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四十九祀典二

祭祀经费皖省祀典纪载《通志》綦详,兹独及祭祀经费之多寡,而又各注其支销归于何项者,厥义有在。我朝祀典颁于礼部,自文武庙以至雩神、狱神之小祀,皆岁有常资。严氏遵曰:圣人在上,养物于阳,则鬼神养物于阴,而弗与抗。于是岁必有祭,祭必有费,不于时编示来世,而或世变亟,新说浸盛,动易祖法,搜取靡不及。牺牲鼎俎之需,举诋为迷信,并忍而节汰之,则百神之礼废,天时人事益失序,而民无所措手足,是大可惧也。夫法施于民,则祀之;以劳定国,则祀之;能御大灾、捍大患,则祀之,允宜并陈丰腆已。惟皖土硗瘠,曲将诚敬,亦止此数。今系于表者,有司宜岁虔祀,俾毋废。至于各州县之支销轻重或不同,则各因其地之岁入以定。周九贡属,天官先征祀贡,则我朝肸之典,虽赋少,行省得正供开支者,有以夫。

安庆府属祭祀经费表

怀宁县府学文庙,两,又朔望香烛两钱。县学文庙,两,又朔望香烛两钱。文昌庙,两。武庙,两钱分厘。风云、雷雨、乡贤、名宦、忠孝、节义,共两。以上银两均在地丁项下支销。社稷坛,两。神祇坛,两。龙神祠,两。龙王庙,两。田祖庙,两钱分。昭忠祠,两。余公祠,两。韩公祠,两。府学散给乐舞生添胙十两。以上银两均系藩库请领。

桐城县文庙,两。文昌庙,两。武庙,两钱分厘。山川、社稷坛,两。常雩坛,两钱。火神,两钱。刘猛将军庙,两。厉坛,两钱。八蜡神,两钱。土地祠,两钱。霜降祭祀,两钱。旗纛,两钱。节孝祠,两钱。狱神,两钱。以上银两均在丁地项下支销。文庙香烛两钱,地丁俸工项下支销,内文昌庙一项系地丁起运项下支销。

潜山县

太湖县文庙,两,又朔望香烛两钱。文昌庙,两。武庙,两钱分厘。炎帝庙,两钱。刘猛将军庙,两钱。福神祠,两钱。狱神祠,两钱。以上银两均在丁地存俸坐支项下支销,内文昌庙一项系丁地项下支销。

宿松县文庙,两钱分厘,又香烛两钱。文昌庙,两。武庙,两钱分厘。社稷坛、神祇坛,共两钱分厘。厉坛,两钱分厘。狱神、雩神,共两钱分厘。土地祠,两钱。镇库祠、先农祠,共两钱分厘。乡贤、名宦、忠义、节孝四祠,共两钱分厘。以上银两除文昌庙一项系丁地项下支销外,余皆存留项下支销。

望江县

徽州府属祭祀经费表

歙县

休宁

婺源县

祁门县文庙,两钱,又香烛两钱。文昌庙,两。武庙,两钱分厘。山川、社稷坛,两。赤帝宫、常雩,共两钱。刘猛将军庙,两。厉坛,两钱。土地祠,两钱。狱神祠,两钱。春祭喜神,两钱。霜降、旗纛,两钱。忠孝、节义祠,两。名宦、乡贤祠,两。以上银两均在丁地项下支销。

黟县文庙,两钱。文昌庙,两。武庙,两钱分厘。社稷坛、神祇坛,共两。赤帝庙,两钱。厉坛,两钱。句芒神,两钱。土地祠,两钱。以上银两均在丁地项下支销。龙神祠,两钱。城隍庙,两钱。忠义祠,两钱。以上银两均系捐给项下支销。

