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二百九·志第一百六十二·艺文八

    ◎艺文八

  孔逭《文苑》十九卷

  萧统《文选》六十卷

  庚自直《类文》三百六十二卷

  窦严《东汉文类》三十卷

  《五臣注文选》三十卷

  周明辨《文选汇聚》十卷

  《文选类聚》十卷

  常宝鼎《文选名氏类目》十卷

  卜邻《续文选》二十三卷

  乐史《唐登科文选》五十卷

  宋白《文苑英华》一千卷 《目》五十卷

  朱遵度《群书丽藻》一千卷 《目》五十卷

  王逸《楚辞章句》二卷

  《楚辞释文》一卷

  《离骚约》二卷

  徐锴《赋苑》二百卷 《目》一卷

  《广类赋》二十五卷

  《灵仙赋集》二卷

  《甲赋》五卷

  《赋选》五卷

  江文蔚《唐吴英秀赋》七十二卷

  《桂香赋集》三十卷

  杨翱《典丽赋》六十四卷

  《类文赋集》一卷

  谢壁《七赋》一卷

  杜镐《君臣赓载集》三十卷

  李虚己《明良集》五百卷

  刘元济《正声集》五卷

  王正范《续正声集》五卷

  又《洞天集》五卷

  韦庄《采玄集》一卷

  陈正图《备遗缀英集》二十卷

  刘明素《丽文集》五卷

  刘松《宜阳集》十卷

  《丛玉集》七十卷

  李商隐《桂管集》二十卷

  乐瞻《文囿集》十卷

  《杂文集》二十卷

  刘赞《蜀国文英》八卷

  《分门文集》十卷

  刘从义《遗风集》二十一卷

  游恭《短兵集》三卷

  《鲍溶集》六卷

  皮日休《文薮》一卷

  徐陵《玉台新咏》十卷

  《广玉台集》三十卷

  《文选后名人诗》九卷

  《高仲武诗甲集》五卷

  《诗乙集》五卷

  《唐省试诗集》三卷

  顾陶《唐诗类选》二十卷

  钟安礼《资吟》五卷

  张为《前贤咏题诗》三卷

  僧玄鉴《续古今诗集》三卷

  《诗缵集》三卷

  元稹、白居易、李谅《杭越寄和诗集》一卷

  《唐集贤院诗集》二卷

  《苏州名贤杂咏》一卷

  《新安名士诗》三卷

  《应制赏花诗》十卷

  许恭宗《文馆词林诗》一卷

  乔舜《桂香诗》一卷

  雍子方、沈括编《集贤院诗》二卷

  《赵仲庠诗》十卷

  朱寿昌《乐府集》十卷

  蒋文彧《广乐府集》三卷

  许南容《五子策林》十卷

  周仁瞻《古今类聚策苑》十四卷

  《礼部策》十卷

  杨协《论苑》十卷

  《唐凌烟阁功臣赞》一卷

  《国子监武成王庙赞》二卷

  《大中祥符封禅祥瑞赞》五卷

  丁谓《大中祥符祀汾阴祥瑞赞》五卷

  马文敏《王言会最抄》五卷

  《唐制诰集》十卷

  《元和制诰集》十卷

  《元和制策》三卷

  滕宗谅《大唐统制》三十卷

  《拟状注制集》十卷

  费乙《旧制编录》六卷

  《贞元制敕书奏》一卷

  毛文晏《咸通麻制》一卷

  《杂制诏集》二十一卷

  《朱梁宣底》八卷

  《制诰》二卷

  《后唐麻藁集》三卷

  《长兴制集》四卷

  《江南制集》七卷

  《吴越石壁集》二卷

  李慎仪《集制》二十卷

  《五代国初内制杂编》十卷

  《建隆景德杂麻制》十五卷

  《神哲徽三朝制诰》三卷

  李琪《玉堂遗范》三十卷

