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十六疆里

凡全省领府八,直隶州五,统辖五十五州县,与吴、越、豫、鄂、赣诸省接壤。

安庆府为省治,领县六。面临大江,西接湖北界。北曰庐州府,领州一县四。又北曰凤阳府,领州二县五。府北接江苏、河南界。庐州之东曰和州,领县一。曰滁州,领县二。东北曰泗州,领县三。皆接江苏界。庐州之西曰六安州,领县二。接湖北界。西北曰颍州府,领州一县六。接河南界。省治逾江而东曰池州府,领县六。西南接江西界。又东曰太平府,领县三。接江苏界。池、太之间曰宁国府,领县六。东南接浙江界。又东曰广德州,领县一。接江苏、浙江界。池、宁之南曰徽州府,领县六。接江西、浙江界。南北距千里,东(北)[西]距七百里,通省面积四十七万三千八百一十方里。兹将八府、五直隶州并所属州县辖境、里数,分别列表如左。据《安徽通志》及《舆图表说》。

安庆府属表

安庆府省会,至京师里,东距池州府界里,西距湖北黄州府界里,南距池州府界里,北距庐州府界里,东南距池州府界里,西南距江西九江府界里,东北距池州府、庐州府交界里,西北距六安州界里,通境面积方里。

怀宁县附郭,至京师里,东距池州府贵池县界里,西距太湖县界里,南距池州府东流县界里,北距桐城县界里,东南距池州府贵池县东流县交界里,西南距望江县界里,东北距桐城县池州府贵池县交界里,西北距潜山县界里,通境面积方里。

桐城县南偏东至省里,至京师里,东距池州府铜陵县界里,西距潜山县界里,南距怀宁县界里,北距庐州府舒城县界里,东南距池州府贵池县界里,西南距怀宁县潜山县交界里,东北距庐州府庐江县界里,西北距庐州府舒城县界里,通境面积方里。

潜山县东偏南至省里,至京师里,东距怀宁县界里,西距太湖县界里,南距怀宁县界里,北距庐州府舒城县界里,东南距怀宁县界里,西南距太湖县界里,东北距怀宁县桐城县交界里,西北距太湖县六安州霍山县交界里,通境面积方里。

太湖县东偏北至省里,至京师里,东距怀宁县界里,西距湖北蕲州界里,南距宿松县界里,北距潜山县界里,东南距宿松县望江县交界里,西南距宿松县界里,东北距潜山县界里,西北距六安州英山县界里,通境面积方里。

宿松县东北至省里,至京师里,东距望江县界里,西距湖北黄梅县界里,南距江西德化县界里,北距太湖县界里,东南距江西彭泽县界里,西南距湖北黄梅县界里,东北距太湖县界里,西北距湖北蕲州界里,通境面积方里。

望江县东北至省里,至京师里,东距池州府东流县界里,西距宿松县界里,南距池州府东流县界里,北距怀宁县界里,东南距池州府东流县界里,西南距宿松县界里,东北距池州府东流县界里,西北距太湖县界里,通境面积方里。

徽州府属表

徽州府西北至省里,至京师里,东距浙江严州府界里,西距池州府界里,南距浙江衢州府界里,北距宁国府界里,东南距浙江严州府界里,西南距江西饶州府界里,东北距宁国府界里,西北距宁国府界里,通境面积方里。

歙县附郭,西北至省里,至京师里,东距浙江淳安县界里,西距休宁县界里,南距休宁县界里,北距绩溪县界里,东南距浙江遂安县界里,西南距休宁县界里,东北距浙江昌化县界里,西北距宁国府太平县界里,通境面积方里。

休宁县东偏北至府里,西北至省里,至京师里,东距歙县界里,西距祁门县界里,南距婺源县界里,北距歙县宁国府太平县交界里,东南距浙江遂安县界里,西南距婺源县界里,东北距歙县界里,西北距黟县界里,通境面积方里。

