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唐宋诸贤绝妙词选卷九

宋词

禅林

僧觉范

名惠洪,许彦周称其善作小词,情思婉约,似秦少游云。

凤栖梧

梅花

碧瓦笼晴香雾绕。水殿西偏,小驻闻啼鸟。风度女墙吹语笑。南枝破腊应开了。道骨不凡江瘴晓。春色通灵,医得花重少。爆暖酿寒春杳杳。江城画角留残照。

点绛唇

流水冷冷①,断桥横路梅枝亚。雪花飞下。浑似江南画。

白壁青钱,欲买春无价。归来也。风吹平野。一点香随马。

青玉案

上元

凝祥宴罢回歌吹。画毅走、香尘起。冠压花枝驰万骑。马行灯闹,风楼帘卷,陆海鳌山对。当年曾看天颜醉。御杯举、欢声沸。时节虽同悲乐异。海风吹梦,岭猿啼月,一枕思归泪。

僧仲殊

名挥,姓张氏,安州进士,弃家为僧,居杭州吴山宝月寺,东坡所称蜜殊者是也,有词七卷,沈注为序。

诉衷情

春情

楚江南岸小青楼。楼前人舣舟。别来后庭花晚,花上梦悠悠。山不断,水空流。谩凝眸。建康宫殿,燕子来时,多少闲愁。

诉衷情

建康

钟山影里看楼台。江烟晚翠开。六朝旧时明月,清夜满秦淮。寂寞处,两潮迴。黯愁怀。汀花雨细,水树风闲,又是秋来。

诉衷情

宝月山作

清波门外拥轻衣。杨花相送飞。西湖又还春晚,水树乱莺啼。闲院宇,小帘帏。晚初归。钟声已过,篆香才点,月到门时。

诉衷情

春词

长桥春水拍堤沙。疏雨带残霞。几声脆管何处,桥下有人家。宫树绿,晚烟斜。噪闲鸦。山光无尽,水风长在,满面杨花。

诉衷情

寒食

涌金门外小瀛洲。寒食更风流。红船满湖歌吹,花外有高楼。晴日暖,淡烟浮。恣嬉游。三千粉黛,十二阑干,一片云头。仲殊之词多矣,佳者固不少,而小令为最,小令之中,《诉衷情》一调又其最,盖篇篇奇丽,字字清婉,高处不减唐人风致也。

蝶恋花

春愁

开到杏花寒食近。人在花前,宿酒和春困。酒有尽时情不尽。日长只恁厌厌闷。经岁别离闲与问。花上啼莺,解道深深恨。可惜断云无定准。不能为寄蓝桥信。

念奴娇

荷花

水枫叶下,乍湖光清浅、凉生商素。西帝宸游罗翠盖,拥出三千宫女。绛彩娇春,铅华掩昼,占断鸳鸯浦。歌声摇曳,浣沙人在何处。别岸孤袅一枝,广寒宫殿,冷落栖愁苦。雪艳冰肌羞淡泊,偷把胭脂匀注。媚脸笼霞,芳心泣露,不肯为云雨。金波影里,为谁长恁凝伫。

南柯子

忆旧

十里青山远,潮平路带沙。数声啼鸟怨年华。又是凄凉时候,在天涯。白露收残月,清风散晓霞。绿杨堤畔问荷花②。记得年时沽酒,那人家。

柳梢青

吴中

岸草平沙。吴王故苑,柳袅烟斜。雨后寒轻,风前香软,春在梨花。行人一棹天涯。酒醒处、残阳乱鸦。门外秋千,墙头红粉,深院准家。

夏云峰

伤春

天阔云高,溪横水远,晚日寒生轻晕。闲阶静、杨花渐少,朱门掩、莺声犹嫩。悔匆匆、过却清明,旋占得馀芳③,已成幽恨。都几日阴沉,连宵慵困。起来韶华都尽。怨入双眉闲斗损。乍品得情怀,看承全近。深深态、无非自许,厌厌意、终羞人问。争知道、梦里蓬莱,待忘了馀香,时传音信。纵留得莺花,东风不住,也则眼前愁闷。

