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八 晚唐二

全唐诗续补遗卷八 晚唐二

李郢

赠刘郎中

东南秀气动文星,天子应教扫内庭。湘渚雪晴孤鹤唳,锦江云尽一峰青。仁含楚树花先发,爽照宾筵□□□。□□定宜端剑佩,上仙风骨紫兰馨。

题水精钗

脉脉两条秋水色,农夫贱卖古城旁。何年偶堕青丝发,问价应齐白玉珰。插去定难分镜彩,看时长似滴珠光。人间更有不足贵,金雀徒夸十二行。

放鹧鸪

玉楼珠户养经时,放出雕笼久不飞。秦地游僧一弹指,楚城迁客重思归。岗田戏下晴风暖,茅垄惊啼返照微。山畔家家有罗网,莫教伤损好毛衣。

渡淮后却泗州秦处士

淮上风吹别酒醒,淮南潮落见沙汀。正愁客路逢山雨,更忆云外卧草亭。野鹭独飞仙嶂绿,农田□植晚苗青。何人得及秦居士,药化丹砂剑有灵。

山中

清浊山中一气分,洞中仙籁静时闻。竹花生□□□□,桑叶抱(上尔下虫)蛾纷纷。夜月泛琴弦似磬,秋潭洗砚墨成云。海边兄弟无音息,斜日愁看绿峤曛。

送友生下第出关

天牓无名玉未焚,几飘凝泪泣青云。挈将孤剑家何在,叫断重阍帝不闻。花笑旅人惟赖酒,镜欺双鬓莫言文。糟床滴沥余声尽,还典重裘又送君。

早春送友人归江南

洞庭归客莫相催,予忆沧江久未回。野渡遇霜杨柳尽,寒郊欲雪鹡鸰来。舟依青路帆初挂,鸟出红尘眼渐开。千里同来不同去,莫惊愁泪溅离杯。

读《汉武内传》

云锦囊开得画图,岳神森耸耀灵躯。青真小童捧诀箓,紫府道士携琼苏。金鼎未成悲浊世,玉缄时捧望青都。一辞仙姥长昏醉,方朔留言尽记无。

不睡

沃洲山里苦心人,十五年来少睡身。诗句每多闲夜得,鬓毛终为半愁新。纷纷落烬看将久,历历寒更听转频。家寄江南断音信,一凭归梦去无因。

春晚思江上旧游寄城中知己

一春江上好韶光,刘阮相随醉几场。令节轻云着罗绮,晓天晴色在壶觞。紫云楼畔金丝发,红杏园中玉辇香。是日江头苦风雨,何人惊起睡鸳鸯?

