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四十三·本纪第四十三

    理宗三

  四年春正月壬寅朔,诏边将毋擅兴暴掠,虐杀无辜,以慰中原遗黎之望。帝制《训廉》、《谨刑》二铭,戒饬中外。以李鸣复参知政事,杜范同知枢密院事,刘伯正签书枢密院事,余玠华文阁待制、依旧四川安抚制置使、知重庆府兼四川总领财赋,李曾伯宝章阁直学士、依旧淮东安抚制置使、知扬州兼淮西制置使。戊午,枢密院言:"四川帅臣余玠,大小三十六战,多有劳效,宜第功行赏。"诏玠趣上立功将士姓名等第,即与推恩。庚申,以余玠兼四川屯田使。

  二月癸酉,出封桩库缗钱各十万,命两淮、京湖、四川制司收瘗频年交兵遗骸,立为义冢。夏四月丁丑,有流星大如太白,出于尾。癸未,填星守太微垣。乙未,祈雨。

  五月庚戌,余玠言:"利阆城大获山、蓬州城营山,渠州城大良平,嘉定城旧治,泸州城神臂山,诸城工役,次第就绪。神臂山城成,知泸州曹致大厥功可嘉,乞推赏以励其余。"诏致大带行遥郡刺史。丁巳,武功大夫、雄威军都统制杨价世守南边,连年调戍播州,捍御勤瘁,诏价转右武大夫、文州刺史。戊午,大元兵围寿春府。吕文德节制水陆诸军解围有功,诏赴枢密院禀议,发缗钱百万,诣两淮制司犒师。庚申,守阙进勇副尉桂虎、进义副尉楚富、吐浑将虞候郑蔡捍御寿春,俱有劳效,诏各官资两转,给缗钱。乙丑,前签书枢密院事邹应龙薨,赠少保、监察御史。胡清献劾淮西提刑徐敏子三罪,诏削两秩,送江州居住。

  六月庚午朔,吕文德依旧侍卫马军副都指挥使兼淮西招抚使、知濠州。乙亥,赐礼部进土留梦炎以下四百二十四人及第、出身有差。壬午,诏安丰军策应解寿春围将士补转官资有差。诏:寿春一军先涉大海,捣山东胶、密诸州有功,今大元兵围城,能守城不隳,其立功将士皆补转有差。乙未,有流星大如太白,出于毕。丙申,吴潜提举隆兴府玉隆万寿宫,任便居住。

  秋七月己亥朔,祈雨。乙卯,招收沿淮失业壮丁为武胜军,以五千人为额。辛酉,盗发永州东安县,飞虎军正将吴龙、统制郑存等讨捕有功,诏补转官资有差。甲子,诏:"故直龙图阁项安世正学直节,先朝名儒,可特赠集英殿修撰。"八月壬辰,太白昼见。

  九月癸卯,右丞相史嵩之以父病谒告,许之,诏范钟、刘伯正暂领相事。甲辰,史弥忠卒,赠少师,封郑国公,赐谥文靖。诏史嵩之起复右丞相兼枢密使。癸丑,荧惑、填星合于轸。甲寅,京湖制司言,诸将李福等破申州、蔡州西平县城壁及马家等砦,诏将士各补官推赏有差。己未,将作监徐元杰上疏论史嵩之起复,宜许其举执政自代。帝不允,遂求去。帝曰:"经筵赖卿规益,何事引去耶?"癸亥,太白犯斗宿距星。乙丑,雷。丁卯,雷。台臣言严州及绍兴、萧山等县征商烦苛,诏亟罢之。

  冬十月甲戌,诏庆元府守臣敦谕史嵩之赴阙,嵩之控辞,不允。壬辰,杜范、游似提举万寿观兼侍讲。

  十一月辛丑,诏趣游似、杜范赴阙。戊申,雷。庚戌,诏陈韡、李性传赴阙。十二月庚午,以范钟为左丞相兼枢密使,杜范为右丞相兼枢密使,游似知枢密院事,刘伯正参知政事兼签书枢密院事。诏戒饬百官。许右丞相史嵩之终丧。甲戌,以赵葵同知枢密院事。乙亥,郑清之授少保,依旧观文殿大学士、醴泉观使兼侍读,仍奉朝请,进封卫国公。

  五年春正月丁酉朔,诏更新庶政,绥抚中原遗民。丙午,杜范辞免右丞相,不允。己酉,雷。乙卯,以李性传签书枢密院事兼权参知政事。

  二月丙寅朔,雨土。甲戌,复五河,诏吕文德进三秩,羊洪进二秩,余有战功者推赏,其阵没人,具姓名赠恤。丁丑,范钟等上《玉牒》、《日历》及孝宗、光宗《御集》、《经武要略》、《宁宗实录》。壬辰,太白昼见,经天。

