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五

钦定四库全书

古诗纪卷五      明 冯惟讷 撰

古逸第五

铭【文心雕龙曰昔帝轩刻舆几以弼违大禹勒笋簴而招谏成汤盘盂着日新之规武王户席题必戒之训周公慎言於金人仲尼革容於敧器则先圣鉴戒其来久矣故铭者铭也观器必也正名审用贵乎盛德盖?武仲之论铭也曰天子令德诸侯计功大夫称伐若乃飞廉有石廓之锡灵公有蒿里之諡铭发幽石吁可怪矣赵灵勒迹於番禺秦昭刻传於华山夸诞示後吁可蔑也】汤盘铭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商铭

【国语郭偃曰商之衰也其铭有之○谓铭鼎之戒也】

嗛嗛之德不足就也不可以矜而祗取忧【叶於救反】也嗛嗛之食不足狃也不能为膏而祗离咎也【嗛犹小也就归就也食禄也狃贪也】

丹书

【大戴礼曰武王践阼三日召士大夫而问焉曰恶有藏之约行之万世可以为子孙常者乎皆曰未得闻也召师尚父而问焉曰黄帝颛顼之道存乎意亦忽不可得见与尚父曰在丹书王欲闻之则斋戒三日王端冕尚父亦端冕奉书道书之言云云王惕若恐惧退而为戒书○记於物以自警戒也即席几诸铭是也】