绩溪县

宁国府属祭祀经费表

宣城县

宁国县文庙,两,又朔望香烛两钱。文昌庙,两。武庙,两钱分厘。社稷坛,两钱。龙神祠,两。刘猛将军庙,两钱。厉坛,两。土地祠,两。狱神祠,两。节孝祠,两。以上银两均在丁地存留项下支销。

泾县文庙,两钱,又朔望香烛两钱。文昌庙,两。武庙,两钱分厘。社稷坛,两。神祇坛,两。火神庙,两钱。龙神祠,两。刘猛将军庙,两。厉坛,两钱。湖山土主庙,两钱。土地祠,两钱。忠孝、节义、乡贤、名宦四祠,共两。以上银两均在丁地坐支项下支销。

太平县文庙,两。文昌庙,两。武庙,两钱分厘。社稷坛,两。风云、雷雨、山川、城隍,共两。火神庙,两钱。刘猛将军庙,两。厉坛,两钱。名宦祠,两。乡贤祠,两。节孝祠,两。忠义、孝弟祠,两。以上银两均在丁地项下支销。先农坛,两,在籍田项下开支。龙神祠,两,系县捐廉。

旌德县文庙,两。文昌庙,两。武庙,两钱分厘。社稷坛,两钱。风云、雷雨、山川、城隍,共两钱。常雩神,两钱。火神庙,两钱。刘猛将军庙,两。厉坛,两钱。土地祠,两钱。狱神祠,两钱。乡贤名宦祠,两。忠孝、节义祠,两。以上银两均在丁地项下支销。

南陵县文庙,两,又朔望香烛两钱。文昌庙,两。武庙,两钱分厘。社稷坛,两钱。风云、雷雨、山川、城隍,共两钱。常雩神,两钱。火神庙,两钱。刘猛将军庙,两。厉坛,两钱。土地祠,两钱。狱神祠,两钱。旗纛、喜神,两钱。霜降、冬祭,两钱。乡贤、名宦祠,两。忠孝、节义祠,两。以上银两均在丁地存俸项下支销。

池州府属祭祀经费表

贵池县府学文庙,两,又朔望香烛两钱。县学文庙,两,又朔望香烛两钱。文昌庙,两。武庙,两钱分厘。社稷坛、山川神祇坛,共两钱。先农坛,两。常雩神,两钱。火神庙,两钱。刘猛将军庙,两。厉坛,两钱。土地祠,两钱。狱神祠,两钱。喜神,两钱。霜降、秋祭,两钱。忠烈祠、节孝祠,共两钱。乡贤祠、名宦祠,共两。昭明太子庙,两钱。包、何二公祠,共两。赵文节公祠,两钱。以上银两均在丁地项下支销。府学崇圣祠,两。县学崇圣祠,两。昭忠祠,两。以上银两均系藩库请领。

青阳县文庙,两,又朔望香烛两钱。文昌庙,两。武庙,两钱分厘。社稷坛,两钱。风云、雷雨、山川、城隍,共两钱。火神庙,两钱。将军庙,两。厉坛,两钱。土地祠,两钱。忠孝祠,两。节义祠,两。乡贤祠,两。名宦祠,两。以上银两均在丁地项下支销。

铜陵县文庙,两钱,又朔望香烛两钱。文昌庙,两。武庙,两钱分厘。常雩神,两钱。火神庙,两钱。刘猛将军庙,两。厉坛,两钱。土地祠,两钱。铜官山土主,两钱。狱神祠,两钱。喜神,两钱。霜降、秋祭,两钱。以上银两均在丁地项下支销。先农坛,两钱,系县捐廉。

石埭县文庙,两,又朔望香烛两钱。文昌庙,两。武庙,两钱分厘。社稷坛,两钱。风云、雷雨、山川、城隍,共两钱。常雩神,两钱。火神庙,两钱。刘猛将军庙,两。厉坛,两钱。土地祠,两钱。狱神祠,两钱。喜神,两钱。霜降、秋祭,两钱。乡贤祠,两。名宦祠,两。忠孝、节义祠,两。三圣姑,两钱。丁恭愍公,两钱。苏琼公,两钱。以上银两均在丁地正银项下支销。

