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八十九

钦定四库全书

古诗纪卷八十九    明 冯惟讷 撰

梁第十六

张率【字士简吴郡人年十二能属文稍进作赋颂至年十六向二千许首起家齐着作佐郎迁尚书殿中郎太子洗马武帝覇府建引为相国主簿尝为待诏赋武帝手敕曰相如工而不敏枚臯速而不工卿兼之矣遂迁秘书丞後迁黄门侍郎出为新安太守卒】

短歌行【四言】

君子有酒小人鼓缶乃布长筵式宴亲友盛壮不留容华易朽如彼槁叶有似过牖往日莫淹来期无久秋风悴林寒蝉鸣柳悲自别深懽由会厚岂云不乐与子同寿我酒既盈我肴伊阜短歌是唱孰知身後

远期【以下五言】

远期终不归节物坐将【一作迁】变白露怆【玉台作湿】单衣【一作凄】秋风息团扇谁能久别离他乡且异县浮云蔽重山相望何时见寄言远期者空闺泪如霰

对酒

对酒诚可乐此酒复芳【一作能】醇如华良可贵似乳更非珍何当留上客为寄掌中人金樽清复满玉椀亟来亲谁能共迟暮对酒惜芳辰君歌尚未罢却坐避梁尘

日出东南隅行

朝日照屋梁夕月悬洞房专遽自称艶独【阙】伊览光虽资自然色谁能弃薄妆施着见朱粉点画示頳黄含贝开丹吻如羽发清扬金碧既簪珥绮縠复衣裳方领备虫彩曲裙襍鸳鸯手操独茧绪唇凝脂燥黄

相逢行

相逢夕隂街独趋尚冠里高门既如一甲第复相似凭轼日欲昏何处访公子公子之所在所在良易知青楼出上路渐台临曲池堂上抚流徽雷樽朝夕施橘柚分华实朱火燎金枝兄弟两三人冠佩纷陆离朝从禁中【一作门】出车骑并驱驰金鞍马脑勒聚观路傍儿入门一顾望鳬鹄有雄雌雄雌各数千相鸣戏羽仪并在东西立羣次何离离大妇刺方领中妇抱婴儿小妇尚娇稚端坐吹参差丈夫无遽起神凤且来仪

走马引

良马龙为友玉珂金作羁驰骛宛与洛半骤复半驰倏忽而千里光景不及移九方惜未见薛公寜所知歛辔且归去吾畏路傍儿

沧海雀

大雀与黄口来自沧海区清晨啄原粒日夕依野株虽忧鸷鸟击长怀沸鼎虞况复随时起翻飞不可拘寄言挟弹子莫贱隋侯珠

楚王吟

章台迎夏日梦远感春条风生竹籁响云垂草绿饶相看重束素唯欣争细腰不惜同从理但使一闻韶

清凉

登台待初景帐殿谒余晨罗帐夕风济清气尚波人长簟凉可仰平莞温未亲幸愿同枕席为君横自陈

玄云

坏陈压峨垄遮牕暗思扉映日斜生海跨树似鹏飞梦山妾已去落靥何由归

白紵歌九首【七言】

歌儿流唱声欲清舞女趂节体自轻歌舞并玅会人情依【一作调】弦度曲婉盈盈扬蛾为态谁目成

玅声屡唱轻体飞流津染面散芳菲俱动齐息不相违令彼嘉客憺忘归时久翫夜明星稀

日暮搴门望所思风吹庭树月入帷凉隂既满草虫悲谁能离别长夜时流叹不寝泪如丝与君之别终何知【一作如】

秋风鸣【一作萧】条露垂叶空闺光尽坐愁妾独向长夜【一作独问长安】泪承睫山高水深路难涉望君光景何时接遥夜方远时既寒秋风萧瑟白露团佳期不待岁欲阑念此迟暮独无欢鸣弦流管增长叹

