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五十八陆军二

征募编练陆军,以选募为征兵基础。具详练兵处募兵制略及近日部文。皖省自光绪三十二年十二月督练公所详经巡抚恩铭酌定征兵章程,于省城及庐州设总局二,于宁国、徽州、凤阳、颍州设分局四。总局三十二年十二月开办,分局三十三年正月开办,限三月初十先撤分局。公所详文。计皖北征得一千二百名,皖南征得四百六十八名,是年六月标统详文。其有分局查验合格,取有甘保各结不及到省者,由地方官于撤局后十日内移送总征兵局,汇齐申送。撤局后不收。仍调回征兵各官,派管新兵,编拨入伍。综计征兵经费实支京平银六千五百三十四两二钱一分三厘,新兵分编区队小口粮实支京平银五千四百六十六两三钱八分零八毫,均由支应局拨给。此第一次征兵之情形。据三十二、三年公所卷。三十四年二月,以增补炮营两队、工辎二队,于步队两标内挑选,各营悬额待补,详经巡抚冯煦变通办理,暂由各标营官兵保送选补。旋据第一标统带详请点验,合格者仅九十八名,殊难足额。以上据二、四月督办处卷。又由督办处札委两标统带等充征兵官,专就皖北颍州、庐州设总局二,于涡阳、颍上、寿州、凤阳设分局四。五月十一日开局,限五月底征齐。计共征得一千七百四十五名,实支经费京平银五千四百零五两二钱五分一厘,由支应局拨给。其征兵人员川资旅费及新兵小口粮等项,仍照上年成案办理,此第二次征兵之办法。以上据四、七两月督办处卷。所有两次征兵员司及局所,分别图表如左。

第一次皖南北征兵总分局员司编制表据三十二年公所卷

局所

员司总局二各一分局四统计总征兵官2各一无各一副征兵官4各一4执事官2无文案2各四无征兵员8各二16经理员44排长无16弁目无40军医48司书生816护兵1616合计50120170

