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包待制智斩鲁斋郎

简名《鲁斋郎》。杂剧剧本。元关汉卿作。四折一楔子,末本。剧写权豪势要鲁斋郎强夺银匠李四之妻,李四拟告状而病倒街头,为六案孔目张珪所救。张初言助李,但得知被告系鲁斋郎时,大惊失色,力劝李四罢休,以免遭祸。后鲁见张妻美,复威胁张送妻至鲁宅。张畏其权势,只得屈从。鲁对李妻已厌,诈称己妹而送与张为妻。张携李妻归家,会李因儿女失散来张家寻找,与妻重逢。而张之儿女为寻母亦失踪。张于绝望中出家修道。龙图阁待制兼开封府尹包拯寻访民情,途中收养了李、张两家子女,闻鲁专夺人妻事,欲绳之以法,但又恐皇上袒护权豪,故于奏文中将“鲁斋郎”写作“鱼齐即”,御批下“斩”字后,复将“鱼齐即”添足而立予处决。李、张两家夫妻儿女皆得团圆。剧假借宋代清官包拯之名反映元朝现实,“智斩”正曲折地反映了元朝权豪势要享有法律特权。有《脉望馆钞校本古今杂剧》本、《元曲选》本。

《包待制智斩鲁斋郎》全部章节目录

(1)楔子
(2)第一折
(3)第二折
(4)第三折
(5)第四折

猜你喜欢
  申忠愍诗集·申佳胤
  薛涛李冶诗集·佚名
  词莂·朱祖谋
  岛噫诗·卢若腾
  梦窗稿·吴文英
  诗义固说·庞垲
  国秀集·芮挺章
  诗学禁脔·范梈
  鬼与人心·胡也频
  围棋闯局·詹时雨
  苇碧轩诗集·翁卷
  火车上的威风·老舍
  金陵百咏·曾极
  南冠草·夏完淳
  包待制三勘蝴蝶梦·关汉卿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苕溪渔隐词话卷一·胡仔

    吴越王献词后山诗话云:“吴越后王来朝,太祖为置宴,出内妓弹琵琶。王献词曰:‘金凤欲飞遭掣搦。情脉脉。看即玉楼云雨隔。’太祖起,拊其背曰:‘誓不杀钱王。’”好句不能改漫叟诗话云:“

  • 卷五十一·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五十一华山类五言古行经太华        【隋】孔德绍纷吾世网暇灵岳展幽寻寥廓风尘逺杳冥川谷深山昏五里雾日落二华隂疎峰起莲叶危塞隠桃林何必东都外此处可抽簪华岳     

  • 列传第一百三十四 酷吏·欧阳修

    太宗定天下,留心听断,着令:州县论死三覆奏,京师五覆奏。狱已决,尚芋然为彻膳止乐。至晚节,天下刑几措。是时州县有良吏,无酷吏。武后乘高、中懦庸,盗攘天权,畏下异已,欲胁制群臣,椔翦宗支,故纵使上飞变,构大狱。时四方上变事者,皆给

  • 第九七供词同治十三年九月十三日一一三○四-六·佚名

    脱逃跑勇温天送讯供据温天送供:年廿七岁,原籍南安县,在台生长,父故母在,无兄弟,有妻子,现住北门外仑仔庄,充当跑勇,系郑日升保举小的。因小的在署领工食银十三元五角,并带站书吕洲浅长衫一件、小帽一件、绵

  • 评鉴阐要卷一·乾隆

    太昊伏羲氏始教民佃渔畜牧纲君民之道莫大乎教养伏羲氏作佃渔畜牧皆所以为养也而教即行其中后世视教养为二者去古逺矣炎帝神农氏始教民艺五谷目今之民即古之民古之民茹毛饮血初不知耕稼也后世视茹草木而食禽兽者几如异

  • 布鲁海牙传·宋濂

    布鲁海牙,畏兀族人。祖父名牙儿八海牙,父名吉台海牙,均为本国有功世臣。布鲁海牙年幼丧父,寄学于母舅家中,很快就能识读本族文字,尤其精于骑射。十八岁时随本国国王归附于太祖,充当宿卫。太祖西征,布鲁海牙扈从,不辞劳苦。太祖