夜寒湛湛夜未央华灯空烂月悬光从风衣起发芬香为君起舞幸不忘

列坐华筵纷羽爵清曲未终月将落歌舞及时酒常酌无令朝露坐销铄

愁来【一作多】夜迟犹叹息抚枕思君终反侧金翠钗环稍不饰雾縠流黄不能织但坐空闺思何极欲以短书寄飞翼

遥夜忘寐起长叹但望云中双飞翰明月入牖风吹幔终夜悠悠坐申旦谁能知我心中乱终然有怀岁方晏

长相思二首【襍言】

长相思久离别美人之远如雨絶独延伫心中结望云云去远望鸟鸟飞灭空望终若斯珠泪不能雪

长相思久别离所思何在若天垂郁陶相望不得知玉阶月夕映罗帐风夜吹长思不能寝坐望天河移

咏霜

驷见视乾度钟鸣测地机秋冬交代序申霜白绥绥原野生暮霭堦墀散夕霏徘徊总严气怅望沦清辉平台寒月色池水怆风威凝隂同徂夜遰鴈独归飞萦丛乱芜絶繁林纷巳稀贞松非受令芳草徒具腓

太庙斋夜

洁斋谢纷华【一作黩】寂寥清庙静肃襟视牲盛端服侍严省

咏跃鱼应诏

戢鳞隐繁藻颁首承渌漪何用游溟澥且跃天渊池柳恽【字文畅河东解人也少有志学工为诗善尺牍齐竟陵王引为法曹参军累迁太子洗马试守鄱阳相还除骠骑从事中郎武帝至京邑恽候谒石头以为冠军将军征东府司马天监初除长史累迁左民尚书广州刺史徵为秘书监复为吴兴太守为政清静民吏怀之感疾卒】

江南曲

汀洲采白苹日暖江南春洞庭有归客潇湘逢故人故人何不返春花复应【一作将】晩不道新知乐祗言行路远

长门怨

玉壶夜愔愔应门重且深秋风动桂树流月揺轻隂绮檐清露溽【一作滴】网户思虫吟叹息下兰合含愁奏雅琴何由鸣晓佩复得抱宵衾无复金屋念岂照长门心

度关山

少长【一作长安】倡家女出入燕南垂唯持德自美本以容见知旧闻关山远何事总金羁妾心日巳乱秋风鸣细枝

起夜来

城南断车骑阁道覆青埃露华光翠网月影入兰台洞房且莫掩应门或复开飒飒秋桂响非君起夜来

独不见

别岛望云台天渊临水殿芳草生未积春花落如霰出从张公子还过赵飞燕奉帚长信宫谁知独不见

芳林篇

芳林晔兮发朱荣时既晩兮随风零随风零兮返无期安得阳华遗所思

赠吴均三首

寒云晦沧洲奔潮溢南浦相思白露亭永望秋风渚心知别路长谁【一作不】谓若燕楚关候日辽絶如何【一作何因】附行旅愿作野飞鸟飘然自轻举

远游济伊洛秣马度清漳邯郸饶【一作有】美女艶色含春芳鼔瑟未成曲踏屣【一作蹀履】复翺翔我本游客子情爱在淮阳新知谁不乐念旧苦人肠

夕宿飞狐关晨登碛砾坂形为戎马倦思逐征旗远边城秋霰来寒乡春风晩始信陇雪轻渐觉寒云卷徭役命所当念子加餐饭

襍诗

云轻草色转草绿晨芳归山墟罢寒晦园泽闰朝晖春心多感动睹物情复悲自君之去矣兰堂罢鸣机徒知游宦是不念别离非

七夕穿针

代马秋不归缁纨无复绪迎寒理衣缝映月抽纎缕的皪愁睇光连娟思眉聚清露下罗衣秋风吹玉柱流隂稍巳多【一作流景对秋夕】余光欲谁与【一作难取】

咏蔷薇

当户种蔷薇枝叶太葳蕤不揺香已乱无风花自飞春闺不能静开匣理明妃曲池浮采采斜岸列依依或闻好音度时见衔泥归且对清酤湛其余任是非

奉和竟陵王经刘瓛墓下

西河寂高业北海望清尘音徽谁与寄尚德在伊人遗文重昭晣絶绪复纷纶露华白朝日兰生无久春芳猷动渊思抚轼履高辰山风起寒木野雀乱秋榛壠草时易宿素轨邈难遵

捣衣诗五首

【南史曰恽以贵公子且有令名少工篇什为诗云亭臯木叶下陇首秋云飞王融见而嗟赏】

孤衾引【一作纷】思绪独枕怆【一作怅】忧端深庭秋草绿高门白露寒思君起清夜促柱奏幽兰不怨飞蓬苦徒伤蕙草残

行役滞风波游人淹不归亭臯木叶下陇首秋云飞寒园夕鸟集思牖草虫悲嗟矣当春服安见御冬衣鹤鸣劳永叹采菉伤时暮念君方远游望【艺文作贱】妾理纨素秋风吹绿潭明月悬高树佳人饰净容招擕从所务步櫩杳不极离堂肃已扃轩高夕杵散气爽夜碪鸣瑶华随步响幽兰逐袂生踟蹰理金翠容与纳宵清泛艶回烟彩渊旋龟鹤文凄凄合欢袖冉冉兰麝芬不怨杼轴苦所悲千里分垂泣送行李倾首迟归云

