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二百四十一·表第三十二

随机推荐

  • 金淑柔·唐圭璋

      淑柔,宝祐交易会。一作余淑柔。   浪淘沙   丰城道中   雨溜和风铃。滴滴丁丁。酿成一枕别离情。可惜当年陶学士,孤负邮亭。   边雁带秋声。音信难凭。花须偷数卜归程。料得到家秋正晚,菊满寒城。

  • ●卷二·翁方纲

    刘随州《龙门八咏》,体清心远。後之分题园亭诸景者,往往宗之。偶记高季迪《吴越纪游》诗《海昌城楼望海》之作,叹其笔力优裕。因思刘文房《龙兴寺望海》诗,似觉散,而乃更切实、更阔大。前人之不可及如此!然非心气宁定之後

  • 卷二百二·列传第九十·张廷玉

        廖纪 王时中 周期雍 唐龙 王杲 周用 闻渊 刘讱 孙应奎 聂豹 李默 周延 贾应春 张永明 胡松 赵炳然   廖纪,字时陈,东光人。弘治三年进士。授考功主事,屡迁文选郎中。正德中,历工部右侍郎。提督易州山

  • 大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一百九十八·佚名

    弘治十六年四月丁酉朔○孟夏季享 太庙○遣内官祭司灶之神○升山东布政司左参政缪昌为四川右布政使○己亥○升湖广武昌府知府□政为山东布政司左参政○辽东管粮郎中王济以岁荒籴贵边饷不允请支取本处税课司局等银并明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三百八十九·佚名

    万历三十一年十月癸未朔钦天监进万历三十二年历日赐辅臣及讲官在廷诸臣有差○孟冬享 太庙遣公张惟贤代侯徐文炜常胤绪各分献○甲申 孝洁肃皇后忌辰遣官祭 永陵○先是礼部署部事左侍郎李廷机等奏会看楚事议单有谓当

  • 皇王大纪卷四十七·胡宏

    宋 胡宏 撰三王纪定王元年冬十一月鲁郊牛之口伤改卜牛牛死乃不郊犹三望望郊之属也不郊亦无望可也葬匡王晋侯伐郑郑及晋平楚王伐陆浑之戎遂至于雒观兵于周疆问鼎之大小轻重焉王孙满对曰在徳不在鼎昔夏之方有徳也逺方

  • 一二二 卯字号的名人二·周作人

    这里第二位的名人乃是陈独秀。他是蔡孑民长校以后所聘的文科学长,大约当初也认识吧,但是他进北大去据说是由于沈君默(当时他不叫尹默,后来因为有人名沈默君,所以他把口字去了,改作尹默,老朋友叫他却仍然是君默,他也不得不答应

  • 十国春秋卷八十三·吴任臣

    检讨呉任臣撰呉越七列传赵国太太夫人水丘氏武肃王庄穆夫人呉氏昭懿夫人陈氏文穆王恭穆夫人马氏恭懿夫人呉氏仁惠夫人许氏忠献王夫人杜氏忠懿王妃孙氏【附俞氏黄氏】赵国太夫人水丘氏武肃王母也先是英显王娶于母族故

  • 周起元传·张廷玉

    周起元,字仲先,海澄人。万历二十八年(1600)乡试考中第一名,第二年成为进士。历任浮梁、南昌知府,以仁爱廉洁著称。奉旨召见进入北京,授湖广道御史。正在等候命令,赶上考核京官。御史刘国缙怀疑郑继芳的假信出自周起元、李邦

  • ●牧令书例言·徐栋

    一州县事宜为 钦颁之书应与会典律例洗冤录等书同奉全编以为法守故不恭载 一桂林陈文恭公从政遗规包括精密当湖屈培斋先生守令垂范备着楷模黄思湖给谏福惠全书虽稍陈冗而有条有理巨细靡遗荒政丛书康济录荒政辑要皆切

  • 卷一百二·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万寿盛典初集卷一百二歌颂四十二【教习进士馆诸臣三】万寿诗【七言律四首】教   习  进  士【臣】张秉亮厚泽涵濡徧万方太平天子庆当阳东皇气协春台暖北斗文增帝座光建极无疆天久大膺图有道日舒长

  • 卷三十七·徐天麟

    钦定四库全书西汉会要卷三十七宋 徐天麟 撰职官七秩禄万石【谷月三百五十斛】太师     太傅     太保丞相     太尉     御史大夫前後左右将军【并表下同】中二千石【师古曰中二千石实得二千石

  • 論衡校釋卷第十三·黄晖

      效力篇廣雅:「效,考也。」   程才、量知之篇,徒言知學,未言才力也。   人有知學,則有力矣。文吏以理事為力,而儒生以學問為力。   或問楊子雲曰:「力能扛鴻鼎、揭華旗,知德亦有之乎?」答曰:「百人矣。」見法言孝至篇

  • 卷四十九·陈经

    钦定四库全书尚书详解卷四十九宋 陈经 撰费誓【周书】此篇见伯禽之在鲁凡军旅行阵之间器械车马刍茭糗粮桢榦无一不备亦无一不知此古人之学所以精粗为一致本末一理岂有能文而不能用武徒知性命道德之理而不达于军旅战

  • 道利品法句经第三十八(十有九章)·佚名

    道利品者,君父师行开示善道率之以正。人知奉其上,君父师道士。信戒施闻慧,终吉所生安。宿命有福庆,生世为人尊。以道安天下,奉法莫不从。王为臣民长,常以慈爱下。身率以法戒,示之以休咎。处安不忘危,虑明福转厚。福德之反报,不

  •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十九·玄奘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十九本地分中声闻地第十三第二瑜伽处之四如是于四念住串一习一 行故。已能除遣粗粗颠倒。已能了达善不善法。从此无间于诸未生恶不善法为不生故。于诸已生恶不善法为令断故。于其未

  • 第七卷·僧祐

    释迦子罗云出家缘记第十三(出未曾有经)尔时世尊告目犍连。汝今往彼迦毗罗城。问讯我父阅头檀王。并我姨母波阇波提。及三叔父斛饭王等。因复慰喻罗睺罗母。耶输陀罗令割恩爱。放罗睺罗令作沙弥。修习圣道。所以者何。母

  • 止观辅行传弘决 第三十三卷·湛然

    止观辅行传弘决 第三十三卷唐毗陵沙门湛然述释烦恼境者。自此以下现文六境及略三境。咸是发得。此九境外所起烦恼。乃至四弘但属阴境三阴所摄。是故寻常非无烦恼乃至发心。亦并须观非不名境。今文谓辩观阴发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