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八

全唐诗续拾卷八

陈元光

题龙湖

其一

环堤森雾伏,璧水湛天枢。带雨金龙甲,朝天锦鲤鱼。楼船摇月鉴,阁鼓肃冰壶。扣枻歌三迭,飞觞泻百枯。犀燃神鬼泣,剑射斗牛虚。怀古标遐轨,龙湖第一途。

其二

一戈探虎穴,万里到龙湖。原上千花雨,湖边百草埔。分曹驱鹿豕,犄角困獐狐。野女妍堆髻,山獠醉倒壶。气清消雾冷,路险迫云衢。虎帐风霆肃,龙旗日月舒。芟除尽荆棘,雨交鉴湖娱。

其三

地极绥安镇,天随使节存。民风移丑陋,土俗转酝醇。野服迎旌佩,獠草避阵云。宣威雄剑鼓,导化动琴樽。石裂磨刀处,溪留饮马痕。龙湖鱼鸟眼,认此第三巡。

其四

望望龙湖上,鱼龙薄汉云。鸿蒙开半月,蛇秽破孤军。一鉴生风翰,千章涣浪纹。法慈敷教化,清静加弥纶。法慈剪凶丑,凛冽回春温。龙湖三五夜,棨戟四回轮。

其五

只骑登南服,五龙开洞门。未有登临者,天留好使君。湖心涵万象,湖口合千春。久翫天机动,昭回汉表文。迢遥天侣上,磊落野人群。促命茅君起,雄挥记五巡。

南獠纳款

南熏阜物华,南獠俨庭寔。野味散芳芬,海殽参茂密。胸篆飞瑞烟,蠙珠媚炎日。掩嫮笼白鹇,盐章闷鸂鶒。归化服维新,皇朝重玄质。筮辰贡龙颜,表子躬逢吉。

观雪篇

不敢希酿泉,忻然睹香雪。圭璧充庭辉,山林变瑶阙。农郊卜岁丰,帅阃和民悦。触檐鸣瑀珩,拂衙凛铁钺。藻台净冰鉴,茶壶团素月。圣恩宏海陬,边臣效芹说。

平獠宴喜

玉钤森万骑,金鼓肃群雄。扫穴三苗窜,旋车百粤空。风生云无帐,雪压碧油幢。火烈消穷北,呈祥应岁东。朝端张孝友,炮鳖待元戎。

山游怀古

迅烈驱黎瘴,委蛇陡翠微。汉宫尘漠漠,随社黍离离。圣远津稀问,蟾升树亦辉。晨昏童冠浴,夜静士民嬉。边檄兴师旅,秋深近阻饥。仲由刚协力,曾点志同时。倚曲酬歌去,宣尼正哂而。

旋师之什

雪尽青山昏,师旋赤眉至。皇天监有光,边帅却非义。六月张貔貅,万弓发羊豕。海岳皆效灵,苗民悉循纪。卷舒如祥云,进止若时雨。薄暮天为阴,衔枚肃我旅。一火空巢窝,群凶相籍死。《采芑》歌言旋,记此非黩武。

喜雨次曹泉州

其一

上帝将垂谴,边臣惊不宁。彷徨劳野马,干曝俯龙亭。精意馨穹昊,阳和正郁蒸。絪缊云作瑞,黮(黑登)雨成声。原湿枯随发,生灵死复苏。刑牲崇礼报,作颂庆升平。

其二

羲和停火轮,(上雨下脉)霂深民福。年康收篚文,庭寔陈秋获。土产若未腴,勤绥功则博。九五垂衣裳,千万监忠朴。铜虎谨深悬,木铎今始作。诰敕常佩吟,酒色难湎惑。愿皇钦福多,锡民无灾瘼。载答圣皇恩,转输赴河洛。

