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十七 神仙鬼怪

全唐诗续补遗卷十七 神仙鬼怪

程太虚

隋程太虚,西充人。自幼学道,精修勤苦。隐居南岷山,绝粒,有二虎侍左右。九井十三峰,皆其修炼处也。一夕,大风雨,砌下得碧玉印。每乞符祈年,印以授之,辄获丰稔。唐元和中解体,后迁神于元宫,容貌不变。宣宗命人求之,过商山,宿逆旅,蹑险有居第如公馆。青童引见,一道士自称程太虚,祖居西充。且嘱曰:「明岁君自蜀至南岷,无忘我。」及至蜀,视画像,与前见者无异。宋赐号道济大师。 【(《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顺庆府部》引《总志》)】

磨剑泉

源泉岩溜漾清波,淬出光铓利太阿。桥下斩蛟余事耳,断除天下几妖魔。

磨剑泉

源泉岩溜漾清波,淬出光铓利太阿。桥下斩蛟余事耳,断除天下几妖魔。

漱玉泉

瀑布横飞翠壑间,泉声入耳送清寒。天然一曲非凡响,万颗明珠落玉盘。

洞阳峰

南岷胜(上既下木)压诸方,东壁奇峰出洞阳。丈五月轮纔晃曜,大千世界便辉光。扶开华岳烟云渺,显得蓬莱日月长。世道废兴原有数,浮沉聚散亦何伤。

醮坛峰

苍松老桧拥华坛,鹤唳猿啼白昼闲。烟篆香残凌汉表,风飘仙乐响山间。高烧华岳金莲炬,齐到黄冈玉笋班。独步苍苔寻故址,恍然咫尺觐天颜。 【以上《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六○二《顺庆府部》】

何仙姑

仙姑,增城何泰女。生唐开耀间,紫云绕室,顶有六毫。四岁能举一钧。事亲孝,性静柔,游罗浮为仙。今有祠在增城县南,有井尚存,即其旧宅。唐赐仙姑朝霞帔一袭。

【原案:《太平广记》:广州有何二娘,以织鞋为业。后飞去上罗浮山为仙。唐开元中敕令黄门使往广州求何氏,得之。后又踊身而去,不知所之。《孔氏六帖》:增城何氏女,有神仙之术云云。《舆地纪胜》:女仙中增城何氏女下有何仙云。《会仙观记》:昔有何仙居此,食云母。唐景龙中白日升仙。窃疑何二娘、何氏女、何仙乃一人,即世俗八仙中之何仙姑也。】

【今按:《古今图书集成神仙部》及《中国人名大辞典》又杂引《安庆府志》、《歙县志》、《祁阳县志》、《浙江通志》及《福建通志》,各有异说。】

凤台云母

【所居春冈,地产云母。尝梦老人授服饵丹法,渐觉身轻健。有诗曰[见下]。后果有凤来集其上,遂改名凤台云。】

凤台云母似天花,炼作芙蓉白云芽。笑杀狂游勾漏令,更从何处觅丹砂?

将游罗浮留诗

【江北与罗浮山相望,尝曰:「将游罗浮。」父母怪之,私为择配。结缡之夕,忽不知所之。留诗屏砚间曰[见下]。明早起视家侧井径,有遗履而已。】

麻姑怪我恋尘嚣,一隔仙凡道路遥。去去沧洲弄明月,倒骑黄鹤听鸾箫。

有道士自罗浮之增城口占三绝寄家

【顷之,有道士来自罗浮,见姑在麻姑石上,顾谓道士曰:「而之增城,属吾亲收拾井上履,口占三绝寄其家曰[见下]。其后增城李令世英与谢草堂者表其事。李令为天台黄岩人,始悟仙语无一不有验云。】

