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逸周书

这是一部记载周时诰、誓、命的汇编书,共有71篇,作者不详。原名《周史记》、《周书》、《逸周书》。司马迁、班固、许慎、马融、郑玄、郭璞等在编写史书的过程中均引证过此书所记载的材料,晋太康二年(218年),《汲冢书》发现。后来,古本失散。《汲冢书》之杂书等被补入,遂有《汲冢周书》。经宋代李焘、丁黼、王应麟及明代杨慎,清代《四库全书总目》等辨正,复称《逸周书》。现代本有10卷70篇;另加《序》1篇。其中缺秦阴、九政、九开、文开、保开、八繁、箕子、耆德等9篇,实存62篇。 晋孔晃注10卷,篇名后均加“解”字。清朝对该书进行过校、补,注释的有王念孙的《逸周书杂志》4卷,陈逢衡的《逸周书补注》22卷,朱右曾的《周书集训校释》19卷,孙诒让的《周书校补》4卷等。现在通行的有《四部丛刊》影印明嘉靖章蘖刻本。

《逸周书》全部章节目录

(1)卷一
(2)卷二
(3)卷三
(4)卷四
(5)卷五
(6)卷六
(7)卷七
(8)卷八
(9)卷九
(10)卷十
(11)逸周書逸文
(12)卷一
(13)卷二
(14)卷三
(15)卷四
(16)卷五
(17)卷六
(18)卷七
(19)卷八
(20)卷九
(21)卷十
(22)周书序

猜你喜欢
  孙威敏征南录·滕元发
  天顺日录·李贤
  濯缨亭笔记·戴冠
  庚子国变记·李希圣
  陈清端公年谱·丁宗洛
  东林十八高贤传·佚名
  台湾私法物权编·佚名
  圣祖仁皇帝御制亲征平定朔漠方略·温达
  法军侵台档案补编·佚名
  十国春秋·吴任臣
  马关议和中之伊李问答·佚名
  吴风录·黄省曾
  金史纪事本末·李有棠
  历代建元考·钟渊映
  政学录·郑端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吴万户讷(万户集)·顾嗣立

    讷字克敏,休宁人。少学兵法,习骑射,从父总管礼于靖江,收复五溪蛮峒。至正末,蕲黄盗破徽州,待制郑玉师山、前进士杨维祯铁崖,荐其才于淛省,授建德路判官,兼义兵万户,与元帅李克鲁会军昱岭关,同复徽州。丁酉岁,明兵临郡,随元帅阿鲁辉

  • 卷一百五十七·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一百五十七 明 曹学佺 编 宋诗三十四 徐积 垓下歌 垓下将军夜枕戈半夜忽然闻楚歌词酸调苦不可听拔山力尽无如何将军夜起帐中舞八千儿郎泪如雨此时上马复何言虞兮虞兮奈何汝 江南春 今

  • 卷八十六·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八十六 明 曹学佺 编 晚唐十三 邵谒 金谷园怀古 在富莫骄奢骄奢多自亡为女莫骋容骋容多自伤如何金谷园郁郁椒兰房昨夜绮罗列今日池馆荒竹死不变节花落有余香美人抱义死千载名犹彰娇歌

  • 卷三百四十五·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三百四十五韩愈郓州谿堂诗【马緫为郓曹濮节度观察等使为堂於居之西北隅号曰谿堂以下四首从文集录入】帝奠九壥【与?同】有叶有年有荒不【一作有】条河岱之间及我宪考一收【一作牧】正之视邦

  • 列传第四十七 刘昶 萧宝夤 萧正表·魏收

    刘昶,字休道,义隆第九子也。义隆时封义阳王。兄骏以为征北将军、徐州刺史、开府。及骏子子业立,昏狂肆暴,害其亲属,疑昶有异志。昶闻甚惧,遣典签虞法生表求入朝,以观其意。子业曰:“义阳与太宰谋反,我欲讨之,今知求还,甚善。”又

  • ●卷八十八·徐梦莘

      靖康中帙六十三。   起靖康二年三月二十九日已未,尽其日。   张叔夜字嵇仲开封人侍中徐国公耆之後也。通经史善属文习兵法长於诗咏有文武大材初为武职内侍冯浩高其材每荐之叔夜亦上兵策及宫词百篇上喜之换文资

