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之十四

全唐诗补逸卷之十四

王贞白

王贞白字有道,永丰人。干宁二年张贻宪榜进士。补诗十二首。

赠彭蟾处士

不阻兵散乱,穿杨已迭双。文深李北海,诗净贾长江。退隐斸山药,醉眠凭酒缸。年年搜草泽,未便老书窗。

赠刘台处士

摆落尘埃深处隐,欲将麋鹿混高踪。兵机不让韩擒虎,笑癖微方陆士龙。月窟常留丹桂在,家山贪卧白云重。圣朝有诏征遗逸,莫挂头冠着涧松。 【以上见《永乐大典》卷一三四五○「二寘」「处士」(十四函一百三十七册)。】

戏赠乡人

前年内殿考文华,咫尺天颜隔绛纱。御榜早闻传异国,乡人犹似薄东家。中宵纵匣冲星剑,临水难留上汉槎。明日春风动行色,惟愁重别故林花。 【此见《永乐大典》卷三○○四「九真」「人」字(五函四十一册)。】

下地日侍陆侍郎御燕赋得落花

何处足落花,漂泥与藉沙。春深上林苑,日晚五侯家。遍地轻难扫,当风势易斜。无心媿蜂蝶,来岁即荣华。

昭阳落花

空树落花时,宫嫔泣暮晖。尽皆承雨露,争不惜芳菲。残(上蕊下木)犹黏草,余香尚惹衣。无言属青鸟,青鸟自衔飞。 【以上见《永乐大典》卷五八三九「十六麻」「花」字「落花」条(七函六十一册)。】

礼聂先生新安重围先生能通两军之好及城开民皆复全也

李白辞翰苑,前山寻隐沦。不遇采芝翁,满洞惟白云。 【原注:李白昔日曾于此山寻许宣平先生不遇。】 我来礼先生,得与龟鹤亲。学道须有缘,始逢天上人。四皓安汉室,先生存歙民。阴功数已满,自合成天真。如何未上升,应待玉皇迎。我愿去浮名,随师归三清。 【此见《永乐大典》卷一○四五九「四济」「礼」字(十一函一百四册)。】

送建昌冯明府

尝闻陶彭泽,解印归匡庐。今见冯海昏,辞官还隐居。贤人五百年,间生信非虚。清风激贪冒,白云同卷舒。家山列画屏,绿水环庭除。秋清对吟尊,羲皇人不如。祇今建昌民,方话大冯君。何必遗爱碑,政声人尽闻。

赠浔阳冯明府

政约人知惧,讼庭荒草生。日高诸吏散,风到七弦清。诗味匡山色,卧谙湓浦声。柴桑已不远,何苦念前程。

宛陵早秋卧病代书寄周明府

为谢临邛宰,时多阙附书。懒非嵇叔夜,疾比马相如。溪雨凉生后,山亭月上初。怀君自有句,何必遗双鱼。

又一首

吾道岂便丧,时人自不容。白头伤久别,青眼忆相逢。萍迹风波急,荷衣雾露浓。空编太平颂,天子未登封。 【以上均见《永乐大典》卷一一○○○「六姥」「府」字「明府」条(十一函一百十册)。】

白鹿洞二首

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

一上西园避暑亭,芰荷香细午风轻。眼前物物皆佳兴,并作吟窝一味清。 【此二首从清余姚邵启贤辑、武昌陶氏刊本《王贞白诗》中补得。邵氏序谓此二首系据家刻本续补,《全唐诗》所未收者。】

裴说

裴说,与曹松、王贞白同时。昭宣帝天佑三年,礼部侍郎薛廷珪下状元及第,官终礼部员外郎。补诗一首。

重台芙蓉

众芳凋落后,特地遇阳和。一一开虽晚,重重得亦多。略无幽鸟语,时有冻蜂过。日暮寒阶畔,轻红拂浅莎。 【见《永乐大典》卷五四○「一东」「蓉」字「重台芙蓉」条(一函三册)。】

黄滔

黄滔字文江,莆田人。补诗一首。

游囊山

山有重囊势,门开两径斜。溪声寒走涧,海色月流沙。庵外曾游虎,堂中旧雨花。不知遗谶地,一一落谁家? 【见黄鸣乔刻本《黄御史集》卷二。】

黄蟾

黄蟾,莆阳人,为御史黄滔之从弟。诗一首。 【(《全唐诗》无黄蟾诗)】

和从兄御史延福里居

天赐平安水北中,满庭荆树醉春风。纵觉尘世三公贵,何似吾家一脉通。花底轻风香扑散,门前细柳绿皆同。回头文馆长安上, 【原注:谓德温兄。】 此际思予宁有穷。 【见《天壤阁丛书》本《莆阳黄御史集》附刻明崇祯本补附诗卷。】

曹松

曹松字梦征,舒州人。为诗宗贾岛,深入幽境,然无枯淡之癖。初在建州依李频。昭宗光化四年,礼部侍郎杜德祥下与王希羽、刘象、柯崇、郑希颜皆七十余始及第,时号五老榜,为秘书省校书郎。补诗一首。