第二次皖北征兵总分局员司编制表据三十二年督办处卷

局所

员司总局二分局四统计正征兵官2无副征兵官2无征兵员44征兵弁812续表

书记官2无副军需官2无司书生44正目2016号兵4无护兵2012大夫44合计7252124

据上两表,编制微有异同。其委标统充正征兵官及官弁、目兵等项,仍派陆军供职之人,不另支薪饷,则前后无异。据三十四年四月督办处卷。

第一次征兵总分局管区统系图

上图皖南总局附安庆府属,分局二,附徽宁池太四府、广德直隶州。皖北总局附滁和二属,分局二,附凤颍二府、六泗二直隶州。据三十二年公所卷。

第二次征兵总分局管区统系图

庐州总局寿州附:凤台、六安

附:庐江、舒城、定远

凤阳附:怀远

颍州总局颍上附:霍邱

附:太和

涡阳附:亳州、蒙城

上图专就皖北设局,因皖北民风刚健,习勤耐劳,颇合军人资格。至总分局管区先后札文小异,兹从后札。据三十四年四月二十一日督办处札。

再将征兵格式及征兵总章、局章节录如左。

征兵格式十条

一、专选良家子弟循分安业者。凡街市游民、衙署差役、老营散兵及曾经犯过之人,概不收录。

二、性质良善,行为端谨。凡武断乡曲、凌犯族戚及性情浮荡、不守行检者,概不收录。

三、体魄壮实,堪习劳苦。凡有虚疾、隐疾者,不录。

四、身体须四尺八寸。不及者不录。

五、目力须了见十密达外楷书。不能见及短视者,不录。

六、手力须握力表三十度。不及者不录。

七、肺气须达肺气筒二千度。不能者不录。

八、年龄十八以上、二十五以下。不合者不录。

九、多识字义、兼解文理者为上,粗识字义者为次。如不识字义,资质又愚鲁,不堪造就者,不录。

十、除按格征选外,严细查察,毋使莠民会匪杂入,致坏兵格。

以上格式颁发各州县,由总、分局照格查验,填注存案。据三十二年公所卷。

征兵总章七条据光绪三十二年督练公所卷

一、宗旨。遵照陆军定章,招集土著,通饬地方官,选集良家子弟,取保核实,录送当兵,俾人人有根核可按,一洗浮游滥充之积习。二、兵格。性质善、体魄强、文字优为上格,性质善、体魄强、粗识文字为次格。若性质不善,徒有体魄、文字,概不录用。格式详前。三、征兵额。皖省按照定章,应练一镇一协,目下经费支绌,遵照变通制略,暂练混成一协,为第一期办法。兹就常备各营挑选步兵一标,炮兵一队,军乐半队。现惟需征补步兵三营,马兵一营,炮兵二队、工辎各一队,以足混成一协之数。四、征兵区。皖省南北延长,若以一镇一协,并期举办,则左淮右江,可分三大区。今所征不过二千人,不必分区,应择南北冲要之地设局。五、征兵局。立征兵总局二,为皖南北之总枢,均隶督练公所。各州县重要之区,或距总局过远,应设分局数处,尤应设于乡间民气忠朴之处,免近城市,易杂莠民。六、征兵办法。(一)重在招集土著,为将来实行征兵之准备。但风气未开,不尚强迫,听其自愿。(二)订明赏罚,申明约束,如入伍后不守军纪及逃亡者,责成地方官及保人限期交出,按军律惩办。(三)各征兵官会同地方官,招集绅董,详询风俗民情。(四)各地方官应补助征兵官,先期知照绅董庄长,出示晓谕,以便保送。尤宜禁书差需索及恶棍煽惑阻挠。(五)各乡绅董庄长应劝导良民应征,凡应征者,是否土著及有无过犯,当禀明地方官长,毋隐。(六)凡应征者填明住址、籍贯、年貌,由地方殷实户口保结,经官核验确切,出结送征兵局。考验合格者,即留局给发火食,汇册移本地方官存案。(七)凡征兵一切事宜,详请抚院于定期前一月通饬各地方官,知悉其责任所在,以免疏忽干处。七、赏罚。(一)各地方能照料周、考验确,绅董庄长能劝良善,合格者多,均详请分别奖励。(二)地方官有纵胥吏地保等借端勒索,及保送不实、缉逃期满不获者;绅董庄长有惑众沮止及滥保游民溃勇入伍者,查出分别罚惩。(三)各征兵官所征皆能合格,布置妥洽者,分别奖励。如多不合格者,骚扰地方致坏军纪者,查明即予严惩不贷。

征兵局章程据三十三年开办卷。内有与总章同意者从省,节录如左。

第十条各分局征集人数至一排以上,即派员送总局,由总局验收后,即陆续派员送省,由督练公所派员点验,分编入伍。

第十三条南北总局各设总征兵官一员,以标统或督练公所帮办充当。副征兵官二员,以教练官及公所提调充当。执事官一员,以标营执事官充当。文案一员,以标营书记官充当。经理官二员,由公所选员委充。征兵员四员,以督队官、队官充。并军医二员、司书生四员、护兵八名。

第十四条每分局副征兵官一员,以各营管带充,或以教练官兼充。征兵员四员,以督队官、队官充。经理委员一员、排长四员、弁目十名、军医两员、司书生四员、护兵四名。

第十五条征兵官员人等,皆派陆军供职之人,不必另支薪饷〈按,军官、军佐皆按陆军饷章六成开支〉。至川资旅费,援照支应局详定防营出差章程,稍事变通。计每程,皖北总征兵官银二两四钱,副征兵官银二两,执事、文案、经理官至排长各一两,军医、司书生各四钱,弁目、护兵有马者各给银二钱,无马者各给银一钱,所有舟车栈费在内〈据院批详议核准〉。

第十六条征兵每日小口粮银一钱,川资则由水路到省者酌给,由陆[路]到省者免给。

以上系三十二、三年征兵定章。按,三十一年巡抚诚勋奏称委员赴皖北照章征兵,惟并无开办章程卷宗可据,无从纂述。

猜你喜欢
  卷一百九十五·列传第八十三·张廷玉
  卷一百二十八·列传第十六·张廷玉
  第四十一回 察钤音异僧献技 失军律醉汉遭擒·蔡东藩
  第七十九回 诛暴主辽阳立新君 隳前功符离惊溃变·蔡东藩
  举要卷二·金履祥
  卷之十三·佚名
  卷七十七·郝经
  五 水果莲生·周作人
  卷一百 下 叙传 第七十下·班固
  周宝安传·姚思廉
  齐聕传·欧阳修
  孙继鲁传·张廷玉
  卷一百三十三·杨士奇
  卷二十三·乾隆
  卷六·徐一夔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崇禎長編卷之二十七·汪楫

      崇禎二年十月   ○崇禎二年十月   崇禎二年十月壬子朔帝親祭太廟   視朝   頒曆   南道御史黃昌疏論吏部尚書王永光怒諸臣之交詆而曰臣用一人即壞一人臣做一事即壞一事不知此自供之實事也永光為南

  • 卷第四十七·徐鼒

    前翰林院检讨加詹事府赞善衔六合徐鼒譔列传第四十义师(二)钱棅(钱枬、屠象美、郑宗彝、弟宗琦、钱应金、项嘉谟、张翃)姚志倬(方元章、张起芬)金有鉴(王士麟等)李长祥(章有功)冯京第 王翊(王江)张梦锡 陆宇■

  • 民国元年(1912)九月廿五日至十二月廿八日·胡适

    (在康乃耳大学文学院)元年九月廿五日(星三)晨起入校,办注册事。下午有印度人setna君来访。此君自孟买来,与前记之盘地亚君同乡也。夜往戏园观南君夫妇(southernandmarlowe)演萧氏名剧hamlet。南君串hamlet,其妻马女士串ophelia

  • 邢峦传·李延寿

    邢峦,字洪宾,河间莫阝地人,魏朝太常邢贞的后代。同族的五世祖邢嘏,石勒多次聘请,他都没有接受。邢嘏没有儿子,邢峦的高祖邢盖从旁宗过继给他为后。邢盖的孙子邢颖,字宗敬,因才学出众驰名。太武帝时,他与范阳的卢玄等人一起被朝

