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六十六巡防二

马队自陆军部咨定巡防队章程以来,步队十七营业经改编,马队暂仍其旧。惟卓胜马队前已改为北路左翼马队,威靖马队前已改为北路右翼马队,淮北防军营务处马队旋亦改为北道亲军马队。均经迭次淘汰,以期人强马健,用资操巡。所有各队营制、饷章列表如左。

卓胜马队营改为北路左翼马队营制饷章表

单位均银一钱

统辖职名员额

名额薪饷米折

柴草马乾公费合计寿春镇

总兵管带官

补用游击哨官队长马勇统计

右表米折柴草五钱四分,系米三斗折银三钱九分并柴草一钱五分之共数,下仿此。据光绪三十二、四等年册。

威靖马队营改为北路右翼马队营制饷章表

单位均银一钱

统辖职名员额

名额薪饷米折

柴草马乾公费合计统领官

补用副将管带官

尽先游击哨官队长马勇统计

淮北防军营务处改为北道新军马队营制饷章表

单位均银一钱

统辖职名员额

名额薪饷米折

柴草马乾公费合计凤颍六泗道管带官

尽先参将哨官队长马勇统计

咸丰九年正月钦差大臣曾国藩添练马队折略云:就数省而论,安徽军务最为吃重。近闻粤匪常以马队冲锋,李续宾三河之败,即系贼马数千,为湘军向来所未见。今欲整顿陆军,不得不添设马队,拟奏调察哈尔马三千匹来南,颍亳一带有善骑之勇可募,名曰马勇。应即添练新马队,与旧队相辅而行。训练期于成熟,练成之后,以二千匹交江北,五百交江南,以壮步队之气。右折因有关于安徽马政,为练防马营之先声,即巡防马队之缘起,故溯及之。

光绪九年三月巡抚裕禄奏略云:皖省额兵,咸丰三年以后,散亡殆尽。同治四年、六年,原设马兵只将外额募复,同治八年,巡抚英翰抽调编立,分驻省城、皖南、皖北训练操防,并复马兵原额。择精壮挑补,同原练编营。马队以八十为一起,可练四起。以三起分拨省城暨皖南一带驻扎,一起拨皖北屯扎。操防定例,马兵月支二两、米三斗。既立营训练,按月酌加练饷,马兵每名一两。其例支马乾,皖省各营数目不同,有月支一两一钱,有月支一两五分,亦有分季支发草豆,每月折银不及一两。若照例支之数,不敷喂养,亦须量加津贴一两。练军马队应三百二十匹,先将现裁防军马一百八十匹抵补,支发马乾,其余一百四十匹与各绿营新复马四百五十匹照价买补足额,应支马乾皆于买马到营之日起支。按,马队每起薪饷合计五百五十三两二钱,什长每名月支银六两四钱九分,系底饷银二两、练饷银二两、马乾银一两一钱、津贴马乾银一两、米三斗折银三钱九分之共数。正兵每名银五两四钱九分,系底饷银二两、练饷银一两、马乾银一两一钱、津贴马乾银一两、米三斗折银三钱九分之共数。据光绪九年册。

光绪十六年,巡抚沈秉成据威靖统领李得胜禀,冬防吃紧,防段窎远,马队过少,不敷分布,添募马勇二十名,巡缉冬防。二十年十月,凤颍道王定安两次禀请皖北营务处,亲军马队自光绪九年裁减以后,仅余四十名。淮北地方强悍,盗案叠出,惟马勇分驰追捕较为得力,巡抚福润批准添马勇六十名,合成百名。二十六年,巡抚福润据凤颍道冯煦禀请,马勇一名,可改步勇二名。又据五河申报,撤还马队,调驻盱眙,仍留马勇八十名,余改为步勇。二十一年四月,饬卓胜营添募马队一起八十名。闰五月,据凤颍道王定安禀,马队勇丁原为冲锋陷阵而设,今卓胜所买马匹,均系内地土驹,羸弱疲小,应俟九月间口马北来,概行挑换,以壮军威。六月,据卓胜统领郭占元禀,新募马队,暂行裁撤四十名,俟口马北来,再行补足。六月,以省城马队调出,饬威靖营添募马队,以先募之四十名作为一起。二十二年,饬新募威靖马队四十名裁撤。二十三年七月,卓胜添募马勇四十名裁撤。二十五年四月,巡抚邓华熙奏准寿春镇总兵郭宝昌招马勇六十名,及在另案议裁寿春镇练军马兵内挑留三十六名,合成一百名,名之曰卓胜马队。二十六年六月,巡抚王之春以皖北地段绵长,民情素称强悍,原有马队不敷分布,应添募马队一起。二十七年七月裁撤。二十九年,藩司联魁呈报,动拨练饷,核查调练马队,战马实存一百六十八匹。抚左营四十七,抚右营三十五,安庆营九,游兵营五,潜山营十六,皖左营六,皖右营八,徽州营十七,池州营七,芜采营八,广德营十。