僧祖可

字正平,俗苏氏,伯固之子,江西诗社之一也。

小冲山

春晚

谁向江头遣恨浓。碧波流不断楚山重。柳烟和雨隔疏钟。黄昏后,罗幕更膝陇。桃李小园空。阿谁犹笑语拾残红。珠帘卷尽夜来风。人不见,春在绿芜中。

僧如晦

卜算子

送春

有意送春归,无计留春住。毕竟年年用着来,何似休归去。目断楚天遥,不见春归路。风急桃花也似愁,点点飞红雨。

猜你喜欢
  ●第二十三出 妓饮·孟称舜
  第十五出 越叹·梁辰鱼
  卷八·陈肇兴
  卷三·白居易
  夜行者·戴望舒
  卷一四·郭则沄
  二集卷八十·乾隆
  卷五·孙默
  卷三十四·王琦
  卷四百十七·曹学佺
  卷一百四十五·曹学佺
  序·胡适
  天台续集卷下·李庚
  卷二百八十六·佚名
  36.杜甫:新安吏·施蜇存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四·陈廷敬

    目  录 十九调六十二体,起四十一字至四十三字玉蝴蝶七体又名玉蝴蝶慢 女冠子七体又名女冠子慢 中兴乐三体又名湿罗衣 纱窗恨二体 醉花间三体 点绛唇三体又名

  • ◆会稽外史于立(会稽外史集)·顾嗣立

    立字彦成,号虚白子,南康之庐山人。故宋名将家,幼明敏博学,通古今,善谈笑,学道会稽山中,得石室藏书。遂以诗酒放浪江湖间,长吟短咏,有二李风。近体五言如:「水回岚气合,风度竹声迟。」「香挹花间露,凉生叶上风。」七言如:「荷露袭衣

  • 卷六百三十·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六百三十陆龟蒙水国诗【以下杂体诗】水国不堪旱斯民生甚微直至葭菼少敢言鱼蟹肥我到荒村无食啗对案又非梁谢览况是乾苗结子疎归时只得藜羮糁井上桐美人伤别离汲井长待晓愁因辘轳转惊起双栖鸟

  • ●卷六·黎庶昌

    「己未」咸丰九年,公四十九岁。正月,公在建昌营中,奉谕旨通筹全局。十一日,公具摺奏称:数省军务,安徽吃重,江西次之,福建又次之。计惟大江两岸,各置重兵,水陆三路,鼓行东下。剿皖南,则可以分金陵之势;剿皖北,则可以分庐州之势。北岸

  • 卷之四百五十四·佚名

    光绪二十五年己亥十一月。乙巳朔上诣仪鸾殿。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皇太后安。至癸酉皆如之。  ○热河正总管延曾奏。挑穵园内水旱河道。各工完竣。下所司知之。  ○丙午。大学士荣禄奏。武<目辟>

  • 一○四五 军机大臣奏遵旨查《内则衍义》等书编纂臣工衔名情形片·佚名

    一○四五 军机大臣奏遵旨查《内则衍义》等书编纂臣工衔名情形片乾隆四十九年十月初二日遵旨查《内则衍义》等书编纂臣工衔名,臣等详查顺治年间《诸臣列传 大学士傅以渐传》内,开载奉旨撰《内则衍义》字样。是此书本系

  • 回忆鲁迅·许寿裳

    郁达夫鲁迅作故的时候,我正飘流在福建。那一天晚上,刚在南台一家饭馆里吃晚饭,同席的有一位日本的新闻记者,一见面就问我,鲁迅逝世的电报,接到了没有?我听了,虽则大吃了一惊,但总以为是同盟社造的谣。因为不久之前,我曾在上海会