建德县文庙暨各坛祠,共两钱。文昌庙,两。武庙,两钱分厘。以上银两均在丁地存留项下支销。文庙朔望香烛两钱,系在俸工项下支销。

东流县文庙,两。文昌庙,两。武庙,两钱分厘。社稷坛,两钱。风云、雷雨、山川、城隍,共两钱。常雩神,两钱。火神庙,两钱。刘猛将军庙,两。厉坛,两钱。土地祠,两钱。狱神祠,两钱。喜神,两钱。霜降、秋祭,两钱。名宦祠,两。乡贤祠,两。节孝祠,两。以上银两均在丁地存留项下支销。文庙朔望香烛两钱,系俸工项下支销。

太平府属祭祀经费表

当涂县

芜湖县

繁昌县

庐州府属祭祀经费表

合肥县

庐江县文庙并朔望香烛两。文昌庙,两。武庙,两钱分厘。社稷坛、神祇坛,共两。先农坛,两钱。常雩坛,两钱。火神庙,两钱。龙王庙,两钱。刘猛将军庙,两。城隍庙,两钱。名宦祠、乡贤祠,共两。忠义祠、福德祠,共两。节孝祠、节烈祠,共两。仓圣祠,两。以上银两均在丁地项下支销。

舒城县文庙,两,又朔望香烛两钱。崇圣祠,两。文昌庙,两。文昌宫、报功祠、三刘祠,共两。武庙,两钱分厘。各坛祠,共两钱。以上银两在丁地存留项下支销。

无为州文庙,两。文昌庙,两。武庙,两钱分厘。社稷坛,两。常雩神、火神,共两钱。刘猛将军庙,两钱。厉坛,两钱厘。以上银两均在丁地项下支销。龙神祠香烛祭品系县捐廉。米、史二公祠系小沧官洲开支。

巢县文庙,两,又朔望香烛两钱。文昌庙,两。武庙,两钱分厘。社稷等坛,两。常雩神,两钱。炎帝庙,两钱。厉坛,两钱。土地祠,两钱。狱神祠,两钱。旗纛神,两钱。霜降、秋祭,两钱。以上银两均在丁地项下支销。

凤阳府属祭祀经费表

凤阳县文庙,两。文昌庙,两。武庙,两钱分厘。社稷坛、神祇坛,共两钱。常雩神,两钱。火神庙,两钱。龙王、河神,共两。厉坛,两钱。土地祠,两钱。狱神庙,两钱。名贤、忠节祠,两。以上银两均在丁地项下支销。

怀远县文庙,两钱。文昌庙,两。武庙,两钱分厘。社稷坛、神祇坛,共两。常雩神,两钱。火神庙,两钱。刘猛将军庙,两。厉坛,两钱。土地祠,两钱。狱神祠,两钱。旗纛神,两钱。禹王宫,两钱。桓、年二公祠,两。以上银两均在丁地项下支销。

定远县文庙,两,又朔望香烛两钱。武庙,两钱分厘。社稷、神祇坛,两钱。火神祠,两钱。龙神祠,两。刘猛将军庙,两。厉坛,两。土地祠,两。马神祠,两钱。昭忠、贞烈祠,两。包公祠,两。以上银两均在编征专款支销。文昌庙,两,系丁地起运银内支销。

寿州

凤台县文庙,两。武庙,两钱分厘。社稷坛,两。神祇坛,两。先农坛,两钱。火神、龙神,共两钱。刘猛将军庙,两。城隍庙,两钱。厉坛,两钱。喜神、霜降,共两钱。乡贤祠,两。名宦祠,两。忠义祠,两。节孝祠,两。以上银两均在编征存留项下支销。文昌庙,两。文庙朔望香烛两钱。以上银两均在丁地项下支销。崇圣祠,两,系藩库请领。

