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宋史

这是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书,全书共有496卷,旧题元脱脱撰。书中所录内容从宋建隆元年(960年)起到宋祥兴二年(1279年)止,记载了两宋320年的历史。元至正三年(1343年),元翰林国史院组织宋史局撰修。 由右丞相脱脱及阿鲁图等为督总裁官,欧阳玄、揭奚斯、张岩起等38人,据宋历朝实录,国史、会要、宝训及《东都事略》、《皇朝编年备要》、《中兴小纪》、《建炎以来系年要录》、《续资治通鉴长编》、 《三朝北盟汇编》、《契丹国志》、《大金国志》、《西夏事略》、《金陀粹编》等别史,于至正五年(1345年)修成。计本纪47卷,志162卷,表32卷,列传255卷。卷首列“凡例”5项,说明修改的要点。全书体例完备,志15门,占全书三分之一,为正史中最多者;列传记载了2000余人的事迹,分立外国与蛮夷传;首创《道学传》,列朱熹等24人。该书有元代至正本、明代 成化本、清代乾隆殿本等版本。 改写者有,明代柯维骐的《宋史新编》、王维俭的《宋史记》、王洙的《宋史质》、清代陈英中的《宋史稿》、陆心源的《宋史翼》。 今人邓广铭的《宋史职官志考证》、《宋史刑法志考证》及聂崇歧的《宋史丛考》为订误之作。中华书局校点本为较好的版本。

