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四十六典礼三

呈进方物凡巡抚每年呈进方物二次。

定制:每届端阳节,于三月内差武弁。呈徽墨二分,歙砚二分,朱锭一匣,歙县承办。本色宣纸五十张,泾县承办。珠兰茶一箱,雨前茶一箱,休宁县承办。银针茶一箱,雀舌茶一箱,梅片茶一箱,霍山县承办。琴笋二桶,歙县承办。藕粉二桶,当涂县承办。樱桃脯二桶,阜阳县承办。枣脯一桶,青螺一桶,青饼二桶,休宁县承办。青阳扇一百柄。青阳县承办。

每届年节,于十月内差武弁。呈徽墨二分,歙砚二分,朱锭一厘,歙县承办。朱红云龙福字笺五十幅,泥金各色对笺五十幅,休宁县承办。古色宣纸五十张,本色宣纸五十张,泾县承办。银针茶一箱,雀舌茶一箱,梅片茶一箱,霍山县承办。珠兰茶一箱,雨前茶一箱,涂尖茶二箱,休宁县承办。琴笋二桶,歙县承办。枣脯一桶,青螺一桶,休宁县承办。樱桃脯二桶。阜阳县承办。

查端阳节、年节两贡内载歙县承办歙砚、琴笋两品,该县自遭兵燹,所有例贡歙砚砚式被毁,工匠故绝,迭经招徕,迄无应募之人,琴笋一项,亦因该山竹枝,昔被匪伐,虽连年培养,未能畅茂,实难措备。又端阳贡内载休宁县承办青饼二桶,久已失产,无从采办。其年贡内休宁县承办各色笺纸、涂尖茶,据称该县应办品物,自同治四年奉文开办,当因各色笺纸、涂尖茶均非所产,详奉抚院批开:应进各色笺纸,本部院派人赴扬州采办,其余该县应办各种贡品,仍即赶紧制备,先期解辕。涂尖茶既非承办,应毋庸议。嗣后每届均经详明各在案。现各色贡纸,每年由支应局详请委员赴苏依样定购。据抚署支应局各卷。

按每次办贡,请领盘费曹平银四百两,折费曹平银四十六两,又贡品应用油布三十张,油纸八十张,棉花十斤,包板绳箱全副,麻绳三十斤,黄包袱二条,又护贡戈什二人,至徐州府,领每人饭食钱六千,共领十二千,均照案在支应局发给。其年贡内采办例贡纸张,由委员选办纸料,运赴苏州,照式制备。支价并装潢库平银三百二十九两八钱九分二厘,配造齐全,请给护照、封条运回。计正贡纸张内朱红描金福方五十张、五色描金八团对料五十幅、茶色宣纸八(言)[团]对料五十幅,分装香楠木匣四只,外用黄漆套匣三只。又贡余纸张内描金蜡笺对料五十幅,洒金茶色对料五十幅,分装楠木匣二十只,外用绿漆套匣二只,由支应局转呈备进。据支应局卷。

凡每岁额进贡茶一次,定制,六安州并属霍山县每岁额进春贡芽茶四百袋,每袋一斤十二两,共重七百斤,例限谷雨节十日后委员起解,五十日到京解送礼部,奏交内务府查收,迟延逾限者参处。据部案。

查六安州并属霍山县解贡芽茶,如乙年芽茶即于甲年十二月内详请委员管解,一面由藩司填具连批,呈抚辕挂号,并移取勘合传牌,填给夫马,以便沿途应付解赴,礼部转交内务府收明,奉掣批回。其茶务须一旗一枪,装潢式样妥为备办,并先期于谷雨前将茶样照式装潢,专差赍省听候查验,饬委起运,以昭慎重。据司卷。