  三月庚子,诏严赃吏法,仍命有司举行彭大雅、程以升、吴淇、徐敏子纳贿之罪。准淳熙故事,戒吏贪虐、预借、抑配、重催、取赢。以缗钱百万犒淮东师。

  夏四月甲申,填星犯上相星。丙戌,杜范薨,赠少傅,谥清献。戊子,余玠言权巴州何震之守城死于兵,诏进赠官三秩,一子与下州文学。京湖制司言:"钤辖王云等袭邓州镇平县灵山,战顺阳铁撅峪,皆有劳效,野战数十合,云等六人被重创死,路钤于江一军力战。"诏王云赠三秩,仍官其二子为承信郎。王宽、王立、田秀、董亮、董玉各加赠恤,于江等各转一官资。诏李曾伯、余玠、董槐、孟珙、王鉴职事修举,曾伯、玠升阁职,槐、珙、鉴转官,并因其任。

  五月丁酉,吕文福、夏贵上战功,诏贵官两转,文福带行阁职。丁未,诏:"沿江、湖南、江西、湖广、两浙制帅漕司及许浦水军司,共造轻捷战船千艘,置游击军壮士三万人,分备捍御。"戊申,日生赤黄背气。辛亥,诏董槐赴阙。丁巳,淮东制置使李曾伯辞免焕章阁学士,从之。

  六月甲申,祈雨。丙戌,工部侍郎徐元杰暴卒,赠四秩。置诏狱。

  秋七月癸巳朔,日有食之。旱。辛丑,镇江、常州亢旱,诏监司、守臣及沿江诸郡安集流民。甲辰,祈雨。乙卯,诏给徐元杰、刘汉弼官田五百亩、缗钱五千恤其家。丁巳,京湖制司言总制亢国用师众战裕州拐河,战黑山,战大神山,皆有劳效。诏国用官两转,李山等四十七人官一转。吕文德言与大元兵战五河隘口,又战于濠州,大元兵还。诏文德屯驻诸军战守将士,推恩有差。

  八月庚辰,范钟再乞归田,不允。

  九月甲辰,京湖制置司言:"刘整等率精锐,以云梯四面登镇平县城,入城巷战,焚城中仓库、糗粮、器甲,路将武胜等四人死之;略广阳,焚列屯、砦栅、庐舍凡二十余所;还抵灵山,又力战有功。"诏整官两转,同行蔡贵等二百二十人各官一转。辛亥,祀明堂,奉太祖、太宗、宁宗并侑。大赦。冬十一月乙未,郑清之乞归田,不允。丙申,诏师弥典伺属籍,职事修举,授太傅,加食邑,依前判大宗正事、嗣秀王。壬子,诏:大元兵入蜀,权成都府冯有硕、权汉州王骧、权成都县杨兑、权资州刘永、权潼川府魏霭死于官守,其各赠官三转,仍官其一子。癸丑,诏将领关贵、统制白傅才率众复洋州,还遇大元兵交战,将士百五十三人皆阵没,已祔飨闵忠庙,赡恤其家。关贵、白傅才各赠承节郎,官其一子进勇副尉。

  十二月甲戌,诏寿春守臣刘雄飞等以大元兵围城捍御有功,雄飞及吕文福、林子崈等十一人各官三转,刘用等补转官资有差。己卯,以游似为右丞相兼枢密使,郑清之为少师、奉国军节度使,依前醴泉观使兼侍读,仍奉朝请,赐玉带及赐第行在。兄与欢换授安德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万寿观使,仍奉朝请;弟嗣沂王贵谦、嗣荣王与芮并加授少保。以赵葵知枢密院事兼参知政事,李性传同知枢密院事,陈韡兼参知政事。壬午,太史奏来岁正旦日当食,诏以是月二十一日避殿减膳,命百司讲行阙政,凡可以消弭灾变者,直言毋隐。

  六年春正月辛卯朔,日有食之。置国用所,命赵与〈竹忌〉为提领官。

  二月戊辰,范钟再乞归田里,诏官三转,观文殿大学士、醴泉观使兼侍读。己巳,范钟再辞,诏提举洞霄宫,任便居住。庚午,以刘雄飞知寿春府、节制屯田军马。

  三月癸巳,日晕周匝,珥气。

  夏四月辛酉,太白昼见。壬戌,太阴犯太白。甲戌,以丘岳兼两淮屯田副使,贾似道兼蕲、黄屯田副使。丁丑,日晕周匝。戊寅,诏朱熹门人胡安之、吕焘、蔡模并迪功郎、本州州学教授。给札录其着述,并条具所欲言者以闻。闰四月辛卯,李曾伯以台谏论,诏落职予祠,寻罢祠禄。戊戌,吕文德言:"今春北兵攻两淮,统制汪怀忠等逆战赵家园,拔还俘获人民;路钤夏贵,知州王成、倪政等帅舟师援安丰军,所至数战,将士阵亡者众。"诏倪政赠官三转,官一子承信郎;许通、夏珪、孙才江德仙各赠官两转,官其一子下班祗应,给缗钱恤其家;余立功将士恩赏有差。"辛丑,月晕五重。癸卯,余玠言:北兵分四道入蜀,将士捍御有功者,辄以便宜推赏,具立功等第补转官资以闻。诏从之。

