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之十五

全唐诗补逸卷之十五

吕从庆

吕从庆,本大梁人,从其祖吕伸宦金陵。广明元年,黄巢率义军渡江攻金陵。时伸已卒,从庆偕弟从善走歙之堨田。朱梁代唐,又自歙迁隐于旌德之丰溪。每以陶彭泽自况,自号丰溪渔叟。历十七年而后唐代梁,又十四年而石晋代唐,其在江南则南唐方受吴禅。从庆喜曰:「吾今而后始终为唐民矣。」卒,年九十有七。诗一卷,计四十五首。

幽居

茅茨何潇潇,邱园复寥廓。黄冠此中居,眷言寄高托。理乱无闻声,荣辱不相着。有书聊把娱,有酒自斟酌。侵晨课田桑,归来日华薄。盘桓松竹间,鸟动残云落。

登纠峰顶

盘盘纠峰岭,不与群峰同。我来值清秋,落叶飞苍穹。洪涛湃松柏,烟雨交空蒙。爱兹竟忘返,非关足力穷。

题画

怪石倚危峦,横烟出深谷。其间有孤松,亭亭表苍绿。携笻者伊谁?顶发(上髟下几)且秃。请君过柴桥,临流味幽独。

钓鱼

侵晨出门去,道遇村阿婆。问我一竿竹,得鱼日几何?我志不在鱼,毋问寡与多。行行至矶侧,卸我青草蓑。落花向我舞,啼鸟向我歌。旁有垂杨枝,迎风翻阿那。我意殊自得,翛然眠绿坡。仰视霄汉间,还以永吟哦。

过金鸡石

金鸡自天来,桑麻列青眼。群耳无一聪,昂冠复飞返。遗音此寂然,千秋意何限。所幸一片石,犹在田中(土反)。我来抚弄之,襟怀日以散。寄语埘中禽,尔徒博餐饭。

怀严子陵前辈

举世成薄俗,往往奔虚名。一或滞草泽,其音多不平。先生挽风化,簪组轻浮萍。缅维富春渚,千秋有深情。

喜晴

曈曈云间日,兼旬不得明。一朝雨势歇,众鸟喧新晴。南窗有老叟,喜极推枯枰。呼僮载樽酒,访渠泉石盟。出门有佳趣,清风生绿萍。笑语途中泥,尔难濡我情。

献题金鳌山

金鳌腾腾高百丈,昔者曾游东海浪。女娲断足奠坤舆,怒身化作安吴嶂。骨肉虽变魂魄鲜,千秋万古生云烟。闲花老树满馥郁,飞走异类争蹁跹。草堂熟对忽诧异,念在神僊广游戏。琴高跨鲤如跨驴,初成乘龙较容易。我今自号钓鱼郎,丝纶倍比任公长。愿言活汝骑脚底,御风直造星辰傍。

山中作

人生自古少百年,弹琴饮酒须欢然。老子于今得此趣,纵有尘事难纠缠。左安药炉右茶具,失记朝来与朝去。偶因送客出前溪,便过溪桥拾诗句。

贼警

兵火逾风疾,纔西已及东。苍翁灾海内,赤子哭途中。城阙兼旬闭,邮书彻旦通。不知调国者,何以慰时匆?

