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江苏省通志稿人物志

宣统元年(1909)始修,由江苏通志局主持,缪荃孙任总纂。人物志。曰名宦,凡人任于苏省有名者,曰任绩,凡苏人任于京外有可述者;曰孝义、曰儒林、曰文苑、曰武功、曰忠节、曰隐逸、曰艺术、曰方外、曰流寓,皆详事实,各为列传。此次编志,夏先生仁虎有补者,一并列入。

《江苏省通志稿人物志》全部章节目录

(1)第一卷 名宦 一
(2)第二卷 名宦 二
(3)第三卷 名宦 三
(4)第四卷 名宦 四
(5)第五卷 名宦 五
(6)第六卷 名宦 六
(7)第七卷 名宦 七
(8)第八卷 名宦 八
(9)第九卷 帝王
(10)第十卷 仕绩 一
(11)第十一卷 仕绩 二
(12)第十二卷 仕绩 三
(13)第十三卷 仕绩 四
(14)第十四卷 仕绩 五
(15)第十五卷 仕绩 六
(16)第十六卷 仕绩 七
(17)第十七卷 仕绩 八
(18)第十八卷 仕绩 九
(19)第十九卷 仕绩 一 ○
(20)第二十卷 仕绩 一 一
(21)第二十一卷 仕绩 一 二
(22)第二十二卷 仕绩 一 三
(23)第二十三卷 仕绩 一 四
(24)第二十四卷 仕绩 一 五
(25)第二十五卷 仕绩 一 六
(26)第二十六卷 仕绩 一 七
(27)第二十七卷 仕绩 一 八
(28)第二十八卷 仕绩 一 九
(29)第二十九卷 仕绩 二 ○
(30)第三十卷 仕绩 二 一
(31)第三十一卷 仕绩 二 二
(32)第三十二卷 仕绩 二 三
(33)第三十三卷 仕 绩 二 四
(34)第三十四卷 仕绩 二 五
(35)第三十五卷 仕绩 二 六
(36)第三十六卷 仕绩 二 七
(37)第三十七卷 仕绩 二 八
(38)第三十八卷 仕绩 二 九
(39)第三十九卷 仕绩 三 ○
(40)第四十卷 仕绩 三 一
(41)第四十一卷 仕绩 三 二
(42)第四十二卷 仕绩 三 三
(43)第四十三卷 仕绩 三 四
(44)第四十四卷 仕绩 三 五
(45)第四十五卷 仕绩 三 六
(46)第四十六卷 仕绩 三 七
(47)第四十七卷 仕绩 三 八
(48)第四十八卷 孝义 一
(49)第四十九卷 孝义 二
(50)第五十卷 孝义 三
(51)第五十一卷 孝义 四
(52)第五十二卷 孝义 五
(53)第五十三卷 孝义 六
(54)第五十四卷 孝义 七
(55)第五十五卷 孝义 八
(56)第五十六卷 孝义 九
(57)第五十七卷 忠节 一
(58)第五十八卷 忠节 二
(59)第五十九卷 忠节 三
(60)第六十卷 忠节 四
(61)第六十一卷 忠节 五
(62)第六十二卷 忠节 六
(63)第六十三卷 忠节 七
(64)第六十四卷 忠节 八
(65)第六十五卷 忠节 九
(66)第六十六卷 忠节 一 ○
(67)第六十七卷 忠节 一 一
(68)第六十八卷 忠节 一 二
(69)第六十九卷 儒林 一
(70)第七十卷 儒林 二
(71)第七十一卷 儒林 三
(72)第七十二卷 儒林 四
(73)第七十三卷 儒林 五
(74)第七十四卷 文苑 一
(75)第七十五卷 文苑 二
(76)第七十六卷 文苑 三
(77)第七十七卷 文苑 四
(78)第七十八卷 文苑 五
(79)第七十九卷 文苑 六
(80)第八十卷 文苑 七
(81)第八十一卷 文苑 八
(82)第八十二卷 文苑 九
(83)第八十三卷 文苑 一 ○
(84)第八十四卷 文苑 一 一
(85)第八十五卷 文苑 一 二
(86)第八十六卷 文苑 一 三
(87)第八十七卷 文苑 一 四
(88)第八十八卷 文苑 一 五
(89)第八十九卷 文苑 一 六
(90)第九十卷 文苑 一 七
(91)第九十一卷 文苑 一 八
(92)第九十二卷 文苑 一 九
(93)第九十三卷 文苑 二 ○
(94)第九十四卷 文苑 二 一
(95)第九十五卷 文 苑 二 二
(96)第九十六卷 文苑 二 三
(97)第九十七卷 文苑 二 四
(98)第九十八卷 文苑 二 五
(99)第九十九卷 文苑 二 六
(100)第一○○卷 艺 术 一
(101)第一○一卷 艺术 二
(102)第一○二卷 艺术 三
(103)第一○三卷 艺术 四
(104)第一○四卷 艺术 五
(105)第一○五卷 艺术 六
(106)第一○六卷 艺术 七
(107)第一○七卷 隐逸
(108)第一○八卷 流寓
(109)第一○九卷 方 外