  五月庚申,诏贾似道措置淮西山砦城筑。壬戌,太白犯权星。己卯,诏诸镇募兵、造舟、置马,帅臣其务奖激将士,以严边防。

  六月甲午,保信军节度使希丞薨。丙午,祈雨。壬子,以陈韡参知政事兼同知枢密院事。乙卯,台臣言李鸣复、刘伯正进则害善类,退则蠹州里。诏鸣复落职罢宫观,伯正削一秩。

  秋七月壬戌,泉州岁饥,其民谢应瑞非因有司劝分,自出私钱四十余万,籴米以振乡井,所全活甚众。诏补进义校尉。丁卯,太阴犯斗。己巳,吕文德言:"北兵围寿春城,州师至黄家穴,总管孙琦、吕文信、夏贵等战龙堽有功。"诏文德官一转,余依等第转补;其阵没董先等二十二人、伤者四百三十七人,赠恤恩赏有差。癸酉,有流星出自室,大如太白。

  八月辛卯,太阴犯房。己酉,赐文士刘克庄进士出身,以为秘书少监兼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壬子,太白昼见。癸丑,以刘克庄兼崇政殿说书。枢密院言:"前知普州何叔丁、签书判官杨仁举,淳祐元年冬北兵攻城,两家二十余人死于难,叔丁孙嗣祖、仁举幼子肖翁被俘逃归。"诏叔丁等赠官恤后有差。

  九月甲子,有流星出于斗,大如太白。戊辰,以贾似道为敷文阁直学士、京湖制置使、知江陵府兼夔路策应使。太白昼见。癸酉,孟珙薨,赠少师。

  冬十月己丑,少保、嗣荣王与芮之子赐名孟启,授贵州刺史。乙未,填星、岁星、荧惑合于亢。己酉,太白入氐。

  十一月癸亥,岁星入氐。甲戌,右丞相游似五请归田里,诏不允。辛巳,诏:"北兵入蜀,前四川制置使陈隆之阖家数百口罹害,死不易节,其特赐徽猷阁待制,官其二子,赐谥立庙。死事史季俭、杨戡子各赐官两转,官一子。"十二月乙未,诏史嵩之依所乞守金紫光禄大夫、观文殿大学士、永国公致仕。台谏论史嵩之无父无君,丑声秽行,律以无将之法,罪有余诛,乞寝宫祠,削官远窜。

  七年春正月乙卯朔,诏:"间者绌逐非才,收召众正,史嵩之已令致事,示不复用。咨尔二三大臣,其一乃心,务举实政,以辑宁我邦家。若辞浮于实,玩愒岁月,朕何赖焉。"建资善堂,授孟启宜州观察使,就内小学。

  二月庚寅,诏:"淮安主簿周子镕,久俘于北,数遣蜡书谍报边事,今遂生还,可改朝奉郎,优与升擢。"己亥,贵妃贾氏薨。戊申,日晕周匝。壬子,诏改潜邸为龙翔宫。

  三月庚午,祈雨。

  夏四月丁亥,填星犯亢。庚子,以王伯大签书枢密院事,吴潜同签书枢密院事。辛丑,以郑清之为太傅、右丞相兼枢密使,封越国公;游似罢为观文殿大学士、醴泉观使兼侍读;赵葵为枢密使兼参知政事,督视江淮、京西、湖北军马;陈韡知枢密院事、湖南安抚大使、知潭州。甲辰,赵葵兼知建康府、行宫留守、江东安抚使,应军行调度并听便宜行事;赵希塈礼部尚书、督视行府参赞军事。庚戌,出缗钱千万、银十五万两、祠牒千、绢万,并户部银五千万两,付督视行府赵葵调用。

  五月甲寅,宁淮军统制张忠戍浮山,手搏北将,俱溺水死,赠武略大夫,官一子承信郎,缗钱五千给其家。祈雨。壬申,以吴潜兼权参知政事。乙亥,御集英殿策士,诏求直言弭旱。

  六月癸巳,赐礼部进士张渊微以下五百二十七人及第、出身有差。丙申,以旱,避殿减膳。诏中外臣僚士民直陈过失,毋有所讳。戊申,诏:"旱势未释,两淮、襄、蜀及江、闽内地,曾经兵州县,遣骼暴露,感伤和气,所属有司收瘗之。"秋七月己未,太阴犯心。乙丑,吴潜罢。丁卯,以别之杰参知政事,郑寀同签书枢密院事。己卯,吴潜依旧端明殿学士、知福州、福建安抚使。

