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十·本纪第十

    仁宗二

  明道元年春二月癸卯,吕夷简上《三朝宝训》。丙午,诏仕广南者毋过两任,以防贪黩。庚戌,以张士逊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戊午,录故宰臣孙,并试将作监主簿。甲子,诏员外郎以上致仕者,录其子校书郎,三丞以上斋郎。丁卯,以真宗顺容李氏为宸妃,是日妃薨。

  三月戊子,颁《天圣编敕》。戊戌,以江、淮旱,遣使与长吏录系囚,流以下减一等,杖笞释之。己亥,除婺、秀州丁身钱。

  夏四月丙午,录系囚。戊午,知棣州王涉坐冒请官地为职田,配广南牢城。

  五月癸酉,遣使点检河北城池器甲,密访官吏能否。壬午,废杭、秀二州盐场。

  秋七月丙申,诏诸路转运使举国子监讲官。丁酉,王曙罢。太白昼见,弥月乃灭。

  八月辛丑,以晏殊为枢密副使。丙午,晏殊参知政事。甲寅,以杨崇勋为枢密副使。辛酉,授唃厮啰为宁远大将军、爱州团练使。壬戌,大内火,延八殿。癸亥,移御延福宫。甲子,以吕夷简为修内使。乙丑,诏群臣直言阙失。丁卯,大赦。

  九月庚寅,重作受命宝。丙申,皇太后出金银器易左藏缗钱二十万,以助修内。

  冬十月庚子,黄白气五贯紫微垣。丁巳,诏汉阳军发廪粟以振饥民。

  十一月甲戌,以修内成,恭谢天地于天安殿,谒太庙,大赦,改元,百官进秩,优赏诸军。是日还宫。己卯,冬至,率百官贺皇太后于文德殿,御天安殿受朝。壬辰,延州言夏王赵德明卒。癸巳,以德明子元昊为定难军节度使、西平王。十二月壬寅,以杨崇勋为枢密使。戊午,诏获劫盗者奏裁,毋擅杀。壬戌,西北有苍白气亘天。是岁,京东、淮南、江东饥。

  二年春正月己卯,诏发运使以上供米百万斛振江、淮饥民,遣使督视。

  二月戊戌,含誉星见东北方。庚子,诏江、淮民饥死者,官为之葬祭。乙巳,皇太后服衮衣、仪天冠飨太庙,皇太妃亚献,皇后终献。是日,上皇太后尊号曰应元齐圣显功崇德慈仁保寿皇太后。丁未,祀先农于东郊,躬耕籍田,大赦。百官上尊号曰睿圣文武体天法道仁明孝德皇帝。

  三月庚午,加恩百官。丁亥,祈雨于会灵观、上清宫、景德开宝寺。庚寅,以皇太后不豫,大赦,除常赦所不原者。乾兴以来贬死者复官,谪者内徙。甲午,皇太后崩,遗诏尊皇太妃为皇太后。吕夷简为山陵使。

  夏四月丙申朔,出大行皇太后遗留物赐近臣。壬寅,追尊宸妃李氏为皇太后,至是帝始知为宸妃所生。甲辰,以大行皇太后山陵五使并兼追尊皇太后园陵使。戊申,听政于崇政殿西厢。己酉,罢乾元节上寿。壬子,诏臣僚、宗戚、命妇毋得以进献祈恩泽,及缘亲戚通表章。罢创修寺观。帝始亲政,裁抑侥幸,中外大悦。癸丑,召还宋绶、范仲淹。丙辰,内侍江德明等并坐交通请谒黜。己未,吕夷简、张耆、夏竦、陈尧佐、范雍、赵稹、晏殊皆罢。以张士逊为昭文馆大学士,李迪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王随参知政事,李谘为枢密副使,王德用签书枢密院事。壬戌,御紫宸殿,以张士逊为山陵使兼园陵使。癸亥,上大行太后谥曰庄献明肃,追尊宸妃李氏为皇太后,谥曰庄懿。

