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七十八·志第三十一·律历十一

    ◎律历十一

  ○观天历

  步交会

  交终分:三十二万七千三百六十一、秒九千九百四十四。

  交终日:二十七、余二千五百五十一、秒九千九百四十四。

  交中日:一十三、余七千二百九十、秒九千九百七十二。

  朔差日:二、余三千八百三十一、秒五十六。

  望策:一十四、余九千二百六、秒五千。

  后限日:一、余一千九百一十五、秒五千二十八。

  前限日:一十二、余五千三百七十五、秒四千九百四十四。

  以上秒母同一万。

  交率:一百八十三。

  交数:二千三百三十一。

  交终度:三百六十三分七十六。

  交中度:一百八十一分八十八。

  交象度:九十分九十四。

  半交象度:四十五分四十七。

  阳历食限:四千九百,定法四百九十。

  阴历食限:七千九百,定法七百九十。

  求天正十一月经朔加时入交泛日:置天正十一月经朔加时积分,以交终分及秒去之,不尽,满统法为日,不满为余秒,即天正十一月经朔加时入交泛日及余秒。

  求次朔及望加时入交泛日:置天正经朔加时入交泛日及余秒,求次朔,以朔差加之。求望,以望策加之,满交终日及余秒去之。即次朔及望加时入交泛日及余秒。若以经朔小余减之,余为夜半入交泛日。

  求定朔望夜半入交泛日:置经朔、望夜半入交泛日,若定朔、望大余有进退者,亦进退交日,否则因经为定,即定朔望夜半入交泛日及余秒。

  求次朔夜半入交泛日:置定朔夜半入交泛日及余秒,大月加二日,小月加一日,余皆加九千四百七十八、秒五十六,求次日,累加一日,满交终日及余秒去之,即次定朔及每日夜半入交泛日及余秒。

  求朔望加时入交常日:置经朔、望入交泛日及余秒,以其朔、望入盈缩限朏朒定数朏减朒加之,即朔、望加时入交常日及余秒。

  求朔望加时入交定日:置其朔、望入转朏朒定数,以交率乘之,交数而一,所得,以朏减朒加入交常日及余秒,满与不足,进退其日,即朔、望加时入交定日及余秒。

  求月行入阴阳历:置其朔、望入交定日及余秒,在交中已下为月行阳历;已上去之,余为月行阴历。

  求朔望加时月行入阴阳历积度:置月行入阴阳历日及余秒,以统法通日,内余,九而一为分,分满百为度,即朔望加时月行入阴阳历积度及分。

  求朔望加时月去黄道度:置入阴阳历积度及分,如交象已下为入少象;已上,覆减交中度,余为入老象。皆列于上,下列交中度,相减相乘,进位,如一百三十八而一,为泛差。又视入老、少象度,如半交象已下为初;已上去之,余为末。皆二因,退位,初减末加泛差,满百为度,即朔、望加时月去黄道度及分。

  求日月食甚定余:置定朔小余,如半统法已下,与半统法相减相乘,如三万六千九十而一为时差,以减。如半统法已上减去半统法,余亦与半统法相减相乘,如一万八千四十五而一为时差,午前以减,午后以加,皆加、减定朔小余,为日食甚小余。与半法相减,余为午前、后分。其月食者,以定望小余为月食甚小余。

  求日月食甚辰刻:各置食甚小余,倍之,以辰法除之为辰数,不满,五因,满刻法而一为刻,不满为分。其辰数命子正,算外,即食甚辰刻及分。若加半辰,即命起子初。

  求气差:置其朔盈、缩限度及分,自相乘,进二位,盈初、缩末一百九十七而一,盈末、缩初二百一十九而一,皆用减四千一十,为气泛差。以乘午前、后分,如半昼分而一,所得,以减泛差,为定差。