敬胜怠者吉怠胜敬者灭【叶莫笔反】义胜欲者从欲胜义者凶凡事不强则枉弗敬则不正枉者灭废敬者万世【丹书三十九字】

武王铭十七章【俱见大戴礼】

席四端铭【四章】

安乐必敬【前左端铭】无行可悔【前右端铭】一反一侧亦不可不志【不志一作以忘後左端铭】殷监【一作所监】不远视尔所代【後右端铭】

几铭

皇皇惟敬口口生垢口戕口

监铭

见尔前虑尔後

盥盘铭

与其溺於人也宁溺於渊【叶一均反】溺於渊犹可游也溺於人不可救也【救叶居尤反】

楹铭

毋曰胡残其旤将然毋曰胡害【叶暇憇反】其旤将大【叶特计反】毋曰胡伤其旤将长【残害也】

杖铭

恶乎危於忿?恶乎失道於嗜慾恶乎相忘於富贵

带铭

火灭修容慎戒必恭恭则夀

履屦铭

慎之劳劳则富

觞豆铭

食自杖食自杖戒之憍【居妖反】憍则逃

户铭

夫名难得而易失无勤弗志而曰我知之乎无勤弗及而曰我杖之乎扰阻以泥之若风将至必先摇摇【叶夷周反】虽有圣人不能为谋也【杖一作枝】

牖铭

随天之时以地之财【叶前西反】敬祀皇天敬以先时

劒铭

带之以为服动必行德行德则兴倍德则崩

弓铭

屈申之义废兴之行无忘自过

矛铭

造矛造矛少间弗忍终身之羞余一人所闻以戒後世子孙

武王书铭二十章【以下见困学纪闻幷玉海】

【太平御览引太公金匮武王曰吾随师尚父之言因为书铭随身自诫】

书冠

宠以着首将身不正遗为德咎

书履

行必虑正无怀侥幸

书劒

常以服兵而行道德行则福废则覆

书车

自致者急载人者缓取欲无度自致而反

书镜

以镜自照则知吉凶【此与太公隂谋所载镜铭略同而彼义完美矣】

书门

敬遇宾客贵贱无二

书户

出畏之入惧之

书牖

闚望审且念所得可思所忘

书钥

昬谨守深察讹

书砚

石墨相着而黑邪心谗言无得污白

书锋

忍之须臾乃全汝躯

书刀

刀利磑磑无为汝开

书井

原泉滑滑连旱则絶取事有常赋敛有节

几铭【以下二章见後汉书崔駰传注引太公金匮曰吾欲造起居之戒随之以身】

安无忘危存无忘亡熟惟二者後必无凶

杖铭

辅人无苟扶人无咎

衣铭【以下三章见後汉书朱穆传注引太公隂谋】

桑蚕苦女工难得新捐故後必寒

镜铭

以镜自照见形容以人自照见吉凶

觞铭

乐极则悲沈湎致非社稷为危

笔铭【以下二章见太平御览引太公隂谋】

毫毛茂茂【叶房月反】?水可脱?文不活

箠铭

马不可极民不可剧马极则踬民极则败【叶蒲昧反○困学记闻曰蔡邕铭论谓武王践阼咨于太师作席几楹杖器械之铭十有八章参考金匮隂谋之书则不止於十八章矣书于篇後俾好古者有考】

周金版铭

【文选注曰太公金匮云云武王曰请着金版○按七略曰太公金版玉匮虽近世之文然多善者又抱朴子曰郑君有玉匮记金版经然巳不可考姑载于周】

屈一人之下申万人之上

铜盘铭

【武王封比干墓而作也】

左林右泉前冈後道万世之灵於焉是保

周嘉量铭

【考工记曰?氏为量其铭曰】

时文思索允臻其极嘉量既成以观四国永啓厥後兹器维则【观音贯时是也言惟是文德之君思索以求其理也极中也作为比量使天下取信而至其中也观示也】

金人铭

【家语曰孔子观周入后稷之庙有金人焉三缄其口而铭其背云云孔子既读斯文也顾谓弟子曰小子识之此言实而中情而信】

古之慎言人也戒之哉无多言多言多败无多事多事多患安乐必戒无行所悔勿谓何伤其祸将长勿谓何害其祸将大勿谓不闻神将伺人焰焰不灭炎炎若何涓涓不壅终为江河绵绵不絶或成网罗毫末不札将寻斧柯诚能慎之福之根也口是何伤祸之门也强梁者不得其死好胜者必遇其敌盗憎主人民怨其上君子知天下之不可上也故下【叶音户】之知衆人之不可先也故後【叶下五反】之温恭慎德使人慕之执雌持下人莫踰之人皆趋彼我独守此人皆惑之我独不徙内藏我知不示人技我虽尊高人莫我害江海虽左长于百川以其卑也天道无亲常与善人戒之哉

鼎铭

【左传云宋正考父佐戴武宣三命兹益其故共鼎铭曰】

一命而偻再命而伛三命而俯循墙而走【叶祖】亦莫余敢侮饘於是粥於是以糊余口【叶孔五切】

晋谗鼎铭

【左传晏婴曰谗鼎之铭曰○服?曰疾谗之鼎也明堂位所云崇鼎一云谗地名禹铸九鼎於甘谗之地故云谗鼎】

昧旦丕显後世犹怠【古音以】况日不悛其能久【叶苟起反】乎

叔邦父簠铭【见博古图】

叔邦父作簠用征用行用从君王子子孙孙其万年无疆

石椁铭

【博物志曰卫灵公葬得石椁铭曰】

不逢箕子灵公夺我里【一云不冯其子灵公夺而藏之】

泰山刻石铭【文心雕龙曰始皇勒岳政暴而文泽有踈通之美焉】

【史记曰始皇二十八年东行郡县上邹峄山与鲁诸儒生议刻石颂秦德乃遂上泰山立石封祠祀刻所立石其辞曰】

皇帝临位作制明法臣下修饬二十有六年初并天下罔不宾服亲廵远方黎民【宋大观中汶阳刘跂至泰山见其碑模之乃作亲?远黎】登兹泰山周览东极从臣思迹本原事业祗诵功德治道运行诸产得宜皆有法式大义休明垂于後世顺承勿革皇帝躬圣既平天下不懈於治夙兴夜昧建设长利专隆敎诲训经宣达远近毕理咸承圣志贵贱分明男女理顺慎遵职事昭隔【一作融】内外靡不清浄施于後嗣化及无穷遵奉遗诏永承重戒

峄山刻石铭

皇帝立国维初在昔嗣世称王讨伐乱逆威动四极武义直方戎臣奉诏经时不久灭六暴强【三晋楚燕齐六强国】二十有六年上荐高号孝道显明【叶】既献泰成【谓告成于天】乃降专惠亲廵远方登于峄山羣臣从者咸思攸长追念乱世分土建邦以开事理攻战日作流血於野自泰古始世无万数阤及五帝莫能禁止廼今皇帝一家天下兵不复起灾害灭除黔首康定利泽长久【叶苟起反】羣臣诵略刻此乐石【石之坚精堪为乐器者如泗滨浮磬之数】以着经纪