猜你喜欢
  列女传·刘向
  续资治通鉴长编拾补·黄以周
  元史通俗演义·蔡东藩
  从征实录·杨英
  朝野新谭·姜侠魂
  十叶野闻·许指严
  曹野人先生传·易顺鼎
  清真居士年谱·陈思
  江苏省通志稿民政志·缪荃孙
  江苏省通志稿经籍志·缪荃孙
  名臣碑传琬琰集·杜大珪
  资平自传·张资平
  国朝典故·邓士龙
  幸存录·夏允彝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张枢·唐圭璋

      枢字斗南,一字云窗,号寄闲,西秦(今陕西省)人,居临安。善词名世。   瑞鹤仙   卷帘人睡起。放燕子归来,商量春事。风光又能几。减芳菲、都在卖花声里。吟边眼底。被嫩绿、移红换紫。甚等闲、半委东风,半委小桥流水。

  • 卷三十五·陈焯

    <集部,总集类,宋元诗会钦定四库全书宋元诗会卷三十五兵部主事陈焯编高 登【字彦先漳浦人少孤力学宣和间为太学生汴京被围登与陈东等上书乞斩六贼及夺李纲兵柄再诣阙争之钦宗即位相吴敏张邦昌将复用李邦彦登力陈为不

  • 虚舟集巻五·王偁

    (明)王偁 撰○七言律诗登无诸钓龙台懐古髙台逺枕大江流江上云屏宿霭收才子挥毫春作赋商人醉酒晚移舟空潭龙去山河改古殿云寒剑戟愁莫向此中多感慨汉家陵树已千秋留别梅溪诸友凉风才动芰荷衣却忆青山赋独归近别慈亲温省

  • 列传第二 神元平文诸帝子孙·魏收

    上谷公纥罗,神元皇帝之曾孙也。初,从太祖自独孤如贺兰部,招集旧户,得三百家,与弟建议,劝贺讷推太祖为主。及太祖登王位,纥罗常翼卫左右。又从征伐,有大功。纥罗有援立谋,特见优赏。及即帝位,与弟建同日赐爵为公。卒。子题,少以雄

  • 第六回 帖木真独胜诸部 札木合复兴联军·蔡东藩

      却说帖木真为部长后,招携怀远,举贤任能,命汪古儿、雪亦客秃、合答安答勒都儿三人司膳;元重内膳之选,非笃敬素著者不得为之,语见《元史&middot;石抹明里传》。迭该管牧放羊只;古出沽儿修造车辆;朵歹管理家内人口;忽必来、

  • 第一○四卷 艺术 五·缪荃孙

    镇 江 府 南唐竹梦松竹梦松,建康溧阳人。为东川别驾。人物、士女,绰约体态,台阁布景,得周防格。又善雪竹。(五代名画补遗、画史、图绘宝鉴、历代画史汇传) 宋张端衡张端衡,镇江人,以进士调句容县。画木石有名。(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二 忠义传十五·纪昀

    忠义传元 【三】○元三董抟霄【昂霄】 王英福寿【伯嘉努 贺方 达年达萨】 郑玉黄冔 拜特穆尔德哷默色【和尔多卜丹 吕复等】 布延布哈【申荣】闵本【拜珠】赵宏毅【恭】 王逊志保赛音布哈【张庸 段祯】丁

