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三十四杂税二

当税皖省现设当铺一百一十三座,岁征当税正银五千六百五十两,耗银五百四十五两五钱。

《户部则例》内载各省民间开设典当,呈明地方官,转详布政司,请帖按年纳税,于奏销时汇册报部。其有无力停止者,缴帖免税。皖省当税每年每座完正银五两,耗银七厘五毫、八厘一分不等。承平时,原设当铺七百九十六座,额税正银三千九百八十两,耗银三百七十四两八钱七分五厘。兵燹被扰,闭歇无存,无从启征。光绪十一年,御史汪鉴请将当商帖税一律征课,户部以无故增课,未便准行。惟各省当税或全不报部,或仅报税数而无当座,或兼报当座而征收仍有欠完,或随同杂税造报,并不分晰款目,办理殊未核实。请旨通饬各省将军督抚转饬所属州县,查明城镇市集各有当铺若干座,某某字号,每年各应完税银若干,通省共有若干座,共应收税银若干。自光绪十二年起,按年于办理奏销时随地丁清册另造当税一册报部,即声明税银全数于奏销前清完,仍照章报拨动用,不得任令属库存留,亦不得于奏销时仍令各州县有欠完银款。如有欠完之数,即责令该州县赔补,并照不作分数杂税欠解例分别开参。自是,各省照例征收,按年于奏销时另册报部,皖省当商亦陆续开设。十四年,因河工需款,户部奏令各省每当商一座缴银一百两,作为预完二十年当税。各省共预缴银七十余万两。二十年,因海防筹饷,复由户部奏令各省当商于额税外每座捐银二百两。各省共缴捐银三十余万两。二十三年,户部以各省当税岁仅五两,贵州、奉天两省尤止三两及二两五钱,税额太轻,请一律加收。奏称:"度支奇绌,银行、铁路在在均须部筹,即归还洋债要需,实已挪无可挪,借难再借。虽核扣中外俸廉,裁汰各营兵勇,加抽土药厘税,提扣放款减平,究竟每年腾出的款若干,尚难预料。惟查各省典当,以光绪十四年座数计之,约共七千数百余座,获利较厚,税额独轻。拟自本年为始,每座纳税银五十两,岁可征银三十余万两。由州县查明现在座数,详晰造册,税银照征足额缴解藩司汇总,专案随册奏咨,听候部拨。不计外省截留,其有光绪十四年已预缴二十年税银者,准自本年起按数分年扣除,向系税银五两者,除去预缴五两,补缴四十五两。三两及二两五钱,准此类推。俟预缴年限届满,仍照五十两征收。光绪十四年以后报部及新开者,即自本年为始,照新定税额全收。从前各商领帖、换牌,藩司道库及州县衙门均有使费,地方官吏年节亦有陋规,概行禁革,以恤商艰。"奉旨"依议。钦此。"自是,各省当税以每座每年完银五十两为定额,均依奏销期限全完,不准列欠。但计当座若干,即可知税银之数。随征耗银以加一者居多,间有八折、七五折者,沿旧例也。并将各属原设、现设当座列表如左。据司卷。皖省各属当座表

原设现设原设现设安庆府属怀宁县桐城县潜山县太湖县宿松县望江县无徽州府属歙县休宁县婺源县无祁门县黟县绩溪县宁国府属宣城县宁国县泾县太平县无旌德县无南陵县池州府属贵池县青阳县铜陵县石埭县无建德县东流县太平府属当涂县芜湖县繁昌县庐州府属合肥县庐江县舒城县无为州巢县凤阳府属凤阳县无怀远县无定远县寿州凤台县无宿州灵璧县无颍州府属阜阳县颍上县无霍邱县无亳州涡阳县无无太和县蒙城县无广德州并属广德州建平县滁州并属滁州全椒县来安县无和州并属和州含山县续表

六安州并属六安州英山县无霍山县无泗州并属泗州无盱眙县无天长县无五河县统计原设现设

按,当税一项,向皆随同杂税造报,省志亦与商、牙税并列,以类相从体例应尔。近年专款报部,不复汇入杂税总册,税额增加之后,尤与他项贴税轻重不同,因仿奏销册办法,另分一卷,以示区别。附志。

猜你喜欢
  列传第十六 和跋 奚牧 莫题 庾业延 贺狄干 李栗 刘洁 古弼 张黎·魏收
  卷一百八十六 嘉祐二年(丁酉,1057)·李焘
  第六回 刘知俊降岐挫汴将 周德威援赵破梁军·蔡东藩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四百九十六·佚名
  明熹宗悊皇帝实录卷之六十三·佚名
  雍正实录卷之一百五十八·佚名
  卷之三百七十七·佚名
  皇王大纪卷四十·胡宏
  第四十五卷 仕绩 三 六·缪荃孙
  赵炳传·宋濂
  翰苑羣书卷三·洪遵
  卷二百八十二·佚名
  卷二十二·佚名
  十六·沈从文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一百一十·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甄良友·唐圭璋

      词中有“淳熙新政”云云,良友盖为宋孝宗时人。永乐大典卷九千七百六十三湖字韵有朗友岳阳楼过洞庭诗一首。   满庭芳   杲杲重光,遥山耸翠,九天秋气高明。露团仙掌,初月挂前星。帝念吾君父子,亲传授、光启中兴。生

  • 跋·佚名

      右《唐宋诗话》一部,仆尝得之汗漫间,以资穷愁之览。然其简篇脱逸,文句舛讹,乃嘱友人之朝京师者求购之,而终未得之也。于是盛征于文章诸老,亦访于砚席相往还者,余会而考正之,异仅十之一二。辛亥秋,偶谒成侯士元,侯以仆为有家