  八月甲申,郑寀罢。辛卯,雨。辛丑,前彭州守臣宇文景讷死事,诏赠官、进三秩,官一子下州文学。壬寅,诏监司、守臣议荒政以振乏绝,租税合蠲减者具实来上。甲辰,高定子薨,赠少保。丙午,蔡抗进其父沈《尚书解》。

  九月丙辰,有流星出于室。癸酉,雷。

  冬十月辛巳,太白昼见。己酉,台臣言添差、抽差、摄局、须入、奏辟、改任、荐举、借补、旷职、匿过十弊。

  十一月丁巳,诏:"茶陵知县事黄端卿为郴寇所害,进官三秩,官一子将仕郎,立庙衡州。"十二月辛巳,李鸣复卒。壬辰,诏:"太学生程九万自北脱身来归,且条上边事,赐迪功郎。"

  八年春二月丁亥,赵葵言吕文德洎诸将解泗州之围有功,诏补转推赏有差。戊子,太阴生黄白晕。癸巳,雨雹。乙未,福州福安县民罗母年过百岁,特封孺人,复其家。敕有司岁时存问,以厚风化。辛丑,赵葵表:"招、泗断桥,将士用命,兵退。陈奕、谭涓玉、王成等战涡河、龟山有劳,闻其步兵多山东人,遂调史用政等袭胶州,复袭高密县,以牵制侵淮之师。"诏趣上立功将士等第、姓名推赏。乙丑,雨雹。甲戌,诏:"先锋军统制田智润泗州潮河坝之战,父子俱死于兵,赠智润修武郎,子承节郎,更官其一子承信郎,给缗钱五千恤其家。"夏四月庚辰,诏淮东制置司于泗州立庙,祠夏皋及张忠、田智润父子,赐额以旌忠节。丁亥,赠朝奉郎程克己妻王氏同没王事,进赠安人。

  五月癸丑,赵葵进三秩。

  六月乙酉,日生赤黄晕周匝。戊戌,以徐鹿卿为枢密使兼参知政事兼侍讲。甲辰,有流星出河鼓,大如太白。

  秋七月戊申,太白入井。辛亥,以王伯大参知政事,应繇同知枢密院事,谢方叔签书枢密院事,史宅之同签书枢密院事,赵与〈竹忌〉资政殿学士,依旧知临安府、浙西安抚使。癸酉,王伯大罢为资政殿学士、知建宁府。

  九月辛酉,祀明堂,大赦。雷。

  冬十月甲戌朔,别之杰三疏乞归田里,诏以资政殿大学士知绍兴府。乙亥,应繇、谢方叔并兼参知政事。己卯,余玠言:"都统制张实等以战功,承制便宜与官三转,给刺史象符、金银器二百两、银三百两、缗钱一万,余将士依等第转官,给金银符、钱帛有差。"诏命词、给告身付之。

  九年春正月乙巳,孟启授庆远军节度使,进封益国公。庚申,诏周世宗八世孙柴彦颖补承务郎,袭封崇义公。辛酉,诏两淮、京湖沿江旷土,军民从便耕种,秋成日官不分收,制帅严劝谕觉察。"癸亥,诏给官田五百亩,命临安府创慈幼局,收养道路遗弃初生婴儿,仍置药局疗贫民疾病。乙丑,雨雹。丁卯,许应龙薨。己巳,范钟薨,赠少保,谥文肃。辛未,诏以官田三百亩给表忠观,旌钱氏功德,仍禁樵采。闰二月甲辰,以郑清之为太师、左丞相兼枢密使,进封魏国公;赵葵为右丞相兼枢密使;应繇、谢方叔并参知政事;史宅之同知枢密院事。乙卯,郑清之五辞免太师,许之。