贺知章官至秘书监忆镜湖山水上疏明皇放归乡土仍赐镜湖山河五百里曹松题镜湖诗曰

不因良匠写清光,照见越州年岁长。里许云山更孤峭,一时宣赐贺知章。 【见《永乐大典》卷二二六七「六模」「湖」字「镜湖」条(二函二十册)。】

罗弘信

罗弘信 【(新旧《唐书》并作弘信)】 字德孚,魏州贵乡人。僖宗时加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尚书右仆射,充魏博节度观察处置等使,卒昭宗光化元年,年六十三。 【(复出二首)】

白菊 【见《分门纂类唐歌诗》残本第六册《草本虫鱼类》卷五。按《全唐诗》卷七三四作罗绍威诗。绍威乃弘信之子。一作罗隐诗。】

柳 【见《分门纂类唐歌诗》残本第七册《草本虫鱼类》卷八。按《全唐诗》卷七三四亦作罗绍威诗。】

卢士衡

卢士衡,后唐天成二年进士。补诗一首。

望山

乱山难问主,相续碧嶙嶙。何处烟霞里,犹眠经济人。楼高看有意,雨过色弥新。待取科名了,终期隐此身。 【见《分门纂类唐歌诗》残本第二册《天地山川类》卷二十二。】

杨氏

杨氏,五代晋李嗣昭妻。诗一首。 【(《全唐诗》无杨氏诗)】

硖石山

此山霭霭通云烟,峭壁嵯峨势分绵。丹水流衍曲如带,风皱罗纹听管弦。莺啼花开入禅意,掷笔台前梵呗宣。遥想当年无遮会,纷纷散落雨花天。 【见《山右金石记》】

张义方

张义方,南唐时人。补诗一首。

献冯李二相公 【题拟】

两处沙堤同日筑,其如启沃藉良谋。民间有病谁开口,府下无人只点头。 【见《江南余载》卷下,云「冯延巳、李建勋拜相,张义方献诗」。】

李建勋

李建勋字致尧,陇西人。工诗能文,其诗少犹浮靡,晚岁清淡平易,为南唐李(上曰下弁)、李璟所重。补诗一首并诗句二。

谢赐待诏御苑 【题拟】

御苑赐房令待诏,此身殊胜到蓬瀛。禁中仙乐无时过,阶下常人不敢行。迭颖弄芳秋气落,丛柯耸翠露华清。天厨送食何功享,空咏康哉赞盛明。 【见《江南余载》卷下。】

一人看上马,双节引还乡。 【同前。】

李夷邺

李夷邺,唐室诸孙。保大初,以宗室贤才拜正卿,累降辄复。诗一首。 【(《全唐诗》无李夷邺诗)】

献诗 【题拟】

偶忆昔年逢上巳,轻舟柳岸宴群臣。人间蹇薄时时叹,天上风光日日新。玉帛已来诸国瑞,瑶池固有万年春。赋诗饮酒平生事。肠断金门愿再亲。 【见《江南余载》卷下。】

猜你喜欢
  张先·唐圭璋
  ◆汪文节公泽民(宛陵遗稿)·顾嗣立
  第十八折 忠臣被逮·冯梦龙
  楚辞余论卷上·蒋骥
  藏春集卷六·刘秉忠
  五集卷五十四·乾隆
  第三出 仙舟放游·丁耀亢
  黄庭坚诗全集十·黄庭坚
  卷二十八·陈思
  卷之九·佚名
  横浦诗钞·吴之振
  卷六十六·高棅
  第十九回 天子爱妃齐夺翠 姐儿嫖客共含羞·蒲松龄
  ●武陵春·沈泰
  子渊诗集卷一·张仲深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纳兰词卷四·纳兰性德

    水调歌头题西山秋爽图空山梵呗静,水月影俱沈。悠然一境人外,都不许尘侵。岁晚忆曾游处,犹记半竿斜照,一抹映疏林。绝顶茅庵里,老衲正孤吟。云中锡,溪头钓,涧边琴。此生著岁两屐,谁识卧游心。准拟乘风归去,错向槐安回首,何日得投

  • 第十一齣~第二十齣·汤显祖

    第十一齣 妆台巧絮【番卜算】〔旦上〕屛外笼身倚。睡觉脣红退。晕纤蛾暗自领佳期。珍重花前意。〔菩萨蛮〕天穿过了还穿地。枕痕一线摇红睡。春色衬儿家。羞含荳蔻花。裙腰沾蟢子。暗地心头喜。越近越思量。悬愁花烛

  • 卷七十三·佚名

    <集部,总集类,御定全唐诗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七十三苏頲苏頲字廷硕瓌之子幼敏悟一览至千言辄覆诵擢进士第调乌程尉举贤良方正历监察御史神龙中迁给事中修文舘学士中书舍人明皇爱其文由工部侍郎进紫微侍郎知政事

  • 卷四十二·本纪第四十二·脱脱

        理宗二   端平二年正月丁酉,太阴行犯太白。甲寅,诏议胡瑗、孙明复、邵雍、欧阳修、周敦颐、司马光、苏轼、张载、程颢、程颐等十人从祀孔子庙庭,升孔伋十哲。丙辰,诏主管侍卫马军孟珙黄州驻紥,措置边防。

