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燕对录

燕对录,一卷,明李东阳撰。李东阳,字宾之,号西涯,湖广茶陵人。天顺八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孝宗朝官至文渊阁大学士,预机务。后受顾命,辅翼武宗。传见明史卷一八一。此书自弘治十年二月至正德六年八月,凡召见奏对之词,悉着于编。

《燕对录》全部章节目录

(1)燕对录

猜你喜欢
  晋书·房玄龄
  新唐书·欧阳修
  高士传·皇甫谧
  宋朝事实·李攸
  历代崇道记·杜光庭
  七国考·董说
  清宫二年记·德龄
  北平录·佚名
  民国奇闻·吴虞公
  读史剩言·秦笃辉
  江苏省通志稿邦交志·缪荃孙
  让台记·吴德功
  西山政训·真德秀
  圣祖仁皇帝圣训·雍正
  章实斋先生年谱·胡适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徐君宝妻·唐圭璋

      徐君宝,宋末岳州人。其妻被掠至杭,弗从敌,自投池水而死。   满庭芳   汉上繁华,江南上物,尚遗宣政风流。绿窗朱户,十里烂银钩。一旦刀兵齐举,旌旗拥、百万貔貅。长驱入,歌台舞榭,风卷落花愁。   清平三百载,典章人物,

  • 卷四下·朱熹

    <史部,史评类,御批资治通监纲目>   钦定四库全书 御批资治通监纲目卷四下 【癸丑】元朔元年冬定二千石不举孝廉罪法 【诏曰朕深诏执事兴亷举孝庶几成风绍休圣绪夫十室之邑必有忠信三人并行厥

  • 卷一百三十二·杨士奇

    永乐十年九月癸未朔○湖广黄梅县耆民言县临大江旧有圩岸百二十余里洪武中尝修筑之今夏霖雨江泛溢圩岸坍塌伤民田千八百二十余顷请以阖郡丁夫修筑从之○乙酉○设山东济宁州之济安埧交阯永通县之那奴村巡检司古陇县之小

  • 卷之二百五十三·佚名

    光绪十四年。戊子。三月。壬子朔。上诣储秀宫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皇太后安。至辛巳皆如之。内记注  ○谕军机大臣等、本日户部奏、议覆御史文郁请以大钱抵银报捐封典等项一摺。该部所请常捐及郑工大捐。均准搭

  • 第三○一谕光绪十八年十二月初九日一一七一六--二·佚名

    新竹县奉台北府札,谕令绅士林汝梅等,将登云会半年息银备缴,以凭批解赴府特授新竹县正堂、加二级、纪录十次叶为谕饬完缴事。本年十二月初七日,奉本府宪龙札开:「案查(云云照文叙至)毋延,此札」等因。(注)奉

  • 一四四八 谕着各督抚照数严追摊赔文津阁换写书籍原承办供事人员归款·佚名

    一四四八 谕着各督抚照数严追摊赔文津阁换写书籍原承办供事人员归款乾隆五十七年五月十四日乾隆五十七年五月十四日奉旨:军机大臣核议纪昀奏覆勘文津阁书籍遗漏未签各员,请交部分别议处,其应行换写各书,所需工料银两,于议

  • 刘黻传·脱脱

    刘黻,字声伯,乐清人。早有好名声,在雁荡山的僧寺中读书。三十四岁时,参加淳..十年(1250)的考试进入太学,同辈已很赞赏他。当时丁大全正为御史,劾奏丞相董槐,迫使他退职,将夺取他的相位。刘黻率同舍生拜伏在宫殿下上书,大概说朝

  • 杨基传·张廷玉

    杨基,字孟载,祖籍四川嘉州,祖父在吴做官,基出生在吴,故也是吴人。杨基九岁能背诵《六经》,长大后著书十万余言,题名《论鉴》。元末战乱,基隐居于吴中赤山。张士诚请他去任丞相府记室,未多久即辞去了,客居于铙介家中。明军攻下平

  • 卷十六擅与律·窦仪

    【九门】律条二十四并疏擅发兵调发杂物供军给发兵符拣点征人卫士征人冒名相代大集校阅乏军兴征人稽留告贼消息与闲谍通主将不固守城临阵先退私放征防人还巧诈避征役镇戍犯罪出给戎仗镇戍番代兴造料请工作不如法私有禁

  • 卷三·刘逢禄

    名例第五隐元年:春,王正月。传:王者孰谓?谓文王也。注:文王,周始受命之王,方陈受命制正月,故假以为王法。不言谥者,法其生不法其死,与后王共之。秋七月,天王使宰咺来归惠公仲子之賵。注:云天王者,时吴楚上僭称王,王者不能正而上自系

  • 第四章 17·辜鸿铭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辜讲孔子说:“当遇到值得我们学习的人,应该想如何可以和他们看齐。当我们遇到不如我们的人,我们应当反思并找出我们是否有和他们相同的弊病。”辜解唐李习之荐所知于徐州张仆射书

  • 春秋集传详説目録·家铉翁

    卷首序纲领卷一隠公上卷二隠公下卷三桓公上卷四桓公下卷五庄公上卷六庄公中卷七庄公下卷八闵公卷九僖公一卷十僖公二卷十一僖公三卷十二僖公四

  • 建立法品第十六·佚名

    于是持心梵天问普首童真曰:愿劝如来至真等正觉。令此经典于后末世五浊俗时建立流演。普首答曰:于梵天意所趣云何。如来岂为班宣申畅于此法乎。欲令如来建立法耶。报曰不也。是故梵天。一切诸法无所建立。亦无有念亦无言

  • 卷六十九(那连提耶舍译)·佚名

    △菩萨见实会第十六之九广果天授记品第二十二尔时八亿广果诸天。见诸阿修罗伽楼罗龙及龙女鸠槃茶乾闼婆夜叉紧那罗摩睺罗伽。诃罗伽阇天。四天王天。三十三天。夜摩天。兜率陀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梵摩天。光音天

  • 四十五、他是阿谁·慧开

      东山师祖曰:“释迦弥勒犹是他奴,且道:他是阿谁?”   无门曰:若也见得他分晓,譬如十字街头撞见亲爷相似,更不须问别人道是与不是。   颂曰:他弓莫挽,他马莫骑,他非莫辨,他事莫知!

  • 卷第五十四·佚名

    实叉难陀译八十华严经“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大欣慰。何等为十?所谓:诸菩萨发如是心:‘尽未来世所有诸佛出兴于世,我当皆得随逐承事令生欢喜。’如是思惟,心大欣慰。复作是念:‘彼诸如来出兴于世,我当悉以无上供具恭敬供养。

  • 卷第七十四·佚名

    阿毗达磨顺正理论卷第七十四尊者众贤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辩智品第七之二所言行相有十六者。为但名别实亦有异。何谓行相能行所行。颂曰。行相实十六  此体唯是慧能行有所缘  所行诸有法论曰。有说。行相名虽十

  • 梼杌闲评·佚名

    明代长篇白话历史小说,五十卷五十回。不题作者姓名,论者以为是李清的作品, 比较可信。成书于明亡之前,有康熙以后木刻坊刊小本,后又有翻刻本,易其名为《明珠缘》。《梼杌闲评》是以明末太监魏忠贤与熹宗乳母客氏擅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