《宋史》全部章节目录

(1)卷一·本纪第一
(2)卷二·本纪第二
(3)卷三·本纪第三
(4)卷四·本纪第四
(5)卷五·本纪第五
(6)卷六·本纪第六
(7)卷七·本纪第七
(8)卷八·本纪第八
(9)卷九·本纪第九
(10)卷十·本纪第十
(11)卷十一·本纪第十一
(12)卷十二·本纪第十二
(13)卷十三·本纪第十三
(14)卷十四·本纪第十四
(15)卷十五·本纪第十五
(16)卷十六·本纪第十六
(17)卷十七·本纪第十七
(18)卷十八·本纪第十八
(19)卷十九·本纪第十九
(20)卷二十·本纪第二十
(21)卷二十一·本纪第二十一
(22)卷二十二·本纪第二十二
(23)卷二十三·本纪第二十三
(24)卷二十四·本纪第二十四
(25)卷二十五·本纪第二十五
(26)卷二十六·本纪第二十六
(27)卷二十七·本纪第二十七
(28)卷二十八·本纪第二十八
(29)卷二十九·本纪第二十九
(30)卷三十·本纪第三十
(31)卷三十一·本纪第三十一
(32)卷三十二·本纪第三十二
(33)卷三十三·本纪第三十三
(34)卷三十四·本纪第三十四
(35)卷三十五·本纪第三十五
(36)卷三十六·本纪第三十六
(37)卷三十七·本纪第三十七
(38)卷三十八·本纪第三十八
(39)卷三十九·本纪第三十九
(40)卷四十·本纪第四十
(41)卷四十一·本纪第四十一
(42)卷四十二·本纪第四十二
(43)卷四十三·本纪第四十三
(44)卷四十四·本纪第四十四
(45)卷四十五·本纪第四十五
(46)卷四十六·本纪第四十六
(47)卷四十七·本纪第四十七
(48)卷四十八·志第一·天文一
(49)卷四十九·志第二·天文二
(50)卷五十·志第三·天文三
(51)卷五十一·志第四·天文四
(52)卷五十二·志第五·天文五
(53)卷五十三·志第六·天文六
(54)卷五十四·志第七·天文七
(55)卷五十五·志第八·天文八
(56)卷五十六·志第九·天文九
(57)卷五十七·志第十·天文十
(58)卷五十八·志第十一·天文十一
(59)卷五十九·志第十二·天文十二
(60)卷六十·志第十三·天文十三
(61)卷六十一·志第十四·五行一上
(62)卷六十二·志第十五·五行一下
(63)卷六十三·志第十六·五行二上
(64)卷六十四·志第十七·五行二下
(65)卷六十五·志第十八·五行三
(66)卷六十六·志第十九·五行四
(67)卷六十七·志第二十·五行五
(68)卷六十八·志第二十一·律历一
(69)卷六十九·志第二十二·律历二
(70)卷七十·志第二十三·律历三
(71)卷七十一·志第二十四·律历四
(72)卷七十二·志第二十五·律历五
(73)卷七十三·志第二十六·律历六
(74)卷七十四·志第二十七·律历七
(75)卷七十五·志第二十八·律历八
(76)卷七十六·志第二十九·律历九
(77)卷七十七·志第三十·律历十
(78)卷七十八·志第三十一·律历十一
(79)卷七十九·志第三十二·律历十二
(80)卷八十·志第三十三·律历十三
(81)卷八十一·志第三十四·律历十四
(82)卷八十二·志第三十五·律历十五
(83)卷八十三·志第三十六·律历十六
(84)卷八十四·志第三十七
(85)卷八十五·志第三十八·地理一
(86)卷八十六·志第三十九·地理二
(87)卷八十七·志第四十·地理三
(88)卷八十八·志第四十一·地理四
(89)卷八十九·志第四十二·地理五
(90)卷九十·志第四十三·地理六
(91)卷九十一·志第四十四·河渠一
(92)卷九十二·志第四十五·河渠二
(93)卷九十三·志第四十六·河渠三
(94)卷九十四·志第四十七·河渠四
(95)卷九十五·志第四十八·河渠五
(96)卷九十六·志第四十九·河渠六
(97)卷九十七·志第五十·河渠七
(98)卷九十八·志第五十一·礼一
(99)卷九十九·志第五十二·礼二等
(100)卷一百·志第五十三·礼三等
(101)卷一百一·志第五十四·礼四等
(102)卷一百二·志第五十五·礼五等
(103)卷一百三·志第五十六·礼六吉礼六
(104)卷一百四·志第五十七·礼七吉礼七
(105)卷一百五·志第五十八·礼八等
(106)卷一百六·志第五十九·礼九等
(107)卷一百七·志第六十·礼十等
(108)卷一百八·志第六十一·礼十一等
(109)卷一百九·志第六十二·礼十二等
(110)卷一百一十·志第六十三·礼十三等
(111)卷一百一十一·志第六十四·礼十四等
(112)卷一百一十二·志第六十五·礼十五等
(113)卷一百一十三·志第六十六·礼十六等
(114)卷一百十四·志第六十七·礼十七等
(115)卷一百一十五·志第六十八·礼十八等
(116)卷一百一十六·志第六十九·礼十九等