婺源县东北至府里,西北至省里,至京师里,东距浙江开化县界里,西距江西浮梁县乐平县交界里,南距江西德兴县界里,北距休宁县界里,东南距江西德兴县界里,西南距江西德兴县乐平县交界里,东北距休宁县界里,西北距休宁县江西浮梁县交界里,通境面积[方里]。

祁门县东偏南至府里,西北至省里,至京师里,东距黟县界里,西距江西浮梁县界里,南距休宁县界里,北距宁国府太平县界里,东南距休宁县界里,西南距江西浮梁县界里,东北距黟县界里,西北距池州府建德县界里,通境面积方里。

黟县东偏南至府里,西北至省里,至京师里,东距休宁县界里,西距祁门县界里,南距休宁县界里,北距宁国府太平县界里,东南距休宁县界里,西南距祁门县界里,东北距休宁县宁国府太平县交界里,西北距祁门县宁国府太平县交界里,通境面积方里。

绩溪县西南至府里,西北至省里,至京师里,东距浙江昌化县界里,西距歙县界里,南距歙县界里,北距宁国府旌德县界里,东南距歙县界里,西南距歙县界里,东北距宁国府宁国县浙江昌化县交界里,西北距宁国府旌德县界里,通境面积方里。

宁国府属表

宁国府西南至省里,至京师里,东距广德州界里,西距池州府界里,南距徽州府界里,北距江苏江宁府界里,东南距浙江杭州府界里,西南距徽州府池州府交界里,东北距广德州江苏江宁府交界里,西北距太平府界里,通境面积方里。

宣城县附郭,西南至省里,至京师里,东距广德州建平县界里,西距南陵县太平府芜湖县交界里,南距宁国县泾县交界里,北距江苏高淳县界里,东南距宁国县广德州交界里,西南距南陵县泾县交界里,东北距广德州建平县江苏高淳县交界里,西北距太平府当涂县芜湖县交界里,通境面积方里。

宁国县西北至府里,西至省里,至京师里,东距广德州界里,西距宣城县界里,南距浙江昌化县界里,北距宣城县界里,东南距浙江孝丰县於潜县交界里,西南距徽州府绩溪县界里,东北距宣城县广德州交界里,西北距宣城县界里,通境面积方里。

泾县东北至府里,西偏南至省里,至京师里,东距宣城县界里,西距南陵县界里,南距旌德县界里,北距南陵县界里,东南距宁国县界里,西(北)[南]距太平县池州府青阳县交界里,东北距宣城县界里,西北距南陵县界里,通境面积方里。

太平县东北至府里,西偏北至省里,至京师里,东距旌德县界里,西距池州府石埭县界里,南距徽州府休宁县界里,北距泾县界里,东南距旌德县徽州府歙县交界里,西南距徽州府祁门县池州府石埭县交界里,东北距泾县界里,西北距泾县池州府青阳县交界里,通境面积方里。

旌德县北偏东至府里,西北至省里,至京师里,东距宁国县界里,西距太平县界里,南距徽州府绩溪县界里,北距泾县界里,东南距宁国县徽州府绩溪县[交]界里,西南距太平县徽州府歙县交界里,东北距宁国县泾县交界里,西北距太平县泾县交界里,通境面积方里。

南陵县东偏北至府里,西南至省里,至京师里,东距宣城县界里,西距池州府铜陵县界里,南距泾县界里,北距太平府繁昌县界里,东南距宣城县泾县交界里,西南距泾县池州府青阳县交界里,东北距太平府芜湖县界里,西北距太平府繁昌县界里,通境面积方里。

池州府属表

池州府西偏南至省里,至京师里,东距宁国府界里,西距安庆府界里,南距徽州府界里,北距安庆府界里,东南距宁国府界里,西南距江西饶州府界里,东北距太平府界里,西北距安庆府界里,通境面积方里。