  五月戊辰,诏礼部贡举。癸酉,诏中外勿辄言皇太后垂帘日事。乙亥,罢群牧制置使。丙子,命宰臣张士逊撰《谢太庙》及《躬耕籍田记》。检讨宋祁言,皇太后谒庙非后世法,乃止撰《籍田记》。戊寅,录系囚。

  六月甲午朔,日有食之。壬寅,录周世宗及高季兴、李煜、孟昶、刘继元、刘鋹后。癸卯,命审刑、大理详定配隶刑名。戊午,减天下岁贡物。

  秋七月丁丑,诏知耀州富平县事张龟年增秩再任,以其治行风告天下。戊子,诏以蝗旱,去尊号"睿圣文武"四字,以告天地宗庙,仍令中外直言阙政。

  八月甲午朔,契丹使来吊慰祭奠。壬寅,作奉慈庙。甲辰,诏中外毋避庄献明肃太后父讳。丁巳,置端明殿学士。

  九月甲戌,幸洪福院,临庄懿太后梓宫。丙子、壬午,临如之。

  冬十月癸巳朔,太白犯南斗。甲午,禁登州民采金。丁酉,祔葬庄献明肃皇太后、庄懿皇太后于永定陵。甲辰,诏以两川岁贡绫锦罗绮纱,以三之二易为纟由绢,供军须。己酉,祔庄献明肃太后、庄懿太后神主于奉慈庙。癸丑,下德音,降东、西京囚罪一等,徒以下释之。缘二太后陵应奉民户,免租赋科役有差。丙辰,赠周王祐为皇太子。戊午,张士逊、杨崇勋罢,以吕夷简为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昭文馆大学士,王曙为枢密使,王德用为枢密副使,宋绶参知政事,蔡齐为枢密副使。

  十一月癸亥朔,薛奎罢。诏增宗室奉。太白犯南斗。乙丑,追册美人张氏为皇后。甲戌,赠寇准为中书令。十二月丙申,复置提点刑狱。丁酉,诏诸路转运使、副,岁遍历所部,仍令州军具所至月日以闻。甲辰,以京东饥,出内藏绢二十万代其民岁输。乙巳,诏修周庙。丁未,诏台官非中丞、知杂保荐者勿任。戊申,出宫人二百。乙卯,废皇后郭氏为净妃、玉京冲妙仙师,居长宁宫。御史中丞孔道辅率谏官、御史,大呼殿门请对,诏宰相告以皇后当废状。丙辰,出道辅及谏官范仲淹,仍诏台谏自今毋相率请对。丁巳,诏明年改元。禁边臣增置堡砦。是岁,畿内、京东西、河北、河东、陕西蝗,淮南、江东、两川饥,遣使安抚,除民租。注辇国来贡。

  景祐元年春正月甲子,发江、淮漕米振京东饥民。丙寅,诏开封府界诸县作糜粥以济饥民,诸灾伤州军亦如之。戊辰,诏三司铸景祐元宝钱。甲戌,诏执政大臣议兵农可更制者以闻。诏募民掘蝗种,给菽米。癸未,诏礼部所试举人十取其二,进士三举、诸科五举尝经殿试,进士五举年五十、诸科六举年六十,及曾经先朝御试者,皆以名闻。甲申,淮南饥,出内藏绢二十万代其民岁输。丁亥,置崇政殿说书。庚寅,诏停淮南上供一年。

  二月乙未,罢书判拔萃科。辛丑,诏礼部贡院:诸科举人七举者,不限年,并许特奏名。甲辰,权减江、淮漕米二百万石。戊申,诏麟、府州振蕃、汉饥民。

  三月壬午,免诸路灾伤州军今年夏税。癸未,诏解州畦户逋盐蠲其半。是月,赐礼部奏名进士、诸科及第出身七百八十三人。

  夏四月丁酉,开封府判官庞籍言,尚美人遣内侍称教旨免工人市租。帝为杖内侍,仍诏有司自今宫中传命,毋得辄受。癸丑,诏置殿中侍御史、监察御史里行。

  五月辛酉,出布十万端,易钱籴河北军储。丁卯,禁民间织锦刺绣为服饰。西川岁织锦上供亦罢之。癸酉,诏台谏未曾历郡守者与郡。壬午,录系囚。是月,契丹主宗真之母还政于子,出居庆陵。