  蔡省风《瑶池集》二卷

  《唐哀册文》四卷

  孙洙《褒恤杂录》卷

  《晋宋齐梁弹文》四卷

  马总《奏议集》二十卷

  张元璥《历代忠谏事对》十卷

  《历代名臣文疏》三十卷

  《唐名臣奏》七卷

  张易《唐直臣谏奏》七卷

  《御集谏书》八十卷

  《唐奏议驳论》一卷

  赵元拱《谏争集》十卷

  《唐初表章》一卷

  《毛渐表奏》十卷

  任谅《建中治本书》一卷

  沈常《总戎集》十卷

  顾临、梁焘《总戎集》十卷

  《续羽书》六卷

  王绍颜《军书》十卷

  李纬《纵横集》二十卷

  赵化基《止戈书》五十卷

  张铏《管记苑》十卷

  李大华《掌记略》十五卷

  《新掌记略》九卷

  林逢《续掌记略》十五卷

  唐格《群经杂记》十卷

  周明辨《五经手判》六卷

  徐德言《分史衡鉴》十卷

  刘攽《经史新义》一部

  南康笔《代耕心鉴》十卷

  《干禄宝典》二十七卷

  薛廷珪《克家志》九卷

  赵世繁《忠孝录》五卷

  赵世逢《幽居录》五卷

  臧嘉猷《羽书集》三卷

  吕延祚注《文选》三十卷

  刘允济《金门待诏集》五卷

  僧惠净《续古今诗苑英华》十卷

  孙翌《正声集》三卷

  崔融《珠英学士集》五卷

  窦常《南薰集》三卷

  《搜玉集》一卷

  《太平内制》三卷

  贺鉴《归乡集》一卷

  《奇章集》四卷

  《唐德音》三十卷

  《张曲江杂编》一卷

  

  李康《玉台后集》十卷

  殷璠《河狱英灵集》二卷

  又《丹阳集》一卷

  萧昕《送邢桂州诗》一卷

  曹恩《起予集》五卷

  李吉甫《丽则集》一卷

  又《类表》五十卷

  许孟容《谢亭诗集》一卷

  《窦氏联珠集》一卷

  马总《唐名臣奏议集》二十卷

  《送毛仙翁诗集》一卷

  高仲武《中兴间气集》二卷

  《集贤院诸厅壁记》二卷

  《大历浙东酬唱集》一卷

  《临平诗集》一卷

  《送白监归东都诗》一卷

  《洛中集》一卷

  《名公唱和集》四卷

  《垂风集》一卷

  《咸通初表奏集》一卷

  《唐十九家诗》十卷

  《云门寺诗》一卷

  《章奏集类》二十卷

  《唐百家诗选》二十卷

  《陆海》六卷

  

  令狐楚《断金集》一卷

  又《纂杂诗》一卷

  刘禹锡《彭阳唱和集》二卷

  又《彭阳唱和后集》一卷

  《汝洛唱和集》三卷

  《吴蜀集》一卷

  《刘白唱和集》三卷

  段成式《汉上题襟》十卷

  檀溪子、道民《连璧诗集》三十二卷

  孟启《本事诗》一卷

  卢环《抒情集》二卷

  《僧{巩言}光上人诗》一卷

  姚合《极玄集》一卷

  韦庄《又玄集》三卷

  皮日休《松陵集》十卷

  柳宗直《西汉文类》四十卷

  芮挺章《国秀集》三卷

  宋太祖、真宗《御制国子监两庙赞》二卷

  《赐陈抟诗》八卷

  《送张无梦归山诗》一卷

  《赐王韶手诏》一卷

  《汉魏文章》二卷

  《汉名臣奏》二卷

  《汉贤遗集》一卷

  《三国志文类》六十卷

  《晋代名臣集》十五卷

  《谢氏兰玉集》十卷

  《古诗选集》十卷

  《宋二百家诗》二十三卷

  《长乐三王杂事》十四卷

  