  求刻差:置其朔盈、缩限度及分,与半周天相减相乘,进二位,二百九而一,为刻泛差。以乘午前、后分,如三千七百半而一,为定差。

  求日入食限交前后分:置朔入交定日及余秒,以气、刻、时三差各加减之,如交中日已下为不食;已上去之,如后限已下为交后分;前限已上覆减交中日,余为交前分。

  求日食分:置交前后分,如阳历食限已下为阳历食定分;已上,用减一万二千八百,余为阴历食定分。各如定法而一为大分,不尽,退除为小分。小分半已上为半强,已下为半弱。命大分以十为限,即得日食之分。

  求日食泛用分:置日食定分,退二位,列于上,在阳历列九十八于下,在阴历列一百五十八于下,各相减相乘,阳以二百五十而一,阴以六百五十而一,各为日食泛用分。

  求月入食限交前后分:置望月行入阴阳历日及余秒,如后限已下为交后分。前限已上覆减交中日,余为交前分。

  求月食分:置交前后分,如三千七百已下,为食既;已上,覆减一万一千七百,余以八百而一为大分,不尽,退除为小分。小分半已上为半强,已下为半弱。命大分以十为限,即得月食之分。

  求月食泛用分:置望交前、后分,自相乘,退二位,交初以一千一百三十八而一,用减一千二百三,交中以一千二百六十四而一,用减一千八十三,各为月食泛用分。

  求日月食定用分:置日月食泛用分,以一千三百三十七乘之,以定朔、望入转算外转定分而一,所得,为日月食定用分。

  求日月食亏初复满小余:置日月食甚小余,以定用分减之,为亏初;加之,为复满:即各得所求小余。

  求月食更筹法:置望辰分,四因,退位,为更法;五除之,为筹法。

  求月食入更筹:置亏初、食甚、复满小余,在晨分已下加晨分,昏分已上减去昏分,皆以更法除之为更数,不尽,以筹法除之为筹数。其更、筹数命初更,算外,即各得所入更、筹。

  求日月食甚宿次:置朔、望之日晨前夜半黄道日度及分,以统法约日月食甚小余,加之,内月食更加半周天,各依宿次去之,即日月食甚所在宿次。

  求月食既内外刻分:置月食交前、后分,覆减三千七百,退二位,列于上,下列七十四,相减相乘,进位,如三十七而一,所得以定用分乘之,如泛用分而一,为既内分;以减定用分,余为既外分。

  求日月带食出入所见之分:各以食甚小余与日出、入分相减,余为带食差。以乘所食之分,满定用分而一,以减所食之分,余为带食出、入所见之分。

  求日食所起:日在阳历,初起西南,甚于正南,复满东南;日在阴历,初起西北,甚于正北,复满东北。其食八分已上者,皆起正西,复满正东。

  求月食所起:月在阳历,初起东北,甚于正北,复满西北;月在阴历,初起东南,甚于正南,复满西南。其食八分已上者,皆起正东,复满正西。

  步五星

  五星历策:一十五度、约分二十一、秒九十。

  木星周率:四百七十九万八千五百二十六、秒九十二。

  周日:三百九十八、余一万五百八十六、秒九十二。

  岁差:一百一十六、秒七十二。

  伏见度:一十三半。

  木星盈缩历

  火星周率:九百三十八万二千五百六十、秒七十六。

  周日:七百七十九、余一万一千一百九十、秒七十六。

  岁差:一百一十六、秒一十三。

  伏见度:一十八。

  火星盈缩历

  土星周率:四百五十四万八千四百三十一、秒八十五。

  周日:三百七十八、余一千九十一、秒八十五。

  岁差:一百一十六、秒三十。

  伏见度:一十六半。

  土星盈缩历

  金星周率:七百二万四千三百二十一、秒三十四。

  周日:五百八十三、余一万八百三十一、秒三十四。

  岁差:一百一十六、秒六十九。

  伏见度:一十一半。金星盈缩历

  水星周率:一百三十九万四千二、秒七。

  周日:一百一十五、余一万五百五十二、秒七。

  岁差:一百一十六、秒四十。

  夕见晨伏度:一十五。

  晨见夕伏度:二十一。

  水星盈缩历

  求五星天正冬至后平合中积中星:置天正冬至气积分,各以其星周率去之,不尽,用减周率,余满统法约之为度,不满,退除为分秒,命之为平合中积。因而重列之为平合中星,各以前段变日加平合中积,又以前段变度加平合中星,其经退行者即减之,各得五星诸变中积中星。