  六月壬辰,交州民六百余人内附。庚子,免畿内被灾民税之半。己酉,策制举、武举人。乙卯,诏州县官非理科决罪人至死者,并奏听裁。

  闰月甲子,泗州淮、汴溢。己巳,常州无锡县大风发屋。乙亥,毁天下无额寺院。壬午,罢造玳瑁、龟筒器。

  秋七月丙申,赐寿州下蔡县被溺之家钱有差。己亥,枢密使王曙加同平章事。辛丑,诏文武提刑毋得互相荐论。壬子,诏转运使与长吏,举所部官专领常平仓粟。甲寅,河决澶州横陇埽。

  八月庚申,薛奎卒。壬戌,有星孛于张、翼。癸亥,王曙卒。甲子,月犯南斗。戊辰,帝不豫。庚午,以王曾为枢密使。辛未,以星变,大赦,避正殿,减常膳,辅臣奏事延和殿阁。壬申,诏净妃郭氏出居于外,美人尚氏入道,杨氏安置别宅。

  九月壬辰,百官请只日御前殿,如先帝故事,诏可。丁酉,帝康复,御正殿,复常膳。甲辰,诏立皇后曹氏。丙午,荧惑犯南斗。

  冬十月庚申,罢淮南、江、浙、荆湖制置发运使,诏淮南转运兼发运事。乙亥,作郊庙《景安》、《兴安》、《祐安》之曲。

  十一月己丑,册曹氏为皇后。癸丑,作《大安》之曲以飨圣祖。十二月癸酉,赐西平王赵元昊佛经。是岁,南平王李德政献驯象二,诏还之。开封府、淄州蝗。

  二年春正月癸丑,置迩英、延义二阁,写《尚书·无逸》篇于屏。

  二月戊午,御延福宫观大乐。癸亥,旧给事资善堂者皆推恩。戊辰,李迪罢,以王曾为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王随、李谘知枢密院事,蔡齐、盛度参知政事,王德用、韩亿同知枢密院事。

  三月戊申,出内库珠赐三司,以助经费。

  夏四月庚午,诏天下有知乐者,所在荐闻。

  五月甲午,徭、獠寇雷、化州,诏桂、广会兵讨之。丙申,录系囚。庚子,议太祖、太宗、真宗庙并万世不迁。南郊升侑上帝,以太祖定配,二宗迭配。丙午,降天下系囚罪一等,杖以下释之。丁未,广西言镇宁州蛮入寇。

  六月丁巳,诏幕职官初任未成考毋荐。乙亥,颁《一司一务及在京敕》。镇宁蛮请降。

  秋七月戊申,废西京采柴务,以山林赋民,官取十之一。

  八月壬子朔,诏轻强盗法。甲寅,宴紫宸殿,初用乐。甲戌,幸安肃门炮场阅习战。己卯,置提点银铜坑冶铸钱官。

  九月壬寅,按新乐。己酉,作睦亲宅。命中丞杜衍等汰三司胥吏。宋绶上《中书总例》。

  冬十月辛亥朔,复置朝集院。癸亥,复群牧制置使。丁卯,诏诸路岁输缗钱,福建、二广易以银,江东以帛。庚午,荧惑犯左执法。

  十一月戊子,废后郭氏薨。癸巳,朝飨景灵宫。甲午,飨太庙、奉慈庙。乙未,祀天地于圜丘,大赦。录五代及诸国后。宗室任诸司使以下至殿直者,换西班官。百官上尊号曰景祐体天法道钦文聪武圣神孝德皇帝。丁未,加恩百官。十二月壬子,加唃厮啰为保顺军留后。丙子,诏长吏能导民修水利辟荒田者赏之。是岁,以镇戎军荐饥,贷弓箭手粟麦六万石。