  陈彭年《宸章集》二十五卷

  宋绶《本朝大诏令》二百四十卷

  又《唐大诏令》一百三十卷 《目录》三卷

  洪遵《中兴以来玉堂制草》三十四卷

  周必大《续中兴玉堂制草》三十卷

  韩忠彦《追荣集》十卷

  朱翌《五制集》一卷

  熊克《京口诗集》十卷

  李仁刚《浯溪古今石刻集录》一卷

  侍其光祖《浯溪石刻后集再集》一卷

  李焘《谢家诗集》一卷

  曾慥《宋百家诗选》五十卷 又《续选》二十卷

  吴说编《古今绝句》三卷

  廖敏得《浯溪石刻续集》一卷

  吕祖谦《东莱集诗》二卷

  孔文仲《三孔清江集》四十卷

  《壮观类编》一卷

  邵浩《坡门酬唱》二十三卷

  倪恕《安陆酬唱集》六卷

  管锐《横浦集》二卷

  方松卿《续横浦集》二卷

  赵不敌《清漳集》三十卷

  廖迟《樵川集》十卷

  洪适《荆门惠泉诗集》二卷

  詹渊《括苍集》三卷

  陈百朋《续括苍集》五卷

  柳大雅《括苍别集》五卷

  胡舜举《剑津集》十卷

  许份《汉南酬唱集》一卷

  杨恕《临江集》三十四卷

  汪浃《元祐荣观集》五卷

  卫博《定菴类藁》十二卷

  于霆《南纪集》五卷

  汤邦杰《南纪别集》一卷

  家求仁《名贤杂咏》五十卷

  又《草木虫鱼诗》六十八卷

  程九万《三老奏议》七卷

  毕仲游《元祐馆职诏策词记》一卷

  谢逸《溪堂师友尺牍》六卷

  《罗唐二茂才重校唐宋类诗》二十卷

  《三洪制藁》六十二卷

  李壁《中兴诸臣奏议》四百五十卷

  洪迈《唐一千家诗》一百卷

  《三苏文集》一百卷

  《临贺郡志》二卷

  《相江集》十卷

  《豫章类集》十卷

  《千家名贤翰墨大全》五百一十八卷

  《三苏文类》六十八卷

  《续本事诗》二卷

  《集选》一百卷

  《唐贤长书》一卷

  《唐三十二僧诗》一卷

  《四僧诗》八卷

  《唐杂一卷》

  《五代制词》一卷

  《重编类启》十卷

  《润州金山寺诗》一卷

  

