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七十一绿营二

营制凡通省绿营经制兵弁,自光绪二十九年奏裁后,一律改为巡警军,不分马步守名目。综计裁存兵二千一百六十三名。详下沿革。内改设哨官五弁、详上官制。什长二百九名、正兵一千九百四十九名,同裁存员弁,详上官制,仍归各营汛地,分立营哨,认真训练。营制虽更,营数仍旧。今据司册,光绪三十年四月藩司造报裁改现支官兵俸、廉、饷、乾等银底册,及三十一、二、三年分兵马钱粮奏销底册。综核为表,以资比较。

全省巡警军营制表

营制

营名员弁什长正兵官坐马外额骑操马抚左抚右安庆无续表

游兵潜山皖左皖右徽州池州芜采广德寿中寿右宿州六安庐州颍州亳州泗州龙山合计统计官兵马

沿革查光绪三十年十一月初八日署江督周馥准户部咨,江南司案呈准江督魏光焘咨,据安徽布政使联魁详送安省各营裁减弁兵更定饷章改立巡警军一案。光绪二十八年,经江督刘坤一酌定裁兵加饷办法,将原有弁兵酌量裁减,所裁之饷加给挑留之兵,一律改为巡警军。不分马步守名目,分立营哨,认真操练。所裁之兵,酌发恩饷三个月,即于节省款内动支。存兵加饷,亦俟定案三个月后即行照加,等语。嗣准政务处议复,抄单咨行,内称三省所裁员弁兵丁,准如数裁汰。裁撤之兵酌发恩饷暨存兵加饷各节,均准照办。兹查各营拟裁弁兵一节,既经政务处议准,应即截期裁撤,俟裁竣造具花名清册,由藩司汇造总册,呈送核咨。至西省所裁之兵,已准西抚部院饬,令于正月三十日一律截止。苏安两省,应即于三月三十日一律裁撤,并照原奏发给三个月恩饷,裁存之兵,统于六月初一日起一律加饷。并移准苏藩司将苏省拟定应造裁兵加饷册式抄送来安,经司查照册式,参以本省情形,分移各营造办。去后,兹准各该营查照册式,先后移送前来复查。安徽省抚安等二十营官兵,除调练军并节次裁汰外,原存总兵二员、副将一员、参将四员、游击八员、都司八员、守备十八员、千总二十八员、把总五十九员、外委九十六弁、额外哨官一百二十七弁、马兵三百十一名、步兵四百二十五名、守兵二千四百九十二名内,除此次奉裁千总一员、把总八员、外委三十三弁、额外哨官六十二弁、马兵二百二十八名、步兵二百七十四名、守兵五百六十三名,仍实存营总兵、副将、参、游、都、守等官四十一员,千总二十七员,把总五十一员,外委六十三弁,额外哨官六十五弁,马兵八十三名,步兵一百五十一名,守兵一千九百二十九名,总共裁存马步守兵二千一百六十三名。内改设哨官五弁、什长二百九名、正兵一千九百四十九名,同裁存外委、额外哨官一百二十八弁,遵照奏案,加支饷银,不支米折。计什长每名月支银二两九钱,正兵月支银二两四钱,外委、额外哨官月支饷银与正兵同。照章核扣减平,小建支给免扣朋扣。所有徽州营原支本色兵米,饬令徽州府属六县照章折价解司,汇同其余各属解司。兵米折银两,一律抵补加饷之用。自光绪二十九年六月初一日改支日起,核计一年约需俸薪、养廉、兵饷、马乾等银十万六千七百三两五钱四分一厘,以节省抵给。照原支俸、薪、廉、饷、米折、马乾等银十一万六百三十一两七钱四分一厘、米七百二十石,实计盈余银三千九百二十八两二钱、米七百二十石。内养廉盈余银一千四百三十四两、俸饷米折盈余银二千四百九十四两二钱,留为本省凑解洋款及举行新政之用。各营各官养廉,并未估存其节省银两,请免提用等情,据此咨送前来。查此案,前据两江总督奏裁减三省制兵、酌裁员弁更定饷章一折,内称苏皖西三省制兵改为巡警,不分马步守名目,于原饷之外酌量加给,计什长每名每月给银二两九钱,兵丁每名每月给银二两四钱,拟裁之兵酌发恩饷三个月,等因。经政务处议准在案。兹据江督将安徽省抚安等二十营裁改官兵清册咨送到部,本部查与原案相符,裁存官弁应俟该年销册到部,再行核对。至各营各官节省养廉银两,据称并未估存,自应免其提用,相应咨复两江总督查照可也。据光绪三十年司卷。

