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之六

全唐诗补逸卷之六

常衮

常衮,京兆人。建中四年卒于福建观察使任,年五十五。补诗二首。

送薛县丞还家

之子一为别,秋霜万里心。野花山路冷,明月柳边阴。聚首情犹浅,垂鞭意更深。望君自珍重,幽赏托瑶琴。

赴京旅次感怀

万里云烟绕画楼,客居无事转深愁。秋风翠阁看初动,玉露金茎望欲流。廿载承恩谁报主,一生僚属且封侯。明朝努力长安道,不为晴川恋旧游。 【以上二诗见沁泉山馆郭柏苍校刊本《唐制诏集》。】

徐源

徐源字太初,高平人。诗一首。 【(《全唐诗》无徐源诗)】

题灵泉寺

竹园无外事,秘殿夕阴生。云起灵峰隐,风来宝铎鸣。焚香流玉户,听鸟度金楹。静心归正法,方此谢尘缨。 【见武虚谷《安阳县金石录》。】

徐淮

徐淮字黄河,东海人。诗一首。 【(《全唐诗》无徐淮诗。)】

题灵泉寺

梵宇栖真所,寥寥世事稀。老僧披百纳,童子学三归。宝剎临香地,星宫隐翠微。谁怜漂泊者,于此遂忘机。 【亦见《安阳县金石录》。】

程序

程序字士伦,广平人。诗一首。 【(《全唐诗》无程序诗)】

题灵泉寺

烟景昼冥冥,楼台隐翠屏。猿攀太子树,鸟听《法王经》。悟理心无着,求缘塔有灵。回车犹未远,日暮数峰青。 【亦见《安阳县金石录》。】

徐泳

徐泳字太和,高平人。诗一首。 【(《全唐诗》无徐泳诗)】

题灵泉寺

物外经行处,云峰断复连。散花飞讲席,轻翠澹炉烟。稽首求真偈,观空息悉众缘。有时闻法鼓,应是会诸天。 【见《安阳县金石录》。】

包佶

包佶字幼正,包融之子。登天宝六载杨护榜进士第,累官至秘书监。与刘长卿、窦叔向善。补诗一首。

翻经台

野蔓高台下,前朝记不诬。金文翻古偈,汉字变胡书。彩线风飘断,缃缣火烬余。破云开白日,穿水照芙蕖。科斗频更改,庵园几遍锄。真门兼逸韵,两欲慕相如。 【见《永乐大典》卷二六○三「七皆」「台」字「翻经台」条(三函三十册)。复见同书卷六六九九「十八阳」「江」字(七函六十四册)。】

皇甫冉

皇甫冉字茂政,安定人,避地寓居丹阳。天宝十五载卢庚榜进士。大历二年卒,年五十四 【(据独孤及撰《唐故左补阙安定皇甫公集序》)】 。补诗一首。 【(复出一首)】

金山

中江一柱碧崚嶒,壁立千寻我独登。梵呗波随招过客,钟声船载送归僧。窗前白上浪三尺,岭上青堆云几层。六代风流衰歇尽,凭栏感喟意难胜。 【见丹徒陶绍莱辑《润州唐人集》卷七,云:「见净谈《金山志》及缪潜《新志》。」】

送韩司直

【见宋赵师秀《众妙集》,并见宋周弼《唐三体诗》卷六。按《全唐诗》卷一百八十四作刘长卿诗,诗同,校其异文如下:首句「游吴还适越」,「适」,《全唐诗》作「入」。五句「山明残雪在」,「山」,《全唐诗》作「岸」。七句「季子留遗庙」,《全诗》作「季子杨柳庙」。又《唐三体诗》本元释圆至于此句下注曰:「皇览《冢墓记》:季子冢在毘陵县暨阳乡,至今吏唐民祀事。」】

皇甫曾

皇甫曾字孝常,冉母弟也。 【(复出一首)】

送人诗

【见《学海类编》唐贾岛撰《二南密旨》,题曰皇甫曾《送人诗》,亦见宋周弼《唐三体诗》卷六,题曰《途中送权曙》,皇甫曾作。按唐姚合《极玄集》卷下选此诗,作皇甫冉诗,题曰《途中送权二兄》。《全唐诗》卷二百四十九作皇甫冉诗,题曰《途中送权三兄弟》。又卷二百九十六作张南史诗,题曰《西陵怀灵一上人兼寄朱放》,诗同。校其异文如次:「淮海风涛起,江关幽(《极玄集》及《全唐诗》皇甫冉卷张南史卷并作「忧」。)思长同。悲鹊遶树,独作(《全唐诗》张南史卷作「坐」)雁随阳。山晚云和(《全唐诗》皇甫冉卷作「初」,张南史卷作「藏」)雪,门(《唐三体诗》作「天」,余本均作「汀」)寒月照霜。由来濯缨处,渔父爱潇湘(他本均作「沧浪」)。】