  蔡省风《瑶池集》一卷

  陈匡图《拟玄类集》十卷

  韦毂《唐名贤才调诗集》十卷

  李昉、扈蒙《文苑英华》一千卷

  刘吉《江南续又玄集》二卷

  田锡《唐明皇制诰后集》一百卷

  苏易简《禁林宴会集》一卷

  子起《家宴集》五卷

  杨徵《论苑》十卷

  冯翊严《滁州琅琊山古今名贤文章》一卷

  朱博《丛玄集》二十卷

  《二李唱和诗》一卷

  杨亿《西昆酬唱集》二卷

  陈充《九僧诗集》一卷

  《四释聊唱诗集》一卷

  杨伟《虢郡文齐集》五卷

  姚铉《唐文粹》一百卷

  《谪仙集》十卷

  僧仁赞《唐宋类诗》二十卷

  许洞《徐铉杂古文赋》一卷

  郭希朴《养闲亭诗》一卷

  幼暐《金华瀛洲集》三十卷

  王咸《典丽赋》九十三卷

  《华林义门书堂诗集》一卷

  张逸、杨谔《潼川唱和集》一卷

  李祺《天圣赋苑》一十八卷

  又《珍题集》三十卷

  滕宗谅《岳阳楼诗》二卷

  陶叔献《西汉文类》四十卷

  徐徽《滁阳庆历集》十卷

  韩琦《阅古堂诗》一卷

  《送僧符游南昌集》一卷

  《石声编》一卷

  《南犍唱和诗集》一卷

  郑雍《古今名贤诗》二卷

  欧阳修《礼部唱和诗集》三卷

  《送元绛诗集》一卷《送文同诗》一卷,

  晏殊、张士逊《笑台诗》一卷

  慧明大师《灵应天竺集》一卷

  宋璋《锦里玉堂编》五卷

  孙洙《褒题集》三十卷又《张氏诗传》一卷

  宋敏求《宝刻丛章》三十卷

  《宝刻丛章拾遗》三十卷

  孙氏《吴兴诗》三卷

  姚〈门辟〉《荆溪唱和》一卷

  林少颖《观澜文集》六十三卷

  吕祖谦《皇朝文鉴》一百五十卷又《国朝名臣奏议》十卷

  吕本中《江西宗派诗集》一百十五卷

  曾纮《江西续宗派诗集》二卷

  石处道《松江集》一卷

  江文叔《桂林文集》二十卷

  刘褒《续集》十二卷

  黄岦《续乙集》八卷

  张修《桂林集》十二卷

  徐大观《又续集》四卷

  丁逢《郴江前集》十卷

  又《后集》五卷

  《郴江续集》九卷

  杨倓《南州集》十卷

  王仁《澧阳集》四卷

  道士田居宝《司空山集》一卷

  姜之茂《临川三隐诗集》三卷

  熊克《馆学喜雪唱和诗》二卷

  陈天麟《游山唱和》一卷

  史正心《清晖阁诗》一卷

  葛郛《载德集》四卷

  王十朋《楚东唱酬集》一卷

  莫琮《椿桂堂诗》一卷

  何纮《籍桂堂唱和集》一卷

  莫若冲《清湘泮水酬和》一卷

  陈谠《西江酬唱》一卷

  廖伯宪《岳阳唱和》三卷

  黄学行《又乙集》一卷

  刘璿《政和县斋酬唱》一卷

  林安宅《南海集》三十卷

  曾肇《滁阳庆历前集》十卷

  吴珏《滁阳庆历后集》十卷

  《干越题咏》三卷

  郝篪《都梁集》十卷

  西湖寓隐《回文类聚》一卷

  《郢州白雪楼诗》一卷

  《三苏翰墨》一卷

  《桂香集》六卷

  《留题落星寺诗》一卷《翰苑名贤集》一卷

  《宋贤文集》三卷

  《宋贤文薮》四十卷

  《先容集》一卷

  《制诰章表》二卷

  又《制诰章表》十五卷

  《儒林精选时文》十六卷

  《玉堂诗》三十六卷

  《辞林类藁》三卷

  《海南集》十八卷

  《鄞江集》九卷

  《嘉禾诗文》一卷

  《浔阳琵琶亭纪咏》三卷

  《浔阳庚楼题咏》一卷

  《滕王阁诗》一卷

  《脍炙集》一卷

  《玉枝集》三十二卷

  《永康题纪诗咏》十三卷

  《圣宋文粹》三十卷

  《布袋集》一卷

  《元祐密疏》一卷

  《唐宋文章》二卷

  《圣宋文选》十六卷

  《唐宋诗后集》十四卷

  《君山寺留题诗集》一卷

  《制诰》三卷

  《春贴子词》一卷

  《高丽表章》一卷

  《登瀛集》五十二卷

  《罗浮寓公集》三卷

  《罗浮》一卷

  陈材夫《仕途必用集》十卷

  翁忱《岳阳别集》二卷

  钟兴《秭归集》八卷

  卜无咎《庐山记拾遗》一卷

  商侑《盛山集》一卷

  刘充《唐诗续选》十卷

