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古诗纪

一百五十六卷。明冯惟讷撰。冯惟讷字汝言,号少州。山东临朐人。明嘉靖十七年(1538)进士。官江西左布政使,所举多为民便。惟讷与兄惟健、弟惟敏,皆以诗文名齐鲁间。有《风雅广逸》、《楚词旁注》、《选诗约注》、《文献通考纂要》、《杜律删注》、《冯光禄诗集》等。是集凡一百五十六卷。其中《前集》十卷,皆古逸诗;《正集》一百三十卷,则汉魏以下陈隋以前之诗;《外集》四卷,附录仙鬼之诗;《别集》十二卷则前人论诗之语。时代绵长,采摭繁富,其中真伪错杂,以及抵牾舛漏,所不能无,故冯舒作《诗纪匡谬》,以纠其失。然上薄古初,下迄六代,有韵之作,无不兼收。溯诗家之渊源者,不能外是书而别求,固亦采珠之沧海,伐木之邓林也,后臧懋循《古诗所》、张之象《古诗类苑》、梅鼎祚 《八代诗乘》相继而出,总以是书为兰本。然臧懋循书虽称补此书之阙,而捃拾繁猥,珠砾混淆,又割裂分体,不以时代为次,使阅者茫不得正变之源流;张之象书又以题编次,竟作类书;梅鼎祚书仅汉魏全录,晋宋以下皆从删节,已非完备之观,而汉魏诗中如所增《苏武妻诗》之类,又深为艺林之笑。故至今只冯惟讷此编为诗家圭臬。初版刊于陕西,为太原甄敬刊。此本为吴琯等重刊,虽去其前集、正集、外集、别集之名,合并为五十六卷,而次第悉如其旧,校仇亦较甄本为详,故今从吴本录之。冯惟讷别有《风雅广逸》十卷,核其所载,即此编之前集,盖初辑古逸诸篇,先刊别行,后乃续成汉魏以下,并为一编。有 《四库全书》本。

《古诗纪》全部章节目录

(1)提要
(2)原序
(3)凡例
(4)卷一
(5)卷二
(6)卷三
(7)卷四
(8)卷五
(9)卷六
(10)卷七
(11)卷八
(12)卷九
(13)卷十
(14)卷十一
(15)卷十二
(16)卷十三
(17)卷十四
(18)卷十五
(19)卷十六
(20)卷十七
(21)卷十八
(22)卷十九
(23)卷二十
(24)卷二十一
(25)卷二十二
(26)卷二十三
(27)卷二十四
(28)卷二十五
(29)卷二十六
(30)卷二十七
(31)卷二十八
(32)卷二十九
(33)卷三十
(34)卷三十一
(35)卷三十二
(36)卷三十三
(37)卷三十四
(38)卷三十五
(39)卷三十六
(40)卷三十七
(41)卷三十八
(42)卷三十九
(43)卷四十
(44)卷四十一
(45)卷四十二
(46)卷四十三
(47)卷四十四
(48)卷四十五
(49)卷四十六
(50)卷四十七
(51)卷四十八
(52)卷四十九
(53)卷五十
(54)卷五十一
(55)卷五十二
(56)卷五十三
(57)卷五十四
(58)卷五十五
(59)卷五十六
(60)卷五十七
(61)卷五十八
(62)卷五十九
(63)卷六十
(64)卷六十一
(65)卷六十二
(66)卷六十三
(67)卷六十四
(68)卷六十五
(69)卷六十六
(70)卷六十七
(71)卷六十八
(72)卷六十九
(73)卷七十
(74)卷七十一
(75)卷七十二
(76)卷七十三
(77)卷七十四
(78)卷七十五
(79)卷七十六
(80)卷七十七
(81)卷七十八
(82)卷七十九
(83)卷八十
(84)卷八十一
(85)卷八十二
(86)卷八十三
(87)卷八十四
(88)卷八十五
(89)卷八十六
(90)卷八十七
(91)卷八十八
(92)卷八十九
(93)卷九十
(94)卷九十一
(95)卷九十二
(96)卷九十三
(97)卷九十四
(98)卷九十五
(99)卷九十六
(100)卷九十七
(101)卷九十八
(102)卷九十九
(103)卷一百
(104)卷一百一
(105)卷一百二
(106)卷一百三
(107)卷一百四
(108)卷一百五
(109)卷一百六
(110)卷一百七
(111)卷一百八
(112)卷一百九
(113)卷一百十
(114)卷一百十一
(115)卷一百十二
(116)卷一百十三
(117)卷一百十四
(118)卷一百十五
(119)卷一百十六
(120)卷一百十七
(121)卷一百十八
(122)卷一百十九
(123)卷一百二十
(124)卷一百二十一
(125)卷一百二十二
(126)卷一百二十三
(127)卷一百二十四
(128)卷一百二十五
(129)卷一百二十六
(130)卷一百二十七
(131)卷一百二十八
(132)卷一百二十九
(133)卷一百三十
(134)卷一百三十一
(135)卷一百三十二
(136)卷一百三十三
(137)卷一百三十四
(138)卷一百三十五
(139)卷一百三十六
(140)卷一百三十七
(141)卷一百三十八
(142)卷一百三十九
(143)卷一百四十
(144)卷一百四十一
(145)卷一百四十二
(146)卷一百四十三
(147)卷一百四十四
(148)卷一百四十五
(149)卷一百四十六
(150)卷一百四十七
(151)卷一百四十八
(152)卷一百四十九
(153)卷一百五十
(154)卷一百五十一
(155)卷一百五十二
(156)卷一百五十三
(157)卷一百五十四
(158)卷一百五十五
(159)卷一百五十六