  三月癸未,以贾似道为宝文阁学士、京湖安抚制置大使。乙酉,程元凤江、淮等路都大提点坑冶铸钱公事兼知饶州。丁亥,诏以四月朔日食,自二十一日避殿、减膳、彻乐。

  夏四月壬寅朔,日有食之。庚戌,赵葵四辞免右丞相兼枢密使,诏不允。

  五月己丑,赵葵乞归田里,又不允。甲午,郑寀薨。

  六月壬戌昼,南方有星,急流至浊没,大如太白。丙寅,诏边郡各立庙一,赐额曰"褒忠",凡没于王事忠节显着者并祠焉,守臣春秋致祀。

  秋七月壬辰,诏知吉州李义山更削三秩,监赃钱银纳安边所。癸酉,太白犯进贤星。

  八月己酉,以吴潜为资政殿学士、知绍兴府、浙东安抚使。辛亥,诏趣赵葵治事,命吴渊宣谕赴阙。

  九月丙子,诏赵与〈竹忌〉提领户部财用,置新仓,积贮百二十万,名淳祐仓,许辟官四人。乙未,册命婉容阎氏为贵妃。

  冬十月辛丑,太白入氐。丁卯,谏臣周坦言:知建宁府杨栋任成都制幕时,尽载激赏库珍宝先遁,陷丁黼于死,致全蜀生灵涂炭。诏褫栋阁职,罢新任。

  十一月辛未,太白入氐。壬申,有流星出自织女星。丙子,赵与〈竹忌〉资政殿学士、提领国用、浙西安抚使。癸未,应繇乞归田里,诏以资政殿学士知平江府。十二月己亥,以董槐兼侍读。乙巳,以吴潜同知枢密院事兼参知政事,徐清叟签书枢密院事。戊申,太白昼见。戊午,史宅之薨,赠少师。

  十年春正月甲午,应繇三乞归田里,与祠禄。

  二月乙卯,雨土。

  三月癸未,赵葵辞,以为观文殿大学士、醴泉观使兼侍读,奉朝请。庚寅,以贾似道为端明殿学士、两淮制置大使、淮东安抚使、知扬州;余玠龙图阁学士,职任依旧;李曾伯徽猷阁学士、京湖安抚制置使、知江陵府。丙申,有流星夕陨。

  夏四月己酉,幸龙翔宫。

  五月丙寅朔,以福州观察使、提举佑神观善珘为保康军节度使、提举万寿观、嗣濮王;吴渊资政殿学士,依旧职任,与执政恩数。癸未,贾似道言王登浚筑江陵城濠有劳,诏登初官选人,减举主三员。

  八月甲寅,台州大水。

  九月甲子朔,贾似道兼淮西安抚使。己巳,赐礼部进士方梦魁以下五百一十三人及第、出身有差。甲戌,进士第一名方梦魁改赐名逢辰。戊寅,以严州水,复民田租。

  冬十月丁酉,诏郡邑间有水患,其被灾细民,随处发义仓振之。辛酉,诏诸主兵官今后行罚,毋杖脊以伤人命。

  十一月壬申,赵葵授特进,依旧观文殿大学士、判潭州、湖南安抚大使。壬午,雷。癸未,以雷震非时,自二十四日避殿减膳。诏:"公卿大夫百执事各扬乃职,裨朕不逮。"参知政事谢方叔、吴潜、签书枢密院事徐清叟并乞解机政,诏不允。十二月壬辰朔,郑清之乞归田里,诏不允。戊戌,太白、岁星合于危。丁巳,虹见。

  十一年春正月丁卯,诏孟启改赐名孜,依前庆远军节度使,进封建安郡王。己丑,诏沿海沿江州郡,申严水军之制。监察御史程元凤言:资善堂宜选用重厚笃实之士。上嘉纳之。

  二月乙未,左丞相郑清之等上《玉牒》、《日历》、《会要》及《光宗宁宗宝训》、《宁宗经武要略》。丁酉,诏清之等各进秩有差。庚子,游似乞致仕,诏依旧观文殿大学士、进二秩。甲寅,太白犯昴。乙卯,太白昼见。

  三月丁卯,少保、保宁军节度使、嗣濮王不擅薨,赠少师,追封新兴郡王。乙亥,雨土。戊寅,以谢方叔知枢密院、参知政事,吴潜参知政事,徐清叟同知枢密院事。辛巳,城宝应,诏移一军戍守。李庭芝进一秩,将士推恩有差。俞兴升成都安抚副使、知嘉定府,任责威、茂、黎、雅边防。

  夏四月戊戌,潭州民林符三世孝行,一门义居,福州陈氏,笄年守志,寿逾九袠,诏皆旌表其门。丁未,进《淳祐条法事类》凡四百三十篇,郑清之等各进二秩。

  六月甲午,四川余玠奏进北马五百,诏立功将士趣上姓名推恩。丙申,高达带行遥郡刺史、权知襄阳府、管内安抚、节制屯戍军马。乙巳,诏求遗书并山林之士有着述者,许上进。

  秋七月癸亥,太白昼见。丙寅,太阴入氐。壬申,太白入井。丁丑,有流星出于毕,大如太白。庚辰,前签书枢密院事陈卓薨,赠少师。

  八月己丑朔,流星夕陨。癸巳,太阴入氐。丁酉,荧惑入井。丁未,命吕文福庐州驻紥御前诸军都统制。庚戌,诏以故直龙图阁楼昉所着《中兴小传》百篇、《宋十朝纲目》并《撮要》二书,付史馆〈月誊〉写,昉追赠龙图阁待制。辛亥,诏:"比览林光世《易范》,明《易》推星配象演义,有司其以礼津遣赴阙。"九月辛未,祀明堂,大赦。闰十月癸丑,太白入氐。癸酉,吴潜五疏乞罢机政,不允。