  • 卷四十·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大清会典卷四十礼部祠祭清吏司大祀三凡飨太庙之礼崇建太庙於端门之左前殿爲飨祫行礼之地後殿中室奉安肇祖原皇帝原皇后神位左一室奉安兴祖直皇帝直皇后神位右一室奉安景祖翼皇帝翼皇后神位左二室奉安

  • 四、诸夷姓·傅斯年

    诸夏所在既如上章所述,与之对峙之诸夷,乃并不如诸夏之简单,所谓“夷”之一号,实包括若干族类,其中是否为一族之各宗,或是不同之族,今已不可详考,然各夷姓有一相同之处,即皆在东方,淮济下流一带。现将古来为人称为夷者各族,或其子

  • 对作篇第八十四·王充

    或问曰:“贤圣之空生,必有以用其心。上自孔、墨之党,下至苟、孟之徒,教训必作垂文。何也?”对曰:圣人作经,艺者传记,匡济薄俗,驱民使之归实诚也。案六略之书,万三千篇,增善消恶,割截横拓,驱役游慢,期便道善,归政道焉。孔子作《春秋》

  • 三礼图卷三·刘绩

    明 刘绩 撰王后六服制类深衣但侈袂加绣翟耳其色各不同説见玉藻 诗羔羊之皮素丝五紽羔羊之革素丝五緎羔羊之缝素丝五总防谓素丝饰裘缝中按传曰五丝为防倍防为升倍升为緎倍緎为紽倍紽为緵倍緵为防此自少之多自微至着

  • 轻重丙第八十二·管仲

    失传。

  • 卷六十二·王与之

    钦定四库全书周礼订义卷六十二   宋 王与之 撰朝士中士六人府三人史六人胥六人徒六十人贾氏曰其职掌外朝之法左右九棘之事主询众庶谳疑狱故属秋官掌建邦外朝之灋郑锷曰天子有三朝一曰治朝司士所掌是也二曰内朝大

  • 译文 卷四 存养·朱熹

    卷四 存养4·01 或问“圣可学乎?”濂溪先生曰:“可。”曰:“有要乎?”曰:“有。”“请问焉。”曰:“一为要。一者无欲也。无欲则静虚动直。静虚则明,明则通;动

  • 嘱累品第十八·佚名

    尔时世尊,则如其像而出顶光。便现神足感魔波旬。与诸兵众往诣佛所。白世尊曰:吾与眷属于如来前而自约誓。若斯经典所流布处。诸郡国土而有法师。敷陈经典宣于法会。又吾身誓益当加护。令得畅达不兴危害。于是世尊紫金色

  • 大智度論卷第二十·欧阳竟无

      龍樹菩薩造   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釋初品中三三昧義第三十一   空三昧無相三昧無作三昧.四禪.四無量心.四無色定.八背捨.[一]八勝處.九次第定.十一   切處。   問曰.何以故次三十七品後說八種法。

  • 佛说开觉自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三·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传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法护等奉 诏译“复次,须菩提!菩萨摩诃萨于色法中,应当了知五种见法,知已舍离。何等为五?一、自性颠倒见,二、有见,三、诬谤见,四、见,五、大见。“须菩提!受、想、行

  • 佛说佛名经卷第二·佚名

    后魏北印度三藏菩提流支译  南无无垢杖佛 南无无边杖佛 南无法杖佛 南无宝盖佛 南无均宝盖佛 南无摩尼盖佛 南无金盖佛 南无奋迅王佛 南无增上火成就王佛 南无增上勇猛佛 南无勇施佛 南无智施佛 南无然

  • 第七十五章 鲁哈那州之征服·佚名

    其时,有奋斗家大军,诸大臣等,以攻略提伽瓦毗地方之国土,(一)于名沙瓦义耶罗之地行大对战,击破所有为点之彼具十二门之堡垒,(二)由此,名伍摩耶伽摩[牛粪村]、阇伽摩[六村]之地,又于婆罗婆沙那[力石]堡垒行激战,(三)以破敌军,彼等军势马象悉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