  王安石《建康酬唱诗》一卷

  又《唐百家诗选》二十卷

  《四家诗选》十卷

  《送朱寿昌诗》三卷

  韩忠彦《考德集》三卷

  元积中《江湖堂诗集》一卷

  孔延之《会稽掇英集》二十卷

  程师孟《续会稽掇英集》二十卷

  曾公亮《元日唱和诗》一卷

  孙觉《荔枝唱和诗》一卷

  蒲宗孟《曾公亮勋德集》三卷

  马希孟《扬州集》三卷

  曾旼《润州类集》十卷

  魏泰《襄阳题咏》二卷

  苏梦龄《摛华集》三卷

  王得臣《江夏古今纪咏集》五卷

  杨杰《高僧诗》一卷

  孙颀《抄斋唱和集》一卷

  薛传正《钱塘诗前后集》三十卷

  唐愈《江陵集古题咏》十卷

  章粢《成都古今诗集》六卷

  孙永《康简公崇终集》一卷

  道士龚元正《桃花源集》二卷

  《绍圣三公诗》三卷

  陆经《静照堂诗》一卷

  刘珵《宣城集》三卷

  唐庚《三谢集》一卷

  上官彝《麻姑山集》三卷

  翁公辅《下邳小集》九卷

  弹粹《鹅城丰湖亭诗》一卷

  蔡驿《惠泉诗》一卷

  林虙《西汉诏令》十二卷

  俞向《长乐集》十四卷

  《四学士文集》五卷

  《内制》六卷

  沈晦《三沈集》六十一卷

  《輶轩唱和集》三卷

  程迈《止戈堂诗》一卷

  樊汝霖《唐书文艺补》六十三卷

  何琥《苏黄遗编》一卷

  杨上行《宋贤良分门论》六十二卷

  戴觉、李丁《单题诗》十二卷

  廖刚《世纟采集》三卷

  《送王周归江陵诗》二卷

  许端夫《斋安集》十二卷

  黄仁荣《永嘉集》三卷

  李知己《永嘉集》三卷

  《晁新词》一卷

  陆时雍《宏词总类前后集》七十六卷

  《梅江三孙集》三十一卷

  鲍乔《豫章类集》十卷

  邓植《小有天后集》一卷

  萧一致《濂溪大成集》七卷

  《馆阁词章》一卷《馆阁诗》八卷

  右总集类四百三十五部,一万六百五十七卷

  刘勰《文心雕龙》十卷

  钟嵘《诗评》一卷

  任昉《文章缘起》一卷

  李允《翰林论》三卷

  王昌龄《诗格》一卷,又《诗中密旨》一卷

  杜嗣先《兔园策府》三十卷

  柳璨《史通析微》十卷

  刘餗《史例》三卷

  刘知几《史通》二十卷

  白居易《白氏金针诗格》三卷又《白氏制朴》一卷

  僧皎然《诗式》五卷 又《诗评》一卷

  辛处信注《文心雕龙》十卷

  王瑜卿《文旨》一卷

  王正范《文章龟鉴》五卷

  范摅《词林》一卷

  孙郃《文格》二卷

  倪宥《文章龟鉴》一卷

  刘蘧《应求类》二卷

  窦苹《载籍讨源》一卷

  《举要》二卷

  吴武陵《十三代史驳议》十二卷

  林《史论》二十卷

  王谏《唐史名贤论断》二十卷

  程鹏《唐史属辞》四卷

  王损之《丝纶点化》二卷

  方仲舒《究判玄微》一卷

  乐史《登科记解题》二十卷

  蒋之奇《广州十贤赞》一卷

  白行简《赋要》一卷

  范传正《赋诀》一卷

  浩虚舟《赋门》一卷

  纥于俞《赋格》一卷

  和凝《赋格》一卷

  毛友《左传类对赋》六卷

  王维《诗格》一卷

  王杞《诗格》一卷

  贾岛《诗格密旨》一卷

  元兢《诗格》一卷 又《古今诗人秀句》二卷

  僧辞远《诗式》十卷

  许文贵《诗鉴》一卷

  僧元鉴《续古今诗人秀句》二卷

  司马光《续诗话》一卷

  姚合《诗例》一卷

  郑谷《国风正诀》一卷

  王叡《炙毂子诗格》一卷

  张仲素《赋枢》一卷

  倪宥《诗体》一卷

  张为《唐诗主客图》二卷

  僧齐己《玄机分明要览》一卷 又《诗格》一卷

  李洞《贾岛诗句图》一卷

  僧神彧《诗格》一卷

  徐锐《诗格》一卷

  冯鉴《修文要诀》二卷

  林逋《句图》三卷

  李淑《诗苑类格》三卷

  僧定雅《寡和图》三卷

  刘攽《诗话》一卷

  邵必《史例总论》十卷

  司马光《诗话》一卷

  马偁《赋门鱼钅龠》十五卷

  蔡宽夫《诗史》二卷

  吴处厚《赋评》一卷

  蔡希蘧《古今名贤警句图》一卷

