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尧雄传

尧雄,字休武,上党长子人氏。祖父暄,魏司农卿。父荣,员外侍郎。雄少年时勇猛矫健,长于骑马射箭,轻财重义,被同辈人推崇。永安中,拜宣威将军、给事中、持节慰劳恒燕朔三州大使。仍为都督,跟从叱列延攻打刘灵助,获胜,拜镇东将军、燕州刺史,封城平县伯,食邑五百户。

义旗初树,雄随尔朱兆在广阿大败,于是他便率领自己的部众占据定州,之后归顺了高祖。这时雄的从兄亻桀,被尔朱兆委任为沧州刺史,赴任抵达瀛州,得知兆败的消息,也遣使归降。高祖认为雄兄弟都有赤诚之心,就让亻桀行瀛州刺史事。很快又授雄车骑大将军、瀛州刺史以替代亻桀,并晋爵为公,增加食邑五百户。这个时期,禁网疏阔,官员们纷纷聚敛,只有雄能洁身自好,用宽恩待下,所以深得吏民拥戴。

魏武帝入关,雄为大都督,随高昂在穰城大破贺拔胜。追随驰逐征讨三荆,又授二豫、扬、郢四州都督、豫州刺史。元洪威占据颍州叛乱,老百姓赵继宗杀颍川太守邵招,屯驻乐口,自称豫州刺史,与北边的洪威呼应。雄领兵讨伐,继宗失败逃走。乡民们因为雄的离走,又推举城人王长为刺史,并且争取到了西魏的援助。雄再次与行台侯景打垮了王长。梁将李洪芝、王当伯偷袭平乡城成功,继之騷扰州境。雄设伏兵邀击,活捉了洪芝、当伯等人,俘虏缴获极多。梁司州刺史陈庆之又率部围攻州城,雄领兵出城应战,一时所向披靡,虽身体两处负伤,但斗志更旺,庆之败,抛弃辎重逃跑。后庆之复围南荆州,雄说:“白苟堆是梁朝北面的重镇,现在城中空虚,攻打的话一定可以夺取,庆之他们听了白苟堆的消息,荆州之围自然也就解除了,这是所谓的机不可失吧。”于是依计划进行,庆之果然放弃荆州赶来救助。当他还在路上的时候,雄攻克了白苟堆城,生擒梁镇将苟元广,以及兵士二千人。梁拜元庆和为魏王,侵扰魏之南境。雄统众反击,在南顿大败庆和。不久,与行台侯景攻下梁朝的楚城。豫州百姓上书朝廷,再次请求雄作刺史,因此雄复行豫州事。

颍州长史贺若徽拘捕刺史田迅,占领州城投降了西魏,帝诏令雄与广州刺史赵育、扬州刺史是云宝等各自统领本州兵马,齐心协力,随行台任延敬围攻颍州。西魏遣将怡锋率众援救,双方交战后,延敬等失利。赵育、是云宝各自返回本州,很快拥城降敌。雄收聚散兵,防守大梁城。由于延敬吃了败仗,周文帝便派右丞韦孝宽等攻打豫州,雄的都督郭丞伯、程多宝等则带着豫州投降了,还将刺史冯邕和家属及其部下的妻儿老小几千人押解到长安。一行人到达乐口,雄的外兵参军王恒伽、都督赫连俊等数十骑突然拦截,杀死多宝,搜找出雄等人的家属带着返回了大梁。西魏任命丞伯为颍川太守,雄还是同行台侯景一道讨击。雄从另一方向攻下乐口,活捉了丞伯。向前推进,攻打悬瓠,追逐西魏刺史赵继宗、韦孝宽等。朝廷再以雄行豫州事。西魏以是云宝作扬州刺史,屯驻项城;义州刺史韩显盘踞南顿。雄再次领兵攻打,一天就占领了两座城池,掳获了韩显以及长史丘岳,是云宝遁走,俘虏他们的妻妾和将吏二千多人,并一概解送到京师。朝廷加雄骠骑大将军。雄依然随同侯景,平定鲁陽后,再拜豫州刺史。

雄虽是武将,但品性宽厚,治民极讲诚信,为政去繁就简,只是注重大事而已。抚育教养兵民,而能尽其所长。在边地十年,多次建有战功,豫人直至今日都在怀念着他。雄爱惜人才,多有施予;宾客往来,赠给甚厚,这些,都受到了时论的赞许。兴和三年(541),征还京师,不久,统率司、冀、瀛、定、齐、青、胶、兖、殷、沧十州士卒十万人,巡行西南,分守险要。四年,死于邺城,时年四十四岁。赠使持节、都督青徐胶三州军事、大将军、司徒公、徐州刺史,谥号武恭。子师继嗣。