  十一月丙申,京湖制司表都统高达等复襄、樊,诏立功将士三万二千七百有二人各官一转,以缗钱三百五十万犒师。甲辰,郑清之乞解机政,诏依前太傅、保宁军节度使充醴泉观使,封齐国公,仍奉朝请。己酉,诏承信郎陈思献书籍,赐官一转。庚戌,太师郑清之薨,赠尚书令,追封魏郡王,谥忠定。甲寅,以谢方叔为左丞相,吴潜为右丞相。乙卯,以徐清叟参知政事兼同知枢密院事,董槐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十二月戊辰,诏以八事训饬在廷,曰肃纪纲、用正人、救楮币、固边陲、清吏道、淑士气、定军制、结人心。己卯,游似薨,赠少师,谥清献。

  十二年春正月癸巳,武功大夫王坚以复兴元功,转遥郡团练使。辛丑,太学录杨懋卿以孝行卓异,诏表其门,以其事宣付史馆。癸丑,诏宰执议立方田,开沟浍,自近圻始。创置游击军,水步各半。

  二月乙卯朔,日有食之。巳未,诏陈显伯资善堂翊善,蔡抗资善堂赞读、翁甫资善堂直讲。壬午,诏襄、郢新复州县,赋税复三年。大元兵数万攻随、郢、安、复,京西马步军副总管马荣率将士战严窦山。癸未,再战铜冶坪。

  三月丁亥,又战子陵大脊山。诏荣兵不满千,能御大难,赏官两转,进州钤,带行阁门祗候,赐金带。诸将王成、杨进各官两转升迁,余推恩有差。丁未,守三〈氵义〉口诸将焚北屯积蓄,断其浮梁。

  夏四月庚申,有流星出自角、亢,大如太白。戊辰,诏襄、郢新复州郡,耕屯为急,以缗钱百万命京阃措置,给种与牛。壬申,荧惑犯权星。乙亥,葵抗兼侍立修注官。丙子,置池州游击水军。

  五月甲申朔,祈雨。壬辰,诏申儆江防,每岁以葺战舰、练舟师勤惰为殿最赏罚。乙巳,盗起信州玉山县。罢诸郡经界。戊申,太阴犯毕。

  六月癸亥,发米三万石振衢、信饥、玉山寇平。丙寅,严、衢、婺、台、处、上饶、建宁、南剑、邵武大水,遣使分行振恤存问,除今年田租。

  秋七月庚寅,太白、荧惑合于轸。

  八月己未,诏来年省试仍旧用二月一日,殿试用四月十五日以前,庶免滞留远方士子。己巳,诏以缗钱四十万振恤在京军民。丁丑,诏行《会天历》。辛巳,诏改明年为宝祐元年。

  九月丁亥,少师、保康军节度使、嗣沂王贵谦薨,赠太傅,追封申王。戊戌,太白、填星合于箕。丙午,太白犯斗。

  冬十月癸丑,以徐清叟参知政事,董槐同知枢密院事。嗣濮王善珘薨,赠少师、追封咸宁郡王。戊午,濮安懿王长孙善奂福州观察使、提举佑神观、嗣濮王。壬申,诏襄、樊已复,其务措置屯田,修渠堰。

  十一月庚寅,吴潜罢。丙申夜,临安火;丁酉夜,火乃熄。戊戌,诏避殿减膳。壬寅,诏求直言。十二月乙卯,以吴潜为观文殿大学士、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己未,诏追录彭大雅创城渝州功,复承议郎,官其子。癸亥,诏海神为大祀,春秋遣从臣奉命往祠,奉常其条具典礼来上。壬申,太阴入氐。丁丑,立春,雷。

  宝祐元年春正月庚寅朔,诏以艺祖嫡系十一世孙嗣荣王与芮之子建安郡王孜为皇子,改赐名禥,授崇庆军节度使,进封永嘉郡王。制《资善堂记》赐皇子。戊戌,日生戴气。癸卯,大元兵渡汉江,屯万州,入西柳关。高达调将士扼河关,上山大战,至鳖坑、石碑港而还。诏高达、程大元、李和各官两转,余恩赏有差。