  • 第十七出 道觋·汤显祖

    【风入松】〔净扮老道姑上〕人间嫁娶苦奔忙,只为有阴阳。问天天从来不 具人身相,只得来道扮男妆,屈指有四旬之上。当人生,梦一场。〔集唐〕“紫 府空歌碧落寒

  • 四集卷三十七·乾隆

    <集部,别集类,清代,御制诗集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四集卷三十七古今体一百十一首【丙申五】四月朔日作祝寿献功礼毕过流隂宛转入清和易舟北上希膏切夹岸青看结穗多人曰无妨未谌我麦虞有失更廑禾期逾五日柏十日【昨在中水

  • 列传第二十一 李浑浑弟绘 李玙 郑述祖·李百药

    李浑,字季初,赵郡柏人人也。曾祖灵,魏巨鹿公。父遵,魏冀州征东府司马,京兆王愉冀州起逆,遇害。浑以父死王事,除给事中。时四方多难,乃谢病,求为青州征东府司马。与河间邢邵、北海王昕俱奉老母、携妻子同赴青、齐。未几而尔朱荣

  • 卷九十四·志第七十·刑法二·张廷玉

        ◎刑法二   三法司曰刑部、都察院、大理寺。刑部受天下刑名,都察院纠察,大理寺驳正。太祖尝曰:“凡有大狱,当面讯,防构陷锻炼之弊。”故其时重案多亲鞫,不委法司。洪武十四年,命刑部听两造之词,议定入奏。既

  • 续明纪事本末卷之十六·倪在田

    东南殉节佥都御史左懋第闻将遣使臣,自以母丧在北,请行;陈洪范、马绍瑜副之。行次北京,以衰绖入;或讶之,曰:『国丧也;且有母丧』。又争待使臣礼,乃馆之鸿胪寺。刚林责朝见;曰:『未谒梓宫,不敢见』。时刚林犹未悉中朝事,洪承畴教之;懋

  • 卷之二百八十·佚名

    成化二十二年秋七月甲辰朔享 太庙○遣内官祭司门之神○祭历代帝王陵寝遣太常寺乐舞生赍香祝付所在有司行礼○以湘阴县河泊所课钞赐吉王见浚三年时王奏请湘潭县税课局河泊所并湘阴县河泊所课钞户部覆奏湘潭无税课局而

  • 明熹宗悊皇帝实录卷之十九·佚名

    天启二年二月丁卯朔祭先师孔子遣大学士沈氵隺行礼○予原任戎政兵部尚书涂宗浚祭九坛仍加祭一坛并赐易名○恤原任吏部侍郎萧云举原任应天府尹刘日升予祭葬俱如例○给崇信伯费天泽嫡母郭氏祭葬如例○候代总督京营泰宁候

  • 世家卷第二十九 高丽史二十九·郑麟趾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 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 敎修。忠烈王二。○(己卯)五年春正月王在元。辛亥帝赐王亡宋宝器凤甁玉笛等九十事翼日又赐王及从臣彩帛。乙卯宰枢享公主。校尉李应柱康渭成赍

  • 卷五十·徐天麟

    钦定四库全书西汉会要卷五十宋 徐天麟 撰食货一垦田数汉提封田一万万四千五百一十三万六千四百五顷其一万万二百五十二万八千八百八十九顷邑居道路山川林泽羣不可垦其三千二百二十九万九百四十七顷可垦不垦定垦田八

  • 提要·吕柟

    【臣】等谨案张子抄释六卷明吕柟撰是编摘録张子之书以西铭东铭为冠次正十九篇次经学理窟十一篇次语録次文集而终以行状亦每条各附以释如周子抄释之例首有嘉靖辛丑柟自序称张子书存者止二铭正防理窟语録文集而文集又

  • 修身译文·洪应明

    一个人要想练就纯金美玉般的人格品行,一定要如同烈火炼钢般经历艰苦磨练;一个人要想建立惊天动地的事业功绩,必须如履薄冰般经历险峻的考验。一念之差铸成错事,便觉事事不如意,处处难作为。因此,防止出错应当如同防止借以

  • 楞 伽 大 意·太虚

    ──十六年春在法苑楞伽祈祷会讲──法苑同人,以世人昧于业果之理,演成争杀之事,因体我佛慈悲之意,发起上海祈祷息灾会,持诵大乘入楞伽经,于每日下午三时,请余演说楞伽大意。余思此会为时既促,而楞伽妙义重重无尽,既不堪作具体

  • 受五戒八戒文·佚名

    受五戒八戒文(海)八戒文第一稽首请证明品弟子众等。稽首和南虚空法界无上种智。乘形纪身成正觉者。摩诃般若方广一乘。十地圣人三贤大士。虚空幽显主异诸神。色无色天梵王眷属。护世帝释辅翼诸官。冥道曹寮焰魔罗主。

  • 苌楚斋随笔·刘声木

    近代刘声木撰。五十卷。刘氏系淮系官僚刘秉章子,辛亥后以遗老自居。此书所述多朝章、国故,间评诗文。亦有谈论朝鲜壬午事变、甲午中日之役等历史事件之文字,可资参考。有直介堂丛刊本,民国年间印行。

  • 慈尊升度宝忏·佚名

    述忏仪,礼诸天尊及救苦、大惠二真人。

  • 光明在我们前面·胡也频

    长篇小说。胡也频著。春秋书店1930年10月出版。小说以“五卅”运动后北平为背景,描写无政府主义者白华和共产党人刘希坚在爱情与信仰之间的矛盾。由于信仰上的不同,他们一见面总是始而热情交谈,继而争论不下,终于不欢而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