三十年八月,巡抚诚勋奏准省城、皖南北练军马战守各兵,本由绿营抽拨,其底饷亦系由司库查照绿营兵丁原支饷乾名数,按季动放,仍汇入兵马造报。今绿营亦改为巡警,不支马乾,亦无马战守名目,而练军抽拨各营,马步守兵应支底饷名目繁琐,请将底饷名目裁除,每年由司将所节底饷全数解局,充作练饷。三十一年月,皖南练军马队一起裁撤,改皖北练军卓胜为续备军马队,仍照原则。威靖改续备,亦暂仍旧。三十二年二月,准练兵处咨,各省续备军一律改为巡防队。

附:马厂

芜湖万顷湖,明末左良玉统兵湖北,威虐其民,民多逃亡东下,止于湖滨,垦种为田。逮国初驱逐流民,遂荒其地,为江宁将军牧马厂。厥后复垦为田,厂遂(徒)[徙],存遗迹。据省志及乌程范错《渔隐丛谈》。

猜你喜欢
  卷二百三十六·列传第一百二十四·张廷玉
  ●卷七十五·徐梦莘
  卷二十六 宣宗·王夫之
  ●卷三·魏泰
  第三十六回 鲁叔陵讲经称帝旨 曹大家上表乞兄归·蔡东藩
  卷之三百八十·佚名
  附录·余继登
  五五 大学士刘统勋等奏请令京师藏书之家及京官将藏书目录钞送折·佚名
  史记疑问卷中·邵泰衢
  六 抄碑的方法·周作人
  顾荣传·房玄龄
  原序·徐一夔
  卷三十五筹议·冯煦
  二、夏迹·傅斯年
  卷下·姚士粦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七十七·王奕清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历代诗余卷七十七目録【一百二字】齐天乐【上】周邦彦【二首】杨无咎刘圻父姜夔张辑高观国【三首】史逹祖【五首】方岳翁孟寅洪瑹方千里吴文英【九首】陈允平【二首】文天祥【二首】周密【六首】王沂

  • 竹洲诗钞·吴之振

    吴儆吴子既结茅竹洲以娱亲复於居之前沼为亭以朝爽名之盖亭西面於晨兴看山为宜抱瓮自灌园,胜游贵人门。有口自酌酒,胜与俗人言。园中多蔓草,晨夕费锄芟。遇夜或风雨,安得久盘旋。村酒不常有,有亦多苦酸。而况醉中语,缪误人所

  • 连雅堂先生年表·连横

    连震东光绪四年(一八七八年)正月十六日下午十时生于台南府马兵营。光绪二十年(一八九四年)中日开战。光绪二十一年(一八九五年)三月二十三日中日签和约,五月一日台湾独立为民主国。先祖父永昌公逝世。手抄杜诗,始学吟咏。光绪

  • 仁宗昭皇帝实录(卷九)·杨士奇

    永乐二十二年十二月癸丑赐咸宁公主孳牧马五十疋 罢海子至西湖巡视官盖西湖受高山之流京城南出注海子凡三十余里官常遣人往来巡视禁民不得取鱼而并缘为奸者其旁近之草及灌田之水民皆不得取至是 上命吏部悉罢之谓尚书

  • 卷十九·陈均

    <史部,编年类,九朝编年备要钦定四库全书九朝编年备要巻十九   宋 陈均 撰神宗皇帝【起辛亥熙宁四年止甲寅熙宁七年】辛亥熙宁四年 辽咸熙七年春正月以内侍程昉同签书外都水监丞都大提举黄

  • 嵇康传·房玄龄

    嵇康字叔夜,谯国钅至地人。他的祖先姓奚,本是会稽上虞的人,因躲避仇家,迁到钅至地。钅至地有个稽山,在山边安家,便姓嵇氏。哥哥嵇喜,有当世之才,历任太仆、宗正。嵇康早年丧父,有奇才,豪迈旷达高出同辈。身高七尺八寸,工于文章词