琅邪台刻石铭

【史记曰始皇二十八年既封泰山於是乃竝渤海以东过黄腄穷成山登之罘立石颂秦德焉而去南登琅邪大乐之留三月乃徙黔首三万户琅邪台下复十二岁作琅邪台立石刻颂秦德明德意曰】

维二十六年皇帝作始端平法度万物之纪以明人事合同父子圣智仁义显白道理东抚东土以省卒士事巳大毕乃临于海皇帝之功勤劳本事上农除末黔首是富普天之下搏心揖志【索隐曰搏古专字左传云如琴瑟之抟一揖音集】器械一量同书文字日月所照舟舆所载皆终其命莫不得意应时动事是维皇帝匡饬异俗陵水经地忧恤黔首朝夕不懈除疑定法咸知所辟方伯分职诸治经易举措必当莫不如画皇帝之明临察四方尊卑贵贱不踰次行奸邪不容皆务贞良细大尽力莫敢怠荒远迩辟隐专务肃庄端直敦忠事业有常皇帝之德存定四极诛乱除害兴利致福节事以时诸产繁殖黔首安宁不用兵革六亲相保终无寇贼驩欣奉教尽知法式六合之内皇帝之土西涉流沙南尽北户东有东海北过大夏【叶音户】人迹所至无不臣者【叶音堵】功盖五帝泽及牛马【叶姥】莫不受德各安其宇维秦王兼有天下立名为皇帝乃抚东土至于琅邪列侯武成侯王离列侯通武侯王贲伦侯【索隐曰爵卑於列侯无封邑者伦类也亦列侯之类】建成侯赵亥伦侯昌武侯成伦侯武信侯冯母择丞相隗林【一作状】丞相王绾卿李斯卿王戊五大夫赵婴五大夫杨樛从与议於海上曰古之帝者地不过千里诸侯各守其封域或朝或否相侵?乱残伐不止犹刻金石以自为纪古之五帝三王知教不同法度不明假威鬼神以欺远方实不称名故不久长其身未殁诸侯倍叛法令不行今皇帝并一海内以为郡县天下和平昭明宗庙体道行德尊号大成羣臣相与诵皇帝功德刻于金石以为表经

之罘山刻石铭

【史记二十九年始皇东游登之罘刻石其辞曰】

维二十九年时在中春阳和方起皇帝东游廵登之罘临照于海从臣嘉观原念休烈追诵本始大圣作治建定法度显着纲纪外敎诸侯光施文惠明以义理六国回辟贪戾无厌虐杀不巳皇帝哀衆遂发讨师奋扬武德义诛信行威燀【充善反】旁达莫不宾服烹灭强?振救黔首周定四极普施明法经纬天下永为仪则大矣哉宇县之中承顺圣意【索隐曰协韵音忆】羣臣诵功请刻于石表垂于常式

之罘东观铭

维二十九年皇帝春游览省远方逮于海隅遂登之罘昭临朝阳观望广丽从臣咸念原道至明【叶】圣法初兴清理疆内外诛?强武威旁畅振动四极禽灭六王阐并天下菑害絶息永偃戎兵【叶逋旁反】皇帝明德经理宇内视听不怠【索隐曰怠协旗疑韵怠音铜綦反故国语范蠡曰得时不怠时不再来亦以怠与台为韵】作立大义昭设备器咸有章旗职臣遵守各知所行事无嫌疑黔首改化远尔同度临古絶尤【叶盈之反】常职既定後嗣循业长承圣治羣臣嘉德祗诵圣烈请刻之罘【叶贫悲反】

碣石刻石铭

【史记三十二年始皇之碣石使燕人卢生求羡门高誓刻石门坏城郭决通堤防其辞曰○徐广云石门一作盟门】

遂兴师旅诛戮无道为逆灭息武殄?逆文复【一作优】无罪庶心咸服惠论功劳赏及牛马恩肥土域皇帝奋威德并诸侯初一泰平堕坏城郭决通川防夷去险阻地势既定黎庶无繇天下咸抚男乐其畴女修其业事各有序惠被诸产久【一作分】竝来田莫不安所羣臣诵烈请刻此石垂着仪矩

