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一百八十七·志第一百四十·兵一等

    ◎兵一

  宋之兵制,大概有三:天子之卫兵,以守京师,备征戍,曰禁军;诸州之镇兵,以分给役使,曰厢军;选于户籍或应募,使之团结训练,以为在所防守,则曰乡兵。又有蕃兵,其法始于国初,具籍塞下,团结以为藩篱之兵;其后分队伍,给旗帜,缮营堡,备器械,一律以乡兵之制。今因旧史纂修《兵志》,特置于熙宁保甲之前,而附之乡兵焉。

  其军政,则有召募、拣选、廪给、训练、屯戍、迁补、器甲、马政八者之目,条分而着之,以见历朝因革损益之不同,而世道之盛衰亦具是矣。

  嗟乎!三代远矣。秦、汉而下得寓兵于农之遗意者,惟唐府卫为近之。府卫变而召募,因循姑息,至于藩镇盛而唐以亡。更历五代,乱亡相踵,未有不由于兵者。太祖起戎行,有天下,收四方劲兵,列营京畿,以备宿卫,分番屯戍,以捍边圉。于时将帅之臣入奉朝请,犷暴之民收隶尺籍,虽有桀骜恣肆,而无所施于其间。凡其制,为什长之法,阶级之辨,使之内外相维,上下相制,截然而不可犯者,是虽以矫累朝藩镇之弊,而其所惩者深矣。

  咸平以后,承平既久,武备渐宽。仁宗之世,西兵招刺太多,将骄士惰,徒耗国用,忧世之士屡以为言,竟莫之改。神宗奋然更制,于是联比其民以为保甲,部分诸路以隶将兵,虽不能尽拯其弊,而亦足以作一时之气。时其所任者,王安石也。元祐、绍圣遵守成宪。迨崇宁、大观间,增额日广而乏精锐,故无益于靖康之变。时其所任者,童贯也。建炎南渡,收溃卒,招群盗,以开元帅府。其初兵不满万,用张、韩、刘、岳为将,而军声以振。及秦桧主和议,士气遂沮。孝宗有志兴复而未能。光、宁以后,募兵虽众,土宇日蹙,况上无驭将之术,而将有中制之嫌。然沿边诸垒,尚能戮力效忠,相与维持至百五十年而后亡。虽其祖宗深仁厚泽有以固结人心,而制兵之有道,综理之周密,于此亦可见矣。

  禁兵者,天子之卫兵也,殿前、侍卫二司总之。其最亲近扈从者,号诸班直,其次总于御前忠佐军头司、皇城司、骐骥院。余皆以守京师、备征伐。其在外者,非屯驻、屯泊,则就粮军也。太祖鉴前代之失,萃精锐于京师,虽曰增损旧制,而规模宏远矣。

  建隆元年,诏殿前、侍卫二司各阅所掌兵,拣其骁勇升为上军,老弱怯懦置剩员以处之。诏诸州长吏选所部兵送都下,以补禁旅之阙。又选强壮卒定为兵样,分送诸道。其后代以木梃,为高下之等,散给诸州军。委长吏、都监等召募教习,俟其精练,即送阙下。二年,改左右雄捷、左右骁武军并为骁捷,左右备征为云骑,左右平远为广捷,左右怀德为怀顺。四年,赐河东乐平县归降卒元威以下二百六十六人衣服、钱绢有差,立为效顺指挥。

  乾德二年,诏辽州降军宜以效顺、怀恩为名。三年四月,诏改西川感化、耀武等军并为虎捷。九月,上御讲武殿阅诸道兵,得万余人,以骑兵为骁雄,步军为雄武,并隶侍卫司,且命王继勋主之,给缗钱俾娶妻。继勋纵之白日掠人妻女,街使不能禁。帝闻大怒,捕斩者百人,小黄门阎承翰见而不奏,亦杖数十。

  开宝七年,泰宁军节度使李从善部下及江南水军凡千三十九人,并黥面隶籍,以归化、归圣为额。

  太平兴国二年,诏改簇御马直曰簇御龙直,铁骑曰日骑,龙捷曰龙卫,控鹤曰天武,虎捷曰神卫,骨钅朵子直曰御龙骨朵子直,宽衣控鹤曰宽衣天武,雄威曰雄勇,龙骑曰雄猛。八年,改濮州平海指挥为崇武。

