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十委署

◇吏科·卷十·委署数目

职官原定改定现定巡抚布政使提学使按察使江安粮道安庐滁和道现裁徽宁池太广道改皖南道凤颍六泗道改皖北道巡警道劝业道安庆府知府同知通判徽州府知府同知宁国府知府通判池州府知府池太同知通判太平府知府通判庐州府知府同知通判凤阳府知府凤庐同知凤颍同知续表

通判颍州府知府同知通判文巡捕二员布经历布库大使按照磨按司狱安庆府经历安庆府照磨

按,现定数目共合银六万一千一百六十两。此外,芜湖关每年报解抚署公费银六千两,凤阳关每年报解抚署公费银一千二三百两,无定数。又,巡抚每月由牙厘局支公费银四百两,由支应局支公费银三百两。提学使每月由学务公所支公费银三百两。巡警道每月由警务公所支公费银三百两。劝业道每月由劝业公所支公费银三百两。均系外销之款,故不著于表。据院司卷。

◇吏科·卷十·委署卷十委署

通省道府直隶州州县同、通、杂职、教职委署章程,有酌委,有超委,有挨委。

同治元年吏部会议,前任顺天府府尹蒋琦龄条奏疏通正途黏单内开:查署事人员定例,只分别缺分官阶,至轮应何员署理,部中无案可稽。自应明定章程,分班轮署,以示限制。拟请嗣后各省州县缺出,先委正途一人,次委劳绩一人,再将各项委用、试用人员轮委一人。于应署班内统按出缺先后察看人地相宜之员,酌量委署,毋庸计其科分名次并试用年限,以昭慎重。皖省道、府、直隶州及知州向归酌委,知县除要缺归酌委外,中简各缺系遵照部章,分正途、劳绩、试用三项。轮委到班时均先用本班超委一人,不积本班轮委之缺。光绪四年,准部咨照河南委署成案,于六缺后插用同通一人。二十一年以正途人员拥挤,准于同、通相间插委。二十九年设课吏馆,所有各班考取人员均准于本班轮用一周后插委一人。三十年改定直隶州州同、州判委署轮次,并准与同、通一律插委知县。三十二年变通知县轮委章程,并定佐杂酌委章程。三十四年更定知县及佐杂委署轮次,详准自宣统元年正月起均查照新章办理。兹将各班轮次开列于后。

一、道府两班均归酌委。

一、直隶州及知州两班均归酌委。

一、知县要缺均归酌委。其中简各缺先用正途超委一人,次用正途挨委一人,次用劳绩超委一人,次用法政及高等以上学堂毕业一人,次用捐纳超委一人,次用新例考取一、二等一人,次用同知、通判一人,次用法政及高等以上学堂毕业一人,次用正途超委一人,次用正途挨委一人,次用劳绩超委一人,次用法政及高等以上学堂毕业一人,次用捐纳超委一人,次用新例考取一、二等一人,次用课吏馆超酌委一人,次用直州州同、州判一人,以十六缺为一轮。

一、同知、通判合为一班。先用正途一人,次用法政及高等以上学堂毕业一人,次用各项超酌委一人,次用正途一人,次用法政及高等以上学堂毕业一人,次用新例考取一、二等一人,以六缺为一轮。

一、直州同、州判合为一班。先用正途一人,次用法政及高等以上学堂毕业一人,次用各项超酌委一人,次用正途一人,次用法政及高等以上学堂毕业一人,次用新例考取一、二等一人,以六缺为一轮。

一、佐杂六品至八品合为一班。先用正途一人,次用法政及高等以上学堂毕业一人,次用各项超酌委一人,次用赈务、闱差超酌委一人,次用新例考取一、二等一人,次用各项超酌委一人,次用正途一人,次用法政及高等以上学堂毕业一人,次用各项超酌委一人,次用课吏馆超酌委一人,以十缺为一轮。

一、佐杂、九品、未入流合为一班。先用正途一人,次用法政及高等以上学堂毕业一人,次用各项超酌委一人,次用赈务、闱差超酌委一人,次用新例考取一、二等一人,次用各项超酌委一人,次用正途一人,次用法政及高等以上学堂毕业一人,次用各项超酌委一人,次用课吏馆超酌委一人,以十缺为一轮。