寄友人乞菊栽 【《全唐诗》八八四有缺字。第五句「及」《石渠宝笈》作「近」,第七句《全唐诗》缺首字「孺」,末句「鸠」《石渠宝笈》作「鸳」。】

送涧水陕东二十里自江南来作

泠泠孤涧陕城东,我有飞泉此路通。行客莫惊黄叶尽,家山祇在白云中。秋声可乱鸟鱼意,远色偏依蒲稗丛。过去多应不相待,殷勤重掬洒西风。

五湖冬日

楚人家住五湖东,斜掩柴门水石中。猎猎夜山明远烧,骚骚寒苇动疏风。园林向腊停霜果,葭菼和烟宿暝鸿。范蠡扁舟不知处,一将前事话渔翁。

江南冬日喜遇故人

江南木落塞鸿飞,江汉离人久未归。客舍无成重相见,雪天留宿可相违。篇章只使容颜改,名利空教翰墨稀。终拟全家漾舟去,五湖高掩白云扉。

春夜

街鼓初残百八声,小园芳树宿孤莺。人回野寺昏昏醉,月照闲房悄悄明。杏酪香浓寒食近,梨花影散夜风轻。谁家静捻参差管,一曲《霓裳》学凤清。

雨夜

蛩声雨思夜迢迢,空馆何人问寂寥。寒烛细烟摇寝幌,湿萤微影缀芭蕉。正当孤枕鸿初过,况复穷居叶尽凋。闲忆秋江钓船里,洒篷沾浪听萧萧。

送僧游天台 【《全唐诗》五九○题作《送圆鉴上人游天台》。末句《石渠宝笈续编》作「幽涧泠泠竹室开」】

试日上主司侍郎

十年多病到京迟,到日风霜逼试期。线不因针何处入,水难投石古来知。青烟羃羃寒更恨,白发星星晓镜悲。可惜龙门好风水,何人一为整鳞鬐。

石帆山下有灵源,修竹茅堂寄此村。闭户偶多乡老誉,读书精得圣人言。来时已作青云意,试夜忧生白发根。十五年余诗弟子,名成岂合在他门。

送李商隐侍御奉使入关

梁园相遇管弦中,君踏仙梯我转蓬。《白雪》咏歌人似玉,青云头角马生风。相逢几日虚怀待,宾幕连期醉蝶同。如有扁舟棹歌思,题诗时寄五湖东。

板桥重送

梁苑城西蘸水头,玉鞭公子醉风流。几多红粉低鬟恨,一部清商驻拍留。王事有程须仃仃,客身如梦正悠悠。洛阳浸畔逢神女,莫坠金楼醉石榴。

紫极宫上元斋日呈诸道流 【《全唐诗》「日」作「次」。又诗中第五句「风拂乱灯山磬曙」,《全唐诗》缺「曙」字】

赠罗道士

子训成仙色似花,每人思见礼烟霞。气呵云液变白发,爪入水精尝绿瓜。五岳真官随起坐,百年风烛笑荣华。明朝又跨青骡去,三十三家到几家?

终南山

终南雨后绝纤埃,太乙先生石室开。汉史烟霞通楚塞,秦风章句有条梅。归逢四皓收灵术,几见千官祝寿杯。会得功成毕婚嫁,幅巾藜杖独归来。

春山夜雨

诗成数盏兀忘思,瞑目昏昏倒接(□离)。无病无愁且须醉,好风好月更何为。长留酒在花堆雪,不厌身闲鬓聚丝。一夕春山到明坐,杜鹃啼歇麑啼时。

骊山怀古 【五首】

武帝寻仙驾海游,禁门高闭水空流。深宫带日年年静,翠柏凝烟夜夜愁。鸾凤影沉归万古,歌钟声断梦千秋。晚来惆怅无人会,云水犹飞傍玉楼。

烟深树老蔽苍苍,楼殿参差隐夕阳。白玉砌寒苔自碧,真珠帘断月无光。骊山南去侵天尽,渭水东流入海长。唯有春风旧情在,不将花艳出宫墙。

紫府灵坛降玉真,华清台殿影长新。雪翻晓艳御阶秀,风送夜香宫树春。杉桂静同无梦客,烟花深似有愁人。自从霜落芙蓉死,空使秦山鬼哭频。

碧瓦雕墙拥翠微,泉声一去杳难期。不闻缑岭仙成日,空想钧天梦尽时。青嶂浅深当雨静,古松疏密向风悲。近来颜色无倾国,更锁宫门欲待谁?

当时事事笑秦皇,今日追思倍可伤。珠玉影摇千树冷,绮罗风动满川香。虽名金殿长生字,误说茅山不死方。独向逝波无问处,古槐花落路茫茫。

夜思

轩墀寂寞夜如何,沙渚频惊候雁过。一点秋灯人梦觉,万重寒叶雨声多。酒冲肺腑愁生病,诗役心神渐有魔。出户漫漫天未晓,空山谁听《饭牛歌》?

赠李商隐赠佳人

金珠约臂近笄年,秋月嫦娥汉浦仙。云发腻垂香(□朵)妥,黛眉愁入翠连娟。花庭避客鸣环佩,凤阁持杯泥管弦。闻道彩鸾三十六,一双双映碧池莲。

伤贾岛无可 【《全唐诗》五九○收此诗,文字异同较多,故重录】

却到城中 【(《全唐诗》作「京师」)】 事事伤。惠休归去 【寂】 贾生亡。谁人收得章句 【文章】 箧。独我重 【来】 经苔藓房。一命未沾为逐客。万缘初尽别空王。萧萧竹坞残 【斜】 阳在。叶拂 【覆】 闲阶雪拥墙。