铁桥风景胜天台,千树万树梅花开。玉箫吹过黄岩洞,勾引长庚跨鹤来。

寄语童童与阿琼,休将尘事恼闲情。蓬莱弱水今清浅,满地花阴护月明。

已趁群真入紫微,故乡回首尚迟迟。千年留取井边履,说与草堂仙子知。

柔珠庵东壁题诗 【句】

【仙姑又尝于柔珠庵东壁题一绝,字比晋人差清婉少骨。壁后半毁,惟余「百尺」十三字,其下必「风」字也。后二句无人能续之者。】

百尺水帘飞白虹,笙箫松柏语天风。 【嘉庆《广东通志》三二九《释老传》转引《罗浮山志会编》引明孙蕡《何仙姑记》】

张巡

铁笔歌 【今按:疑为后人所作,录附参考。】

皇天生我兮男子,君王用我兮熊罴。力拔山兮势雄,气贯日兮虹霓。月正明兮磨鎗砺剑,星未落兮击鼓掀旗。捣贼室兮焚寨,脔贼肉兮充饥。食马革兮计尽,杀妻妾兮心悲。为厉鬼兮身被铁甲,为明神兮手执金锤。亦莫指我为张毅,亦莫指我为张飞。我乃唐之张巡,与许远兮同时。在东岳兮押案,都统使兮阴司。事蓬莱兮殿直,任酆都兮狱推。景佑真君兮阳间封爵,忠烈大夫兮天上官资。漫濡毫而为翰,俾世人而皆知。 【《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三九九《归德府部》】

嗜酒道人

刘处静赠金不受

【刘处静,字道游,彭城人。其先避地遂昌,因家焉。遇异人,授以吐纳之道。尝召见,赐绯衣,退居仙都山隐真岩,结庐金龙洞侧,门人欲塑其像。一日,有嗜酒道人来成之,处静留饮旬日,以黄金三十铢赠其行,相送金龙洞前。及回,得片纸书云云十六字,裹原金在焉。于是顿悟,遂豫筑玄垆于庐后,自譔其志。咸通十四年六月辛酉日解化。】

子与吾金,吾授子真。真抱子形,形全于神。 【雍正《浙江通志》二○一《仙释传处州府》引《仙都志》】

锺离权

诗寄太原学士 【题元佑七年九月九日书。为宋人依托】

【颍川庄绰跋云:「昔维扬有何仙姑者,世以为谪仙,能与真灵接。一日,锺离过之,使治黄素,乃书此诗。吕公亦跋其后,令俟王学士至而授之。后数日,王古敏仲自贰卿出守会稽,至维扬访姑,即以与之。王秘不以示人。」】

风灯泡沫两相悲,未肯遗荣自保持。颔下藏珠当猛取,身中有道更求谁?才高雅称神仙骨,智照灵如大宝龟。一半青山无买处,与君携手话希夷。 【《云麓漫钞》卷二】

吕岩

一作嵒,字洞宾。○吕岩诗词,多宋人依托,虽经《全唐诗》广为收录,仍多遗漏,现缘前例补之。

西灵观

【在新喻县西五十里瑞仙山下,晋永和八年许真君建。】

八月秋高气渐清,再携琴剑宿西灵。蕊珠新换当年殿,函谷重开往日经。晋代宰王香馥馥,周朝柱史烛荧荧。一声鹤唳人间晓,吟起晴空彻杳冥。 【隆庆《临江府志》十三】

朗州戏笔 【二首】

卖墨遨游到朗州,无端太守问因由。家居北斗星辰下,剑挂南山月角头。朝觐玉皇登宝殿,暮随王母宴琼楼。知君相见不相识,回首白云归去休。

数年不到鼎城游,反掌俄经八十秋。刘氏宅为张氏宅,谢家楼作李家楼。千金公子皆空手,三岁孩儿尽白头。惟有两般依旧在,青山长秀水长流。 【嘉靖《常德府志》十九】

白云岩

古木丛林号白云,高岩更去谒观音。路登青嶂上头上,寺隐白云深处深。法鼓震开天地眼,飞轮推出圣凡心。时人到此如中悟,何必南岩海上寻。

过水坪

山巅云起日初辰,山径霜清绝点尘。林下支锅炊饭客,道旁背笼贩盐人。白崖岭峻藏风洞,碧涧泉音露石垠。跋涉不知残腊尽,动劳宁复计冬春。 【以上《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一一六二《郧阳府部》】

