱琴聊倚石,高眠风自弹。

避暑长岩东,萧条趣不穷。密藤成斗帐,疏树即檐栊。槿花碍前浦,荷香栏上风。寄言覆苔客,无事果园中。

洛水南看汉王马射

君王马态骄,蹀躞过河桥。雨息铜街静,尘飞金埒遥。铁丝缠箭脚,玉片抱弓腰。日□矜百中,唯看杨柳条。 【以上三十九首均见北京图书馆藏清陈氏晚晴轩抄本五卷本《王无功文集》卷二。】

猜你喜欢
  卷二百二十五·彭定求
  卷一百六十八·彭定求
  无名氏·唐圭璋
  ◎ 卷一 编年诗(起玄宗开元十七年,讫天宝八载秋)·岑参
  新催妆曲·徐志摩
  提要·韩淲
  卷405 ·佚名
  卷347 ·佚名
  卷二·魏源
  唐音原序·杨士弘
  卷八百二十七·佚名
  卷八百十六·佚名
  卷七百二十一·佚名
  卷二十三·陈衍
  卷十二·喻良能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之七·魏庆之

      用 事   三 易   沈隐侯曰:文章当从三易,易见事,一也;易识事,二也;易读诵,三也。邢子才曰:沈侯文章,用事不使人觉,若胸臆语。祖孝徵曰:沈诗云“崖倾护石髓”,此岂用事耶!升按:坡诗“神山一合五百年,风吹石髓坚如铁”,乃嵇康

  • 卷三·杜甫

    (天宝、至德间,公居京师授率府参军,及陷贼中,间道归凤翔官左拾遗作。)赠田九判官崆峒使节上青霄,河陇降王款圣朝。宛马总肥春苜蓿,将军只数汉嫖姚。陈留阮瑀谁争长,京兆田郎早见招。麾下赖君才并美,独能无意向渔憔。送蔡希鲁(一

  • 白旗·徐志摩

    来,跟著我来,拿一面白旗在你们的手里——不是上面写著激动怨毒,鼓励残杀字样的白旗,也不是涂著不洁净血液的标记的白旗,也不是画著忏悔与咒语的白旗(把忏悔画在你们的心里);你们排列著,噤声的,严肃的,像送丧的行列,不容

  • 初集卷十六·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初集卷十六古今体一百一首【癸亥五】七月初八日因往盛京叩谒祖陵恭奉皇太后始发圆明园作虞采绥旌次第排金风凑爽满天佳王途于迈高秋净帐殿承欢爱日谐望里关东多王气行经塞北畅清怀緜緜宝穑秋成近触

  • 精华録巻五·王士祯

    刑部尚书王士祯撰今体诗清明后三日邹平西郭赋诗雨歇西原上莺花事事妍青山环县郭白鸟破溪烟墟落明流外园林霁景前永怀兰渚客行怅暮春天蚕词四首青青桑叶映回塘三月红蚕欲暖房相约明朝南陌去背人先祭马头娘戴胜初来水染

  • 卷二十七·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千叟宴诗【乾隆五十年】卷二十七预宴一百十一人诗一百三十一首【马甲】爱 新【年九十】阊阖詄荡春云浮丹墀跄济杖拄鸠自宗藩百僚庻士逮农袯襫兵兠鍪各以齿序列左右华首稽拜百禄遒有生生值熙皥世沐浴

  • 卷三百五十二·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三百五十二 明 曹学佺 编 明诗初集七十二 王英【字时彦金谿人】 自励 大道何坦荡出门安所之吾将肃轻驾独与万里期东望有泰山其高亦巍巍上摩苍天表下瞰碧海涯欲往一登览素心良所思俯首

  • 卷第一百二十九·胡三省

    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朝散大夫右谏议大夫充集贤殿修撰提举西京嵩山崇福宫上柱国河内郡开国侯食邑一千八百户食实封六百户赐紫金鱼袋臣司马光奉敕编集后学天台胡三省音注宋纪十一〔起屠维大渊献(己亥),尽阏逄执徐(甲辰

  • 读礼通考卷十三·徐乾学

    丧期十三繐衰丧服诸侯之大夫为天子【防此经直云大夫则大夫中有孤卿以其小聘使下大夫大聘或使孤或使卿也大行人云诸侯之孤以皮帛继子男故知大夫中兼孤卿】丧服传何以繐衰也诸侯之大夫以时接见于天子【注接犹曽也大夫以

  • 第八编 梁启超、孟森、吕思勉讲清史·王国维

    清代种族及世系八旗制度之源流明清之交中国思想界及其代表人物中西初期的交涉太平军成败及清之兴衰关系清朝的覆亡清代种族及世系三代以前,皆推本于黄帝,秦亦由伯益而来。封建之世,渊源有自,数典不忘其祖。其可信之成分,较

  • 卷三十四·班固

    钦定四库全书 前汉书卷三十四 汉  兰  台  令  史班 固撰唐正议大夫行秘书少监琅邪县开国子顔师古注 韩彭英卢吴传第四 韩信淮隂人也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李奇曰无善行可推举选择也】又不能治生为商贾【

  • 职官三九·徐松

    都督府【宋会要】高宗绍兴二年四月二十七日,制以特进、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知枢密院事吕颐浩特授依前特进、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知枢密院事、都督江淮两浙荆湖诸军事,参谋官差户部尚书李弥大

  • 卷六十九·卫湜

    <经部,礼类,礼记之属,礼记集说>  钦定四库全书礼记集说卷六十九    宋 卫湜 撰内则第十二孔氏曰案郑目録云名曰内则以其记男女居室事父母舅姑之法此於别録属子法以闺门之内轨仪可则故曰内则山隂陆氏曰我有则

  • 卷二十五·李明复

    欽定四庫全書春秋集義卷二十五宋 李明復 撰僖公三十年春王正月夏狄侵齊胡安國曰左氏曰晉人伐鄭以觀其可攻與否狄間晉之有鄭虞也遂侵齊詩不云乎戎狄是膺荆舒是懲四夷交侵所當攘斥晉文公若移圍鄭之師以伐之則方伯連帥

  • 丹渊集·文同

    诗文集。北宋文同著。40卷。文同以学名世,善诗,工书画,诗文甚富。据范百禄所作《文公墓志铭》,云其“平生所为文五十卷”,其曾孙文鷟刊行之时,已有散佚,遂重编为40卷。庆元元年(1195),家诚之守邛州(今四川邛崃),以文同曾三仕于

  • 大六壬管辂神书·管辂

      论身命   支干传课作提纲,先审安身无所伤。事业一身经历处,存亡隐见莫胡详。   凡看课,皆以干为主。干者,我也。其干支课传上神皆我之用,有以首课入传为终身经历者,有以支起入传为终身经历者,有以干之阴神起传为终身

  • 传授经戒仪注诀·佚名

    《三洞珠囊》引本诀,当为六朝道经。述传授经戒仪轨,包括太玄部十卷经目。大渊忍尔《五斗米道教法》认为恐怕是北朝末期作品。

  • 上清七圣玄纪经·佚名

    《上清七圣玄纪经》,早期上清派经典之一,约成书于南北朝。《上清大洞真经目》着录「八真七传七卷」,即此书。今《正统道藏》正一部仅残存原书目录一篇,误题「上清七圣玄纪经」。篇内列举《七圣传》、《八真传》、《二贤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