阙题

一道春江枕驿楼,闻君此处泊行舟。花当粉槛人闲立,燕拂青苹水漫流。芳草引归南国梦,和风吹起故园愁。余今自是迷津者,为劝王孙莫远游。

阙下献杨侍郎

沧洲垂钓本无名,十月风霜偶到京。羸马未曾谙道路,片文谁为达公卿?听残晓漏愁终在,画尽寒灰计不成。心苦篇章头早白,十年江汉忆先生。

江州城楼

滩头独鸟立枯楂,滩上行人踏浅沙。秋色池塘无限草,夕阳门外几千家。寺连山谷松声远,川绕阎闾水势斜。常恐郡城砧杵动,秋风吹尽古槐花。

春日题园林

东园落尽绿丝长,风触谁家酒瓮香。红粉人闲教鹦鹉,碧波池暖漾鸳鸯。新蒲长疾看齐岸,晚蝶飞高欲过墙。记取因逢卖樵客,嘱教春暮采松篁。

建阳门外柳千条,斜插鸾篦小错刀。紫袖握蝉声欲绝,红巾扑蝶势潜高。愁眉对照烟江柳,嫩脸初开露井桃。闲把金钗恼鹦鹉,乱声哑嘎落轻毛。 【以上《秘殿珠林石渠宝笈续编》】

平望驿感先辈李从实处士周(金共)二故人

芦苇风多驿堠长,昔年携手上河梁。青云才子鸳鸿季,白石山人芝木香。华骥欲陪先道路,大川斯济戢舟航。少微星没桂枝重,正挂孤帆过水乡。 【《百城烟水》四《吴江》】

猜你喜欢
  卷六百四十九·彭定求
  萧某·唐圭璋
  第一出 先声·李渔
  第六十回 昭阳宫元妃候驾·陈端生
  第二十三出 中计·姚茂良
  元艺圃集原序·李蓘
  这年头活着不易·徐志摩
  卷390 ·佚名
  卷324 ·佚名
  卷二·房祺
  卷之十四·佚名
  卷二百八十八·曹学佺
  卷八百九十九·佚名
  第十一回 凶信讹传·蒲松龄
  王梵志诗校注卷四·王梵志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陈允平·唐圭璋

      允平字君衡,一字衡仲,号西麓,自称莆鄮澹室后人,四明(今浙江宁波)人。德祐时,授沿海制置司参议官。宋亡后,曾征至大都。著有西麓诗稿一卷、西麓继周集一卷、日湖渔唱一卷。   摸鱼儿   西湖送春   倚东风、画阑十二,

  • 楔子·高文秀

    (司马徽上,云)宝剑离匣邪魔怕,瑶琴一操鬼神惊。贫道复姓司马,名徽,字德操,道号水镜先生,在于鹿门山办道修行。俺为友者七人,为江夏八俊。今有刘玄德因赴襄阳会,被刘琮所逼,独骑跳檀溪而过,误入鹿门山,迷踪失路,贫道在此等候。刘玄

  • 卷六·吴雯

    钦定四库全书莲洋诗钞卷六蒲州吴雯撰五絶野渡野渡添秋水危桥一线通临深能自力终不污泥中渡河曲岸鸳鸯稳囬村荻苇秋伤心今昔事不肯付东流宝公拙龙千柱少巧鸠一柴足忽罢滏阳工西山坐茅屋卦山四首【録一首】石路何盘盘老

  • 卷二十四·曹庭栋

    钦定四库全书宋百家诗存卷二十四   嘉善曹庭栋编玉楮集岳珂字肃之号倦翁彰德人霖子绍熙壬子甫十龄随父帅广开禧初为镇江饟幕庾吏乙丑试南宫不售归官下与刘过辛弃疾相善时有北伐之役奉檄不获辞遂浮漕河而北涂中所作

  • 卷四 前秦录·崔鸿

      苻洪   苻洪,字广世,略阳临渭氐人。其先有扈氏之苗裔,子孙强盛,世为氐酋。其后家池生蒲,长五丈,节如竹形,时咸异之,谓之蒲家,因以为氏焉。父怀归,为部落小帅。母姜氏,寝产洪。先是,陇右大雨霖,百姓苦之。谣曰:"雨若不止,洪水必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一百四十六·佚名

    .TRS_Editor P{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DIV{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TD{margin-bottom:1