  • 李存孝传·欧阳修

    存孝,代州飞狐人。本姓安,名敬思。太祖扩大地盘在代北得到他,留在帐下,赐姓名,收为养子,常常跟随太祖当骑将。文德元年(888),河南张言袭破河阳,李罕之来归晋,晋安置罕之于泽州,派存孝与薛阿檀、安休休等率兵七千帮助罕之去夺回

  • 赵扌为谦传·张廷玉

    赵扌为谦,本名古则,后更名谦,余姚人。幼即孤贫,寄食于山中寺庙,与朱右、谢肃、徐一夔等以文交游。天台郑四表精通《易经》,扌为谦则向他学习《易经》,定海乐良、鄞县郑真都深明《春秋》,山阴赵亻叔长于解说《诗经》,迮雨善于乐

  • 卷八 礼三(吉礼 )·龙文彬

    ◎郊礼配位洪武元年十一月庚子、冬至,始祀上帝于圜丘。有司议配祀,太祖谦让不许,亲为文告太庙曰:“历代有天下者,皆以祖配天。臣独不敢者,以臣功业有未就,政治有关失;去年上天垂戒,有声东南,雷火焚舟、击殿吻,恐无以承上帝好生之

  • 第六章·管子之法治之主义·梁启超

    第一节今世立宪之国家,学者称为法治国。法治国者,谓以法为治之国也。夫世界将来之政治,其有能更微于今日之立宪政治者与否,吾不敢知。藉曰有之,而要不能舍法以为治,则吾所敢断言也。故法治者,治之极轨也,而通五洲万国数千年间

  • 周书·顾命·佚名

    成王将崩,命召公、毕公率诸侯相康王,作《顾命》。惟四月,哉生魄,王不怿。甲子,王乃洮□水。相被冕服,凭玉几。乃同,召太保奭、芮伯、彤伯、毕公、卫侯、毛公、师氏、虎臣、百尹、御事。王曰:「呜呼!疾大渐,惟几,病日臻。既弥留,恐

  • 卷一百八十三·秦蕙田

    <经部,礼类,通礼之属,五礼通考钦定四库全书五礼通考卷一百八十三刑部尚书秦蕙田撰嘉礼五十六观象授时易革卦象?泽中有火革君子以治歴明时【注歴数时防存乎变也虞氏翻曰天地革而四时成故君子以治歴明时也】程子曰革变

  • 卷三十三·佚名

    释初品中到彼岸等【经】&ldquo;复次,舍利弗,菩萨摩诃萨欲到有为、无为法彼岸,当学般若波罗蜜!&rdquo;【论】彼岸者,于有为、无为法尽到其边。云何是彼岸?以大智慧悉知悉尽有为法总相、别相,种种悉解;无为法中,从须陀洹至

  • 金刚顶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证大教王经卷上·佚名

        开府仪同三司特进试鸿胪卿肃国公食邑三千户赐紫赠司空谥大鉴正号大广智大兴善寺三藏沙门不空奉 诏译  金刚界大曼荼罗广大仪轨品之一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梵。成就一切如来金刚加持殊胜三昧耶智。得一切

  • 卷六十·性音

    宗鉴法林卷六十 集云堂 编 大鉴下五世 洞山因僧问。时时勤拂拭。莫遣惹尘埃。为甚么不得它衣钵。师曰。直饶道本来无一物。也未合得它衣钵。且道什么人合得。僧下九十六语皆不契。末后曰。设使将来。它亦不受。师方

  • 古庙集·章衣萍

    散文集。章衣萍著。上海北新书局1927年出版。有作者《小序》。收散文29篇,大多为文艺随笔。其中有关于诗词的漫评,如《记濮永昶的词》、《记石鹤舫的词》、《感叹符号与新诗》等;有关于作家的印象记,如《鲁彦走了》、

  • 书史会要·陶宗仪

    九卷。附补遗一卷。明陶宗仪撰。此书载历代能书之人,上起三皇,下至元代。各卷所记如下:卷一,三皇至秦。卷二,汉与三国。卷三,晋。卷四,宋、齐、梁、陈、北齐、隋。卷五,唐与五代。卷六,宋。卷七,元。卷八,辽、金、外

  • 黑森林·还珠楼主

    一家姓符,上辈原是先朝遗民,为劝吴三桂反抗清廷,父母家入已被擒杀。只他夫妻二人仗着一身武功由乱中脱身。本意逃往国外,辗转逃来当地。仗着祖传医道,自身武功又好,始而藏身山寨之中,为人治病,最后成了小康。官府日久松懈,姓名

  • 佛说百佛名经·佚名

    隋乌苌国沙门那连提黎耶舍译,舍利弗问,佛唱百名,敕令夜三,昼三,各诵一遍。

  •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佚名

    梵名Abhidharmamaha^vibha^s!a^ -s/a^stra 。凡二百卷。略称大毗婆沙论、婆沙论、婆沙。唐玄奘译。收于大正藏第二十七册。本论乃注释印度迦多衍尼子之阿毗达磨发智论,广明法义,备列诸种异说。自西元一○○年至一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