凡坛庙应用棕毛,由部咨取,依限批解。定制,工部制造坛庙棕毯,向系行取两江总督采办棕毛,解部应用,以五万斤为一批,依限起解,赴工部交纳,守奉批回回销。据司卷。

查棕毛一项,安省产地之宁国、池州、太平三府属棕树尚未种复,无棕可采,详明照案赴江西、湖北一带采办,运省捆扎,领咨解部。每斤例准照部价销银三分,每批共该正银一千五百两,又协贴价银二千六百余两,又部饭银一千二百两,并水脚银一千八百余两。光绪十四年奏准在于正耗项下动给,饬委领解动用造报。据司卷。

猜你喜欢
  卷六十二 志三十七·赵尔巽
  卷二百五十三 熙寧七年(乙卯,1075)·李焘
  第四十八回 斩敌将进灭宇文部 违朝议徙镇襄阳城·蔡东藩
  一二八八 军机处为发还盛京书事致盛京署理将军成策咨文·佚名
  一四六 陕甘总督勒尔谨等奏委员解送书籍并汇叙目录呈明折·佚名
  平定两金川方略卷一百二十八·阿桂
  绎史卷六十八·马骕
  绎史卷五·马骕
  甲申传信录卷六·钱士馨
  张深传·李延寿
  桂彦良传·张廷玉
  太祖孝慈高皇后传·张廷玉
  樊山政书卷十一·樊增祥
  卷二百六十六·杨士奇
  卷三十三·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六一词 全文·欧阳修

      ☆采桑子  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采桑子  春深雨过西湖好,百卉争妍。蝶乱蜂喧。晴日催花暖欲然。  兰桡画舸悠

  • 《词综》(卷十八)·朱彝尊

    宋词六十二首杏花天汪莘美人家在江南住,每惆怅江南日暮。白洲畔花无数,还忆潇湘风度。 幸自是断肠无处,怎强作莺声燕语?东风占断秦筝柱,也逐落花归去。好事近汪莘夹岸隘桃花,花下苍苔如积。蓦地轻寒一阵,上桃花颜色。 东邻西

  • 卷四十六·陈邦彦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历代题画诗类卷四十六目录闲适类题王荆公半山图【宋刘宰】题沈公雅卜居图【宋朱子】题黄花幽居图【金李献甫】山居杂画诗【元元好问六首】题山居图【元范梈】题娄仲英山居图【元成廷珪】题山居图【元

  • 卷第七十一·胡三省

    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朝散大夫右谏议大夫充集贤殿修撰提举西京嵩山崇福宫上柱国河内郡开国侯食邑一千八百户食实封六百户赐紫金鱼袋臣司马光奉敕编集后学天台胡三省音注魏纪三〔起着雍河涒滩(戊申),尽上章涒茂(庚戌),凡

  • 资治通鉴后编巻二十八·徐乾学

    宋纪二十八【起上章阉茂六月尽重光大渊献十二月凡一年有奇】真宗膺符稽古神功让德文明武定章圣元孝皇帝大中祥符三年六月癸丑知河中府杨举正言本府父老僧道千二百九十人状请车驾亲祀后土诏不许丙辰颁诸州释奠圣文宣

  • 卷四十四·佚名

    十一月初八日(辛未),福康安奏言:台湾贼匪蔓延日久,官兵力疲气馁,总未蒇功。蒙将屯练贵州、广西兵丁预为调拨,各兵俱系生力,锐气方盛,进剿必能得力。臣适因风信不顺,守候数旬。粤西兵业俱到齐,屯练已有至泉州之信,贵州官兵不日亦可

  • 第二一八札光绪五年四月三十日一一五○四—一·佚名

    台北知府陈,层奉总督何批,札知新竹县:遇有火器杀人犯逃匿洋行、洋船,应照会领事交出札新竹县(注)赏戴花翎、署理台北府正堂、卓异候升陈为行知事。本年四月十三日,奉福建通商总局司道宪札开:「准皋司衙门

