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皖政辑要

《皖政辑要》原稿为手抄稿本,系清宣统末年冯煦主修,陈师礼总纂。由于清朝的覆灭,中途辍资,总纂陈师礼自费抄成百卷,将清末安徽大政要事囊收一册,堪称安徽近代史上极为珍贵的一笔文化遗产,为安徽乃至我国的近代史研究提供了清末安徽省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官方史料。全书依照清末新官制分为十科,资料断限在清光绪初至光绪三十四年(1908),少量资料上溯清初,下至宣统末年即清朝结束之年,内容丰富,资料珍贵。其中五科无旧志体例可循,从内容到形式属于当时新创。本书是一部研究清末安徽官吏政治的资料,该书详今略古,以“现行事宜为纲,历年例案为目”,专记政事,作者立意高远,编纂方法上吸收了“三通六典”体例,纪事空间上涵盖了安徽八府五州全境,资料断限在清光绪初至光绪三十四年(1908),少量资料上溯清初,下至宣统末年即清朝结束之年。

《皖政辑要》全部章节目录

(1)卷一商约一
(2)卷二商约二
(3)卷三合同一
(4)卷四合同二
(5)卷五教务一
(6)卷六教务二
(7)卷七官制
(8)卷八编俸
(9)卷九养廉
(10)卷十委署
(11)卷十一大计
(12)卷十二交代
(13)卷十三巡警一
(14)卷十四巡警二
(15)卷十五户籍
(16)卷十六疆里
(17)卷十七风教一
(18)卷十八风教二
(19)卷十九风教三
(20)卷二十养济
(21)卷二十一拯救
(22)卷二十二田赋一
(23)卷二十三田赋二
(24)卷二十四田赋三
(25)卷二十五田赋四
(26)卷二十六田赋五
(27)卷二十七田赋六
(28)卷二十八田赋七
(29)卷二十九关税
(30)卷三十厘金一
(31)卷三十一厘金二
(32)卷三十二厘金三
(33)卷三十三杂税一
(34)卷三十四杂税二
(35)卷三十五筹议
(36)卷三十六币制
(37)卷三十七俸饷一
(38)卷三十八俸饷二
(39)卷三十九俸饷三
(40)卷四十饷需
(41)卷四十一仓庾
(42)卷四十二蠲赈一
(43)卷四十三蠲赈二
(44)卷四十四典礼一
(45)卷四十五典礼二
(46)卷四十六典礼三
(47)卷四十七典礼四
(48)卷四十八祀典一
(49)卷四十九祀典二
(50)卷五十建置
(51)卷五十一专门
(52)卷五十二普通
(53)卷五十三实业
(54)卷五十四游学
(55)卷五十五奖励
(56)卷五十六经费
(57)卷五十七陆军一
(58)卷五十八陆军二
(59)卷五十九陆军三
(60)卷六十陆军四
(61)卷六十一陆军五
(62)卷六十二陆军六
(63)卷六十三水师一
(64)卷六十四水师二
(65)卷六十五巡防一
(66)卷六十六巡防二
(67)卷六十七巡防三
(68)卷六十八巡防四
(69)卷六十九巡防五
(70)卷七十绿营一
(71)卷七十一绿营二
(72)卷七十二绿营三
(73)卷七十三绿营四
(74)卷七十四军装一
(75)卷七十五军装二
(76)卷七十六军装三
(77)卷七十七军装四
(78)卷七十八学堂一
(79)卷七十九学堂二
(80)卷八十学堂三
(81)卷八十一学堂四
(82)卷八十二审断一
(83)卷八十三审断二
(84)卷八十四禁狱
(85)卷八十五发配
(86)卷八十六罪犯习艺
(87)卷八十七垦牧树艺
(88)卷八十八渔业
(89)卷八十九工艺
(90)卷九十矿务
(91)卷九十一商会
(92)卷九十二邮政
(93)卷九十三铁路
(94)卷九十四驿传一
(95)卷九十五驿传二
(96)卷九十六驿传三
(97)卷九十七水利
(98)卷九十八水道
(99)卷九十九航业
(100)卷一百商船公会