望阙谢恩

御扆褒忠勇,官符再佩箴。遐陬蒙一体,服马赫遥临。海岭知天瑞,欢忻荷圣心。排衙香御胸,应郭撒妖祲。讲武勤西狩,呼嵩拜北钦。天颜严咫尺,夙夜敢荒淫。

教民祭蜡

玉垒陈酽酪,金(上夗下皿)荐芳饎。父老吹龙笛,官僚仗虎墀。山川出云雨,神祇回耀辉。舞蹈幽明洽,趋跄礼度微。祈禳称世世,民社两无违。

祀后土

天启鉴湖清,灵源浸天碧。不为潜龙盘,上翊飞龙续。花气喷龙香,河光溥龙德。福以龙德锺,寿以龙仁益。百礼祀龙神,九歌感龙格。龙湖配天长,万叶复千亿。

修文语土民

庙算符天象,干旄格有苗。三军歌按堵,万骑弛鸣镖。虔岭顽民远,朝阳寇逆招。偃文休众士,锡命自皇朝。莫篆天然石,惟吹洛下箫。声闻神起舞,气感海无妖。方叔猷元壮,相如赋未饶。成周放牛马,林野任逍遥。

半径庐居语父老

其一

寒猿号岭表,添我哭声哀。极浦驱潮至,愁连拨不开。二州诸父老,百里载牲来。窍竁成堆玉,坊戎未砌阶。菜芜间半径,金石耀双台。感怆千秋恨,期消四境埃。阴扶祈大母,显相赖殊才。兽舞梁山下,龙眠潮海涯。三杯酬地杰,一杖陟山回。环拜诸公罢,拈香奠晚罍。

其二

丹心忠老母,白首媚萱堂。万里提兵路,三苗葬子方。桑田多变海,萱草独凌霜。华洁凝秋色,葳蕤灿晚芳。山灵驱毒蛀,神女靓明妆。剥落千花后,舒迟百岁康。如何龄九五,霞佩陟云房。语罢成追暮,群然泪雨茫。

语州县诸公敏续

其一

总角趋朝对,雄飞出禁城。人才当翊国,世赏可辞荣。怜厥神童子,寻为壮友生。南方承父镇,北阙列儒名。移孝为忠吉,由奢入俭宁。长安瞻日月,岭海肃风霆。败事诚因酒,增高必自陵。尊年须养老,使士要推诚。寅协无他式,清勤慎不矜。

其二

敦伦开野叟,勤学劝生儒。列爵虽殊分,同仁本一途。云泥如有隔,水火岂相资。饮露知蝉洁,观颜觉鉴虚。潜光同隐豹,出宰必悬鱼。适国无先后,梯云有卷舒。天文回北极,水势赴东都。定策参耆宿,输忠奉简书。弥年勋业懋,开国负称孤。

和王采访重九见访

河北推儒雅,嵩高降岳神。明径通桂掖,飞幰渡荆津。明快宜朝美,疏通亦我怜。怒同雷电厉,喜沛雨霖恩。乔木家声旧,严轺帝命新。心交今管鲍,筹运访张陈。是日登高节,伊谁送酒频。江州华冑使,携榼再殷懃。

公庭春宴

东风驱冻去,万品破阳辉。红紫妆春媚,罍樽试酒奇。公庭开月榭,农榼荐时牺。兴逐芳芬发,杯同蜂蝶飞。谁云佳节会,独与赏心违。信手捻红瓣,粘衣尽紫蕤。阴移来日者,各赠满须归。

酬裴使君王探公

百粤临南海,儒冠任使轺。馈我兼金佩,和之美玉箫。清风生四座,丽日正良霄。意气宜令契,公忠岂古饶。简书频诵读,玉烛要均调。冰鉴秋霄察,君门万里遥。骊騑歌四牡,谔谔答清朝。

晚春旋漳会酌

帝德符三极,皇风振四夷。将轺春暮饮,士卒岭南驰。马啸腥风远,兵歌暖日怡。妖云驱屏迹,芳卉媚迎诗。拍掌横弓槊,徘徊索酒。阴处窜蛇豕,暗笑使君迷。

故国山川写景

浮光昂岳望,固始秀民乡。第宅参文武,姻(女连)半帝王。珠楼帘结绮,花苑水流香。礼节传家范,簪缨奕世芳。飞鞭驰道坦,聚盖艳阳光。箫鼓迎欢会,桐麻遣唁丧。勋臣扶景运,风树配天长。

神湖州三山神题壁

其一

孤随不尊士,幽谷多豪杰。三山亦隐者,韬晦忘其名。胜迹美山水,妙思神甲兵。精诚谅斯在,对越俨如生。木石森驺伏,云烟拂旆旌。雨旸祈响应,龙凤敕碑铭。清泚符神洁,香芹契德馨。三山耀神德,万岁翊唐灵。