  三年春正月壬辰,追复郭氏为皇后。丁酉,葬皇后郭氏。

  二月丙辰,命官较太常钟律。壬戌,诏两制、礼官详定京师士民服用、居室之制。甲子,以广南兵民苦瘴毒,为置医药。丁卯,修陕西三白渠。

  三月癸巳,复商贾以见钱算请官茶法。乙未,观新定钟律。戊戌,诏两省、卿监、刺史、阁门以上致仕,给奉如分司官,长吏岁时劳赐之。改维州为威州。夏五月庚辰,购求馆阁逸书。丙申,录系囚。丙戌,天章阁待制范仲淹坐讥刺大臣,落职知饶州。集贤校理余靖、馆阁校勘尹洙、欧阳修并落职补外。诏戒百官越职言事。

  六月壬申,虔、吉州水溢,坏城郭、庐舍,赐被溺家钱有差。

  秋七月丁亥,禁民间私写编敕、刑书。乙未,置大宗正司。庚子,大雨震电。太平兴国寺灾。辛丑,降三京罪囚一等,徒以下释之。

  八月己酉,班民间冠服、居室、车马、器用犯制之禁。乙卯,月犯南斗。

  九月庚辰,幸睦亲宅宴宗室。癸巳,荧惑犯南斗。是月,定申心丧解官法。

  冬十月丁未,命章得象等考课诸路提刑。甲寅,作朝集院。

  十一月戊寅,保庆皇太后杨氏崩。辛卯,上保庆太后谥曰庄惠。十二月丙寅,李谘卒。丁卯,王德用知枢密院事,章得象同知枢密院事。是岁,南平王李德政、西南蕃来贡。南丹州莫淮戟内附。

  四年春正月壬午,诏均诸州解额。

  二月己酉,葬庄惠皇太后于永定陵。己未,祔神主于奉慈庙。庚申,德音:降东、西京及灵驾所过州县囚罪一等,徒以下释之。乙丑,置赤帝像于宫中祈嗣。

  三月甲戌,置天章阁侍讲。戊寅,诏礼部贡举。

  夏四月乙巳,吕夷简上《景祐法宝新录》。甲子,吕夷简、王曾、宋绶、蔡齐罢,以王随为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昭文馆大学士,陈尧佐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盛度知枢密院事,韩亿、程琳、石中立参知政事,王鬷同知枢密院事。

  五月庚戌,皇子生,录系囚,降死罪一等,流以下释之。是日,皇子薨。乙卯,以旱,遣使决三京系囚。丙寅,芝生化成殿楹。

  六月乙亥,杭州江潮坏堤,遣使致祭。戊子,出《神武秘略》赐边臣。己丑,奉安太祖御容于扬州建隆寺。

  秋七月丁未,诏河东、河北州郡密严边备。戊申,有星数百西南流至壁东,大者其光烛地,黑气长丈余,出毕宿下。

  八月甲戌,越州水,赐被溺民家钱有差。甲午,诏三司、转运司毋借常平钱谷。冬十一月癸亥,罢登、莱卖金场。

  十二月甲申,并、代、忻州并言地震,吏民压死者三万二千三百六人,伤五千六百人,畜扰死者五万余。遣使抚存其民,赐死伤之家钱有差。是岁,滑州民蚕成被,长二丈五尺。唃厮啰、龟兹、沙州来贡。

  宝元元年春正月甲辰,雷。丙辰,以地震及雷发不时,诏转运使、提举刑狱按所部官吏。除并、代、忻州压死民家去年秋粮。

  二月壬申,诏复日御前殿。甲午,安化蛮寇宜、融州。

  三月戊戌朔,王随、陈尧佐、韩亿、石中立罢,以张士逊为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昭文馆大学士,章得象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王鬷、李若谷并参知政事,王博文、陈执中同知枢密院事。己亥,发邵、澧、潭三州驻泊兵讨安化州蛮。是月,赐礼部奏名进士、诸科及第出身七百二十四人。