钱起

钱起字仲文,吴兴人。天宝十载李巨榜及第。大历中,与韩翃、李端辈号十才子。补诗一首。

暇日题草堂

为郎过壮岁,晚景对秋天。门掩苍苔上,池清寒竹前。通经未拾紫,炼药不成仙。且酝东皋黍,愁来得醉眠。 【见宋赵师秀编选《唐众妙集》。】

赵居贞

赵居贞,天水人。 【(复出一首)】

云门山投龙诗刻并序

【按《全唐诗》卷二百五十八收此诗,《山左金石志》石刻亦载之,惟异文较多,且序中有二十余字,诗中有四句为《全唐诗》所无,故重为录出,而以《全唐诗》校之。】

□□□□□□□。 【石刻阙文,《全唐诗》作「有唐天宝玄默岁」。按当作玄黓岁。《尔雅释天》:「太岁在壬曰玄黓。」此盖指天宝十一载壬辰岁。】 辜 【《全唐诗》无此字】 月己巳。 【按十一月为辜月。】 中散大夫使持节北海郡诸军事守 【《全唐诗》无「守」字】 北海郡太守柱国天水赵居贞,登云□□。□□□□□。 【石刻阙文,《全唐诗》作「门山,投金龙环璧。」】 奉为□□ 【阙文《全唐诗》作「开元」。】 天宝 【《全唐诗》作「天地大宝」。】 圣文神武□□ 【望按:阙文当是「应道」二字。】 皇帝祈福也。先是投礼,太守不行,以掾吏代之。余是年病月 【《全唐诗》作「病目」】 戾止,以为□□□□,□□□□□,□□ 【石刻阙字,《全唐诗》作圣上祈佑,宜牧守躬亲吏辄」。】 代,固 【《全唐诗》无「固」字】 非礼也。当是时,上元投礼犹未备,余责璧观之,皆不肖。于是诘 【自「当是时」至此二十余字,皆《全唐诗》所无。】 □ 【《全唐诗》作「余」。此上疑尚有阙文。】 撰良日,躬诣祈福。 【《全唐诗》无此句。】 爰及中元下元,并躬行□□□□□。 【阙字《全唐诗》作「为圣上祈寿」。】 祝拜焚香,投龙壁 【《全唐诗》无「壁」字。「壁」,应作「璧」。】 礼毕,有瑞云从洞门而出,五色纷郁回翔,空中有 【《全唐诗》无「有」字】 声曰:「□□□ 【阙文《全唐诗》作「皇帝寿」。】 一万一千一百岁。」□ 【石刻仅存右半「页」,《全唐诗》作「预」。】 礼者□ 【阙字《全唐诗》作「悉」。】 闻之。 余乃手舞足蹈,赋诗以歌其事,遂于岩前刊 【《全唐诗》作「刻」。】 石壁以纪之。

□□ 【《全唐诗》作「晓登」】 云门山,直上壹千尺。绝顶弥□ 【《全唐诗》作「孤」。】 耸,盘途几倾窄。前对竖裂峰,□□ 【《全唐诗》作「下临」。】 削成壁。阳□ 【《全唐诗》作「巘」。】 灵芝秀,阴崖仙乳□。 【此句《全唐诗》作「阴崖半天赤」。】 □□□群山,远望何所隔。太阳未出海,旷晃半天赤。 【《全唐诗》无以上四句。】 大壑静不波,渺溟无际碧。 【「碧」,《全唐诗》作「极」。】 是时雪初霁,冱寒冰 【《全唐诗》作「水」。】 更积。恭 【《全唐诗》误作「披」】 展送龙仪,宁安服狐白。□□ 【《全唐诗》作「沛恩」】 惟圣主,祈福在方伯。三元章醮升,五域□□ 【二字《全唐诗》亦阙。】 觌。帟幕翠微(上下一中曰),机□ 【《全唐诗》作「茵」。】 丹洞辟。□□ 【《全唐诗》作「祝起」。】 鸣天鼓,拜传端素册。霞间□□□, 【《全唐诗》作「朱绂萦」。】 岚际黄裳襞。玉□ 【《全唐诗》作「策」。】 □□ 【《全唐诗》作「奉诚」】 信,□□□ 【《全唐诗》作「仙佩俟」。】 奔驿。□ 【《全唐诗》作「香」。】 气入岫门,瑞云出岩石。至诚必招感,大福旋来格。空□□□□, 【《全唐诗》作「中忽神言」。】 帝寿万千百。 【见毕沅、阮元撰《山左金石志》卷十二。】