其二

孤云悦我心,一点通神意。流泉濯巨灵,深谷豁神智。魈魅神之兵,黎庶神所庇。精气烛彼天,名山妥灵地。岭表开崇祠,辽东建神帜。六字动天威,九重颁岁祭。相期翊国忠,我舆三神契。

其三

孤征东岭表,冒雨一登临。再拜烟雾霁,群峰奎璧森。独山峰耸阁,中谷水鸣琴。明山卉木翳,遥林云雾深。瞻庙开明贶,平辽断秽祲。神(风夫)号万籁,列宿献千禽。树尾扬旌帛,山头旋革金。葵阳烘固介,华露润华簪。鼎立峥嵘势,钟闻杳霭阴。绾荷权口勾,掬水洗怀襟。瀑石流觞咏,丰碑驻马吟。三山香火地,万古帝王钦。

至人行

至人平念虑,好恶归其衷。试剑三苗罪,同车盖世雄。断蛟驱猛虎,附凤翊飞龙。际会风云上,清平岭海中。穷民加保惠,勋士禄功庸。姝子干旌纰,妖淫桎梏凶。热筹消□气,精盖启宸聪。卓尔三才立,岿哉一道同。

云龙

乾坤成列神流通,纯阳附阴生神龙。伸屈妙运参帝功,一鼓絪缊油云从。飞翔四海雨域中,万汇焦枯仰化融。苦时潜德来奋踪,群生渴想心忡忡。雷鸣云起德斯普,变化循环自今古。

风虎

乾坤义气为虎神,咆哮尚阚谁相亲。浮云满谷随相震,啸地生风鼓气新。日入山林膳百兽,时清效数宗麒麟。忍饥渡河知仁人,威彰挥爪雄武臣。戴王秉义无忘噬,作政行苛何诛夷。

圣作物睹

乾坤正气锺圣神,聪明天纵临生民。四灵百端皆符身,九夷八蛮咸来宾。制作百为开彝伦,明禋千载秋又春。物睹之圣为何人,羲农尧舜禹汤文。万古帝王咸准则,祗令万物睹龙德。

真人操

阴阳妙教生真人,名山胜地隐其身。吹嘘濑气完元神,升降雪外离烟尘。轩辕乘龙万岁春,穆观王母存昆仑。青牛出关避世纷,招呼鸾鹤引霞樽。秦王汉武心尘土,欲求真仙恶得睹。

恩义操

其一

天尊地卑分君臣,干男坤女生男孙。怀恩抱义成人伦,入有双亲出有君。行义显亲亲以尊,隆恩敦君君以仁。君仁亲尊恩义纯,双全忠孝参乾坤。春秋乱贼纷然起,仲尼一笔扶人纪。

其二

岭海物产知君臣,黑鲤朝北葵向曛。岭海物产知慈仁,寒獭祭鱼乌哺亲。吴起学曾斯学荀,欺君害民丧不奔。禄养生成忘义恩,不如鸡犬司门晨。

忠烈操

干生男子坤生姝,国有君王家有夫。委质结褵托其躯,三纲五常与命俱。一朝凶变违常途,匡扶弗得将何如?英英烈烈他虑无。舍生取义终不渝。《柏舟》之诗王蠋语,千古芳名耀青史。

候夜行师七唱

其一

一从长发离京城,侍父寒暄经万程。上吁玄天低吁地,朝瞻红日夜瞻星。诸君喜抵王师所,四顾伤为荆莽垧。群落妻拏凄泣声,俄然戎丑万交横。司空淑人频劝谕,英雄死义无求生。马皮远裹伏波骨,铜柱高标交趾惊。振旅龙江修战具,移文凤阙请增兵。

其二

魏母咸亨奉敕文,府兵云众成营屯。屹然一镇云霄末,渐尔群言花柳春。男生女长通蕃息,五十八氏交为婚。火田黄稻俱甘旨,纲水金鱼洽□醉。寇戎不测纷如雪,甲冑何时不出门。夜祀天皇弘德泽,日将山獠化缟民。一声谯鼓月初出,戍楼西北望皇阍。