行次歙州寓之

乍入新安境,溪山觉可褒。赁房安餐具,扫榻卸行绦。明识离乡贱,强言避世高。君听涂上客,多半说弓刀。

小园

小园春色丽,花发两三株。露笋抽泥立,风兰狎石铺。教儿棋正歇,得客酒重沽。意绪浑如此,诗肠老未枯。

游多宝寺

探幽过小涧,夕照未全阴。倚杖娱闲睫,闻钟寄远心。竹光浮古趣,松籁卷寒音。城衲烹茶出,先供座佛歆。

村径中即事

寂剪茅檐外,溪流曲似绳。飞蜓低复仰,啼鸟断还仍。麦秀香联亩,麻高影障塍。老夫无病痛,长此乐清礽。

对月有感

天开悬宝镜,皓魄满栏杆。君自千秋照,人谁百岁看。夜香金鼎烬,春酒玉壶干。吾意方萧索,怀兹愈不安。

草堂坐雨

夏来田久旱,秋雨偶然并。岚影经眸幻,檐声滴耳清。幽花开小艳,惫黍转余精。还望潢池上,萧然洗甲兵。

偶兴

吾亦陶彭泽,从来懒折腰。焚香怀落落,对酒意嚣嚣。世态云多幻,人情雪易消。最佳猿共鹤,闲里日相邀。

溪西村

入境闻鸡犬,悠悠古趣遐。红边花落瓣,绿际茗舒芽。深壑和烟窈,清溪避石斜。他时须结伴,松底泛流霞。

冬尽

一年惟腊在,忽忽又将央。雪重庭枝折,风轻径(上蕊下木)香。感时空有恨,留岁竟无方。老矣当樽客,他乡作故乡。

平原

碧天连野色,微雨湿蒿藜。鸟影松间没,蝉声柳外嘶。寺僧张远盖,田父把轻犁。逸趣纷纷入,都堪作画题。

章氏幽居

白屋烟霞内,花期了不愆。邱山情更好,泉石盟须坚。绿树当檐里,红藤倚壁牵。主人闲处立,有客笑扶肩。

忆弟从善

弟贫居歙县,兄老住丰溪。大被身分寝,长绳足共羁。幅云横断岭,钩月照斜溪。安得源源过,陶然乐黍鸡。

夏日即事

结伴居山寺,超然见白云。境闲堪问道,客雅好论文。坐石惟看奕,行田或课耘。夜来尘俗语,不向梦中闻。

最爱横溪曲,横流一树梅。藏根惟爱石,落瓣不沾埃。腊里孤清节,春间创辟材。调羹还有藉,青子百千枚。

薄暮步村径

竹里荆扉掩,村前万物幽。飞虫搏涧舞,鸣鹊抱巢修。川上渔歌断,坡前牧课休。淡烟随杖履,吾意自悠悠。

避乱

海内风光半血污,杀人声过似樵苏。一身驱路忙如蚁,八口无家散若乌。栗里无踪空怅望,桃源有梦失招呼。饥来野店供餐饭,敢怨匙前脱粟粗。

春日书怀

丰溪村内野人居,隐约南山对敝庐。花下小桥春策蹇,竹中深径夜归渔。无名正可骄王谢,有句还能继庾徐。醉罢浊醪邻客散,一番清梦又蘧蘧。

赠野僧

有客逃禅住北冈,昔年支许意相当。清如细竹迎风洒,洁似孤松冒雪张。锡杖倚云看远岫,铜瓶汲月煮新汤。只今石畔双扉掩,静阅琅函日几章。

永丰桥闲坐

敝袜轻鞋缓足投,永丰桥上寄双眸。山沿东舍环西舍,水遶南畴赴北畴。村妇坐畦挑马齿,野童蹲涧采鸡头。娱闲不觉忘中饭,一点斜阳射竹楼。

阅田禾

村南村北稻花明,碧影清光夹望平。节弄暑风轻拂拂,尖悬晚露澹盈盈。道傍妪妇呼鸡返,坡外儿童跨犊行。独坐小桥幽兴满,蟪蛄声在柳梢鸣。

傅婆井

古井无渊源,千秋自涵养。日暮汲人来,洞然发清响。

葺丰溪桥成志喜一绝

横流架石梁,刻作永丰字。好渡杖藜翁,逍遥谓农事。

醉卧田间赖里人章氏子扶归作诗以谢之

荷锄田泽畔,垂手引模糊。陷溺今方众,君还有意无?