贵池县附郭,西偏南至省里,至京师里,东距青阳县界里,西距安庆府怀宁县界里,南距石埭县界里,北距安庆府怀宁县界里,东南距青阳县石埭县交界里,西南距建德县界里,东北距铜陵县安庆府(怀宁)[桐城]县交界里,西北距安庆府怀宁县界里,通境面积方里。

青阳县西至府里,西偏南至省里,至京师里,东距宁国府泾县南陵县交界里,西距贵池县界里,南距石埭县界里,北距铜陵县界里,东南距石埭县宁国府太平县交界里,西南距贵池县石埭县交界里,东北距铜陵县宁国府南陵县交界里,西北距贵池县铜陵县交界里,通境面积方里。

铜陵县西偏南至府里,西南至省里,至京师里,东距宁国府南陵县太平府繁昌县交界里,西距安庆府桐城县庐州府无为州交界里,南距贵池县青阳县交界里,北距庐州府无为州界里,东南距宁国府南陵县界里,西南距贵池县安庆府桐城县交界里,东北距庐州府无为州太平府繁昌县交界里,西北距庐州府无为州界里,通境面积方里。

石埭县西北至府里,西偏北至省里,至京师里,东距宁国府太平县界里,西距贵池县界里,南距宁国府太平县界里,北距青阳县宁国府太平县交界里,东南距宁国府太平县界里,西南距贵池县徽州府祁门县交界里,东北距宁国府太平县界里,西北距青阳县界里,通境面积方里。

建德县东北至府里,北偏西至省里,至京师里,东距贵池县界里,西距东流县界里,南距江西鄱阳县界里,北距东流县界里,东南距徽州府祁门县江西浮梁县交界里,西南距江西彭泽县界里,东北距贵池县东流县交界里,西北距东流县界里,通境面积方里。

东流县东北至府里,东至省里,至京师里,东距贵池县界里,西距安庆府望江县界里,南距江西彭泽县界里,北距安庆府怀宁县界里,东南距建德县界里,西南距安庆府望江县江西彭泽县交界里,东北距贵池县安庆府怀宁县交界里,西北距安庆府望江县怀宁县交界里,通境面积方里。

太平府属表

太平府西南至省里,至京师里,东距江苏江宁府界里,西距和州界里,南距宁国府界里,北距和州江苏江宁府交界里,东南距宁国府界里,西南距池州府界里,东北距江苏江宁府界里,西北距和州界里,通境面积方里。

当涂县附郭,西南至省里,至京师里,东距江苏上元县界里,西距和州界里,南距芜湖县界里,北距江苏江宁县界里,东南距江苏高淳县界里,西南距和州界里,东北距江苏江宁县界里,西北距和州界里,通境面积方里。

芜湖县东北至府里,西南至省里,至京师里,东距当涂县界里,西距庐州府无为州界里,南距繁昌县界里,北距当涂县界里,东南距宁国府宣城县界里,西南距繁昌县界里,东北距当涂县界里,西北距和州界里,通境面积方里。

繁昌县东北至府里,西南至省里,至京师里,东距宁国府南陵县界里,西距池州府铜陵县界里,南距宁国府南陵县界里,北距庐州府无为州界里,东南距宁国府南陵县界里,西南距池州府铜陵县界里,东北距芜湖县界里,西北距庐州府无为州界里,通境面积方里。

庐州府属表

庐州府南偏西至省里,至京师里,东距滁州界里,西距六安州界里,南距安庆府界里,北距凤阳府界里,东南距池州府界里,西南距安庆府六安州交界里,东北距滁州界里,西北距凤阳府界里,通境面积方里。

合肥县附郭,南偏西至省里,至京师里,东距和州含山县界里,西距六安州界里,南距庐江县舒城县交界里,北距凤阳府定远县界里,东南距巢县界里,西南距舒城县六安州交界里,东北距滁州凤阳府定远县交界里,西北距凤阳府寿州界里,通境面积方里。