(117)卷一百一十七·志第七十·礼二十等
(118)卷一百一十八·志第七十一·礼二十一等
(119)卷一百一十九·志第七十二·礼二十二等
(120)卷一百二十·志第七十三·礼二十三等
(121)卷一百二十一·志第七十四·礼二十四等
(122)卷一百二十二·志第七十五·礼二十五等
(123)卷一百二十三·志第七十六·礼二十六等
(124)卷一百二十四·志第七十七·礼二十七等
(125)卷一百二十五·志第七十八·礼二十八等
(126)卷一百二十六·志第七十九·乐一
(127)卷一百二十七·志第八十·乐二
(128)卷一百二十八·志第八十一·乐三
(129)卷一百二十九·志第八十二·乐四
(130)卷一百三十·志第八十三·乐五
(131)卷一百三十一·志第八十四·乐六
(132)卷一百三十二·志第八十五·乐七等
(133)卷一百三十三·志第八十六·乐八等
(134)卷一百三十四·志第八十七·乐九等
(135)卷一百三十五·志第八十八·乐十等
(136)卷一百三十六·志第八十九·乐十一等
(137)卷一百三十七·乐志第九十·乐十二等
(138)卷一百三十八·志第九十一·乐十三等
(139)卷一百三十九·志第九十二·乐十四等
(140)卷一百四十·志第九十三·乐十五等
(141)卷一百四十一·志第九十四·乐十六等
(142)卷一百四十二·志第九十五·乐十七
(143)卷一百四十三·志第九十六·仪卫一
(144)卷一百四十四·志第九十七·仪卫二
(145)卷一百四十五·志第九十八·仪卫三
(146)卷一百四十六·志第九十九·仪卫四
(147)卷一百四十七·志第一百·仪卫五
(148)卷一百四十八·志第一百一·仪卫六
(149)卷一百四十九·志第一百二·舆服一
(150)卷一百五十·志第一百三·舆服二
(151)卷一百五十一·志第一百四·舆服三
(152)卷一百五十二·志第一百五·舆服四
(153)卷一百五十三·志第一百六·舆服五
(154)卷一百五十四·志第一百七·舆服六
(155)卷一百五十五·志第一百八·选举一等
(156)卷一百五十六·志第一百九·选举二等
(157)卷一百五十七·志第一百十·选举三等
(158)卷一百五十八·志第一百十一·选举四等
(159)卷一百五十九·志第一百十二·选举五等
(160)卷一百六十·志第一百一十三·选举六等
(161)卷一百六十一·志第一百一十四·职官一
(162)卷一百六十二·志第一百一十五·职官二
(163)卷一百六十三·志第一百一十六·职官三
(164)卷一百六十四·志第一百一十七·职官四
(165)卷一百六十五·志第一百一十八·职官五
(166)卷一百六十六·第一百一十九·职官六
(167)卷一百六十七·第一百二十·职官七
(168)卷一百六十八·志第一百二十一·职官八等
(169)卷一百六十九·志第一百二十二·职官九等
(170)卷一百七十·志第一百二十三·职官十等
(171)卷一百七十一·志第一百二十四·职官十一等
(172)卷一百七十二·志第一百二十五·职官十二等
(173)卷一百七十三·志第一百二十六·食货上一等
(174)卷一百七十四·志第一百二十七·食货上二等
(175)卷一百七十五·志第一百二十八·食货上三等
(176)卷一百七十六·志第一百二十九·食货上四等
(177)卷一百七十七·志第一百三十·食货上五等
(178)卷一百七十八·志第一百三十一·食货上六等
(179)卷一百七十九·志第一百三十二·食货下一等
(180)卷一百八十·志第一百三十三·食货下二等
(181)卷一百八十一·志第一百三十四·食货下三
(182)卷一百八十二·志第一百三十五·食货下四
(183)卷一百八十三·志第一百三十六·食货下五
(184)卷一百八十四·志第一百三十七·食货下六
(185)卷一百八十五·志第一百三十八·食货下七
(186)卷一百八十六·志第一百三十九·食货下八
(187)卷一百八十七·志第一百四十·兵一等
(188)卷一百八十八·志第一百四十一·兵二等
(189)卷一百八十九·志第一百四十二·兵三等
(190)卷一百九十·志第一百四十三·兵四等
(191)卷一百九十一·志第一百四十四·兵五等
(192)卷一百九十二·志第一百四十五·兵六等
(193)卷一百九十三·志第一百四十六·兵七等
(194)卷一百九十四·志第一百四十七·兵八
(195)卷一百九十五·志第一百四十八·兵九
(196)卷一百九十六·志第一百四十九·兵十
(197)卷一百九十七·志第一百五十·兵十一
(198)卷一百九十八·志第一百五十一·兵十二
(199)卷一百九十九·志第一百五十二·刑法一
(200)卷二百·志第一百五十三·刑法二
(201)卷二百一·志第一百五十四·刑法三
(202)卷二百二·志第一百五十五·艺文一