咏席

照日汀洲际揺风渌潭侧虽无独蠒轻幸有青袍色罗袖少轻尘象牀多丽饰愿君兰夜饮【玉台作夜阑】佳人时宴息

从武帝登景阳楼【以下阙文】

【南史曰武帝与宴必诏恽赋诗尝和武帝登景阳楼篇深见赏美当时咸共称传】

太液沧波起长杨高树秋翠华承汉远雕辇逐风游

赠吴均二首

山桃落晩红野蕨开初紫云日自清明苹芷齐靃靡离念已郁陶物华复如此

秋风度关陇楚客奏归音飒飒避霜叶离离山塞禽

古诗纪卷八十九

 

猜你喜欢
  卷七百五十八·彭定求
  卷三十四·查慎行
  卷三百四十六·陈思
  卷二百七十七·陈思
  卷五十五·陈思
  卷二 茕斋歌诗五十九首·李白
  卷三百八十五·曹学佺
  卷二百六·曹学佺
  卷二十二·郭元釪
  前集卷十一·孙存吾
  卷五十八·陈邦彦
  卷六百九十八·佚名
  卷一百六·佚名
  22.边塞绝句四首·施蜇存
  疑雨集卷四·王彦泓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金德淑·唐圭璋

      德淑,宋宫人。沈雄古今词话词话卷上引乐府纪闻云:适章丘李生。   望江南   春睡起,积雪满燕山。万里长城横玉带,六街灯火已阑珊,人立蓟楼间。   空懊恼,独客此时还。辔压马头金错落,鞍笼驼背锦斓班。肠断唱门关。

  • 黄铢·唐圭璋

      铢字子厚,自号谷城翁,崇安人。生于绍兴元年(1131),游刘子之门。庆元五年(1199)卒。有谷城集,不传。   江神子   晚泊分水   秋风袅袅夕阳红。晚烟浓。暮云重。万叠青山,山外叫孤鸿。独上高楼三百尺,凭玉楯,睇层空。  

  • 爱与憎·周作人

    师只教我爱,不教我憎,但我虽然不全憎,也不能尽爱。蔷薇上的青虫,看了很可憎,稻苗上的飞蝗,被着可爱的绿衣,爱了可憎的,岂不薄待了可爱的?我们爱蔷薇,也能爱蝴蝶。农夫田里的害虫,应当怎么处?但他换上美丽的衣服,翩翩的飞去。他却只

  • 卷十四·六朝(齐)·蒋一葵

    【高帝道成】 〔萧何二十四世孙,宋世与袁粲、褚渊、刘秉更日入直决事,号为“四贵”。〕 高帝镇淮阴时,为宋明帝所疑,被徵为黄门郎,深怀尤虑,见平泽有群鹤,命笔咏之曰:“八风亻舞遥翮,九野弄清音。一摧云

  • 西游纪·张瀚

    岁己未,自武林泛舟苕溪,遂从陆行。经广德之白云庵,由宁国、池州渡江为安庆,三渡水为潜山、太湖,而黄梅以西则楚地也,路多高山深溪。由蕲渡巴为黄陂,经古云梦,而今之承天,则显陵在焉。余恭谒而渡湘江。贻诗以吊屈原。至荆州,走观

  • 第十回 李老子释迦氏说法谈经·黄士衡

    诗曰:图利贪名满世间,不知破衲道人闲。笼鸡有食汤锅近,野鹤无粮天地宽。富贵百年难保守,轮回六道易循环。劝君早觅修行路,一失人身万劫难。却说自洪荒以来,已有男仙东王公,姓木,名倪,字君明;女仙西王母,姓杨,名回,字婉妗。男子得道