  • ●卷五·赵翼

    ○累世经学古人习一业,则累世相传,数十百年不坠。盖良治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所谓世业也。工艺且然,况于学士大夫之术业乎!今案周、秦以来,世以儒术著者,自以孔圣之后为第一。伯鱼、子思后,子上生求,求生箕,箕生穿、穿

  •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七十七·佚名

    正统十四年夏四月庚戌朔享 太庙○遣中官祭司灶之神○辛亥命户部输银五万两于宣府官库收贮籴买粮料给军应用○直隶保定府庆都县奏本县路当冲要粮草粗有所备而料豆无储乞以存留粮米抵数徵纳黑豆从之○修南京后军都督府

  • 卷之五十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藳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八九二 江西巡抚郝硕奏查缴违碍书籍及板片请旨销毁折(附清单一)·佚名

    八九二 江西巡抚郝硕奏查缴违碍书籍及板片请旨销毁折(附清单一)【真按:不知是否为简化字!○又前见江西巡抚已换人(或署--冯应榴护理.),何故郝硕复为江西巡抚,岂有事暂离?】乾隆四十七年七月初八日江西巡抚臣郝硕谨奏,为查缴违

  • 简仁瑞传·张廷玉

    简仁瑞,字季麟,四川荣县人。由举人任西安同知,后调平凉知府。崇祯十六年(1643)冬,农民起义军入关,诸王及监司以下的官吏准备逃走。仁瑞去拜谒韩王时说:“长安有重兵,讹言不足信。殿下轻易抛弃三百年的宗社,准备到哪里去?纵然贼

  • 战国策曾序·吴师道

    战国策曾序 刘向所定着战国策三十三篇崇文总目称十一篇者阙臣访之士大夫家始尽得其书正其误谬而疑其不可考者然後战国策三十三篇复完叙曰向叙此书言周之先明教化修法度所以大治及其後诈谋用而仁义之路塞所以大乱其说

  • 李文襄公奏疏与文移卷二·李之芳

    金严克捷恢复淳安疏 恢复义乌并汤溪获捷疏 严属捷功疏 绍属捷功恢复嵊县诸暨疏 石梁等处捷功并恢复东阳疏 题明守备员缺就近遴补疏 续报东阳汤溪捷功疏 密拿通贼废弁叶日生等疏 题补援剿镇标游击守备疏 金华山口郑店

  • 卷四十二【起昭公二年尽四年】·杜预

    <经部,春秋类,春秋左传注疏>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左传注疏卷四十二【起昭公二年尽四年】晋杜氏注 唐陆德明音义 孔颖逹疏经二年春晋侯使韩起来聘夏叔弓如晋注叔弓叔老子秋郑杀其大夫公孙黑注书名恶

  • 孟子精义卷六·朱熹

    钦定四库全书 孟子精义卷六 宋 朱子 撰 滕文公章句下 陈代曰不见诸侯章 伊川曰较事大小其弊为枉尺直寻之病 杨曰孟子曰君子创业垂统为可继也若夫成功则天也人臣之事君或远或近或去或不去归洁其身而已可也岂可枉已

  • 卷九·刘逢禄

    侵伐战围入灭取邑例第二十五庄十年:二月,公侵宋。传:粗者曰侵,精者曰伐。战不言伐,围不言战,入不言围,灭不言入,书其重者也。宣元年:楚子、郑人侵陈,遂侵宋。注:微者不得言遂。楚子遂也,不从郑人去遂者,尊者兼将。襄十九年:晋士丐帅

  • 卷十七·道世

    △普贤部第六▲感应缘(略引四验)宋路昭太后宋沙门释道温宋沙门释道冏齐沙门释普明宋路昭太后,大明四年造普贤菩萨乘宝轝白象,安於中兴禅房,因设讲于寺。其年十月八日斋毕解座,会僧二百人。于时寺宇始构,帝甚留心,辇跸临幸,旬必

  • 思惟品第一之二·佚名

    贤护。我时则亦授彼佛记。是人当来必得成佛。号曰德光明如来应供等正觉乃至佛世尊,贤护。是中三昧谁当证知。今我弟子摩诃迦叶。帝释德菩萨。善德天子。及馀无量诸菩萨辈。咸已修得此三昧者,是为证。云何证。所谓空三昧

  • 十五年来海潮音之总检阅·太虚

    一 海潮音的来历海潮音之前身是觉社丛书,觉社丛书是一种定期季刊。民国七年夏间,蒋雨岩、陈元白、黄葆苍──即大慈──等在普陀听余讲佛学之后,邀至上海组一研究及宣传佛学团体, 名为觉社。先刊行余所著道学论衡及楞严

  • 佛说华手经卷第二·佚名

    后秦龟兹国三藏鸠摩罗什奉 诏译  念处品第六  佛告跋陀婆罗。于尔时世诸善人等应作是念。我等当自依四念处。四念处者。于圣法中一切诸法皆名念处。所以者何。一切诸法常住自性。无能坏故。是念处门。法所住门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