  雍熙四年,改殿前司日骑钅屈直指挥为捧日钅屈直,日骑改为捧日,骁猛改为拱辰,雄勇改为神勇,上铁林改为殿前司虎翼,腰弩改为神射,侍卫步军司铁林改为侍卫司虎翼。

  至道元年,帝阅禁兵有挽强弩至一石五斗,连二十发而有余力者,顾谓左右曰:"今宇内阜安,材武间出,弧矢之妙,亦近代罕有也。"又令骑步兵各数百,东西列阵,挽强彀弩,视其进退发矢如一,容止中节,因曰:"此殿庭间数百人尔,犹兵威可观,况堂堂之阵数万成列者乎!"

  咸平三年,诏定州等处本城厅子、无敌、忠锐、定塞指挥,已并升充禁军马军云翼指挥,依逐州军就粮,令侍卫马军司管辖。定州拣中厅子第一充云翼第一,第二充云翼第二;相州厅子第一充云翼第三,第二充云翼第四;保州无敌第一充云翼第五,第二充云翼第六,忠锐充云翼第七;威勇军无敌第一充云翼第八,第二充云翼第九,忠锐充云翼第十;静戎军无敌充云翼第十一;宁边军无敌充云翼第十二;北平塞无敌充云翼第十三;深州无敌充云翼第十四。北面诸处应管本城、定塞指挥已下镇定州、高阳关路都总管,并充禁军马军云翼指挥,才候升立讫,分析逐指挥员兵士人数、就粮州府、本指挥见在去处以闻。

  四年,诏陕西沿边州军兵士先选中者,并升为禁军,名保捷。五年正月,置广捷兵士五指挥。五月,命使臣分往邠、宁、环、庆、泾、原、仪、渭、陇、鄜、延等州,于保安、保毅军内,与逐处官吏选取有力者共二万人,各于本州置营,升为禁军,号曰振武指挥。既而帝曰:"边防阙兵,朝廷须为制置,盖不得已也。候边鄙乂宁,即可销弭。"六月,以河东州兵为神锐二十四指挥、神虎十指挥,又升石州厅子军为禁军,又以威虎十指挥隶虎翼。

  景德四年,诏河东广锐、神锐、神虎军以见存为定额,缺则补之。

  大中祥符元年,诏侍卫步军司阅保宁军士,分为四等,其第一等徙营亳州永城县,余听归农;无家可还者,隶诸州为剩员。四年,宣示永安县永安指挥兵八千余人以奉诸陵,其军额犹隶西京本城厢军,可赐名奉先指挥,升为禁军,在清塞之下。八年,置禁军左右清卫二指挥,在雄武弩手之上,散卒月给铁钱五百,以奉宫观。

  仁宗即位,海内承平,而留神武备,始幸安肃教场观飞山雄武发炮,命捧日、天武、神卫、虎翼四军为战阵法,拔其击刺骑射之精者,稍迁补之。由天圣至宝元间,增募诸军:陕西蕃落、广锐,河北云翼,京畿广捷、虎翼、效忠,陕西、河东清边弩手,京西、江、淮、荆湖归远,总百余营。

  康定初,赵元昊反,西边用兵,诏募神捷兵,易名万胜,为营二十。所募多市井选忄耎,不足以备战守。是时禁兵多戍陕西,并边土兵虽不及等,然骁勇善战。京师所遣戍者,虽称魁头,大率不能辛苦,而摧锋陷阵非其所长。又北兵戍及川峡、荆湘、岭峤间,多不便习水土,故议者欲益募土兵为就粮。于是增置陕西蕃落、保捷、定功,河北云翼、有马劲勇,陕西、河北振武,河北、京东武卫,陕西、京西壮勇,延州青涧,登州澄海弩手,京畿近郡亦增募龙骑、广勇、广捷、虎翼、步斗、步武,复升河北招收、无敌、厅子马,陕西制胜,并州克戎、骑射,麟州飞骑,府州威远,秦州建威,庆州有马安塞,保州威边,安肃军忠锐,岚、府州建安,登州平海,皆为禁兵,增内外马步凡数百营。又京东西、河北、河东、江、淮、荆湖、两浙、福建路各募宣毅,大州二营,小州一营,凡二百八十八。岢岚军别置床子弩炮手。时吏以所募多寡为赏罚格,诸军子弟悉听隶籍,禁军阙额多选本城补填,故庆历中外禁、厢军总一百二十五万,视国初为最多。西师既罢,上患兵冗,帑庾不能给,乃诏省兵数万人。

