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十五 无世次

全唐诗续补遗卷十五 无世次

史维翰

漳州

漳溪郡有佳山水,迁客因之作胜游。怪石千峰耸晴巘,枯槎百尺拥寒流。 【《舆地纪胜》一三一《漳州》】

吴资

八公山

【嘉庆志按《江南通志》引《纲目集览》云:「山在寿春者,淮南王与八公憩处;在巢县者,王遇八公处。」《方舆胜览》以为晋败苻坚处,非是。】

幼度提晋师,胡卒惊鹤唳。城外军屯垒,可数不可计。至今风雨夜,鬼哭杂异类。 【《光绪续修庐州府志》六《山川志》上】

教弩台

【《方舆胜览》:教弩台在怀德坊明教寺。旧经云:昔魏武帝筑台,教强弩五百人,以御孙权棹船。唐大历间因得铁佛高一丈八尺,刺史裴绢奏请为寺。】

曹公教弩台,今为比丘寺。东门小河桥,曾飞吴主骑。 【同上十一《古迹志》】

李渭

游北岩 【句】

淮阳清净理,永嘉山水心。 【《蜀中名胜记》八《成都府资县》】

李钦止

汉武帝祈仙台

《三秦记》:「坊州桥山有汉武帝祈仙台,高百尺。」李钦止题诗云:

四方祸结与兵连,海内空虚在末年。谩筑此台高百尺,不知何处有神仙。 【《永乐大典》二六○四「台」字韵】

施逵

丫头山

何不梳妆嫁去休,常教人唤作丫头。只因不信良媒说,耽阁千秋与万秋。 【《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二八四《黄州府部》】

袁吉

金华山

金华山色与天齐,一径盘纡尽石梯。步步前登清汉近,时时回首白云低。风偷药气名何限,水泛花光路即迷。洞口数声仙犬吠,始知羽客此真栖。 【《古今图书集成山川典》一二七《金华山部》】

张随

早春送郎官出宰 【《全唐诗》七八一作袁求贤诗○《文苑英华》一八九《省试》】

清远居士

题透明岩安禄山题记后

【透明岩,亦名栖真岩,在大蓬山。岩西曰禅窟,岩壁上有安禄山题记云:「大唐先天二年,岁在辛丑,七月朔,安禄山敬造弥勒佛一龛。」有清远居士题其后云云。王象之按:「先天二年即开元元年,是时禄山尚未显,以相传之久,兼恐别有姓名偶同,姑两存之。」】

妖胡作逆罪滔天,翠辇仓皇幸蜀川。千载业缘磨不尽,却来邀福向金仙。 【《舆地纪胜》一八八《蓬州景物》及《碑记》】

杨逵

子规 【《全唐诗》二六七作顾况诗○《文苑英华》三二九《禽兽》】

杨禹珪

题孟岩 【句】

郡虽饶胜境,偏爱此岩幽。 【《舆地纪胜》一五七《资州》】

杨兴义

和杜甫 【句】

莫嫌袍紫归家阻,且庆丰年雅俗安。

题秋风 【句】

霜风一夜将红叶,换尽江头万木青。 【《蜀中名胜记》二五《保宁府巴州》】

厉翼

送尹蔓回睦州

怜君授衣月,远作泛舟行。江阔桐庐岸,山深建德城。千寻乔木影,七里暮滩声。兴尽当停棹,临流更濯缨。

郑详

赠妓

详纵情诗酒,至庐江谒郡守,留连吟醉,因赠妓曰:

台盘阔狭纔三尺,似隔中当有阻艰。若不骑龙与骑凤,乐营门是望夫山。 【《诗话总龟》二三《寓情门》引《南部新书》】

独孤均

题莲花洞

路回千曲绕芝田,羽客相携访谪仙。石窦嵌空惟有迹,灵龛隐轸莫知年。来居洞里长无死,不出人间自有天。更欲不眠吟至晓,恐惊龙动起愁烟。

题含虚洞二首

高树猿啼乱水声,寻幽不觉洞中行。骊龙宿处云常暗,羽客归时路自明。别后已迷丹灶火,回来犹认玉童名。从今已去朝金阙,便隔人间五百生。

扪萝攀蹬步欹危,历览幽岩骇怪奇。泉石膏肓传亦久,神仙窟宅到何迟。真人鹿引非无路,洞府龙升自有时。但觉尘缘挹绝景,踌躇落笔媿题诗。 【以上《康熙徽州府志》二《婺源山川》】