游灵显观

素衣丹壑寄生涯,相近衡茅共几家。卧听松音临水石,坐看山色老烟霞。林中有鹤窥来客,岩畔无人见落花。但把琴书消白昼,不须炉里炼丹砂。 【同上三三五《潞安府部》】

吕剑留泉

五百年前此地来,碧桃移向石坛栽。三春绿柳千条缕,万线清泉一剑开。红日照残新殿阁,白云堆破旧楼台。昔年踪迹今何在?尚有余霞点翠苔。 【同上一二八八《靖州部》】

印山亭即事

谁道凭虚不可楼,波心一点注中流。鱼游过影知空相,人到惊云动远眸。隔断红尘飞不到,回旋青气望来收。江天寂寞难穷目,烟火渔灯乱客愁。 【同上一四二八《平乐府部》】

集虚观留题 【在岳池县郭南门外。○又作《寓云洞桥夜题石壁》】

青蛇炼影月 【一作「就自」】 徘徊,夜静云间尚未 【一作「开向此」】 来。应是有人新换骨,暂留踪迹到天台。 【《舆地纪胜》一六五《广安军仙释》。《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六○二《顺庆府部》。又一二七○《辰州府部》】

题昌元驿

东西南北留踪迹,纵意风狂到处觅。朝朝暮暮去寻人,及至人寻还不识。 【《永乐大典》一八二二四「像」字韵引《舆地纪胜》】

飞云山留题

【飞云山王氏道院,去蒲村镇五里,昔有道人过之。留题云云。以逐句第三字合成「吕洞宾来」,主人觉而异之,已失道人所在矣。】

携笻来此步飞云,钱满宾阶绿藓匀。江上同归共谁去,不堪回首不逢人。 【《舆地纪胜》一五一《永康军仙释》】

题壁二绝

展旗邀我过天聪,玉女双鸾展笑容。卓笔醮干龙鼻水,等闲题破石屏风。

昔时曾卧龙湫水,今日止兹续旧游。何处酒家堪醉月,兴酣解却白狐裘。 【《广雁荡山志》二十一《艺文》作回道人】

咏景十首

桃花溪 【以下咏景十首】

东风昨夜落奇葩,散作春江万顷霞。从此渔郎得消息,泝流直到是仙家。

桃川仙隐

说着神仙岂偶然,神仙名不是虚传。岩洞石洞今还在,流水落花经几年?

秦人洞

洞门深锁白云封,九节丹崖第几重?欲向山中询甲子,秦人尽日不相逢。

缆船洲

笑抛渔艇入苍茫,岂意壶中岁月长。归到荒洲无觅处,萋萋芳草对斜阳。

空心杉

古木槎牙树底空,学仙游子坐空中。自从白日飞升去,几度寒鸦噪晚风。

炼丹台

谁筑斯台学炼丹?丹成飞上紫云端。空余遗址在人世,满目青山碧草寒。

遇仙桥

几回秦女夜吹箫,洞底松风送寂寥。不作巫阳云雨梦,却寻仙侣到蓝桥。

仙径亭

紫气南来第一关,道人家在白云间。山门深锁无人到,流水落花春昼闲。

归鹤峰

鹤归华表几千年,鸡犬随丹尽上天。开遍碧桃春不老,千岩万壑锁苍烟。

梅溪烟雨

摩挲睡眼望山凹,非雾非烟景四郊。一幅生绡不收拾,被风展却挂林梢。 【以上《嘉靖常德府志》十九。又《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一二六二《常德府志》及《山川典》一六二《桃源山部》】