会稽山刻石铭

【史记三十七年十月始皇出游上会稽祭大禹望于南海而立刻石颂秦德其文曰】

皇帝休烈平一宇内德惠修长三十有七年亲?天下周览远方遂登会稽宣省习俗黔首斋庄羣臣诵功本原事迹追首高明【叶】秦圣临国始定刑名显陈旧章初平法式审别职任以立恒常六王专倍贪戾慠猛率衆自强?虐恣行负力而骄数动甲兵【叶】隂通间使以事合从行为辟方内饰诈谋外来侵边遂起祸殃义威诛之殄息?悖乱贼灭亡圣德广密六合之中被泽无疆皇帝并宇兼听万事远近毕清运理羣物考验事实各载其名贵贱竝通善否陈前靡有隐情饰省【一作非】宣义有子而嫁倍死不贞防隔内外禁止淫佚男女洁诚夫为寄豭杀之无辠男秉义程妻为逃嫁子不得母咸化廉清大治濯俗天下承风蒙被休经皆遵轨度和安敦勉莫不顺令【叶平声】黔首修洁人乐同则嘉保太平後敬奉法常治无极舆舟不倾从臣诵烈请刻此石光垂休铭

古诗纪卷五

 

猜你喜欢
  卷七百七十三·彭定求
  卷三百四十一·彭定求
  邬虙·唐圭璋
  第一折·佚名
  第一折·宫天挺
  常建诗卷二·常建
  卷六·王十朋
  卷三·唐圭璋
  四集卷四十三·乾隆
  卷八·吴雯
  卷一百四十五·曹学佺
  ●不伏老·沈泰
  汪莘词作鉴赏·佚名
  唐琬词作鉴赏·佚名
  第六章 概论一 唐五代·吴梅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之一三·魏庆之

      三百篇   晦庵谓学诗者必本之三百篇   诗之为经,人事浃于下,天道备于上,而无一理之不具。学诗者当本之二南以求其端,参之列国以尽其变,正之于雅以大其规,和之于颂以要其止,此学诗之大旨也,于是乎章句以纲之,训诂以纪之

  • 竹坡词巻三·周紫芝

    宋 周紫芝 撰满江红【十一月二十有三日雪意浓甚已而复晴客歌世所传催雪举席歆艶有谓其韵俗者使仆作语为赋此曲】寂寂江天雪又满晩来风急空懊恨散盐飞絮未成轻集万里长空飞不到珠帘卷尽还羞入问向晚谁欲画渔蓑寒江立

  • 卷一百九十八·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一百九十八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林泉结契【三】王质山友续辞枸杞花红紫实红叶青春苖可食清甘人呼甜菜得名甚多最佳为仙人杖西王母杖我取友兮得枸杞石陂花头犬声起霏霏细雨杂斜阳半

  • 雍熈乐府卷之七·郭勋

    中吕宫粉蝶儿      祝太平锦绣封●喜丰登太平景象托吾皇圣徳汪洋舆情欢天心顺万方㱕向四海来王抚华夷尽皆欢畅南好事近佳节欲回阳律●黄锺迎祥南极昨夜夀星霭霭生光瑶池阆●衆羣仙跨凤齐临降贺吾皇万夀佳辰祝遐

  • 卷二十六 历书第四·司马迁

    昔自在古,历建正作于孟春。于时冰泮发蛰,百草奋兴,秭鳺先滜。物乃岁具,生于东,次顺四时,卒于冬分。时鸡三号,卒明。抚十二月节,卒于丑。日月成,故明也。明者孟也,幽者幼也,幽明者雌雄也。雌雄代兴,而顺至正之统也。日归于西,起明于

  • 列传第二十六 萧瑀·欧阳修

    萧瑀,字时文,后梁明帝子也。九岁,封新安王。国除,以女兄为隋晋王妃,故入长安。瑀爱经术,善属文。性鲠急,鄙远浮华。尝以刘孝标《辩命论》诡悖不经,乃着论非之,以为:“人禀天地而生而谓之命,至吉凶祸福则系诸人。今一于命,非先王所

  • ●靖康稗史之五·确庵耐庵

      青宫译语 【 节本】 笺证   ▲天会五年三月二十八日午,国相左副元帅 【 名粘没罕、】 皇子右副元帅 【 名斡离不】 命成棣随珍珠大王 【 名设野马,国相长子、】 千户国禄、千户阿替纪押宋韦妃 【 康王之母、】 邢