聂通志

经故宫女坟有感 【二首】

家国久随狂虏没,春芜又向冢头青。如今忆得当时事,为尔伤心一涕零。

长郊烟淡月华清,因醉荒坟半夜醒。失路孤吟不胜苦,暗中应有鬼神听。 【《万首唐人绝句》三五】

魏证

沃洲山

一声清磬海边月,十里香风涧底松。何代沃洲今夜兴,倚栏干听赤城钟。 【《舆地纪胜》四《绍兴府》】

清范 【岳麓僧】

送芝上人游罗浮 【二首】

一瓶一锡十方游,挥麈湘南夜语投。四百好峰在何许?寄师双眼看罗浮。

此身政坐爱名山,投老求闲可得闲。遥夜相思千里月,想应骑虎度松关。 【《罗浮志》十《诗》】

德圆

云门寺

若耶溪边寺,幽胜绝尘嚣。一洞花将发,千岩雪未消。依阴生径竹,野色映溪桥。渐赏登高处,钟声应寂寥。 【《古今图书集成山川典》一一四《云门山部》】

澹交

望樊川

万树叶初红,人家树色中。疏钟摇雨足,积水浸云容。雪碛回寒雁,村灯促夜舂。旧山归未得,生计欲何从? 【《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五二○《西安府部》】

觉隐

江亭晚眺

独隐清江秋思长,晚潮初上水亭凉。海门云起双峦暝,一抹银花影夕阳。 【《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七八五《安庆府部》】

猜你喜欢
  卷三百八十一·彭定求
  林外·唐圭璋
  碧虚·唐圭璋
  韩嘉彦·唐圭璋
  鲍参军集卷五·鲍照
  第三折·李唐宾
  卷一百七十一·徐世昌
  卷二一·郭则沄
  卷一·王蕴章
  卷十七·韩淲
  卷三十二·曹学佺
  卷八十七·陈焯
  卷四十九·陈邦彦
  卷二百五十六·陈廷敬
  卷七百二十·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元诗选二集庚集目录·顾嗣立

    侍郎伯颜(子中集) 苏参政天爵(滋溪集) 煮石山农王冕(竹斋集) 吴处士景奎(药房樵唱) 新山道人曹文晦(新山稿) 东郭生郭翼(林外野言) 野航老人姚文奂(野航亭稿) 沧江散人徐舫(沧江散人集)

  • 原序·张弘范

    曩者,天兵克季宋于崖山时,则淮阳献武王实以元帅统师,爰振其武用,熸赵烬,勲劳之大,载在史册,藏之金匮,天下后世知其功髙。乃若词章之盛,人或不能尽知也。王之里人金台王氏尝以王之诗歌、乐府刻于其家敬义堂。虽特其仅存之稿,然,于

  • 卷196 ·佚名

    刘克庄 再和 鹄袍再着姑行法,雁塔重来定策名。 大尹前呵宽贾岛,相君十反访州平。 故溪旧有钓鱼石,平地今多陷马坑。 不信天公囚两鸟,一鸣会遣百虫惊。 刘克庄 再和 依本文章趁韵诗,暮年深不愿

  • 荆南倡和诗集后序·周砥

    荆南倡和诗若干首句吴吴履道毘陵马孝常所共作者也二君常客阳羡荆溪之南故以名编庚子春余始识履道于吴门相与论诗甚契因以一帙示余曰此野人之辞也恐世之嗜好者少故未敢出子今为我评之予读之爱其清粹雅淡有古作者之意因

  • 卷四百十五·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四百十五 明 曹学佺 编 明诗次集四十九 林俊 斋居听雨 大明谨岁事称礼王正月回飇清路尘象纬罗天阙苾芬萃精意玄衮严对越真机连化元休徵感飘忽檐牙动隂翳月色歘已没轻沬弄霏微寒声耸毛

  • 东都事略卷九十八·王称

    列传八十一  邓绾字文约成都双流人也防力学溢于文词举进士为礼部第一稍迁职方员外郎通判宁州时王安石得君专政绾上书曰陛下得伊吕之佐作苖役之法百姓无不鼓舞圣泽以臣所见宁州观之知一路皆然矣以一路观之知天下皆然

