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七十三绿营四

江南驻京文报局江南驻京文报局委员一人。江南旧有驻京提塘,因转雇书手,积压文件,经督抚会奏裁撤,照直隶另设文报局办法,派员驻京,设立江南文报局,据光绪三十三年司卷。旋经陆军部奏准。所派文报局各员名,应先行咨部,如遇有迟延擦损遗失等事,仍由部查核。凡各部院与江督、苏皖巡抚、江北提督各衙门来往公文向归驿递者仍循旧办理外,其应由京塘经管接递之公文等件,均由该局接收。开办经费计湘平银一千两,由江南财政局发给。常年经费、委员月支薪水夫马各五十两,自光绪三十三年九月开局起支。其邮费、报资、局用等项,由该员按季赴财政局请领,实用实销。至所裁京塘,每年在皖省藩库请领工墨银京平一千两、报资银市平一千二十九两,共折实库平银一千九百四十八两四钱二分。江督来文,自三十四年春季起,仍按季尽数解赴江南财政局收存,以备拨充该局经费。据三十三年司卷。

沿革旧额支皖省工墨、报资各银,由藩库耗羡项下放银一千二百五十两、摊捐项下放银一千一百两、闲款内放银三百两,军兴停支。同治三、四、五等年,只酌给湘平银四百两,六年岁支工墨京平银八百两,七年又支报资照五成八折市平银五百八十两,均按两季领给。至光绪元年,改支工墨银京平一千两、报资银市平七百三十五两。至五年秋季起,以后每年报资加二成,共计七成,岁实支市平银一千二十九两,至今无异。据同治、光绪各年司卷。

再查京塘向有底垫交代银七千两,近经裁撤,仍归苏皖赣三省司库摊放。据三十三年司卷。

省提塘

驻省提塘一人。江南驻省提塘经管往来各部院公文暨奏折、夹板一切等件。随时包封,分别转递皖塘。由浦口至徐州设二十二塘,自京至省,额设六十九塘。所需工食纸张等费,按两季由藩库请领,共领工墨银八十两,由耗羡项下扣平。扣京平四两八钱,实收库平七十五两二钱。放给报资银六百三十两,由漕折捐款项下扣平扣市平十二两六钱,实收库平六百一十七两四钱。放给。据光绪三十二年司卷。

沿革旧额支工墨银一百两、今改八折。报资银九百两。今改七折。自咸丰中捻匪滋扰,塘务停办。至同治三年,照旧办理,四、五两年,只由藩库耗羡项下给工墨银京平五十两,六年加至京平八十两,八年正月详准立案。以后报资九百两,发给五成,仍照耗羡例八折放给,由漕折捐款项下筹给市平银三百六十两。至光绪十九年秋季起,报资加为七成,计岁支银六百三十两、工墨银八十两仍旧,至今无异。据同治及光绪元年至三十二年司卷。

濠梁提塘

委驻濠梁提塘一人。是塘向由皖抚于旗牌官内派驻临淮相近之濠梁驿,经管京塘递至京口驿交省塘递皖之文报。据光绪二十八年查复部卷。岁由藩库请领纸工书快等工食银九十八两四钱,折实库平银九十二两四钱九分六厘,分两季领。内于耗羡项下放库平五十八两六钱五分六厘、市湘平项下放库平三十三两八钱四分。据三十二年司卷。

沿革旧额支工墨等银一百十四两,军兴停支。同治二年复领工食,自元年至五年每年只于耗羡项下放银二十三两。六年,援京塘例,将耗羡项下七十八两,每年照八折放银六十二两四钱。八年,又经批准,加给原支闲款项下应领工食银三十六两,各塘不得援例,节年照领,至今。据同治、光绪各年司卷。

此外,原有江宁提塘一人,军兴后不复领给,不备载。据同治初年司卷。

猜你喜欢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三十五·杨仲良
  卷十五·李心传
  卷十五 顺帝·王夫之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三百二十二·佚名
  卷之五十三·佚名
  卷之五百四十七·佚名
  ◎梅郎惨死之记载(一则曰呜呼梅郎再则曰呜呼梅郎)·李定夷
  通志卷八十九·郑樵
  卷十八·高士奇
  十国春秋卷九十·吴任臣
  朱百年传·李延寿
  曹震传·张廷玉
  卷九 礼四(吉礼 )·龙文彬
  卷91·陈邦瞻
  赵柏·周诒春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四十二出 吴刎·梁辰鱼

    【菊花新】〔净小外同上净〕当年战胜气何豪。霸业谁知一旦消。〔小外〕奔走到荒郊。不辨前途昏晓。〔净〕王孙大夫。我被越兵追赶。直到此间。前日遣伯嚭去请行成。怎么这时候还不见他回报。〔小外〕主公差矣。伯嚭

  • 初集卷二十六·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初集卷二十六古今体九十一首【乙丑三】偶忆盘山别业命笔写之并题以句盘山太行脊千里走蓟易峰峦特秀拔往往露奇石别业构其间匪学烟霞客来往偶停骖一览千巗碧孟夏雨未足展转愁无麦飞亷势复扇熇蒸日若

  • 卷七·梅鼎祚

    钦定四库全书古乐苑卷七明 梅鼎祚 编燕射歌辞【二梁 北齐 北周 隋】梁三朝雅乐歌俊雅【三曲四言衆官出入奏隋书乐志曰宋元徽三年仪注奏肃咸乐齐及梁初亦同至是改为俊雅取礼记王制云司徒选士之秀者升之学曰俊士也