  • 修纂凡例·杨士奇

    一宣宗皇帝即位礼仪及赏赉之类皆书 一宣宗皇帝永乐八年留守北京事书十二年侍从征北事书十八年冬侍从北京事书二十二年受册升储事书洪熙元年南京谒陵事书 一上皇太后尊号册立 皇后皇妃皇太子及册封郡王王妃公主皆书其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二百八十二·佚名

    万历二十三年二月甲辰朔祭 三皇于 景惠殿以祭品颁赐四辅臣○乙巳大学士陈于陛陈时政之要六事以进一接见大臣乞每月一再御朝间亲讲读其有军国大事特召阁部院大臣从容□决一录用人才往言事诸臣困衡既久少者壮壮者老宜

  • 七十二 曹寅奏报朱三太子在鲁获解摺·佚名

    康熙四十七年四月十六日 江宁织造.通政使司通政使臣曹寅谨奏: 江南盗犯叶伯玉等,供出朱三太子一案,因拿庐州盗犯,审得俞祥麟口供,即移东省缉拿去后。臣已经奏讫。日下闻朱三太子父子三人,已在山东获解,于二十边可抵浙省。大约

  • 第13章 何梅协定以后·冯玉祥

    这时候蒋介石每天都说:“攘外必先安内,抗日必先剿共,革命的敌人不是日本,乃是中国共产党。”东北四省失掉了,蒋介石说,他不负责任。汪精卫在南京中央党部说:“诸葛亮要出兵中原,必先平定南蛮。”这也就是

  • 卷四·李明复

    欽定四庫全書春秋集義卷四宋 李明復 撰隱公五年春公矢魚于棠【又馮氏說見綱領下】程頤曰諸侯非王事民事不遠出遠出觀魚非道也程氏學曰公矢魚于棠左氏曰非禮也且言遠地也夫隱公慢棄國政遠事逸遊譏可知矣謝湜曰古者蒐

  • 目录·鄂尔泰

    钦定仪礼义疏目録卷首上纲领卷首下朱子仪礼释宫卷第一士冠礼第一之一【筮日 戒宾 筮宾 宿賔 为期 陈服器 即位 迎宾 始加 再加 三加】卷第二士冠礼第一之二【醴冠者 见于母 字 宾出就次 见兄弟姑姊 见

  • 第十二 符言 3·王诩

    【原文】听之术曰:勿坚而拒之①。许之则防守②,拒之则闭塞。高山仰之可极,深渊度之可测,神明之位术正静,其莫之极③欤。右主德④。【注释】①“听之”句:勿坚,又作勿妄。陶弘景注:“崇德之术,在于恢弘博纳。山不让尘,故能成其高

  • 南闽十年之梦影·李叔同

    南闽十年之梦影丁丑二月十六日在南普陀寺佛教养正院讲我一到南普陀寺,就想来养正院和诸位法师讲谈讲谈,原定的题目是“余之忏悔”,说来话长,非十几小时不能讲完;近来因为讲律,须得把讲稿写好,总抽

  • 碧梧玩芳集·马廷鸾

    诗文集。南宋马廷鸾撰。24卷。凡奏状表1卷,诏制口宣8卷,申状书启2卷,序跋4卷,说赞铭记3卷,墓志祭文2卷,《读史旬编》1卷,诗词3卷。廷鸾官至右丞相兼枢密使。其家有碧梧精舍,又自号玩芳病叟,因以名集。其集宋诸书目不载,原卷数不

  • 李怀州集·李德林

    隋代诗文别集。李德林撰。李德林字公辅,曾任怀州刺史。据《隋书》本传,李德林“所撰文集勒成八十卷,遭乱亡失,见(现)五十卷行于世”。《隋书·经籍志》著录《李德林集》10卷,两《唐书》著录并同。至宋,亡佚。今存明

  • 华严一乘十玄门·杜顺

    全一卷。唐代华严宗初祖杜顺说,智俨撰。又称华严经十玄门、华严十玄章。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五册。本书系就如来海印三昧之所现而立十门,发挥其玄旨。十门为:(一)同时具足相应门,(二)因陀罗网境界门,(三)秘密隐显俱成门,(四)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