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八十三·志第三十六·律历十六

    ◎律历十六

  ○绍兴统元 乾道 淳熙 会元历

  演纪上元甲子,距绍兴五年乙卯,岁积九千四百二十五万一千五百九十一。

  步气朔

  元法:六千九百三十。

  岁周:二百五十三万一千一百三十八;岁周日:三百六十五、余一千六百八十八。

  气策:一十五日、余一千五百一十四、秒十五。

  朔实:二十万四千六百四十七。

  岁闰:七万五千三百七十四。

  朔策:二十九日、余三万六千七十七。

  望策:十四日、余五千三百三半。

  弦策:七日、余二千六百五十一太。

  中盈分:三千三百二十八、秒三十。

  朔虚分:三千二百五十三。

  旬周:四十一万五千八百。漙《乾道》一百八十万。《淳熙》三十三万八千四百、秒一。《会元》二百三十二万二千。)

  纪法:六十。

  推天正冬至:置距所求积年,以岁周乘之,为气积分;以旬周去之,不尽,总法约之为大余,不满为小余。大余命甲子,算外,即得所求年天正冬至日辰及余。

  求次气:置冬至大、小余,以气策及余秒加之,秒盈秒法从一小余,小余满总法从一大余,满纪法去,命甲子,算外,合得次气日辰及余秒。

  求天正经朔:置天正冬至气积分,以朔实去之,不尽为闰余;以减冬至气积分,余为天正十一月经朔加时朔积分;以旬周去之,不满,总法约之为大余,不满为小余。命甲子,算外,即得所求年天正十一月经朔加时朔积分。以旬周去之,不满,总法约之为大余,不满为小余。大余命甲子,算外,即得所求天正十一月经朔日辰及余。

  求弦望及次朔经日:置天正十一月经朔大、小余,以弦策加之,为上弦;累加之,去命如前,各得弦、望及次月朔经日及余也。

  求没日:置有没之气小余,以一百八十乘之,秒从之,用减一百二十六万五千五百六十九,余以一万八千一百六十九除之为日,不满为余。命其气初日,算外,即得其气辰。

  求灭日:置有灭经朔小余,三十乘之,满朔虚分除为日,不满为余。命经朔初日,算外,即得其月灭日辰。

  步发敛

  候策:五日、余五百四、秒一百二十五。

  卦策:六日、余六百五、秒一百一十四。

  土王策:三日、余三百二、秒一百四十七。

  辰法:五百七十七半。

  半辰法:二百八十八太。

  刻法:六百九十三。

  秒法:一百八十。

  求六十四卦、五行用事日、二十四气、七十二候。

  求发敛去经朔日:置天正闰余,以中盈及朔虚分累益之,即每月闰余;满总法除之为闰日,不尽为小余,即各得其月中气去经朔日辰。因求卦候者,各以卦、候、土王策依次累加减之,各得其月卦、候去经朔日辰。

  求发敛加时:置所求小余,以辰法除之为辰数,不满,进一位,以刻法而一为刻,不尽为刻分。其辰数命子正,算外,各得加时所在辰、刻及分。

  步日躔

  周天分:二百五十三万一千二百二十六、秒八十七。

  岁差:八十八、秒八十七。

  周天度:三百六十五、约分二十五、秒六十四。

  乘法:五十五。

  除法:八百三十七。

  秒法:一百。三历同。

  

  

  求每月盈缩分,朔、弦、望入气朏朒定数,赤道宿度,冬至赤道日度,赤道宿积度入初末限,二十八宿黄道度,天正冬至加时黄道日度,二十四气加时黄道日度,二十四气初日晨前夜半黄道日躔宿次,晨前夜半黄道日躔宿次,太阳入宫日时刻及分。

  步月离

  转周分:一十九万九百五十三、秒二千五百六十三。

  转周日:二十七、余三千八百四十三、秒二千五百六十三。

  朔差日:一、余六千七百六十三、秒七千四百三十七。

  望策:一十四、余五千三百三、秒五千。

  弦策:七、余二千六百五十一、秒七千五百。

  七日:初数六千一百五十八,约分八十九;末数七百七十二,约分一十一。

  十四日:初数五千三百八十七,约分七十八;末数一千五百四十三,约分二十二。

  二十一日:初数四千六百一十五,约分六十七;末数二千三百一十五,约分三十三。

  二十八日:初数三千八百四十三,约分五十五;末数空。

  以上秒母一万。

  以下秒母一百。

  上弦:九十一度三十一分、秒四十一。

  望:一百八十二度六十二分、秒八十二。

  下弦:二百七十三度九十四分、秒二十三。

  平行分:一十三度三十六分、秒八十七半。

  推天正十一月经朔入转,经弦、望及次朔入转。

  

  

  求朔、弦、望入转朏朒定数:朔、弦、望定日朔、弦、望加时日所在度;推月行九道;求九道宿度,月行九道平交入气,平定入转,朏朒定数,正交入气,正交加时黄道日度,正交加时月离九道宿度,定朔、弦、望月所在宿度,定朔夜半入转,次朔夜半入转,月晨昏度,朔、弦、望晨昏定程,转定度,晨昏月,天正十一月经朔加时平行月,天正十一月定朔日晨前夜半平行月,次朔夜半平行月,定弦、望夜半平行月,天正定朔夜半入转,弦、望及后朔定日夜半入转,定朔、弦、望夜半月度。