猜你喜欢
  吴越春秋·赵晔
  逸周书·佚名
  齐东野语·周密
  燕对录·李东阳
  国初礼贤录·佚名
  明孝宗实录·佚名
  弢园笔乘·王韬
  江苏省通志稿人物志·缪荃孙
  江苏省通志稿金石志·缪荃孙
  补后汉书年表·熊方
  元朝秘史·佚名
  山西票商成败记·李宏龄
  两汉诏令·楼昉
  徐襄阳西园杂记·徐咸
  海上名人传·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一百九十四·彭定求

        卷194_1 【长安道】韦应物   汉家宫殿含云烟,两宫十里相连延。晨霞出没弄丹阙,   春雨依微自甘泉。春雨依微春尚早,长安贵游爱芳草。   宝马横来下建章,香车却转避驰道。贵游谁最贵,   卫霍世难比。何能

  • 卷一百六十·彭定求

        卷160_1 【和张丞相春朝对雪】孟浩然   迎气当春至,承恩喜雪来。润从河汉下,花逼艳阳开。   不睹丰年瑞,焉知燮理才。撒盐如可拟,愿糁和羹梅。   卷160_2 【和张明府登鹿门作】孟浩然   忽示登高作,能宽

  • 第二折·王实甫

    (押宴官引祗从上,云)老夫左丞相是也。昨日在御园中射柳已过,今日在此香山设宴,着老夫仍旧做押宴官。这早晚人每敢待来也。(正末上,云)昨日在御园中射柳,今日在香山设宴,须索走一遭。是好香山也呵。(唱) 【中吕】【粉蝶儿】

  • 唐宋诸贤绝妙词选卷九·黄昇

    宋词禅林僧觉范名惠洪,许彦周称其善作小词,情思婉约,似秦少游云。凤栖梧梅花碧瓦笼晴香雾绕。水殿西偏,小驻闻啼鸟。风度女墙吹语笑。南枝破腊应开了。道骨不凡江瘴晓。春色通灵,医得花重少。爆暖酿寒春杳杳。江城画角留残

  • 始诛第二·王肃

    孔子为鲁司寇,摄行相事,有喜色。仲由问曰:“由闻君子祸至不惧,福至不喜,今夫子得位而喜,何也?”孔子曰:“然,有是言也。不曰乐以贵下人乎?”于是朝政,七日而诛乱政大夫少正卯,戮之于两观之下,两观阙名尸于朝。三日,子贡进曰:“夫少正

  • 卷四十一·黄以周

      徽宗   △宣和二年(庚子,一一二○)   1、正月(案:钱大昕《朔闰考》正月壬寅朔。) 甲子,御笔:“儒道合而为一,其道学自合废。”(《纪事本末》卷百二十七。原注《实录》只书甲子罢道学,《本纪》因之,止如此书亦可,道学遽罢必

  • 越绝卷第十五·袁康

      越绝篇叙外传记第十九   维先古九头之世,蒙水之际,兴败有数,承三继五。故曰众者传目,多者信德。自此之时,天下大服。三皇以后,以一治人。至于三王,争心生,兵革越,作肉刑。五胥因悉挟方气,历天汉。孔子感精,知后有疆秦丧其

  • ●卷一·赵鼎

    ○建炎三年巳酉岁 正月,车驾在维扬。是月末,金人侵宿、泗。前一月,已有南侵之报,遣苗傅以所部兵扈卫隆太后往杭州。 二月,车驾在维扬。初一日,急奏至,朝廷不以为然,上独忧之。是日,遣刘正彦以所部兵从皇子、六宫往