雄弟奋,字彦举。以布衣拜宣威将军、给事中,转中坚将军、金紫光禄大夫,赠爵安夷县子。从高祖平定邺城,打败尔朱兆等,晋爵为伯。离开京师为南汾州刺史,胡人都害怕他。西魏行台薛崇礼统众攻奋,交战,奋大胜,崇礼兄弟乞求归降,奋就将他们送往相府。转奋为骠骑将军、左光禄大夫、颍州刺史,卒。赠兖豫梁三州诸军事、司空、兖州刺史。

雄从父兄亻桀,字寿。性轻率,嗜酒,却极有武力。初官给事中、羽林监。从高祖破纥豆陵步藩,因有战功,擢为镇东将军,封乐城县伯,食邑百户。出任沧州刺史。时义兵起事,亻桀投奔高祖。从高祖平邺及败尔朱兆,晋爵为侯。后为都督,率众在樊子鹄统领下在谯城讨伐元树,获胜。又除南兖州刺史,虽大力收受财货,但敢作敢为,吏民都很惧怕他。不久加行兖州事。元象初,拜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晋爵为公。出任磨城镇大都督,转安州刺史,卒于任上。赠使持节、沧瀛二州诸军事、尚书右仆射、沧州刺史。

猜你喜欢
  卷第二百六十九·胡三省
  ●卷四。除授三·梁章钜
  卷十上·杨士奇
  卷之一百八十九·佚名
  卷之二百七十四·佚名
  八九六 质郡王永瑢等奏《四库全书简明目录》等书告竣呈览请旨陈设刊行折·佚名
  万石张叔列传第四十三·司马迁
  卷三 魏书三 明帝纪第三·陈寿
  文苑传序·李延寿
  华山王元鸷传·李延寿
  刘赞传·薛居正
  卷八十·杨士奇
  伍镜湖·周诒春
  十年·佚名
  八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二九·陈衍

    一、光绪初年,福州有三狂生,皆林姓,一畏庐,一述庵(崧祁),一某。述菴乙酉举于乡,早卒。《挽林少溪》云:“牵裾惘惘去迟迟,便是人间死别时。箧裹剩将慈母线,扇头留得阿兄诗。龙蛇嫁呃天难问,烽火横江病不知。搔首为君添一恸,可

  • ◆曹侍讲元用(超然集)·顾嗣立

    元用,字子贞,世居阿城,后徙汶上。元用幼读书,常达曙不寝,父忧其致疾,止之,辄以衣蔽窗默观之。始以镇江路儒学正,考满游京师。翰林承旨阎复大奇之,因荐为翰林国史院编修官,御史台辟为掾史,转中书省右司掾。与清河元明善、济南张养

  • 第七十四回 娶新人翁姑心乐·陈端生

    第七十四回娶新人翁姑心乐诗曰:宜尔室家乐尔妻,孟光举案庆眉齐。今朝父母共安乐,惟愿螽斯蛰蛰兮。一到初六七这两天,皇甫府中十分忙乱。太皇妃要料理两处行盘,一般无二。老千岁要着人外面挂灯结彩,小王爷又要铺设麟凤宫。

  • 金昌绪诗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金昌绪,生卒年不详,余杭(今浙江)人。《全唐诗》存其诗一首。 春 怨 金昌绪 打起黄莺儿, 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 不得到辽西。 金昌绪诗鉴赏 这首诗的题目又作《伊州歌》,据《乐府诗集·伊州》题解,此曲乃是“西京

  • 希澹园诗集卷一·虞堪

    (明)虞堪 撰○古体杂言沧浪操(孺子鼓枻作)泛沧浪猗毋泊我舟通汗漫猗毋遏我游彼湛湛猗既玄以黝物扰扰猗其盍以修夫滔滔猗吾宁与休孰知我猗不我为俦叹自取猗从者惟由钓鱼操瞰沧浪而盘礴阅浮云之巻舒物悠悠其永逝吾何心而钓

  • ●卷四十五·徐梦莘

      靖康中帙二十。   起靖康元年三月三十日丙申,尽四月十六日壬子。   三十日丙申蔡京责授崇信军节度副使德安府安置蔡攸前去省侍。   太上皇自淮浙回銮已泝汴过宿州先是蔡攸已降授大中大夫提举亳州明道宫任便