(203)卷二百三·志第一百五十六·艺文二
(204)卷二百四·志第一百五十七·艺文三
(205)卷二百五·志第一百五十八·艺文四
(206)卷二百六·志第一百五十九·艺文五
(207)卷二百七·志第一百六十·艺文六
(208)卷二百八·志第一百六十一·艺文七
(209)卷二百九·志第一百六十二·艺文八
(210)卷二百一十·表第一
(211)卷二百一十一·表第二
(212)卷二百一十二·表第三
(213)卷二百一十三·表第四
(214)卷二百一十四·表第五
(215)卷二百一十五·表第六
(216)卷二百一十六·表第七
(217)卷二百一十七·表第八
(218)卷二百一十八·表第九
(219)卷二百一十九·表第十
(220)卷二百二十·表第十一
(221)卷二百二十一·表第十二
(222)卷二百二十二·表第十三
(223)卷二百二十三·表第十四
(224)卷二百二十四·表第十五
(225)卷二百二十五·表第十六
(226)卷二百二十六·表第十七
(227)卷二百二十七·表第十八
(228)卷二百二十八·表第十九
(229)卷二百二十九·表第二十
(230)卷二百三十·表第二十一
(231)卷二百三十一·表第二十二
(232)卷二百三十二·表第二十三
(233)卷二百三十三·表第二十四
(234)卷二百三十四·表第二十五
(235)卷二百三十五·表第二十六
(236)卷二百三十六·表第二十七
(237)卷二百三十七·表第二十八
(238)卷二百三十八·表第二十九
(239)卷二百三十九·表第三十
(240)卷二百四十·表第三十一
(241)卷二百四十一·表第三十二
(242)卷二百四十二·列传第一·后妃上
(243)卷二百四十三·列传第二·后妃下
(244)卷二百四十四·列传第三·宗室一
(245)卷二百四十五·列传第四·宗室二
(246)卷二百四十六·列传第五·宗室三
(247)卷二百四十七·列传第六·宗室四
(248)卷二百四十八·列传第七·公主
(249)卷二百四十九·列传第八
(250)卷二百五十·列传第九
(251)卷二百五十一·列传第十
(252)卷二百五十二·列传第十一
(253)卷二百五十三·传第十二
(254)卷二百五十四·列传第十三
(255)卷二百五十五·列传第十四
(256)卷二百五十六·列传第十五
(257)卷二百五十七·列传第十六
(258)卷二百五十八·列传第十七
(259)卷二百五十九·列传第十八
(260)卷二百六十·列传第十九
(261)卷二百六十一·列传第二十
(262)卷二百六十二·列传第二十一
(263)卷二百六十三·列传第二十二
(264)卷二百六十四·列传第二十三
(265)卷二百六十五·列传第二十四
(266)卷二百六十六·列传第二十五
(267)卷二百六十七·列传第二十六
(268)卷二百六十八·列传第二十七
(269)卷二百六十九·列传第二十八
(270)卷二百七十·列传第二十九
(271)卷二百七十一·列传第三十
(272)卷二百七十二·列传第三十一
(273)卷二百七十三·列传第三十二
(274)卷二百七十四·列传第三十三
(275)卷二百七十五·列传第三十四
(276)卷二百七十六·列传第三十五
(277)卷二百七十七·列传第三十六
(278)卷二百七十八·列传第三十七
(279)卷二百七十九·列传第三十八
(280)卷二百八十·列传第三十九
(281)卷二百八十一·列传第四十
(282)卷二百八十二·列传第四十一
(283)卷二百八十三·列传第四十二
(284)卷二百八十四·列传第四十三
(285)卷二百八十五·列传第四十四
(286)卷二百八十六·列传第四十五
(287)卷二百八十七·列传第四十六
(288)卷二百八十八列·传第四十七
(289)卷二百八十九·列传第四十八
(290)卷二百九十·列传第四十九
(291)卷二百九十一·列传第五十
(292)卷二百九十二·列传第五十一
(293)卷二百九十三·列传第五十二
(294)卷二百九十四·列传第五十三
(295)卷二百九十五·列传第五十四
(296)卷二百九十六·列传第五十五
(297)卷二百九十七·列传第五十六
(298)卷二百九十八·列传第五十七
(299)卷二百九十九·列传第五十八
(300)卷三百·列传第五十九
(301)卷三百一·列传第六十
(302)卷三百二·列传第六十一
(303)卷三百三·列传第六十二
(304)卷三百四·列传第六十三
(305)卷三百五·列传第六十四
(306)卷三百六·列传第六十五
(307)卷三百七·列传第六十六
(308)卷三百八·列传第六十七
(309)卷三百九·列传第六十八
(310)卷三百一十·列传第六十九
(311)卷三百一十一·列传第七十