  求五星入历:各以其星岁差乘所求积年,满周天分去之,不尽,以统法约之为度,不满,退除为分秒,以减平合中星,为平合入历度及分秒。求诸变者,各以前段限度累加之,为五星诸变入历度及分秒。

  求五星诸变盈缩定差:各置其星其变入历度及分秒,如半周天已下为盈,已上去之为缩。以五星历策度除之为策数,不尽,为入策度及分秒。以其策下损益率乘之,如历策而一为分,分满百为度,以损益其下盈缩积度,即五星诸段盈缩定差。

  求五星平合及诸变定积:各置其星其变中积,以其段盈缩定差盈加缩减之,即其段定积日及分。以天正冬至大余及约分加之,满统法去之,不尽,命甲子,算外,即定日辰及分。

  求五星诸变入所在月日:各置其星其变定积,以天正闰日及约分加之,满朔策及约分除之为月数,不尽,为入月已来日数。命月数起天正十一月,算外,即其星其段入其月经朔日数及分。乃以其朔日、辰相距,即所在月、日。

  求五星平合及诸变加时定星:各置其星其变中星,以盈缩定差盈加缩减之,内金倍之,水三之,然后加减,即五星诸段定星。以天正冬至加时黄道日度加时命之,即其星其段加时所在宿度及分秒。

  求五星诸变初日晨前夜半定星:各以其段初行率乘其段加时分,百约之,以顺减退加其日加时定星,即为其星其段初日晨前夜半定星。加命如前,即得所求。

  求诸变日率度率:各以其段日辰距至后段日辰为其段日率;以其段夜半定星与后段夜半定星相减,余为其段度率。

  求诸变平行分:各置其段度率,以其段日率除之,为其段平行度及分秒。

  求诸变总差:各以其段平行分与后段平行分相减,余为泛差。并前段泛差,四因,退一位,为总差。若前段无平行分相减为泛差者,因后段初日行分与其段平行分相减,为半总差,倍之,为总差。若后段无平行分相减为泛差者,因前段末日行分与其段平行分相减,为半总差,倍之,为总差。其在再行者,以本段平行分十四乘之,十五而一,为总差。内金星依顺段术求之。

  求初末日行分:各半其段总差,加减其段平行分,为其星其段初、末日行分。

  求每日晨前夜半星行宿次:置其段总差,减日率一以除之,为日差;累损益初日行分,为每日行度及分秒;乃顺加退减其星其段初日晨前夜半定星,命之,即每日夜半星行所在宿次。

  径求其日宿次:置所求日,减一,半之,以日差乘而加减初日行分,以所求日乘之,为积度;以顺加退减其星其段初日夜半宿次,即所求日夜半宿次。

  求五星合见伏行差:木、火、土三星,以其段初日星行分减太阳行分,为行差。金、水二星顺行者,以其段初日太阳行分减星行分,为行差。金、水二星退行者,以其段初日星行分并太阳行分,为行差。内水星夕伏、晨见,直以太阳行分为行差。

  求五星定合见伏泛用积:木、火、土三星,各以平合晨疾、夕伏定积,便为定合见、伏泛用积。金、水二星各置其段盈缩定差,内水星倍之,以其段行差除之为日,不满,退除为分,在平合夕见、晨伏者,盈减缩加定积,为定合见、伏泛用积;在退合夕伏、晨见者,盈加缩减定积,为定合见、伏泛用积。

  求五星定合积定星:木、火、土三星,以平合行差除其日盈缩分,为距合差日。以盈缩分减之,为距合差度。以差日、差度盈减缩加其星定合泛用积,为其星定合定积、定星。金、水二星顺合者,以平合行差除其日盈缩分,为距合差日。以盈缩分加之,为距合差度;以差日、差度盈加缩积其星定合泛用积,为其星定合定积、定星。金、水二星退合者,以平合行差除其日盈缩分,为距合差日;以减盈缩减之分,为距合差度;以差日盈减缩加,以差度盈加缩减再定合泛用积,为其星再定合定积、定星。各以天正冬至大余及约分加定积,满统法去之,命甲子,算外,即得定合日辰。以天正冬至加时黄道日度加定星,依宿次去之,即得定合所在宿次。

