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九

列传

五代 【九】

○五代九

王朴

  郑仁诲

  扈载

王朴

郑仁诲

扈载

△王朴

王朴字文伯东平人少举进士为校书郎依汉枢密使杨邠邠与王章史宏肇等有隙朴知其必乱乃去邠东归后三家之客多及难而朴

独免周世宗镇澶州朴为节度掌书记世宗尹开封拜朴右拾遗为推官即位迁比部郎中献平边策曰唐失道而失吴蜀晋失道而失幽并观

所以失之之由知所以平之之术当失之时君暗政乱兵骄民困近者奸于内远者叛于外小不制而至于僭大不制而至于滥天下离心人不

用命吴蜀乘其乱而窃其号幽并乘其间而据其地平之之术在乎反唐晋之失而巳必先进贤退不肖以清其时用能去不能以审其材恩信

号令以结其心赏功罚罪以尽其力恭俭节用以丰其财徭役以时以阜其民俟其仓廪实器用备人可用而举之彼方之民知我政化大行上

下同心力强财足人安将和有必取之势败知彼情状者愿为之间谍知彼山川者愿为之先导彼民与此民之心同是与天意同与天意同则

无不成之功攻取之道从易者始当今惟吴易图东至海南至江可挠之地二千里从少备处先挠之备东则挠西备西则挠东彼必奔走以救

其弊奔走之间可以知彼之虚实众之强弱攻虚击弱则所向无前矣勿大举但以轻兵挠之彼人怯弱知我师入其地必大发以来应数大发

则民困而国竭一不大发则我获其利彼竭我利则江北诸州乃国家之所有也既得江北则用彼之民扬我之兵江之南亦不难平之也如此

则用力少而收功多得吴则桂广皆为内臣岷蜀可飞书而召之如不至则四面并进席卷而蜀平矣吴蜀平幽可望风而至唯并必死之寇不

可以恩信诱必须以强兵攻力已竭气已丧不足以为边患可为后图方今兵力精练器用具备羣下知法诸将用命一稔之后可以平边臣书

生也不足以讲大事至于不达大体不合机变惟陛下宽之迁左谏议大夫知开封府事岁中迁左散骑常侍充端明殿学士世宗雅知朴及见

其议论伟然益以为奇引与计议天下事无不合遂决意用之显德三年征淮以朴为东京副留守还拜户部侍郎枢密副使迁枢密使 【按

周本纪显德三年九月端明殿学士左散骑常侍王朴为尚书户部侍郎枢密副使四年八月王朴为枢密使传并为一年事误矣迁枢密使当

书于留守京师之下】 四年再征淮以朴留守京师世宗之时外事征伐而内修法度朴为人明敏多材智非独当世之务至于阴阳律历之法

莫不通焉显德二年诏朴校定大衍历乃削去近世符天流俗不经之学设通经统三法以岁轨离交朔望周变率策之数步日月五星为钦天

历六年又诏朴考正雅乐朴以谓十二律管互吹难得其真乃依京房为律准以九尺之弦十三依管长短寸分设柱用七声为均乐成而和朴

性刚果又见信于世宗凡其所为当时无敢难者然人亦莫能加也其所作乐至宋用之不可变其言诸国兴灭次第云淮南可最先取并必死

之寇最后亡其后宋兴平定四方惟并独后服皆如朴言六年春行视汴口作斗门疾作舁归而卒年五十四世宗临其丧以玉钺叩地大恸者

数四赠侍中

△郑仁诲

郑仁诲字日新太原晋阳人初事唐将陈绍光绍光骁勇好使酒尝因醉怒仁诲拔剑欲杀之仁诲植立不动无惧色绍光掷剑于地抚之

曰汝有器量必富贵非吾所及也后弃绍光还乡里事母以孝闻汉高祖为河东节度使周太祖居帐下时时往过仁诲与语甚欢每事有疑即

从仁诲质问所对不阿太祖益奇之汉兴周太祖为枢密使乃召仁诲用之累官至内客省使太祖破李守贞于河中军中机画多所参决太祖

入立以为大内都点检恩州团练使枢密副使累迁宣徽北院使出为镇寍军节度使显德元年拜枢密使 【按通鉴是年正月为枢密使同

平章事五月兼侍中传皆失书】 世宗攻河东仁诲留守东都明年冬以疾卒仁诲自微时常为太祖谋画及居大位未尝有所闻而太祖世宗

皆亲重之然亦能谦谨好礼不自矜伐为士大夫所称赠中书令追封韩国公谥忠贞

△扈载

扈载字仲熙北燕人少好学善属文广顺初举进士高第拜校书郎直史馆再迁监察御史其为文章以辞多自喜常次厯代有国废兴治