一、教职分一酌一挨。酌委先用差务出力超委一人,次用挨委一人。其轮用班次先用投效挨委一人,次用各项超委一人,次用捐纳挨委一人,次用赈务超委一人,次用捐纳挨委一人,次用各项超委一人,次用捐纳挨委一人,次用赈务超委一人,次用捐纳挨委一人、酌委一人,以十缺为一轮。

查知县要缺,怀宁、桐城、宣城、合肥、凤阳、灵璧、凤台、阜阳、霍邱、蒙城、太和、涡阳、盱眙共十三缺,均归酌委,并酌补中缺。惟芜湖归酌委,定远归酌补。又泗州、灵璧、盱眙三缺向系沿河要缺,今尚仍旧例,先尽河工人员请补,至各班补缺轮次,均系遵照部章办理,兹不复赘。据司卷。

光绪三十二年,布政使冯煦、按察使陈启泰会详内开:查皖省中简各缺轮委章程,向以十六缺为一轮,分正途、劳绩、捐纳三班,皆两超两挨,共占十二缺。同通、正途各插一班,占二缺,课吏馆存记各员插两班,占二缺,此现行通章也。近年以来各班人数多寡不同,若不略予变通,与时消息,似不足以昭公允而免偏枯。其应行变通之处,凡有三端:

一、正途班次宜变通也。正途一项,部章专指考班,其正途而保举者,则归劳绩。正途而捐纳者,则归捐班。皖省则凡正途出身,无论劳绩、捐纳皆归入正途一班,现有八十九员。而劳绩一班仅止三十三员。今拟请将正途而得保举者十四员改归劳绩班,是正途有七十五员,劳绩有四十七员。在劳绩初无阻滞而正途亦略见疏通。至捐纳一班,现已一百二十余员,若再以捐纳之正途改入,愈形拥挤。应请仍照旧章,含入正途班内。

一、插班各项宜变通也。向章插班四缺,课吏馆二,正途、同通各一。查课吏馆存记只十余员,现又改为法政学堂,一律停课,仍占二缺,似乎稍优。今拟止占第十五缺,其匀出一缺,以新章详准直隶州州同、州判插入,占第十六缺。其第七缺正途、第八缺同通,插班一仍其旧。至此四项插班人员,详定之初皆量才具之,能否不拘名数之先后,其同通一班,明云选无胜任之员准以正途之员抵委,近则于插班之中仍循轮委之旧,或才具竭蹶,或人地未宜,与插班委用之本旨转不相合。今拟请插委到班,皆于各本班中选用相当之员,不按名次。其正途、劳绩、捐纳三项到班,自应先尽名次在前者委用。若在前者或难胜任,则请于前五名中择用一员,于轮委之中仍寓择人之意。曾文正、沈文肃督两江时皆用此法,号为得人。又中简各缺向用轮委,若因案撤任亟须相当之员前往办理,应请改用酌委,以资得力。