  求五星定见伏定积:木、火、土三星以泛用积晨加、夕减一象,如半周天已下自相乘,已上,覆减一周天,余亦自相乘,七十五而一,所得,以其星伏见度乘之,十五而一为差,如其段行差除之为日,不满,退除为分,见加伏减泛用积,为其星定见、伏定积。金、水二星以行差除其日盈缩分为日,在夕见、晨伏,盈加缩减泛用积,为常用积;夕伏、晨见,盈减缩加泛用积,为常用积;如常用积在半周天已下为冬至后;已上去之,余为夏至后。各在一象已下自相乘,已上,覆减一周天,余亦自相乘,冬至后晨、夏至后夕,以十八而一;冬至后夕、夏至后晨,以七十五而一,所得,以其星伏见度乘之,十五而一为差,如其段行差除之为日,不满,退除为分,冬至后晨见、夕伏,夏至后夕见、晨伏,以加常用积,为其星定见、伏定积;冬至后夕见、晨伏,夏至后晨见、夕伏,以减常用积,为其星定见、伏定积。加命如前,即得定见、伏日辰。

  《宋史》 元·脱脱等

猜你喜欢
  列传第四十四 桓彝(子云 云弟豁 豁子石虔 虔子振 虔弟石秀 石民 石生 石绥石康 豁弟秘 秘弟冲 冲子嗣 嗣子胤 嗣弟谦 谦弟修 徐宁·房玄龄
  卷二十九·本纪第二十九·脱脱
  东林列传卷二十一·陈鼎
  路史卷十四·罗泌
  卷之一百九十八·佚名
  卷之十七·佚名
  卷之二百五十三·佚名
  序·曾巩
  卷之十四·祁韵士
  谢沈后汉书·周天游
  汉纪三十 显宗孝明皇帝下永平四年(辛酉、61)·司马光
  卷二百八十五·佚名
  捐输例·佚名
  治浙成规卷五·佚名
  六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102 ·佚名

    高翥 重游无量院 佛屋欹斜老翠微,小轩犹记昔游时。 江云带雨凉生竹,野水迎潮暗入篱。 门外风波僧自识,山中朝莫客曾知。 眼明素壁关情久,十载财能写此诗。 高翥 竹楼 老竹平分当建瓴,小楼从此

  • 卷八十三·徐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録卷八十三司空图图字表圣河中虞乡人咸通末擢进士第繇宣歙幕歴礼部郎中僖宗行在用为知制诰中书舎人知天下必乱归隠中条山王官谷有先世别墅泉石林亭颇惬幽趣日与名僧高士游咏其中自号知非子耐辱

  • 卷一百一十四·列传第一·后妃一·宋濂

        ◎后妃一   太祖光献翼圣皇后,名孛儿台旭真,弘吉剌氏,特薛禅之女也。特薛禅与子按陈从太祖征伐有功,赐号国舅,封王爵,以统其部族。有旨:“生女为后,生男尚公主,世世不绝。”世祖至元二年十二月,追谥光献翼圣皇

  • 卷五百八 元符二年(己卯,1999)·李焘

      起哲宗元符二年四月癸酉盡是月庚寅   夏四月癸酉朔,涇原路經略使章楶奏:   先準朝旨,相度天都山一帶南牟會等處進築三城寨,臣日夜與轉運司官經營措置,般運糧草、防守軍器百物及築城盨椽之類,今粗有敍,已剋定四月十日

  • 名山藏卷之三十六·何乔远

    晋江何乔远譔分藩记一◆分藩记一宗室诸侯王之患厚则骄溢薄则困辱无计划鉴之前世如出一辙明兴高皇帝以宋为惩内域削弱边圉弗威使胡人得逞中原而居闰位于是大封诸子连边陲北平天险为元故都以王燕东