庐江县北偏西至府里,南偏西至省里,至京师里,东距无为州界里,西距舒城县界里,南距安庆府桐城县界里,北距合肥县界里,东南距无为州界里,西南距安庆府桐城县界里,东北距巢县界里,西北距舒城县界里,通境面积方里。

舒城县东北至府里,东南至省里,至京师里,东距合肥县庐江县交界里,西距六安州界里,南距安庆府桐城县界里,北距合肥县界里,东南距庐江县安庆府桐城县交界里,西南距安庆府潜山县六安州霍山县交界里,东北距合肥县界里,西北距六安州界里,通境面积方里。

无为州西北至府里,西南至省里,至京师里,东距太平府芜湖县界里,西距庐江县界里,南距池州府铜陵县界里,北距巢县界里,东南距太平府繁昌县界里,西南距庐江县界里,东北距和州含山县界里,西北距巢县界里,通境面积方里。

巢县西北至府里,西南至省里,至京师里,东距和州含山县界里,西距合肥县界里,南距无为州界里,北距和州含山县界里,东南距无为州和州含山县交界里,西南距庐江县界里,东北距和州含山县界里,西北距合肥县界里,通境面积方里。

凤阳府属表

凤阳府西偏南至省里,至京师里,东距泗州界里,西距颍州府界里,南距庐州府界里,北距江苏徐州府界里,东南距滁州界里,西南距六安州界里,东北距泗州界里,西北距河南归德府界里,通境面积方里。

凤阳县附郭,西偏南至省里,至京师里,东距泗州盱眙县界里,西距怀远县界里,南距定远县界里,北距灵璧县界里,东南距定远县界里,西南距怀远县界里,东北距泗州盱眙县五河县交界里,西北距灵璧县界里,通境面积方里。

怀远县东偏南至府七十里,南至省里,至京师里,东距灵璧县界里,西距凤台县界里,南距凤阳县定远县交界里,北距宿州界里,东南距凤阳县界里,西南距凤台县界里,东北距灵璧县界里,西北距颍州府蒙城县界里,通境面积方里。

定远县北至府里,南偏西至省里,至京师里,东距滁州界里,西距寿州界里,南距庐州府合肥县界里,北距凤阳县界里,东南距滁州全椒县界里,西南距寿州界里,东北距泗州盱眙县界里,西北距怀远县界里,通境面积方里。

寿州东偏北至府里,南偏东至省里,至京师里,东距定远县界里,西距凤台县界里,南距六安州界里,北距凤台县界里,东南距定远县庐州府合肥县交界里,西南距颍州府霍邱县界里,东北距凤台县界里,西北距凤台县界里,通境面积方里。

凤台县东偏北至府里,南偏东至省里,至京师里,东距怀远县界里,西距颍州府颍上县界里,南距寿州界里,北距颍州府蒙城县界里,东南距寿州界里,西南距颍州府颍上县界里,东北距怀远县界里,西北距颍州府阜阳县界里,通境面积方里。

宿州东南至府里,南至省里,至京师里,东距灵璧县界里,西距颍州府涡阳县界里,南距怀远县界里,北距江苏萧县界里,东南距灵璧县界里,西南距颍州府蒙城县界里,东北距江苏萧县界里,西北距河南永城县界里,通境面积方里。

灵璧县南偏东至府里,南偏西至省里,至京师里,东距泗州界里,西距宿州界里,南距凤阳县界里,北距江苏铜山县界里,东南距泗州五河县界里,西南距宿州怀远县交界里,东北距泗州江苏睢宁县交界里,西北距宿州江苏萧县交界里,通境面积方里。

颍州府属表

颍州府东南至省里,至京师里,东距凤阳府界里,西距河南汝宁府界里,南距河南光州界里,北距河南归德府界里,东南距凤阳府六安州交界里,西南距河南光州界里,东北距凤阳府界里,西北距河南归德府界里,通境面积方里。