其三

戍楼西北望皇阍,日暖桃绯京国春。公子踏青陪御辇,官民结彩庆姻门。上林花木胭脂媚,边境桑麻戟剑屯。乳燕东风相对语,老亲上冢孰温存。采茶喜钻新榆火,修禊争驱旧虏氛。尽醉韶华三月暮,谁闻更鼓二更巡。

其四

戍楼西北望皇家,夏永南征岭海赊。殿阁凉生梅浦雨,葵柳红映锦江霞。侮凌烽火心如水,变幻风云眼未花。犀照湖花消魍(鬼象),龙呈剑气射虚邪。赤鸟黑马流红汗,绿柳金莺冒翠华。淬砺戈矛寻石上,沉浮瓜李戏江涯。蕙兰纫佩生香满,荷芰缝衫御暑嘉。较斧开林驱虎豹,施罟截港捕鱼虾。火田畬种无耕犊,阴隙戎潜起宿鸦。夜析重门防暴客,三更三点尚排衙。

其五

戍楼西北望皇州,宿衙曾随上苑游。明月芦花迷曲岸,西风梧叶报清秋。凤凰台上几声笛,鹦鹉洲边一苇舟。对菊渊明怀刺史,抛梭织女弄牵牛。娟娟万里江河烂,耽耽孤星大火流。白雁远传苏武朼,银鲈细切季鹰羞。露凄霜肃吴砧捣,马壮兵强楚戍愁。报道四更笳鼓响,衔枚袭虏献俘囚。

其六

戍楼西北望泉山,十载干戈暑又寒。红锦飘来枫树醉,黄金废尽菊花残。故园橙橘小春闹,圣席圆汤冬至闲。剑戟百磨岩石裂,骅骝群饮泽泉干。雪花散杂梅花媚,白水前为墨水餐。河腹冰坚防虏骑,边陲雨涷弊征鞍。水窗向北因风寒,密垒开东得月看。迭起寒鸡犹未唱,铜壶先滴五更阑。

其七

黄昏候夜到更阑,爆竺惊闻把剑看。士友同仇裘共敝,丈夫努力饭加餐。星移物换鬓花白,月落参横烛泪干。怨女鸾孤来遶枕,征夫马健不离鞍。量弘宇宙无遗壤,令肃风霆欲裂山。义重同胞堪搏虎,身轻战甲不号寒。灰飞葭管阳初复,拍落梅花歌未残。歌啸未残胡虏却,东南取道夕长安。 【以上均录自厦门图书馆古籍部藏《颍川陈氏开漳族谱》,原注出《龙湖公集》。此谱为陈祯祥撰,民国五年印。陈元光诗皆承厦门大学中文系吴在庆同志录示。】

复礼

复礼,京兆人,俗姓皇甫氏。住京兆大兴善寺。永隆二年撰《十门辨惑论》。诗一首。 【(《全唐诗》无复礼诗,传据《宋高僧传》卷十七)】

真妄偈

真法性本净,妄念何由起?从真有妄生,此妄何所止?无初即无末,有终应有始。无始而无终,长怀懵兹理。愿为开玄妙,析之出生死。 【《林间录》卷上。】

宋之问

忆云门

树闲烟不破,溪静鹭忘飞。更爱幽奇处,斜阳艳翠微。 【见《会稽掇英总集》卷六。】

西施浣纱篇

西施旧石在,苔藓日于滋。几处沾妆污,何年灭履綦?岸花羞慢脸,波月学颦眉。君将花月好,来比浣纱时。 【影印本《诗渊》第一册第六三页。】

潜珠篇

夜光四寸今所无,闻有入海求大珠。大珠自爱潜不发,希世一见比明月。灵物变化讵可寻?几人皓首死闽越。泥蟠沙卧海底沉,何知结爱美人心。可怜曜乘十二乘,谁惜黄金七百金。越乡祈宝诚非易,涉险捐躯名与义。天生至宝自无伦,如何真伪人莫分。古来贵耳而贱目,恐君既见不及闻。世有南山采薇子,从来道气凌白云。今乃千里作一尉,无媒为献明圣君。 【同前七一页。】