  • 卷之三百六十五·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大臣

  • 卷三十一·高士奇

    <史部,纪事本末类,左传纪事本末  钦定四库全书左传纪事本末卷三十一詹事府詹事髙士竒撰晋卿族废兴【发明】晋之卿族魏氏赵氏狐氏胥氏先氏栾氏郤氏韩氏知氏中行氏范氏凡十一族贾季奔狄而狐氏废先縠得罪而先氏废胥废

  • 哥舒翰传·刘昫

    哥舒翰,是突骑施首领哥舒部落的后裔。蕃人大多以部落称姓,因此以之为氏。祖父名叫沮,左清道率。父亲名叫道元,安西副都护,世代居住在安西。翰家财产丰盈,倜傥侠义,爱好承诺,纵意扌雩..饮酒。四十岁时,父亲死,在京师客居三年,被长

  • 卷三十一 耶律伊逊之奸·李有棠

    〔奸党附〕道宗清甯九年夏七月壬戌,以耶律伊逊为南院枢密使。伊逊,字呼图克琨。五院部人。父特尔格,家贫,服用不给,部人号“穷特尔格”。母方娠,夜梦手搏羰羊,拔其角尾。既寤,至日昃,父惊觉之,伊逊怒曰:“适梦人执日月以食我,我方

  • 弇山堂别集卷二十六·王世贞

    (明)王世贞 撰○史乗考误七宪章録载太子太保吏部尚书王恕罢谓大学士丘浚亦阶太子太保兼礼部尚书一日内宴浚以内阁位恕上恕以已冢宰不当居下颇有言而太医院判刘文泰以不迁挟私论奏恕上疏自劾乃下文泰狱降御医恕求去益力

  • 卷七十八·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七十八羣祀考耤田祭先农元世祖至元九年二月始祭先农如祭社之仪七年六月立耤田大都东南郊至是始祭先农十三年迄十六年累岁行之十五年以蒙古胄子代耕耤田二十一年二月又命翰林学士承旨色埓

  • 卷四十六·纪昀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厯代职官表卷四十六歩军统领表<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钦定历代职官表,卷四十六<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钦定历代职官表,卷四十六步军统领国朝官制提督九门巡捕五营步军统领满洲一人【正二品近制以亲信

  • 卷一·刘敞

      劉子曰:四十而仕為不惑也,五十而爵為知命也。不惑然後可以為士,知命然後可以為大夫。  兼近四隅不失其所者,中是也。并總萬物,不失其元者,一是也。明徳制義不失其方者,禮是也。禮者道之中也,教人以道云乎,豈曰教人以文云

  • 卷第七十·佚名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七十五百大阿罗汉等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结蕴第二中有情纳息第三之八问住中有位为经几时。答经于少时速求生故。谓住中有。于六处门遍求生缘。速往和合。问若受中有即遇生缘此彼和合可速往彼

  • 热爱生命·杰克·伦敦

    美国作家杰克·伦敦的短篇名作。两个淘金人在荒野中疲惫地走着,其中一个人在过河的时候脚被扭伤,他向同伴呼救,可同伴头也不回,继续向前走去,渐渐失去了踪影,只剩下他一个人独自和恐惧搏斗。他想走到湖边,那里有食物,

  • 奥利维拉案件·莫里斯·勒布朗

    奥利维拉的养女即将成年,按照法律他应将财产交还给她。但就在这时,“奥利维拉”突然被杀凶手是谁呢?亚森·罗平经过调查得知死者并非奥利维拉,那么死者究竟是谁呢?真正的奥利维拉又在何处?

  • 漕运通志·杨宏

    明杨宏撰。十卷。作者在旧《漕运志》基础上,采摭群书,聘请学者谢纯,考证古今沿革,而成是书,包括漕渠、漕职、漕卒、漕船、漕仓、漕数以及漕例略、漕议略、漕文略。记明代漕运事较详。

  • 太上洞真贤门经·佚名

    不署撰者。元始天尊述近劫成道十方天尊应身名号。经中说应身573名号,实有东、西、南、北、上、下六方563名号。劝人归命信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