  夏四月癸酉,王博文卒。乙亥,以张观同知枢密院事。壬辰,除宜、融州夏税。

  五月乙巳,录系囚。

  六月戊寅,罢举童子。己卯,建州大水,坏民庐舍,赐死伤家钱有差,其无主者,官葬祭之。甲申,诏天下诸州月上雨雪状。

  秋七月壬戌,策制举人。癸亥,策武举人。

  八月丁卯,复淮南、江、浙、荆湖制置发运使。庚辰,荧惑犯南斗。

  九月戊申,诏应祀事,己受誓戒而失虔恭者,毋以赦原。赐宜、融州讨蛮兵缗钱。

  冬十月丙寅,诏戒百官朋党。

  十一月甲辰,诏广西钤辖进兵讨安化蛮。乙巳,诏宜、融州民尝从军役者,免今夏税,运粮者免其半。戊申,朝飨景灵宫。己酉,飨太庙及奉慈庙。庚戌,祀天地于圜丘,大赦,改元。百官上尊号曰宝元体天法道钦文聪武圣神孝德皇帝。乙卯,复奏举县令法。王曾薨。十二月癸亥朔,加恩百官。甲子,京师地震。丙寅,鄜延路言赵元昊反。甲戌,禁边人与元昊互市。己卯,奉宁军节度使、知永兴军夏竦兼泾原、秦凤路安抚使,振武军节度使、知延州范雍兼鄜延、环庆路安抚使。是岁,达州大水,黎州蛮来贡。

  二年春正月己酉,王随卒。辛亥,安化蛮平。癸丑,赵元昊表请称帝、改元。

  三月丁未,铸皇宋通宝钱。乙卯,阅试卫士。戊午,赐陕西缘边军士缗钱。

  夏四月癸亥,授唃厮啰二子瞎毡、磨毡角团练使。乙丑,放宫女二百七十人。壬申,免昭州运粮死蛮寇者家徭二年、赋租一年。丁亥,募河东、陕西民入粟实边。

  五月癸巳,诏近臣举方略材武之士各二人。己亥,禁皇族及诸命妇、女冠、尼等非时入内。癸卯,命近臣同三司议节省浮费。丙午,遣使体量安抚陕西、河东。己酉,录系囚。壬子,王德用罢,以夏守赟知枢密院事。

  六月壬戌,诏省浮费,自乘舆服御及宫掖所须,宜从简约,若吏兵禄赐,毋概行裁减。戊辰,诏诸致仕官尝犯赃者,毋推恩子孙。丁丑,益州火,焚庐舍三千余区。壬午,削赵元昊官爵,除属籍。

  秋七月丁巳,诏宗室遇南郊及乾元节恩,许官一子,余五岁授官。戊午,以夏竦知泾州兼泾原、秦凤路沿边经略安抚使、泾原路马步军都总管,范雍兼鄜延、环庆路沿边经略安抚使、鄜延路马步军都总管。八月丁卯,以筚篥城唃厮波补本族军主。甲戌,皇子生。丙子,降三京囚罪一等,徒以下释之。辛巳,命辅臣报祠高禖。

  九月壬寅,诏河北转运使兼都大制置营田屯田事。乙卯,出内库银四万两易粟,振益、梓、利、夔路饥民。

  十月庚午,赐麟、府州及川、陕军士缗钱。甲申,诏两川饥民出剑门关者勿禁。

  十一月戊子朔,出内库珠,易缗钱三十万籴边储。丁酉,盛度、程琳罢,出御史中丞孔道辅。壬寅,以王鬷知枢密院事,宋庠参知政事。十二月庚申,诏审刑院、大理寺、刑部毋通宾客。壬申,诏:"御史阙员,朕自择举。"是岁,曹、濮、单州蝗。