猜你喜欢
  雨华盦词话·钱裴仲
  白香山诗集·白居易
  楚辞集注·朱熹
  子渊诗集·张仲深
  陵阳集·韩驹
  人间词话·王国维
  懋斋诗钞·敦敏
  诗义固说·庞垲
  陈石遗先生谈艺录·黄曾樾
  太和正音谱·朱权
  河东赋·扬雄
  梅花字字香·郭豫亨
  历代词话·王奕清
  木皮散人鼓词·贾凫西
  玉笥集·邓雅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吴昌龄·隋树森

    套数 【正宫】端正好 美妓 墨点柳眉新,酒晕桃腮嫩,破春娇半颗朱唇,海棠颜色红霞韵。宫额芙蓉印。 【滚绣球】藉丝裳翡翠裙,芭蕉扇竹叶樽。衬缃裙玉钩三寸,露春葱十指如银。秋波两点真,春山八字分。颤巍

  • 龙川词补遗·陈亮

    水龙吟【春恨】閙花深处层楼画帘半卷东风软春归翠陌平莎茸嫩垂杨金浅迟日催花淡云阁雨轻寒轻煗恨芳菲世界游人未尝都付与鸎和燕 寂莫凭髙念逺向南楼一声归雁金钗鬭草青丝勒马风流云散罗绶分香翠绡封泪几多幽怨正销魂

  • 卷二 一九一七(民国六年丁巳)·赵熙

    宣清·元日天在山中,六换年光,依然千门送喜。似儿时,还祝岁丰,愿人间普销兵气。燕子生涯,桃花世界,钧天梦里。领全家贺新春,尊前心事提起。念正朔随人,衣冠易代,不才今老矣。自紫陌朝天,乌台削草,历定哀间,一一中

  • 卷三百四十六·列传第一百五·脱脱

        陈次升 陈师锡 彭汝砺 吕陶 张庭坚 龚夬 孙谔陈轩 江公望 陈祐 常安民   陈次升,字当时,兴化仙游人。入太学,时学官始得王安石《字说》,招诸生训之,次升作而曰:"丞相岂秦学邪?美商鞅之能行仁政,而为李斯解事

  • 熊克传·脱脱

    熊克字子复,建宁建阳人,是御史大夫熊博的后代。熊克出生时,曾有翠鸟飞临室内。熊克年幼时,显出天资俊秀,长大后,喜爱学习且善做文章,郡博士胡宪很器重他,说:“只要你坚持学习,将来必能以文章扬名。”熊克于绍兴年间(1131~1161)考