  • ·沿边各隘·丁曰健

    噶玛兰地势,东面海,西、南、北三面皆山;所在生番出没。自设官后,沿山次第设隘,以壮丁守之。二十一、二年间,犹有生番逸出杀人;今则防堵益密,林木伐平,沿山皆成隘田,而居民安堵矣。自三貂入噶玛兰首境为远望坑,民壮

  • 供用·朱元璋

    凡亲王每岁来朝,自备饮膳。其随从官员军士盘费,马疋草料,俱各自备,毋得干预有司,恐惹事端。凡亲王每岁合得粮储,皆在十月终一次尽数支拨。其本府文武官吏俸禄及军士粮储,皆系按月支给,每月不过初五。其甲仗接缺拨付,所在有司,照

  • 卷一目录·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御览经史讲义卷一目録周易乾元亨利贞检讨【臣】陈兆仑九三君子终日干干夕惕若厉无咎检讨【臣】朱 璂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检讨【臣】陈兆仑云行雨施品物流行编修【臣】罗暹春各正性命保合太和检讨【臣

  • 伍员谏许越平(哀公元年)·佚名

    ——穷寇不可不猛追 【原文】 吴王夫差败越于夫椒(1),报檇李也(2)。遂入越。越子以甲楯五千保于会稽(3)使大夫种因吴大宰嚭以行成(4)。吴子将许之。伍员曰:“不可。臣闻之:‘树德莫如尽(5)。’昔有过浇杀斟灌以伐斟鄩(6)

  • 佛祖历代通载卷第一·念常

    佛祖历代通载目录  第一卷目录  第二卷 七佛偈 彰所知论器世界品 日轮 月轮 诸星宿 妙高山三十三天 情世界总有六种 人祖大梵 三末多王及诸王种 器世界坏(并赞)  第三卷 盘古王 天皇 地皇 人皇 

  • 如何发菩提心修菩萨行而不退·太虚

    ──二十五年一月在广州菩提林讲──诸位住在菩提林中,想都是已发了菩提心的人。菩提林、是佛法的大功德聚,总持一切佛法;佛法的本质,即在乎菩提。各位既已发菩提心,我就略说如何不使菩提心退失的意义。菩提林的“林”,乃是

  •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二十二·澄观

    十行品第二十一(从第十九经半尽第二十一经)来意有二。一前序此正故。二前辨所依佛智。此辨能依之行故。二释名者。随缘顺理造修名行。数越尘沙寄圆辨十。仁王名为十止。就三学中定心增故。梵网名。为长养。长道根故。

  • 卷五十二·性音

    宗鉴法林卷五十二 集云堂 编 大鉴下十世 雪窦颂革辙二门曰。劫火曾洞然。木人泪先落。可怜傅大士。处处失楼阁(一)。德云闲古锥。几下妙峰顶。唤它痴圣人。担雪共填井(二)。佛祖未分前。已振涂毒鼓。如今谁乐闻。请

  • 洞真太上八素真经登坛符札妙诀·佚名

    经名:洞真太上八素真经登坛符朮妙诀。撰人不祥,约出於东晋南期。原为《八素真经诀》之一,后分出单行。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正一部。《上清大洞真经目》第三种著录有《上清八素真经服日月皇华》1卷,为六朝上清经。

  • 金刚仙论·世亲

    凡十卷。北魏菩提流(留)支译。又称金刚仙记、仙记。收于大正藏第二十五册。本书系注解天亲之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论。关于本书之作者,据本书卷末载(大二五·八七四下):‘弥勒世尊但作长行释,论主天亲既从无障碍比丘边学得,复寻此

  • 阿弥陀经疏·智圆

    宋智圆撰。一卷。是后秦鸠摩罗什译《佛说阿弥陀经》的注释书。为作者十部经疏之作的最后一部,作于宋天禧五年(1021)。释经文分为三部分:(1)从“如是”至“列众”为序分;(2)从“尔时”至“生彼国土”为正宗分;(3)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