  康定元年春正月丙辰朔,日有食之。壬戌,赐国子监学田五十顷。是月,元昊寇延州,执鄜延、环庆两路副都总管刘平、鄜延副都总管石元孙。诏陕西运使明镐募强壮备边。

  二月丁亥,以夏守赟为宣徽南院使、陕西马步军都总管、经略安抚使。诏潼关设备。辛卯,月、太白俱犯昴。壬辰,夏守赟兼沿边招讨使。出内藏缗钱十万赐戍边禁兵之家。知制诰韩琦安抚陕西。白气如绳贯日。甲午,括畿内、京东西、淮南、陕西马。丙申,诏诸路转运使、提刑访知边事者以闻。丁酉,诏枢密院同宰臣议边事。辛丑,出内藏缗钱八十万付陕西市籴军储。丙午,德音:释延州、保安军流以下罪,寇所攻掠地除今夏税,戍兵及战死者赐其家缗钱。是日改元,去尊号"宝元"字,许中外臣庶上封章言事。丁未,诏陕西量民力,蠲所科刍粮。癸丑,降范雍为尚书吏部侍郎、知安州。甲寅,出内库珠偿民马直。

  三月丙辰,诏大臣条陕西攻守策。癸亥,命韩琦治陕西城池。乙丑,阅虎翼军习战。辛未,诏延州录战没军士子孙,月给粮。丙子,大风,昼暝,是夜有黑气长数丈,见东南。丁丑,罢大宴。诏中外言阙政。戊寅,王鬷、陈执中、张观罢,以晏殊、宋绶知枢密院事,王贻永同知枢密院事。诏按察官举才堪将帅者。庚辰,诏参知政事同议边事。辛巳,德音:降天下囚罪一等,徒以下释之。赐京师、河北、陕西、河东诸军缗钱,蠲陕西夏税十之二,减河东所科粟。

  夏四月丙戌,省陕西沿边堡砦。癸巳,诏诸戍边军月遣内侍存问其家,病致医药,死为敛葬之。甲午,遣使籍陕西强壮军。乙未,契丹国母复遣使来贺乾元节。乙巳,增补河北强壮军。丙午,鄜延路兵马都监黄德和坐弃军要斩。丁未,赠刘平、石元孙官,录其子孙。辛亥,筑延州金明栲栳砦。

  五月甲寅朔,诏前殿奏事毋过五班,余对后殿。命大官赐食。壬戌,张士逊致事,吕夷简为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昭文馆大学士。癸酉,诏夏守赟进屯鄜州。戊寅,以夏竦为陕西马步军都总管兼招讨使。是月,元昊陷塞门砦,兵马监押王继元死之,又陷安远砦。

  六月丙戌,诏假日御崇政殿视事如前殿。丁亥,以夏守赟同知枢密院事。甲午,降三京囚罪一等,徒以下释之。乙未,南京鸿庆宫神御殿火。壬寅,遣使体量安抚京东、西。甲辰,增置陕西、河北、河东、京东西弓手。

  秋七月乙丑,遣使以讨元昊告契丹。庚午,阅诸军习战。戊寅,皇子昕为忠正军节度使,封寿国公。

  八月戊戌,禁以金箔饰佛像。癸卯,遣尚书屯田员外郎刘涣使邈川。戊申,夏守赟罢,以杜衍同知枢密院事。辛亥,诏范仲淹、葛怀敏领兵驱逐塞门等砦蕃骑出境,仍募弓箭手,给地居之。

  九月甲寅,滑州河溢。戊午,李若谷罢,以宋绶、晁宗悫参知政事,郑戬同知枢密院事。戊辰,以晏殊为枢密使,王贻永、杜衍、郑戬并枢密副使。甲戌,诏使臣、诸班、诸军有武艺者自陈。辛巳,阅诸军习战。是月,元昊寇三川砦,都巡检杨保吉死之。又围师子、定川堡,战士死者五千余人,遂陷乾沟、乾河、赵福三堡。环庆路兵马副都总管任福破白豹城。