  • 春秋战国异辞卷四十一·陈厚耀

    田齐襄王襄王既立立太史氏女为王后是为君王后生子建太史敫曰女不取媒因自嫁非吾种也污吾世终身不覩君王后君王后贤不以不覩故失人子之礼【史田齐世家】燕既尽降齐城唯独莒即墨不下燕军闻齐王在莒并兵攻之淖齿既杀湣王

  • 第二十一回 司马晋五十年五胡大乱·黄士衡

    词曰:闲行闲坐,不必争人我。百岁光阴弹指过,成得甚么功果。昨日羯鼓催花,今朝疏柳啼鸦。王谢堂前燕子,不知飞入谁家。诗曰:燕子来时春雪消,几家留得旧窝巢?风流王谢无踪迹,剩水残山似六朝。却说晋世祖武帝司马炎,字安世,河南人,昭

  • 卷之五百二十五·佚名

    光绪二十九年。癸卯。十二月。乙丑。谕内阁、袁世凯奏、请开去会办练兵差使一摺。现在时局艰难。练兵为当务之急。前有旨派庆亲王奕劻、总理练兵事宜。以袁世凯近在北洋。派令会办。原以该督于兵事素所讲求。特加委

  • 史记集解卷一百十三·裴骃

    宋 裴骃 撰史记一百十三南越尉陀列传第五十三南越王尉陀者真定人也姓赵氏秦时已并天下略定扬越【张晏曰扬州之南越也】置桂林南海象郡以谪徙民与越杂处十三嵗【徐广曰秦并天下至二世元年十三年并天下八嵗乃平越地至

  • 卷一百三十·杨士奇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历代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一百三十明 杨士奇等 撰用人魏太祖置酒汉滨関内侯王粲奉觞贺曰方今袁绍起河北杖大衆志兼天下然好贤而不能用故奇士去之刘表雍容荆楚坐观时变自

  • 第三十八章 中西文化的交通·吕思勉

    从近世西方东渐以前,有元一代,却算得一个中西交通最盛的时代。因为前此中西交通,差不多只靠海路,至此时,则陆路也发达了。在西半球尚未发现,绕行非洲南端之路,亦未通航,黑海、地中海、红海、波斯湾,实在是东西两洋交通的枢纽。

  • 纲鉴易知录卷五一·吴楚材

    唐纪肃宗皇帝纲 丁酉,二载,春正月,上皇以李麟同平章事,命崔圆赴彭原。纲 安庆绪杀禄山。目 禄山自起兵以来,目渐昏,至是不复睹物;又病疽,性益躁暴,左右使令,小不如意,动加箠挞,或时杀之。严庄虽贵用事,亦不免箠挞,阉竖李猪儿被挞

  • 明杜思刻徐幹《中論》序·徐干

      宋南豐曾氏起于五代純學之後,程學西顯之前,文章本原六經,世稱江漢星斗矣。編校館阁羣書,取《中論》二十萹序而傳之,何哉?漢自桓靈以後,姦雄濁亂,海内俗儒,騖於曲说,黨權營利,求其究觀道妙而不汙於世者盖寡矣。偉長獨能恬淡體

  • 提要·石光霁

    【臣】等谨按春秋钩元四卷明石光霁撰光霁字仲濓泰州人张以寕之弟子也洪武十三年以荐为国子监学正擢春秋博士明史文苑传附载张以寜传中史称元故官来京者危素及以寜名尤重素长于史以寜长于经素宋元史稿俱失传而以寜春秋

  • 卷二十·傅逊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左传属事卷二十  明 傅逊 撰楚呉越昭王复国定公四年 初伍贠与申包胥友其亡也谓申包胥曰我必复楚国申包胥曰勉之子能复之我必能兴之及昭王在随申包胥如秦乞师曰呉为封豕长蛇以荐食上国虐始于楚寡

  • 第36章&nbsp;服问·戴圣

    《大传》篇在谈到从服时曾说:有的本应跟着穿较轻的丧服而变为穿较重的丧服,、例如国君的庶子为其生母仅仅头戴练冠,穿用小功布做的丧服,而且葬后即除;而庶子之妻却要为庶子的生母服齐衰期。有的本应跟着穿较重的丧服而变为

  • 读画闲评·俞蛟

    中国画史、画论著作。清代俞蛟著。重要版本有《梦厂杂著》本、道光年间邹氏辑抄《绘事晬编》本、《画苑秘笈》本。该书一卷。该书为随笔体画家小传,共记录画家三十一人,较注重论说画之笔墨、风格,评论公允,信而有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