题英济石

怪石裹苔钱,高耸百余尺。我至辄呼名,依稀点危额。

观野烧

烈烈西风里,蓬芜一扫空。虽留生意在,已废半年功。

短篱偎曲径,风雨困秋曦。竞惜芙蓉冷,何知更有伊。

栅山

郁郁长林障远乡,茸茸细草绿于秧。好风吹拂闲烟霭,熏得斜晖满径香。

漫兴

纠岭丰溪许避秦,一坵一壑老遗民。妻孥莫漫悲家计,留得黄冠未算贫。

马蹄痕

一泓流水旧多情,拂麈乘骢跃浅萍。父老竞传遗迹在,不知仙客是何名。

春日往栅山吟诗于驴子背上未即就误入侧径为丛莽所缚卒成之

风生原野翠痕充,涧曲峦隈小径通。(上不下见)句未成垂首索,不知身挂莽林中。

隔绝羊肠已数旬,到来春霭正盈盈。山神拟欲求新句,牵住衣裳不放行。

寄弟

函罢家音又拆看,添书绝句报平安。丰溪渔叟生涯定,明月清风一钓竿。

纠峰别业

纠峰岭半树森然,伐竹编成翠底廛。杂客不来尘思少,落花啼鸟自年年。

德山老人送茶至

数株香苕产松坡,野老新分半两多。钓罢归来儿说与,引瓢旋汲涧中波。

丰溪秋社

稻熟瓜累岁有仁,烹鸡割豕祀田神。分腥不觉归来晚,一幅云烟拥醉人。

猜你喜欢
  第二十四出 辞婚·李渔
  第十六出 酸报·李渔
  ◆卫□□仁近(敬聚斋稿)·顾嗣立
  第六十八回 郦相国暗添懊恼·陈端生
  第四折·秦简夫
  二集卷七十八·乾隆
  卷26 ·佚名
  卷一百二十八·陈思
  卷三百三十四·曹学佺
  省斋集补钞·吴之振
  唐四僧诗巻一·佚名
  刘永迎亲·佚名
  卷三十·查慎行
  追昔游集巻上·李绅
  《悼亡诗》其三·潘岳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黄铸·唐圭璋

      铸字亦颜,一作唏颜,号乙山,邵武人。官柳州守。词综补遗卷十三云:黄敏求横舟小藁有讯黄乙山于寿宁诗。   小重山   凉入秋檐雨意长。竹深啼络纬,响虚堂。一枝灯影耿昏黄。疏帘外,风度木樨香。   心事易成伤。燕支

  • 卷76 ·佚名

    范成大 冬至晚起,枕上有怀晋陵杨使君 新衣儿女闹灯前,梦里庄周正栩然。 骑马十年听晓鼓,人生元有日高眠。 多稼亭边有所思,冬来捻却几行髭。 也应坐拥黄紬被,断角孤鸿总要诗。 范成大 冬至夜發峽州

  • 卷63 ·佚名

    戴复古 诘燕 去年汝来巢我屋,梁间污泥高一尺。 啄腥抛秽不汝厌,生长群雏我护惜。 家贫惠爱不及人,自谓于汝独有力。 不望汝如灵蛇衔宝珠,雀献金环来报德。 春风期汝一相顾,对语茅檐慰岑寂。

  • 蓝山集巻三·蓝仁

    (明)蓝仁 撰○七言律诗新创谯楼美邵令大栋层轩俯广庭南山逺送武夷青五更画鼔先迎日百尺雕栏近列星漏点分明知善政斋居髙爽挹仙灵从今清献梅花月祗向春风角里听寄云松云松隐者巢居处上有屛山下藉溪花径夕阳眠鹿豕钓矶春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四百二十四·佚名

    嘉靖三十四年七月癸巳朔时享 太庙遣驸马都尉谢诏代○遣道士二十三人赍香帛祭 先圣历代帝王陵寝□八○起原任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张烜巡抚河南升大理寺右少卿魏谦吉为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甘肃○初四川叙州府宜宾县肆囤夷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三百十·佚名

    嘉靖二十五年四月丁亥朔时享 太庙命成国公朱希忠代○戊子○广陵王俊槻薨赐祭葬如例○庚寅○总督陕西都御史柯相各言虏酋士囊遗孽狼台吉等凡五部纠众二万九月间侵犯定边卫我军邀击而去连营不角□羊臣等窃料黠虏变诈且