  二月己酉朔,日有食之。戊辰,陈垓贪赃不法,窜潮州。辛未,罢尚书省,创置呈白房。

  三月戊子,与芮授少师,加食邑七百户;希逦检少傅,加食邑五百户;与欢授少保,加食邑七百户;乃裕保康军节度使,加食邑五百户。丙申,别之杰薨,赠少师。

  夏四月丁巳,有流星大如太白。

  五月甲午,诏余玠赴阙。乙未,诏侍从、台谏、给舍、制司各举帅才二人。丁酉,荧惑、岁星合在昴。己亥,赐礼部进士姚勉以下及第、出身有差。

  六月戊申朔,江、湖、闽、广旱。庚戌,四川制司言余玠疾革,诏玠资政殿学士,与执政恩数。辛亥,以贾似道为资政殿大学士,李曾伯端明殿学士、职任依旧。庚申,以余晦为司农卿、四川宣谕使。祈雨。秋七月壬午,王伯大薨。丙戌,蔡抗兼资善堂翊善,施退翁兼资善堂直讲。庚寅,温、台、处三郡大水,诏发丰储仓米并各州义廪振之。癸巳,诏余玠以兴元归附之兵分隶本路诸州都统,务抚存之,仍各给良田,制司济以钱粟。甲午,余玠卒,赠官五转。庚子,以董槐兼参知政事。癸卯,诏抚谕四川官吏军民。

  八月丁未朔,以马光祖为司农卿、淮西总领财赋。甲寅,起居郎萧泰来出知隆兴府。先是,起居舍人牟子才与泰来并除,子才四疏辞,极陈泰来奸险汙秽,耻与为伍,泰来不得已,请祠,遂予郡。丙辰,以余晦权刑部侍郎、四川安抚制置使、知重庆府兼四川总领财赋。乙丑,行皇宋元宝钱。

  九月壬午,程元凤升兼侍读,牟子才升兼侍讲。壬辰,城夔门。太阴入毕。

  冬十月丙午朔,诏出缗钱二百万,振恤京城军民。

  十一月丙子朔,诏奖谕襄阳守臣高达。己丑,贾似道献所获良马,赐诏褒嘉,其将士增秩、赏赉有差。十二月乙卯,册瑞国公主。庚申,刘伯正薨,赠五秩。

  《宋史》 元·脱脱等

猜你喜欢
  卷二十一·黄以周
  東觀漢記卷五·多人
  國朝獻徵錄卷之九十一·焦竑
  卷七十六·元·蒋一葵
  正统北狩事迹·哈铭
  ◎张善琨通敌罪行·佚名
  明熹宗悊皇帝实录卷之三十九·佚名
  第二八九札光绪七年十月廿一日一一七○六--一·佚名
  卷五十九·郝经
  三九一 江苏巡抚杨魁奏续缴应毁书籍书板折·佚名
  筹办夷务始末选辑卷一·佚名
  关播传·刘昫
  胡友信传·张廷玉
  卷四十六·佚名
  三十三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四百九十·彭定求

        卷490_1 【登长安慈恩寺塔】卢宗回   东方晓日上翔鸾,西转苍龙拂露盘。渭水寒光摇藻井,   玉峰晴色上朱阑。九重宫阙参差见,百二山河表里观。   暂辍去蓬悲不定,一凭金界望长安。   卷490_2 【古镜歌】

  • 卷九十八·彭定求

        卷98_1 【陪张燕公登南楼】赵冬曦   抑郁何以欢,阴氛亦登望。孤岛轻雾里,行舟白波上。   目劳西北云,心醉东南嶂。昔日青谿子,胡然此无状。   卷98_2 【酬燕公出湖见寄】赵冬曦   纶綍有成命,旌麾不可攀

  • 原序·丁复

    ●桧亭集原序 天台丁君仲容之诗曰桧亭藁者因其所居而目之也君三徙居寓於金陵之城北地既深僻有园亭之胜古桧列植左右苍茂若云客至欵坐亭上日翛然以为乐饶氏介之方集君诗得若干首为一编故题其藁桧亭云君博学才敏为诗精

  • 杨炯诗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杨炯(650— 约695), 初唐著名诗人。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县)人。十岁举神童,待制弘文馆。 二十七岁应制举,补校书郎。高宗永隆二年(681) 充崇文馆学士,迁太子詹事司直。他恃才傲物,因讥刺朝士的矫饰作风而遭人忌恨,武后时

  • 歴代通畧蒙求·陈栎

    太极既判髙下定位轻清为天重浊为地中处者人必立之君三皇【伏羲神农黄帝】五帝【少昊颛顼帝喾唐尧虞舜】世质民淳伏羲画卦更造书【文字】契【符券】炎帝神农教民耒耜【耜以起土耒其柄也】黄帝轩辕神化宜民始垂衣裳皇风