宿州文庙暨各坛,共两钱。文昌庙,两。武庙,两钱分厘。先农坛,两钱分。火神庙,两钱分。刘猛将军庙,两钱分。厉坛,两分。相山,两钱分。喜神,两钱分。霜降,两钱分。以上银两均在丁地项下支销。昭忠祠,两,系藩库请领。忠义、孝弟各祠系州捐廉。

灵璧县文庙,两,又朔望香烛两钱。武庙,两钱分厘。社稷坛,两。常雩神,两钱。火神庙,两钱。八蜡庙,两钱。厉坛,两钱。福德祠,两钱。狱神祠,两钱。喜神,两钱。旗纛神,两钱。以上银两均在丁地存留项下支销。文昌庙,两,系丁地起运项下支销。先农坛、龙神祠系县捐廉。

颍州府属祭祀经费表

阜阳县文庙,两钱,又朔望香烛两钱。武庙,两钱分厘。社稷坛,两。常雩神,两钱。火神庙,两钱。刘猛将军庙,两。厉坛,两钱。土地祠,两钱。马神庙,两钱。喜神,两钱。旗纛神,两钱。以上银两均在丁地存留项下支销。文昌庙,两,系丁地项下支销。

颍上县文庙,两,又香烛两钱。文昌庙,两。武庙,两钱分厘。社稷、神祇坛,两。先农坛,两钱。常雩神,两钱。火神庙,两钱。龙神庙,两钱。刘猛将军庙,两。厉坛,两钱。福神,两钱。狱神祠,两钱。以上银两均在丁地项下支销。

霍邱县文庙暨各祠坛,共两钱,又香烛两钱。武庙,两钱分厘。以上银两均在丁地编征支销。文昌庙,两,系丁地起运银内支销。崇圣祠,两,系藩库请领。

亳州文庙,两。文昌庙,两。先农坛,两钱。火神庙,两钱。刘猛将军庙,两。厉坛,两钱。龙神祠,两钱。狱神祠,两。马神庙,两钱。喜神,两钱。霜降、秋祭,两钱。汤陵西南坛,两钱。何忠壮公庙,两。以上银两均在丁地项下支销。武庙,两钱分厘。文庙香烛两钱。均系存留俸工支销。

涡阳县

太和县文庙,两,又朔望香烛两钱。文昌宫,两。武庙,两钱分厘。社稷、风云、雷雨、山川并马王庙,共两钱。刘猛将军庙,两。厉坛,两钱。常雩、火神、土地、狱神、喜神、霜降,共两钱。以上银两均在丁地项下支销。

蒙城县文庙,两钱。武庙,两钱分厘。社稷坛、神祇坛,共两。常雩神,两钱。火神庙,两钱。刘猛将军庙,两。厉坛,两钱。土地祠,两钱。狱神庙,两钱。喜神,两钱。旗纛神,两钱。以上银两均在存俸项下支销。文昌庙,两,系丁地项下支销。先农坛,两钱,系籍谷支销。

广德州滁州和州并属祭祀经费表

广德州文庙,两。文昌庙,两。武庙,两钱分厘。社稷坛,两钱。神祇坛,两钱。先农坛,两钱。常雩神,两钱。火神庙,两钱。龙神祠,两钱。刘猛将军庙,两。厉坛,两钱。土地祠,两钱。狱神祠,两钱。霜降、秋祭,两钱。忠孝祠,两。节孝祠,两。名宦祠,两。乡贤祠,两。以上银两均在丁地存留项下支销。

建平县文庙,两,又朔望香烛两钱。文昌庙,两。武庙,两钱分厘。社稷坛、神祇坛,共两钱。厉坛,两钱。火神、刘猛将军、八蜡、土地、狱神、喜神、霜降,共两钱。名宦祠,两。乡贤祠,两。忠义祠,两。节孝祠,两。以上银两均在丁地存留项下支销。