  冬十月乙未,制铜符、木契、传信牌。甲辰,录方略士六十一人,授官有差。

  十一月壬戌,有大星流西南,声如雷者三。十二月癸未,出内藏库绢一百万助籴军储。诏南京祠大火。丙戌,诏以常平缗钱助籴军储。癸卯,宋绶卒。戊申,铸当十钱权助边费。

  《宋史》 元·脱脱等

猜你喜欢
  卷五十九·志第十二·天文十二·脱脱
  卷五十九 漢紀五十一·司马光
  卷之二百五十·佚名
  卷之六十一·佚名
  卷之一千四百七十四·佚名
  ◎张宗昌该打该打·宣南吏隐
  三六五 江苏巡抚杨魁奏遵旨查办并呈交应毁书籍折·佚名
  孙搴传·李延寿
  张归霸传·薛居正
  符习传·欧阳修
  太祖母昭宪杜太后传·脱脱
  高拱传·张廷玉
  卷一百十九·宋敏求
  第二十三章 长沙会议·李宗仁
  卷三十八·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韩世忠·唐圭璋

      世忠字良臣,晚号清凉居士,延安人。生于元祐四年(1089)。南渡,历太保、封英国公、兼河北诸路招讨使。秦桧收三大将权,拜枢密使。连疏秘骸,罢为醴泉观使、奉朝请。进封福国公。改封咸安郡王。绍兴二十一年(1151)卒,年六十三。

  • ◆周左丞伯琦(近光集 扈从诗)·顾嗣立

    伯琦,字伯温,饶州人。集贤待制应极之子,自幼随父宦游京师,入国学为上舍生。以荫补南海簿,三转为翰林修撰。至正间,令南士得居省台,除兵部侍郎。遂与贡师泰同擢监察御史。两人皆南士之望,时论荣之。十四年,起江东肃政廉访使。宁

  • 诗家鼎脔巻下·佚名

    石屏戴复古式之湘中遇翁灵舒天台山与雁山邻只隔中间一片云一片云边不相识三千里外却逢君钓台万事无心一钓竿三公不换此江山平生恨识刘文叔惹起虚名满世间湘西寺东岸楼台西岸山潇湘一片在中间红尘不到沧波上僧与白云相

  • 卷四十二上·朱熹

    <史部,史评类,御批资治通监纲目> 钦定四库全书 御批资治通监纲目卷四十二上 【起丁酉唐中宗嗣圣十四年尽癸丑唐玄宗开元元年】凡十七年 【丁酉】十四年【周武氏神功元年】春正月帝在房州质实【

  • 第八十二卷 文苑 九·缪荃孙

    松 江 府 二 清(上)李 雯李雯,字舒章,上海人。逢申子。雯少以文章名。甲申三月,父死难,雯哀号行乞,得具棺敛。朝夕拜壶浆跪奠,哭不绝声。饿且病,气息奄然,守父棺不去。清兵入京师,内院大学士怜雯孝,奇其才,荐授宏文院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五 列传一百七十五·纪昀

    列传宋 【七十九】○宋七十九白时中 徐处仁 冯澥王伦宇文虚中汤思退朱倬王纶尹穑王之望 徐俯沈与求翟汝文 王庶辛炳白时中徐处仁冯澥王伦宇文虚中汤思退朱倬王纶尹穑王之望徐俯沈与求翟汝文王庶辛炳△白时中白时

  • 通志卷一百十五下·郑樵

    宋 右 廸 功 郎 郑 樵 渔 仲 撰列传第二十八下刘馥字元頴沛国相人也避乱扬州建安初说袁术将戚寄秦翊使率众与俱诣太祖太祖悦之辟为司徒掾后孙防所置庐江太守李述攻杀扬州刺史严象庐江梅干雷绪陈兰等聚众数万