  • 卷四十五·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万夀盛典初集卷四十五庆祝二【图记三】直隷顺天府保定府永平府河间府真定府顺德府广平府大名府宣化府臣民表文伏以皇猷广被介百福而跻春台圣祚方昌统八紘而开夀域道备於荡平正直永享昇平化行於歌叙修和诞

  • 孝经集传卷四·黄道周

    明 黄道周 撰广扬名章第十四子曰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事兄悌故顺可移于长居家理故治可移于官是以行成于内而名立于后世矣【君子之立行非以为名也然而行立则名从之矣事亲孝事兄悌居家理此三者修于实而无其名事君

  • 东方未明·佚名

    ——在恐惧中变成机器【原文】东方未明,颠倒衣裳①。颠之倒之,自公召之②。东方朱晞③,颠倒裳衣。倒之颠之,自公令之。折柳樊圃(4),狂夫瞿瞿⑤。不能辰夜(6),不夙则莫(7)。【注释】①衣:上身穿的衣服。裳:下

  • 卷三十四·顺治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孝经衍义卷三十四天子之孝薄税敛周显德三年立二税起徴限世宗谓侍臣近朝徴敛谷帛多不俟收获纺绩之毕乃诏三司自今夏麦以六月秋税以十月起徴民间便之【臣】按此诏比视两税令甲旧文夏输同以六月秋输彼以

  • 六、阴阳感应的宗教·胡适

    《淮南·泛论训》有一段论宗教迷忌的起原,很有趣味,我们全钞在这里,作为本节的引论:天下之怪物,圣人之所独见;利害之反覆,知者之所独明达也。同异嫌疑者,世俗之所眩惑也。夫见不可布于海内,闻不可明于百姓,是故因鬼神祥而

  • 卷第六十一·佚名

    实叉难陀译八十华严经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普观一切菩萨众会,以等法界方便、等虚空界方便、等众生界方便,等三世、等一切劫、等一切众生业、等一切众生欲、等一切众生解、等一切众生根、等一切众生成熟时、等一切法光影方

  • 禅林宝训卷第一·净善

    东吴沙门净善重集明教嵩和尚曰。尊莫尊乎道。美莫美乎德。道德之所存。虽匹夫非穷也。道德之所不存。虽王天下非通也。伯夷叔齐昔之饿夫也。今以其人而比之。而人皆喜。桀纣幽厉昔之人主也。今以其人而比之。而人皆怒

  • 成唯识论演秘卷第三(末)(论本第三)·智周

    疏。令相随顺等者。此随转门。故俱舍论第十云。三和有三。一同在一世故名三和。二因果相顺不相违返故名三和。谓根与境虽在过.未识居现在。因果义成。三互相随顺同得一果。谓根.境.识虽各一世。同一触果故名和合。初之一

  • 卷第二十四·佚名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二十四五百大阿罗汉等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杂蕴第一中补特伽罗纳息第三之二问乐受及不苦不乐受与爱为缘是事可尔。爱著此受四方追求可意事故。如何苦受亦与爱为缘。而此经总说受缘爱耶。尊者

  • 第十六章 大菩提树之受纳·佚名

    彼时刹帝利[阿育]武装四部大军,奉持如来之三菩提树而去。(一)刹帝利越三王国、宾陀林山,过大森林,到达海边。(二)为比丘尼僧伽先头之四部大军,奉持最上之菩提树而进入大海。(三)[菩提树之]离去海边,[闻得][天]上诸天之伎乐,在下人之[伎乐]四

  • 闽都记·王应山

    地理杂志。原名《湖山纪胜》。明王应山撰。三十三卷。应山字懋宣,号静轩。福建侯官(今闽侯)人。官按察使。著有《闽大记》、 《全闽纪略》等。年逾八十有二,著湖山纪胜,旋加删润,改名《闽都记》。未及观成,飘然逝去。

  • 封氏闻见记·封演

    笔记。唐封演撰。十卷。《新唐书·艺文志》杂传记类著录为5卷。《郡斋读书志》、《文献通考》、《宋史·艺文志》均在小说家类著录。《直斋书录解题》小说家类著录为2卷。现通行本多作10卷。《雅雨堂丛书》、《说郛》

  • 美人谱·徐震

    徐震以为美女有十条标准和情态,即容、韵、技、事、居、候、饰、助、馔、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