滁州文庙暨各祠坛,共两,系州捐廉。

全椒县

来安县文庙暨崇圣宫,共两,又朔望香烛两钱。文昌宫,两。武庙,两钱分厘。山川、社稷坛,两钱。风云、雷雨坛,两钱。火神庙,两钱。龙神祠,两钱。刘猛将军庙,两钱。厉坛,两钱。土地祠,两钱。喜神,两钱。霜降、旗纛,共两钱。名宦、乡贤祠,两钱。忠义、节孝祠,两钱。以上银两均在丁地项下支销。

和州文庙,两,又朔望香烛两钱。武庙,两钱分厘。社稷坛,两。龙神祠,两钱。刘猛将军庙,两。厉坛,两钱。土地祠,两钱。狱神祠,两钱。喜神、霜降,两钱。乡贤、名宦祠,共两。忠义、节孝祠,两。以上银两均在丁地存留项下支销。文昌庙,两,系丁地起运项下支销。神祇、常雩,共两钱,系丁地存俸项下支销。崇圣祠,两,系藩库请领。

含山县

六安州泗州并属祭祀经费表

六安州文庙,两。文昌庙,两。武庙,两钱分厘。风云、雷雨、社稷、神祇,共两钱。常雩神,两钱。火神庙,两钱。刘猛将军庙,两。厉坛,两钱。土地祠、狱神庙,共两钱。喜神、霜降、秋祭,共两钱。名宦、乡贤、忠义、节孝、双忠等祠,共两。以上银两均在丁地项下支销。城隍庙,两。龙神、昭忠祠、虞士师皋陶祠,以上系县捐廉。先农坛、楚忠祠,系祀产动支。崇圣祠,两,系藩库请领。

英山县文庙,两,又朔望香烛两钱。文昌宫,两。武庙,两钱分厘。社稷坛,两钱。风云、雷雨、城隍,共两。火神庙,两钱。刘猛将军庙,两钱。厉坛,两钱。土地祠狱神祠,共两钱。乡贤、名宦祠,两。节孝祠,两。以上银两均在丁地项下支销。

霍山县

泗州文庙,两。崇圣祠,两。文昌庙,两。武庙,两钱分厘。社稷坛,两钱。常雩坛,两钱。火神庙,两钱。刘猛将军庙,两钱。城隍庙,两钱。厉坛,两钱。土地祠,两钱。禹王河神坛,两钱。以上银两均在丁地项下支销。先农坛系籍谷支销。龙神祠,两钱,系州捐廉。

盱眙县文庙,两钱,又朔望香烛两钱。文昌庙,两。武庙,两钱分厘。社稷神、祇坛,共两。常雩神、土地祠,共两钱。火神、狱神,两钱。刘猛将军庙,两。厉坛,两钱。先贤祠,两钱。淮渎庙,两钱。东莱祠,两钱。蒋公祠,两钱。双贞祠,两钱。以上银两均在丁地项下支销。

天长县文庙,两。文昌宫,两。社稷坛,两钱。神祇坛,两钱。常雩坛,两钱。龙神庙,两。刘猛将军庙,两。八蜡庙,两钱。厉坛,两钱。土地祠,两钱。狱神祠,两钱。霜降、秋祭,两钱。忠孝、节义祠,共两。乡贤、名宦祠,共两。以上银两均在丁地项下支销。武庙,两钱分厘。马神庙、沃公庙,共两。均系另款编征。火神庙,两钱,系县捐廉。