韩翃

韩翃字君平,南阳人。天宝十三载杨纮榜进士。其诗兴致繁富,人谓如芙蓉出水云。补诗二首。

秋斋 【题拟】

山月皎如昼,霜风时动竹。夜半鸟惊栖,窗间人独宿。 【见《永乐大典》卷二五三九「七皆」「秋斋」条(三函三十册)《全唐诗》所未收。】

河上寄故人

河流杳霭晓天,濮水黯澹秋烟。日暖昆吾台上,春深颛顼城边。莺声乱鸣鸿塞,花片细点龙泉。西望情人早至,尤应得醉芳年。 【按《全唐诗》卷二百四十五有此诗。惟前半残缺不可句读。此见《永乐大典》卷三○○五「九真」「人」字(五函四十二册)。完整可读,故录存之。】

顾况

顾况字逋翁,海盐人。补诗一首。

访邱员外丹 【题拟】

五月五日日亭午,独自骑驴入山(阻去且改乌)。来到君家不见君,下驴倚杖叩君户。惊起山童开山扉,黄犬摇尾衔人衣。试问先生住何处,云入山中采紫薇,平明一去今未归。引我池中看钓矶,池中数个白鸥儿,见人惯后痴不飞。待君归来君未归,却复骑驴下翠微。 【见仁和张大昌辑《临平记补遗》卷四。】

张建封

张建封字本立,邓州南阳人。少任侠,喜文章。贞元四年拜御史大夫、徐泗濠节度使,十六年病卒,年六十六。补句二。

句 【朝天行】

赖有双旌在手中,镆(金耶)昨夜新磨了。 【见李肇《国史补》卷上。】

 裴度

裴度字中立,河东闻喜人。以讨平淮蔡,擒吴元济,封晋国公。其后诛宦官刘克明,迎立文宗,屡秉国政,身系天下重轻者垂三十年,时人以比郭汾阳。开成四年卒,年七十五。补诗一首。

厅事之西因依墉壑为山数仞有悬水焉予理戎之暇聊以息燕此相国张公之所作也缅怀高致时濯尘缨即事寄言而赋斯什

奇峰似天作,半倚增城隅。何处通泉脉,潺湲竟朝晡。挂石悬一带,洒荷散千珠。固宜赏高人,何为对武夫?鼓鼙时铿(言訇),吏卒亦喧呼。愧尔来我所,顾我非尔徒。乃是风流相,昔尝居此都。能移造化力,雅与山水俱。多惭受成者,得此聊自娱。 【见《分门纂类唐歌诗》残本第三册《天地山川类》卷三十二。】

卢仝

卢仝,范阳人。文宗大和九年因宿王涯第,罹甘露之祸。补诗一首。

月诗

金波绚彩丽初筵,玉冕 【友人蒋礼鸿同志谓当作「玉菟」。菟,同兔。】 流辉满大圆。镜里山川同炯炯,楼前风露共娟娟。 【清康熙间仁和孙之騄《玉川子诗注》收此诗,云见《万花谷后集》。】

贾岛

贾岛字浪仙,范阳人。初为僧,法名无本。韩愈重其才,劝之还俗。文宗时为长江 【(属剑南道遂州)】 主簿,后改普州 【(亦属剑南道)】 司仓参军。武宗会昌三年七月卒,年六十四 【(据苏绛撰《唐故司仓参军贾公墓志铭》)】 。补诗一首。

纪汤泉

维泉肇何代,开凿同二仪。五行分水火,厥用谁一之。在卦得既济,备象坎与离。下有风轮煽,上有雷车驰。霞掀祝融井,日烂扶桑池。气殊礜石厉,脉有灵砂滋。骊山岂不好,玉环污流脂。至今华清树,空遗后人悲。遐哉哲人逝,此水真吾师。一濯三沐发,六凿还希夷。伐毛返骨髓,发白令人黟。十年走尘土,负我汗漫期。再来池上游,触热三伏时。古寺僧寂寞,但余壁上诗。不见题诗人,令我长叹咨。 【见康熙十八年闵麟嗣撰《黄山志定本》卷六,乾隆间刊印。此诗承仪征吴白匋先生见告。】