游嵩岳待寄诗诮之

嵩峰高不极,上有玉琅玕。佳游竟不至,何以慰长叹? 【同前七四四页。】

钱江晓寄十三弟

晓泊钱塘渚,开帘远望通。海云张野暗,山火彻江红。客泪常思北,边愁欲尽东。从来梦兄弟,未似昨宵中。 【同前七五八页。】

缑山诗

缑山连嵩岑,近带洛阳陌。洛京游宦子,不知虚直宅。北入养龙溪,势如夏云积。褰涉穷水府,跻攀倚霞壁。柽栝穿虹(山儿),萝茑曳金碧。崟嵚天盖小,路转石门窄。还顾杳亏蔽,前瞻浩攒(王斥)。态繁赏屡移,形变魂方惕。洞隐息心士,源潜度世客。渔樵或迷途,志刻述往迹。安仁寔载诞,子晋曾所历。王元拜隐侯,吾祖挹仙伯。永兴白华感,久列丹台籍。弊庐对石堂,虚坐留玉舄。洎余爱羽化,洗心向禅寂。志结颜始红,岁阑发已白。愧无兼济美,独营弱丧魄。归来缉衰暮,敦本事膏液。始愿期傥从,挥手弄烟策。 【同前第三册第二○八五页。】

北邙古墓

君不见邙山苑外上宫坟,相接累累萦蔓草。宫亭远识南宫树,逶迤辗作南宫道。一朝形影化穷尘,昔时玉貌与朱唇。锦衾香覆青楼月,罗衣娇弄紫台云。越娃楚艳君不见,赵舞燕歌愁杀人。游魂倏掩寂无晤,蛾眉何事须相妒。九重先日闭鸳鸯,三泉今夕开狐兔。驻马倚车望洛阳,御桥天阙遥相当。佳人死别无归日,可怜行路尽沾衣。 【同前第二一八八页。】

陆浑南桃花汤

氛氲桃花汤,去都三百里。远峰益稠沓,具物尽奇诡。借问采药人,冥奥从此始。汨吾尚清净,荤血久誓止。览彼□□鲜,自谓形骸滓。重敦永劫愿,无负神泉水。坐驰意屡惬,身践心益死。长妹梵筵众,拙妻道门子。提携游二山,岁暮此已矣。 【同前第二一八八页。】

花烛行

帝城九门乘夜开,仙车百两自天来。列火东归暗行月,浮桥西渡响奔雷。龙楼锦障连连出,遥望梁台如昼日。梁台花烛见天人,平阳宾从绮罗春。共迎织女归春幄,俱送常娥下月轮。常娥月中君未见,红粉盈盈隔团扇。玉樽交引合欢杯,珠履共蹋鸳鸯荐。漏尽更深斗欲斜,可怜金翠满庭花。庭花灼灼歌秾李,此夕天孙嫁王子。结褵初出望园中,和鸣已入秦筲里。同心合带两相依,明日双朝入此微。共待洛城分曙色,更看天下凤凰飞。 【同前第二册第一三九二页。】

卧闻嵩山钟

卧闻嵩山钟,振衣步蹊樾。槁叶零宿雨,新鸿叫晴月。物改兴心换,夜凉清机发。昔事潘镇人,北岑采薇蕨。倚岩顾我笑,谓我有仙骨。铭德在青春,徇禄去玄发。悔往自昭洗,练形归洞窟。 【同前第一四三五页】

初承恩旨言放归舟

一朝承凯泽,万里别荒陬。去国云南滞,还乡水北流。泪迎今日喜,梦换昨宵愁。自向归魂说,炎方不可留。 【同前第一四九八页。】

题九州岛院双鹤

君门九重闭,中有天泉池。可怜双白鹤,飞下碧松枝。吹楼多清管,鸣舞共差池。常欲万里去,怀恩终在斯。 【同前第四册第二八○一页。】

江行见鸬鹚

江畔鸬鹚鸟,迎霜处处飞。北看疑是雁,南客更思归。岭上行人绝,关中音信稀。故园今夜里,应为捣寒衣。 【同前第二八二七页。】

陆浑水亭

昔予登兹楼,感爱川岳奇。别来虽云远,夜梦常在斯。更以沈痼日,归卧南山陲。弊庐不可见,云林相蔽亏。 【同前第五册第三一二八页。】

宴郑协律山亭

朝英退食回,追兴洛城隈。山瞻二室近,水自陆浑来。小径藤间入,高窗竹上开。砌花连菡萏,溪柳覆莓苔。舞席归云断,歌筵薄景催。可怜郊野际,长有故人杯。 【同前第三四八五页。】