  • 卷一百五十 志一百二十五·赵尔巽

      ◎交通二   △轮船   自西人轮船之制兴,有兵轮,有商轮。其始仅往来东西洋各国口岸而已。中国自开埠通商而后,与英吉利订江宁条约,而外轮得行驶海上矣。续与订天津条约,而外轮得行驶长江矣。商旅乐其利便,趋之若鹜。

  • 卷第二百五十五 唐紀七十一·司马光

      起玄黓攝提格(壬寅)五月,盡閼逢執徐(甲辰)五月,凡二年有奇。   僖宗惠聖恭定孝皇帝中和二年(壬寅、八八二年)   五月,以湖南觀察使閔勗權充鎮南節度使。勗屢求於湖南建節,朝廷恐諸道觀察使效之,不許。先是,王仙芝寇掠江西

  • 第四章 灭亡时代·佚名

    ○第八十九节 溥仪之兼祧方载湉之初立也,吏部主事吴可读以死建言,痛斥西太后不为载淳立嗣之非计。西太后虽心恶之,而屈于理之不当,乃宣旨,将来载湉生子,即承继载淳为嗣。及光绪二十四年,载湉以变法忤西太后,幽于西苑瀛台,其时

  • 大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二·佚名

    成化二十三年九月丁酉朔 皇太子令谕礼部曰洪惟 祖宗创业垂统传继万年兹者不幸 皇考大行皇帝上宾遗命承绪顾抱痛方殷不忍遽承尔宗亲文武群臣军民耆老奉笺劝进至再至三允惟 宗社生民之重寄 皇考遗命之难违不得已勉徇所

  • 八五 蒋抑卮·周作人

    时间大约是在戊申(一九〇八)年的初冬,我们刚搬家到波十九号,就来了两位不速之客,这时幸而已经搬了家,若是在伍合,就有点不好办了。这客人乃是夫妇两位,大概是鲁迅认识的人,所以他只好将房子让出来,请他们暂住,自己归并到许季茀的

  • 李元忠传·李百药

    李元忠,赵郡柏人人氏。曾祖父灵,魏定州刺史、巨鹿公。祖父恢,镇西将军。父显甫,安州刺史。元忠年轻时有志操,居丧以孝义闻名。袭爵平棘子。魏清河王元怿为司空,辟元忠作士曹参军;元怿升任太尉,又启奏朝廷,让他为长流参军。元怿

  • 陶谷传·脱脱

    陶谷字秀实,..州新平人。本姓唐,避后晋高祖石敬瑭名讳改姓陶。历任北齐、隋、唐官职,成为名家望族。其祖父唐彦谦,历任慈、绛、澧三州刺史,有诗名,自号鹿门先生。其父唐涣,领夷州刺史,唐末之乱,被..州主将杨崇本害死。当时陶谷

  • 卷一百十七·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卷一百十七宗庙考【十一】奉先殿享奉先殿仪日献食月荐新朔望朝谒时节展拜出入启告恭遇列祖圣诞列祖列后忌辰及诸令节庆典则於後殿上香行礼恭遇皇太后万夀皇帝万夀元旦冬日至及国有大庆则恭奉

  • 第二十七章 箬溪、德安、王家铺之血战·李宗仁

    一羊肠山是阳新县南部和武宁县交界区域的一系列石山。山虽不大,却十分险峻。山上草木不生,乱石如林,易守难攻。此时敌军约千余人据守该山,堵住我军南向去路。翌日清晨我遂下令攻山。敌并不固守,稍战即退。我军穷一

  • 易经·说卦传·第六章·佚名

    神也者,妙万物而为言者也。动万物者,莫疾乎雷;桡万物者,莫疾乎风;燥万物者,莫姤遤乎火; 说万物者,莫说乎泽;润万物者,莫润乎水;终万物始万物者,莫盛乎艮。故水火相逮,雷风不相悖,山泽通气,然后能变化,既成万物也。

  • 卷五十六·沈廷芳

    钦定四库全书十三经注防正字卷五十六山东按察使沈廷芳撰经觧第二十六属辞音义注及下同【注下字毛本互误】疏疏通至书教也○上知帝王之世【王误皇】絜静至易教也○正则防吉【吉监本误古】乐之失奢○乐主广博和易【和误

  • 第二十八卦:《大过卦》·佚名

    大过:栋桡;利有攸往,亨。【白话】《大过卦》象征极为过分:房屋的栋梁受重压而弯曲;利于前去行事,亨通顺利。《象》曰:“泽灭木,大过;君子以独立不惧,唏世无闷。【白话】《象辞》说:“《大过卦》的卦象是巽(风)下兑

  • 持施王品第四·佚名

    佛告持人,乃往过去无央数劫。加复越是不可计劫。尔时有佛,号意普玉王如来至真等正觉明行成为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为佛世尊,其佛世时。有八十亿垓沙门众。皆阿罗汉诸漏已尽。习学不学阿那含斯陀含须陀洹。亦复如

  • 序·胡兰成

    朱天文上个世纪六○年代中期,流亡日本的胡兰成老师应邀在名古屋讲《心经》,之后,一九六六年从二月到六月,以日文写成书,这是胡老师的第一本日文书。一九五○年胡老师离开大陆,自香港偷渡至日本,在静冈清水市池田笃纪家暂居半

  • 卷第八十七·霁仑超永

    五灯全书卷第八十七京都圣感禅寺住持(臣)僧 (超永) 编辑京都古华严寺住持(臣)僧 (超揆) 较阅 进呈临济宗南岳下三十六世随录灵岩雪庵状伊致禅师上堂。举我此法门只论见性不论禅定解脱。师笑曰。大小祖师。禅定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