于德晦

于德晦,历官监察御史、同州刺史。德宗朝太子宾客于邵之孙 【(见《新唐书》卷七十二下《宰相世系表》)】 。诗一首。 【(《全唐诗》无于德晦诗)】

歙郡有黄山楼北瞰黄山山势中拆若巨门状因题一绝

黟峰翠色自天流,直下青冥豁素秋。闲倚朱栏频北望,只宜名作巨门楼。

武元衡

武元衡字伯苍,河南缑氏人。宪宗朝宰相,元和十年六月癸卯早朝,为盗所害,年五十八。补诗一首。

寒食下第通简长安故人

寒食都人重胜游,相如独自闭门愁。尝闻娄护因名达,君试将余问五侯。 【见《永乐大典》卷三○○五「九真」「人」字(五函四十二册)。按诗共二首,其一五言四句,《全唐诗》卷三百十七载之,其二即此诗。】

权德舆

权德舆字载之,天水田各阳人。元和十三年八月,以病自山南西道节度使任乞还,卒于道,年六十。补诗一首。

临平湖夜泛

素彩皓通津,孤舟入清旷。已爱隔帘看,还宜卷帘望。隔帘当此时,惆怅思君君不知。 【此见《永乐大典》卷二二七一「六模」「湖」字《临平湖》条(二函二十册)。此诗亦见沈谦《临平记》卷四,惟第五句作「隔帘卷帘当此时」为异。】

猜你喜欢
  卷六百一十四·彭定求
  卷七·彭定求
  李流谦·唐圭璋
  第三十六出 婚走·汤显祖
  第一折·佚名
  ●卷十六·葛立方
  丁集第一·钱谦益
  晁无咎词卷二·晁补之
  卷十·陈耀文
  五集卷七十一·乾隆
  乐府传声·徐大椿
  卷一百八十·陈廷敬
  石屏诗集巻二·戴复古
  王梵志诗集序·王梵志
  雍熈乐府卷之十·郭勋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二场·老舍

    时间 前场后片刻。地点 头人家里。人物 大姐 二姐 三姐 仆甲 头人 仆乙 男女仆若干蛙儿〔幕启:一间相当阔绰的大厅。大姐与二姐闷坐无聊。大 姐 天下什幺最虚空?二姐 莫非是青山寂寂,花儿为谁红?大姐 不对!清

  • 第八出 婆奸·周履靖

    【卜算子】〔生上〕入眼顿熏心。搅梦还惊寝。烟霞泉石旧胸襟。一夜沾脂粉。浑疑梦裏逢。遥遥不相识。幽径还独寻。绿苔见行迹。小生夜来一见娇娃。不觉神魂飘漾。坐卧无聊。已喜天明。不免循彼游踪。寄我神想

  • 列传第五十九 裴叔业 夏侯道迁 李元护 席法友 王世弼 江悦之 淳于诞 李苗·魏收

    裴叔业,河东闻喜人也。魏冀州刺史徽之后也。五代祖苞,晋秦州刺史。祖邕,自河东居于襄阳。父顺宗、兄叔宝仕萧道成,并有名位。叔业少有气干,颇以将略自许。仕萧赜,历右军将军、东中郎将、谘议参军。萧鸾见叔业而奇之,谓之曰:“

  • 东都事略卷九十三上·王称

    列传七十六上  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也父洵见儒学传轼生十年而洵宦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比冠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欧阳脩试礼部进士得轼论欲以冠多士疑曾巩所爲巩脩门下士也乃置第二遂中乙科授福昌簿脩复以直言荐之

  • 后汉孝明皇帝纪上卷第九·袁宏

      永平元年  四月癸卯,封故卫尉阴兴子庆为鲖阳侯,博为隐彊侯〔一〕。楚王舅子许昌为龙舒侯。 〔一〕 范书、续汉郡国志“隐”均作“濦”,二字古通用。又论衡恢国篇曰:“隐强侯傅悬书市里,诽

  • 卷二十二·连横

    宗教志连横曰:宙合之中,列邦纷立。而所以治国定民者,曰政,曰礼。夫政者,以辅民志者也;礼者,以齐民俗者也。如车两轮,相助为理。然而诗书所载,每言鬼神。降祥、降殃,归之天帝。一若冥冥之上,果有一真宰者焉。诗曰:『赫赫不显,上帝维