  • 八○四 谕校书错误之皇八子永璇等俱着分别罚俸或注于纪录抵销·佚名

    八○四 谕校书错误之皇八子永璇等俱着分别罚俸或注于纪录抵销乾隆四十六年九月初六日又议尚书 公福隆安等奏四库全书馆进过书籍,自四月至六月止,校书错悞纪过之皇八子仪郡王、皇十一子等照例分别罚俸抵销一疏,奉谕旨:皇

  • 二六二 江西巡抚海成奏缴应选应毁书籍折(附清单一)·佚名

    二六二 江西巡抚海成奏缴应选应毁书籍折(附清单一)乾隆四十年五月十一日江西巡抚臣海成谨奏,为恭缴应选应毁书籍,仰祈睿鉴事。窃臣委员购获遗书,遵旨详细晓谕,各属士民无不感激输诚,纷纷呈缴。前因应毁各书已有一百一十五部

  • 孙法宗传·沈约

    孙法宗,吴兴人,父亲遇难被杀,尸骨未被收葬。母亲和兄长都饿死了。法宗年龄小逃脱了。到十六岁时才得以还家。单身一人,勤奋劳动。在霜上行走,在草间露宿。经办棺材、建造坟墓、安葬母亲和兄长,俭朴而礼节周到。因为父亲死于

  • 卷八十五上·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礼部志稿卷八十五上明 俞汝楫 编羣祀备考历代帝王祀祀历代帝王洪武六年监察御史答禄与权等言开物成务先王各正乎民彛崇德报功後世宜兴乎祀典苟不追尊前古曷由立教将来谨稽经史伏羲神农黄帝号称三皇盛德

  • 吴社编·王穉登

    [明]王稚登里社之设,所以祈年谷、祓灾祲、洽党闾、乐太平而已,吴风淫靡,喜讹尚怪,轻人道而重鬼神,舍医药而崇巫觋,毁宗庙而建淫祠,黜祖祸而尊野厉,呜呼!弊也久矣。每春夏之交,妄言神降,于是游手逐末、亡赖不逞之徒张皇其事,乱市井

  • 第十六章 9·辜鸿铭

    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辜讲孔子说:“最高等级的人,生来具备天生的领悟能力。下一等人通过学习和使用来得到理解能力,再下一等人天生愚笨,但是还可以通过艰苦奋斗,

  • 佛说老女人经·佚名

    吴月氏优婆塞支谦译  闻如是。一时佛在堕舍罗。所止处名乐音。时有八百比丘菩萨万人俱。时有贫穷老女人来到佛所。以头面著地为佛作礼。白佛言。愿欲有所问。佛言。善哉当问。老女人言。生从何所来去至何所。老从何

  • 卷第四十一·呆翁行悦

    列祖提纲录卷第四十一 武林十八涧理安禅寺住持娄东行悦集 立秋日提纲(七月) 密庵杰禅师立秋上堂。一叶落。天下秋。风高云淡。水碧空浮。达磨不会接手句。少林空坐冷啾啾。叵耐云门垛根汉。复於头上更安头。记得僧问

  • 千山剩人和尚语录卷之四·函可

    门徒比丘 今庐 今又 重梓小参小参,云:&ldquo;古人道:&lsquo;说得一丈不如行得一尺,说得一尺不如行得一寸。&rsquo;诸佛诸祖出世,只教你行得便是,并不曾要尔会说会道。于今末法时代,只贵空谈,但有行得一分底,便胜那说得十丈

  • 神食·威尔斯

    《神食》讲述的是两位科学家发明了一种新的营养品“神食”,这种营养品能让食用者生长加速且变得巨大:鸡吃了后大得能食人,黄蜂和老鼠吃了后也能大得攻击人,婴儿吃了后则很快长成巨婴乃至巨人。然而就在读者眼看着故事中的

  • 济颠大师醉菩提全传·天花藏主人

    一名《济颠大师玩世奇迹》、《济公全传》、《济公传》、《皆大欢喜》、《度世金绳》。长篇小说。清“天花藏主人编次”,亦题“西湖墨浪子偶拈”。二十回。作者无考。书叙南宋高宗年间僧人济颠故事。天台府天台县春坊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