忆嵩山陆浑旧宅

世德辞贵仕,天爵光道门。好仙宅二室,受药居陆浑。清白立家训,偃息为国藩。乔树南勿翦,弊庐北尚存。自惟实蒙陋,何颜称子孙。少秉阳许意,遭逢明圣恩。挥翰云龙署,参光天马辕。一身事扃闼,十载隔凉暄。陈力试叨进,祗宠固幽源。况以沈疾久,睽辞金马垣。天子犹未识,讵敢栖丘樊。昼怀秘书谷,夕梦子平村。撷芳岁云晏,投绋意弥敦。皇私傥以报,无负青春言。 【同前第三五二九页。】

茅斋读书

清轩临夕池,微径入寒树。暝还探旧史,颇知古人趣。明一诱道心,吹万成世务。猎精自补阙,安能守章句? 【同前第六册第四一四九页。】

题会福塔院诗

如涌浮图近紫霄,芙蓉仙苑礼群僚。海天遥奉金轮日,尽遣祯祥归圣朝。 【见清修《日下旧闻考》卷一二五引《宋延清集》。】

陪王都督登楼诗

晦日登楼望,江山一半天。 【见宋乐史《太平寰宇记》卷一六二、王象之《舆地纪胜》卷一○三《静江府》。】

则天挽歌

还应鼎湖剑,千载忽同归。 【见《十万卷楼丛书》本皎然《诗式》卷四。】

夔州 【题拟】

路入巴渝通两蜀,江连荆楚接三川。 【见宋佚名《锦绣万花谷续集》卷十二「夔州」。】

高树阴疏鸟不留。 【见宋李壁《王荆文公诗笺注》卷二三《宜春苑》注引。】

法达

法达,洪州丰城人。七岁出家,诵《法华经》。后参六祖慧能而悟佛法。诗一首。 【(《全唐诗》无法达诗)】

经诵三千部,曹溪一句亡。未明出世旨,宁歇累生狂。羊鹿牛权设,初中后善扬。谁知火宅内,元是法中王。 【见《景德传灯录》卷五、《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万回

万回,俗姓张,虢州阌乡人。住法云寺。景云二年卒,年八十。诗一首。 【(《全唐诗》无万回诗,传据《释氏疑年录》卷四)】

黑白两回开佛眼,不系一法出莲丛。真空不坏灵智性,妙用恒常无作功。圣智本来成佛道,寂光非照自圆通。 【见《大正新修大藏经》第四十八册吴越释延寿《宗镜录》卷十八。】

智藏

智藏,日本僧人,俗姓禾田氏。淡海帝世,遣学唐国,就吴越高学尼受业。六七年中,学业颖秀。同伴忌害之,遂被发阳狂,密写三藏要义,盛以木筒,负担游行,同伴视为鬼狂,遂不为害。太后天皇世归日本,升座敷演,辞义峻远,帝嘉之,拜僧正,时年七十三。诗二首。 【(《全唐诗》无智藏诗,传节录《怀风藻》本传)】

五言翫花莺一首

桑门寡言晤,策杖事迎逢。以此芳春节,忽值竹林风。求友莺嫣 【一作「娇」】 树,含香花笑丛。虽喜遨游志,还媿乏雕虫。

五言秋日言志一首

欲知得性所,来寻仁智情。气爽山川丽,风高物候芳。燕巢辞夏色,鴈渚听秋声。因兹竹林友,荣辱莫相惊。 【均见《日本古典文学大系》六九册《怀风藻》。】

宋务光

七夕感逝

生代日何短,徂迁岁欲期。始闻春鸟思,溘见凉云滋。皎皎河汉匹,三秋会有期。嗟嗟瑟琴偶,一去无还时。晴壁看遗挂,虚檐想步綦。流芳行处歇,空色梦中疑。昔有秦嘉赠,今为潘岳诗。百忧人自老,玄发新成丝。