  步晷漏

  二至限:一百八十二、六十三分。

  象限:九十一、三十一分。

  消息法:一万二千二百十一。

  辰法:五百七十七半,计八刻二百三十一分。

  昏明刻:三百四十六半。

  昏明余数:一百七十三少。

  冬至岳台晷景:一丈二尺八寸三分。

  夏至岳台晷景:一尺五寸六分。

  冬至后初限夏至后末限:六十二日。

  夏至后初限冬至后末限:一百二十日六十二分。

  求每日消息定数:黄道去极度及赤道内、外度,晨昏日出、入分及半昼分,每日距中度,夜半定漏,昼、夜刻及日出、入辰刻,更筹辰刻,昏、明度,五更攒点中星,九服距差日,九服晷景,九服所在昼、夜漏刻。

  步交会

  交终分:一十八万八千五百八十、秒六千四百五十七。

  交终日:二十七、余一千四百七十、秒六千四百五十七。

  交中日:一十三、余四千二百、秒三千二百二十八半。

  朔差:二日、余二千二百六、秒三千五百四十三。

  后限:一日、余一千一百十三、秒一千七百七十一半。

  前限:十二日、余三千九十七、秒一千四百五十。

  望策:十四日、余五千三百三、秒五十。

  交率:四十二。

  交数:五百三十五。

  交终度:三百六十三度七十六分。

  交象度:九十度九十四分。

  半交象度:一百八十一度八十八分。

  阳历食限:二千七百四十五。

  阳历定法:二百七十四半。

  阴历食限:四千五百八十五。

  阴历定法:四百五十八半。

  

  推天正十一月加时入交泛日:求次朔及望入交泛日,定朔、望夜半交泛,次朔夜半入交泛日,朔、望加时入交常日,朔望加时入交定日,月行阴阳历,朔、望加时入阴阳历积度,朔、望加时月去黄道度,食甚定余,日月食甚入气,日月食甚中积、气差、刻差,日入食限,日入食分,日食泛用分,月入食限,月入食分,月食泛用分,日月食定用分,日月食亏初、复满小余,月食既内、外分,日月食所起,月食更、点定法,月食入更点,日月带食出入所见分数,日月食甚宿次。

  步五星

  五星会策:一十五度、二十一分、秒九十。

  木星终率:二百七十六万四千二百三十八、秒三十二。

  终日:三百九十八、约分八十八、秒七十九。

  岁差:六十七、秒九十八。

  伏见度:一十三。

  

  

  《宋史》 元·脱脱等

猜你喜欢
  卷四百九十一·列传第二百五十·外国七·脱脱
  卷二百六十三 熙寧八年(乙卯,1075)·李焘
  卷十五·佚名
  尚史卷八十六·李锴
  一四八八 广西巡抚陈用敷奏本年并无查缴《通鉴纲目续编》折·佚名
  一四二八 武英殿修书处官员为清结书籍银两事呈稿·佚名
  学史卷十一·邵宝
  自序·沈约
  鱼俱罗传·魏徵
  王洛儿传·李延寿
  肖乃台传·宋濂
  卷十三上·雍正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七十七·佚名
  224.刘伯温求雨·林汉达
  十五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三十三出 会狱·孔尚任

    ◎乙酉三月〖梅花引〗(生敝衣愁容上)宫槐古树阅沧田,挂寒烟,倚颓垣。末后春风,才绿到幽院。两个知心常步影,说新恨,向谁借酒钱。小生侯方域,被逮狱中,已经半月。只因证据无人,暂羁候审,幸亏故人联床,颇不寂寞。你看月色过墙,照的槐

  • 第一折·马致远

    (冲末扮范仲淹同外扮宋公序上,诗云)龙楼凤阁九重城,新筑沙堤宰相行。我贵我荣君莫羡,十年前是一书生。老夫姓范名仲淹字希文,累蒙擢用,颇有政声。今谢圣恩可怜,除老夫为天章阁学士之职。这个是老夫幼年朋友,姓宋名公序。还有

  • 卷三百八十三·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三百八十三枸杞类五言古井上枸杞架       【唐】孟 郊深鎻银泉甃高叶架云空不与凡木并自将仙葢同影疎千防月声细万条风迸子隣沟外飘香客位中花杯承此饮椿嵗小无穷枸杞   

  • 书目简介·佚名

    《宣统政纪》有一部大黄绫本,原由溥仪本人收藏,七十卷。现藏于辽宁省档案馆。辽海书社一九三四年据清史馆所存稿本印行,四十三卷。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有《宣统政纪》定稿本,卷数同大黄绫本。《宣统政纪》是《清实录》中的