(312)卷三百一十二·列传第七十一
(313)卷三百一十三·列传第七十二
(314)卷三百一十四·列传第七十三
(315)卷三百一十五·列传第七十四
(316)卷三百一十六·列传第七十五
(317)卷三百一十七·列传第七十六
(318)卷三百一十八·列传第七十七
(319)卷三百一十九·列传第七十八
(320)卷三百二十·列传第七十九
(321)卷三百二十一·列传第八十
(322)卷三百二十二·列传第八十一
(323)卷三百二十三·列传第八十二
(324)卷三百二十四·列传第八十三
(325)卷三百二十五·列传第八十四
(326)卷三百二十六·列传第八十五
(327)卷三百二十七·列传第八十六
(328)卷三百二十八·列卷第八十七
(329)卷三百二十九·列传第八十八
(330)卷三百三十·列传第八十九
(331)卷三百三十一·列传第九十
(332)卷三百三十二·列传第九十一
(333)卷三百三十三·列传第九十二
(334)卷三百三十四·列传第九十三
(335)卷三百三十五·列传第九十四
(336)卷三百三十六·列传第九十五
(337)卷三百三十七·列传第九十六
(338)卷三百三十八·列传第九十七
(339)卷三百三十九·列传第九十八
(340)卷三百四十·列传第九十九
(341)卷三百四十一·列传第一百
(342)卷三百四十二·列传第一百一
(343)卷三百四十三·列传第一百二
(344)卷三百四十四·列传第一百三
(345)卷三百四十五·列传第一百四
(346)卷三百四十六·列传第一百五
(347)卷三百四十七·列传第一百六
(348)卷三百四十八·列传第一百七
(349)卷三百四十九·列传第一百八
(350)卷三百五十·列传第一百九
(351)卷三百五十一·列传第一百一十
(352)卷三百五十二·列传第一百一十一
(353)卷三百五十三·列传第一百一十二
(354)卷三百五十四·列传第一百一十三
(355)卷三百五十五·列传第一百一十四
(356)卷三百五十六·列传第一百一十五
(357)卷三百五十七·列传第一百一十六
(358)卷三百五十八·列传第一百一十七
(359)卷三百五十九·列传第一百一十八
(360)卷三百六十·列传第一百一十九
(361)卷三百六十一·列传第一百二十
(362)卷三百六十二·列传第一百二十一
(363)卷三百六十三·列传第一百二十二
(364)卷三百六十四·列传第一百二十三
(365)卷三百六十五·列传第一百二十四
(366)卷三百六十六·列传第一百二十五
(367)卷三百六十七·列传第一百二十六
(368)卷三百六十八·列传第一百二十七
(369)卷三百六十九·列传第一百二十八
(370)卷三百七十·列传第一百二十九
(371)卷三百七十一·列传第一百三十
(372)卷三百七十二·列传第一百三十一
(373)卷三百七十三·列传第一百三十二
(374)卷三百七十四·列传第一百三十三
(375)卷三百七十五·列传第一百三十四
(376)卷三百七十六·列传第一百三十五
(377)卷三百七十七·列传第一百三十六
(378)卷三百七十八·列传第一百三十七
(379)卷三百七十九·列传第一百三十八
(380)卷三百八十·列传第一百三十九
(381)卷三百八十一·列传第一百四十
(382)卷三百八十二·列传第一百四十一
(383)卷三百八十三·列传第一百四十二
(384)卷三百八十四·列传第一百四十三
(385)卷三百八十五·列传第一百四十四
(386)卷三百八十六·列传第一百四十五
(387)卷三百八十七·列传第一百四十六
(388)卷三百八十八·列传第一百四十七
(389)卷三百八十九·列传第一百四十八
(390)卷三百九十·列传第一百四十九
(391)卷三百九十一·列传第一百五十
(392)卷三百九十二·列传第一百五十一
(393)卷三百九十三·列传第一百五十二
(394)卷三百九十四·列传第一百五十三
(395)卷三百九十五·列传第一百五十四
(396)卷三百九十六·列传第一百五十五
(397)卷三百九十七·列传第一百五十六
(398)卷三百九十八·列传第一百五十七
(399)卷三百九十九·列传第一百五十八
(400)卷四百·列传第一百五十九
(401)卷四百一·列传第一百六十
(402)卷四百二·列传第一百六十一
(403)卷四百三·列传第一百六十二
(404)卷四百四·列传第一百六十三
(405)卷四百五·列传第一百六十四
(406)卷四百六·列传第一百六十五
(407)卷四百七·列传第一百六十六
(408)卷四百八·列传第一百六十七
(409)卷四百九·列传第一百六十八
(410)卷四百一十·列传第一百六十九
(411)卷四百一十一·列传第一百七十
(412)卷四百一十二·列传第一百七十一