  皇祐二年,川峡增置宁远。五年,江、淮、荆湖置教阅忠节,州一营,大州五百人,小州三百人。于是宣毅浸废不复补,而荆湖、广南益募雄略。至和二年,广、桂、邕州置有马雄略。明年,并万胜为十营。其后,议者谓东南虽无事,不宜驰备。嘉祐四年,乃诏荆南、江宁府、扬、庐、洪、潭、福、越州募就粮军,号威果,各营于本州。又益遣禁军驻泊,长吏兼本路兵马钤辖,选武臣为都监,专主训练。于是东南稍有备矣。

  七年,宰相韩琦言:

  祖宗以兵定天下,凡有征戍则募置,事已则并,故兵日精而用不广。今二边虽号通好,而西北屯边之兵,常若待敌之至,故竭天下之力而不能给。不于此时先虑而豫备之,一旦边陲用兵,水旱相继,卒起而图之,不可及矣。

  又三路就粮之兵虽勇劲服习,然边储贵踊,常苦难赡。若其数过多,复有尾大不掉之患。京师之兵虽杂且少精,然漕于东南,广而易供设,其数多,得强干弱枝之势。祖宗时,就粮之兵不甚多,边陲有事,则以京师兵益之,其虑深而其费鲜。愿诏枢密院同三司量河北、陕西、河东及三司榷货务岁入金帛之数,约可赡京师及三路兵马几何,然后以可赡之数立为定额。额外罢募,阙即增补。额外数已尽而营畸零,则省并之。既见定额,则可以定其路马步军一营,以若干为额。仍请核见开宝、至道、天禧、庆历中外兵马之数。盖开宝、至道之兵,太祖、太宗以之定天下、服四方也。天禧之兵,真宗所以守成备豫也。庆历之兵,西师后增置之数也。以祖宗之兵,视今数之多少,则精冗易判,裁制无疑矣。

  于是诏中书、枢密院同议。枢密院奏:开宝之籍总三十七万八千,而禁军马步十九万三千;至道之籍总六十六万六千,而禁军马步三十五万八千;天禧之籍总九十一万二千,而禁军马步四十三万二千;庆历之籍总一百二十五万九千,而禁军马步八十二万六千。视前所募后浸多,自是稍加裁制,以为定额。

  英宗即位,诏诸道选军士能引弓二石、弩四石五斗送京师阅试,第升军额。明年,并万胜为神卫。三年,京师置雄武第三军。时宣毅仅有存者,然数诏诸路选厢军壮勇者补禁卫,而退其老弱焉。盖治平之兵一百十六万二千,而禁军马步六十六万三千云。

  熙宁元年十二月,诏:"京东武卫四十二指挥并分隶河北都总管司六指挥,隶大名府路三十六指挥,均隶定州、高阳关两路更戍;其休番者,选差兵官三人依河北教阅新法训练,仍差使臣押教。"又诏京东路募河北流民,招置教阅厢军二十指挥,以忠果为额。青、郓、淄、齐州各三指挥,济、兖、曹、濮州各两指挥。

  三年十二月,枢密使文彦博等上在京、开封府界及京东等路禁军数,帝亦参以治平中兵数而讨论焉。遂诏:殿前虎翼除水军一指挥外,存六十指挥,各以五百人为率,总三万四百人;在京增广勇五指挥,共二千人;开封府界定六万二千人,京东五万一千二百人,两浙四千人,江东五千二百人,江西六千八百人,湖南八千三百人,湖北万二千人,福建四千五百人,广南东、西千二百人,川峡三路四千四百人为额。在京其余指挥并河东、陕西、京西、淮南路既皆拨并,唯河北人数尚多,乃诏禁军以七万为额。初,河北兵籍比诸路为多,其缘边者且仰给三司,至是而拨并畸零,立为定额焉。是时,京东增置武卫军,分隶河北四路,后又以三千人戍扬、杭州、江宁府,其后又团结军士置将分领,则谓之将兵云。

  七年正月,诏颁诸班直禁军名额:

  殿前司 诸班:殿前指挥使、内殿直、散员、散指挥、散都头、散祗候、金枪、东西、招箭、散直、钧容直。诸直:御龙、御龙骨朵、御龙弓箭、御龙弩直。诸军:捧日钅屈直、捧日左射、捧日、宽衣天武、钅屈直天武、左射天武、归明渤海、拱圣、神勇、吐浑、骁骑、骁胜、宣武、虎翼水军、宁朔、龙猛、捧日第五军、捧日第七军、天武第五军、天武第七军、契丹直第一、契丹直第二、神骑、广勇、步斗、龙骑、骁猛、雄勇、太原府就粮吐浑、潞州就粮吐浑、左射清朔、擒戎、广捷、广德、骁雄、雄威。

  侍卫马军司 龙卫钅屈直、龙卫左射、龙卫、恩冀州员僚直、忠猛、定州散员、骁捷、云骑、武骑、龙卫第十军、拣中龙卫、新立骁捷、飞捷、骁武、广锐、云翼、禁军有马劲勇、厅子马、无敌、克胜、飞骑、威远、克戎、万捷、云捷、横塞、庆州有马安塞、蕃落、有马雄略、员僚剩员直。

  侍卫步军司 神卫、虎翼水军、神卫第十军、步武、武卫、床子弩雄武、飞山雄武、神卫、振武、来化、雄武弩手、上威猛、招收、雄胜、澄海水军弩手、神虎、保捷、捉生、清边弩手、制胜、定功、青涧、平海、雄武、效忠、宣毅、建安、威果、川效忠、拣中雄勇、怀顺、怀恩、勇捷、威武、静戎弩手、忠远、宁远、忠节、教阅忠节、川忠节、神威、归远、雄略、下威猛、强猛、壮勇、桥道、清塞、武严、宣效、神卫剩员、奉先园、拣中六军、御营喝探、新团立拣中剩员。

  诸班直资次相压 殿前指挥使、御龙直、御龙骨朵子直、内殿直、散员、散指挥使、散都头、散祗候、金枪、东西班、御龙弓箭直、御龙弩直、招箭班、散直、钧容直。

  诸军资次相压 捧日钅屈直、捧日左射、捧日、宽衣天武、天武钅屈直、天武左射、天武、龙卫钅屈直、龙卫左射、龙卫、神卫、归明渤海、拱圣、神勇、恩冀州员僚直、忠猛、定州散员、吐浑、骁骑、骁捷、云骑、骁胜、宣武、武骑、殿前司虎翼、殿前司虎翼水军、宁朔、龙猛、步军司虎翼、步军司虎翼水军、捧日第五军、捧日第七军、天武第五军、天武第七军、龙卫第十军、拣中龙卫、神卫第十军、契丹直第一、契丹直第二、神骑、广勇、步斗、龙骑、骁猛、雄勇、太原府就粮吐浑、潞州就粮吐浑、清朔、擒戎、新立骁捷、飞捷、骁武、广锐、云翼、禁军有马劲勇、步武、武卫、床子弩雄武、飞山雄武、神锐、振武、来化、雄武弩手、上威猛、厅子马、无敌、招收、雄胜、广捷、广德、克胜、飞骑、威远、澄海水军弩手、克戎、骁雄、雄威、万捷、云捷、横塞、神虎、保捷、庆州有马安塞、蕃落、捉生、清边弩手、制胜、定功、有马雄略、青涧、平海、雄武、效忠、宣毅、建安、威果、川效忠、拣中雄勇、怀顺、怀恩、勇捷、威武、下威武、静戎弩手、忠勇、宁远、忠节、教阅忠顺、川忠节、神威、归远、雄略、下威猛、强猛、壮勇、员僚剩员直、桥道、川桥道、步军司清塞、武严、宣效、神卫剩员、奉先园、拣中六军、御营喝探、新团立拣中剩员。

  诸禁军名额系捧日、天武、龙卫、神卫为上军,五百文已上料钱见钱为中军,不满五百文料钱见钱并捧日天武第五第七军、龙卫神卫第十军、骁猛、雄勇、骁雄、雄威为下军。元丰五年十月,诏诸路教阅厢军,于下禁军内增入指挥名额,排连并同禁军。盖熙宁之籍,天下禁军凡五十六万八千六百八十八人;元丰之籍,六十一万二千二百四十三人。