再查三十年报部裁改兵马底册,依各营揭示于左。

绿营奉裁兵马额数表

兵马

营名马战兵步战兵守兵兵合计官例马兵战马

骑操马马合计抚左抚右无安庆无无游兵无潜山无无皖左皖右徽州池州无芜采无广德无无续表

寿中无寿右无宿州无六安无庐州无颍州无无无亳州无无泗州无龙山无无统计兵马

据上表,裁兵一千六十五名与裁存正兵什长等二千一百六十三名,合计三千二百二十八名,悉符原存兵额。至官兵坐战马,共裁三百四十一匹,现存官弁马五百一十五匹。

沿革光绪九年三月,巡抚裕禄会同江督左宗棠奏遵议复兵裁勇节饷事宜案内,查得皖省旧制额兵九千四百四十二名,咸丰三年以后,除宿州一营外,各营散亡殆尽。同治四年,始议复守兵五成。六年,又复战兵三成,并将守兵募补足额。原设马兵,只将外额募复。八年,涡阳添设龙山一营,增兵八百名。并将宁国营改为皖南镇标左右二营,其时实计额兵共一万二百四十二名。除已复兵八千四百五十四名,尚有未复马步战兵一千七百八十八名。其已复兵内,于是年经巡抚英翰奏明,抽调二千名编立新兵四营,每名例支银粮之外,由军需项下酌加津贴,分驻省城、皖南北,训练操防。余兵六千四百余名,归本营分守城汛。至光绪九年,江皖督抚奏准将前未复马步战兵一千七百八十八名照数复额,并于通省分存营汛塘铺。零星疲弱之兵裁撤五百三十二名,择精壮勇丁挑补合成马步兵二千三百二十名,同原练新兵二千名,共四千三百二十名。营制饷章,详在《巡防编》。仍分驻省城、皖南北。此外尚存营汛兵共五千九百二十名。至二十九年奉裁时,原存兵止三千二百二十八名。据光绪三十一年司册。

猜你喜欢
  志第二十九 舆服上·范晔
  志第五 礼二·沈约
  越绝卷第五·袁康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百八十九·李心传
  第九十三回 端门街陈戏示番夷 观澜亭献诗逢鬼魅·蔡东藩
  第四十回 萧宝夤乞师伏虏阙 魏邢峦遣将夺梁州·蔡东藩
  卷三下·朱熹
  明熹宗悊皇帝实录卷之六十五·佚名
  卷之七十七·佚名
  卷之五十八·佚名
  雍正实录卷之八十六·佚名
  第七十四册 记天命朝事十二件均无年月·佚名
  清季台湾洋务史料 一·佚名
  令狐楚传·刘昫
  顺宗本纪·刘昫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御定曲谱卷五·王奕清

    【南仙吕宫羽调】仙吕宫引子卜算子病染身着地【韵】气咽魂离体【韵】拆散鸳鸯两处飞【韵】多少衔寃意【韵 拜月亭】【体字少字上声两处二字上去声相连俱妙病字气字拆字可用平声多字可用仄声首句用仄仄仄平平不押韵亦

  • 卷五十九·陈焯

    钦定四库全书宋元诗会卷五十九兵部主事陈焯编惠 洪【下】赀国寺春晩龙乡戒晓月空斜唤起清圆响络车烧笋饷田村窕窈拾薪煮茧语諠譁美欣崖蜜尝新果香识山矾称意花归去路迷光已夕浸门春水一池蛙送莹上人游衡岳紫盖峰头楼

  • 卷二百二十六·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二百二十六圃类五言古观圃人艺植       【宋】鲍 照善贾笑蚕渔巧宦贱农牧逺养遍关市深利穷海陆乗轺实金覊当垆信珠服居无逸身伎安得坐梁肉徒承属生幸政缓吏平睦春畦及耘艺秋

  • 卷八·常璩

    钦定四库全书华阳国志卷八晋 常璩 撰大同志古者国无大小必有记事之史表成着败以明惩劝稽之前式州部宜然自刘氏祚替而金德当阳天下文明不及曩世逮以多故族祖武平府君汉嘉杜府君并作蜀後志书其大同及其丧乱然逮在李氏