(413)卷四百一十三·列传第一百七十二
(414)卷四百一十四·列传第一百七十三
(415)卷四百一十五·列传第一百七十四
(416)卷四百一十六·列传第一百七十五
(417)卷四百一十七·列传第一百七十六
(418)卷四百一十八·列传第一百七十七
(419)卷四百一十九·列传第一百七十八
(420)卷四百二十·列传第一百七十九
(421)卷四百二十一·列传第一百八十
(422)卷四百二十二·列传第一百八十一
(423)卷四百二十三·列传第一百八十二
(424)卷四百二十四·列传第一百八十三
(425)卷四百二十五·列传第一百八十四
(426)卷四百二十六·列传第一百八十五·循吏
(427)卷四百二十七·列传第一百八十六·道学一
(428)卷四百二十八·列传第一百八十七·道学二等
(429)卷四百二十九·列传第一百八十八·道学三
(430)卷四百三十·列传第一百八十九·道学四等
(431)卷四百三十一·列传第一百九十·儒林一
(432)卷四百三十二·列传第一百九十一·儒林二
(433)卷四百三十三·列传第一百九十二·儒林三
(434)卷四百三十四·列传第一百九十三·儒林四
(435)卷四百三十五·列传第一百九十四·儒林五
(436)卷四百三十六·列传第一百九十五·儒林六
(437)卷四百三十七·列传第一百九十六·儒林七
(438)卷四百三十八·列传第一百九十七·儒林八
(439)卷四百三十九·列传第一百九十八·文苑一
(440)卷四百四十·列传第一百九十九·文苑二
(441)卷四百四十一·列传第二百·文苑三
(442)卷四百四十二·列传第二百一·文苑四
(443)卷四百四十三·列传第二百二·文苑五
(444)卷四百四十四·列传第二百三·文苑六
(445)卷四百四十五·列传第二百四·文苑七
(446)卷四百四十六·列传第二百五·忠义一
(447)卷四百四十七·列传第二百六·忠义二
(448)卷四百四十八·列传第二百七·忠义三
(449)卷四百四十九·列传第二百八·忠义四
(450)卷四百五十·列传第二百九·忠义五
(451)卷四百五十一·列传第二百一十·忠义六
(452)卷四百五十二·列传第二百一十一·忠义七
(453)卷四百五十三·列传第二百一十二·忠义八
(454)卷四百五十四·列传第二百一十三·忠义九
(455)卷四百五十五·列传第二百一十四·忠义十
(456)卷四百五十六·列传第二百一十五·孝义
(457)卷四百五十七·列传第二百一十六·隐逸上
(458)卷四百五十八·列传第二百一十七·隐逸中
(459)卷四百五十九·列传第二百一十八·隐逸下
(460)卷四百六十·列传第二百一十九·列女
(461)卷四百六十一·列传第二百二十·方技上
(462)卷四百六十二·列传第二百二十一·方技下
(463)卷四百六十三·列传第二百二十二·外戚上
(464)卷四百六十四·列传第二百二十三·外戚中
(465)卷四百六十五·列传第二百二十四·外戚下
(466)卷四百六十六·列传第二百二十五·宦者一
(467)卷四百六十七·列传第二百二十六·宦者二
(468)卷四百六十八·列传第二百二十七·宦者三
(469)卷四百六十九·列传第二百二十八·宦者四
(470)卷四百七十·列传第二百二十九·佞幸
(471)卷四百七十一·列传第二百三十·奸臣一
(472)卷四百七十二·列传第二百三十一·奸臣二
(473)卷四百七十三·列传第二百三十二·奸臣三
(474)卷四百七十四·列传第二百三十三·奸臣四
(475)卷四百七十五·列传第二百三十四·叛臣上
(476)卷四百七十六·列传第二百三十五·叛臣中
(477)卷四百七十七·列传第二百三十六·叛臣下
(478)卷四百七十八·列传第二百三十七·世家一
(479)卷四百七十九·列传第二百三十八·世家二
(480)卷四百八十·列传第二百三十九·世家三
(481)卷四百八十一·列传第二百四十·世家四
(482)卷四百八十二·列传第二百四十一·世家五
(483)卷四百八十三·列传第二百四十二·世家六
(484)卷四百八十四·列传第二百四十三·周三臣
(485)卷四百八十五·列传第二百四十四·外国一
(486)卷四百八十六·列传第二百四十五·外国二
(487)卷四百八十七·列传第二百四十六·外国三
(488)卷四百八十八·列传第二百四十七·外国四
(489)卷四百八十九·列传第二百四十八·外国五
(490)卷四百九十·列传第二百四十九·外国六
(491)卷四百九十一·列传第二百五十·外国七
(492)卷四百九十二·列传第二百五十一·外国八
(493)卷四百九十三·列传第二百五十二·蛮夷一
(494)卷四百九十四·列传第二百五十三·蛮夷二
(495)卷四百九十五·列传第二百五十四·蛮夷三
(496)卷四百九十六·列传第二百五十五·蛮夷四