乱之迹为运源赋又因游相国寺见庭竹可爱作碧鲜赋题其壁世宗遣小黄门就壁录之览而称善因拜水部员外郎知制语迁翰林学士赐

绯而载巳病不能朝谢居百余日乃力疾入直学士院世宗怜之赐告还第遣太医院视疾初载以文知名一时枢密使王朴尤重其才荐于宰

相李谷久而不用朴以问谷曰扈载不为舍人何也谷曰非不知其才然载命薄恐不能胜朴曰公为宰相以进贤退不肖为职何言命邪巳而

召拜知制诰及为学士居岁中病卒年三十六议者以谷能知人而朴能荐士世宗尤礼文士载与张昭窦俨陶谷徐台符等俱被进用谷居数

人中文辞最劣尤无行昭俨数与论议其文粲然而谷徒能先意所在以进谀取合人主事无大小必称美颂赞大抵类俳优而载以不幸早卒

议论虽不及昭俨而不为谷之谀也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九

猜你喜欢
  列传第二十四 陆法和 王琳·李百药
  卷四十七 志二十二·赵尔巽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二百五十五·佚名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六·佚名
  卷之九·佚名
  卷之一千三百八十八·佚名
  谷山笔麈卷之十三  仪音·于慎行
  提要·黄震
  孟子荀卿列传第十四·司马迁
  明制女官考·黄百家
  顺帝本纪·沈约
  王存传·脱脱
  刘秉忠传·宋濂
  楚襄王为太子之时·佚名
  卷九十六·赵汝愚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二十三·陈起

    <集部,总集类,江湖後集> 钦定四库全书 江湖後集卷二十三    宋 陈起 撰吴仲孚 仲孚字惟信霅川人仲方之弟有菊潭诗集见遗书本兹葺自永乐大典中补诗五首 呈蒙斋 出处真麟凤诗书得正传仁心全造化风骨半神仙门柳揺

  • 卷二·赵执信

    钦定四库全书因园集卷二左赞善赵执信撰闲斋集送同年冯大木舍人校士湖广春秋鬻熊国强大割周甸壤地尽荆梁雄风带江汉中分齐晋霸外并秦吴悍三户竟亡嬴遗烈发项难当时盛兵力逓世优文翰庄屈引商音朱弦渺余叹迩日颇衰靡声格

  • 列传第一百二十二·刘昫

    ○令狐楚 弟定 子绪 綯 綯抃子滈 涣 牛僧孺 子蔚 ? 蔚子徽萧俛 弟杰 俶 从弟亻放 亻放子廪 李石 弟福 令孤楚,字壳士,自言国初十八学士德棻之裔。祖崇亮,绵州昌明县令。父承简,太原府功曹。家世儒素。楚儿童

  • 卷第一百三十五·胡三省

    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朝散大夫右谏议大夫充集贤殿修撰提举西京嵩山崇福宫上柱国河内郡开国侯食邑一千八百户食实封六百户赐紫金鱼袋臣司马光奉敕编集后学天台胡三省音注齐纪一〔起屠维协洽(己未),尽昭阳大渊献(癸亥),凡

  • 名山藏卷之六十七·何乔远

    晋江何乔远譔臣林记(成化臣三)◆臣林记(成化臣三)罗伦章懋项麒王琦合传陈选杨继宗朱瑄张昺张宁王徽强珍孙遇厉升罗伦章懋○罗伦罗伦字彛正吉永丰人其先罗开礼者仕宋宋亡提孤旅赴难死而文天祥为服丧伦

  • 卷之一千一百五十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八二 浙江巡抚三宝奏遵旨传谕鲍士恭等及书局向办章程折·佚名

    八二 浙江巡抚三宝奏遵旨传谕鲍士恭等及书局向办章程折乾隆三十八年六月初七日浙江巡抚臣三宝谨奏,为遵旨传谕,恭折具奏事。窃臣购觅遗书,前据鲍士恭等愿以家藏旧书呈进,臣据情转奏。承准大学士刘统勋字寄四月二十八日奉