  哲宗即位,四方用兵,增戍益广。元祐元年三月,寄招河北路保甲,充填在京禁军阙额。龙、神卫以年二十以下,中军以下以年二十五以下者,虽短小一指并招刺焉。二年,诏西关堡防拓禁军和雇入役。复置河北、河东、陕西、府界马步军。七年,河东、陕西路诸帅府敢勇以一百人为额,专隶经略司。

  绍圣四年,陕西路增置蕃落马军。是年,兰州金城置步军保捷、马军蕃落。

  元符元年,利州路兴元府、阆州各增置就粮武宁;又湖北、江东各增置有马雄略。泾原路新筑南牟会,赐名西安州,戍守共以七千人为额,仍招置马军蕃落、步军保捷。天都、临羌砦戍守各以三千人为额,仍各置马军蕃落、步军保捷。永兴军等路创置蕃落;河北大名府等二十二州共创置马军广威、步军保捷,以河北大水,招刺流民故也。

  二年正月,环庆增置敢勇二百人。四月,环庆路都总管司言:"本路新展定边城,比之横山、兴平等处城砦尤深,乞增置住营马军蕃落、步军保捷。"六月,环庆路都总管司言:"展筑庆州白豹城,合增置住营马步军。"又鄜延路都总管司言:"本路新筑米脂等八堡砦,合增置土兵、马步军。"皆从之。三年,枢密院奏:"河北增置马军广威、步军保捷二万余人,欲令拣选升换在京阙额军分。"从之。自绍圣以来,陕西、河东连用兵六年,进筑未已,覆军杀将,供给不可胜纪。

  徽宗崇宁元年九月,荆湖北路增置禁军,以靖安名。十月,川陕置安远军。三年三月,陇右都护奏:乞于鄯州置水军,守河浮桥。又枢密院乞增置府界、京东西等路步军,荆湖南路雄略,皆从之。十月,京东西、河东北、开封府界创置马步军五万人,马军以崇捷、崇锐名,步军以崇武、崇威名,合用缗钱二百八十万有奇,以常平、封桩等钱支,用蔡京之请也。京又言:今拓地广,戍兵少,当议添置兵额,以为边备。"从之。

  四年十一月,广西路置刀牌手三千人,于切要州军更戌,以宁海名。十二月,诏:"四辅屏翰京师,兵力不可偏重,可各以二万人为额。"五年,环庆路进筑徐丁台城,赐名安边,置马军蕃落、步军保捷。

  大观元年五月,延安置钱监兵。闰十月,靖州置宣节。十一月,两浙东、西路各增置禁军。宣和三年,内侍、制置使谭奏,以方腊既平,乞节镇增添禁军两指挥,余州军一指挥;又乞除温、处、衢、婺外,将禁军更招置成十指挥。又乞增置严州威果禁军。并从之。五年二月,尚书省言:"古者,六军为王之爪牙,羽林则禁卫之总名也。今臣僚使令兵卒所居营分曰六军,而复有左、右羽林之名,称谓失当。若将拣中六军并六军指挥并改为广效,内拣中六军作第一指挥,左龙武第二,左羽林第三,左神武第四,右龙武第五,右羽林第六,右神武第七。"从之。

  靖康元年,诏;"广西宜、融二州实为极边,旧置马军难议减省,且依元降指挥招置。"

  自元丰而后,民兵日盛,募兵日衰,其募兵阙额,则收其廪给,以为民兵教阅之费。元祐以降,民兵亦衰。崇宁、大观以来,蔡京用事,兵弊日滋,至于受逃亡,收配隶,犹恐不足。政和之后,久废蒐补,军士死亡之余,老疾者徒费廪给,少健者又多冗占,阶级既坏,纪律遂亡。童贯握兵,势倾内外,凡遇阵败,耻于人言,第申逃窜。河北将兵,十无二三,往往多住招阙额,以其封桩为上供之用。陕右诸路兵亦无几,种师道将兵入援,止得万五千人。故靖康之变,虽画一之诏,哀痛激切,而事已无及矣。

  高宗南渡,始建御营司,未几,复并御营归枢密院。建炎四年,改御前五军为神武军,御营五军为神武副军,并隶枢密院。五年,上以祖宗故事,兵皆隶三衙,乃废神武中军隶殿前司,于是殿司兵柄始一。乾道元年,诏殿前兵马权以七万三千人为额。