  • 台湾对外关系史料·佚名

    ●两江总督何桂清照会美使潮、台两口先行开市应俟英、法定约后办理(咸丰九年九月十一日)&mdash;&mdash;录自「中美关系史料」「嘉庆、道光、咸丰朝」页三三一~三三二。大清钦差大臣总理各口通商事务、太子少保、兵部尚书

  • 绎史卷一百十三·马骕

    灵壁县知县马骕撰扁鹊文挚医术史记扁鹊者勃海郡郑人也姓秦氏名越人少时为人舍长舍客长桑君过扁鹊独竒之常谨遇之长桑君亦知扁鹊非常人也出入十余年乃呼扁鹊私坐闲与语曰我有禁方年老欲传与公公毋泄扁鹊曰敬诺乃出其懐

  • 户口例·佚名

    目录 立法稽查脚夫事宜 禁收幼尼 设立保甲事宜 编查保甲条款 议设族正副 议定编查保甲章程 立法稽查脚夫以安行旅 民数免造细册 保甲通饬事件 举行保甲,现复参酌旧章,饬属认真编查船户、棚民具奏 编查保甲,严议章程详覆

  • 存人编卷三·颜元

    明太祖高皇帝释迦佛赞解佛之害,至今日尚忍言哉!胥天下之周行而埂塞之,胥天下之人物而斩绝之。家家土偶,而不思野鬼入宅,足以招致不祥,户户诵经,而不知覆宗绝嗣之邪教,阴毒浸染,足以害人祸世。甚哉民乎,愚之可怜也!人徒见高皇帝龙

  • 卷二十·真德秀

    <子部,儒家类,西山读书记钦定四库全书荟要西山读书记卷二十宋 真德秀 撰学书说命説曰王人求多闻时惟建事学于古训乃有获事不师古以克永世匪说攸闻王氏曰学道将以见之行事也非独知之而已○吕氏曰人君学问之博非以为

  • 杂篇&middot;寓言第二十七·庄子

    [题解]《寓言》以篇首头二字名篇,名篇方法同《外物》。“寓言”就是以假托他人之言来阐发自己的道理。这是庄子论述自己观点的一种手法。全篇的宗旨在于庄子的哲理是用大量的寓言作为论证的根据的,但也

  • 大乘方广总持经全文·佚名

    隋天竺三藏毗尼多流支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六万二千人俱。菩萨摩诃萨八十亿众。摩伽陀国优婆塞六十亿百千人尔时世尊夏安居已,临涅槃时入如法三昧。入三昧已,是时三千大千世界。普遍庄严悬缯

  • 佛说文殊师利般涅槃经·佚名

    西晋居士聂道真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八千人俱。长老舍利弗。大目揵连。摩诃迦叶。摩诃迦旃延。如是等众上首者也。复有菩萨摩诃萨十六人等。贤劫千菩萨弥勒为上首。复有他方菩萨千

  • 金光明经忏悔灭罪传·佚名

      昔温州治中张居道。沧州景城县人。未莅职日。因适女事屠宰诸命。牛羊猪鸡鹅鸭之类。未逾一旬。卒得重病绝音不语。因尔便死。唯心尚暖家人不即葬之经三夜便活。起坐索食。诸亲非亲邻里远近闻之。大小奔起。居道即

  • 青箱杂记·吴处厚

    宋代文言轶事小说。宋吴处厚著。 《宋史·艺文志》题黄朝英撰,非。常见有《笔记小说大观》本。本书共十卷,每卷分若干则,大抵篇幅相当,而条数则多寡不等。各卷没有一定的主题,记叙的多是当时的名人轶事和世俗民间的杂说之

  • 无常三启经·佚名

    简称《无常经》,亦称《三启经》。佛教经典。唐义净译。一卷。主要内容是佛说世间有生、老、病、死,故不可爱。主旨叫人不要留恋世间,应等观生死。本经在序分前、流通分后各有一长段偈颂,这种组织形式为佛典中所仅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