  •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八十五·佚名

    正德十五年夏四月戊午朔 上在南京是日享 太庙驸马都尉崔元代行礼○己未户部言淮扬等府大饥人相食自去冬以来屡行赈贷而巡抚都御史丛兰巡按御史成英犹以赈济不给为言请于苏松截留运米五十二万石内拨十万石及轻赍银七两

  • 首卷四 进实录表·佚名

    穆宗毅皇帝实录进实录表★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臣宝鋆经筵讲官太子少保文渊阁领阁事体仁

  • 八四六 军机大臣等奏遵旨拟赏四库全书议叙人员及未经引见名单片(附单)·佚名

    八四六 军机大臣等奏遵旨拟赏四库全书议叙人员及未经引见名单片(附单)乾隆四十七年二月初二日臣等遵旨拟赏四库全书议叙一、二等人员名单,并将未经引见议叙人员另单一并进呈,恭候钦定。谨奏。附单拟赏议叙人员名单一等二

  • 诸史然疑·杭世骏

    翰林院编修杭世骏撰后汉书陈寔死天下防葬者三万人郭防死门人制衰者以千数搂望教授诸生著录至九千人蔡元著录者至万六千人而其中无一传道者以见东汉尚名随声附和非风俗之善杜氏通典云明帝以李躬为三老桓荣为五更安帝

  • 琉球传·张廷玉

    琉球,位于东南方的大海之中,自古与中国不相往来。元世祖时派官员前去招谕他们,他们也不来。洪武初年,琉球国有三个王,分别是中山王、山南王和山北王,他们都姓尚,其中中山王最为强大。五年(1372)正月朝廷派行人杨载持皇帝即位

  • 李三才传·张廷玉

    李三才,字道甫,顺天通州人。万历二年(1574)中进士,授职户部主事,任郎中。与南乐的魏允贞、长垣李化龙以经世致用相互勉励。等到魏允贞因为议论朝廷违背辅臣意思,李三才抗旨为他申辩,被贬为东昌推官。再改任南京礼部郎中。恰

  • 方域七·徐松

    州县升降废置成都府路,干德三年平两川平:原作「并」,据《元丰九域志》卷七改。,并为西川路,开宝四年分峡路,咸平四年分益、梓、利、夔四路,嘉佑四年以益州路为成都府路。 〔成都府〕:唐成都府、剑南西川节度,太平兴国六年降为

  • 九  尚贤中·墨子

    子墨子言曰:“今王公大人之君人民、主社稷、治国家,欲修保而勿失,故不察尚贤为政之本也!何以知尚贤之为政本也?曰:自贵且智者为政乎愚且贱者则治,自愚贱者为政乎贵且智者则乱。是以知尚贤之为政本也。故古者

  • 总说·李光地

    钦定四库全书日讲春秋解义总説纲领孟子曰春秋夫子之事也是故孔子曰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又曰王者之迹熄而诗亡诗亡然后春秋作晋之乗楚之梼杌鲁之春秋一也其事则齐桓晋文其文则史孔

  • 观音慈林集卷下·弘赞

    粤东鼎湖山沙门释 弘赞在犙 编唐(附五代)释昙藏昙藏法师。俗姓杨氏。弘农华阴人。家世望门。清心自远。年十五。占者谓为寿短。二亲哀之。即为姻媾。既本非情。虑有推逼。遂逃亡山泽。惟念谁度。行之外野。少非游践

  • 丽石的日记·庐隐

    短篇小说,庐隐著。《丽石的日记》是惊世骇俗之作。小说中的丽石是一名学生,也是一个要奋斗的女子。她要奋斗却又找不到出路,只能陷于烦闷之中。好不容易在同性朋友沅青身上找到一点精神安慰,不料沅青最终与她的表哥恋爱,结

  • 南窗纪谈·佚名

    宋代无名氏撰写的一部笔记。书中记北宋时名人轶事及订正典故之类,颇有可资考证者。其中或有小说故事可采。如记某嫠妇被里人以田产事诬陷,含冤十馀年不得申。後在初中甲科来此任职的傅球手中昭雪。李迪曾在此为官,闻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