  • 卷八十八 西域传第七十八·范晔

    武帝时,西域内附为属地,有三十六个国家,汉朝为西域设置使者、校尉来统领保护西域,宣帝改叫都护。元帝又设置戊己二校尉,在车师前王庭垦种荒地。哀帝、平帝时期,西域自己互相分裂为五十五个国家。王莽篡位后,贬抑和改换侯王,自

  • 柳世隆传·萧子显

    柳世隆字彦绪,是河东解人。祖父柳凭,曾任冯翊太守。父亲柳叔宗,去世比较早。柳世隆少年时就很有风仪器度,伯父柳元景,在宋朝大明时期(457~464)做过尚书令,对世隆特别赏识喜爱,超过其他几个孩子。又把世隆的情况讲给孝武帝听,于

  • ●皇朝通典卷三十·佚名

    職官八 ○職官八 鑾儀衞 △鑾儀衞【常衞事大臣 鑾儀使 五所冠軍使 馴象所冠軍使 旗手衞冠軍使 陪祀冠軍使 王事經歷 筆帖式】 鑾儀衞掌衞事大臣一人無定員 【 以王公滿洲蒙古武大臣管理】 鑾儀使三人 【 內二

  • 261.大贪官和珅·林汉达

    乾隆帝做了六十年皇帝,在文治武功方面,取得了胜利。他志满意得,骄傲起来,把自己称做“十全老人”。他越来越喜欢听颂扬的话,于是,就有人用讨好奉承的手段取得他的宠信,掌握了大权。有一次,乾隆帝准备出外巡视,叫侍从官员准备仪

  • 卷第二·佚名

    續日本紀卷第二〈起大寶元年正月、盡二年十二月〉」從四位下行民部大輔兼左兵衛督皇太子学士臣菅野朝臣眞道等奉勅撰。」天之眞宗豐祖父天皇〈文武天皇 第■二〉大寳元年春正月乙亥朔。天皇御大極殿受朝。其儀於正門

  • 七年·佚名

    (壬子)七年大明嘉靖三十一年春正月1月1日○甲申朔,親行望闕禮,陳賀于大王大妃。恭懿王大妃,遂御勤政殿,受群臣朝賀。○檢詳沈守慶,以三公意啓曰:「陳田免稅,考文案爲之事,傳敎矣。今問于戶曹,則別無陳田文案,而其於災傷文案,則陳田

  • 五经蠡测卷五·蒋悌生

    明 蒋悌生 撰毛诗周颂于穆清庙肃雝显相济济多士秉文之德对越在天骏奔走在庙不显不承无射于人斯即其地而观助祭德容之盛则先王德泽之在人心而不可忘者可知也盖宗庙所以萃人心之地也文王不可得而见矣而德泽之在人心者

  • 中阿含经卷第三十四·佚名

    东晋罽宾三藏瞿昙僧伽提婆译(一三六)大品商人求财经第二十(第三念诵)我闻如是。一时。佛游舍卫国。在胜林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乃往昔时。阎浮洲中诸商人等皆共集会在贾客堂。而作是念。我等宁可乘海装船。入

  • 大般涅槃经集解 第六十九卷·宝亮

    大般涅槃经集解 第六十九卷辨三种业谓身口意 辨四种报谓黑报白报杂报不黑不白报 广辨烦恼业更相生义 论世第一法有漏无漏义 广辨三十七品作九种名说谓主胜导等 广辨十想 广辨七想迦叶品之第七善男子众生

  • 菩萨地持经 第八卷·佚名

    菩萨地持经 第八卷北凉中印度三藏昙无谶于姑藏译菩萨地持菩提分品之余◎云何菩萨坏佛法者除其暴害。处中者令入。已入者令熟。已熟者令解脱。是菩萨于此四种成就众生。当知略说六种巧方便。一者随顺。二者立要

  • 卷第二十五·佚名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卷第二十五三藏法师义净奉 制译九十波逸底迦法总摄颂曰。故妄及种子  不差并数食虫水命伴行  傍生贼徒食初别摄颂曰。妄毁及离间  发举说同声说罪得上人  随亲辄轻毁故妄语学处第一尔时

  • 赤雅·邝露

    3卷。邝露撰。《四库全书总目》介绍该书说:“是书乃露游广西之时,遍历岑、蓝、胡、侯、槃五姓土司”,“归而述所见闻”。全书共有197条,卷1记土司及各部落的制度风俗,卷2记山川古迹,卷3记物产等。该书饶有文学色彩,所记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