五河县

按,祀典名号表内互有异同,总叙处亦详略各别,系照原文编列,俾与各属档案相符。

查专祠祭品,办法不一,曾忠襄公专祠春秋二祭,每季在藩库领银两,黄武靖公专祠落成,援案请领祭银,经司核准。嗣后省城各专祠开支祭银,均各随时由司核准筹给,并不造入奏销,而外府州县不能一律援案办理,庐州府合肥县江、多、石三公祠,徽州府婺源县刘果敏公祠,均请开支祭银,经司批:查各属祭祀银两开支正项向有定额,载在《赋役全书》,如无编征银款,即不能归入正项开销。安省自兵燹后各属建立专祠不少,所有春秋致祭银两,或就地筹款,或由县捐给,或赴司请领,并无开支地丁正项、归入奏销造报之案。今据详请,开支祭银造列奏销册报等情,碍难照准,惟该县有无闲款可筹,能否由办祭之人捐给,应即查覆核办。嗣由合肥、婺源两县详覆,由县捐给致祭,其余各属均系自行设法,并无开支祭银经司核准之案。又省城专祠有给放香灯银两,蒋忠悫公祠月领香灯钱三千文,其余各祠或月领三千文、四千文不等,均系随时禀请领款,由司核准办理。附载于此。

猜你喜欢
  卷一百四十·列传第二十八·张廷玉
  卷八十八·志第六十四·河渠六·张廷玉
  卷十四·李心传
  卷之四百九·佚名
  名人轶事·佚名
  中兴五论序·陈亮
  绎史卷一百四十·马骕
  历代名贤确论卷九十七·佚名
  三国史记卷第四十二。·金富轼
  提要·佚名
  一二 深挚的友谊·邹韬奋
  卷之一·努尔哈赤
  卷五十一·佚名
  卷九·佚名
  44.荆轲刺秦王·林汉达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三出 伙谋·李渔

    〖字字双〗(副净扮村妓上)姐妹容颜我最娇,妆造;胭脂衬粉面如桃,得窍。睡到天明再一瞧,变了;旧时主顾不来嫖,知觉。自家非别,院子里面一个会打扮的妓妇,叫做钱二娘的便是。往常嫖客最多,生意极是闹热。独有今年不济,等上三五日,不见

  • 卷三十六·曹庭栋

    钦定四库全书宋百家诗存卷三十六嘉善曹庭栋编梅屋集许棐字忱父海盐人嘉熙中隐居秦溪种梅数十树构屋读书自号梅屋慕香山东坡画二像悬室中事之尝曰四壁天地万卷春风庾岭香孤山玉乐而可以忘死着有献丑集樵谭其诗清俊闲远

  • 蜕庵集原序·张翥

    呜呼诗岂易言也哉大雅希声宫征相应与三光五岳之气并行天地间一歌一咏陶冶性灵而感召休征其有关于治教功亦大矣然自删后至于两汉正音犹完建安以来寖尚绮丽而诗道微矣魏晋作者虽优不能兼备诸体其铿鍧轩昂上追风雅所谓集

  • 志第二十九 地理三·欧阳修

    河东道,盖古冀州之域,汉河东、太原、上党、西河、雁门、代郡及钜鹿、常山、赵国、广平国之地。河中、绛、晋、慈、隰、石、太原、汾、忻、潞、泽、沁、辽为实沈分,代、云、朔、蔚、武、新、岚、宪为大梁分。为府二,州十九

  • 雍正上谕 沈在宽诗“陆沉不必由洪水”,其中大有深义·雍正

      编者按:吕留良文字狱案所受诛连的人,除吕氏家族外,最重要的就是吕留良的徒弟严鸿逵,以及严鸿逵的徒弟沈在宽。雍正给严鸿逵定的罪状,有专门谕旨,已见于《大义觉迷录》卷四。而这篇公布沈在宽罪状的谕旨,主要抓住沈在宽的

  • 尚史卷二十·李锴

    世家十三燕世家【始武王十三年终秦始皇二十五年凡九百一年传四十三世】惠侯 僖侯 顷侯 哀侯 郑侯燕之先召公奭与周同姓武王灭纣封于北燕自召公以下九世至惠侯索隠燕四十二代有二惠侯二僖侯二宣侯二桓侯二文侯葢