  • 高从诲传·薛居正

    高从诲,开始时在后梁做官,历任殿前控鹤都头、鞍辔库副使、左军巡使、如京使、左千牛大将军、荆南牙内都指挥使,代理濠州刺史,历官至检校太傅。当初,在高季兴将要反叛时,高从诲总是哭着劝谏他,高季兴不听。后唐明宗天成三年(9

  • 纲鉴易知录卷八三·吴楚材

    南宋纪孝宗皇帝纲 甲申,二年,春正月,金人执胡昉,寻遣还。目 昉至金,金人以失信执之。帝闻昉被执,谓浚曰:&ldquo;和议不成,天也。自此事当归一矣。&rdquo;诏王之望以币还。既而仆散忠义以书进金主,金主览之,曰:&ldquo;行人何罪?

  • 迹府弟一·谢绛

      公孫龍,六國時辯士也。疾名實之散亂,因資財之所長,爲『守白』之論。假物取譬,以『守白』辯。  謂白馬爲非馬也。白馬爲非馬者,言白所以名色,言馬所以爲形也。色非形,形非色也(二)。夫言色,則形不當與;言形,則色不宜從。今合

  • 伦理·吕坤

      宇宙内大情种,男女居其第一。圣王不欲裁割而矫拂之,亦不能裁割矫拂也。故通之以不可已之情,约之以不可犯之礼,绳之以必不赦之法,使纵之而相安相久也。圣人亦不若是之亟也,故五伦中父子、君臣、兄弟、朋友,笃了又笃,厚了又

  • 此木轩四书説原序·焦袁熹

    四书説九卷云间焦先生之所着也乾隆癸亥先生长君以庶常出宰洪洞呈是书求为之序余固素知先生者受而读之既卒业作而叹曰是又继陆清献而起者也先生于书无所不窥而尤致力于六经四子目之所游心之所触不苟同不苟异有所见则笔

  • 卷六十七·道世

    ▲虫寓部第六如《禅秘要》云:“复次舍利弗,若行者入禅定时,欲觉起,贪淫风动,四百四脉从眼至身根一时动遥诸情闭塞,动於心风,使心颠狂。因是发狂,鬼魅所著,昼夜思欲,如救头然,当疾治之。治之法者,教此行者观子藏。子藏者,在生藏之下

  • 中观论疏卷第四(本)·吉藏

    释吉藏撰去来品第二问二十七品为有次第为无次第。若无次第则颠倒说法。若有次第何故次有去来品。答一切经论必有次第。但次第有二。一随义次。二随根次。随根次者凡有三义。随义次第则有七门。合十意也。随根次有三义

  • 卷第一百五十一·佚名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一百五十一五百大阿罗汉等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根蕴第六中等心纳息第四之一一切有情心。当言等起。等住。等灭耶。如是等章。及解章义既领会已。当广分别。问何故作此论。答欲令疑者得决定故

  • 佛性论 第一卷·世亲

    佛性论 第一卷天亲菩萨造陈天竺三藏真谛译缘起分第一问曰。佛何因缘说于佛性。答曰。如来为除五种过失。生五功德故。说一切众生悉有佛性。除五种过失者。一为令众生离下劣心故。二为离慢下品人故。三为离虚妄

  • 卷第八·佚名

    陀罗尼杂集卷第八 未详撰者今附梁录 佛说六字大陀罗尼经一品 佛说檀特罗麻油述神咒经一品 阿夷驺咒病经一首 佛说咒六字神王经一品 尼乾陀天所说生难咒一首 大自在天王所说咒名摩醯首罗天一首 大自在天及其眷属所说

  • 一位绅士·莫里斯·勒布朗

    我从来没碰到过一位比较杰出的男人,一个言谈话语比较讨人喜欢的男人,一个即能唤起人们更多好感又能引起人们更多的不由自主的敬重的男人。

  • 易精蕴大义·解蒙

    十二卷,元解蒙著。解缙《春雨堂集》称其书名《易经精义》,朱彝尊《经义考》称为《周易精蕴》。《永乐大典》称《易精蕴大义》,解、朱所记皆偶误。其书早佚,唯存《永乐大典》,缺豫、随、无妄、大壮、睽、蹇、中孚七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