一、交卸扣委宜变通也。向章署事之员,交代清楚回省后,如轮委到班,须扣足六个月始行委用。往往名次在前之员,甫经卸任,旋复到班,而在后之员遂为所压。今拟请于交待清楚回省后,扣足一年再行委用。其充当厘差之员,如轮委到班,即行扣委,差满回省者大卡扣足六个月,小卡扣足三个月,以厘差与缺其优者略足相当,不得不稍示限制。至委有瘠缺,托故缴札或逗留不行,应请(由)[有]司分别情节记过停委,以杜规避。又详查皖省同通,州县均有轮、超、酌各班,惟佐杂一途只有轮而无酌,其各署各局所办公得力者,虽得有超委多次,而非数年、十数年不获到班,似不足以示鼓励。拟请此后除腹地中简州县所辖之佐杂各缺仍按轮委用外,若分防边要,乃素号难治之区,由本司酌委相当之员,不拘班次名数,既不没其微劳,亦稍裨于要地。又查各局、所,提调、文案、收支等差责任较重,自应久于其事以资熟手。至核对、稽查等差,并非人所难能,亦复历久不易,殊未持平。拟请此后凡核对、稽查等差,除人尚得力准由该局、所提调禀留外,其余均以两年为限,期满即行改委,以昭公普而免偏枯。又查佐杂各班,多至数百员。本藩司前经查照新章,通饬各州县裁革门丁,改用启事官,而请委无多,仍形拥挤。拟请此后凡委有厘差者,择其人尚明白,操守可信,大卡酌用三四员,小卡酌用二三员。半由上派,半由下请,分赴各局,随同办公。仍归该卡委员节制。多用一委员即可少用一司事。司事每不惜名誉,委员将自顾考成。责成既专,稽查亦易。分委得人,既可辅正委之不及。或不自爱,假公营私,一经发觉,按其所犯,重则详参,轻则停委,该员亦无可怨尤。此外,无差之员闲居会城,无所事事,时日亦殊可惜。拟请仿照半日学堂例,俟法政学堂开办后,令各员入堂学习,分上下两班,作为旁听生。讲法律、政治,备他日一得之效。该员等亦必争自濯磨,以期学成致用矣。

又光绪三十四年,署布政使沈曾植、署提学使吴同甲、按察使玉山会详内开:查皖省同通,直隶州州同、州判委署轮次,皆超委一人,挨委一人,超委一人,挨委一人,课吏馆超酌委一人,计五缺为一轮。六品至八品委署轮次,挨委一人,各项超委一人,挨委一人,闱差超委一人,挨委一人,课吏馆超酌委一人,各项超委一人,挨委一人,赈务超委一人,挨委一人,酌委一人,课吏馆超酌委一人,计十二缺为一轮。九品至未入流委署轮次,挨委一人,赈务超委一人,挨委一人,各项超委一人,挨委一人,课吏馆超酌委一人,闱差超委一人,挨委一人,各项超委一人,挨委一人,酌委一人,课吏馆超酌委一人,计十二缺为一轮。现今政治迥非昔比,委署仍拘旧章,非动与例违,即不适于用。本司等审情度势,参考新例,窃谓宜增宜删约有数事。

正途之入仕也,以学术委用,理宜优异。查知县委署轮次,正途占全体三分之一,佐杂则不然。正途、捐纳初无重轻,知县正途不加高,佐杂正途不加低,事同一律,岂宜轩轾此正途轮位宜增也。

法政毕业人员,平日研究皆行政治民之事,则所学即所用,亦宜优视,以资治理。且候补官吏应入校者十居七八,旧生毕业甚众,新生继续无穷,不有奖励,何以劝来者惟法政学堂所详奖励,在部定奖励新章之前,自应注销。一面遵照部章造册汇送各司道局所,听候差委外,一面仍入轮委。用此法政学堂之轮位宜增也。

新例凡候补官吏应行考试者,一、二等分别差委等因。此等考取人员视肄业法政虽有未逮,然文辞识解必有可观,此新例考取人员之轮位宜增也。记予超委、酌委人员,其得也以劳绩,盖深合功懋懋赏之旨。此各项超、酌委之轮位宜仍旧也。

挨委人员以到省早迟定得缺之先后,其得也,不必有功,亦不必有学术。且新例凡候补人员大考之后,优者差委,次者入校,下焉者回籍。则挨委一班已融入考取差委及毕业委用两项之内,万无独存之理。此挨委名目宜遵例删除也。以上数端,本司等为疏通正途、奖励学术,恪遵新例起见,是否有当,理合开折缮呈,伏乞鉴核批示祗遵。再佐贰、边要各缺,仍照前等藩司详定章程酌量署理,不入轮次。此外未尽事宜,随时详请示遵合并声明。