  • ◎易实甫拜倒石榴裙·吴虞公

    龙阳易顺鼎实甫世有才子之目。民国二年入京后,日与倡优相周旋,摹写其笑貌声歌形诸篇什。其情可笑,因复有疯子之目也。在印铸局参事任时,某日北京女子敦谊会为贫儿院筹款,开音乐慈善会于东厂胡同。实甫是日亦到会,即夕又饮于

  • 五·张资平

    一夜没有睡,巴不得快点到天亮,好到教育司去看榜。我住流水井张氏宗祠,而教育司则是由旧提学使署改造的。两者之间,有一板薄砖墙相隔,要到教育司去,须从朝观街走过,但也只需五分钟光景,纵令每天叫我走三五十趟,也不觉苦的,只要有

  • 傅伏传·李延寿

    傅伏,太安人。从少年时就从军打仗,因立有战功,逐渐升至开府、永桥领人大都督。周武帝从前率兵进攻河阴,傅伏从永桥乘夜进入中瞹城。南城陷落,傅伏被围困二十来天,周武帝的军队仍不能将城攻下。援兵来后,北周的军队才退还。 

  • 食货二四·徐松

    盐法至和二年七月十九日,龙图阁直学士何中立言:「陕西编敕:应蕃界青白盐并犯禁者「者」字疑当移入下「至死」后。,罪至死奏裁。边民犯者甚众,圣恩宽恤,减死剌配远州军「远」字下疑脱「恶」字。。在禁经时,欲乞指定刑名,令逐处

  • 王百雷·周诒春

    王百雷 字百雷。年三十三岁。生于上海。叔培荪。任南洋中学校长。本籍住址。上海日晖桥王宅。已婚。子一。初学于上海南洋中学及南洋公学。任四川高等学堂教员。光緖三十四年。自费游美。入加利佛尼大学。习矿科。宣

  • 三十四年·佚名

    (戊寅)三十四年清乾隆二十三年春正月1月1日○朔戊子,上命大臣,攝行孝昭殿朔祭。自孝昭殿虞、卒以後,凡朔望享奠,未嘗命攝,至是以上候方在違和,大臣懇請攝行,累日固爭,上始許之,而猶以未能躬行,哀慕不勝,言隨淚下,筵臣無不感泣者。是

  • 传第七章·王夫之

    一程子谓“忿懥、恐惧、好乐、忧患,非是要无此数者,只是不以此动其心”,乃探本立论,以显实学,非若后人之逐句求义而不知通。 不动其心,元不在不动上做工夫。孟子曰:“不动心有道。”若无道,如何得不动?其

  • 卷五百三十四·佚名

    △第三分施等品第二十九之三尔时善现复白佛言:若一切法皆本性空。本性空中都无差别。诸菩萨摩诃萨为何所祝发趣无上正等菩提。作是愿言:我当趣证广大无上正等菩提。转妙法轮度有情众。世尊,无上正等菩提广大甚深。无二行

  • 卷第一·佚名

    阿毗达磨顺正理论尊者众贤造 唐 玄奘译阿毗达磨顺正理论卷第一尊者众贤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辩本事品第一之一诸一切种诸冥灭  拔众生出生死泥敬礼如是如理师  对法藏论我当说论曰。诸欲造论。必有宗承。于所奉

  • 卷第四十二(居士部)·宝唱

    经律异相卷第四十二(居士部)梁沙门僧旻宝唱等集琝茶财食自长闻法悟解一·郁伽见佛其醉自醒受戒以妻施人二·鱼身得富缘三·阇梨兄弟以法获财终不散失四  ·居士子大意以求明珠五琝茶财食自

  • 七国考·董说

    《七国考》是编载我国战国时期秦、齐、楚、赵、韩、魏、燕7国典章制度的著作。明末清初董说著。书成于明崇祯十五年(1642)。本书有《守阁山丛书》本,吴兴嘉业堂本等。1956年中华书局重印出版,即根据上述两种版本参校

  • 春秋通说·黄仲炎

    十三卷。黄仲炎(生平不详)撰。黄仲炎字若晦,永嘉(今属浙江)人,宋代经学家。穷经笃古,老而不第。黄氏不是朱熹门人,但其说却以朱熹为宗。黄氏认为:“《春秋》者,圣人教诫天下之书,非褒贬之书也。何谓教?所书之法是也;何谓戒,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