  魏泰《隐居诗话》一卷

  杨九龄《正史杂编》十卷

  郭思《瑶谿集》十卷

  蔡条《西清诗话》三卷

  李颀《古今诗话录》七十卷

  李錞《诗话》一卷

  僧惠洪《天厨禁脔》三卷

  周紫芝《竹坡诗话》一卷

  强行父《唐杜荀鹤警句图》一卷

  黄彻《溪诗话》十卷

  郑樵《通志叙论》二卷

  曾发《选注摘遗》三卷

  胡源《声律发微》一卷

  费哀《文章正派》十卷

  《李善五臣同异》一卷

  严有翼《艺苑雌黄》二十卷

  方深道《集诸家老杜诗评》五卷

  方絟《续老杜诗评》五卷

  彭郁《韩文外抄》八卷

  赵师懿《柳文笔记》一卷

  葛立方《韵语阳秋》二十卷

  吕祖谦《古文关键》二十卷

  《新集诗话》十五卷

  《元祐诗话》一卷

  《历代吟谱》二十卷

  《唐宋名贤诗话》二十卷

  《金马统例》三卷

  《诗谈》十五卷

  《韩文会览》四十卷

  右文史类九十八部,六百卷。

  凡集类二千三百六十九部,三万四千九百六十卷。

  《宋史》 元·脱脱等

猜你喜欢
  列传第二十二 郤诜 阮种 华谭 袁甫·房玄龄
  卷七十二·志第三十九·柯劭忞
  卷三百八十七 元祐元年(丙寅,1086)·李焘
  第九十一回 蒙江洲冯迁诛逆首 陷成都谯纵害疆臣·蔡东藩
  第八十五回 倡北伐丧师辱国 据西陲作乱亡家·蔡东藩
  石匮书后集卷第四十九·张岱
  元史续编卷十一·胡粹中
  卷之三十六上·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三十九 宋纪十五·纪昀
  一一三二 掌浙江道监察御史左周奏请清查全书缮字总数并采进书籍折·佚名
  彭城王元勰传·李延寿
  弁言·汪荣宝
  卷七十三之二·雍正
  卷三十四·佚名
  四十三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三百零四·彭定求

        卷304_1 【怨妇】刘商   净扫黄金阶,飞霜皎如雪。下帘弹箜篌,不忍见秋月。   卷304_2 【绿珠怨】刘商   从来上台榭,不敢倚阑干。零落知成血,高楼直下看。   卷304_3 【古意】刘商   达晓寝衣冷,开

  • 卷二百三十六·彭定求

        卷236_1 【紫参歌】钱起   远公林下满青苔,春药偏宜间石开。往往幽人寻水见,   时时仙蝶隔云来。阴阳雕刻花如鸟,对凤连鸡一何小。   春风宛转虎溪傍,紫翼红翘翻霁光。贝叶经前无住色,   莲花会里暂留香

  • ●卷四·葛立方

    唐卢纶与吉中孚、韩翃、钱起、司空晓(《历代诗话》本作“曙”)、苗发、崔峒、耿湋、夏侯审、李端皆能诗齐名,号“大历十才子”。宪宗尤爱纶文,至诏张仲素访其遗藁,故纶集中往往有赠诸人诗,所谓“

  • 卷一百三·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一百三 明 曹学佺 编 咏史诗 胡曾【长沙人】 洞庭 五月扁舟过洞庭鱼龙出没水云腥轩辕皇帝今何在囘首巴山芦叶青 箕山 寂寂箕山春复秋更无人到此溪头弃瓢岩畔中宵月千古空闻属许由 苍梧

  • 卷一百十四 景祐元年(甲戌,1034)·李焘

      起仁宗景祐元年盡是年閏六月   春正月甲子,遣使督江、淮漕米,以賑京東饑民。   許京兆府立學,賜九經,仍給田五頃。   丙寅,詔開封府界諸縣作糜粥以濟饑民,諸路災傷州軍亦如之。   命龍圖閣待制燕肅、天章閣待制

  • 庆元开禧杂事·叶绍翁

      ○淮民浆枣绍兴和议既坚,淮民始(一作“咸”)知生聚之乐,桑麦大稔。福建号为乐区,负戴而之者,谓之“反淮南”。或士民一至其地,其淮民遇夏则先以浆馈之,入秋剥枣则蒸以置诸门,任南人食之,不取价。或遇父

  • ●卷十四·陶宗仪

      ◎忠烈萧景茂、漳州龙溪隔洲里人,儒而有文,以谨厚信于乡里。后至元间,漳寇乱,景茂率乡人立栅保险,坚不可破。会旁里有人导之从间道入,景茂被执,贼使拜,曰:“汝贼也,何拜?”贼欲肋之降,以从民望,景茂骂曰:“逆贼!