  • 卢思道传·魏徵

    卢思道字子行,范陽人。 祖父卢陽乌,是西魏的秘书监。 父亲卢道亮,隐居不愿做官。 卢思道聪明善辩,通达脱俗。 十六岁那年,有一次,碰上中山人刘松替别人写碑铭,刘松把文章给他看,思道读了,有很多地方不理解,因此感触很深而受到激

  • 冯道传·薛居正

    冯道,字可道,瀛州景城人。他的祖先或种田或读书,没有固定的职业。冯道小时善良淳厚,爱学习会写文章,不厌恶粗衣薄食,除备办饭食奉养双亲外,就只以读书为乐事,虽在大雪拥门的寒天,尘垢满席的陋室,也快乐自如。天..年间,刘守光任他

  • 卷六十四 中庸三·黎靖德

      ◎第二十章   "'修道以仁。'修道,便是说上文修身之道,自'为政在人'转说将来。'修道以仁',仁是筑底处,试商量如何?"伯丰言:"克去己私,复此天理,然后得其修。"曰:"固是。然圣贤言'仁'字处,便有个温厚慈祥之意,带个爱底道理。

  • 提要·黎靖德

      臣等謹案朱子語類一百四十卷宋咸淳庚午導江黎靖徳編初朱子與門人問荅之語門人各録成編嘉定乙亥李道傳輯廖徳明等三十二人所記為四十三卷又續增張洽録一卷刻于池州曰池録嘉熙戊戌道傳之弟性傳續蒐黄榦等四十二人所

  • 原序·陈则通

    春秋一经说者亡虑数十百家其皆绘天地而图日月似则似矣於化工之妙容光之照则亡也愚读是经茫无津涯及见此编櫽括诸传苞举无遗颇於圣人之意若沧海之有畔可以济其濶而极其际伏读之余因思儒者之行闻善以相告也见善以相示也

  • 卷一百一·山井鼎

    钦定四库全书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一百一日本山井鼎物观 撰春秋左传注疏第四十九昭公二十年考异足利本经十有一月辛卯蔡侯卢卒卢作庐永懐堂同传郳申出奔郑申作甲永同 公説告晏子告下有于字 县鄙之人入从其政谨按足利

  • 卷五·顾镇

    <经部,诗类,虞东学诗  钦定四库全书虞东学诗卷五宗大府主事顾镇撰秦嬴之得姓本于伯益秦之受封肇于非子其国在雍州鸟防山之东北汉志谓今陇西秦亭谷是也其先中潏居西戎以保西垂六世孙大雒生成及非子成主大雒后非子为

  •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七十四·澄观

    十通品第二十八疏。二释名下疏文有三。初正释今经。二晋经下会通他经。三然通与明下拣滥会释。于中二。先正引论明通明相异。后会释经文。今初。论有问曰神通与明有何等异。答曰。直知过去宿命之事。是名为通。若知过

  • 补续高僧传序·佚名

    补续高僧传序吾氏高僧之列十科。犹孔门弟子之推四哲。四哲载记后。既更有弟子。十科立传后。岂竟无高僧。非无高僧。是无传高僧之人也。亦弟子中。非得马迁之笔。而不能传。曰传者传也。贵传其神如见故人。一披图不待

  • 玉照新志·王明清

    宋王明清著。六卷。《玉照新志》是南宋学者王明清撰写的一部笔记,成书时间为庆元四年(1198)。《玉照新志》的内容,以北宋后期的朝野旧闻为主,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反映了北宋朝廷腐败,权臣误国,百姓苦于战火,流离

  • 类证普济本事方续集·许叔微

    方书。又名《续本事方》。10卷。宋许叔微(知可)撰。为许氏《普济本事方》之续编,体例一如《普济本事方》。作者分类汇编各科效验方剂,分为治诸虚进食血气并论、治诸积热等疾、治诸风等疾、治诸冷等疾凡22门,共录方300

  • 上清明堂元真经诀·佚名

    石井昌子《真诰の成立をめぐる资料の检讨》认为本诀稍后于《真诰》。述存思及服云牙成仙法,含有房中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