  • 第二十三卷明永乐·缪荃孙

    成祖永乐元年正月甲申,复前应天府尹向宝官。二月丙寅,修京师通济桥。辛未,修皇城萧墙及卫士直庐。苏州府嘉定县言:“县有秦、赵二泾,旁近田地,资其灌溉。比缘潮汐往来,沙土淤塞,每遇旱暵,则泾旁之民,种不入土。近泾旧有小横沥,乞

  • 樊山政书卷十九·樊增祥

    恩施樊增祥嘉父批岐山县赵令乃普禀批长武县李令禀批韩城县张令瑞玑禀批韩城县词讼册批澄城县培令林详批咸长两县印委会禀批麟游县魏令立禀批王令景峩禀批神木县张令世恩禀批韩城县张令瑞玑禀批钱商公禀批略阳县刘令赓

  • 卷三百一·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三百一世职表二十四镶蓝旗?古世职一等轻车都尉尉三等轻车都尉/骑都尉 云骑一等轻车都尉钦定八旗通志卷三百一

  • 多批评自己,少责怪别人·孔子

    【原文】 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译文】 孔子说:“多批评自己,少责怪别人,这样就不会招人怨恨了。” 【读解】 这实际直就是我们常说的“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精神。 凡事多作自我批评,这既是儒者的反躬自

  • 伪君子的丑恶嘴脸·孔子

    【原文】 子曰:“巧言,令色,足恭①,左丘明②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注释】 ①足恭:十足的恭敬。②左丘明:相传即《左传》的作者,但无确证。 【译文】 孔子说:“花言巧语,一副讨好人的脸色,十分谦

  • 卷一·朱熹

    钦定四库全书仪礼经传通解卷一宋 朱子 撰家礼一之上士冠礼传曰夫礼始于冠本于昬重于丧祭尊于朝聘和于射乡此礼之大体也【夫音扶朝直遥反 始犹根也本犹干也乡乡饮酒】士冠礼 筮于庿门【筮市例反庿古庙字 筮者以蓍

  • 第二 反应 5·王诩

    【原文】或因此,或因彼,或以事上①,或以牧下②。此听真伪、知同异,得其情诈也。动作言默,与此出入,喜怒由此以见其式。皆以先定为之法则。以反求复,观其所托③,故用此者。己欲平静以听其辞,察其事,论万物,别雄雌④。虽非其事,见微

  • 大乘起信论广释卷第五·昙旷

    京西明道场沙门昙旷撰论。分别发趣至趣向义故 释曰。以下第三发趣道相。于中有二。初标意显名。后别开分别。此初也。此中应当先明道义。然后方显发趣等相。所言道者有其四义。能所通行依趣义故。此既不□教理行果故

  • 洞玄灵宝道要经·佚名

    该经以大道之尊、人之生成倡导孝道。高明真王劝人先行孝后行道。

  • 启真集·刘志渊

    启真集,原题金峰山通玄子刘志渊撰,此人乃超然子王吉昌门徒,约为金元时人。原书三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方法类。此书言内丹道法,上卷为诗,中卷为词,下卷为论文。书中征引张伯端、白玉蟾、马丹阳、丘长春之语,兼融全真道及

  • 大人赋·司马相如

    西汉赋。司马相如作。据《史记·司马相如列传》:“相如见上好仙道,因曰:‘《上林》之事未足美也,尚有靡者,臣尝为《大人赋》,未就,请具而奏之。’相如以为列仙之传居山泽间,形容甚癯,此非帝王之仙意也,乃遂就《大人赋

  • 东明闻见录·瞿共美

    记载南明永历朝有关史事的史书,共一卷,明瞿共美著。《东明闻见录》只记载永历王朝四年史事,从永历元年(公元1647年)起,到永历四年(公元1650年)终,写到桂林沦陷、瞿式耜殉难便再无下文。瞿式耜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抗清将领,是永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