  • 卷三十二·朱熹

    <史部,史评类,御批资治通监纲目>   钦定四库全书 御批资治通监纲目卷三十二 【起癸丑梁武帝中大通五年魏孝武帝永熙二年○尽丁卯梁武帝太清元年魏文帝大统十三年东魏孝静帝武定五年】凡十五年

  • 一百二十二 曹寅李煦奏请留满都暂署运使摺·佚名

    康熙四十九年十月二十八日 江宁、苏州织造臣曹寅、李煦谨奏: 窃臣等今年正月内因两淮运使李斯(亻全)俸满将升,众商保留,诸暂留任清理库帑。二月二十九日奉旨:李斯(亻全)著照所请,准暂留任清完所欠钱粮。钦此钦遵。李斯(亻全)留任

  • 第二十八卷 仕绩 一 九·缪荃孙

    镇 江 府 一 汉左恢 左忠左恢,字伯向,曲阿人。官至尚书左丞,京师称其清高。子忠,为邑令七,所至有异政。(重修丹阳县志) 吴殷礼 殷基殷礼,字德嗣,云阳人。少起微贱,顾邵拔而友之,为立声誉。吴王权召,除郎中。与

  • 卷二十·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世宗宪皇帝上谕内阁卷二十雍正二年五月上谕二十一道初二日谕户部朕惟漕运关系甚大经费本无不敷而运丁恣行不法者皆由官弁剥削所致如开兑之时粮道发给钱粮任意扣尅运丁所得十止八九而佥丁之都司监兑之通判

  • 目录一·允禄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礼器图式目録一卷一祭器一天坛正位苍璧【一】匏爵【三】豋【一】簠【二】簋【二】笾【十二】豆【十二】篚【一】俎【一】尊【一】配位五坛匏爵【各三】豋【各一】簠【各二】簋【各二】笾【各十二】豆

  • 卷十四·沈棐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比事卷十四     宋 沈棐 撰朝古者邦国惟诸侯入觐天子岁有常礼至於列国必嗣君继立然後得以相朝所以修先君之好严谨始之礼也春秋之时王纲不施朝觐之礼浸以废弛孱君弱国无所宗向区区欲保守疆土幸

  • 卷一·张廷玉

    <經部,春秋類,欽定春秋傳說彙纂欽定四庫全書欽定春秋傳說彚纂卷一集說【杜氏預曰春秋者魯史記之名也記事者以事繫日以日繫月以月繫時以時繫年所以紀遠近别同異也故史之所記必表年以首事年有四時故錯舉以爲所記之名也

  • 智积菩萨品第二十六·佚名

    尔时有菩萨。名逮分别辩。前白佛言:智积菩萨何故号曰为智积耶。佛告族姓子。乃往过去久远世时。有佛号名首寂如来至真等正觉明行成为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为佛世尊,世界曰精勤。劫名阿摩勒。其佛世界安隐快乐众

  • 以诸譬喻付嘱正法品第十二·佚名

    尔时世尊复告慧命阿难言:且置我今得菩提时功德利益。若我本行菩萨道时功德利益缘觉尚无。何况声闻及馀众生。阿难。我菩萨时久修苦行。弃舍王位妇儿妻子。及诸采身命手足。头目耳鼻血肉骨髓。及受种种无量苦痛。彼等一

  • 走马疳急方·滕伯祥

    又名《走马疳真方》、《走马急疳真方》、《走马疳治疗奇方》。五官科著作。宋滕伯祥撰。一卷。伯祥号乐善老人,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书成于德祐元年(1275)。对走马疳以及多种疳证的病因病机、诊断治疗以及预后护理等方

  • 诗识名解·姚炳

    十五卷。清姚炳撰。《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谓“此书亦以鸟兽草木分列四门,故以多识为名。其稍异诸家者,兼以推寻文义,颇及作诗之意尔。然孔子言鸟兽草木本括举大凡,譬如史备四时,不妨以春秋互见。炳乃因此一语,遂不载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