  • ◎孙科派·恽逸群

    孙科是孙中山的独养儿子。孙中山在世时,人家叫孙科的集团为“太子派”,现在这个名称已为蒋经国的“建国社”所代替了。为什幺孙中山在世时孙科已自成一派呢?这就充分说明他们父子之间并不一条心。的确,他们父子之间有显着

  • 二百八十七 上谕范时绎奏摺吉内务府总管明日题奏·佚名

    雍正〔六年〕三月初四日 二月初四日,奉旨:署理总督范时绎汉字摺一件,帐本一本,在养心殿明殿正宝座东边放著,明日题奏,向内务府总管发旨。 二月初五日,当面发与庄亲王等旨意。 [宫中.杂件.进贡单]

  • 第三六四供词及堂谕道光二十四年五月初三日一二二○三--三一·佚名

    陈存仁、梁壬生之供词,及分府准陈存仁充任竹南三保董事堂谕据陈存仁供:年卅岁,同安县人,有妻子,现住吞霄街,开油车生理。现在总理梁壬生,同众铺户及庄耆们,佥举小的出来充当董事,小心奉公,不敢延误,求准给戳

  • ·上廖仪卿座师书·丁曰健

    二月中旬,接奉赐书,恭志起居曼福;入春以后,自当康健胜常。翘企程门,无任驰溯。仰叨庇佑,黾勉供职,幸无陨趣。小儿启蒙,尚不甚拙。舍弟南北两处安信常通,诸称平顺,堪以仰慰慈廑。台地大局粗安,盖藏素足,各商运贩各省

  • ·会奏绅民捐资助赈附摺·丁曰健

    奏为绅民捐资助赈,吁请仍照前摺,从优奖叙;恭摺具奏,仰祈圣监事。道光三十年十一月二十八日准吏部咨:议奏台湾淡水等厅被水暨彰化等县被震两案捐输银米,并出力各官绅,查照海疆捐输章程分别条款,开单恭呈御览;于本

  • 高允传·魏收

    高允,字伯恭,渤海郡人。祖父高泰,事迹在其叔父《高湖传》中有载。父高韬,少时以英朗知名,同乡人封懿雅相敬慕。任慕容垂的太尉从事中郎。魏太祖平定中山,任高韬为丞相参军。早年过世。高允少年丧父,大器早成,有神奇的气度,清河

  • 齐世篇第五十六·王充

    语称上世之人,侗长佼好,坚强老寿,百岁左右;下世之人短小陋丑,夭折早死。何则?上世和气纯渥,婚姻以时,人民禀善气而生,生又不伤,骨节坚定,故长大老寿,状貌美好。下世反此,故短小夭折,形面丑恶。此言妄也。夫上世治者,圣人也;下世治者,亦

  • 卷十二·敖继公

    <经部,礼类,仪礼之属,仪礼集说  钦定四库全书仪礼集説卷十二    元 敖继公 撰士丧礼第十二注曰丧于五礼属凶继公谓此与下篇言士之子为父丧自始死以至既葬之礼士丧礼死于适室幠用敛衾【适丁厯反幠火呉反敛力艶

  • 卷第十二·费隐通容

    五灯严统卷第十二南岳下十世汾阳昭禅师法嗣潭州石霜楚圆慈明禅师全州李氏子。少为书生。年二十二。依湘山隐静寺出家。其母有贤行。使之游方。闻汾阳道望。遂往谒焉。阳顾而默器之。经二年未许入室。每见必骂诟。或毁

  • 默堂集·陈渊

    宋代诗文别集。22卷。陈渊撰。作者尝榜其室曰“默堂”,门人沈度编次其诗文,因以名其集。《直斋书录解题》卷18著录此集22卷,《宋史·艺文志》则称26卷、词3卷。《四部丛刊》三编据昆山徐氏传是楼所藏宋刊本影写本辑入

  • 庸庵集·宋禧

    元代诗文别集。14卷。宋禧撰。据清人黄虞稷《千顷堂书目》,宋禧有《庸庵文集》30卷,《庸庵诗集》10卷。以上两书传本很少见,到清初仅有《庸庵诗集》10卷尚有抄本传世。清乾隆年间修《四库全书》从《永乐大典》中辑出

  • 画筌·笪重光

    画论。 清代笪重光。一卷。 约1670年。 用骈体文写成,辞藻华美,近如歌诀。凡四千数百言, 原是一气呵成。所论多为山水画法, 认为画应“抒高隐之幽情,发书卷之雅韵”,而“从来笔墨之探奇, 必系山川之写照, 善师者化工,

  • 乐庵语录·龚昱

    先生曰宣和庚子嵗某以舎选贡京师入辟雝肄业率性斋同舎生赵孝孙仲修者洛人伊川先生髙弟赵顔子之子也于某有十年之长辛丑春同试南宫仲修中优选而某被黜落仲修勉之曰公盛年一跌庸何伤姑归读书可也且曰公曽读论语否某意颇

  • 五苦章句经·佚名

    佛说五苦章句经,一卷,东晋昙无兰译。说五道之苦,乃至五天使者等。一说五道苦,二说八恶处,三说十二重城,三棘篱,六贼等,四说诸重担,五说香臭二木喻,及说四生四谛等,又说五天使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