又查皖省知县委署轮次,正途超委一人,正途挨委一人,劳绩超委一人,劳绩挨委一人,捐纳超委一人,捐纳挨委一人,正途一人,同知、通判一人,正途超委一人,正途挨委一人,劳绩超委一人,劳绩挨委一人,捐纳超委一人,捐纳挨委一人,课吏馆超酌委一人,直州同、州判一人,以十六缺为一轮。查佐杂委署轮次,本司等既已酌量改定,具文详请矣。知县一轮亦宜及时改定,以昭划一。顾其中犹有辨焉。知县轮次之改定,有与佐杂相同者,有与佐杂不相同者。如奖励学术,则学堂毕业之轮位宜增;奖励劳绩,则酌委、超委之轮位宜存;欲符新例,则挨委之轮位宜删,此相同者也。其不相同者何一曰正途班次之变通。劳绩挨委、捐纳挨委两班共四缺,今删去,而以学员及新例考取者入焉。犹不敷分布,拟再以第七缺之正途删去。或曰,似此,正途岂不窒碍不知劳绩、捐纳已共删四缺,正途仅仅删此一缺。统计一轮之中十六缺,劳绩昔四而今二焉,捐纳昔四而今二焉,正途昔五而今四焉。菀枯昭然,似毋庸虑。一曰同通,直州同、州判插委之变通。以佐杂而插委知县,其事甚优,以少数之佐班而占知县两缺,优而益优,似非平允。今拟略加限制,凡非正途出身、法政毕业者,概不插委县缺。此后缺出到班,如实及格无人,即虚积过班,庶足以剂其平,此与佐杂不相同者也。除此次详文所无者仍照旧章办理外,所有改定知县委署轮次缘由是否有当,理合开折具文,详请鉴核批示祗遵。

再,法政毕业人员注册之次第,以毕业之等第为准,不论毕业先后,如第一次毕业之优等不能居第二次毕业最优等之前是也。同为最优等,则论名次,如最优等第二名不能居最优等第一名之前是也。等第同而名次又同,则不得不以毕业之先后为断矣。将来委署官册,即照此造送,佐杂各班亦仿照办理。又县班法政卒业人员,亦应遵照部章造册汇送司道局所听候差委,合并声明。

猜你喜欢
  君臣鉴戒第六·吴兢
  卷第二百七十七 後唐紀六·司马光
  卷一·毕沅
  后汉光武皇帝纪一卷第一·袁宏
  卷下·王国维
  卷之三百五十八·佚名
  先进遗风卷上·耿定向
  提要·王曾
  第五十三卷 孝义 六·缪荃孙
  卷十二·傅恒
  十国春秋卷一百十四·吴任臣
  萧会理传·李延寿
  钱若水传·脱脱
  卷之九十四  平蠻錄(明)王軾 撰·邓士龙
  目录二·允禄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五百一十九·彭定求

        卷519_1 【立春日】李远   暖日傍帘晓,浓春开箧红。钗斜穿彩燕,罗薄剪春虫。   巧著金刀力,寒侵玉指风。娉婷何处戴,山鬓绿成丛。   卷519_2 【翦彩】李远   翦彩赠相亲,银钗缀凤真。双双衔绶鸟,两两度

  • 给左明先生·闻一多

    (十七年二月)左明兄:许久没有给你回信,太懒了!近来听说你在《新月》帮忙,生活既有着落,定可安心习作,可喜可慰。承询各问题条答如左:一,韵脚不易安好,乃因少读少做耳。二,词不达意,乃因少读书的原故。三,标点不成问题,有的作家甚至广

  • 郑成功传·佚名

    郑成功初名森,字大木,福建南安人。父芝龙,明季入海,从颜思齐为盗;思齐死,代领其众。崇祯初,因巡抚熊文灿请降,授游击将军;以捕海盗刘香、李魁奇、攻红毛功,累擢总兵。芝龙有弟三:芝虎、鸿逵、芝豹。芝虎与刘香搏战死。鸿逵初以武

  • 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二十一·佚名

    弘治元年十二月庚寅朔 上视大祀牲于南郊○兵部奏旧例不系应捕而能擒盗者冠带总旗一名以上升署一级余丁给赏盗木处决者给赏今锦衣等卫所副千户并冠带总旗舍人校尉余丁等不系应捕而所擒获盗有已处决者有瘐死及充军者方

  • 大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九十七·佚名

    万历八年三月庚子朔 孝肃皇后忌辰遣怀柔伯施光祖祭裕陵○辛丑谕都察院以将谒 山陵百务俱从省约内外随行者不许骚扰百姓○升湖广右布政使刘志伊为应天府府尹○升户部郎中截燿为四川副使○壬寅升四川巡抚都察院右佥都