  诸屯驻大军则皆诸将之部曲,高宗开元帅府,诸将兵悉隶焉。建炎后,诸大将兵浸盛,因时制变,屯无常所。如刘光世军或在镇江、池州、太平,韩世忠军或屯江州、江阴,岳飞一军或屯宜兴、蒋山,王彦八字军随张浚入蜀,吴玠兵多屯凤州、大散关、和尚原。是时合内外大军十九万四千余,川、陕不与焉。及杨沂中将中军总宿卫,江东刘光世、淮东韩世忠、湖北岳飞、湖南王〈王燮〉四军共十九万一千六百,亦未尝有屯。

  绍兴十一年,范同以诸将握兵难制,献谋秦桧,且以柘皋之捷言于上,召张俊、韩世忠、岳飞入觐,张俊首纳所部兵。分命三大帅副校各统所部,自为一军,更衔曰统制御前军马。罢宣抚司,遇出师取旨,兵皆隶枢密院,屯驻仍旧。而四川大将兵曰兴、成、阶、凤、文、龙、利、阆、金、洋、绵、房、西和州、大安军、兴元、隆庆、潼川府凡十七郡,亦分屯就粮焉。

  乾道之末,各州有都统司领兵:建康五万,池州一万二千,镇江四万七千,楚州武锋军一万一千,鄂州四万九千,荆南二万,兴元一万七千,金州一万一千。其后分屯列戍,增损靡常。所可考者,统制、统领、正将、副将、准备将之目也。

  至于水军之制,则有加于前者,南渡以后,江、淮皆为边境故也。建炎初,李纲请于沿江、淮、河帅府置水兵二军,要郡别置水兵一军,次要郡别置中军,招善舟楫者充,立军号曰凌波、楼船军。其战舰则有海鳅、水哨马、双车、得胜、十棹、大飞、旗捷、防沙、平底、水飞马之名。隆兴以后至于宝祐、景定间,江、淮沿流堡隘相望,守御益繁,民劳益甚。迨咸淳末,广东籍蜑丁,闽海拘舶船民船,公私俱弊矣。

  其禁军将校,则有殿前司都指挥使、副都指挥使、都虞候各一人;诸班有都虞候、指挥使、都知、副都知、押班;御龙诸直有四直都虞候,本直各有都虞候、指挥使、副指挥使、都头、副都头、十将、将虞候;马步军有捧日、天武左右四厢都指挥使,捧日、天武左右各有都指挥使,每军有都指挥使、都虞候,每指挥有指挥使、副指挥使,每都有军使、副兵马使、十将、将虞候、承局、押官。

  所领诸班直、指挥,骑兵、步兵之额叙列如左。以其前后之异同者分为建隆以来之制、熙宁以后之制,而将兵、水兵之制可考者,因附着于后云。

  建隆以来之制

  骑军

  殿前指挥使

  内殿直

  散员

  散指挥

  散都头

  金枪班

  东西班

  散直

  钧容直

  外殿直

  捧日

  契丹直

  归明渤海

  拱圣

  吐浑小底

  骁骑

  骁胜

  宁朔

  龙猛

  飞猛

  骁猛

  神骑

  骁雄

  吐浑直

  安庆直

  三部落

  清朔

  擒戎

  新安内员僚直

  散祗候

  步斗

  步军

  御龙直

  御龙骨朵子直

  御龙弓箭直

  御龙弩直

  天武

  神勇

  宣武

  虎翼

  雄勇

  广德

  广勇

  广捷

  雄威

  宣威

  龙骑

  神射

  步斗

  鞭箭

  侍卫司 侍卫亲军马步军都指挥使、副都指挥使、都虞候各一人。马军都指挥使、副都指挥使、都虞候各一人,步军亦如之。自马步军都虞候已上,其员全阙,即马、步军都指挥使等各领其务,与殿前号为三司。马步军有龙卫神卫左右四厢都指挥使、都虞候。每指挥有指挥使、副指挥使。余如殿前司之制。所领骑兵步兵之额叙列如左:

  骑军

  员僚直

  龙卫

  忠猛

  散员

  骁捷

  云骑

  归明神武

  克胜

  骁锐

  骁武

  广锐

  武清

  有马劲勇

  云翼

  厅子

  万捷

  云捷

  横塞

  员僚剩员直

  清塞

  飞捷

  骁骏

  拣中夏州厅子

  骑捷

  武骑

  骁骑

  无敌

  忠锐

  威边

  飞骑

  威远

  克戎

  有马安塞

  蕃落

  并州骑射

  有马雄略

  步军

  神卫

  步武

  虎翼

  奉节

  武卫

  雄武

  川效忠

  效顺

  雄胜

  拣中雄勇

  怀勇

  威宁

  飞虎

  怀顺

  归圣

  顺圣

  怀恩

  拣中怀爱

  勇捷

  威武

  静戎弩手

  平塞弩手

  新立弩手

  忠勇

  宁远

  忠节

  神威

  归远

  雄略

  威猛

  神锐

  神虎

  保捷

  振武

  桥道

  清塞

  招收

  壮勇

  宣效

  来化

  归恩

  顺化

  左右清卫

  川员僚直

  造船务

  归明羽林

  新立清河

  保宁

  新立归化

  强壮军员

  澄海弩手

  捉生

  清边弩手

  制胜

  定功

  清涧

  建威

  效勇

  宣毅

  宣毅床子弩炮手

  建安

  威果

  武严

  御前忠佐军头司 马步军都军头、副都军头,马军都军头、副都军头,步军都军头、副都军头。其所辖散员,有副指挥使、军使、副兵马使、十将。马步直自指挥使而下,皆如殿前司之制。)

  御前忠佐散员

  马直

  步直

  备军

  皇城司 亲从官

  入内院子

  骐骥院 骑御马直

  左右教骏

  《宋史》 元·脱脱等

猜你喜欢
  御制读贞观政要·吴兢
  东都事略卷三十九·王称
  卷十二 怀帝·王夫之
  第十二章荆公之政术(四)教育及选举·梁启超
  第四十六回 灭拳会订和约太后回銮·黄士衡
  第二十一章 古代的开化·吕思勉
  卷下·继昌
  九十四 内务府郎中倭和等奏清茶房太监领内用参须摺·佚名
  通志卷一百四十·郑樵
  一四 蓝门·周作人
  石虎传(附石世等传)·魏收
  卷一百十九·阿桂
  卷四十八·纪昀
  怀念师友·梁漱溟
  十八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十七折 群奸 诬·冯梦龙

    【双调引风入松慢】[小净官服上]势成冰炭自难容,肆害无从。想来相府堪挑弄,须凭暗箭相攻。下官张俊,字伯英,凤翔府成纪县人氏。起于诸盗,颇负才气,以勤王有功,累升枢密使之职。素与岳飞有隙,每每要寻个甚幺计较下手他;再不凑巧,

  • 列传第一百三十一·刘昫

    ○史宪诚 子孝章 何进滔 子弘敬 韩允忠 子简乐彦祯 子从训 罗弘信 子威 史宪诚,其先出于奚虏,今为灵武建康人。祖道德,开府仪同三司、试太常卿、上柱国、怀泽郡王。父周洛,为魏博军校,事田季安,至兵马大使、银青光禄大

  • 卷之九百九·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通鉴纪事本末卷二十二上·袁枢

    宋 袁枢 撰肇忠用事齐东昏侯永元元年夏六月戊辰魏追尊皇妣高氏为文昭皇后配飨高祖增修旧冢号终宁陵追赐后父飏爵勃海公諡曰敬以其嫡孙猛袭爵封后兄肇为平原公肇弟显为澄城公三人同田受封魏主素未识诸舅始赐衣帻引见

  • 卷四十五·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大事表卷四十五国子监司业顾栋髙撰乱贼表春秋弑君二十有五称人者三称国者四三家杂然发左曰君无道也【文十六年】公羊曰称国以弑者众弑君之辞【文十八年】谷梁曰君恶甚矣【成十八年】其大防略同啖氏

  • 191.欧阳修改革文风·林汉达

    范仲淹被排挤离开朝廷以后,他的同事富弼,因为支持新政,被诬陷是范仲淹的同党,丢了官职;韩琦替范仲淹、富弼辩护,也受到牵连。当时,有些人虽然同情范仲淹,但是不敢出头说话。只有谏官欧阳修大胆上书给宋仁宗说:“自古以来,坏人陷