大圆山

【大圆山有光尘子墨迹云云。傍书宋干道壬辰年,相传以为吕仙作矣。】

三山相接欲飞腾,高下来为半日登。合向中间着夫子,大员道士小员僧。 【《蜀中名胜记》十八《重庆府定远县》】

登平都访仙 【二首 题吕纯阳】

盂兰清晓过平都,天下名山总不如。两口单行谁解识,王阴空使马蹄虚。

一鸣白鸟出青城,再谒王阴二友人。口口惟言三岛乐,抬眸已过洞庭春。 【同上十九《酆都县》】

嵩山观 【题吕岩】

两日行山兴尚稠,尘缘未断且回头。一天风雨吹凉阁,四面藤萝伴客留。着眼尽难为业障,平生无过是浮沤。何须底死言名利,寻得清闲即便休。 【同上三十《潼川州遂宁县》】

题酒家门额

【唐末,冯翊城外酒家门额,书云云。于王字末,大书酒也。字体散逸,非世俗书,人谓是吕洞宾题。】

飞空却回顾,谢此含春王。 【《清异录》四】

西江月 【六首 以下词】

【原八首,前二首已见《全唐诗》,此六首,《全宋词》亦未收。】

世有学人无数,愚痴妄意如麻。汞铅错认结为沙,运火欲觅黄芽。千日虚劳心力,人人尽破其家。真铅似玉本无瑕,将凤欲比狂鸦。

至道不烦不远,至人只在目前。淮王炼石得冲天,汉世已经千年。全在低心下人,事该缘分偶然。安炉置鼎尽周圆,须得汞去投铅。

听说金公两字,何物唤作金孙。寻枝寻叶必知根,无智便乃心昏。若用凡铅为体,都来少魄无魂。水银渐结必难存,秘诀要处谁论。

真假两般元字,金公所料重迷。凡铅纵与岳山齐,不肯假与金妻。听说真铅住处,他家跳在深溪。两情恩爱事因媒,义重争向东西。

水火运来周岁,四六勿错如初。水多火少失功夫,胜地方始安炉。直须认鼎与药,却如鸡子无殊。内黄外白结凝酥,一颗圆明汞珠。

彼此离于生处,火遭水破惊忙。分身各自拟深藏,半路再遣萧郎。夫为无衣素体,妻因水浸衣黄。丙丁甲乙有形相,刚遣令合阴阳。 【《古今图书集成神异典》三○二《静功部》】

西江月

落日数声啼鸟,香风满路吹花。道人邀我煮新茶,荡涤胸中潇洒。世事不堪回音,梦魂犹遶天涯。凤停桥畔即吾家,管甚月明今夜。 【《湖海新闻夷坚续志后集》一】

沁园春

昨日南京,今朝天岳,倏焉忽焉。指洞庭为酒,渴时浩饮,君山作枕,醉后高眠。谈笑自如,往来无碍,半是风狂半是仙。随身在,有一襟风月,两袖云烟。 人间,放浪多年,又排辨东华第二筵。把珊瑚砍倒,栽吾琪树,天河放浅,种我金莲。搥碎王京,踢翻蓬岛,稽首虚皇玉案前。无难事,信功成八百,行满三千。 【隆庆《岳州府志》十八】

沁园春

琳馆清标,琼台丽质,何年天上飞来。扬州暂倚,后土为深栽。独立乾坤一树,春风占,万朵齐开。天然巧,蕊珠圆簇,玉瓣轻裁。 见一花九朵,类玲珑玉斝,错落琼杯。得满盛香露,洗荡尘埃。是真元孕育,有仙风道骨,岂是凡胎。问真宰,难留下土,携尔上蓬莱。 【《扬州琼花集》】

失调名

别无巧妙,与你方儿一个。子后午前定息坐,夹脊双门昆仑过。恁你得气力,思量我。 【《夷坚丁集》十八】

附罗浮山八仙石题诗

【旧志云:「石在药槽之下,流杯池上。相传有八仙饮于此,饮毕题诗云云。镌诸石上,岁久,字犹未甚漫灭。】

溜流青嶂泻溪湾,漱石飞云湍复旋。琥珀杯深谁共饮?八仙齐会贺尧年。 【《古今图书集成山川典》一八九《罗浮山部》,又见《罗浮山志》十】

虞皋

皋,福州永贞人,以鬻黄精为业。延钧时人。

【故人朱当敏归时,皋及宾客皆送之。至洞门,客以尺八击玉磬,皋和而歌云云。歌毕,忽然俱去。】

朝为雄兮暮为雌,天地终尽兮人生几时。 【《全五代诗》八七引《榕阴新简》】

宁化九龙进士 【神】

安济庙,在清流县南梦溪洞口,即九龙阳数潜灵王庙也。自唐有之,莫详创始封爵之由。庙前有滩险甚,往来之舟非祷于祠下不敢行。宋朝赐今额。嘉佑中,枢密直学士蔡公襄知泉州,有布衣上谒,自称宁化九龙进士。公与坐,莫测其为神。及送之庭除,忽不见,始异之。取刺而观,于中得诗五十六字,寻加访问。明年,递诗于庙,尸祝不虔,失其真迹。大观间,县尉张龟龄尝序其事。今林木森阴,观者必敬。诗云云。末题闽通文二年四月封明威校尉,永隆二年正月封兴瑞将军,九月封阳数潜灵王。

远远青青迭迭峰,峰前真宰读书翁。半岩冷落高宗雨,一洞凄凉吉甫风。溪隐豹眠寒雾露,井凋凤宿旧梧桐。九龙山下英雄气,尽属君王宇宙中。 【《永乐大典》七八九二「汀」字韵引《临汀志祠庙》】