阜阳县附郭,东南至省里,至京师里,东距凤阳府凤台县界里,西距河南汝阳县界里,南距霍邱县界里,北距太和县界里,东南距颍上县界里,西南距河南息县界里,东北距亳州涡阳县交界里,西北距河南项城县界里,通境面积方里。

颍上县西北至府里,东南至省里,至京师里,东距凤阳府凤台县界里,西距阜阳县界里,南距霍邱县界里,北距阜阳县界里,东南距凤阳府寿州界里,西南距霍邱县界里,东北距凤阳府凤台县界里,西北距阜阳县界里,通境面积方里。

霍邱县西北至府里,东南至省里,至京师里,东距凤阳府寿州界里,西距河南固始县界里,南距六安州界里,北距颍上县界里,东南距六安州界里,西南距河南固始县界里,东北距颍上县界里,西北距阜阳县界里,通境面积方里。

亳州南至府[]里,东南至省里,至京师里,东距河南永城县界里,西距河南鹿邑县界里,南距太和县界里,北距河南商邱县界里,东南距涡阳县界里,西南距太和县界里,东北距河南永城县商邱县交界里,西北距河南商邱县鹿邑县交界里,通境面积方里。

涡阳县西南至府里,东南至省里,至京师里,东距蒙城县凤阳府宿州交界里,西距亳州界里,南距阜阳县界里,北距河南永城县界里,东南距蒙城县界里,西南距阜阳县界里,东北距凤阳府宿州界里,西北距亳州界里,通境面积方里。

太和县南偏东至府里,东南至省里,至京师里,东距阜阳县界里,西距阜阳县界里,南距阜阳县界里,北距亳州界里,东南距阜阳县界里,西南距阜阳县界里,东北距亳州界里,西北距河南鹿邑县界里,通境面积方里。

蒙城县西南至府里,东南至省里,至京师里,东距凤阳府宿州怀远县交界里,西距涡阳县界里,南距凤阳府凤台县界里,北距涡阳县界里,东南距凤阳怀远县界里,西南距阜阳县界里,东北距凤阳府宿州界里,西北距涡阳县界里,通境面积方里。

广德州直隶州属表

广德州并属西偏南至省里,至京师里,东距浙江湖州府界里,西距宁国府界里,南距浙江湖州府界里,北距江苏常州府界里,东南距浙江湖州府界里,西南距宁国府界里,东北距浙江湖州府界里,西北距江苏镇江府界里,通境面积方里。

广德州西偏南至省里,至京师里,东距浙江长兴县安吉县交界里,西距建平县宁国府宣城县交界里,南距浙江孝丰县界里,北距江苏荆溪县溧阳县交界里,东南距浙江安吉县孝丰县交界里,西南距宁国府宁国县浙江孝丰县交界里,东北距江苏荆溪县浙江长兴县交界里,西北距建平县江苏溧阳县交界里,通境面积方里。

建平县东南至州里,西南至省里,至京师里,东距广德州界里,西距宁国府宣城县界里,南距广德州界里,北距江苏高淳县溧阳县交界里,东南距广德州界里,西南距广德州宁国府宣城县交界里,东北距广德州江苏溧阳县交界里,西北距宁国府宣城县江苏高淳县交界里,通境面积方里。

滁州直隶州属表

滁州并属西南至省里,至京师里,东距江苏江宁府界里,西距凤阳府界里,南距和州界里,北距泗州界里,东南距江苏江宁府界里,西南距和州庐州府交界里,东北距泗州界里,西北距泗州界里,通境面积方里。

滁州西南至省里,至京师里,东距来安县界里,西距全椒县凤阳府定远县交界里,南距全椒县界里,北距来安县界里,东南距江苏江浦县界里,西南距全椒县界里,东北距来安县界里,西北距泗州盱眙县凤阳府定远县交界里,通境面积方里。