  • ○贺昌运·许指严

    贺昌运者,四川富家子,以道员入都营干。偶游香厂,睹一丽人,风骚冠侪辈,因注意焉。未几,托波通辞,竟成邂逅之缘,入此室处,予取予求矣。丽人乃道、咸间某相国之孙媳,某胡同巨第巍峨,家无尊长,仅一庶祖姑,亦聋瞶不事事矣,故贺得出入无忌

  • 上清帝第四书·康有为

    光绪二年闰5月初八日具呈,工部拿事康有作为为权宜妥善料理后事,讲究体要,乞速行乾断,以图自强,呈请代奏事:窃职前月不自量狂愚,妄陈大计,自以僭越,干犯重诛,待罪弥月,惊慌战栗,乃蒙陛下六合包涵,不责其僭妄之罪,难道不是广刍荛之听,

  • 战国策卷四·鲍彪

    宋 鲍彪 注齐【东有菑川东莱琅邪髙宻胶东南有泰山城阳北有千乗清河以南勃海之髙乐髙城重合信阳西有济南平原】威王【田齐桓公子元年安王二十四年癸卯】上之事【此东郡濮水之上实衞地】赘子死章子走【皆以名子之犹婴

  • 三国史记卷第六。·金富轼

    输忠定难靖国赞化同德功臣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师守太保门下侍中判尙书吏礼部事集贤殿太学士监修国史上柱国致仕臣[金富轼]奉宣撰。六卷新罗本纪六零零零零新罗本纪第六。[文武王]上。六卷新罗本纪六文武王元年○[文武

  • 齐王司马礒传·房玄龄

    齐武闵王司马礒字景治,是献王司马攸的儿子。少时以仁惠著称,好赈穷施善,有家父之风范。当初,司马攸有病,武帝不相信,派太医诊断问候,都说没有病。司马攸死后,武帝前来临丧,司马礒号啕恸哭诉说父亲的疾病被太医谎报,武帝便下诏诛

  • 陈子昂传·欧阳修

    陈子昂字伯玉,梓州射洪县人。祖居涿州新城县,六世祖名太乐,在南北朝的齐代,兄弟都才华出众,梁武帝萧衍任命他为郡司马。父亲名元敬,家财豪富,遇上灾荒,拿出一万石粟米救济乡亲。参加明经考试被录用,调任文林郎。陈子昂十八岁还

  • 食货五二·徐松

    库杂录库杂录:原无,据前后各卷体例及本卷「祗候库」条眉批补。 食货 宋会要辑稿 食货五二 御酒库 御酒库淳熙七年四月一日,主管御前酒库言:「元降指挥,于步军司差破兵士三十人,殿前司差破兵士二十人,充杂役使唤。缘本库系在

  • 晋武帝·苏辙

    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古今之正义也。然尧废丹朱用舜,而天下安;帝乙废微子立纣,而商以亡。古之人盖有不得已而行之者矣。得已而不已,不得已而已之,二者皆乱也。子非朱、纣,而废天下之正义,君子不忍也;子如朱、纣,而守天

  • 间时篇第六九·王充

    【题解】间时(lán兰),即“谰”,是诬妄、胡说之意。本篇驳斥了把岁、月等时间概念说成是神而且会祸害人的荒谬看法。王充认为,所谓“岁”、“月”,只不过是用来记时的名称而已,“积日为月,积月为时(季),积时为岁

  • 抱朴子內篇卷之三   對俗·王明

    或人難曰:「人中之有老彭,猶木中之有松柏,稟之自然〔一〕,何可學得乎〔二〕?」抱朴子曰:「夫陶冶造化,莫靈於人。故達其淺者,則能役用萬物,得其深者,則能長生久視。知上藥之延年,〔三〕故服其藥以求仙。知龜鶴之遐壽,故效其道引以

  • 佛说陀罗尼集经翻译序·佚名

    陀罗尼集经 唐 阿地瞿多译 佛说陀罗尼集经翻译序 若夫陀罗尼印坛法门者。斯乃众经之心髓。引万行之导首。宗深秘密。非浅识之所知。义趣冲玄。匪思虑之能测。密中更密。无得称焉。有高德沙门厥号阿地瞿多(唐言无极

  • 卷第三十一·佚名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杂事卷第三十一三藏法师义净奉 制译第六门第七子摄颂曰。尼不在前行  见僧应起敬白僧半加坐  归俗诘无缘缘处同前。尔时具寿大迦摄波。在鹿子母东林住处。于小食时著衣持钵入城乞食。吐罗难