七夕

牵牛遥映水,织女正当车。星桥通汉使,机石逐仙槎。隔河相望近,经秋离别赊。愁将今夕恨,复看明年花。 【见宋蒲积中《古今岁时杂咏》卷二五。】

高迈

迈,中宗初年人,有赋一卷。今存诗一首。 【(《全唐诗》无高迈诗,传据《新唐书艺文志》、《全唐文》卷二七六)】

三五七言体诗

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乌栖复惊。相思相晃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见《吟窗杂录》卷十五《炙毂子诗格》引。】

刘处约

处约,宣州人。曾任吏部员外郎、考功郎中。孙长卿,以诗名世。诗一首。 【(《全唐诗》无刘处约诗。兹据《元和姓纂》卷五、劳格《郎官石柱题名考》卷四、卷九录其事迹)】

下山逢故人

妾身本薄命,轻弃城南隅。庭前厌芍药,山上采蘼芜。春风(肙)纨袖,零落湿罗襦。羞将憔悴日,提笼逢故夫。 【见《永乐大典》卷三○○五引唐李康成《玉台后咏》。】

猜你喜欢
  卷一百六十八·彭定求
  卷六十二·彭定求
  贾昌朝·唐圭璋
  卷二十六·阮阅
  ●清芬室诗话(竺仙)·蒋箸超
  庞居士误放来生债·臧懋循
  沧浪集卷二·严羽
  卷六十七·徐世昌
  卷三·曹学佺
  卷二十八·乾隆
  卷四百七十五·陈廷敬
  卷一百六十六·佚名
  提要·李彭
  《清代燕都梨园史料正编 著者事略》·张次溪
  胡世将词作鉴赏·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十一齣~第二十齣·杨珽

    第十一齣 传情【唐多令】〔生上〕朱邸暂盘桓。歌鱼客裏弹。帝城尘梦已经年。枕上鄕关频转。怜寂寞。歎迍邅。〔河满子前〕细草孤云斜日。凄凉宝瑟馀音。梦裏不知身是客。觉来忙自追寻。画卧北窗淸晓。种种幽恨难禁。自家

  • 卷一·郭则沄

    古者诗掌于太史,诗亦史也。且若武丁之伐荆楚,周宣之平独狁,削乱定倾,为国大政,乃《尚书》失纪,迁《史》亦阙,微《雅》、《颂》宣阐,则鸿烈几于不彰。汉魏以降,代有专史,然油素竞掇,汗青滋淆,参证坠闻,犹资篇什。梁

  • 五集卷三十七·乾隆

    <集部,别集类,清代,御制诗集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五集卷三十七古今体一百三首【戊申三】山西巡抚明兴奏报得雨诗以志慰春雨如膏弗易施晋疆获得驿牋驰孟维廿七两日继三属郊原数寸滋【明兴奏正月二十七日省城地方细雨连绵

  • 卷之八·佚名

    天顺八年八月壬午朔革正冒报迎驾功都指挥等官周淮等及旗舍等三十四员名各复原卫职役○癸未初开经筵是日早朝毕 上御文华殿太保会昌侯孙继宗暨六部尚书通政司通政使大理寺卿国子监祭酒等官俱盛服侍班少保吏部尚书兼华

  • 卷之五百八十八·佚名

    光绪三十四年。戊申。三月。丙戌朔。上诣仪鸾殿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皇太后安。至甲寅皆如之。内纪○奉皇太后御乾清宫。义国使臣文吉、参赞博尔济斯等、瑞典国使臣倭伦白、参赞克德伦等觐见。  ○

  • 卷之二十六·佚名

    光绪二年丙子二月。癸亥朔。上诣钟粹宫。问慈安端裕康庆皇太后安。长春宫。问慈禧端佑康颐皇太后安。至壬辰皆如之。  ○甲子。遣官祭先医之神。  ○谕内阁、瑞联奏酌保剿除围场窜匪出力员弁一摺。刑部员外郎高