猜你喜欢
  明史通俗演义·蔡东藩
  明穆宗宝训·张居正
  玉堂公草·高拱
  法喜志·夏树芳
  旧典备征·朱彭寿
  已疟编·刘玉
  东家杂记·孔传
  宁海将军固山贝子功绩录·佚名
  资平自传·张资平
  割台三记·佚名
  白话隋书·魏徵
  翰苑群书·洪遵
  太常续考·佚名
  驳建立孔教议·章太炎
  朝鲜王朝实录[睿宗实录]·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薛几圣·唐圭璋

      渔家傲   梅影   雪月照梅溪畔路。幽姿背立无言语。冷浸瘦枝清浅处。香暗度。妆成处士横斜句。   浑似玉人常淡伫。菱花相对成清楚。谁解小图先画取。天欲曙。恐随月色云间去。

  • 卷二十四·王十朋

    钦定四库全书 东坡诗集注卷二十四 宋 王十朋 撰 居室 和子由闻子瞻将如终南太平宫谿堂读书【万申之翊圣保德眞君传昔太宗皇帝遣起居舍人王龟从就终南山下筑宫眞君忽降言曰此地乃建上帝宫阙之地不可易也於是乃定凡

  • 提要·邓忠臣

    臣等谨按同文馆唱和诗十巻宋邓忠臣等撰同文馆以待髙丽使人时方考校即其地为试院因録同舍唱和之作彚为一编按宋史艺文志有苏易简禁林宴会集欧阳修礼部唱和诗集此书盖用其例而宋志独未着録其相与酧答者忠臣而外为张耒晁

  • 御选明诗卷二十一·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明诗卷二十一五言古诗六周述玩秀轩华轩临清流秀色堪搅结霞彩相荡漾波光互明灭花飞渡头春帆落洲上月縦观心目超静对形神悦应共沧浪人濯缨笑予拙李时勉古诗为扶风窦滔妻作深闺有思妇惨凄亦何为容华不自

  • ●卷四·王栐

    江南初下,李后主朝京师,其群臣随才任使,公卿将相多为小官,惟任州县官者仍旧。至于服色,例令服绿,不问官品高下,以示别于中国也。 太宗淳化元年正月戊寅赦文:“应诸路伪授官,先赐绯人止令服绿,今并许仍旧。其先衣紫

  • 卷十一·杨士奇

    洪武三十五年八月壬子朔遣使以即位诏谕朝鲜○敕历城侯盛庸比以山东未定命卿镇守淮安今山东布政使铁铉亦已就获诸郡悉平是皆 宗社之灵生民之福朕念山东军民困于兵革转输已久卿其息兵养民使各得其所粮饷续有处分○命后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九·纪昀

    列传五代 【九】○五代九王朴 郑仁诲 扈载王朴郑仁诲扈载△王朴王朴字文伯东平人少举进士为校书郎依汉枢密使杨邠邠与王章史宏肇等有隙朴知其必乱乃去邠东归后三家之客多及难而朴 独免周世宗镇澶州朴为节度掌书记世