全椒县北至州里,东南至省里,至京师里,东距滁州江苏江浦县交界里,西距庐州府合肥县界里,南距和州界里,北距滁州界里,东南距江苏江浦县界里,西南距庐州府合肥县和州含山县交界里,东北距滁州界里,西北距滁州凤阳府定远县交界里,通境面积方里。

来安县西偏南至州里,西南至省里,至京师里,东距江苏六合县界里,西距滁州界里,南距滁州江苏江浦县交界里,北距泗州盱眙县界里,东南距江苏六合县界里,西南距滁州界里,东北距泗州盱眙县天长县交界里,西北距滁州泗州盱眙县交界里,通境面积方里。

和州直隶州属表

和州并属西南至省里,至京师里,东距太平府界里,西距庐州府界里,南距庐州府界里,北距滁州界里,东南距太平府界里,西南距庐州府界里,东北距太平府界里,西北距庐州府界里,通境面积方里。

和州西南至省里,至京师里,东距太平府当涂县界里,西距含山县界里,南距庐州府无为州界里,北距滁州全椒县界里,东南距太平府当涂县界里,西南距含山县界里,东北距江苏江浦县界里,西北距含山县界里,通境面积方里。

含山县东南至州里,西南至省里,至京师里,东距和州界里,西距庐州府巢县界里,南距庐州府无为州界里,北距滁州全椒县界里,东南距和州界里,西南距庐州府巢县界里,东北距和州界里,西北距庐州府合肥县界里,通境面积方里。

六安州直隶州属表

六安州并属东南至省里,至京师里,东距庐州府界里,西距颍州府界里,南距安庆府界里,北距颍州府界里,东南距庐州府界里,西南距湖北黄州府界里,东北距庐州府界里,西北距颍州府界里,通境面积方里。

六安州东南至省里,至京师里,东距庐州府合肥县界里,西距颍州府霍邱县界里,南距霍山县庐州府舒城县交界里,北距颍州府霍邱县界里,东南距庐州府合肥县舒城县交界里,西南距霍山县界里,东北距庐州府合肥县凤阳府寿州交界里,西北距颍州府霍邱县界里,通境面积方里。

英山县东北至州里,东南至省里,至京师里,东距安庆府太湖县界里,西距湖北蕲水县界里,南距湖北蕲水县界里,北距霍山县界里,东南距安庆府太湖县湖北蕲水县交界里,西南距湖北蕲水县界里,东北距霍山县安庆府太湖县交界里,西北距湖北罗田县界里,通境面积方里。

霍山县北偏东至州里,东南至省里,至京师里,东距六安州界里,西距湖北罗田县界里,南距安庆府潜山县界里,北距六安州界里,东南距六安州庐州府舒城县交界里,西南距英山县湖北罗田县交界里,东北距六安州界里,西北距六安州界里,通境面积方里。

泗州直隶州属表

泗州并属西南至省里,至京师里,东距江苏淮安府界里,西距凤阳府界里,南距凤阳府界里,北距江苏徐州府界里,东南距江苏扬州府界里,西南距凤阳府界里,东北距江苏徐州府界里,西北距凤阳府界里,通境面积方里。

泗州西南至省里,至京师里,东距江苏清河县桃源县交界里,西距凤阳府灵璧县界里,南距五河县界里,北距江苏睢宁县界里,东南距盱眙县界里,西南距五河县凤阳府灵璧县交界里,东北距江苏宿迁县界里,西北距凤阳府灵璧县江苏睢宁县交界里,通境面积方里。

盱眙县西北至州里,西南至省里,至京师里,东距天长县江苏宝应县交界里,西距凤阳府凤阳县界里,南距滁州来安县界里,北距泗州界里,东南距天长县界里,西南距滁州凤阳府定远县交界里,东北距泗州江苏清河县交界里,西北距泗州五河县交界里,通境面积方里。

天长县西北至州里,西南至省里,至京师里,东距江苏高邮州界里,西距滁州来安县界里,南距江苏六合县界里,北距盱眙县江苏宝应县交界里,东南距江苏仪征县界里,西南距江苏六合县界里,东北距江苏高邮州界里,西北距盱眙县界里,通境面积方里。