  • 地官司徒第二·佚名

    惟王建国,辨方正位,体国经野,设官分职,以为民极。乃立地官司徒,使帅其蜀而掌邦教,以佐王安扰邦国。教官之属:大司徒,卿一人。小司徒,中大夫二人。乡师,下大夫四人、上士八人、中士十有六人。旅,下士三十有二人、府六人、史十有二

  • 中庸辑畧原序·石墪

    中庸辑畧凡二卷初宋儒新昌石子重采两程先生语与其髙第弟子游杨谢侯诸家之説中庸者为集解凡几卷朱子因而芟之为辑畧其后朱子既自采两程先生语入章句中其于诸家则又着为或问以辨之自章句或问行而辑畧集解两书因以不着

  • 表记集传卷二·黄道周

    明 黄道周 撰寡怨章第十九子曰虞夏之道寡怨于民殷周之道不胜其敝子曰虞夏之质殷周之文至矣虞夏之文不胜其质殷周之质不胜其文【王通曰唐虞之道直以大故以揖让终焉必也有圣人承之其道甚濶不可格于后夏商之道直以简故

  • 卷三十一·程川

    钦定四库全书朱子五经语类卷三十一钱唐程川撰易三十一系辞上传四易不是象乾坤乾坤乃是易之子目下面一壁子是干一壁子是坤葢説易之广大是这干便做他那大坤便做他那广干所以説大时塞了他中心所以大坤所以説广时中间虚容

  • 卷三十一·胡广

    <子部,儒家类,性理大全书钦定四库全书性理大全书卷三十一性理三气质之性【命才附】南轩张氏曰原性之理无有不善人物所同也论性之存乎气质则人禀天地之精五行之秀固与禽兽草木异然就人之中不无清浊厚薄之不同而实亦未

  • 卷七十四·乾隆

    <经部,礼类,礼记之属,钦定礼记义疏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礼记义疏卷七十四冠义第四十三【冠古乱反】正义孔氏颖达曰郑目録云名曰冠义者以其记冠礼成人之义此於别録属吉事按略说称周公对成王云古人冒而句颔注云三皇时以

  •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三十·澄观

    第二节疏。如泥中刺不觉其伤者。爱欲所覆犹如溺泥不知其伤。言如疮中刺者。即是肉刺故。涅槃中名为息肉故。彼十三经云。深观此爱凡有九种。一如债有余。二如罗刹妇女。三如妙莲华茎下有毒蛇。四如恶食性。所不便而强

  • 卷第七(洪字号)·朱时恩

    佛祖纲目卷第七(洪字号) 甲子(周桓王三年起)乙酉(庄王元年)庚子(厘王元年)乙巳(惠王元年)癸亥(周惠王十九年止) 周庄王十年甲午夏五月五日。恒星不现。星殒如雨。乃西方文殊菩萨。於雪山化。五百仙人而归本。国光明

  • 温室经疏·慧净

    唐 慧净撰温室序夫温室经者。斯乃积净业之善基。荡尘累之津泽。跨天堂之梯橙越苦海之舟航。囊括因果包举福惠。理丰言约文遒旨婉。生一念净信终隔四流。起一支善行则卒登十地。医王由是创业。法将所以室通。庶得异世

  • 包法利夫人·福楼拜

    法国福楼拜(Gustave Flaubert,1821~1880)著于1857年的长篇小说。女主角爱玛13岁进修道院读书,宗教的禁欲主义说教和当时流行的情调缠绵的消极浪漫主义作品大大刺激了她的欲望,培养了她游手好闲的贵族思想感情和整日耽

  • 鹿忠节公集·鹿善继

    文集。 明鹿善继(1575—1636)撰。二十一卷。善继一作继善,字伯顺,定兴(今属河北省)人。万历四十一年进士,授户部主事。崇祯初为太常寺少卿,十五年率乡人守定兴城,抗御清兵,城破而死。谥忠节。其学宗王守仁,有多种著述

  • 东三省舆地图说·曹廷杰

    史地书。清曹廷杰撰制。光绪11年(1885),作者奉檄考察吉江二省边界,凡七阅月,行程2万里,归来撰制《简明图说》,即《吉江二省与俄交界图》及舆图上的注写文字。于古今沿革、山川驿路各名未及详注。受希元委托,对前图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