  • 大明世宗肃皇帝宝训卷之五·张居正

    光禄大夫柱国少傅兼太子太傅礼部尚书武英殿太学士臣吕 本谨校 南京礼部祠祭清吏司郎中臣陈治本 南京兵部职方清吏司主事臣朱 锦 南京工部虞衡清吏司郎中臣吕胤昌谨阅正祀典下群情○嘉靖八年八月壬午上谕礼部惟我

  • 崇陵传信录·恽毓鼎

    德宗景皇帝为宣宗之孙,醇贤亲王之长子,母曰叶赫纳拉氏。以同治十年六月二十八日,诞於宣武门內西太平街醇王府之槐荫斋。同治十三年十二月初五日,穆宗上宾,前星未曜。慈安太后、慈禧太后宫中定策,以初六日夜半,具法驾迎上,入承

  • 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上卷三·杜大珪

    (宋)杜大珪 编晏元献公殊旧学之碑欧阳修至和元年六月观文殿大学士行兵部尚书西京留守临淄公以疾归于京师八月疾少间入见天子曰噫予旧学之臣也乃留侍讲迩英阁诏五日一朝前殿明年正月疾作不能朝饬太医朝夕往视有司除道将

  • 卷四·欧阳昱

    *祭鳄鱼文近英夷开新加坡地,商贾云集,比如上海。有粤士人至其地,见某处鳄鱼食人,洋夷发万斤巨地击之,不能毙,为害反甚。粤士记得韩文公《祭鳄鱼文》,向河朗诵一遍,用牺牲祭之。三日,鳄鱼尽徙去,洋夷皆惊服。文

  • 丁德兴传·张廷玉

    丁德兴,定远人。早年在濠州他就归附了太祖。因他外表伟岸,旁人用“黑丁”来称呼他。丁德兴跟随太祖攻取洪山寨,他用一百骑兵攻破敌人数千人,并使敌人全部投降。后又随太祖攻克滁州、和州,打败青山的盗贼。渡长江,攻取采石、

  • 卷二十五 萧裕乱政·李有棠

    熙宗皇统七年冬十一月癸未,以同判大宗正亮为尚书左丞,亮引萧裕为兵部侍郎。裕本奚人,名扬珠,初以明安居中京,海陵为留守,与相结,每论天下事。裕揣海陵有觊觎心,密谓曰:“留守先太师,太祖长子,人心天意,宜有所属,诚举大事,愿竭国以从

  • 卷一百十九·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万寿盛典初集卷一百十九歌颂五十九【生监诸臣十】万寿无疆颂【集经有序】生         员【臣】胡梦熊【臣】闻元亨利贞广大无加於乾德高明博厚悠久莫过於圣人盖盛德应於无疆斯寿身因以寿国大

  • 纲鉴易知录卷八七·吴楚材

    南宋纪理宗皇帝纲 丁酉,嘉熙元年,春正月,以李埴同知枢密院事,宣抚四川。纲 二月,以郑性之知枢密院事,邹应龙签书院事,李宗勉同签书院事。李鸣复罢。纲 诏经筵进讲朱熹通鉴纲目。纲 三月,资政殿学士魏了翁卒。纲 夏五月,临

  • 观行第二十四·韩非

    古之人目短于自见,故以镜观面;智短于自知,故以道正己。故镜无见疵之罪,道无明过之怨。目失镜则无以正须眉,身失道则无以知迷惑。西门豹之性急,故佩韦以自缓;董安于之心缓,故佩弦以自急。故以有余补不足,以长续短之谓明主。天下

  • 卷三·沈棐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比事卷三      宋 沈棐 撰鲁隐公摄位非正三传皆称公逊桓之志今考之经人君继立当书即位以正其始而公之元年不书即位入国必告庙行饮至之礼而入不书至凡国之大夫鲜有不称族者说者谓隐不爵命大夫

  • 卷四·傅逊

    <经部,春秋类,春秋左传属事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左传属事卷四   明 傅逊 撰伯晋楚鄢陵之战成公七年秋楚子重伐郑师于泛诸侯救郑郑共仲侯羽军楚师囚郧公钟仪献诸晋 晋人以钟仪归囚诸军府【泛郑地共仲侯羽郑大夫

  • 卷之四十三·邵经邦

    弘道录卷之四十三智夫妇之智《家语》:叔梁纥娶於鲁之施氏,生女九人,无男;其妾生孟皮,病足。叔梁纥曰:虽有九女而无适,是无子也。乃求婚於颜氏,颜氏有三女,小曰徵在,颜父问三女曰:陬大夫虽父祖为卿士,然先圣之裔也。今其人身长九尺

  • 洪秀全演义·黄世仲

    《洪秀全演义》,又名《太平天国演义》、《洪杨豪侠全集》。历史小说,五十四回,未完。黄小配著。1905年连载于香港《有所谓报》和《少年报》; 1906年香港《中国日报》社印行单行本。卷首有章炳麟丙午(1906)九月序,又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