五河县北至州里,西南至省里,至京师里,东距泗州盱眙县(交)界里,西距凤阳府凤(台)[阳]县灵璧县交界里,南距凤阳府凤阳县界里,北距泗州界里,东南距凤阳府凤阳县界里,西南距凤阳府凤阳县界里,东北距泗州界里,西北距泗州凤阳府灵璧县交界里,通境面积方里。

猜你喜欢
  列传第八十六·刘昫
  列传六·薛居正
  卷二十七·本纪第二十七·英宗一·宋濂
  卷一百七十三·列传第六十一·张廷玉
  第五节 义师之初兴·陈匪石
  原文·陈琳
  卷之一百七十·佚名
  ◎风雨话金陵·李定夷
  七一一 寄谕山东巡抚国泰办理刘遴等修葺宗谱事·佚名
  钦定宗室王公功绩表卷十二·允秘
  平定两金川方略卷二十八·阿桂
  卷六·吕中
  朵里不花传·宋濂
  卷二百三十五·佚名
  卷八·陈骙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刘克庄·唐圭璋

      克庄,“全”已见。   卜算子   纤软小腰身,明秀天真面。淡画修眉小作春,中有相思怨。   昔立向人羞,颜破因谁倩。不比阳台梦里逢,亲向尊前见。   又   梅岭数枝春,疏影斜临水。不借芳华只自香,娇面长如洗。  

  • 王之望·唐圭璋

      之望字瞻叔,襄阳谷城(今湖北省)人。绍兴八年(1138)进士。累迁太府少卿。孝宗即位,除户部侍郎,充川陕宣谕使,官至参知政事。乾道元年(1165),起为福建安抚使加资政殿大学士,移知温州。寻罢归。乾道七年(1171)卒,有汉滨集。   菩

  • 目录·王羲之

    卷之一书 二二六三 遗殷浩书报殷浩书 与会稽王笺与尚书仆射谢安书 与谢安书又 与桓温笺诫谢万书 与谢万书与人书 又章草帖 与所知书飞白帖 又又 辞举帖辞郡帖  恭命帖殊遇帖 会稽帖此郡帖

  • 卷二十八·郭知达

    钦定四库全书九家集注杜诗卷二十八 宋 郭知达 编近体诗陪诸公上白帝城头宴越公堂之作【越公杨素也有堂在城上画像尚存】此堂存古制城上俯江郊落构垂云荒郊蔓草茅【赵云云頺而下而落于空皆有垂之义黄鲁直诗云太史

  • 西溪集钞·吴之振

    沈遘七言送诗僧思齐归吴西风送霜河水落,东都归客不可留。囊衣卷诗载轻舸,飘然独下东南州。吴山木落众峰出,越湖潦散孤屿浮。橘丹莼紫新荐俎,若下醪美不计售。十年尘埃一日去,猿初脱槛鹰下鞲。幽潜远飏肯回首,送之却顾令人愁

  • 卷七十八·志第四十五·柯劭忞

      ○食货十一   △赐赉下   岁赐之数:答里真官人位:   岁赐银三十锭,缎一百匹。淄川王位:   岁赐银一百锭,缎三百匹。济南王位:   岁赐银一百锭,绵六百二十五斤,小银色丝五十斤,缎三百匹,羊皮一千张。斡真那颜

  • 尚史卷四十三·李锴

    列传二十一晋诸臣传胥臣 胥甲父 胥克 胥童胥臣一曰臼季字季子尝为司空又曰司空季子初从公子重耳出亡及入秦秦伯归女五人懐嬴与焉【懐嬴故子圉妻】公子欲辞胥臣曰同姓为兄弟黄帝之子二十五人其同姓者二人而已唯青