  • ●雪交亭正气录卷四·高宇泰

    明鄞高宇泰檗庵撰丁亥祀檗庵曰:自丁亥迄今,多义兵特起;因而被难者视前三年殉国之臣,殆将半之。汉、唐以后,亡国之时,未有若此之多者;然皆出于文臣名士,不能穿札跨鞍之人。而先朝大弁为清驱除,悉为之糜烂焉;斯非制科作人之明效与

  • 四、姜羌为一字·傅斯年

    周代的习俗,“男子称氏,女子称姓”。姓非男子所称,乃是女子所专称,所以姓之字多从女。金文中姬姜异文甚多,然无一不从女。《说文》标姓皆从女。后人有以为这是姓由母系的缘故,这实在是拿着小篆解字源之错误。假令

  • 曾子制言上第五十四·戴德

    曾子曰:“夫行也者,行礼之谓也。夫礼,贵者敬焉,老者孝焉,幼者慈焉,少者友焉,贱者惠焉。此礼也,行之则行也,立之则义也。今之所谓行者,犯其上,危其下,衡道而强立之,天下无道,故若天下有道,则有司之所求也。故君子不贵兴道之士,而贵有耻

  • 击之第四十二·桓宽

    贤良、文学既拜,咸取列大夫,辞丞相、御史。大夫曰:“前议公事,贤良、文学称引往古,颇乖世务。论者不必相反,期于可行。往者,县官未事胡、越之时,边城四面受敌,北边尤被其苦。先帝绝三方之难,抚从方国,以为蕃蔽,穷极郡国,以讨匈奴。

  • 提要·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      经部三毛诗集解        诗类提要【臣】等谨案毛诗集解四十二卷不着编录人名氏集宋李樗黄櫄两家诗解合为一编附以李泳所订吕氏释音樗字若林闽县人尝领乡贡着毛诗详解三十六卷櫄字实夫

  • 绵蛮·佚名

    ——路慢慢其修远兮【原文】绵蛮黄鸟(1),止于丘阿(2)。道之云远,我劳如何。饮之食之,饮之食之,命彼后车(3),谓之载之。绵蛮黄鸟,止于丘隅。岂敢惮行(4),畏不能趋(5)饮之食之,教之诲之。命彼后车,谓之载之。绵

  • 庄子天下篇述义序言之二·马叙伦

    庄子学说,似受印度哲学之影响颇深;其天下篇曰:「不离于宗,谓之天人;不离于精,谓之神人;不离于真,谓之至人;以天为宗,以德为本,以道为门,兆于变化,谓之圣人;以仁为恩,以义为理,以礼为行,以乐为和,薰然慈仁,谓之君子;以法为分,以名为表,以参为

  • 第八十則 趙州孩子六識·胡兰成

    第八十則趙州孩子六識舉:僧問趙州從諗禪師:初生孩子,還具六識也無?趙州云:急水上打毬子。僧復問投子:急水上打毬子,意旨如何?子云:念念不停流。在電視上我見過兔子在母胎中的成長,是一團細胞作渦狀開闔旋轉,完全可以看出是息在動

  • 第十六章 受纳支提耶山精舍·佚名

    为行乞长老游行城内摄取人民,于王宫内食事而摄取国王,(一)二十六日之间住于摩诃眉伽林中,而于阿沙荼月之白分十三日,(二)于王宫内取食后,大贤者为大王说大不放逸经,由此,彼(三)于彼处之支提耶山建成精舍,由东门出而赴支提耶山。(四)闻

  • 敬轩文集·薛瑄

    明代诗文别集。薛瑄(字德蕴)著。薛瑄的诗文著述初未有刻本,后来薛瑄的孙子薛禥将其稿交付给常州同知谢庭桂,今仍有存本的成化年间刊刻的《河汾诗集》8卷即是谢刻本,但其稿未能刻完。弘治二年(1489)监察御史杨亨从朱氏

  • 阴符经三皇玉诀·佚名

    三卷。原题轩辕黄帝制。此书卷首有《序》,称轩辕黄帝于大山石匣中得“元始天尊《混元三皇玉诀阴符经》”,取出开看,尽为天文篆书,三百余字,分为三卷:上卷天皇、中卷地皇、下卷人皇。黄帝与百官议此经,皆不明经义,乃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