  • 卷三 高后纪 第三·班固

    (汉高后吕雉,汉少帝刘恭,汉少帝刘弘)【原文】高皇后吕氏,生惠帝。佐高祖定天下,父兄及高祖而侯者三人。惠帝即位,尊吕后为太后。太后立帝姊鲁元公主女为皇后,无子,取后宫美人子名之以为太子。惠帝崩,太子立为皇帝,年幼,太后临朝称

  • 太宗皇帝实录卷第三十二·钱若水

    起雍熙二年正月,尽二月丙午,朔, 上不受朝,群臣诣阁拜表称贺。庚戌,以右谏议大夫段思恭知寿州,司农卿李恽知孟州。甲寅,诏曰:&lsquo;国家书轨混同,封域辽逺,将共康于庶务,必广择于群材。举其所知,厥有前典。况今官常之列,俊乂尤多,

  • 孟子通卷四·胡炳文

    <经部,四书类,四书通__孟子通>钦定四库全书孟子通卷四        胡炳文 撰朱子集注公孙丒章句下凡十四章自第二章以下记孟子出处行实为详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天时谓时曰支干孤虚王相【并去声】之属

  • 卷二百二·秦蕙田

    <经部,礼类,通礼之属,五礼通考钦定四库全书五礼通考卷二百二刑部尚书秦蕙田撰嘉礼七十五体国经野书禹贡海岱及淮惟徐州锥指传曰东至海北至岱南及淮渭案地理志桐栢大复山在南阳平氏县东南淮水所出东南至淮陵入海【陵当

  • 卷一百四十五·秦蕙田

    <经部,礼类,通礼之属,五礼通考钦定四库全书五礼通考卷一百四十五刑部尚书秦蕙田撰嘉礼十八饮食礼周礼天官大宰之职以九两系邦国之民五曰宗以族得民【注继别为大宗收族者 疏大宗子与族食族燕序以昭穆所以收族民即族人

  • 卷五十一·道世

    △善友灾第五十三(此有二部)▲述意部第一夫理之所穷,唯善与恶。顾此二途,条然易辩。幽则有罪福苦乐,显则有贤愚荣辱。爱荣憎辱,趣乐背苦,含识所必同也。今爱荣而不知慕贤,求福而不知避祸。譬犹播植秕稗,而欲岁取精粮;驱驾驽蹇,而

  • 佛学即慧学·太虚

    一 佛学的发生二 由闻所成慧以生信三 依思所成慧而成戒四 定心相应的修所成慧五 三慧增上引发真无漏慧六 结成佛学即慧学  一、佛学的发生  自去年上海佛学分会成立后,即赴南方宏化,先后在厦门香港广东汕头等

  • 佛升忉利天为母说法经卷中·佚名

        西晋月氏三藏竺法护译  月氏天子便白佛言。唯然世尊。至未曾有。菩萨大士所行难及。如是像类观察诸法。志于所趣终始没生。坐起语言亦无想念。佛言譬如天子幻师所化来往周旋。坐起经行而出言教彼无想念。如

  • 如实论·佚名

    陈真 谛译如实论反质难品一卷陈天竺三藏真谛译反质难品中无道理难品第一论曰。汝称我言说无道理。若如此者。汝言说亦无道理。若汝言说无道理。我言说则有道理。若汝言说有道理。称我言说无道理者。是义不然。复次无

  • 优婆夷志·圆信

        径山语风老人 圆信 较定    无地地主人 郭凝之 汇编庞行婆庞行婆。入鹿门寺设斋。维那请意旨。婆拈梳子插向髻后曰。回向了也。便出去。后闻居士与灵照化去曰。这愚痴女。与无知老汉。不报而去。是可

  • 江邻几杂志·江休复

    宋代文言轶事小说。宋江休复撰。 《宋史·艺文志》《郡斋读书志》等题作三卷,实为一卷。《直斋书录解题》、《宋史·艺文志》题作《嘉杂志》。有《说郛》本、《续百川学海》本,《稗海》本、 《笔记小说大观》本等。是

  • 礼记通论辑本·姚际恒

    姚际恒的礼记通论,是他的九经通论之一。清初以来的各家书目、史志及地方志等,皆未见著录。独杭世骏续礼记集说加以著录,云「上中下三帖」,不注卷数。本书原本已亡佚,杭世骏续礼记集说曾引用三十馀万字。礼记通论此书曾引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