  • 一五一○ 原户部尚书曹文埴奏刊刻《四库全书总目》竣工刷印装潢呈览折·佚名

    一五一○ 原户部尚书曹文埴奏刊刻《四库全书总目》竣工刷印装潢呈览折乾隆六十年十一月十六日臣曹文埴谨奏,为刊刻《四库全书总目》竣工,敬谨刷印装潢,恭呈御览事。窃臣于乾隆五十一年奏请刊刻《四库全书总目》,仰蒙俞允

  • 卷一百八十五·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一百八十五经籍考子【神仙家 释家】【臣】等谨案马端临通考仿班固艺文志之例道家之外复列神仙所谓道家者汉时黄老并称其大旨主乎清净无为而已赤松子魏伯阳之徒则言炼养而不言服食卢生李

  • 舆服六·徐松

    宝尊号宝【宋会要】每上尊号,有司制玉宝,以尊号为文。 真宗大中祥符初,登封太山,别制宝匣、宝盝,皆差小其制。 仁宗天圣元年九月二十二日,诏:以宫城火,重制皇帝受命宝、尊号册宝,参知政事陈尧佐、晏殊书。 高宗绍兴三十二年七

  • 卷一百七十一·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明会典  钦定四库全书明会典卷一百七十一光禄寺国初置尚食尚醴二局又置宣徽院设院使同知院判典簿以统二局又改光禄寺正四品衙门设卿少卿寺丞并主簿职专膳羞宴享等事又移太常司供需库隶之洪武

  • 大学衍义卷八·真德秀

    格物致知之要一明道术天理人伦之正【长幼之序】孟子万章曰父母使舜完廪捐阶【完治也捐阶谓去其梯】瞽瞍焚廪使浚井出从而揜之【揜葢也】象曰谟葢都君咸我绩【史记曰使舜上涂廪瞽瞍从下纵火焚廪舜乃以两笠自捍而下去得

  • 水旱第三十六·桓宽

    【题解】本篇从上面“授时”问题伴随而来的对农业生产严重威胁的水旱灾害问题,进行辩论,并联系到盐、铁官营问题。大夫认为“水旱,天之所为”,“非唯有司之罪”。贤良则称周公之时,“

  • 目录·李通玄

    大方广佛新华严经合论目录序一(沙门慧研奉王旨撰)  序二(沙门志宁)  论主事迹  目录卷第一之第七会释卷第八世主妙严品第一之一卷第九世主妙严品第一之二卷第十世主妙严品第一之三卷第十一世主妙严品第一之四卷

  • 知非堂稿·何中

    元代诗文别集。何中撰。《四库全书》曾据江西巡抚采进本,将《知非堂稿》6卷编入别集类,但这6卷全是诗。6卷本《知非堂稿》卷首有元至顺二年(1331)吴澂序,元延祐七年(1320)何中自序。自序中提到除《知非堂稿》之外,尚

  • 马可·波罗游记·马可·波罗

    又名《东方见闻录》。著述者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是著名的旅行家,出身于意大利威尼斯巨商之家。元世祖至元八年(1271),他从地中海东岸阿迦城启程东进,经叙利亚、伊朗,沿丝绸之路来中国。至元十二年(1275),到达元上都(今内蒙

  • 丹阳词·葛胜仲

    词别集。南宋葛胜仲(1072—1144)撰。一卷。胜仲有《丹阳集》已著录,此集收词九十二首,词风力追二晏(晏殊、 晏几道),而终乏才力,成就远不可比肩二晏。取材面较窄。以《点绛唇·县斋愁坐作》及《蓦山溪》二词为代表作

  • 翰苑·张楚金

    民族史书。唐张楚金撰。原书30卷,雍公睿注。国内存旧抄本残帙,失卷次、卷尾。仅存《后叙》。日本《秘府略》、《香字抄》、《药字抄》存片断残文,西高迁氏存残本一卷,即《藩夷部》及《后叙》。20世纪30年代,辽阳金毓黻借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