蜀宫人

月夜吟

【李西美帅成都,士人陈甲馆于便斋。月夜有危髻古衣裳妇人数辇,笑语花圃中,有甚丽者诵诗云云。忽不见。今府第,故蜀宫,岂当时宫女犹有鬼耶?】

旧时衣服尽云霞,不到迎仙不是家。今日楼台浑不识,只余古木记宣华。 【按《蜀梼杌》。宣华,故苑名】

小雨廉纤梅子黄,晚云收尽月侵廊。树阴把酒不成醉,何处无情枉断肠。 【《全五代诗》六十引《闻见后录》】

附录 友邦

晁衡

晁衡,一作朝衡,日本人,原名阿部仲麻吕。十六岁留学长安,在唐朝历任校书、左补阙、秘书监等职,与李白、王维、储光羲等为友。五十余岁时与鉴真和尚同时渡海回国,鉴真历险到达日本,晁衡却漂流海上,幸在中南半岛登岸,两年后重返长安,任镇南都护。大历五年在中国逝世,年七十三岁。

思归

慕义名空在,输忠孝不全。报恩无有日,归国定何年? 【《古今和歌集》(《光明日报》一九七八年八月二十日王仁波文引)】

金地藏

金地藏,新罗国僧。至德间渡海,居青阳九华山。尝以岩间白土杂饭食之,人以为异。年九十九,忽召徒众告别,但闻山鸣石陨,俄顷趺坐于函中。洎三稔,开将入塔,颜貌如生,舁之而动,骨节若撼金锁焉。 【(《全唐诗》八○八作新罗国王子。)】

酬惠米诗

弃却金銮衲布衣,修身浮海到华西。原身自是皇太子,慕道相逢柯用之。未敢叩门求地语,昨叨送米续晨炊。而今餐食黄精饭,腹饱忘思前日饥。 【以上《嘉靖池州府志》九】

猜你喜欢
  卷八百二十四·彭定求
  卷四十一·彭定求
  人间词话删稿·王国维
  解人颐 惊奇集·钱德苍
  卷五·黄希
  卷一百六十二·徐世昌
  古赋辨体巻二·祝尧
  新催妆曲·徐志摩
  卷五十一·朱彝尊
  卷五十二·曹学佺
  卷二十三·吴之振
  何跋·佚名
  卷二十五补编·康熙
  卷五·康熙
  ●霓裳续谱 卷二·王廷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张端义·唐圭璋

      端义字正夫,自号荃翁。郑州人,居姑苏。生于淳熙六年(1179)。端平中,应诏三上书,坐妄言,韶州安置,复谪居化州而卒。有贵耳集三卷。   失调名   怨春红艳冷。   倦寻芳   晓听社雨,犹带馀寒,尚侵襟袖。插柳千门,相近禁

  • 第二十九出 禁怨·陆采

    【西地锦】〔外上〕志气长冲碧汉。今朝陷入深渊。思家恋旧愁千万。凋尽素发衰颜。〔南歌子〕晚景入桑楡。一点寃心甚日除。食缺衣单图苟活。山妻。陷在深宫那得知。寂寞锁幽居。岁暮西风吹破庐。最是夜深肠断处。娇

  • 卷219 ·佚名

    陆游 果州驿 驿前官路堠累累,叹息何时送我归? 池馆莺花春渐老,窗扉灯火夜相依。 孤鸾怯舞愁窥镜,老马贪行强受韟。 到处风尘常扑面,岂惟京洛化人衣。 陆游 过采石有感 短衣射虎早霜天,叹息南山

  • 卷四百三·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四百三熊罴类五言古落日射罴        【梁】元 帝促宴引枚邹中园观兽侯日度堋隂广风横旗影浮移竿标入箭叠鼓送争筹附枝时可息言从清夜游七言古王世赏席上题林良鹰熊图 【眀

  • 后汉书补逸卷十八·姚之骃

    司马彪续后汉书第一光武光武渡呼沱河时冰滑马僵乃各以囊盛沙布冰上渡【案此见东观记王霸传】更始使侍御史黄党封上为萧王【案世祖时诛王郎故有此封范轶黄党名】上已乘王丰小马先到矣营门不觉【案此光武击尤来等贼于元