  • 续明纪事本末卷之十八·倪在田

    自成遗乱宏光元年夏,李自成据武昌。其党李锦、高一功、田见秀、刘宗敏、张鼐、谷英、刘芳亮、刘芳宇、刘礼纯、袁宗第、任继荣、吴汝美、刘汝魁、辛思忠、杨忠彦、刘希尧、郝摇旗、党守素、马超、邢十万、蔺养成、牛万

  • 卷九·黄震

    钦定四库全书古今纪要卷九宋 黄震 撰唐高祖【李渊】祖虎西魏柱国周闵帝追封唐公父昞世袭高祖又领太原留守晋阳宫监 子世民与裴寂隂以宫人侍渊胁之起兵使刘文靖诈为诏发太原西河等民兵连和突厥

  • 五七○ 江西巡抚郝硕奏缴续获应毁书籍并开单呈览折·佚名

    五七○ 江西巡抚郝硕奏缴续获应毁书籍并开单呈览折乾隆四十三年十二月初一日江西巡抚臣郝硕谨奏,为恭进续获应毁各书,仰祈睿鉴事。窃照江省今岁购获应选应毁各书,前已经臣恭折奏缴在案。兹据各属续获应毁书籍呈缴前来。

  • 三八九 谕内阁着派皇八子等分与应校之书同总裁一体校勘·佚名

    三八九 谕内阁着派皇八子等分与应校之书同总裁一体校勘乾隆四十二年五月二十七日乾隆四十二年五月二十七日内阁奉上谕:四库全书馆缮写之书虽多,而各总裁校勘者少,不能供进呈披阅。卽再添总裁数人,仍恐无益。着派皇八子、

  • 商君列传第八·司马迁

    王淑艳译注【说明】在这篇列传里,主要记述了商鞅事秦变法革新、功过得失以及卒受恶名于秦的史实,倾注了太史公对其刻薄少恩所持的批评态度。然而,商鞅变法却是我国历史上成功的一例。孝公当政,已进入七雄争霸的战国时期,周

  • 蔡凝传·姚思廉

    蔡凝字子居,济陽考城人。祖父蔡撙,是梁吏部尚书、金紫光禄大夫。父亲蔡彦高,是梁给事黄门侍郎。蔡凝年少聪明有悟性,容貌俊美,举止优雅。长大后,广泛涉猎经传,文辞优美,尤其擅长草书、隶书。天嘉四年(563),初任秘书郎,调任庐陵

  • 卷二十六 齐天萧后之诬·李有棠

    〔法天后事附〕圣宗统和十九年夏五月丙戌,册萧氏为齐天皇后。后为承天太后弟乌延之女,小字菩萨格。美而才,尝以草莛为殿式,密付有司,命造清风、天祥、八方三殿。既成,益宠异。所乘车置龙首鸱尾,饰以黄金。又造九龙辂、诸子车

  • 卷二百十八上·雍正

    <史部,诏令奏议类,诏令之属,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二百十八上 朱批黄廷桂奏摺 雍正五年六月十九日四川提督【臣】黄廷桂谨 奏为谨陈营伍地方情形及微【臣】管见事宜恭请 圣训事窃【臣】仰荷

  • 卷十二·沈廷芳

    钦定四库全书十三经注疏正字卷十二山东按察使沈廷芳撰诗魏葛屦诂训传第九○音义姬姓国也【姓监本误魏】其地虞舜夏禹所都之域也【也误地】魏谱魏者节疏禹受禅都平阳或安邑【平误子】乃□防亡【厎误底下字后同】在禹节

  • 第八 聚落主相应·佚名

    第一 暴恶一尔时,世尊住舍卫城祇树林给孤独长者之园。二时,聚落主暴恶,诣世尊住处,礼拜世尊,坐于一面。三坐于一面之聚落主暴恶,白世尊曰:&ldquo;大德!于此处,某者被称为暴恶,是以何为因?以何为缘耶?而又于此处,某者被称为柔和,是

  • 直指玉钥匙门法·真空

    音韵学著作。明释真空撰。此书附于《篇韵贯珠集》编入释真空所辑《韵书四种》,有明正德中刊本。此书在刘鑑十三门法的基础上加以补苴,共立二十门法:1.音和,2.类隔,3.窠切,4.轻重交互,5.振救,6.正音凭切,7.精照互用,8.寄韵凭切,9.

  • 虹·茅盾

    长篇小说。茅盾著。初载于1929年6至8月《小说月报》第20卷第6至8号。1930年3月由上海开明书店初版。小说原计划要“为中国近十年之壮剧,留一印痕”(茅盾《〈虹〉跋》),但只写到1925年的“五卅”为止。从已完成部分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