  • 程万里·周诒春

    程万里 一名闿运。字远帆。年二十九岁。生于浙江绍兴。父立贤。盐商。未婚。本籍通信处。浙江绍兴干泰钱庄。初毕业于浙江高等学堂。宣统二年。以官费游美。入哥仑比亚大学。习普通文科。民国元年。入普林斯顿大学。

  • 卷十七·孔颖达

    <经部,诗类,毛诗注疏钦定四库全书毛诗注疏卷十七汉郑氏笺 唐陆德明音义 孔颖达疏小雅 【南有嘉鱼之什】序南有嘉鱼乐与贤也大平之君子至诚乐与贤者共之也笺乐得贤者与共立于朝相燕乐也音义【自此至菁菁者莪六篇幷

  • 十無盡藏品第二十二·欧阳竟无

      爾時功德林菩薩復告諸菩薩言.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藏.過去未來現在諸佛已   說當說今說.何等爲十.所謂信藏.戒藏.慚藏.愧藏.聞藏.施藏.慧藏.念藏.持藏.辯藏.是爲   十。佛子何等爲菩薩摩訶薩信藏。此菩薩信

  • 佛说观佛三昧海经卷第六·佚名

    东晋天竺三藏佛陀跋陀罗译  观四无量心品第五  尔时世尊。说是语时佛心力故。十种白光从佛心出。其光遍照十方世界。一一光中无量化佛乘宝莲华。时会大众见佛光明。如颇梨水或见如乳。见诸化佛从佛胸出入于佛脐。

  • 四分律卷第二(初分之二)·佚名

    姚秦罽宾三藏佛陀耶舍共竺佛念等译四波罗夷法之二◎尔时世尊游毗舍离猕猴江边讲堂中,以无数方便与诸比丘说不净行、叹不净行、叹思惟不净行,诸比丘作是念:“今世尊为我等说不净行、叹不净行、叹思惟不净行。”时诸比丘即

  • 卷第六十·霁仑超永

    五灯全书卷第六十京都圣感禅寺住持(臣)僧 (超永) 编辑京都古华严寺住持(臣)僧 (超揆) 较阅 进呈临济宗南岳下第二十九世宝峯瑄禅师法嗣竟陵荆门天奇本瑞禅师南昌锺陵人。父江堂。母徐氏。年二十。忽念色身无常。

  • 卷第二十一·佚名

    禅宗颂古联珠通集卷第二十一 宋池州报恩光孝禅寺沙门法应 集元绍兴天衣万寿禅寺沙门普会续集 祖师机缘 六祖下第四世之余(南岳下后第三世之余) 五台山秘魔岩和尚。(嗣永泰湍)常持一木杈。每见僧来礼拜。即杈却颈曰

  • 卷六十五·性音

    宗鉴法林卷六十五 集云堂 编 大鉴下六世 潭州云盖山志元圆净禅师(石霜诸嗣) 因僧问石霜。万户俱闭即不问。万户俱开时如何。霜曰堂中事作么生。僧无对。经半年方始下一转语。曰无人接得渠。霜曰道即太煞道。祇道得

  • 天童宏智觉禅师语录序·正觉

    嘉兴大藏经 明州天童景德禅寺宏智觉禅师语录天童宏智觉禅师语录序洞上宗风自同安两世至芙蓉长芦卓然今古天童宏智禅师与大慧杲真歇了同时智住天童慧住育王其唱酬入灭事颇着神异绍兴迄今殆数百年语句散亡罕睹全录晴

  • 陶山集·陆佃

    诗文别集。 北宋陆佃(1042—1102)撰。十六卷。佃字农师,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陆游之祖。熙宁进士,官授蔡州推官,郓州教授,国子监直讲等,徽宗时为尚书右丞,未几出知亳州。佃少从王安石学经,为政不以新法为是。有集

  • 西南纪事·邵廷采

    清邵廷采撰。十二卷。记明桂王由榔、永宁王周宗、郧西王常潮、宁靖王朮桂始末及何腾蛟、瞿式耜、李定国、孙可望等二十余人抗清事迹,体例与《东南纪事》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