  • 卷二十二·朱熹

    <史部,史评类,御批资治通监纲目>   钦定四库全书 御批资治通监纲目卷二十二 【起乙酉晋孝武帝大元十年尽戊戌晋安帝隆安二年】凡十四年 【乙酉】十年【秦王苻丕大安元燕二後秦白雀二年○西燕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二百四十·佚名

    嘉靖十九年八月庚申朔大学士顾鼎臣以久病乞住俸 上不允谕以善加调理痊可即出供职○壬戌南京礼科给事中曾钧等言用人之术莫先于谨士习士习之弊则廉污之介弗严也静躁之分不明也盖今之藩臬守令多以掊克为能事苞苴为捷途

  • 卷之七十七·佚名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太保兼太子太傅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二等伯加四级臣马齐光禄大夫经筵日讲官起居注少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仍兼管吏部户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加二级又加一级臣张廷玉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子

  • 五四四 闽浙总督杨景素奏遵旨查办《六柳堂集》情形折·佚名

    五四四 闽浙总督杨景素奏遵旨查办《六柳堂集》情形折乾隆四十三年九月二十八日闽浙总督臣杨景素跪奏,为遵旨查办奏覆事。乾隆四十三年七月三十日前署督臣德保承准大学士 公阿桂、大学士于敏中字寄,闰六月十七日奉上谕:

  • 完颜永蹈传·脱脱

    郑王完颜永蹈本名完颜银术可,他开始名叫石狗儿。大定十一年(1171),完颜永蹈被封为滕王,不到一个月又被封为徐王。大定二十五年(1185),完颜永蹈加封为开府仪同三司。大定二十六年(1186),完颜永蹈任大兴尹。金章宗即皇帝位,完

  • 卷一百八十四·佚名

    <史部,政书类,军政之属,钦定八旗通志>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一百八十四人物志六十四大臣传五十【蒙古镶黄旗 都尔玛 多尔济达尔罕 翁爱 西喇巴雅尔 班第巴禄 蒙古正黄旗上 鄂本岱 阿岱 奇塔持伟徵 伊

  • 第三十一章 顺流而下,底定东南·李宗仁

    一当武汉方面反蒋运动尚在继续酝酿之中,我国民革命军东下沪杭的战事便已开始。我方肃清东南的战略是分两期执行的。第一期以东路军单独向浙江发动攻势,以便将敌军主力吸引到沪杭宁三角地带。待战事进展到相当程

  • 卷十·赵汸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左氏传补注卷十   元 赵汸 撰定公元年魏子涖政南面【臣视君位】魏子其不免乎【晋卿之侈僭踰于小国鄟泽之盟涉沱尚不以卫为封诸侯当时列国大夫视王室为何如岂惟易位以令为非义哉】以其未复命而田

  • 卷一·佚名

    △璎珞品第一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往古诸佛本所住处大塔之中。诸大菩萨之所赞叹。其地洁净微妙最胜诸佛法座。诸天龙鬼乾闼婆等常行称咏。又能增长无量善根。常有诸佛微妙光明。成就无量无边功德。具足诸

  • 覆吠檀陀学会书·太虚

    嘉尔德奇先生:荷惠书,并赠以贵会会章,阅悉甚感!大乘佛法,为博通一切宏济群生起见,对于世间道术,固皆须学之,况与佛法关系素深之吠檀陀学哉!承嘱参加研究,谨表意愿。如贵会更能研究发达在东亚之大乘佛法,则尤幸甚!专复,即颂道安!太虚

  • 父子合集经卷第二·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宣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日称等奉 诏译   净饭王始发信心品第一之余   时尊者优陀夷。知净饭王心生感悟。说偈赞已。白言大王。今佛世尊出兴于世为大法王。具足成就诸善功德。于

  • 萨婆多部毗尼摩得勒伽卷第九·佚名

    宋元嘉年僧伽跋摩译问若可信优婆夷语诸比丘。我见某甲比丘犯四波罗夷。得用是语治比丘不。答得治。问若可信优婆夷语诸比丘。我见某甲比丘身分中作淫。用是语治不。答言。不得。问可信优婆夷语诸比丘。某甲比丘共刹利

  • 少年中国说·梁启超

    梁启超撰。载《饮冰室文集》卷十六。清光绪二十六年一月(1900.2)维新变法失败后避难日本时,发表在《清议报》第35册上的一篇著名政论散文。作者怀着强烈的爱国激情,驳斥了帝国主义者所谓中国是“老大帝国”的论调,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