  • 卷之二百三十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大臣

  • 卷之一千三百六十五·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雍正实录卷之一百三十二·佚名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保议政大臣保和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总理兵部事三等伯加十五级臣鄂尔泰总裁官光禄大夫经  筵日讲官起居注太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仍兼管吏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三等伯

  • 二六○ 谕内阁散馆之庶吉士黄寿龄等着分别授为编修检讨·佚名

    二六○ 谕内阁散馆之庶吉士黄寿龄等着分别授为编修检讨乾隆四十年四月二十八日乾隆四十年四月二十八日,内阁奉上谕:此次散馆之编修俞大猷,业经授职。其清书庶吉士黄寿龄、平恕、李尧栋、茅元铭、许兆椿、周厚辕,俱着授为

  • 卷十五 萧翰谋逆·李有棠

    太祖天赞元年夏四月癸亥,晋王存勖围镇州,节度使张文礼遣使来告急,诏将军康末怛率萧翰等往击,败之,杀其将李嗣昭,拔石城。翰一名迪里,字哈淮,宰相达鲁之子,舒噜太后之从子,太宗靖安后兄也。翰始以萧为姓,自是后族皆称萧氏。性残忍

  • 卷八·佚名

    △念品第六念喜生忧,念喜生畏。无所念喜,何忧何畏。昔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外道梵志素少子息唯有一子卒便命终昼夜追忆不能饮食脱衣露形在冢啼哭恒忆亡儿行来进止处所。是时梵志出舍卫城到祇洹精舍。至世尊所共

  • 叙东方大同学案·太虚

    予往者闭关普陀,刘君仁航赠报恩学社丛著,及观音福田院缘起、诗歌等,读之深爱其博综东西诸学,归尚乎佛,达以显豁,足悟浊世,遂与之缔交。嗣予寓沪编觉社季刊,往还益频。顷年虽形迹似疏,而神理固吻然无间也。今秋赴东亚佛教大会,刘

  • 八名普密陀罗尼经·佚名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住誓多林给孤独园。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及无量无数菩萨摩诃萨。并诸天人阿素洛等。异类大众前后围绕。  尔时世尊告金刚手菩萨言。善男子汝所受

  • 金光明经文句卷第三·智顗

    隋天台智者大师说门人灌顶录释忏悔品诸大乘经多分散明忏悔。此经专以忏悔当品。今先释名。忏者首也。悔者伏也。如世人得罪于王。伏款顺从不敢违逆。不逆为伏顺从为首。行人亦尔。伏三宝足下正顺道理。不敢作非。故名

  • 燕台花事录·佚名

    戏曲杂记。蜀西樵也撰,张次溪辑。分上、中、下三部分上,品花:有对清光绪初年在北京演出的戏曲演员朱霭云、王喜云、李玉福、孟金喜、贾桂喜、善双喜等22人的简评。中,咏花:收有作者与其文友咏赞戏曲演员的对联、诗、词、曲

  • 巾帼英雄·周恩来

    全文约9000字。这是周恩来于1914年10月和1915年4月用笔名“飞飞”发表在南开学校的校报《敬业》第一、第二两期上的一篇小说。由于时代所限,小说在文字上保留了文白相杂的形式。当时,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已经被窃国大

  • 僧伽罗刹所集经·佚名

    凡三卷(一作五卷)。前秦僧伽跋澄等译。又称僧伽罗刹所集佛行经、僧伽罗刹集经、僧伽罗刹集。今收于大正藏第四册。记述佛陀前世之修行及下生出家后之行化事迹。其中,有关佛成道以后四十五年间安居处所之记事,为他书所无,于

  • 阿弥陀经义记·智顗

    一卷。隋代释智顗撰。此义记是为解释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所译《阿弥陀经》而作。智大师所着法华等疏论集禅法三十三部,一百四十九卷,唯此义记最简略,总共有二千余言。开卷虽列五重玄义,但数语浮云而过。所释净土十疑论,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