  • 第五回 策淮南严可求除逆 战蓟北刘守光杀兄·蔡东藩

      却说周德威至潞州城下,呼李嗣昭开门,且遥语道:“先王已薨,今嗣王亲自来援,破贼夹寨,贼兵都遁去了。快开门迎接嗣王!”嗣昭闻言,竟抽矢欲射德威。左右连忙劝阻,嗣昭道:“我恐他为贼所得,由贼使他来诳我呢!”左右道:“他既说嗣

  • 卷第一百五十五·胡三省

    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朝散大夫右谏议大夫充集贤殿修撰提举西京嵩山崇福宫上柱国河内郡开国侯食邑一千八百户食实封六百户赐紫金鱼袋臣司马光奉敕编集后学天台胡三省音注梁纪十一〔起重光大渊献(辛亥),尽玄黓困敦(壬子

  • 东行三录·马建忠

    壬午夏五月下氵,德朝款成,建忠归自三韩。六月既望,以北洋大臣张振帅命赴南中谒合肥傅相言事,十九日行次沪渎,奉电谕截留。盖以是月初九日,朝鲜乱党,围攻日本使馆并及王宫,日人有死者。蛉岛君臣议将大集兵舰,莅朝查办,我驻日大

  • 通志卷一百二十三·郑樵

    宋 右 廸 功 郎 郑 樵 渔 仲 撰列传第三十六晋刘毅【子暾程卫】和峤 武陔 任恺 崔洪 郭奕侯史光 何攀 刘颂 李重 傅元【子咸 咸从父弟祗】向雄 段灼 阎缵 阮籍【兄子咸 咸子瞻瞻弟孚 从子脩族

  • 卷二十九·班固

    钦定四库全书 前汉书卷二十九 汉  兰  台   令  史班 固撰唐正议大夫行秘书少监琅邪县开国子顔师古注 沟洫志第九【应劭曰沟广四尺深四尺洫广深倍於沟师古曰洫音许域反】 夏书禹堙洪水十三年【师古曰堙塞

  • 卷二十八 下 地理志 第八下·班固

    【原文】武都郡,武帝元鼎六年置。莽曰乐平。户五万一千三百七十六,口二十三万五千五百六十。县九:武都,东汉水受氐道水,一名沔,过江夏,谓之夏水,入江。天池大泽在县西。莽曰循虏。上禄,故道,莽曰善治。河池。泉街水南至沮入汉,行

  • 贵阳土司传·张廷玉

    贵阳府,以前称为程番长官司。洪武初年,明朝廷在此设置了贵州宣慰司,隶属于四川。永乐十一年(1413),将此地改为隶属贵州。成化十二年(1476),朝廷在此设置程番府。隆庆三年(1569),朝廷将程番府移为贵阳府,与宣慰司同在一个城内

  • ●卷六外篇·何孟春

    古者,礼以为教,教有弗帅,刑始用焉。虞廷命官,典礼、典乐,任人虽二,为教则一。降及三代,周官:“宗伯之任,遂得兼之。周官宗伯掌邦礼,司寇掌邦禁,其治神人和,上下视,诘奸慝,刑暴乱之为职,宜不可以一;而明刑弼教,为致治化之具,则又未

  • 庄子天下篇述义序言之二·马叙伦

    庄子学说,似受印度哲学之影响颇深;其天下篇曰:「不离于宗,谓之天人;不离于精,谓之神人;不离于真,谓之至人;以天为宗,以德为本,以道为门,兆于变化,谓之圣人;以仁为恩,以义为理,以礼为行,以乐为和,薰然慈仁,谓之君子;以法为分,以名为表,以参为

  • 第四·宗鉴

    释门正统第四良渚沙门 宗鉴 集利生志世雄福德。寿量难思。见果推因岂过。有不杀施食。所谓尤大彰明者。而众德万行总摄其中。爰自方等会上说金光明经。四佛世尊因信相菩萨疑释尊寿命不酬往昔因地。於是现相为说释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