  • 王昕传·李百药

    王昕,字元景,北海剧县人氏。六世祖猛,秦苻坚丞相,定居于华山..城。父云,在魏朝做官,有声望。年轻时昕勤奋读书,太尉汝南王悦用为骑兵参军。旧制:王出门游射,骑兵参军着武服持刀陪侍,但昕却从来没有加入到这样的行列之中。悦嗜好

  • 庾准传·刘昫

    庾准,常州人。父亲光先,天宝年中(742)任过文部侍郎。准凭借门荫入仕,与宰相王缙亲近,缙马上引见他任郎中、知制诰,升为中书舍人。准文学知识很少,而凭借长相柔媚进朝,也不是属于儒人之流,被当时人们非常看不起。不久又调为御

  • 郑玉传·宋濂

    郑玉字子美,徽州歙县人,年幼聪明好学,深悉六经,尤精于春秋。无意做官而勤于教学,学子门人前来求学的很多,以致房子容不下,有的学生便在他的住处旁就地建造“师山书院”作为课堂宿舍。郑玉的文章不必再三雕琢锤炼,便流传京师,揭

  • 卷之七十四  菽園雜記二(明) 陸容 撰·邓士龙

    (菽園雜記,十一卷,明太倉陸容撰。容(一四三六──一四九四),字文量,號式齋。成化二年進士。陸容少有文名,學識淵博。官至浙江布政司右參政,另著有式齋集三十八卷。傳見明史文苑傳。此書通行者為十五卷本,如明嘉靖間毛仲良刻本,清

  • 七·钱穆

    上面述说中国史上社会演变一个大体的轮廓,这是完全依据历史客观事实,经过分析综合而来的。但最近期的中国社会,在此一百年来,又开始变动,而且愈变愈剧,还未见有转向停止安定的迹象。这不得不特地再加以叙述。 首先是中西双

  • 卷九 九之三·孔颖达

    《伐木》,燕朋友故旧也。自天子至于庶人,未有不须友以成者。亲亲以睦,友贤不弃,不遗故旧,则民德归厚矣。[疏]“《伐木》六章,章六句”至“厚矣”。○正义曰:作《伐木》诗者,燕朋友故旧也。又言所燕之由,自天子至于庶人,未有不须

  • 为震华法师封龛·太虚

    诸法刹那生,诸法刹那灭,  刹那生灭中,无生亦无灭。兹维:震华法师,乘如实愿,兴化人间。具戒宝华,参学超岸。一坐道场于京口竹林,作育僧才而勤讲述;再转法轮于沪滨玉佛,弘布圣教而著史文。处声华能澹泊,历纷扰常宁静,卓然僧家师表

  •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第十一·佚名

    后秦龟兹国三藏鸠摩罗什译随喜品第三十九(丹随喜回向品)尔时弥勒菩萨摩诃萨语慧命须菩提:“有菩萨摩诃萨随喜福德与一切众生共之,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无所得故。若声闻、辟支佛福德,若一切众生福德,若布施、若

  • 海公小红袍全传·佚名

    简称《小红袍》。长篇小说。清佚名撰。十卷四十二回。书叙明代忠臣海瑞晚年与权臣张居正父子的斗争故事,揭示明代社会黑暗现实。 但亦杂有荒诞情节。 《海公小红袍传》是《海公大红袍传》的续篇,是继《海忠介公居官公

  • 晚清新编陆军战法兵语字汇·佚名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兵部-陆军部,全宗档案中史料,是光绪三十年北洋武备研究所为加强军队的正规化建设而编制的,可供研究清末军制参考。

  • 墨辩注叙·鲁胜

    中国西晋鲁胜著。鲁胜,字叔时,据《晋书·隐逸列传》载,他曾有《墨辩注》和《刑名》两部逻辑学著作,但皆已散佚。现存有《墨辩注叙》一文,是中国自秦汉至清以前2000年间仅存的研究先秦逻辑史、阐述古代逻辑思想的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