  • 序二·何乔远

    列宗沿革几何法世守几何事应斟酌几何事后嫔嗣徽几何氏诸王封建几何国名臣芳迹畴最其贻秽者畴最九夷八蛮种落奚状驯悖奚情版章之大山川险夷奚扼要礼乐政邢弛张棘徐孰中漕挽钱盐诸制兵农垧牧诸大务孰弊孰善穷变通久孰与

  • 卷一百三十一·杨士奇

    永乐十年八月癸丑朔○宁世子磐烒来朝△是日交阯总兵官英国公张辅驻舟师安谟海口遥见贼舟由大安入神投海旦率都指挥方政等击之贼舟四百余艘亦出神投海外分列为三时北风辅督众冲其中坚贼气锐甚官军奋勇直前与贼联舟刀槊

  • 卷之六百五·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三百三十二·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志第十二 天文下(原文)·范晔

    桓三十八 灵二十 献九 陨石孝桓建和元年八月壬寅,荧惑犯舆鬼质星。二年二月辛卯,荧惑行在舆鬼中。三年五月己丑,太白行入太微右掖门,留十五日,出端门。丙申,荧惑入东井。八月己亥,镇星犯舆鬼中南星。乙丑,彗星芒长五尺,见天市

  • 秦纪三 二世皇帝下二年(癸已、前208)·司马光

    秦纪三 秦二世皇帝二年(癸已,公元前208年) [1]冬,十月,泗川监平将兵围沛公于丰,沛公出与战,破之;令雍齿守丰。十一月,沛公引兵之薛。泗川守壮兵败于薛,走至戚;沛公左司马得杀之。 [1]冬季,十月,秦王朝名叫平的泗川郡监,率军将刘邦包

  • 卷八·徐自明

    <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宋宰辅编年录  钦定四库全书宋宰辅编年録卷八  宋 徐自明 着神宗熙宁五年【壬子】二月丙寅蔡挺枢密副使【自知渭州龙图阁直学士右谏议大夫除】挺字子正应天府宋城人挺在平凉凡五年自以有

  • 卷十四 康诰第十一·孔颖达

    成王既伐管叔、蔡叔,灭三监。以殷馀民封康叔,以三监之民国康叔为卫侯,周公惩其数叛,故使贤母弟主之。○数叛,上所角反,下亦作畔。作《康诰》、《酒诰》、《梓材》。康诰命康叔之诰。康,圻内国名。叔,封字。○梓音子。圻,具依反

  • 第七节 论进取冒险·梁启超

    天下无中立之事,不猛进,斯倒退矣。人生与忧患俱来,苟畏难,斯落险矣。吾见夫今日天下万国中,其退步之速与险象之剧者,莫吾中国若也,吾为此惧。欧洲民族所以优强于中国者,原因非一,而其富于进取冒险之精神,殆其尤要者也。今勿征诸

  • 查第格·伏尔泰

    中篇小说。伏尔泰著。作于1747年。主人公查第格是古代巴比伦的居民,他力求明哲保身、与人为善,但每做一件好事,得到的却是一场灾难。后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同王后阿斯黛丹结婚,并被臣民拥戴为国王,得到美满的结局。作者

  • 燕市侠伶·王度庐

    1948年由上海励力出版社出版。讲述的是少年侠伶谢琴女扮男装的秦腔演员,为报杀父之仇,投身“贵华班”学京戏,趁唱堂会之机,进入侯爵府邸,谋刺仇人——侯爵辅大人,未果,在辅氏之女若梅及其未婚夫冉青云帮助下脱身的故事。

  • 楹联丛话全编·梁章钜

    《楹联丛话全编》是“联话”体的创始人梁章钜父子所作全部联话的合集。包括以下四部分: 第一部分,包括《楹联丛话》十二卷、《楹联续话》四卷、《楹联三话》二卷,均为清梁 章钜编;《楹联四话》六卷,是梁章钜的第三子梁恭

  • 寓圃杂记·王锜

    明代笔记。10卷。王锜撰。《四库全书总目》说:“是书载明洪武迄正统间朝廷事迹,于吴中故实尤详。”书前有祝允明序。其中不少记述,对研究明代文学史颇有助益。如“沈通理绣鞋诗”条记载的沈愚情况:“其诗皆清丽微婉,乐府尤

  • 仪礼译注·佚名

    儒家经典之一。简称《礼》,亦称《礼经》或《士礼》。春秋、战国时代一部分礼制的汇编。十七篇。相传为周公制作,或谓孔子订定。实为战国初至中叶成书。《十三经注疏》中收东汉郑玄《仪礼注》、唐贾公彦《仪礼义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